(金融保险)保险公司会计
《金融企业会计》保险公司业务的核算-
资产构成以金融资 产为主
各种准备金是保险 公司特有的负债
7/211
C 目录 ONTENTS 第1节 保险公司业务概述 第2节 财产保险业务的核算 第3节 人身保险业务的核算 第4节 再保险业务的核算
8/211
第2节 财产保险业务的核算
9/211
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
30 000
17/211
第2节 财产保险业务的核算
下月5日保费收入实现时,会计分录为:
借:预收保费——某企业
30 000
贷:保费收入——货运险
28301.8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698.11
18/211
第2节 财产保险业务的核算
19/211
• 分期缴费的核算
由于保险单一经签单,全部保费均确认为保费收入,因此,在 分期缴纳保费的情况下,未收款部分计入“应收保费”科目。“应 收保费”应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第1节 保险公司业务概述
5/211
一、保险的概念
保险是投保人依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 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 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 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行为。
第1节 保险公司业务概述
二、保险公司业务的种类
39/211
第2节 财产保险业务的核算
1 当时结案的赔款支出的核算
40/211
【例题12-8】某企业投保的车辆损失险出险,承保该企业的 财产保险公司的会计部门收到业务部门交来的赔款计算书和被 保险人签章的赔款收据,签发赔款100 000元的转账支票给投保 人。
《金融企业会计》课件 第九章 保险公司业务的核算
财产保险按照保险价值可以分为:
定值保险:又称约定价值保险,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
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以确 定保险金最高限额的财产保险业务。保险人以合同约 定的保险价值作为计算赔偿金额的依据。
不定值保险:是指保险合同中不列明保险标的的实
际价值,只列明保险金额作为最高赔偿金额的财产保 险业务。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依据标的发生损失的实际 价值为准,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标的实际价值的比例 赔偿其损失额。
3)“预收保费”科目
• 该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保险公司收到的未满足保费收入确认条 件的保费。
• 贷方反映预收的保费; • 借方反映保费收入实现时结转保费收入的金额。 • 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保险公司向投保人预收的保费。
4)“保户储金”科目
• 该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保险公司收到投保人以储金本金增值作 为保费收入的储金。
借:应收保费 贷:保费收入
(金额) (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保费
(金额) (金额)
如果保险客户提前交纳保费或者交纳的保费在前、承担保险责任在后 的话,则公司收到的保费应作为预收保费入账。
收 保 费 时
向 投 保 人 预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保费
任 开 始 时
承 担 保 险 责
借:预收保费 贷:保费收入
“未决赔款准备金”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贷方反映按规定
提取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借方反映按规定冲减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期末 贷方余额反映保险公司的未决赔款准备金。
“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借方反映
按规定提取的未决赔款准备金,贷方反映未决赔款准备金,期末余额测试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非寿险保险责任提
金融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
金融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一、金融企业的基本概述金融企业定义为执行金融业务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金融业务许可证的企业。
在我国金融企业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租租赁公司等。
金融企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这就决定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也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地方。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对象不同于一般企业;二是会计核算过程就是业务处理的过程;三是会计联系面广、政策性强;四是会计核算对象受到严密的监管。
银行的经营成本管理内容包括:筹资成本,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成本;经营管理费用;.税费支出;补偿性支出;准备金支出;营业外支出。
拓展资料:经营成本指企业从事主要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包括:土地转让成本、商品房销售成本、配套设施销售成本、代建工程结算成本、出租产品经营成本等。
如果是销售的办公费当然该记入销售成本,这些项目的总和都应该分期或者一次性进入经营成本。
工程经济中的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项目评价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作为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现金流出,其构成和估算可采取下式表达: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其余部分。
经营费用:一般是指流通企业对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除经营成本以外的所有费用。
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这些费用在流通企业通常称为经营费用。
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也属于销售费用。
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资本金和负债第三章固定资产第四章现金资产第五章放款第六章证券及投资第七章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第八章成本第九章营业收入、利润及分配第十章外币业务第十一章企业清算第十二章财务报告及财务评价第十三章附则附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金融保险企业的财务行为,促进各类金融保险企业公平竞争,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经依法登记注册,持有经营业务许可证,具有法人地位的银行、保险企业和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银行。
包括国家专业银行、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及其他综合性银行。
保险企业。
包括全国性保险企业、区域性保险企业、股份制保险企业、外资保险企业、中外合资保险企业及其他专业性保险企业。
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
包括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各类财务公司以及其他从事信托投资、租赁、证券交易等业务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
上述企业附属的独立核算的非金融保险企业,分别按有关行业财务制度执行。
第三条企业应在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企业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等文件的复制件。
企业发生迁移、合并、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其他变更登记等主要事项,在依法办理手续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有关的变更文件复制件。
第四条企业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第五条企业要认真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到原始记录的准确、完整,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加强内部各级单位的经济核算,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
第六条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政、金融政策,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考核、分析工作,有效地筹集和运用资金,增收节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依法计算缴纳国家税收,并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检查和监督。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指根据财务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并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利润等事项进行分类、计量、记录和披露的方法和规则。
本文将围绕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探讨。
一、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概述金融企业是指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为代表的企业。
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需要有针对性。
由于金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构成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在会计核算方法上进行不同的针对性规定。
比如,银行业会计核算中获取利息、手续费、汇兑差价等会计科目。
其次,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需要注重风险控制。
当金融企业进行贷款或投资时,会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风险。
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把具体的风险因素考虑进去,并制定相应的会计政策和制度。
比如,银行业会计核算中的拨备金会计处理。
最后,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披露要求更高。
由于金融企业对市场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其会计报告需要对投资者进行及时、准确、公正的披露。
比如证券行业的重要事项披露等。
二、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1.银行业会计核算银行业会计核算是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会计核算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和处理银行的存款、贷款、投资、债券、券商业务等,确保银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准确和真实。
银行业会计中,资产负债平衡是核心概念。
具体来说,是指银行在进行各种业务活动的同时,保持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平衡,把各项资产和负债归为不同的类别,并根据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
同时,还需要制定拨备金政策,用于应对不良贷款和投资的风险。
银行业会计核算还有一些特殊的处理,例如银行业关于利息和手续费的会计处理、汇兑差价的会计处理等。
2.证券行业会计核算证券行业会计核算主要是指证券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
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标 签】金融保险财务制度【颁布单位】财政部【文 号】财商字﹝1993﹞11号【发文日期】1993-02-01【实施时间】1993-02-01【 有效性 】全文废止【税 种】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金融保险企业的财务行为,促进各类金融保险企业公平竞争,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经依法登记注册,持有经营业务许可证,具有法人地位的银行、保险企业和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一)银行。
包括国家专业银行、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及其他综合性银行。
(二)保险企业。
包括全国性保险企业、区域性保险企业、股份制保险企业、外资保险企业、中外合资保险企业及其他专业性保险企业。
(三)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
包括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各类财务公司以及其他从事信托投资、租赁、证券交易等业务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各类非银行金融企业。
上述企业附属的独立核算的非金融保险企业,分别按有关行业财务制度执行。
第三条 企业应在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企业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等文件的复制件。
企业发生迁移、合并、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其他变更登记等主要事项,在依法办理手续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有关的变更文件复制件。
第四条 企业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第五条 企业要认真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到原始记录的准确、完整,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加强内部各级单位的经济核算,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
第六条 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政、金融政策,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考核、分析工作,有效地筹集和运用资金,增收节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依法计算缴纳国家税收,并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检查和监督。
保险公司会计科目详解
一、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总公司负责所有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编号(来往单位和个人明细科目除外)。
各分公司按本制度有关规定使用会计科目,原则上只好自行设置来往单位和个人明细科目,确有必需增设其余明细科目时,需报总公司一致增设。
各分公司在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名称或同时填列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序号编号名称序号编号名称11001现金602126系统来往21002银行存款612128估计欠债31003其余钱币资本622131存入分保保证金41051拆出资本632132存入保证金51070备用金642141对付员工薪酬61101交易性金融财富652146应交税费71111买入返售金融财富662148对付股利81112衍生金融财富672149其余对付款91120应收股利682161未决赔款准备金101121应收利息69216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11122应收保费702163农险巨灾风险准备金121123应收分保账款712164分入未决赔款准备金131125应收代位追偿款722165分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41126应收单据732171保户储金及投资本151131预支赔付款742172独立账户欠债161132预支手续费752221长久借钱171141存出分保保证金762231长久对付款181142存出保证金772251钱币兑换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191144金782271递延所得税欠债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201145备金793101股本211151代付赔付款803111资本公积221191其余应收款813121盈余公积231199坏账准备823131一般风险准备金241211低值易耗品833141今年利润251303拥有至到期投资843151利润分派拥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261304备854101保费收入271305可供销售金融财富864102分保费收入281401长久股权投资874109其余业务收入291402长久股权投资减值准备884201摊回赔付支出301403投资性房地产894203摊回分保花费提取分保未决赔款准备311406存出资本保证金904204金提取分保未到期责任准321601固定财富914205备金331602累计折旧924301利息收入341603固定财富减值准备934302投资利润351606在建工程944303汇兑损益36160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954306公允价值改动损益371609固定财富清理964311营业外收入381701无形财富974401赔付支出391702无形财富累计摊销984421分出保费401703无形财富减值准备994422分保赔付出411704研发支出1004424分保花费支出421711长久待摊花费1014431手续费支出431721独立账户财富1024441营业税金及附带441801抵债财富1034451承保花费451802损余物质1044452管理花费461809其余财富1054461利息支出471810其余财富减值准备1064471其余业务支出481811递延所得税财富1074501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492102拆入资本1084502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农险巨灾风险准备502103卖出回购金融财富款1094503金提取分入未决赔额准备512104衍生金融欠债1104504金提取分入未到期责任准522110对付利息1114505备金532111对付手续费1124521提取保险保障基金542112对付赔付1134522提取交强险救援基金552113对付保费1144601营业外支出562114对付保单利1154606财富减值损失572115对付分保账款1164701所得税582121预收保费1174801从前年度损益调整592123分保内部来往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一)财富类科目1001库存现金1.本科目核算本公司的库存现金。
保险公司会计制度
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保险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它的会计制度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定。
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编制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方面的核算。
下面,本文将详细讲述保险公司的会计制度。
一、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其财政状况,以资产为一方,负债和股东权益为另一方,两者之间通过资本关系联系在一起。
资产方面:保险公司的资产主要包括投资、债权等。
其中,投资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而债权则是保险公司投资的贷款或直接向其客户提供的带息债务。
此外,保险公司的资产还包括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等,这些资产大多可以快速转换为现金。
负债方面:保险公司的负债主要包括保险赔偿、保险准备金等。
保险赔偿是指在投保人遭受损失或保险事件发生时,保险公司需要赔付的款项。
而保险准备金则是一种储备资金,用于支付保单的贷款或参与利润共享计划的资金,当赔款发生时,保险公司就可以通过准备金来进行支付。
股东权益方面:保险公司的股东权益主要涉及股东投资的资金、未分配利润、公积金等,这些资金可用于保持保险公司的稳健财务状况,同时也可以作为股东投资基础。
二、利润表的编制保险公司利润表主要反映其收入和支出情况。
具体来说,利润表包括以下内容:收入方面:保险公司的收入包括投资收益、投资管理费、保险费收入等。
其中,投资收益是指保险公司从其投资组合中获得的收益;投资管理费则是指保险公司为管理投资组合而收取的费用;保险费收入是指保险公司从各种保险产品销售中获得的保费。
支出方面:保险公司的支出主要包括保险赔偿、投资管理费等。
其中,保险赔偿是指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赔付的款项,而投资管理费则是指保险公司为管理投资组合所支付的费用。
利润总额:保险公司的利润总额是指其收入减去支出后所剩余的金额。
这部分金额可以用于分红、再投资等用途。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一份反映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报表。
保险会计科目
保险会计科目随着社会加快发展,民众对保险行业的热情也在迅速上升。
保险会计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者、受益人和其他关心者查看保险业务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有效途径。
保险会计是指对保险公司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专用会计方法。
保险会计的主要科目有:一、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包括营业资产、投资资产、金融资产和其他资产。
营业资产是指保险公司为实现保险业务活动而投入的财产,如收费账款、准备金等。
投资资产是指保险公司对其他公司、机构、个人投资的资产。
金融资产是指投资于金融机构,如债券、银行存款等。
其他资产是指保险公司因某种原因而取得的其他资产。
二、负债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投资者权益及其他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保险公司在短期内必须偿还的负债,如应付账款、应付短期借款等。
长期负债是指在长期范围内必须偿还的负债,如再保险责任等。
投资者权益是指投资者投资所带来的权益,其中包括股本、资本公积金、以及其他投资者权益类科目。
其他负债是指保险公司因某种原因所结算的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指保险公司的股东拥有的权益,包括实收资本、其他权益性质的账户等。
四、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是由保险业务活动导致的收入、支出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这些科目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财务费用以及其他营业收入类科目。
保险会计是保险行业的基础,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而且也为投保者和受益人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
另外,保险会计还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控制风险,在业务发展中提供灵活的融资渠道。
保险会计虽然是保险行业的基础,但是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首先,保险公司会计科目比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士深入理解并加以运用。
其次,保险会计需要频繁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保险业务环境,进一步提高会计效率。
最后,保险会计也受到监管层的严格管理,需要持续不断的满足各种法规的要求。
上述是关于保险会计科目的介绍,保险会计科目虽然复杂,但是也是保险行业运营管理的基础,它不仅能够提供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可靠的信息,还可以有效控制保险风险,为保险公司提供灵活的融资渠道。
保险公司会计科目
保险公司会计科目一、资产类科目1. 货币资金:指保险公司在结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包括现金、存款、银行承兑汇票等。
2. 应收保费:指保险公司已出具保单但尚未收到保费的金额。
3. 应收分保账款:指保险公司向再保险公司收取的分保费用。
4. 应收代位追偿款:指保险公司代位追偿后收取的款项。
5. 应收利息:指保险公司从投资债券、理财产品等获得的利息收入。
6. 存货:指保险公司持有的股票、债券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7. 固定资产:指保险公司购置的办公设备、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
8. 无形资产:指保险公司拥有的商誉、专利权等无形资产。
9. 长期待摊费用:指保险公司在一定期限内摊销的费用,如保险业务拓展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
二、负债类科目1. 应付保险赔付:指保险公司承担的尚未支付的保险赔付款项。
2. 应付分保账款:指保险公司向再保险公司支付的分保费用。
3. 预收保费:指保险公司已收到但尚未到期的保费。
4. 预计负债:指保险公司根据已发生的事项预计需要支付的费用,如理赔准备金、赔付准备金等。
5. 应付利息:指保险公司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
6. 应付税费:指保险公司应向国家缴纳的各类税费。
7. 递延收益:指保险公司已收到的保费但尚未实现的收入。
8. 长期借款:指保险公司长期借入的资金。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1. 实收资本:指保险公司股东实际缴纳的资本。
2. 资本公积:指保险公司通过发行股票、资产重组等方式形成的资本公积。
3. 盈余公积:指保险公司从盈利中提取的公积金。
4. 未分配利润:指保险公司尚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5. 净资产:指保险公司净资产总额,即所有者权益的余额。
四、成本类科目1. 营业成本:指保险公司开展业务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包括赔付成本、退保金等。
2. 销售费用:指保险公司为拓展业务而支付的费用,如佣金、广告费等。
3. 管理费用:指保险公司日常运营所需的费用,如员工薪酬、办公费用等。
4. 财务费用:指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和融资所产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手续费等。
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分析
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分析引言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得以展示和分析。
本文将对保险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分析,以了解其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1. 经营状况分析1.1 营业收入保险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保费收入。
通过财务报告中的营业收入项目,我们可以了解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情况。
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和保费收入的构成比例:- 如果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迅速,说明其市场份额扩大,业务发展较好; - 如果某个险种的保费收入构成比例较高,说明该险种在公司业务中的占比较大。
1.2 资产负债状况通过财务报告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我们可以了解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
资产:主要包括现金、投资、应收款项、固定资产等。
负债:主要包括应付保险赔付、应付款项、长期负债等。
- 资产的增长率和构成比例:如果保险公司的资产增长迅速,说明其经营发展较好; - 负债的构成比例:如果应付赔款在负债中占比较大,说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可能存在风险。
1.3 盈利能力通过财务报告中的利润项目,我们可以了解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 总纯利润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如果保险公司的总纯利润和净利润增长迅速,说明其盈利能力较强; - 赔付率:赔付率是保险公司承担的赔付支出与其保费收入的比例,赔付率越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2. 偿付能力分析2.1 偿付能力指标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保险公司在承担风险时能够履行合同的能力。
常见的偿付能力指标有偿付能力充足率、准备金覆盖率、净资本覆盖率等。
- 偿付能力充足率的高低: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代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越强; - 准备金覆盖率和净资本覆盖率的高低:如果准备金覆盖率和净资本覆盖率较高,说明保险公司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2.2 资本充足情况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充足的资本是确保其长期稳健运营的基础。
通过财务报告中的资本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状况。
会计行业分类五大类
会计行业分类五大类
摘要:
一、会计行业概述
二、会计行业分类
1.工业企业会计
2.商品流通会计
3.金融证券会计
4.保险企业会计
5.施工企业会计
正文:
会计行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
为了更好地了解会计行业,我们需要对会计行业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的报告对象和行业特点,会计行业可以分为五大类。
一、会计行业概述
会计行业是指以会计为主体的行业,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会计行业涉及到各种经济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和监督等。
在我国,会计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会计行业分类
1.工业企业会计
工业企业会计是指为工业企业提供会计服务的行业。
它主要包括生产制造、加工修理、建筑安装等领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2.商品流通会计
商品流通会计是指为商品流通企业提供会计服务的行业。
它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贸易、物流等领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3.金融证券会计
金融证券会计是指为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提供会计服务的行业。
它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4.保险企业会计
保险企业会计是指为保险公司提供会计服务的行业。
它主要包括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等领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5.施工企业会计
施工企业会计是指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会计服务的行业。
它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桥梁等领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总之,会计行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行业,它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服务。
做账实操-保险公司的会计科目表
做账实操-保险公司的会计科目表一、资产类科目1. 货币资金类:库存现金:用于核算公司的现金库存。
银行存款:记录公司在各个银行的存款余额。
其他货币资金:如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等。
2. 投资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公司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债券、股票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债券等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
3. 应收款项类:应收保费:保险公司应向投保人收取的保费。
应收代位追偿款:在代位追偿业务中,应向责任方收取的款项。
应收分保账款:在分保业务中,应从分保接受人处收取的款项。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分保业务中,应收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4. 固定资产类:固定资产:公司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准备。
5. 无形资产类: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
累计摊销: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二、负债类科目1. 短期借款类:短期借款: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借款。
2. 应付款项类:应付手续费及佣金:应支付给保险代理人、经纪人等的手续费及佣金。
应付分保账款:在分保业务中,应支付给分保分出人的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公司应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
3. 预收款项类:预收保费:提前收取的保费。
4. 准备金类: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提取的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为未决赔未决赔案准备金。
寿险责寿险备金:人寿保险业务为承担未来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为承担未来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
三、所有者所有者权益1. 实收资本(或股本):股东投入的资本。
2. 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溢价资本公积等。
3. 盈余公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特定用途的积累资金。
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实用版2篇】目录(篇1)一、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概述1.金融保险企业的定义及特点2.财务制度在金融保险企业中的重要性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容1.财务报表编制与管理2.财务管理制度3.会计核算方法4.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三、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2.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3.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正文(篇1)随着金融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容、执行与监督。
一、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概述金融保险企业是以保险、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主的经营实体。
这类企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对于企业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财务制度的主要作用包括: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范财务风险等。
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容1.财务报表编制与管理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金融保险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财务报表的及时、准确报送。
2.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企业对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等环节进行管理的过程。
金融保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应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3.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是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的过程。
金融保险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如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等。
这些方法应符合国际惯例,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4.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审计活动,旨在评估和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金融保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确保财务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目录(篇2)一、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概述1.金融保险企业的定义和特点2.财务制度在金融保险企业中的重要性二、金融保险企业的财务制度1.财务报告制度t* 编制原则和内容t* 报送和披露要求2.会计核算制度t* 会计科目和核算方法t* 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3.财务管理制度t* 预算管理t* 成本控制t* 资产管理t* 风险管理三、财务制度的执行和管理1.法律法规的要求2.公司内部管理和控制要求3.监督和检查机制正文(篇2)一、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概述金融保险企业是指从事金融保险业务的机构,其财务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公司会计金融班(侯旭华)xue
侯旭华教授
Logo
参考资料: 保险公司会计(第三版), 侯旭华编著,复旦大学 出版社,ISBN 978-7-309-070002/F.1549 保险公司会计习题指南,侯旭华编著,复旦大学 出版社,ISBN 978-7-309-06891-7 /F.1573 (附答案) 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精析-新会计准则下的解 读,侯旭华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 9787-5049-5252-3/F.4812
第一节 保险业务概述
二、保险合同的分拆 1.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并且 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 险部分进行分拆。保险风险部分,确定为保险合 同;其他风险部分,不确定为保险合同。 2.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不能够区分,或 者虽能够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如果保险风 险重大,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合同;如果 保险风险不重大,不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 合同。
第一节 保险业务概述
三、保险合同的分类 将保险人应当根据在原保险合同延长期内是否承 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将原保险合同分为寿险原保 险合同和非寿险原保险合同。 非寿险合同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 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机 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农业保 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等。 寿险原保险合同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 保险、年金保险、分红保险和长期健康保险合同 等
2.预收保费的核算 向投保人预收保费时: 借: 银行存款 贷:预收保费 保险责任生效时: 借: 预收保费 贷:保费收入
第二节 非寿险业务的核算
3.分期缴费的保费核算 首期收款并发生应收保费时: 借:银行存款 应收保费 贷:保费收入 以后每期收到应收保费时: 借: 银行存款 贷:应收保费
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公式
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公式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公式是衡量金融保险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工具,包括多个指标和公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公式,包括经营能力指标、偿付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
一、经营能力指标1. 保费收入增长率保费收入增长率指的是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保费收入增加的速度。
计算公式为:保费收入增长率=保费收入本期-保费收入上期÷保费收入上期×100%2. 人均保费收入人均保费收入表示保险公司每名保险客户的平均保费收入。
计算公式为:人均保费收入=保费收入÷保险客户数3. 承保比率承保比率是指保险公司承保业务在一定时期内的赔付与保费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承保比率=赔款支出÷保险费收入×100%二、偿付能力指标1. 投资收益率金融保险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投资收益占总投资市值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总投资市值×100%2.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承保净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承保净现金流量比率是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承保净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承保净现金流量×100%3. 净保证金比例净保证金比例是金融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净保证金比例=净保证金÷保险合同准备金×100%三、盈利能力指标1. 四项费用比率四项费用比率是指四项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率。
四项费用指的是业务员提成、差旅费、广告宣传费和业务费用。
计算公式为:四项费用比率=四项费用÷保险费收入×100%2. 综合成本比率综合成本比率是指保险公司的四项费用和赔款支出加起来占保费收入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综合成本比率=(四项费用+赔款支出)÷保险费收入×100%3.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金融保险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行业是现代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众多的金融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风险的分散以及财富的保护等。
为了使金融保险行业能够正常运营,金融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来规范其账务处理和财务报告。
本文将对金融保险行业的会计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金融保险企业的会计制度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
这是确保金融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基础,也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及其准则,金融保险企业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金融保险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这些报表反映了金融保险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信息,对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来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二,金融保险企业应根据《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或者《农村保险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这些制度规定了金融保险企业应如何处理和登记各项业务,包括投资业务、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等。
它们要求金融保险企业按照期权价值计量模型对其投资组合进行估值,同时对各项业务的费用和收益进行准确核算。
第三,金融保险企业还需要按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办法》对金融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
这意味着金融保险企业要将各类金融资产按其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
第四,金融保险企业还需要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制度。
这是为了保护金融企业的财产安全和稳定运营,防范各类风险的产生和扩大。
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报告等环节,金融保险企业应按照这些制度披露风险信息,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风险情况有更充分的了解。
最后,金融保险企业还应实行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使金融企业能够通过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内部监控机制来预防和发现内部操作上的错误、违规和不当行为。
金融保险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业务操作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等。
对金融企业会计的认识与理解
对金融企业会计的认识与理解金融企业会计是指在金融行业中进行会计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会计在财务管理和决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金融企业会计的核心任务是记录、分析和报告金融交易和业务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存款、贷款、投资、担保、保险赔付等。
会计人员需要准确地记录每一笔交易,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
同时,他们还需要对这些交易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后续的汇总和统计。
在金融企业会计中,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会计人员需要通过对风险的分析和评估,为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他们还需要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确保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金融企业会计还需要遵守严格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在金融行业中,公信力和透明度是建立信任和维护市场稳定的基础。
会计人员需要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不当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操纵。
他们还需要了解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确保会计工作符合规范。
金融企业会计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和扩展。
随着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应对新的挑战和变化。
他们需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以提高会计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度。
他们还需要积极参与估值、审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金融企业会计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风险控制和法律意识。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适应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为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金融保险会计处理
金融保险会计处理嘿,朋友!你知道吗,金融保险会计处理那可是相当重要啊!金融保险行业的会计处理,就好比是这个庞大经济机器中的关键零部件。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情哦!比如说,当保险公司收到保费的时候,这可不是简单地记个账就完事儿啦。
这就好像你收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你得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好,记录清楚来源和去向。
来,给你举个例子吧。
就说有一家寿险公司,收到了客户缴纳的一大笔保费。
那会计可不能马虎,得赶紧把这笔钱按照规定的科目和规则记录下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记错了,那后面一系列的财务分析、决策可都要受影响啦!再说说理赔的时候,这更是考验会计处理能力的时候。
就像一场紧张刺激的比赛,每一步都得走对。
当有客户出险申请理赔,会计得准确核算赔偿金额,要确保公司的资金合理支出,同时也要符合各种法规和制度。
这就好比是在走钢丝,得稳稳当当的,不能有丝毫差错。
而且哦,金融保险会计处理还得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呢!好比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这些都像隐藏的小怪兽,随时可能蹦出来捣乱。
那会计就得时刻保持警惕,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来应对这些风险。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准确的会计处理,公司怎么能知道自己的财务状况到底咋样?怎么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所以啊,金融保险会计处理真的是太重要啦,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再给你说个真实发生的事儿。
有个小保险公司,就是因为会计处理不规范,结果在一次审计中被发现了好多问题。
这可把他们给急坏了,不仅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整改,还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你说这多不值当啊!总之,金融保险会计处理就是要严谨、细致、专业,不能有半点马虎。
朋友,你现在是不是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啦?哎呀,真希望你能牢牢记住这些呀!。
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最新
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最新一、总则为规范金融保险企业的财务管理,保障企业财务安全和稳定运营,制定本制度。
二、财务管理目标1、确保企业财务安全,防范各类风险,确保企业正常经营;2、提高企业财务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能力;3、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财务报告,提高金融保险企业的信誉度。
三、财务管理权限1、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有权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2、各部门负责人有权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和监督财务执行情况;3、会计人员有权记录和处理企业财务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四、会计核算准则1、金融保险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2、保险公司应遵守《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确保会计数据准确、完整、及时、真实;3、会计核算应有专门会计人员进行,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五、资金管理1、金融保险企业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合理规划资金使用计划;2、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擅自挪用、挥露企业资金;3、资金流动应合法合规,遵守相关法规,严禁非法操作或洗钱行为。
六、财务审计1、金融保险企业应每年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2、内部审计人员应定期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3、外部审计机构应定期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七、风险管理1、金融保险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2、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各类风险事件,保障企业安全稳定经营;3、确保资金安全,做好风险预警和风险防范措施。
八、财务报告1、金融保险企业应定期编制财务报告,报送相关监管机构;2、财务报告应真实可靠,不得隐瞒、篡改财务数据;3、及时处理监管部门提出的财务问题,确保财务合规经营。
九、处罚措施1、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按照公司规定予以处理;2、对违反国家相关财务法规的行为,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3、对违规操作,挪用企业资金等行为,公司将追究其责任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的财务会计报告种类与要求,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格式与编制方法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方法及指标体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格式与编制方法。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财务会计报告及其种类总结性文件,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包括主表和附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一)数字准确(二)内容完整(三)编制及时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排列编制而成,它属于静态报表。
比如,2002年资产负债表年报,反映的是2002年12月31日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公司在一定时日的财务信息,主要有:1. 资产,反映公司所掌握的经济资源,说明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及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2. 负债,反映公司所担负的债务,显示公司所负担的长短期债务的数目和偿还期限的长短。
3. 所有者权益,反映公司所有者在企业所持有的权益。
4. 不同时期相同项目的横向对比,客观地表现了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一)帐户式(也称左右式)(二)报告式(也称上下式)目前保险公司采用“帐户式”结构。
左边是资产,资产是按流动性(变现能力)大小排列,流动性大的排在前,流动性小的排在后,它们分别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负债是按偿还期限长短排列,偿还期限短排在前,偿还期限长排在后,它们分别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按永久程度的高低排列,永久程度高的排列在前,永久程度低的排列在后,它们分别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总准备金和未分配利润。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根据总分类帐户和明细分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第三节利润表及其附表一、利润表的作用利润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它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平衡公式,按一定标准和顺序将一定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项具体会计要素适当排列而成,它属于时期报表即动态报表。
通过利润表,反映以下财务信息:1.反映公司财务成果及构成情况,分析公司是否实现了财务成果目标,评价经营活动的绩效;2.反映公司的收益能力,为投资者分析资本的获利能力,为债权人分析贷款的安全性,为经营管理者评价公司收益性提供资料;3.反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状态,为分析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状况以及进一步分析财务成果形成的原因提供资料;4.反映公司对外投资的效益,评价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二、利润表的格式1.单步式2.多步式目前保险公司采用多步式利润表.多步式利润表是根据收入和费用相互配比的原则,按照利润的构成因素分为承保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四个步骤,按重要性大小自上而下依此排列.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步骤:(1)计算承保利润承保利润=保险业务收入-保险业务支出-准备金提转差(2)计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承保利润+投资收益+利息收入+ 买入返售证券收入+其他收入+汇总收益+独立帐户收益-利息支出-保户利差支出-卖出回购证券支出-其他支出-独立帐户费用。
(3)计算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4)计算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少数股东损益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根据有关损益类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式贷方发生额填列四、利润分配表(一)利润分配表的作用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保险公司利润分配情况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的报表,它是利润表的附表,是一种动态报表。
通过对利润分配表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保险公司经营所得、提供积累和投资者所得各为多少,也可以为保险公司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二)利润分配的顺序在利润分配方面,政府一般都给予了很多的规定和限制.对于保险公司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必须按下列顺序分配:1.抵补保险公司已交纳的在成本和营业外支出中无法列支的有关惩罚性或赞助性支出,如被没收的财物损失、延期交纳各项税款的滞纳金和罚款、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对保险公司因少交或迟交保证金的加息。
2.弥补保险公司以前年度亏损。
以前年度亏损,是指保险公司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连续5年在所得税前弥补而没有弥补完的部分。
公司亏损要及时弥补,一是用税前利润弥补,二是用税后利润弥补。
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如果1年没有弥补完,可连续弥补,但连续弥补的最长期限为5年。
税后利润弥补亏损,是指5年内用税前利润未能弥补完而用税后利润弥补亏损。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扣除第1、2两项后的税后利润的10%提取,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4.提取法定公益金. 法定公益金按扣除第1、2两项后的税后利润的5%-10%提取。
5.提取总准备金。
按照规定,保险公司经主管财政机关或公司董事会批准应提取用于巨灾风险补偿的准备金6.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它们是指外商投资保险公司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提取的基金。
7.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保险公司征得投资者同意可不分配本年度利润,而作为本年度未分配利润留存;也可把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
国有保险公司和国家控制的保险公司,向国家分配利润的比例由国家核定。
国有保险公司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应交国家财政,但国家可视财政状况和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将其中的一部分留给保险公司用于补充资本金或建立总准备金。
其他保险公司则按公司章程或董事会、股东大会或有控制权的单位的决定进行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按下列顺序分配:(1)支付优先股股利;(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金根据保险公司的章程或股东会议的决议提取;(3)支付普通股股利;(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这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
保险公司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但股份有限公司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经股东会议特别决议,可按不超过股票面值65%的比率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分配股利后,保险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三)利润分配表的结构保险公司利润分配表采用多步式结构。
具体内容包括: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以净利润为基础,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以及盈余公积转入数,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
2.计算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以可供分配的利润为基础,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公益金、提取的总准备金和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计算得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3.计算未分配利润以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基础,减去应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应付普通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计算得出保险公司年末结余的未分配利润。
该项数据应与“利润分配”账户年终结账后的余额核对相符(四)利润分配表的编制第四节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现金流量表是反应公司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由财务状况变动表衍变而来,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报表形式之一,它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是会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1998年3月20日,财政部颁布了现金流量表具体准则,规定本准则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现金流量表作为现行会计报表体系中三张基本报表之一,它反映的财务信息主要有:1. 提供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因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现金收入来源和支出去向的信息,借以预测会业在未来期间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2. 反映公司现金增减变动的原因,分析在一定时期公司所产生的现金能否足够偿还债务和其他需要现金的预算支出,判断和衡量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3. 反映公司净利润与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流量的差异及原因,确定公司的收益质量;4. 提供了公司重要理财活动的信息资料,分析公司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有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设计决策模型以评价和比较不同未来现金流量的价值以及投资的风险。
二、现金流量表的特点1.以“现金”为编制基础(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特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财务状况变动表:营运资金2.以“收付实现制”为编表原则它以款项是否收付即“实收实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财务状况变动表:权责发生制3.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段编制。
4.是提供现金流量信息的动态报表。
三、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1.直接法直接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来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2.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再调整不影响现金变动的有关项目,并据此计算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其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本期净利润+不减少现金的费用-不增加现金的收入-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属于经营活动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属于经营活动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增加和流动负债的减少优点:能够反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差异,衡量收益的质量即利润的收现能力第五节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一、会计报表附注附注是以文字的形式为主,对主表的有关重要项目予以说明,侧重提供公司的非数量信息。
其目的是在不影响报表清晰性的前提下,披露那些报表本身不能说明或不能详细说明的信息,对会计报表起补充、说明和解释的作用.其内容包括:(1)会计报表编制基准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它主要包括计提坏帐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的范围和方法;收入确认原则和确认方法;外币业务折算方法;短期投资、坏帐、存货、长期投资、贷款、在建工程核算方法;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方法;无形资产计价及摊销政策;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政策;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等;(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4)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5)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6)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7)保险公司合并、分立的说明;(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数据.(9)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说明的其它事项。
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情况说明书是以文字为主,结合数字指标编写的关于保险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说明报告,其内容包括:(1)保险公司经营的基本情况.它主要包括保险业务发展情况、保险金额变化情况、承保风险变化等;(2)财务收支状况. 它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等的增减变动情况;(3)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4)税金的缴纳情况;(5)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6)对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它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