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产业结构调研报告共5篇
![产业结构调研报告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2cc29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2.png)
产业结构调研报告共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产业结构调研报告共5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产业结构调研报告共5篇产业结构数据分析,欢迎参阅。
村级调研报告
![村级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4121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2.png)
村级调研报告村级调研报告1一、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我区现有行政村29个,农业人口38916人,蔬菜面积10800亩,粮食面积95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果园2200亩,茶园3100亩,一、二、三产企业600多家。
20__年全区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7.4亿元,同比增长28.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60元,同比增长4.93%;村级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8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村级经济作为我区五大经济之一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
蒋乔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嶂山水蜜桃生产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五洲山茶场、蔬菜种子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主动与万方超市、牛奶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
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
先后组建了七里甸葡萄协会、蒋乔嶂山水蜜桃协会、金江水产协会、蒋乔蔬菜协会和官塘园艺协会等5个专业协会,已注册“万祥”、“润星”、“润绿”等9个农业品种商标,其中“五洲”、“彭公”牌茶叶,“润农”牌番茄已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惊春灵芽”和“五峰迎春”先后获省级、国家级名茶评比一等奖。
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异育银鲫、青虾、鳜鱼、南方大口鲶等名优产品的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领域纵深发展。
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
目前已建成8个区级科技示范园,50户科技示范户,发展了应时鲜果、茶叶、蔬菜种子等6个产业化项目。
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机械、建材、服装、工艺品和电子等产业,生产的数控机床、锻压机床、磁性材料、通讯器材、电碳制品、环保设备等产品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全市农业产业项目情况汇报
![全市农业产业项目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1e32b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9.png)
全市农业产业项目情况汇报
自去年以来,我市农业产业项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首先,我们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推广了一批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我们加大了对农业产业项目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我们深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农业产业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加强了科研力量,推广了一系列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如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农业产业项目的投入方面,我们加大了对农业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
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产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们深化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了对传统农
业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力度,促进了农业产业的优化和提升。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产业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
引导和支持,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农业产业实现更大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农业产业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业产业项目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我市农业产业项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我
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助力我市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5篇)
![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cb8a0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c.png)
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5篇)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篇1根据省x晋政办发电年114号“关于在全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大调查的通知”安排,区xx专门成立了大调查领导组,副区长宁山岗任组长,安新宇副秘书长赵玉良局长任副组长,抽调相关部门的骨干力量组成调查组,从7月11日至7月25日,对全区农产品批发市尝集贸市尝农产品超市、储藏营销单位等农产品流通组织及流通大户、重点乡镇、农村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深入具有代表性的批发市尝超市等单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现将我区农产品市场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农产品市场现状(一)畜产品市场1、营销单位。
我区肉禽蛋营销单位共有两家,分别是外贸公司榆次肉联厂冷库、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
经营的品种主要有猪肉、禽肉、羊肉、兔肉和禽蛋等。
外贸粮油食品公司肉联厂冷库始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自建厂以来,畜产品全部出口外销,主要经营兔肉和羊肉,兔肉出口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羊肉主要出口中东国家,2003年销售额58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98万元。
榆次区食品公司冷库始建于1963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畜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2003年销售额32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缴纳各种税费40万元。
2、产品批发市常我区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两个:榆次区汇隆市场和商贸城市场,主要经营猪肉、禽肉、羊肉和水产,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常汇隆市场始建于1993年,商贸城市场始建于2000年,经营方式都以个人租赁为主,年销售额分别为1150万元、2100万元,分别占榆次市场从份额的10%、15%,两个市场的管理从业人员分别为2人和5人。
3、产品集贸市常我区以零售为主的集贸市场主要有金猫市尝菜园街市尝路西市尝校园路市场和经纬厂市场等,市场份额占全区市场的40%。
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设施农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b2c36cfd0a79563d1e724d.png)
设施农业调研报告赴山东潍坊考察设施农业调研报告华龙区农委闫中进为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加快我区设施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
12月13日至14日,我跟随市委副书记盛国民率领的市党政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山东省潍坊市寿光蔬菜生产基地、青州花卉生产基地。
先进地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经验让我受益良多。
一、青州、寿光发展蔬菜和花卉产业的经验和启示在潍坊的座谈会上,我们听取了潍坊市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的汇报,在1010万亩耕地上,发展了设施农业160万亩,日光温室、塑料大中棚面积就达到60万亩,中小拱棚40万亩,与普通农产品相比,平均亩效益增长了510倍。
并且建成了寿光蔬菜、青州花卉、昌乐西瓜、昌邑苗木、等为代表的114家特色农业园区,其中仅国家级、省级农业园区分别达到15家、9家。
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9家。
寿光享有了蔬菜生产联合国、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青州花卉年销售额达20亿元,当地八万农民踏上了鲜花致富路。
赴潍坊学习考察后,感慨良多,感触很深,我感到潍坊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有以下特点:一是生产基地规模大。
目前寿光市蔬菜生产面积达到84万亩,占到了全市耕地面积的60%以上,形成了一乡一品,多村一业的生产格局。
二是标准化生产发展快。
目前,寿光市蔬菜生产已进入了由单一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跨越阶段,全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种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发展到81.8万亩,注册了农产品商标专利128件,其中蔬菜近50件,涌现出了欧亚特菜、王婆牌洋香瓜、圣珠牌西红柿、独根红韭菜、三江牌胡萝卜、乐义牌无公害蔬菜等全国知名品牌。
三是市场流通体系全。
目前寿光市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市、镇、村三级互联,综合批发、专业批发、农资配套相结合的流通网络体系。
有1个中心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16个乡镇批发市场,26处专业市场,140家农资超市,37家运销协会,1.7万个购销中介组织,10万人的流通大军。
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可编辑版】
![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df4e45a26925c52cc5bf9c.png)
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全力促进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发展。
20**年初,我们成立了南仁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农业经济工作办公室,由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有力地保障了农业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在农业生产方面,抓好灌溉、病虫害防治和农作物田间管理等工作,实现了粮食的丰产丰收。
在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初步形成了以果促农,以牧兴乡的良好发展态势。
截止201X年底,南仁新栽猕猴桃面积2300亩,总面积达到7000亩,其中向陕西圣元果业有限公司、武功旭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及健康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56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8%,超额完成了15%的流转面积任务。
新增百头生猪养殖场5个,百头以上奶羊养殖场2个,新增设施蔬菜大棚8座,露地菜150余亩,基本完XX县上下达的任务。
另外,新增龙头企业2个,分别是武功得胜食品有限公司和武功健康果业合作社,武功旭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申报市级龙头企业。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奋斗,截止201X年12月底,南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20元,较201X年净增收700元。
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完成了南仁新村建设项目编制任务。
南仁新村一期规划占地10亩,总投资4000万元,共建设住宅楼2幢25000平方米,可解决南仁、倪远等村失地农民的住房问题。
该项目于201X 年4月开工,目前2幢高层住宅楼已封顶,预计整个新村一期建设项目将在今年10月竣工。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去年完成了倪远、南仁、凹里、兴城4村的自来水入户工程,1265户6500多人全部饮用上了放心水。
全年新打机井6眼,埋设输水暗管12000米,新砌渠道1500米。
在硬化农村街道方面,去年弓家、赵村等村共硬化村间街道7条2250米。
在农村扶贫开发方面,上显村已完成街道排水渠3200米,安装路灯86盏,配置车载垃圾斗6个,配备保洁员5名。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5篇)可修改全文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5篇)可修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bdf0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b.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5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1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概念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中首次被提出后,受到了各级的高度重视。
近日根据领导安排,对它们逐个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挥的作用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后生产成本有所下降,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既坚持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解决了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以集约化、商品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潜力;家庭农场相比分户经营更容易组织标准化技术生产,示范推广农业新科技,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二、存在的问题一是规模普遍较小。
2家已经营的家庭农场种植面积普遍仅在40-60亩左右,很难形成农业产业规模,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对于种植粮食作物来说,规模小更是影响机械化生产作业的推进,束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土地问题制约规模发展。
调研中了解到,这3家农场均有意扩大种植规模,从目前现状来看,农户土地零碎插花流转、短期流转并不难,但若想集中连片并中长期流转土地却很难,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对规模集约化经营认知程度不够,思想难以统一,土地流转问题是目前制约农场扩大经营规模的头号难题。
三是资金短缺影响发展壮大。
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农场实力不强,加上固定资产不多,无法通过农场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大部分投入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e52051964bcf84b9d57bf7.png)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XX4个城区中,包XX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XX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
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
成功举办XXXX旅游节、XXXX节和XX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
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
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XX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XX省生态建设示范点”、“XX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
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
“X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XX、XX、XX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
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
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
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
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XX土地整理、XX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但对照现代化XX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关于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7d8befc1c708a1284a4451.png)
关于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调研报告关于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调研报告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
澄城作为全市药材大县,以园区引领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势在必行。
一、澄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澄城地处渭北旱塬,土层深厚、雨量偏少、光照充足,特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正适合黄芩、远志、柴胡等中药材种植,所产道地药材质量上乘,市场紧俏,已成为区域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基地初步形成。
目前,澄城远志、黄芩等种植面积约7万亩,一般一茬2—3年,年产量超过2万吨,产值1.5亿元左右,属渭南药材种植集中、面积最广的区域。
仅庄头乡务药就有3500 余户、3.6万亩,璞地和里庄村地块几乎全部种药,收益占到农民户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可以说,中药材已成为区域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效益相对较高。
澄城所种道地药材,三年一茬远志每亩收益1万元左右,种黄芩收入约7000元,柴胡也能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效益远远高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且基本不用浇水、追肥、打药防虫,省时省劳,有利于土地大面积流转,群众可长年进城经商、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中介快速发展。
澄城现有中药材合作社3个,药材协会8个。
特别是澄城庄头乡里庄村已成为渭北重要的药材集散地,常年购销澄城道地药材及山西连翘、宁夏枸杞、甘肃党参等特色药材,被确定为省级药材“一村一品”示范村。
全县年交易量3万余吨,交易额超过3亿元。
龙头不断壮大。
中药材基地的扩张,吸引了总投资2800万元的陕西山林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4800万元的陕西迪万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澄鑫药材服务有限公司等一批药材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在澄城庄头乡相继落户投产。
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拉长了中药材产业链,提高了当地吸纳就业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发展产业建设园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缺乏规划扶持。
目前澄城药材种植主要是群众散户经营,产业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全县性中药材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
关于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精选范文多篇)
![关于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精选范文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77af6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5.png)
关于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精选范文多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4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篇1农业产业扶贫专项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夯实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加快X年22个贫困村退出、1728户5383个贫困人口脱贫步伐,按照精准扶贫总体要求,以及X区产业发展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围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三大产业发展重点,以扶贫攻坚为统揽,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为抓手,坚持农牧渔结合、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加快构建“一圈三园五带”产业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一)X年拟退出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目标。
新植芦笋1万亩、以川明参为主的巴药0.5万亩、优质水果1万亩、以魔芋为主的露地蔬菜1万亩,新建或改造粮油基地2万亩,种植青贮玉米及饲草0.3万亩,改(扩)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1处,新增渔业水面0.4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示范小区(场)11个,实现年出栏猪48.2万头、牛2.6万头、羊5.6万只,小家禽179万只(羽);新建水产养殖小区2个、种养循环示范区2个、休闲农业园区(农庄)2个、休闲农业专业村1个、新增农机动力1811千瓦、农业化生产道路1.5公里,新建和改造农机提灌站20座;发展“四小经济”示范户X户;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合社20家、家庭农场10家、种养大户200户;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530户,新认证“三品一标”1个,打造农业标准化基地1万亩,推广特色优质农产品40个,新建益农社135个,新建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区1个,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8座,流转土地2万亩、林地0.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其中绿色示范园区0.4万亩,完成22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完成1.5万人次的实用技术培训,使2640人依靠农业产业脱贫,确保22个拟退出贫困村5383人口如期脱贫。
督导农业产业情况汇报
![督导农业产业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85382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a.png)
督导农业产业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指示,我对本地区农业产业情况进行了督导,并将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本地区农业产业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辛勤劳作,农业生产实现了良好的增长。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逐渐意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大力发展了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
农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另外,农业科技进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不断拓展,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产业中仍存在
着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次,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较大,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造成了一定
影响。
此外,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亟待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对农业产业的宣
传力度,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农业观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调控机制,稳定农产品价格,
保障农民的利益。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可
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本地区农业产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做出
更大的贡献。
谢谢!。
关于烟台市福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关于烟台市福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00a6b659eef8c75ebfb30b.png)
关于烟台市福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作者:曹砚青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4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乡村全面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对我区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一、我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农业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农业发展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大樱桃产业领跑全国,实施福山大樱桃品牌战略,福山大樱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培植起了品牌果品、品质蔬菜、生态畜牧等三大支柱产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3家。
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6亿元。
农业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运行中国第一家专业开展大樱桃最前沿科技课题攻关、孵化、推广的科研中心——中国福山大樱桃博士科学试验站,持续增强大樱桃科技创新能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业“新六产”框架布局基本形成,农村电商、定制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二)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全区土地承包确权颁证率和流转率分别达到90.3%、1.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清产核资农村集体资产895.22万元,成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个(南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福山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正在筹建中。
新型農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和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七改”工程全面提速,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
全区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有效对接互通,农村道路在“村村通”基础上启动“户户通”工程。
【调研】宁强茶产业调研
![【调研】宁强茶产业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2c9cfb8ccaaedd3382c4d30c.png)
【关键字】调研宁强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宁强是汉江发源地,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辖21个镇269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3.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55万人。
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70元。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以茶叶为主的农业产业快速发展,茶叶已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茶产业初具规模1、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宁强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态良好,茶叶具有香高味醇、耐冲泡等独特品质,是全国少有的高香茶区。
宁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在唐宋属全国八大茶区之山南茶区。
但由于多种原因,宁强茶叶久在深闺人未识。
本世纪初,我县经科学论证、反复筛选,重新锁定茶叶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将其纳入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为全县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首,紧盯目标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
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汉中市提出的“三个六、四个优”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大刀阔斧调结构,鼓足干劲扩规模,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业效益日益凸显。
截止目前,我县茶园总面积达12.4万亩,是2000年的10倍,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78万亩,投产园6.5万亩。
全县涉茶镇9个,涉茶农户2.3万户6.8万人。
全县“一村一品”茶叶产业示范村5个,“一乡一业”示范镇2个,建成万亩茶叶大镇4个,发展1000亩以上专业村32个,组建茶叶专业化公司20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取得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5家,注册商标10个。
茶叶初制加工厂(点)163个,自动化茶叶初制加工厂一个(含茶叶清洁化生产线两条),精制加工厂一个,拥有各类加工、管理机械1560余台(套)。
2011年,茶叶总产量2500吨,总产值超过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是2000年的20倍;茶农人均从茶叶中获得收入1265元。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b75d00ed630b1c59eeb58f.png)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为深入研究当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按照区政府调研课题的总体安排,我们组织专人,于10月20日至11月30日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深入全区10多个乡镇(街道)的20多个合作社和区级相关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农户等方法,对合作社发展情况、运行机制、面临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一、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㈠发展势头强劲全区现经工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31个,涉及优质稻、烤烟、蚕桑、苎麻等传统产业和笋竹、中药材、茶叶、蔬菜、畜禽等骨干产业(其中粮油10个、蔬菜27个、茶叶9个、畜禽65个、中药材22个、笋竹11个、花卉苗木15个),成员5.5万户,带动非农户9.7万余户,农民入合率35%。
现已培育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个、重庆市级示范社4个、重庆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南川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个。
全区所有乡镇和一半以上的行政村都兴办了合作社,其中:89%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推进村达到村村兴办合作社的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有效促进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形成。
㈡发展形式多样一是依托龙头企业组建,采取企业+农户+基地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如柏枝山方竹笋专业合作社、鱼跳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芳云茶叶专业合作社、马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二是村干部带头组建,采取村委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如水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云绿茶叶专业合作社等;三是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牵头组建,如学胜养鸡专业合作社、聚众蔬菜专业合作社、华兵魔芋专业合作社、驰夏养蜂专业合作社、聚启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四是科技人员创办型。
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此类合作社由科技人员创办,致力于休闲观光农业的研究与开发,为农户提供高效率的新品种栽培,建立大规模的基地。
河南省沿黄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河南省沿黄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475d0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8.png)
河南农业2023年第25期CHANYE ZHENXING产业振兴备足量疫控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培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另一方面,扩大和完善“牛保 险”业务,让保险成为肉牛奶牛产业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断增强肉牛奶牛产业发展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抓政策保障统筹利用农业生产发展、动物防疫补助等涉农资金,加大对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以财政资金撬动更多金融和民间资本注入肉牛奶牛产业发展中去。
探索开展养殖圈舍、活体抵押等信贷业务,扩大“养牛贷”金融产品的支撑作用。
要科学布局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空间,在符合土地管控政策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养殖用地需求,切实解决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设施用地问题。
(责任编辑 于海)二、存在问题(一)引黄灌溉条件恶化为帮助缓解其他水坝泥沙淤积所带来的压力,政府于2000年修建了小浪底水库。
虽然该水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泥沙淤积,减轻了防汛压力,但也出现了使引黄灌溉变得困难等问题。
引黄灌溉问题的关键是引水口好秸秆禁烧和“五料化”综合利用。
推进资源节约利用,推广喷灌、滴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不忘关注山水林田湖草等,尤其是在重金属重污染地区,鼓励在耕地开展轮作休耕行动。
要在贯彻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下,对水源和土壤加强保护。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25期其次,要加强对还未发生污染的地块的保护。
同时,可以在对土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对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地进行分类管理和利用。
最后,还要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
(二)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样板从黄河流域当前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小麦、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发展十分不错,除此之外,还有优质蔬菜、 草畜等产业。
因此,可以先从当前发展优势的产业入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例如,可以先对当前小麦种植进行优化和标准化生产等;花生侧重于生产大果花生;草畜可跟进国家相关政策方向,优质生产,朝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于对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精)
![关于对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精)](https://img.taocdn.com/s3/m/fdcc32d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b.png)
关于对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精)越城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初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区“三农”建设,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安排,9月26日、10月13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伟春率财经工委相关人员对我区农业现代园区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越城区科技创新中心等6家单位,实地察看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随后召开了相关镇街分管领导和部分农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一、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成效在调研中了解,我区现代农业园区现有面积3.46万亩。
其中,耕地2.84万亩、山林0.12万亩、水面0.5万亩,涉及东湖、皋埠27个行政村。
2022年全区农业生产总值8.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7万元。
全区现有农业企业87家,其中,省级农业企业23家、市级农业企业24家;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45家,6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立足城区实际,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基本形成以种子种苗、花卉培植、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把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城郊农业的突破口,大胆探索,周密部署,全面推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一是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22年10月专门组建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办公室,并专门落实人员和场地,为加快园区建设,2022年10月出台了《越城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园区经济带动发展战略,坚持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园区建设的思想、定位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积极争取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资金、政策及项目上的支持。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3篇)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fc59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9.png)
农业服务调研报告(3篇)农业服务调研报告(精选3篇)农业服务调研报告篇1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部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
__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如何?带着这个问题,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组成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我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还很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亟需认真解决。
(一)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需进一步明确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更需要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公共性的服务。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有的区(市)县对建设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工作目标。
因而,抓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时,力度不够,工作不落实,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农业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严重情况。
(二)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机构设置需进一步完善以来,我市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有的区(市)县农业部门进行了改革,并组建了新机构,但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机构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局中局、局中办、局里有中心、办里有中心”,难以发挥作用;多数区(市)县设立了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有效地开展了服务,但有的区(市)县却是应付了事。
在设立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上虚晃一枪,形成了“有站无人、有人无站”;有的区(市)县对乡镇与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的管理关系没有理顺,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既影响了作为乡镇政府组织农业经济发展的职能发挥,也使片区站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有的区(市)县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设置得不够合理,服务范围过大,不利于方便群众,有效服务;有的区(市)县农业、畜牧、农机片区站设置较分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进一步整合和综合利用的空间。
(三)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需进一步强化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近年来我市农村各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较差的。
市国有农牧场深化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市国有农牧场深化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ce493ade80d4d8d15a4fd2.png)
市国有农牧场深化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市国有农牧场深化改革工作调研报告XX市国有农牧场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XX市经工办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国有农牧场进行了摸底调查,分析了国有农牧场在改革前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借助国家推进地方国有农牧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契机,稳步推进国有农牧场深化改革,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市五场一区基本情况XX市国有农牧场有共5家,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为博孜达克农场、窝依加依劳牧场、恰合吉牧场、二工镇园艺场、奇巴拉尕什养殖场。
1个齐巴尔吉迭新区是根据自治区、地区关于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安排,于201X年成立的千户牧民定居新区。
——博孜达克农场。
博孜达克农场建场于1953年,是自治区建场最早的国有农牧场之一,位于XX市区以东21公里处,毗邻省道s221线两侧,全场辖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耕地16万亩,草场42万亩,牲畜存栏4.12万头(只),下辖12个村(队),有汉、哈、维、蒙等13个民族,共有 1825户,6518人,在职职工1058人,离退休职工1060人。
博孜达克农场过去属县团级农牧场,归自治区农垦厅直接管理,1971年12月下放到XX区,XX区又将博孜达克农场划归XX市管辖,干部来源是上级调入、军队转业干部,职工来源是江苏、天津、山东、安徽、湖北等省市支边青年以及部队复转军人,另有1983年XX市将原军区农牧场、食品公司牧场的全部土地、草场及人员划归博孜达克农场。
——窝依加依劳牧场。
窝依加依劳牧场建于1957年,属国有农牧企业,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有农牧场。
地处塔额盆地库鲁斯台大草原,全场总面积841平方公里,有草场176万亩。
其中,优质天然打草场3万亩,沼泽地和苇湖83万亩,芨芨草滩9万亩,耕地6.29万亩,机井32眼,林带4000亩。
全场共有1198户、总人口4793人,由汉、哈、回、柯尔克孜等14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1X年监督工作计划,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
为配合常委会做好审议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由常委会副主任覃瑞祥带队,于201X年3月至4月赴南宁、玉林、贵港、梧州、百色、河池等市及所辖部分县(市)进行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还组织赴湖北、四川省学习考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4月上旬,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自治区工信委、农业厅、林业厅、商务厅、水产畜牧兽医局等部门有关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成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一五”时期提出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十二五”初期印发《关于打造农业千百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确定了农业产业化“339”工作目标,重点做强蔗糖、畜禽、速丰林3个千亿元产业,壮大粮食、水果、蔬菜3个五百亿元产业,培育桑蚕、油茶、优势水产品、花卉、草食动物、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奶水牛、农业生态旅游9个百亿元产业。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制定各项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我区农业产业化取得长足发展,为推动我区现代农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五”农业产业化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一)优势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传统产业稳步发展。
201X年粮食单产实现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创15年来最高水平;糖料蔗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木薯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香蕉、荔枝、龙眼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五位,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八位;森林覆盖率达62%,居全国第三位,木材产量占全国的31%,居全国第一位。
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蚕茧产量占全国的45%以上,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
截至201X年底,累计建设休闲农业景点和农家乐旅游点3700多个,接待游客3600多万人次,产业总收入148.3亿元。
森林旅游201X年实现产值200亿元,成为林业第三产业最大的增长点。
三是优势产品、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近年来,我区加快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步伐,通过培育龙头企业集群、拓展产业链条、打造区域优势品牌,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目前,全区拥有2个国家级和7个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下,我区养殖业初步构建了“四带四区”的发展格局。
(二)产业经营组织不断壮大。
截至201X年底,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6377个,销售额2239亿元,相当于201X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的60%。
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201X年,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从201X年的1180家增加到1596家,增长35.3%。
其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31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210 家,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000多家,初步构建起重点龙头企业梯队。
龙头企业已成为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火车头”,农业产业化“339”工程确定的15个产业,都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蓬勃兴起。
截至201X年底,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5万家,出资总额221.8亿元,实有成员超过76万户;全区家庭农场发展到2000家。
(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增强。
各地不断探索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努力把经营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带动农民增收。
一是通过订单关系带动农民增收。
各地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经营组织与基地农户签订产品保价收购合同,并为基地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扶持、技术指导等。
201X年全区龙头企业订单带动农户300多万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比如,广西雄达米业有限公司实施“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每年为4万多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
二是通过出租方式的土地流转关系带动农民增收。
截至201X年底,全区累计流转面积678万亩,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20%以上。
在土地流转总面积中,出租方式占60%以上。
广西金穗集团每年支付土地流转金6000多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4570万元,基地农户增收显著。
三是通过入股方式的土地流转关系带动农民增收。
XX县巴平村小规模探索了农户土地入股公司的模式,经营组织和基地农户按股分红,增收激励机制更加充满活力。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较好保障。
农业部201X年例行监测情况表明,我区蔬菜样品合格率为96.7%,水果样品合格率为90.0%,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201X 年对餐饮服务环节农产品抽检,我区猪肉、鸡鸭肉和牛羊肉合格率为96.79%,鱼虾、贝类合格率为88.34%。
近年我区没有发生过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顺利举办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都得益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监管能力和认证等方面的完善提高。
一是在监管制度方面,农业部门监管机构已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水产畜牧兽医部门监管机构已实现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覆盖,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二是在监管能力方面,农业部门检测机构已实现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覆盖,并建立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区各市县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数据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传输、实时性监测。
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已建成自治区、市、县三级检测体系,检测体系逐步完善。
三是在认证方面,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认证取得较好成效。
截至201X年底,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325个,绿色食品162个,有机食品5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3个。
(五)农产品流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农产品市场网络逐步完善。
目前,我区已基本建成以大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中小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为支撑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体系。
乡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逐步建立。
二是农产品产销地对接、农超对接取得较好成效。
自201X年我区被列为“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区以来,共建设24个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项目、6个农产品销地交易配送专区项目、10条产销商流链条,基本建成“南菜北运”产销链条。
积极引导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产地建立长期、稳定的采购关系,有力地促进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直供直销。
三是农产品展销、促销活动十分活跃。
自治区和各地通过举办“广西特产行销全国”系列促销活动和建设广西特产展销中心等方式,较好地向外界推销我区的农产品。
各地还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经营手段促进产品销售。
据统计,201X年我区电子商务成交额2100亿元,相比201X年的1266亿元增长65.9%,增幅高出内地平均水平40多个百分点。
广西XX县平原农牧有限公司通过淘宝店销售沙田柚等产品,网店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近年我区农业产业化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省区相比、与中央提出的农业现代化要求相比,仍差距不小,集中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仍较弱小,优势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难度仍较大等。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
一是知名大企业少。
我区缺少领军全区甚至全国现代农业的大企业,目前仅有1家企业产值过100亿元,1家产值超50亿元。
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较多较大;欠发达地区产业开发难度较大,龙头企业较少较小。
三是抵御自然、市场和政策风险能力弱。
企业以传统种养居多,基地设施化水平不高,产业链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不掌握行业话语权,易受自然灾害、价格波动、政策变动的影响,如近年的禽流感致使一批养殖企业一直在困境中艰难求存。
(二)知名品牌少,市场认可度不高。
一是特色产品品牌少。
许多特色产品有口碑无品牌,特却不优,如我区的柑橘、沙田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区内虽知名度较高,但由于缺少品牌,出到区外就少有人知晓。
二是品牌不突出。
已形成品牌的产业,同质产品多,众多中小品牌混杂发展,如我区蔗糖产业虽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但100多家糖厂各自为战,没有一个品牌能打响,连广西人都说不出本土糖品牌。
相较于已在全国打响的“四川泡菜”、“贵州茶叶”等品牌,我区目前尚无区域性、行业性的统一大品牌,产业优势没能很好地转化为市场效益。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带农增收力度不大。
一是农业“接二连三”不足。
与农业产业配套衔接的加工、流通、餐饮服务业等没能同步协调发展,特别是精深加工严重滞后,我区蔗糖、桑蚕、果蔬等多个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但以销售原料或初加工产品为主,产业大却不强。
蔬菜采后处理加工率仅15%,水果初加工率不到20%。
田阳小番茄今年不好卖,没有加工做保障,只能大量烂在地里。
二是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不够强。
企业与订单农户之间主要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合作层次仍较低,农户增收空间较小。
以水产畜牧业为例,我区水产畜牧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同(含订单)方式占65.3%,合作方式占16%,股份合作方式占5.2%,其他方式占13.5%。
(四)企业融资难,产业生产要素流失较严重。
一是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
多数龙头企业贷款需求缺口较大,企业贷款利息基本在7、8厘,有的甚至在一分以上;企业大多只能贷到短期借款,手续繁琐,而且越急需资金周转就越难贷款。
二是财政扶持相对较少。
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专项从201X年至今都是每年5000万元,而201X年全国省均产业化专项已达1.3亿元,市、县资金扶持力度更弱,不少市每年至多安排二、三百万元。
三是征地用地难。
农业企业难以拿到足够指标,甚至拿不到指标,而且征地手续多审批慢。
四是人才和技术缺乏。
缺少各类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和科技研发人才,企业和产业发展缺少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造成以上问题和困难,有我区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较薄弱、近年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外市场波动加剧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农业产业化认识不深刻。
首先是没有充分领会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对农业产业化在扶贫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定位高度不够,推进措施不力。
其次是对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认识不足,对农业多功能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了解不多,重生产轻加工,满足于鲜销、卖原料,片面追求扩大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