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感想
学中医的心得
![学中医的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1137f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8.png)
学中医的心得学中医的心得(通用5篇)学中医的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学中医的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学中医的心得篇1一、学中医的初衷自从接触到中医文化,我就被它所吸引。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预防和调理,与现代医学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治疗方法。
我希望通过学习中医,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预防疾病,保持健康。
二、学习过程学习中医并非一帆风顺,但也因此更加珍贵。
我选择了系统学习中医知识,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针灸推拿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我努力阅读经典著作,参加课外活动,与同学交流,不断巩固和深化自己的知识。
三、实践与体验理论学习之余,我还参加了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我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之处,如针灸治疗痛经、拔罐调理肠胃等。
此外,我还学习了中草药知识,亲手采药、熬药,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的治疗方法。
四、收获与感悟学习中医,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学会了通过望闻问切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懂得了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精髓。
我坚信,中医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我愿意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未来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医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同时,我也计划将中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身边的人更好地保持健康。
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我将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中医人才。
学中医的心得篇2学中医的心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书写:1.引言:介绍自己学习的背景和动力,以及中医的独特之处和学习的必要性。
2.学习过程:详细描述学习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同时,也要描述自己获得的收获和成长,例如学习到新的中医理论和技能等。
3.中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例如诊断疾病和开具中药方剂等。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c50f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c.png)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习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5篇)学习中医心得体会(精选15篇)从某件事上得到收获之后,通常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那样能帮助我们剖析出问题的缘故,进而找到解决问题办法。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精品6篇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精品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507fe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2.png)
学中医的心得体会精品6篇学中医的心得体会篇1我非常相信佛家讲的因果,有好的因就有好的果反之;如果我们颠倒看人生,人就不会太浮躁,也不会出现这多的健康问题当洪水冲溃了堤坝,再好的水利工程师也不能立刻堵住决口;当导火线已经烧进炸弹的内部,再好的排爆专家也无法制止爆炸;得了无可挽回的绝症,再好的医生也挡不住死神的双手。
.其实,所谓无可挽回的绝症,就是病邪长期积累后的总爆发。
《黄帝外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紧密联系的中医典籍,据说久已失传,但书中玄妙精深的养生之道——“颠倒之术”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
其精髓就是:人如果不知道“颠倒之术”,就很容易未老先衰,而懂得运用“颠倒之术”的人,就可“精固神全,形体不弊,老而不衰”。
佛家也有一个“颠倒众生”的说法。
它认为:凡人其实是活在一种颠倒状态之中的,活在当下却本末倒置、因果颠倒,并未认清生命的本质。
因此,人们总是向外求,越求越放不下,越求心越累,越累病越多。
放眼望去,我们最怕的是疾病、衰老和死亡!正值青春岁月,我们“年少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等到人过中年,望一眼前方,太阳已悄然西斜,肃杀之气依稀可闻,我们又会感叹青春的可贵、时间的流逝,却只能无奈地说“天凉好个秋”!健康的时光是可以这样肆意挥霍的吗?“40岁之前拿命换钱,40岁之后拿钱换命”,这话前半句或许是可以实现的,但后半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如果真的能够“拿钱换命”,那许多得了重病的名人和富豪就不会那么早离开人世了。
因为他们并不缺钱,也完全有条件停下手里的工作全力配合治疗。
但事实是,他们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生命。
当洪水冲溃了堤坝,再好的水利工程师也不能立刻堵住决口;当导火线已经烧进炸弹的内部,再好的排爆专家也无法制止爆炸;得了无可挽回的绝症,再好的医生也挡不住死神的双手。
所谓无可挽回的绝症,其实就是病邪长期积累后的总爆发。
洪水过后,我们还有机会亡羊补牢,整修水利。
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中医感悟与收获心得(精品10篇)
![中医感悟与收获心得(精品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d911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6.png)
中医感悟与收获心得(精品10篇)中医感悟与收获心得篇1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能全身心得投入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想要有个好身体平时要加强锻炼,找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去锻炼。
天气好了可以进行室外运动,但是一到了冬天,天气变冷,人们就不愿意出门活动,但能进行一些室内活动。
而对于我们在校学生而言,宿舍的条件有限,也不适于做些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
以至于到了冬天,体质差的同学饱受感冒,发烧,头痛的困扰。
但是通过中医上保健与养生的学习,让我对保健养生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通过一些小的方法就能改善身体状况,令我收益匪浅!首先我们要明白保健与养生的要点:行动,坚持,观察,适合自己。
话说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是第一步。
一个人好的身体是与平时自己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的。
通过学习让我了解了一些常用的保健技巧和养生理念,也对中华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有了粗浅的认识,更加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的结晶。
以后我们在面对一些常见的、较小的身体疾病问题时,不仅仅是只有吃药打针才可以解决,还可以通过很多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来治疗。
比如按摩一些保健穴位,拔罐,食疗等传统中医方法,不仅副作用小,而且只要长期坚持,有些疾病就能缓解,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养生的这种特性,在使身体更加健康的同时,还陶冶着心性。
说起保健养生应从四季养生开始。
因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度过一年四季。
冬季天寒雪冰,大地龟裂,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是万物收藏的时令,在五行中属水,与人体的肾和膀胱有密切的关系。
冬季养生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一、要有充足睡眠,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
二、保暖,保养好人体阳气。
三、阳光充足时做轻松的运动,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皮肤开泄出汗而耗伤身体的阳气。
四、可以进行一些运动。
在运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以防运动损伤。
中医课程感悟心得体会(3篇)
![中医课程感悟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9120a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b.png)
第1篇自从接触到中医这门古老的学科以来,我便深深地被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吸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对中医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理论体系独具特色,涵盖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1. 阴阳五行:中医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五行组成,阴阳代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行则代表着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对阴阳五行的学习,我明白了人体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 脏腑经络: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经络相互联系,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通过学习脏腑经络,我明白了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脏腑经络来治疗疾病。
3. 气血津液: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通过对气血津液的学习,我了解了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气血津液来治疗疾病。
二、中医诊断的精准独到中医诊断方法独特,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论治。
在学习中医诊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诊断的精准独到。
1.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结合四诊合参,可以准确判断病情。
我认识到,中医诊断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这种全面的诊断方法使得中医在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使得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三、中医治疗的独特疗效中医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这些方法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1. 中药: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点。
通过学习中药,我了解了中药的药性、功效以及配伍原则,为今后运用中药治疗疾病打下了基础。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1篇)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4d8c5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3.png)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中医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1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篇1《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的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修改概括而成,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而中医发源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地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在我没进入中医学院以前,觉得中医特简单,就是把把脉,在吃上几碗汤药而已。
但自我开始学习中医以后才发现它如此的博大精深,在学习《易经》以后更是觉得中医实在是太神奇而又绝妙了。
其实在我未上中医学院以前,我一听《易经》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少林寺绝学《易筋经》的上部呢,直到上这门课以来,我才渐渐了解了《易经》不是武功秘籍,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万物神奇而富有智慧的一本书,而且是华夏五千年以来具有智慧与文化的结晶的一本书。
易有太极,是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和中医的阴阳八卦图如出一辙,在中医研究阴阳用的就是太极八卦图。
世间如同太极八卦一样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只有阴阳,而且阴阳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不离阴,阴不离阳,互增互减。
在中医里阴阳不调,谓之有邪气,人亦有病。
阴阳和合,阴阳平衡才维持了世界万物乃至人的正常运行,又有“天地阴阳不相交,则万物就不能兴盛”,可见易经里阐述的阴阳比传统中医先进多了。
已经不愧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且四象在易经中是指阴阳消长的四个方面,又可引申为四时、四方等。
在中医里,阴阳消长揭示了人体病机病理的发展变化,如阴盛阳虚则寒,阳盛阴虚则热等。
四时,即春夏秋冬。
在中医里指导用药及调理人体营卫阴阳。
中医学习心得15篇
![中医学习心得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6b1c7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9.png)
中医学习心得中医学习心得15篇中医学习心得1中医养生越来越受现代人重视,大家都知道清火、排毒、艾灸的养生法,以及十全大补汤。
但是,在养生道路上很多人本末倒置:遍寻宫廷秘方以求延年益寿,却违背天地的自然法则;为防病求医问药,但忘记修炼内心。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黄帝内经》可谓是如雷贯耳,但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那就寥寥无几了。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这本经典著作给养生提供了三大启示。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该书以生命为中心,涵盖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等。
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囊括身心养生。
可以让人从中体会简单从容的世界观,从而活得平安、快乐、长寿。
防早衰,应上“内心修炼”课《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
其中。
《上古天真论》是第一篇。
“所谓天真者,自然赋予的能力,率真、不加雕琢的。
”道家认为:今不如昔,社会越进步,离自然也就越来越远,人的本性会越来越压抑、痛苦,不自然。
为什么现代人通常活得不好?看看《黄帝内经》的问答。
“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动作不衰”是指腿、脚、手都很灵便,其原因在于身躯健康、气血充足,所以才会“动作不衰”。
传统文化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用这种观点来说,人应该活到的最高寿限,实际上是120岁。
而现代科技对人类自然年龄进行推算,也认为人的正常寿限应该是120岁到140岁之间。
那为何很多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这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还是因为人而导致7岐伯明确回答了黄帝的问题:千百年来,天的顺序没有变,永远是东西南北;四季的更替顺序也没有变,永远是春夏秋冬。
所以,变的只可能是人的心。
如果不能修炼内心,节制欲望、收敛精气,即使进补求医,功效也不见得多大。
中医药的学习心得(通用21篇)
![中医药的学习心得(通用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48f7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2.png)
中医药的学习心得中医药的学习心得(通用21篇)中医药的学习心得篇1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走完了大一的第一学期。
此时此刻,回头看看走过这一学期所留下的脚印,想想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学期里学到了些什么,问问自己这一学期忙碌过吗,有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然而有时候连自己都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只知道大学和初高中真的不一样,除了期中期末要考试之外可以说什么都不同,这个时候靠的全是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各个方面,而这个时候最离不开的就是学习方法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可以让我们节约很多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而利用这些时间和精力我们又可以做更多事,这也许就是所说的高效率吧!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大一上学期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
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虽然我们已经结束了对于它的学习,但是对学习方法地谈论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一、了解中医发展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中医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中医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bcbb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2.png)
第1篇自古以来,中医就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经验。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医逐渐成为了主流医学,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疗效却始终未能被取代。
在我深入学习和实践中医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以下是我对中医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诊疗过程中。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1. 脏腑相互关联中医认为,五脏(心、肝、脾、肺、肾)与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例如,心主血脉,肝藏血,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
当心脏功能出现问题时,肝脏也会受到影响,反之亦然。
2. 经络相互沟通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们贯穿于全身,连接各个脏腑。
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在中医诊疗中,通过调整经络的气血,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气血相互依存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充足,则身体健康;气血不足,则百病丛生。
中医治疗疾病,常常从调理气血入手,使气血运行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
辨证,即根据病情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等,找出疾病的本质。
论治,即根据辨证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以下是我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感悟。
1. 辨证精准中医辨证要求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辨证结论。
2. 论治灵活中医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会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种灵活的治疗方式,使得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具有很高的针对性。
3. 预防为主中医注重预防,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情志等因素,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学中医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实用12篇)
![学中医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实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96ab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a.png)
学中医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实用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中医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实用12篇)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他人,增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学习中医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学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a1581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3.png)
学习中医学的心得体会(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导游词、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debriefing report, article letter,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experience, tour guide,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学习中医学的心得体会学习中医学的心得体会汇总4篇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学中医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学中医心得体会(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4a33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d.png)
学中医心得体会(通用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中医心得体会(通用11篇)学中医心得体会(通用11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中医学习感悟(14篇)
![中医学习感悟(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fd66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2.png)
中医学习感悟(14篇)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在研究中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的独特魅力,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思考。
以下是我研究中医的14篇感悟。
第一篇: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使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注重调整人体的平衡状态,而不仅仅是针对疾病的局部症状。
第二篇: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五行所构成。
在人体健康方面,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调整阴阳五行关系,中医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三篇:中医的脏腑学说中医认为,人体有五脏六腑,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生理功能和情感。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脏腑学说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四篇:中医的经络学说经络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有一套完整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传输气血,使身体各部分相互联系。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针灸、拔罐等疗法都是基于经络学说。
第五篇:中医的四诊法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通过四诊法,中医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第六篇: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
这些治疗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和搭配。
第七篇:中医的预防观念中医强调未病先防,认为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八篇:中医的情志学说中医认为,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过度情志变化会导致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情绪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第九篇:中医的饮食调养中医饮食调养强调食物的营养成分与人体的关系,认为食物有四气五味,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选择适宜的食物。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精选5篇)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ee512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c.png)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精选5篇)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篇1我是学中医出身的,如果你是想进医院,拿医师资格证,成为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话不防自考去实现,但是现在的就业形式对自考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如果你是为了兴趣,并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话,我可以推荐几本书你看: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必看的,这是基础,是你踏入中医殿堂的铺垫。
必须认真的掌握。
其次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些是临床基础,也是必看的。
中医基础血扎实了,学这些可以比较轻松,尤其是诊断。
学中医其实就像走路,一条道,分几条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后你会发现任何一条岔路都能帮你达到目的地。
再次就是中医的各个临床应用的了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针灸学》很有用的,就算给自己保健也是不错的。
最后如果想拓展,学习古代的中医专著则《医古文》要看,前人的精华太多了,如:《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丹溪心法》《景岳全书》《脾胃论》等都可以看的。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篇2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医学教学方法单一,抽象思维多,形象思维少。
要想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怎样来提高西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以往当西医学生开始接触中医时,觉得很玄,难以理解,甚至难以置信。
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其次,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忆、考试的简单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很快把所学知识置之脑后,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契机。
最后,教材的内容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内容多而课时少等因素也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普及的今天,西医院校中的中医教学大多仍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填鸭式”的满堂灌为主。
这显然与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不相适应。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5]。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空前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课堂以板书及口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图象、动画等多种方法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十四篇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6b63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d.png)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十四篇中医学习心得体会十四篇。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
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
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中医学习心得体会十四篇,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篇1)一个学期的针灸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其实一直到结束了我才发现,针灸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只怕是以后都没有机会学了,如果选修课可以把相同的学科能多选几次该多好啊。
一直觉得针灸很神奇,用几根小针扎几下就好了,也很佩服扎针人的功夫,下手真准啊,还要记那么多的穴位,真不容易。
针灸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发明,她之所以吸引人们长达几千年,并能穿透不同文化几起几落,说明她有着神奇的魅力和价值。
针灸的历史悠久,据考证,它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但针刺疗法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砭石”的出现;灸法则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证,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而广泛的被人们接受。
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针灸是学习中医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能熟练把这门技艺运用到临床,为患者们减轻病痛的折磨。
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推进,针灸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成熟,至今我们还有很多前人留下的针灸文献,足证针灸学的累累硕果,现今针灸也后继有人,一批又一批的医学生继承和发扬了针灸这一祖国的遗产。
本学期的针灸学习已经进入尾声,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我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针灸的好奇与迷惑。
虽然针灸很出名,但我以前从没尝试过这种治疗方法,不了解它的疗效和作用原理,甚至对针灸还存在一定的恐惧感。
针灸真的能治病、保健吗?它的原理是什么?可是针灸这种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之所以能延续至今,而且被世界认可,一定具有其积极地作用。
学中医心得体会精选4篇
![学中医心得体会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9a743b6f1aff00bfd51e6d.png)
学中医心得体会(精选4篇)学中医心得体会(精选4篇)地选择西药片。
经太长时刻的学习,我明白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做出了庞大奉献。
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并对世界医学的进展产生了专门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尽力得以不断地丰硕进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熟悉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
阴阳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
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转变状态,并彼此依存,彼此增进,互为根基,且可彼此转化。
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转变,以肯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大体方式。
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进展完善作出了庞大的奉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医治。
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熟悉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
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进展一样引领世界。
中医学习心得感想8篇
![中医学习心得感想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acae5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9.png)
中医学习心得感想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中医学习心得感想8篇你知道中医学习心得感想怎么写吗?看看吧。
学习中医心得5篇
![学习中医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bd17db3169a4517623a3d7.png)
学习中医心得5篇学习中医心得1在旧社会,师带徒的方法因人而异,大致有两种形式:第一种,老师采用浅显的读物,如《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教材,向学生进行讲授,并要求记诵.据我了解,凡是用这种教材的老师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偏重传授自己的经验为主,而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讲授,则重视不够.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侧重于临床,而忽于理论方面的研究.第二种,与以上正好相反,老师在启蒙教学阶段,就以四部经典著作开始.他们的主张,和《千金方?大医习业一》的精神遥相呼应.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地讲,理论水平较高,而且基础也打得牢固,有发展的潜力,故被历代医家所拥护.清代的医学大师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一文中指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他说的汉唐以前之书,指的是《内》.《难》等经典著作.可见,徐氏也主张先学经典著作为学医的根本.我是怎样学起中医来的呢?因为我体弱多病,经常延医服药,而接近了中医,并以此因缘加入了中医队伍.我的学医老师,在营口行医为主,他收了三个徒弟,我的年纪为最小.当时我学的中医课程,现在回忆起来,大体上分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两个阶段,共花费了六年的时间.在理论基础阶段,学了张.马合著的《黄帝内经》.《本草三家注》以及《注解伤寒论》和《金匮心典》等著作.由于我曾读过几年私垫,古文有点基础,所以,文字方面的困难不大.但对老师所讲的医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难题.记得有一次老师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的内容时,尽管老师讲得眉飞色舞,而我却象腾云驾雾一样了.对中医理论基础,我学了整整三年.虽然对一些问题还有些朦胧,但把一些经典著作系统地学了一遍,这就对进一步学习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很大的收获.学到第四年,老师为我讲授了《医宗金鉴》中的临床课程,如杂病心法要诀 . 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等.由于这些内容是用歌诀格式编写的,因之老师要求一边学一边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时为止.背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它很压人,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每天早起晚睡付出辛勤劳动.关于背书的问题,历来也有争论.我的意见,倾向于应该背点书的.《医宗金鉴?凡例》中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它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识清是为了临床辨证.由此可见,《金鉴》所写的大量歌诀体裁,是为了人们的背诵和记忆,这也就勿怪其然了.然而,中医的书浩如烟海,谁也不能一一皆读.因此就有地区之所尚,或因师传之所异,而不能不有所选择.例如,南方的医家则多宗孟河派的费.马之学,而东北三省,则多把《医宗金鉴》奉为圭臬.《医宗金鉴》这部书,原为清乾隆太医院右院判吴谦的未成之著,后被政府发展,认为可以作国家的医典,仍指令吴谦.刘裕铎本着〝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纂.大约又过了两年,于公元一七四二年方始告竣.全书共为九十卷,计分十一个科目.它与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和剂局方》可以互相媲美而并驾齐驱.徐灵胎评价此书有〝源本《灵》,《素》,推崇《伤寒沦》.《金匮要略》以为宗旨,后乃博采众论,严其去取,不尚新奇,全无偏执〞的美誉,也就说明了这部书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仅在东北三省发生影响,而且远及全国和东南亚各地.在老师的指示下,我买了一部《医宗金鉴》.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其中的《订正伤寒论注》搜集了诸家之长,参以己意,说理明畅,使人读之发生兴趣.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埋首于《伤寒论》的学习.从这开始,方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而向自学迈出了新的一步.学习中医心得2感恩有这样一次机会,能让我向大家汇报学习中医一路以来的收获和体会.曾经的我是一个国营单位的设计师,从高中到大学薰习的都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医学一窍不通,跟中医更是八竿子打不着边儿.但是我自幼体弱多病,记忆中常常是母亲风雨无阻的带我去医院看病,医院都快成了我第二家,打吊瓶.吃抗生素已经是家常便饭,可是通过西医的治疗我的身体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健康,而是问题越治越多,不知何时是个头,直到有一天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我才开始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学习中医给自己调理,不要再去医院.就这样我开启了自我疗愈的养生之路.为了学习中医养生和自我保健,我辞去了体面的设计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就业方向,潜心学习艾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理疗的技能,也算是抬起脚准备迈进中医的大门,但对于如何辨证,如何取得更好的理疗效果始终一知半解,没有底气.对于我这个医学门外汉而言,要想系统的学习中医真是太难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天津一个养生培训班学习时,非常有幸的结识了杨贞老师——倪海厦医师的弟子.初次见到杨老师,她穿了一身洁白的衬衣,真像是一个白衣天使,我和中医的真正结缘也因与杨老师的相识而开始.课程中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的老师倪海厦,一位旷世奇才,并让我们学习了倪老师的视频,告诉我们要想学习中国五千年来最正统的中医,一定要从倪老师这里开始.就这样,通过看倪老师的视频我渐渐地从心底爱上了中医,中医是博大精深的,而又如此有魅力,倪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你似乎感觉不到中医的枯燥.在学习中,我终于有勇气想大踏步的进入中医,去探索,去遨游,伴随着这样强烈的愿望,去年年底我和我的先生来到了河南开封通许县人民医院——倪海厦中医教学培训基地,跟随杨老师进一步学习及实践.跟诊期间,我们见证了太多奇迹,很多患者来时已病入膏肓,但几次复诊下来气色都变得神采奕奕,病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肝静脉狭窄做了绕道手术及脾脏切除十年,近两个月连续低烧,全身发黄,无力,手掌瘀黑,来就诊时需要家人搀扶,说话上气不接下气,不停的流汗,一脸愁容.见到这样的病人,整个课堂的气氛像是被凝住了,和我们一同培训的都是有经验的西医科室主任,都紧锁眉头,可能大家都觉得这个病人时日不多了,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西医诊断:弥漫性肝癌肺转移).但杨老师很从容的.一如既往的问诊并开出了方子,并叮嘱病人让其多哈哈大笑,保持心情舒畅,从身心两方面调节,给予病人信心.没想到接下来一段时间,病人经过几次复诊后,真是大变活人!不需要家人的搀扶,烧退了,精神好多了,身上的黄色已褪去,手上的瘀暗也得以恢复,我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人,病人已经从原先的阳不入阴,慢慢地转变为阳潜进去,一个做过大手术的人都能恢复的和正常人一样,病人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学员无不感动和震撼!杨老师的医术和医德,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同时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经典之方,是多么的伟大,弘扬这样如此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通过两个月的跟诊,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原先听倪老师的视频转变为在临床中如何应用,理论结合实际,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原来一切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么难,两个月的学习过后,我开始试着将我的所学应用到自己及家人身上.学习中医心得3今年一月的时候,我记得天气很冷,无意中在某著名购书网站中看到一本超级畅销书《求医不如求己》,先到网上看这本书的一些章节,觉得非常棒,立即买了一套.书送到后,迫不及待地翻阅,当时简直把作者中里巴人奉为神仙,惊为天人.书中说了一些经络和常见穴位知识,还讲了一些头疼脑热高血压等常见病运用经络疗法的治疗,另外还有一些日常保健的按摩及推拿手法.为了更详细确切的知道这些手法,比如推腹法,金鸡独立法,打通小周天法,我还到优酷网和土豆网等视频网站下载了相关的视频这本书里面很多是讲到了刮痧和拔罐疗法,以及按摩穴位等方面.为了亲身体验这些效果,我又在淘宝网上买了整套的一拔通真空罐和刮痧板刮痧油等等.天寒地冻的,我躲在被窝里给自己刮痧拔罐.(提醒下,后来通过学习才知道,因为冬天在中医理论中是属于收藏的季节,所以如果不是身体非常不舒服,不要轻易的去拔罐刮痧,不要对身体穴位进行强刺激,如果真的一定要进行这些治疗,那么也必须做好保暖工作,而且在治疗后半个小时内不要接触冷水.)因为我的身体一直都不属于那种非常强壮的那种,所以才对健康问题有非常强烈的关注,看到这套书的一些疗法,用个稍微不太贴切的比喻,简直就象饿了三天的人突然面前出现一碗白米饭.那种如痴如醉的学习和陶醉,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O(∩_∩)O哈哈_学习中医心得4在炎炎的烈日下,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每一年的暑假都是令我们兴奋而又期待的时候,以前我们总是早早就计划着暑假该去哪里玩,而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将近两个月的暑假不能只顾着玩,要好好利用.于是我决定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一来可以增加社会经验,拓宽知识面;二来可以锻炼自己与人的交际能力.暑假回到家之后,和爸妈商量了一下,选择了一家离家比较近的小型药店.在去药店之前,心里很忐忑,毕竟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少,害怕会被拒绝.见到药店老板后,我向老板表明了我来这工作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工资多少不重要.老板很爽快的答应了,安排我第二天来上班.第二天我早早就来到了店里,开始了我的社会实践.我先熟悉了一下药店的环境,虽然这是一家不大的药店,但药品的种类还是挺齐全的.由于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专业知识甚少,还没有资格出售药品,所以在药店里我只做一些简单地工作.经过两三天的摸索,药柜上的药品我已经差不多都认识了,对每种摇所对应的疗效也有了一些了解.药品大致分为R_(非处方药).OTC(处方药).保健品.特殊管理药品.而常被购买的药品,如感冒药.消炎药.胃药等则放在方便拿取且显眼的位置上,所有药品都是标明价码,按区域内商品摆放及分区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药店的流程已经滚瓜烂熟了.每当店里的销售员忙不过来时,我也可以上前向顾客推荐介绍一些顾客想要的药.每次我都是很小心翼翼的,深怕出一丝纰漏,每当我拿不准主意的时候,我都会问问店长,以确保万无一失.虽然每天回到家全身都像散架似的,很累很累,但是我的勤奋得到了店里各位阿姨的赞赏和老板的肯定,我的心里是充实又快乐的.慢慢地,在药房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便要数每天匆匆的过客们.他们大多面带焦虑,或面带病容.总之,形形色色的面孔每天不断地变换着,药店仿佛是人生的大看台,上演着各种喜怒哀乐的剧情.虽然每天早九到晚五的工作,时间很漫长,甚至有时站到腿一阵一阵的酸痛,但是只要听到顾客不经意间对我态度的赞扬,一切的隐忍都烟消云散.学习中医心得5数千年来,造福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前中医.中药和针灸在大部分国家占有一席之地,利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研究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渐成趋势.通过这次与沈绍功先生的交谈以及对他的访问,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医之路的曲折艰难,中医发展的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发扬传承中医精神的意志和决心.沈绍功,男,汉族,_39年5月出生,系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_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肿瘤病房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冠心病急症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医急诊杂志副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所特聘顾问.承担并参与国家中医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多项攻关课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老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熏陶,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切为了临床,疗效才是硬道理〞.他主张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反对死啃书本也反对没有理论的盲目实践,有理论.有实践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才能称得上是医学家.老注重医学传承,平等待人,他认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基层.多年来,他注重基层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的医学教育培养,不辞辛苦,毫无保留的传授沈氏家族积累的诊疗经验,在业界得到肯定,受到广大基层医生的尊崇和爱戴.二十多年来,我所走过的学医道路,是艰苦的,曲折的.总起来有以下体会:(一)要学好中医,必须打好两个基础.首先是古文基础,最低要求繁体字能认识,文言文能断句.再就是中医基础,如《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白文要选读,药性.方歌.脉诀.经络歌诀要熟读,有了这两个基础,才能继续深入下去.(二)要多看几种好的参考书.我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教我读古典医着是不错的,但是指导我看的参考书,只限于汪切庵.陈修园两家,这就太局限了.后来我在中医大时所看的参考书,就使我的眼界开阔多了,因而获益不少.(三)要多跟几个好的老师,因每个老师各有他的长处.比如,有的老师长于伤寒;有的老师长于温病,有的长于杂病,有的长于妇科,有的长于儿科.根据各老师辨证用药的特点,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这就大有好处.但这个条件如不具备,也可自学成材.(四)学医要有坚强的意志,朝斯夕斯,持之以恒.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前途,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气.在顺利的时候,又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学习,继续前进.我在学医过程中,学习情绪曾有几次大的起落,教训是很深刻的.(五)在医疗作风方面,对同道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对病人无论工人.农民.领导干部,都要一视同仁,详细诊察,不得草率.有时病人情绪急躁,要求过高,也只能耐心说服,体谅病人.但也不能迁就病人,投其所好.更不能乘人之危,向病家需索财物,这是起码的医德.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三的杏林学子,我以自己身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这个中医情结深厚的学府而感到骄傲自豪,我更为遇到这么多医学精湛的中医老师而欣喜,我将在这片热土中继续挥洒激情,为中医大的明天,为中医学的未来继续前行.学习中医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习感想
——医学与哲学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为基础,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
医学也不例外。
许多外国人不理解中医,根本上来说是不了解中国哲学。
中医和西医,打个比方,就如同两个带着不同颜色眼镜看世界的人。
虽然两人看到的世界都是真实的,但由于所戴的眼镜颜色不同,自然会看到不同的色彩。
眼镜就相当于中医和西医的世界观和哲学思维,而二者看到的不同世界则是对同一疾病的不同理解。
西医以一些西方的思想观念为指导来诊断疾病,中医则以一些中国哲学观念进行诊断,虽然二者得出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手段不尽相同,但最终达到的效果相差无几。
这就是中、西医本质上的区别——哲学思想不同。
中医是在中国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要学好中医,就应该追本溯源,学习领悟古老的中国哲学,从根本上体会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医有深刻的理解。
不懂阴阳,毋论中医;不晓五行,莫谈中医;不知整体与联系,更无法学好中医。
近些年来,中医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受到了西方现代医学的冲击,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是真正了解中国哲学的人越来越少,能够对中医产生深刻认识的人越来越少。
有句话“不为名医即为名相”,从中可见一个好中医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哲学文化素养。
而具备这种素质的人越来越少,中医的发展道路也就越来越崎岖。
所以,欲普及中医,发展中医,首要的工作是要加强传播传统思想文化。
总而言之,哲学是其他文化的基础,要发展中医,打牢哲学基础是尤为重要的。
2010级七年之三班
何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