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优秀教案

滑轮优秀教案
滑轮优秀教案

2015年春《滑轮》优秀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对实践中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2.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动滑轮、定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教学难点

1.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实质;

2.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杠杆这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杠杆的种类

以及各类杠杆的特点: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了距离。

费力杠杆:费力却省了距离。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

漫画导入

让学生观察和欣赏下面的三幅漫画,“胖子”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瘦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

学生会带着“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情景导入

多媒体投影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使用滑轮的一些画面: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使用滑轮从井中提水、窗帘中的滑轮、升旗中的滑轮……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滑轮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使用滑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呢滑轮的特点有哪些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连接滑轮要想了解这些知识,需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引出课题:滑轮。

推进新课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活动: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滑轮来提升重物。请你观察桌上摆放的滑轮,说出它的结构特点,想一想滑轮的这些结构在提升重物时有什么功能吗

学生活动:

出示一个滑轮,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归纳:滑轮就是边缘有槽、能绕轴心转动的轮子。

情景创设:

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他们都想利用一根绳子和一只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工人甲,,你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如果你是工人乙,你又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模拟实验:下面我们用钩码代替货物,利用细线、滑轮在铁架台上分别模拟甲、乙工人提起重物。

【演示】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一个

重物,如图所示。

学生活动:

①(小组合作)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体

验实验、观察比较)

②个别学生上台演示交流滑轮的使用

方法。

教师活动:①用PPT再现滑轮的使用;

提问:仔细观察两种情况下滑轮的运动②

情况,比较装置的不同之处。

归纳总结:

(板书)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思考:什么地方会用到这两种滑轮分析用哪种方法更省力为什么呢

定滑轮:旗杆的顶端、起重机的吊臂顶端等。动滑轮:起重机的吊钩上等。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省力的杠杆一定费距离,费力的杠杆一定省距离,那么在滑轮中是否也存在一样的现象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两个问题:

①使用滑轮是否省力②使用滑轮是否省距离

2.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1)按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仔细观察实验,注意力的方向及大小;注意物体移动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2)在它的右侧挂钩码,左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

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将测得的数据填人表格里)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

(4)改变钩码的个数,当物重增大时,重做上述实验,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

(5)分析表格中的几次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要提升两个以上的钩码并且匀速拉动。

(2)各小组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也要分工明确(如:甲同学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并读数,乙同学观察钩码上升的距离,丙同学观察拉力移动的距离,丁同学竖直放置尺子)。

(3)实验时,滑轮、钩码、弹簧测力计等不能与尺子摩擦。

(4)实验数据要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结论l: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探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说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道理。

如图所示是一个定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假定在某

一瞬间滑轮静止不动,定滑轮的轴心为支点(支点不动),动

力、阻力作用点分别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圆周边缘。显然,动

力臂、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

,即不省力。

G.

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

结论2: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3.探究:动滑轮的特点一

(1)按如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

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教师指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结论1: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此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但是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要多费距离。

学生探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说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如图所示是一个动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假定在

某一瞬间滑轮也静止不动。支点在一边绳子与轮相切的

位置,支点上下移动,而动力作用点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另

一边,阻力的作用点在轴心。显然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两

倍,故依据杠杆平衡条件

即省一半力。

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

结论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归纳总结:

1.定滑轮:(1)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不省力

(3)不省也不费距离

2.动滑轮:(1)不改变力的方向

(2)省一半力

(3)要多移动距离

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二、滑轮组

提出问题: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不同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用途,在什么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定滑轮、什么时候需要用动滑轮呢想要设计出一种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的机械,可以做到吗

交流讨论:需要改变用力方向时用定滑轮,需要省力时

用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轮滑组合起来,就可以既能省力、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学生活动:绕线组成滑轮组。当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合起来,就形成了滑轮组。接下来请大家尝试利用一个定

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连接成一个滑轮组,并探究滑轮组

的规律。

要求:①连接成功时,把连接的图画出来。②通过实验

探究两个问题: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用数据说明问题。③有多少种连接方法④能否

归纳出缠绕滑轮组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组间交流和教师的现场辅导,大部

分学生能够连接成功并得出结论。同样让学生展示并解说

自己的设计方案、实验结论,可以得出以下两种连接方式:

教师总结:滑轮组的连接方法:

①绳子的起点只可能在定滑轮下方的挂钩或动滑轮上

方的挂钩;

②起点连接完毕后,本着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原则,按

照固定的方向依次绕过每个滑轮;

③每个滑轮只能使用一次。

(引导学生分析,滑轮组能省多少力实际上是由动滑轮部分决定的。>

思考问题: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能省距离吗

实验探究:请学生观察钩码上升1个格时,绳子的自由端下降了几个格。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是s-nh。

结论: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时,如果动滑轮部分由n根绳子连接,则:

特别提醒:使用滑轮组要注意几个问题

(1)区分“最方便”和“最省力”的含义。“方便”是指人站在地上用力向下拉绳子,既省力又方便;而“最省力”是指尽量多地增加动滑轮上相连的绳子的股数。

(2)滑轮组一般是省力的,省力的多少是由吊起(或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决定的。

(3)设拉力移动距离为s,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重物上升的高度为^,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4)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是各种各样的,其绕

法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由关系式

为奇数时,绳子在动滑轮上打结开始绕;当n为偶

数时,绳子在定滑轮上打结开始绕,也就是按“奇

动偶定”的方法绕绳子。(如图所

示).

拓展延伸::轮轴和斜面的应用“科学世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

根据学生的阅读,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轮轴:阀门、内门锁、自行车车把、

板子、方向盘等。由学生说出轮轴的组成:由轮和轴组成。

再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斜面:盘山公路、斜坡等。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而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例如盘山公路等。利

用斜面想要把一个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想更省力,如何实现

小组内交流得出结论:延长斜面的长度可以更省力。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

课堂总结本节课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了什么是滑轮及滑轮的分类和特点。重点是怎样在生活中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应用滑轮与滑轮组,要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滑轮组省力的原理,背。特点

实质分类

优点缺点

不省力

定滑轮等臂杠杆改变力的方向

不省距离费一倍距离2动力臂是阻力臂倍的杠杆省一半的力动滑轮

不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 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 类型三:滑轮组

滑轮组简单计算 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 在10s内匀速提升2m。若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求: 1、物体A的重 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 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 __ v 物 200N ;若用该滑轮组将重 57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 长, (g=10N/kg ),求: 动滑轮的重力 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 若用此滑轮组提升 66kg 的物体,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 1、 2、 3、 3. S= 图:n= 乙图: F= S= n= 乙 甲 G G F= G 乙 n= 图 n= G G F= S h G S=—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 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则求物体A受到的拉力。物体A受到的合力。物 体A受到的摩擦力。绳自由端的速度。 5.如图所示,重4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A所受的滑动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物体A在2s内前进了0.2m。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 轴摩擦,则求物体A受到摩擦力大小。绳自由端拉力。绳自由端的速度。 6.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 的装置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 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重、 弹簧测力计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求作用在 绳端的拉力F。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 力。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整理)六年级科学下册第3 课《 滑轮、轮轴与齿轮》教案(汪福堂设计)

教学内容: 2 滑轮、轮轴与齿轮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滑轮 教学目标: 1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4、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一、导课 同学们,每周一早晨,我们全校师生都参加庄严的什么仪式? (生:升国旗) 请同学们看屏幕,观察国旗升起的过程。看一看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端的?(课件:升国旗) 国旗在旗手慢慢地拉动下,冉冉升起,向世人宣告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国旗的召唤下,更加繁荣富强。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国旗是怎么被升到旗杆顶端的?” (课件:旗杆顶端放大图片) (生:滑轮) 是的,国旗就是通过旗杆顶端的滑轮在旗手的拉动下,冉冉升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滑轮。 (板书:课题:滑轮) 二、新授 A、认识滑轮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桌子上的材料,看看都有些什么,请重点观察一下滑轮,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看) 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边缘有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课件放大的滑轮图(正面、侧面)、文字] B、认识定、动滑轮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材料自己组装滑轮。 (生组装)

把我们组装的滑轮向同学们展示一下。哪个小组先来? (展示滑轮,指不同的滑轮介绍定、动滑轮) 对于这几个滑轮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我用数字1、2、3、4……来代表它们。 (生:1号滑轮用力拉,重物就上去了。2号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 像这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够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板书:定滑轮动滑轮] C、研究滑轮的作用 刚才同学们都成功的组装了滑轮,那么对于定、动滑轮,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先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你们小组想研究的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生讨论,写方案) 把你想研究的问题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动滑轮的用力方向、作用、好处、是否省力;定滑轮的用力方向、作用、好处、是否省力。)(生边汇报师边在黑板上简单一记) 我们产生的疑问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自己动手试一试,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验前老师对同学们提几点建议,请看大屏幕,(课件)我请位同学起来读一读。 (生读)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制定的方案开始实验。 (生实验) 把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哪个小组先来? (生汇报,师边用投影仪填定数据)[表格] 对于刚才的实验及同学们间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生: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生边说师边板书] D、滑轮组: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现在老师又有了一个问题,如果我在提重物时既想省力又想改变用力方向应该怎么办? (生:定动滑轮一起用) 是这样吗?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科学家在动手前都要制订好周密的计划再动手,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先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讨论,记录) 把你们制定的计划和大家交流一下,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 (生汇报)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实验) 把我们的实验结果交流一下。 (生汇报,师边用投影仪填定数据)[表格] 对于刚才的实验及同学们间的交流,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使用滑轮组可以做到即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可以既省力又方便,实际应用时,还可以组成两组、三组或多组。

“滑轮”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设计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习提问 什么叫做功的原理? 新课教学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看书、并边看边对照课本图进行实验(同桌的二人一组。此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 1.什么叫做滑轮? 2.什么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能否省力?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使用它有何好处?同时教师按照图1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并能从功的原理方面认识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3.什么叫做动滑轮? 教师按图2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2倍。”能根据功的原理说明:“使用动滑轮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 4.什么叫做滑轮组?使用它有什么好处?教师出示绕好的滑轮组和自制的滑轮组挂图如图。 5.接着让学生讨论各滑轮组分别由几股绳承担总重力(G)。然后,教师演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图4)。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此图为4股绳承重,s=4h。再把绳子从滑轮组上解脱2股,使之成为2股绳承重(如图5),进行演示s与h的关系。演示表明:2股绳承重时,s=2h。告诉学生:同一根绳上各处受力都相等,所以滑轮组中各股绳受力都相等。然后问学生:拉力F与承重绳子股数n有何关系?绳子股数越多,拉力越小(当然这里要说明不能无限制的增多动滑轮的个数……),而且是:几股绳承重,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滑轮基础知识和例题

图11-6 F 1 F 2 F 3 滑轮基础知识和例题 2.1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2 滑轮的分类:1.定滑轮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不移动的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随着被拉物体一起移动的叫动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变形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3 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成滑轮组。因为动滑轮省力,定滑轮可改变用力方向,组合成滑轮组可达到即省力,又能改变方向的目的。 2.4 滑轮组的受力分析:使用滑轮组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G 物+G 轮)/n 2.5 定滑轮物体端及自由端的关系:定滑轮物体上升多高,自由端就移动多少,h=s 2.6 动滑轮端及自由端的关系:s=nh.(s 指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指动滑轮端移动的距离。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长) 2.7 无论动滑轮还是定滑轮绳上各点的拉力始终相等,每段绳两端的拉力大小相等;同一段绳两端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8 滑轮组中,对绳端的拉力的大小及滑轮的移动速度无关、及移动距离无关;只要是匀速移动,拉力的大小就不变。 2.9(选读内容)斜面:及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面叫做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但不是杠杆。为了把重物搬到汽车上去,搭一块木板,沿着木板把重物推上去,这样的木板就是斜面。使用斜面的目的是为了省力。公式表示,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所用推力(或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一.滑轮基础 1.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 .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 .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 .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 .以上说法都正 2.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 3.在图11—6所示各个图中,物G 重都为12N ,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 各是多少?(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 F1= N F2= N F3=N 注:分析受力情况,关键看有 几根绳作用在物体上。 4.如右图2,物体重10N ,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N 。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F2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只能改变力的。 5.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用这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时( ) A.动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 B.动滑轮半径越小越省力 C .定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 D.用力的大小跟滑轮半径大小无关 6.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 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 D 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 E 使用动滑轮一定省力 7. 一定不省力的简单机械是( ) A 斜面 B 轮轴 C 动滑轮 D 定滑轮 G F 1 F 2 F 3 图2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说课讲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物理《9.2 滑轮及其应用》第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对滑轮的学习。本节既是旧知识的延伸又是第二课时学习“滑轮组”的基础。本节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大大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总之本节课无论在知识的学习还是的能力的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以及掌握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方法、工作特点及工作原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物理课的特点比较熟悉,对物理有一定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滑轮及其应用》是在学生有初步杠杆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滑轮的特点、实质较难理解,通过实验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初中学生易于掌握。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定、动滑轮的使用方法;(2) 定、动滑轮的工作特点(3)定、动滑轮的工作原理;(4)滑轮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方案、使用工具收集证据、处理数据、表达与交流、解释问题等过程,归纳得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变形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3、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2、通过将定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滑轮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滑轮优秀教案设计 黑龙口中学吴里明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滑轮组的挂线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二)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秤、细线绳、剪铁用剪刀、镊子、铁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出示画有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的黑板。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4所示。 二、进行新课

引言:看课本图13-12。提问,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的轮子。观看实物,引出本节内容并板书:“三、滑轮”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 (1)观察定滑轮,指出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看课本图13#0;9,分辨哪个是定滑轮。教师边讲边演示。 (2)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3)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本节实验1要求进行。参照课本图13-10装置进行。 说明:重物用2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得的数值有两个,一是钩码重,另一个是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弹簧秤的示数。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值,得出并板书:“1.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 2.动滑轮:

(1)看课本图13-9,分析乙图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甲图中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乙图中提起重物的滑轮是动滑轮。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甲图中人的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乙图中的动滑轮提升重物人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2)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 (3)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课文实验2参照图13-11进行实验。 说明:重物用3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用弹簧秤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由学生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教师指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板书:“2.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说明此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 3.滑轮组 (1)提问:看课本图13-15,小女孩为什么能吊起一头牛犊?

滑轮》教案

第二节《滑轮》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 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滑轮的实质 四、教学分析 1、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了三种杠杆即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 (2)学生基本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2、内容分析: “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过,更没有研究过它。因此,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通过创设情境,找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滑轮的作用特点”是本节课中的重点内容,虽然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但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够,学生只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理解真正内涵。在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探索,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识思考,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由于初中学生想象能力和对动态知识理解能力有限,对学生接受这个知识点有一定困难。为此,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很直观地辨认出滑轮就是连续旋转的杠杆,是杠杆的变形。从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知识,顺利地解释滑轮的实质问题。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实现质的飞跃。 教学用具: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学生实验8组、演示实验)弹簧秤、刻度尺。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教学法

滑轮(基础) 知识讲解

滑轮(基础) 责编:武霞 【学习目标】 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 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高清课堂《滑轮》392030定滑轮和动滑轮) 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轴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 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要点诠释: 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费距离。 2、结论: 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动 物G G F +=。 要点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 段绳(n 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定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12-n 个定滑轮。 如果n 为奇数,则需要2 1-n 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2 1+n 个定滑轮。 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 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体甲重40N ,物体乙重70N ,如右图所示两物体都静止.此时甲、乙两物体所受合力分别为( ). A.0,30N B.0,0 C.30N ,30N D.30N ,110N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3、如图3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4、如图3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F 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 B . F 乙=F 丙 C .F 丙<F 丁 D .一样大 5、图甲、图乙是由相同的 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 B .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的3倍 C .乙拉绳子的速度是甲拉绳子速度的2倍 D .甲拉绳子的距离等于乙拉绳子距离的2倍 6、如图1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 .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 .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7、用不同机械将同样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拉力F 最小的是( )

8、利用定滑轮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时,若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2所示,则F1F2和F3的大小关 系是 A.Fl = F2 = F3 B.Fl < F2 < F3 C.Fl > F2 > F3 D.Fl > F2 = F3 10、物体M重100牛,若不计摩擦、绳及滑轮自重,当滑轮在恒力F作用下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物体M的速度及拉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5米/秒、100牛 B.1米/秒、50牛 C.2米/秒、200牛 D.4米/秒、100牛 11、如图4所示,物体重20N,在F=4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能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物体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 A. 24N B.20N C.8N D.4N 12、为了将重400 N的物体提到高处,工人师傅用两只滑轮组成滑轮组,用该滑轮组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至少为( ) A.100 N B.200 N C.133 N D.100 N 13、如图8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 可能值是() A.20N B.25N C.30N D.32N 14、如图2所示,AB质量分别为20 kg和15 kg,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计,用手抓住弹簧测力计外 壳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F1,用手抓住A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2,用手抓住B时弹 簧测力计读数是F3,如图秤钩在左侧,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350N F2=150N F3=50N B.F1=200N F2=150N F3=150N C.F1=150N F2=200N F3=350ND.F1=200N F2=150N F3=200N 图2 15、如图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0N,匀速拉动 物体(摩擦及滑轮重不计),水平拉力应为 A 200N B 20N C 140N D 40N 16、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 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4m/s B.20N 0.1 m/s C.5 N 0.4m/s D.5N 0.1 m/s 二、作图题 1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18、站在地面上的人,利用图13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绕绳方法。(要求图中滑轮都使用) 19、如图4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B,画出物体B的重力的示意图和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20、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第25题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课题滑轮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教具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四个、 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的)两个 教学过程互动与反馈 第一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初步认识滑轮 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 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 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 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 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2.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 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 C.F1<F3<F2D.F3<F1<F2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完整word)初中物理滑轮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滑轮的基础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是非题: 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二、填充题: 1.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 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 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 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 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 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 摩擦力为___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 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 “=”或“<”)。

F1 F2 F 3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 F1=____G,F2=____G。 6.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 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 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 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 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__ kg。 三.选择题 1.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A.F1最大B.F2最大 C.F3最大D.一样大 2.使用滑轮组可以[] A.省力又省距离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M1 M2

滑轮及其应用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2、通过自制教具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对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得出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种省力杠杆的变形; 3、在对实例的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提高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2、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滑轮,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难点:1、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种省力杠杆的变形; 2、找动滑轮的支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演示:杠杆提水的实验

在杠杆的一端施加一个向下的动力,发现杠杆已经碰地了,小桶还没有离开井口。 提问:该怎么办呢? 将杠杆向上移动,就能使杠杆继续转动,小桶就会继续被举高。(边讲边做)如果杠杆能够连续转动,小桶就可以被举得更高。(演示) 提问:杠杆要是连续转动起来的话,大家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操作:转动红色的等臂杠杆 现象:看到它形成了一个圆。 操作:用自制教具改装。 讲授:像这样改装好的装置就叫做滑轮,滑轮实际上就是杠杆的变形,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现代化生产中,人们使用的往往是复杂的机械,但复杂机械中的许多部件就是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合起来的。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滑轮。 二.新课教学: 请学生观察:滑轮由哪些部分组成呢?(PPT出现一个滑轮)学生:有轮子(轮子的边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有凹陷(我们把它称为槽。) 教师:轮子会不会转呢?(会) 教师:绕着什么转?(绕着圆心) 教师:也就是绕着通过圆心的轴转动。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 题:定滑轮和动滑轮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学设计课题:定滑 轮和动滑轮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旗杆顶部的滑轮,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让学生观察、体验这种向下拉绳子而旗帜能够上升的现象。第二部分:会移动的轮子。人们在搬运货物时,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李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设计意图: 前面一课研究了轮轴机械,研究了轮轴省力的工作原理。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简单机械,并将分别通过观察钩码的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这两种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

教学重点: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讲述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滑轮基础知识和例题

图11-6 F 1 F 2 F 3 滑轮基础知识和例题 2.1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2 滑轮的分类:1.定滑轮 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不移动的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随着被拉物体一起移动的叫动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变形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3 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成滑轮组。因为 动滑轮省力,定滑轮可改变用力方向,组合成滑轮组可达到即省力,又能改变方向的目的。 2.4 滑轮组的受力分析:使用滑轮组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G 物+G 轮)/n 2.5 定滑轮物体端与自由端的关系: 定滑轮物体上升多高,自由端就移动多少,h=s 2.6 动滑轮端与自由端的关系:s=nh.(s 指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指动滑轮端移动的距离。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长) 2.7 无论动滑轮还是定滑轮绳上各点的拉力始终相等,每段绳两端的拉力大小相等;同一段绳两端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8 滑轮组中,对绳端的拉力的大小与滑轮的移动速度无关、与移动距离无关;只要是匀速移动,拉力的大小就不变。 2.9(选读内容)斜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面叫做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但不是杠杆。为了把重物搬到汽车上去,搭一块木板,沿着木板把重物推上去,这样的木板就是斜面。使用斜面的目的是为了省力。公式表示,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所用推力(或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一.滑轮基础 1.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 .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 .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 .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 .以上说法都正 2.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 3.在图11—6所示各个图中,物G 重都为12N ,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 各是多少?(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 F1= N F2= N F3= N 注:分析受力情况,关键看有几根绳作用在物体上。 4. 如右图2,物体重10N ,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 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 N 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 F2 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 ,只能改变力的 。 5.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用这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时( ) A.动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 B.动滑轮半径越小越省力 C .定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 D.用力的大小跟滑轮半径大小无关 6.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 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无法实现的 D 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 E 使用动滑轮一定省力 7. 一定不省力的简单机械是( ) A 斜面 B 轮轴 C 动滑轮 D 定滑轮 F 3

滑轮教案设计

滑轮 【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它们的实质,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它们的作用。 2.认识滑轮组,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使用滑轮组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重点】 根据滑轮组的挂线方法判断它的省力情况。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设计组装滑轮组 【教学准备】 弹簧秤、砝码、铁架台、单个滑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如何把木料运上楼?学生讨论、交流。 (二)讲授新课 出示滑轮实物(大些)并拨动它转动。 指出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以绕着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小轮子。 滑轮根据它的不同使用方法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定滑轮 (1)出示实物并操作演示定滑轮的使用。 像这样在工作的时候,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时,小轮在不停地转动,但位置不变。 问:这种定滑轮我们日常见过吗? 答:升国旗时见过。 (2)演示实验:研究定滑轮的特点,(事先在欣架台的竖杆上缠上白纸条,纸上等距离的画上四、五条红线,这样砝码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可以直接从中找出倍数关系,演示滑轮和滑轮组时也同样自理)。

A.向下拉绳子,砝码上升,拽出若不使用定滑轮要使砝码上升,手须用力竖直向上提拉,而使用定滑轮可向下用力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即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这在许多情形下,对我们工作很方便。比如,旗杆顶上装一个定滑轮,人站在地上就能把旗子升到高处。 B.用弹簧秤测拉力的大小分别作竖直向下拉、水平横拉、斜拉)。指出使用定滑轮与不使用定滑轮而直接用手去提拉,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C.根据铁架台竖杆上的等距离红线格,测定出动力(绳子自由端)下移的距离S等于砝码升高的距离H。指出使用定滑轮不省也不费距离。 (3)画出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指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都等于滑轮的半径r,即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1等于阻力F2,即不省力,因此不省也不费距离。画出横拉、斜拉时的动力臂,可看出这时的动力臂也等于滑 轮半径。因此,还是F1=F2,s=h,所以使用定滑轮时,动力的大小与动力在,不 一定要竖直向下拉。 2.动滑轮 (1)出示实物并操作演示动滑轮的使用。 像这样在工作的时候,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演示实验:研究动滑轮的特点。 A.指出使用动滑轮时须向上用力提拉,与不用动滑轮而直接用手来达到同样的目的时用力的方向相同,即使用动滑轮不能力的方向。 B.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测出拉力的大小,指出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C.根据铁架台竖杆上的等距离红线格,测定出动力移动的距离S是砝码升高的距离H的二倍提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3)画出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指出动力臂l1等于滑轮的直径,阻力臂l2等于滑轮的半径,即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是阻力F的一半。因为省一半力,所以要多移动距离,即动力移动的距离是力移动的距离的二倍(可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告诉他们动滑轮的支点在使用过程中是随时变化的)。 提出定滑轮虽然能发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但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3.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滑轮组。 它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

滑轮-教学设计

11.2 滑轮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杠杆的用途非常广泛。古代劳动人民就是利用杠杆来提水的,称为桔槔(PPT”桔槔”)请看:假设这是一口水井(搬出一个硬纸板的盒子),当然实际的水井要比这个深得多。下面老师就来试试看能不能用这根杠杆成功地把水桶提出井口。看来不行。(发现提不出井口),因为杠杆转动的范围其实是有限的,转到这里已经是极限了。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学生:(1)将杠杆架高点(2)杠杆用长点的 教师:很好。其实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用杠杆提水,需要把杠杆架得很高,杆子也做的很长,但这样提水是很不方便的。)(停顿)老师倒是想到了一个方便又实用的办法。请看,老师把两根杠杆组合在一起,当绿色的杠杆转到极限后蓝色的杠杆能跟着继续转动并带动绳子也一起转动;(教师演示“十字形杠杆”);我们也可以多用几根杠杆,请看。把几个杠杆组合成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机械,就能使物体升到我们所需要的高度。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联想一下,生产生活中哪种工具可以连续转动? 学生:轮子 教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来研究的。(板书:16.2 滑轮) 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滑轮,下面就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滑轮具有哪些特征?(学生观察1分钟) 教师:(抽问) 学生:有槽、有轴、可绕轴转动、有两个钩子 教师:(归纳)我们把这种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称为滑轮。(PPT:滑轮定义:)你们,你们平时见到过滑轮吗?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呢? 请看(PPT 1、旗杆顶端的滑轮;2、起重机吊车的滑轮......)滑轮的应用如此广泛,同学们想不想试着用一下。 学生:想 教师:好的。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器材:一个滑轮、一袋重物、一根绳子和一个铁架台。下面请同学们试着用滑轮提升重物。老师看看哪组同学想到的方法多。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将不同的方法拍下来)

滑轮(基础) 知识讲解

滑轮(基础) 撰稿:肖锋审稿:蒙阿妮 【学习目标】 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 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高清课堂《滑轮》392030定滑轮和动滑轮) 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轴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 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要点诠释: 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费距离。 2、结论: 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动 物G G F += 要点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 段绳(n 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定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 12 -n 个定滑轮。 如果n 为奇数,则需要 2 1 -n 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 2 1 +n 个定滑轮。 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