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象
陶渊明诗中菊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影响探究
陶渊明诗中菊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影响探究
陶渊明是典型的动植物诗歌之父,其诗中常以花草及其他动植物为象征,其中
的菊花意象给人们带来了令人深思的思想。
从审美观点来看,菊花拥有美丽的花态和独特的香气,被誉为“花之伟大”,
被比喻为“草木之君”。
陶渊明诗中使用菊花象征着人生美好、富足、富有诗意。
大家常常可以看见“青菊盛开佳兴可矣”,“菊有多芳质,四面竞芳”的形象,以此来表达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
陶渊明用菊花为人们展示了希望,他说:“安之若命,艾之若始,节以从容,安节若秋菊。
”他的诗句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表示了对完美生活的期望。
从文化角度来看,陶渊明用菊花象征着团结协作、崇尚平和、追求完美生活的
文化理念和精神境界。
“芳心菊萼,坚顽不惧”更是被用来体现着精湛的艺术水平,它传达出一种“怡然自得,不可搥动,山水皆静”的精神象征。
因此,陶渊明所代表的生活价值观被认可和普遍接受,他的诗文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在今天,菊的象征意义仍然被人们所坚持,他以其灿烂的色彩和芳香来唤起人
们对于和谐完美生活的美好愿望,为人们精神上的滋润带来无尽的愉悦,最终展现了菊花无穷的美好和生命力。
酒与菊在陶渊明诗歌的象征意义
酒与菊在陶渊明诗歌的象征意义摘要:一、陶渊明诗歌中酒与菊的象征意义概述二、酒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义1.精神的自由2.性情的洒脱三、菊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义1.高洁的品质2.恬淡的生活态度四、具体诗文分析1.《饮酒》中的酒与菊意象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意象五、总结:陶渊明诗歌中酒与菊的象征意义对后世的影响正文:**一、陶渊明诗歌中酒与菊的象征意义概述**陶渊明的诗歌中,酒与菊已成为他的象征。
酒代表着精神的自由和性情的洒脱,而菊则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恬淡的生活态度。
这两种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反复出现,赋予了其作品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
**二、酒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义**1.精神的自由:陶渊明的诗歌中,酒常常被用来表现精神的自由。
如《饮酒》中写道:“将船对青楼耐可住。
对船耐可顾。
”这里的饮酒,实际上是追求心灵自由的一种方式。
2.性情的洒脱:陶渊明在《饮酒》中还写道:“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酒成为了洒脱不羁的象征,使他的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三、菊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义**1.高洁的品质:陶渊明的诗歌中,菊被视为高洁品质的象征。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他写道:“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这里的菊,象征着他的高尚品质和超然态度。
2.恬淡的生活态度: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陶渊明通过采菊这一动作,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恬淡态度。
诗中写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这正是他远离尘世,追求宁静生活的真实写照。
**四、具体诗文分析**1.《饮酒》中的酒与菊意象: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写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里的酒与菊,象征着他在世俗纷扰中的恬淡心态和高洁品质。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意象:这首诗中的菊,成为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象征。
诗中写道:“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这里的菊,象征着他的高尚品质和超然态度。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唐代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田园诗创作在中国汉唐诗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塑造了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景,由此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意象。
本文将从诗歌题材、诗歌语言、诗歌细节等方面剖析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
诗歌题材是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最基本的意象,他的田园诗绝大多数题材均围绕着田园生活展开。
例如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处人间世所未曾闻见、也未曾到达的奇妙山谷,这座世外桃源是陶渊明极度向往田园生活的表现。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以世外桃源为背景,描写了这处乐土的四季变化,生活景象等,使得这处世外桃源成为了一个神话般的田园,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外部美好的世界。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语言是其重要的意象元素之一,从语言层面营造出了诗歌所呈现的田园生活的美好、宁静。
例如在他的《离骚》中,借道对于“中心之悔”的表述,以及对于草木花果、动植物、太阳星辰的描绘,来表现自然风光和田园情调。
这类描写使诗歌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体验感,让读者感受到和田园生活亲近交流的感受。
诗歌中的细节是让读者深入体验田园生活的重要形象。
陶渊明在《饮酒》中写道:欲饮琼浆寻琼碎,欲得奇花觅奇蕊。
这里所描述的琼浆、琼碎、奇花、奇蕊等具有美好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而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通过对于灌木、竹树、溪流、田园村落等微小细节的描绘,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
这种微小细节让诗歌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田园生活和陶渊明的追求。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拥有丰富的意象,从题材、语言、细节等多方面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惬意、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景象。
因此,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熠熠生辉的一笔。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歌代表人物,其诗歌以自然风景为背景,以真挚情感为主题,以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为特征,是中华文明中最受欢迎、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艺术为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自然意象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主题与自然环境相连,自然意象是其诗歌关注的核心,反映了该时期汉人关注自然美和传统美学的特征。
陶渊明常常通过先进的意象技巧和自然意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生命的价值和尊重。
(1)山水意象山水素有中国文化的代表性,陶渊明的诗歌中大量使用了山水意象,即山川、草木、风景等自然元素。
例如:《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樱桃等,描写了一幅田园风光图;《归去来辞》中的“到乡翻似烂柯人,旧业无成身将老”寄托了陶渊明对于家乡山水情怀的深深眷恋;《饮酒》中的“东篱采菊,炮石叩秋娘”则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真诚热爱。
陶渊明常常以自然意象来助推表现诗歌的真正意象,以此为代表他的诗歌具有生动明快、带有亲和力、触动人心、传达感情的作用。
(2)昆虫意象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也采用了昆虫意象,如《桃花源记》中的蝴蝶、蜻蜓,表现了闲适自在、勇敢善良、活泼可爱的形象,形成了引人入胜的诗歌世界。
(3)鸟兽意象陶渊明的诗作中还出现了一些鸟兽意象。
如《归去来辞》中“戏蝶洞仙桥,桥上红桃林”描写了一幅欢快的田园图景和热闹的鸟兽群像;《饮酒》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表达了内心的激情和享受。
这些意象营造出了大自然美好的生态环境与结构,并突出了自然的美好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情感意象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以情感意象为主,情感在其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包括其对人与自然的情感,对家庭、友情和爱情等感情的表达。
(1)人与自然的情感陶渊明不仅关注和描绘自然意象,也关注着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自然与人的情感联系。
如《饮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彰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感情;《归去来辞》中的“山中应有千骑闪,何处更言归路近!”表达了陶渊明怀念家乡之情;《闲居赋》中的“春之醇也”,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之美。
归园田居的意象
归园田居的意象
《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诗歌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的笔调,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是诗歌中用来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具体形象。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运用了以下意象:
1.尘网和樊笼:这两者都是指束缚人的世俗纷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
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2.方宅和草屋:这些是诗人所向往的简朴自然的住宅,代表了诗人的田园理想。
3.榆树和柳树:诗人用这些树木来象征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4.远村和炊烟:这些形象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恬静和安逸,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
活的热爱。
5.狗吠和鸡鸣:这些声音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日常景象,也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
趣。
总的来说,《归园田居》通过一系列自然、朴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展示了诗人的高洁志向和追求自由、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和豁达洒脱而闻名,其中常常出现飞鸟的意象。
飞鸟是陶渊明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它不仅是描绘自然景观的元素,更是表达作者自身情感和追求自由的象征。
首先,陶渊明诗中的飞鸟意象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
在陶渊明的诗中,飞鸟常常活跃在田野和山林之间,成为草木、花草间的一道亮丽风景。
比如《饮酒》中的一句:“至今须放白鹿去,雪洞中,不解离飞鸟”。
这一句字面意义是白鹿离开了雪洞,飞鸟也飞离了雪洞,但深层含义是作者对自由和辽阔天地的向往。
飞鸟在陶渊明的诗中往往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其次,飞鸟在陶渊明的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他曾经历过兴亡之际、宦途失意等许多不幸遭遇。
因此,他的诗中往往流露出对人生苦痛和现实虚无的思考。
飞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象征作用。
比如《归园田居》中的一句:“时维久矣,或不然然!上以观其下,民鄙而畏之。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里的飞鸟不仅代表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精神,更凭借自身的高飞势力使得作者的内心凝重和力量倍增。
最后,飞鸟在陶渊明诗中也是一种追求理想和意义的象征。
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表达出对“山水田园”的追求和向往,飞鸟作为山水田园的一部分,不仅象征着这样的理想,更寓意着对理想生活和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比如《归园田居》中的一句:“少无适泽,而性好羽,乃今西北之役人也。
”这里的飞鸟代表了陶渊明对于自由、和谐人生的向往,同时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思考和关注。
总之,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象是他所描绘自然景观的重要元素,更是表达作者情感和追求自由的重要象征。
飞鸟不仅是一种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符号,更是诗人内心情感和理想的抒发。
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更好地欣赏和品味他的诗歌之美。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日暮意象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日暮意象1. 引言1.1 介绍陶渊明及其诗歌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鲁迅居士,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农学家。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之一,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临洞赋》等,以及大量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著称,被后人誉为“陶诗之美,人称为金”、“鲍诗之真,人逐陶追”、“苏李之别一”. 陶渊明的诗歌注重情感表达和内心体验,倾诉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热爱,抒发出对自然、追求自由、向往思乡的深切情感。
陶渊明的诗歌为后世诗人所推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日暮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日暮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它代表了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日暮意象往往被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日暮意象的重要性在于它带有深刻的哲理内涵,能够唤起人们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促的思考。
古代诗人通过描绘日暮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日暮意象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运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的珍视。
日暮意象在古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和情感的抒发。
陶渊明作为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诗人,其诗歌中也充满了日暮意象,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情感,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促的思考和感慨。
【200】2. 正文2.1 陶渊明的日暮诗歌风格特点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深沉、朴实著称,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方面,独具才华。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日暮这一意象经常出现,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陶渊明的日暮诗歌风格特点首先体现在他对自然的细腻描写。
在他的诗中,日暮时分的景象常常被描绘得深深的诗意和禅意。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笔法描绘夕阳余晖下的山川树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陶渊明诗歌典型意象研究
陶渊明诗歌典型意象研究一、本文概述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通过对其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细致分析,揭示陶渊明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陶渊明诗歌的典型意象丰富多彩,涵盖了自然景物、田园风光、隐居生活等多个方面。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陶渊明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本文将从陶渊明的生平背景、诗歌风格、意象选择等方面入手,全面梳理和分析其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以期对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文本解读、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陶渊明的诗歌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
本文也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当代文学理论和方法,对陶渊明的诗歌意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二、陶渊明诗歌中的自然意象陶渊明,作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深深扎根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在他的诗歌中,自然意象层出不穷,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也是其诗歌魅力的重要来源。
陶渊明的诗歌中,山水意象尤为突出。
他以山为骨,以水为脉,描绘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艺术空间。
如《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南山,既是陶渊明眼中的自然景色,更是他心中理想的归宿。
他借山水的意象,传达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除了山水,陶渊明还常常运用植物意象,如菊、松、柏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饮酒》中,他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菊,既是他田园生活的象征,也是他高洁情操的写照。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摘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田园生活、孤独与归隐的独特感悟。
本文从自然意象、田园生活意象、孤独与归隐意象、意象运用技巧和传世影响等方面对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他诗中所运用的丰富意象,探讨其独特魅力、深远意义以及现代价值。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意象独具特色,传承深远,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通过对陶渊明田园诗歌意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与独特之处,同时也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歌、意象、自然、田园生活、孤独、归隐、运用技巧、传世、影响、魅力、深远意义、价值、现代意义。
1. 引言1.1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陶渊明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农耕诗人,他的田园诗歌以其浓厚的乡土情怀和清新自然的意象而闻名于世。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描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归隐隐士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多彩的自然意象和细腻动人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自然意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通过描绘清晨的田园景色、村庄的炊烟和青葱的竹林等细致入微的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还融入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孤独归隐的向往,他以孤独的隐居生活和超脱尘世的心境为主题,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质朴宁静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意象运用技巧也颇具特色,他善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来展现诗歌的意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为诗歌增添了一种深远的内涵。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意象传世至今,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当代中国文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代意义。
通过研究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意象,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还可以认识到田园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现代文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之一,他的田园诗歌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自然界的意象常常被巧妙地运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田园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本文将对陶渊明田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进行研究,探讨其意象所具有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
一、桃李、梨枣桃、李、梨、枣是陶渊明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这些果树常常被用来描绘田园景象,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在陶渊明的诗中,桃李、梨枣往往象征着丰收和幸福的象征,代表着自然的丰饶和美好。
例如《桃花源记》中写到:“村民……种桃李者百余家,果实丰盈,人无穷乏。
”这里的桃李象征着农民们的幸福和富裕,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安乐景象。
二、花草树木花草树木是陶渊明诗歌中另一个常见的意象,他常用花草树木来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界的奇妙。
在他的诗中,花草树木往往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愿景。
例如《归园田居》中写到:“耕者所向,春暮手舞禽虫,万状将入醉乡。
”这里的花草树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好,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
三、山水云雨山水云雨是陶渊明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他常常用山水云雨来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他的诗中,山水云雨往往代表着自然界的壮美和变幻无常,展现了一种大自然的宏伟和神奇。
例如《饮酒》中写到:“月出惊山鸟,时鸣映野雷。
云外飞阳赤,风联泛泰来。
”这里的山水云雨象征着自然的壮美和神奇,展示了一幅天地相连的壮丽景象。
四、田园景象田园景象是陶渊明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意象之一,他常常用田园景象来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和生活的情趣。
在他的诗中,田园景象往往代表着田园生活的安宁和田园生活的乐趣,展现了一派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
例如《读山海经·其一》中写到:“罗列通川谷,还湿浸沧海。
”这里的田园景象象征着田园生活的美好和生活的情趣,展示了一派田园生活的风景。
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树木意象
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树木意象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树木的意象。
树木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下面就从几个角度来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树木意象。
树木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里的“孤鹜”和“秋水”都是常见的秋景意象,但陶渊明特意选择了“落霞”作为树木意象,通过“落霞”来象征自己的坚韧不拔,表达出自己在苦难中始终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另一首诗《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写道:“前有松柏,观者如云;舟行弥以为家。
”这里的“松柏”被用来象征坚强的品质,而与之相对的“观者如云”则表达了他对困扰和干扰的无视,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
树木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也常常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里的“孤云”可以被解读为树木的意象,而这个树木正是孤独而自由的象征,表达了陶渊明对个人独立和追求自由的向往。
在《饮中八仙歌》中,陶渊明写道:“籍甚巧以巧笑,倩甚精以精幽;求甚真以真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里的“木兰”被用来象征坚强和执着,而“美目盼兮”则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树木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也常常被用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在《饮中八仙歌》中,陶渊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里的“南山”和“采菊”都是常见的自然意象,但陶渊明特意选择了“采菊”作为树木意象,通过树木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另一首诗《读圣贤书》中,陶渊明写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凡是均。
”这里的“木叶”被用来象征大自然,而通过“木叶”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树木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常被赋予了坚韧不拔、生命的力量和希望、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等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通过树木的意象,陶渊明传达了自己对人性和自然界的理解和思考,使他的诗歌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
陶渊明田园诗的意象
陶渊明田园诗的意象
陶渊明诗歌中酒与菊是最常见的两种意象,陶渊明都赋予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具体表现为:
1、酒在陶渊明诗歌中表现精神的自由和性情的洒脱
酒作为一个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歌里主要与自由与洒脱的精神内涵有关。
诗人因前途暗淡而隐逸,诗人的忧愁正和他心中的社会理想难得在现实中实现,人格理想难得在现实中保全。
在他的《饮酒》里有好几首都可以看作对这方面的真实写照。
另外,从陶诗中还可以看出,以酒纵情之情,是有着特定内容的情。
酒作为一种诗歌意象,往往与精神的自然,性情的洒脱联系在一起的。
2、菊在陶渊明诗歌中是独立精神和隐逸情怀的象征
菊作为隐逸情怀的一种独特表征,其本质是淡泊,诗人此时的性情与菊相似,所以才会经常选择菊作为其诗歌意象。
诗人在写菊这个意象时,表示了一种自得之趣,这都体现了一种淡泊和价值观,一种洒脱的生活状态,只是那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只是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人生真味。
可以说菊是体现作者最理想的个人人格的意象。
陶渊明诗歌中的酒与菊,一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精神,洒脱性情的追求,一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独立人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二者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诗歌意象,更是陶渊明内在性情与追求的外在表达。
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象
大学生论坛!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象∀ 石婷婷陶渊明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开拓性的一位伟大诗人。
陶渊明身处饱受战乱的东晋时代,东晋不仅是一个在政治上处于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在文学上孕育新的生命和转机的时代。
在玄言诗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百多年间,文坛上寂静黯然,而陶渊明作为日后开启中国诗歌繁荣的先导,显示出#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1]2的非凡气派,其有别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诗歌的最大特点为质朴自然,古人对此多有所论及,如严羽将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作加以比较后,得出#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沧浪诗话 诗评&)。
元好问亦赞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质而自然是陶诗最大的特征,但这并不表明陶诗#淡乎寡味∃,读陶诗是#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诗品&)。
正如苏轼所评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陶渊明诗歌这两大特点是与他诗歌中的象征意象密切相关的。
读陶诗会发现陶渊明在诗歌中好用#酒、鸟、松、菊∃等象征意象。
这些意象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陶渊明诗中之象,更是他的眼中之景,心中之象,他对于人生的独特体验自然地渗透进了这些意象之中,故使得他的诗歌清新而不失淳厚,自然而不乏蕴藉。
现就陶诗中的主要意象进行分析,了解它们在陶诗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陶诗中的重要作用。
一、陶渊明与酒陶渊明的一生可谓是诗酒生涯,在萧统所编的%陶渊明集序&中有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酒∃字出现的频率确实很高,达到了四十处之多,将近其诗文篇数的三分之一,这还不包括言及酒者的,如#杯中物∃(%责子&)之类。
事实上,综观中国文学史,文人与酒是紧密相连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
但文人们在共同的饮酒主题下,却借同样的杯中酒,抒不一样的心中事,正是#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引梁启超语)。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
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以其田园诗歌而著称。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以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美丽的意象而闻名于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渊明田园诗歌的意象入手,探讨其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内涵。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意象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出现的意象有清泉、明月、竹林、山水等。
这些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比如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写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深院静无人,细池烟徧微。
”这些意象代表了诗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
这些田园意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意象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对农民、渔夫、牧童等劳动人民的描写,以及对他们的生活境况和情感状态的关注。
比如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不受外界纷扰。
这种对人文主题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的关怀,成为他的诗歌意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意象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他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常常以宁静、深远的态度,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敬畏和赞美。
比如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写道:“其道足以辨昏聩,其俗足以助疾,是以桃李之芳茂,竹箨之茂,年谷之熟也。
”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理解,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意象具有深刻的心灵启迪作用。
陶渊明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反思,这种诗歌意象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更是对内心深处的感悟。
比如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写道:“自郭中来向东北,大涂阡吾乌,直上走松吾山,视深见玁狁,柳覆黑伐中。
”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沉静和深邃,对读者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启迪作用。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及其情感意蕴
(二)羁鸟意象
陶渊明一生有过三次出仕又三次退隐的苦涩经历,最终悟出“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他看不惯腐败世风以及官场贪墨成风的混浊现象,因而在望见高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深感自己为形迹所拘所带来的不快,“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明显流露出对自己误入仕途的惭愧与后悔。“久在樊笼中”则将自己误入官场比喻成飞鸟被樊笼所束缚,有渴望挣脱笼子的强烈欲望。“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在《感士不遇赋》中,他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权者是靠不住的,官场对于正直的人来说无异于密网之于骇鱼,宏罗之于惊鸟。统治者的专制制度和奸佞之徒陷害忠良的险恶犹如巨大的罗网,将正直的仕人围困其中,人格与心志将被扭曲,可他与所有仕人不同的是,决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来顺应污秽的世道,正如上文所述,陶渊明入仕,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兴利除弊,振兴晋室,以自己的真诚和仁爱改造、澄清社会颓败的风气,以此来负一份作人的责任,但几经周折,仍困顿于无奈的官场,没有找到施展“猛志”的机会,反而失去了原本极为朴质珍贵的自由。诗人忍受着无可言表的抑郁和无奈,吟唱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在饱受出仕与出仕这一矛盾纷扰的纠缠后,终于发出“逃禄而归耕”的感慨。“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饮酒十七》)仕途险恶,羁鸟在痛苦的求索中终于觉醒,只有归隐田园以保守自己高洁芳馨的气节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杂诗四首》其一)进一步表明诗人在出仕之时极为复杂纠结的矛盾心理。可见,诗人在“羁鸟”形象中所蕴含的寓意和感慨是极为深沉的。
论陶渊明诗歌的云意象
论陶渊明诗歌的云意象论陶渊明诗歌的云意象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含有哲理为其特征,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就是云。
下面我们从云意象在陶渊明诗歌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陶渊明对云的描写极富美感。
他描写云时往往是生动而光彩夺目的,比如在《饮酒》中,他描写了“阳关一丈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难得是欢聚,落日江头明月同。
轻舟已过万重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就写到了“万山红雨旧时明,此夜潮声下自悲”,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而云却展现出它的美丽和奇妙,因为“万山红雨旧时明”这句话突出了云的美感。
陶渊明对云意象和情感的结合极为深刻,表现出其细腻而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陶渊明将云意象与人物、景物以及时间相结合。
在《桃花源》中,诗中提到“径跻山﹑入林见桃花”之后,“踏如履薄冰,置轻垂细叶,偃仰随流水,远近任所之”,赋予了云向流水般自由流动的聚散变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物塑造,形成独特的桃花源意境。
而在《归园田居·其二》中,诗人融合了时间和云的意象,写出了依稀的故乡景象:“进退从容衣带渐,今朝揽镜何妆慵? 传闻新雨出江底,应是梅花扑鼻香。
”其中用梅花对应云,传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诗意深刻,让读者感到无比温馨。
三、云意象是陶渊明诗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之一。
诗人将云意象赋予了很多的含义,如在《饮酒》中,通过“几度夕阳红”这句话中的暗示,突出了人生短暂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又如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借云意象,寄托了自身心灵的归属:“今日复是永春醉,何人最是?仙人归来梦里好,不应晦涩事,但依旧,枝间绿杨叶向斜。
”诗人以云的形态意象,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归属的渴望。
综上所述,陶渊明对云的描写不仅仅是表面的形象刻画,更多的是从云中寻找灵气和意蕴,这也是他诗歌魅力的来源之一。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日暮意象
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日暮意象【摘要】陶渊明诗歌中日暮意象是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通过表现日落的景象和心境之间的关联,陶渊明描绘了内心的孤独、忧伤和追寻。
日暮意象在他的诗歌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代表人生的短暂和过渡,以及对生命的反思和珍惜。
陶渊明通过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深沉的内心情感,表现出对世俗的不屑和追求道德信仰的追求。
对当代人来说,日暮意象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坦然面对生命的终极命运。
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日暮意象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作品中的精神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从而领悟生命的真谛和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陶渊明,诗歌,日暮意象,表现,象征意义,内心情感,启示,重要性.1. 引言1.1 介绍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日暮意象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
日暮意象是他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日暮,是一天即将结束、夕阳西下的时刻,这一时刻往往给人一种沉静、落寞的感觉,陶渊明在他的诗歌中频繁地运用了日暮这一意象,描绘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感悟。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日暮意象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现。
他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描写斜阳映照下的田园风光,这些描写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陶渊明的诗歌中还常常通过日落与心境的关联来表达情感。
日暮时分的景象常常成为他内心情感的反映,夕阳西下的景象往往暗示出他内心的孤独、沉思和感伤。
陶渊明通过日暮意象表达了他对人生、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展现了他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诗歌中汲取启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悟生活的真谛。
2. 正文2.1 陶渊明诗歌中日暮意象的常见表现陶渊明诗歌中日暮意象的常见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陶渊明经常通过描写日落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在他的诗中,日暮的余晖、天边的霞光、树影斜射等细节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展现出了陶渊明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陶渊明诗中“田园”意象的三重内涵
陶渊明诗中“田园”意象的三重内涵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在他的诗歌中常常使用田园的意象来表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田园意象在他的诗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田园体现了自然的纯净和美好在陶渊明的诗歌中,田园往往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美好。
田园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一片没有被人为破坏的土地。
在古代,田园是人们向往的象征,因为在田园中,人们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常常以田园为背景,描述田园中的风景、动植物和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然纯净美好的向往。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描绘了自己归隐田园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通过描绘田园的景色和自己在田园中的安逸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纯净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二、田园象征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除了体现自然的纯净和美好之外,田园在陶渊明的诗中还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在古代,田园是一个相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地方,远离着权力斗争和纷争。
陶渊明常常将田园中的人们和田园生活作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对比,通过这种对比,他意在揭示社会的黑暗和批判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述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完全隔绝的桃花源,那里的人们生活安稳,没有争斗和纷争。
这个故事被认为是陶渊明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和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通过描绘田园般的桃花源,他批判了当时政治腐败、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三、田园象征了人性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在陶渊明的诗中,田园还常常被用来象征人性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
田园是远离喧嚣的城市和尘世的纷扰的地方,是人们向往的净土。
在陶渊明的诗中,田园经常被用来表现人们追求内心平和、远离纷扰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愿望。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述了桃花源中的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与世无争,没有财物之争、权势之争,没有人民疾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论坛!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象∀ 石婷婷陶渊明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开拓性的一位伟大诗人。
陶渊明身处饱受战乱的东晋时代,东晋不仅是一个在政治上处于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在文学上孕育新的生命和转机的时代。
在玄言诗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百多年间,文坛上寂静黯然,而陶渊明作为日后开启中国诗歌繁荣的先导,显示出#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1]2的非凡气派,其有别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诗歌的最大特点为质朴自然,古人对此多有所论及,如严羽将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作加以比较后,得出#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沧浪诗话 诗评&)。
元好问亦赞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质而自然是陶诗最大的特征,但这并不表明陶诗#淡乎寡味∃,读陶诗是#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诗品&)。
正如苏轼所评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陶渊明诗歌这两大特点是与他诗歌中的象征意象密切相关的。
读陶诗会发现陶渊明在诗歌中好用#酒、鸟、松、菊∃等象征意象。
这些意象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陶渊明诗中之象,更是他的眼中之景,心中之象,他对于人生的独特体验自然地渗透进了这些意象之中,故使得他的诗歌清新而不失淳厚,自然而不乏蕴藉。
现就陶诗中的主要意象进行分析,了解它们在陶诗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陶诗中的重要作用。
一、陶渊明与酒陶渊明的一生可谓是诗酒生涯,在萧统所编的%陶渊明集序&中有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酒∃字出现的频率确实很高,达到了四十处之多,将近其诗文篇数的三分之一,这还不包括言及酒者的,如#杯中物∃(%责子&)之类。
事实上,综观中国文学史,文人与酒是紧密相连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
但文人们在共同的饮酒主题下,却借同样的杯中酒,抒不一样的心中事,正是#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引梁启超语)。
#性嗜酒∃在魏晋并非仅见于陶渊明,竹林七贤个个都#肆意酣畅∃,其中阮籍、刘伶诸人更是以酒为命,纵酒成癖。
但在阮籍那里,酒是用来麻醉他的过于敏感的神经,和逃避司马氏政权的高压,在酒中寻找他心中的#自然∃。
刘伶的饮酒则是生命价值消解后自我的慰藉。
因此,饮酒在阮籍那里多带有痛苦,在刘伶那里更多带有佯狂。
陶渊明的饮酒虽也与政治有关,但不是为了政治而饮酒,在酒中陶渊明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心中的愉悦之情。
酒就如自然界的自在之鸟与自由之云一样,都是让陶渊明陶醉的东西。
他在酒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返归自然的心境,在酒中体味与思考着哲学的意味,宇宙、人生和历史的奥妙。
如其%饮酒&之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的饮酒是饮出了酒中的深味,此深味就是#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的玄心,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的洞见,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妙赏,是#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的深情。
是对人生的思考,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是对自然化迁的委顺,对生死的顺化,是超然悠然的心境。
这样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2]609构成了陶渊明的真风流,也使得陶渊明饮出了酒中的真滋味。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陶渊明的政治诗多与其%饮酒&诗、%述酒&诗有关。
%饮酒&20首作于义熙十三年(417),正值晋宋易代之际。
%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出版)中%述酒&后注云:#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恭帝为零陵王。
明年,以毒酒一瓮受张祎,使鸩王。
祎自饮而卒。
继又令兵人逾垣进药,王不肯饮,遂掩杀之。
此诗所为作,而以述酒名篇也。
∃%述酒&就是这样一篇借酒命题而有政治寓意的作品,这不是一般地借酒抒怀,而是由晋宋易代引发的更深地逃于酒中的感慨。
陶渊明虽然本性恬静淡然,但他毕竟深受儒家入世精神的熏染,像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壮志,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的抱负。
在晋宋最动荡的时期,他自愿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这与他的本性相违,面对晋宋的政治风云,面对儒道二家的入世与出世,他经历着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正如他在诗中描述的那样#冰炭满怀抱∃(%杂诗&其四)。
在经历了几番尝试之后,知道不可为,才毅然归隐。
他在政治旋涡里翻腾过,他的进退出处都有政治原因,他一生中几番心境变化也都与政治有关。
陶渊明是封建士文化熏染下的陶渊明,此时期他心中的悲愤和冲突与政治有关,因此此时的饮酒也更多地与政治有关。
陶渊明已不是安安静静体味酒中深味的陶渊明了,而更多地是靠酒的麻醉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浇胸中的块垒。
这里与阮籍的饮酒多多少少有些共通处。
陶渊明这些借酒命题的政治诗相当隐晦地感叹着时局和世道,但陶渊明的政治态度,也不过依旧是在冷眼旁观中带着对晋室的惋惜而已。
这表现在%饮酒&第十八首中。
在此诗中陶渊明融合了扬雄和柳下惠之事,并以他们自比,表现了他在易代之际的复杂心情。
前6句以扬雄作陪衬,后4句以柳下惠寄寓深意。
此中有一典故,%汉书 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
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者,此言何为至于我哉?∃[3]98柳下惠不但不赞成伐国,而且以鲁公向他问伐国之事而忧虑自己是否不被视为仁者。
由此可见陶渊明对刘裕准备篡晋是不赞成的,但也只是冷眼旁观而已。
这正如鲁迅所说的:#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平和。
∃(%且介亭杂文&)陶渊明把崇尚自然的思想运用到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以自然作旗帜,和虚伪的名教、黑暗的政治以及竞逐名利的世俗社会相对抗。
但他并没有摆脱名教的束缚,立善求名对他还有诱惑力。
崇尚自然和顺从名教两种思想常常在他心中交战,使他不能安宁。
明知酒是#促龄具∃(%神释&),写了%止酒&诗,但还是忍不住酕醄一醉,借以忘却那缠绕在心头的苦闷。
陶渊明不管是因妙赏#酒中深味∃而饮酒,还是因宣泄心中的苦闷而饮酒,其饮酒总是达到了至高境界,能够饮出酒中真滋味。
魏晋人的饮酒主要是由于那个时代的精神苦闷,由于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迷茫。
而我们从%宋书&所载来看,陶渊明与酒的关系却很有艺术趣味。
他不愿见当权者,当权者便用酒来打通他,与之相识。
他不解音声,却蓄无弦琴一张,每有酒适,便抚弄以寄其意。
他在醉后对客人所说的那句#我醉欲眠卿可去∃,更体现了陶渊明的深情。
不管我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酒∃这一意象的理解有多少差别,但当我们读到他的诗作的时候,脑中会浮现出陶渊明酒醉后坐于菊花丛中,以手抚弄无弦琴的陶然的样子,与之相伴的只有清风明月。
确实,#酒,已成为其人生艺术化的媒介∃[4]50。
二、陶渊明与鸟除了酒这一意象之外,在陶集中还会发现许多关于鸟的形象的描述,这并非是无意为之,鸟乃是与陶渊明的自然追求大有关联。
陶诗中的鸟,或指具体的鸟类,如燕、雁、大鹏、鹤,或只是一般的泛称,如悲鸟、羁鸟、归鸟、失群鸟等,这些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性情,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赋予在这些自然物身上,让它们有着诗人的喜、怒、哀、乐,是诗人托物遣兴的一种重要手段。
既然这些形象寄寓着诗人的思想变化与情感体验,那么就以诗人一生的情感历程为线索来分析这些意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陶渊明的一生以辞彭泽县令为界,分为前后两期,陶渊明诗集中鸟的形象也大致分为两类:失意之鸟与适意之鸟。
失意之鸟的形象主要出现在陶渊明为官与归隐的徘徊中。
陶渊明的青少年时光应是在农村田园中度过的,这培养了他#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的气质,如%归园田居&中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饮酒&之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自由放旷、热爱自然、无拘无束的陶渊明。
他那与世相异的志趣,游侠儿般的特立独行,使得少年时期的陶渊明显得血气方刚,气质豪爽,带着股豪侠之气。
这样的精神状态,他在%杂诗&之五很鲜明地反映了出来:#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向往辽阔的天空,怀有四海之志,舒卷自如,适心快意的大鹏,确实是陶渊明青少年时期精神气质的最好刻画。
这与其日后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开始经历人生中出世与入世的艰难选择。
陶渊明的气质性情是自然真淳的,但他的思想中却既有儒家的成分,也有道家的成分。
在出仕之前,在大自然的陶冶下,养成了#质性自然∃的#孤介∃气韵,同时又接受儒家的传统教2育,表现出儒家的某些精神。
例如,他有一种#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的汲汲进取的热忱。
在40岁时也有#总角闻道,白首无成∃的感叹。
这些无不体现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和儒家的入世精神,宋代真德秀就曾说过:#以余观之,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
%荣木&之忧,逝川之叹也;%贫士&之咏,箪瓢之乐也。
∃(%跋黃瀛甫拟陶诗&)但入世之后,在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社会里,士子们缺少一种精神的依傍,也缺少生命的保障,还何谈实现政治理想?陶渊明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政治之不可为,认识了仁政理想之虚幻性,诚如范文澜先生所言,这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统治集团中人得失急骤,生死无常,心情上表现紧张与颓废∃[5]283,陶渊明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存方式寻找新生活的想法。
但更深层的原因乃是陶渊明#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归去来兮辞序&)的本性所致。
他在诗文中曾涉及到这样的思想变化,如%杂诗&之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这一#多忧虑∃正是其#冰炭满怀抱∃(%杂诗&其四)的内心冲突的表现,在他的心灵深处,有着强烈的冲破官场羁绊、返回田园的热切愿望,#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陶渊明在这一时期也塑造了一系列鸟的形象来表达他此时内心的冲突:#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春雁应节起,高飞拂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