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掌门1对1 教学目标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与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准备弹簧、橡皮筋、硬纸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Array【教师活动1】提问上一节内容:(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什么称为力的三要素?(2)力的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3)简述力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1】根据师的提问回顾上节内容。

【教师活动2】组织一实验:利用橡皮筋把粉笔或纸球弹出。

提出问题:(1)为什么粉笔头会飞出?(2)粉笔受到的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谁?(3)橡皮筋为什么会给粉笔头一个力?师述:橡皮筋发生形变后,会产生一个力,物理学中称为弹力。

板书课题: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生活动2】观察实验,思考师的问题并做回答。

根据教师的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了解弹力的有关内容。

三、合作共建,解决问题1、弹力【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弹力”部分,明确弹力的定义等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1】仔细阅读课文“弹力”部分,明确弹力的定义等有关问题。

【教师活动2】通过提问、交流、讨论、解释等方式了解弹力的定义。

【学生活动2】通过回答师提出的问题以及交流讨论形成初步认识。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使用【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弹簧测力计认识其构造,并找出其制作原理。

【学生活动1】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找出主要构造,讨论、交流知道制作原理。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回顾刻度尺的使用,从而明确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弹力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并理解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3.鼓励学生创新实践,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体重秤、汽车刹车系统等,引导学生关注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和重要性。
2.提问:“你们对弹簧测力计有哪些了解?它是什么原理工作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其测量范围,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3.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误差,并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的弹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弹簧测力计应用实例,如体重秤、汽车刹车系统等,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doc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doc

5.3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长城中学物理小组:李发庆吴清海薛仲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②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③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④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⑤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⑥了解弹性形变⑦提高设计和制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动手实验操作、探究、观察和对比,体验交流与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②经历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和设计,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2、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

难点1、微小形变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弹簧、拉力计、竹枝、多媒体教学课件、钩码、墨水瓶、玻璃管、红墨水等【教学方法】实验法、举例法、展示法、【教学过程】师:(演示竹枝弹粉笔实验和弯折铁丝实验)同学们,这两个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生:(略微思考)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

师:哦看来同学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啊,但是你能帮老师解决下一个问题吗?师:在这两个实验中,你能找到物体产生形变的不同点吗?生:思考.生:(积极举手)竹枝能回来,铁丝不能回来.师:哦,不错,有点意思,能在简练一些么?生:竹枝形变后能回复于原状,而铁丝不能。

师:啊太好了,看来低估了同学们的能力了,你们说的很对,他们的不同之处是这样的,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一下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请看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形变。

(展示课件)评述:自制学具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而且,利用身边经常见得事物来设计实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概念。

活动一生:(利用手中的器材研究形变和弹性形变)师:同学们,大家现在知道什么是弹性形变了吗?生:知道了。

师:那么对应的你们知道什么是弹力了吗?生:能够使物体产生弹性形变的力叫做弹力。

初中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初中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初中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

2. 实验器材:绳子、挂钩、重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复习力的作用效果。

2.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涉及到弹力?二、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认识弹簧测力计(15分钟)1.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体会测力原理。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应用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2.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知识。

2. 强调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复习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弹力这一主题。

通过分组讨论、实验和汇报,让学生深入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在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实验,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避免错误。

以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为例,探索物理学中的测量误差教案

以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为例,探索物理学中的测量误差教案

以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为例,探索物理学中的测量误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使学生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学会分析误差的方法。

4.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二、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3. 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方法。

4.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弹簧测力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弹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示范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弹力测量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误差。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

5. 总结:讲解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弹簧测力计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弹力测量。

2. 学生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能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弹簧测力计。

3.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1. 弹簧测力计:每组一台。

2. 弹力测量实验器材:如小球、细线等。

3.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 教学PPT及相关教学素材。

六、教学步骤1.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包括校零、测量范围、读数等基本操作。

2. 引导学生进行弹力测量实验,指导学生正确记录数据。

3.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测量误差的存在。

4. 讲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如仪器的精度、环境的干扰等。

5. 引导学生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装置等。

七、课堂讨论1. 提问:为什么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会存在误差?2. 学生回答:仪器的精度、环境的干扰、操作不当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小这些误差?4. 学生讨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装置、提高操作技能等。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初中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使用弹簧测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与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弹弓、弹簧、玩具小车、厚玻璃瓶(带插细玻璃管的橡皮塞,装有红水)、青蛙玩具(能上弦)、弹簧测力计。

学生:橡皮筋、弹簧、直尺、气球、铝导线、橡皮泥、木块、钩码、木板、支架、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师:有没有同学玩过弹弓?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自己玩弹弓的本领?一名学生表演玩弹弓,其余的学生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必要时可以相互讨论。

为什么弹弓能把粉笔头弹出去,黑板在被粉笔头碰击之后为什么发出“砰”的声音而且还会留下粉笔印?学生思考讨论。

生:因为弹弓有能量。

师:对,我们把这个力叫弹力。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弹力弹簧测力计投影: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研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

4、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二、动手操作,感知弹力1、弹性、塑性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

师: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准确使用和力的测量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2. 实验器材(如钩码、细绳等)3. 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 实验演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演示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演示实验4. 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6. 板书设计弹力概念: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形变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成正比使用方法:正确安装、观察分度值、测量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轴线一致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后作业1. 请简要描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

2. 请简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请写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步骤。

4. 请结合实验,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八、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根据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

2. 同伴评价:相互之间评价对方在实验操作和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13.1《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背景】在新课标要求下启发学生学习掌握《弹力弹簧测力计》的知识要点【教学课题】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科目】物理【教学年级】初中九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方法】初中学生是活泼好动的,这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

在课堂探究的时候活泼的性格使他们会积极参与,但是在练习的时候活泼的性格又会使他们浮夸,所以课堂采用了启发,引导作为探究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小测和小组统计作为练习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启发教育:故事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或接触到一些有趣的物体.它们在被挤压后,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但一旦撤消挤压,它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一些物体即使撤消挤压后,它们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样貌.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用,找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形状?哪些物体不能恢复原貌?现在我们用力改变弓、弹簧、橡皮泥的形状。

大家观察,它们都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但它们有什么区别?弓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 0%AD%B9%AD&in=2801&cl=2&lm=-1&st=-1&pn=4&rn=1&di=5089588605&ln=1998&f r=&fm=index&fmq=1009821421504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 &face=&is=&istype=2#pn4&-1&di5089588605&objURLhttp%3A%2F%2Fwww.hainin %2Fd%2Ffile%2F201009%2Fff6850744dbd91ad6f2d96765bb651da.jpg&from URLhttp%3A%2F%%2Fe%2Fwap%2Fshow.php%3Fclassid%3D2%26 id%3D60825&W546&H408&T8608&S48&TPjpg橡皮泥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F %F0%C6%A4%C4%E0&in=8302&cl=2&lm=-1&st=-1&pn=2&rn=1&di=41748783450&ln= 2000&fr=&fm=detail&fmq=1009821521443_R&ic=0&s=&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41748783450&objURLhttp%3A%2F%2F %2Fp%2F20110102%2F20110102102445-1464585759.jpg&fromUR Lhttp%3A%2F%%2Fz%2Fq253652907.htm%3Fsp%3D1001&W140&H140&T7466&S4&TPjpg二、新课教学启发教育:1、弹性与塑性总结上面问题学生的见解后的出:像钢尺、弹簧那样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特性叫弹性。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弹力的概念与测量1.1 弹力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力学的知识,理解弹力的定义。

通过示例或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体因形变产生的力。

1.2 弹力的测量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结构。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包括量程、分度值等。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第二章: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2.1 弹簧的弹性特性讲解弹簧的弹性特性,包括弹性系数、形变与力的关系等。

引导学生理解胡克定律,即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力成正比。

2.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即利用弹簧的弹性特性来测量力。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设定、分度值的确定等制作过程。

第三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维护3.1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包括校准、测量、读数等。

强调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超量程、防止损坏等。

3.2 弹簧测力计的维护与保养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教育学生正确存放、清洁、检查弹簧测力计,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四章:弹力弹簧测力计在实际中的应用4.1 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引导学生理解弹簧测力计在实验和科研中的重要性。

4.2 弹簧测力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弹簧测力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称重、测力等。

引导学生关注弹簧测力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章: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实验与探究5.1 弹簧测力计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弹簧测力计的实验,确定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

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2 弹簧测力计的探究与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教案: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六章:弹簧测力计的误差分析6.1 弹簧测力计的误差来源讲解弹簧测力计的误差来源,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共含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来理解物体的弹性、塑性以及弹性有一定限度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2.通过亲手去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来感受弹力的作用,再通过抽象性思维归纳出弹力的一般概念,从中隐约地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由表面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演示“共同自制弹簧测力计”自然而然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并且能增强自我创造的自信心。

再通过观察生活中其它的形形色色的测力计能够找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形变大小与所受外力大小的关系,将抽象的外力的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长度或角度的大小)。

并以此能拓展认识到其它基本测量工具都是如此。

4.通过“使用测力计”的分组实验总结出使用的要领,并且联系前面学过的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刻度尺、量筒,理解它们有共同的使用要领,从而对逐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产生一些自发的认识。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概念的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弹性、塑性及弹性限度1、演示一:(1)拉橡皮筋,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恢复原状。

{2} 拉泡泡糖条,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不能恢复原状。

(3)压海绵,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4)压橡皮泥,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5)压钢尺,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6)压铁丝,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2、用示意图再现以上六个演示实验的现象。

3、学生分组讨论,将以上六个现象分类。

4、各抒己见再导向统一,得出弹性和塑性的概念。

5、演示二:用很小,较大,很大的`力分别拉同一根弹簧,观察其能否复原。

6、共同分析得出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二、弹力1、学生动手实验: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感受皮筋、弹簧、尺子对手的力。

2、分析以上弹力的产生,得出弹力的概念。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知道其在物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2. 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差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

2. 实验器材:细线、钩码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引入弹簧测力计的话题。

2.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讲解弹簧在受到拉力时的伸长与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

3.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挂载、如何读取数值等。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6. 误差分析:讲解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差来源,如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弹簧测力计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9.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称重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 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弹簧测力计的制造和使用介绍,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原理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实验室,实际观察弹簧测力计在生产中的应用。

3. 开展弹簧测力计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用前进行检查。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弹力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弹力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案例
2.数据分析:学生小组内讨论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探讨其测量范围和精度。
3.问题解决:学生小组合作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弹簧测力计的不准确度、数据的误差等。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拓展
1.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弹力现象的探究活动,如制作弹力玩具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2.进行学科交叉教学:结合数学、化学等学科,让学生了解弹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介绍弹簧测力计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追求。
3.注重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测量方法。
2.新课: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示范正确使用方法。
3.合作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合作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案标题: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使用弹力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弹力弹簧测力计2. 实验台3. 不同质量的物体4. 笔记本和铅笔5. 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和原理,解释弹力弹簧测力计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对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实验操作:1. 将弹力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

2. 将一个物体挂在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下方,记录下示数。

3. 重复步骤2,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示数。

4.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存在某种规律?2. 引导学生总结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正确读取示数、保持弹簧垂直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弹力弹簧测力计在哪些实际应用中可以发挥作用?为什么?拓展活动:1.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弹簧的材质、长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弹力弹簧测力计测量非垂直方向的力?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 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评估:1. 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弹力弹簧测力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结构,了解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测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比较它们与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异同点。

注意事项:1.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实验台的稳定和物体的悬挂安全。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弹力的概念与测量1.1 弹力的定义与特性解释弹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探讨弹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的确定。

1.2 弹簧的弹性特性介绍弹簧的弹性特性,包括胡克定律。

讲解弹簧的弹性系数,让学生了解弹簧的弹性与弹力之间的关系。

1.3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解释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机制。

探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测力计。

第二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2.1 弹簧测力计的选择与校准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能够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校准方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详细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包括测量范围的确定、测力计的固定、测力计的零位调整等。

强调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拉伸或压缩弹簧测力计。

第三章:弹簧测力计的实验与应用3.1 弹簧测力计的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3.2 弹簧测力计的实际应用介绍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物体的重量、制作弹簧秤等。

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的实际局限性,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四章:弹簧测力计的创新与拓展4.1 弹簧测力计的改进与发展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改进与发展,如电子测力计的出现。

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的潜在改进方向,如提高精度、扩大量程等。

4.2 弹簧测力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探讨弹簧测力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医学等。

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殊需求和解决方案。

第五章:综合练习与评估5.1 弹簧测力计的综合练习提供综合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对弹簧测力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2 弹簧测力计的学习评估设计学习评估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章节一:引言1.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对弹力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弹力与测力计的关系。

1.2 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定义,即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1.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简述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即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章节二: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与使用2.1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弹簧、外壳、指针等。

2.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包括量程的选择、调零、读数等。

章节三:弹簧测力计的校准3.1 校准的意义:解释校准弹簧测力计的重要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校准的方法:介绍校准弹簧测力计的具体步骤,如使用标准重物进行比对。

章节四:弹簧测力计的应用4.1 测量物体的重力: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4.2 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通过拉伸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

章节五:实验与探究5.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弹力弹簧测力计的理解。

5.2 实验原理:简述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原理。

5.3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所需的器材和操作方法。

5.4 实验数据处理:介绍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等。

5.5 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

章节六:弹簧测力计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6.1 案例一: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桥梁的承载力。

6.2 案例二:使用弹簧测力计检测包装物的重量。

6.3 案例三:使用弹簧测力计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

章节七:弹簧测力计的保养与维护7.1 存放环境: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存放环境要求,避免受潮、受热、受腐蚀等。

7.2 清洁与维护: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清洁方法和定期维护保养的内容。

7.3 故障处理:讲解弹簧测力计常见故障的现象及处理方法。

章节八:拓展与思考8.1 弹簧测力计的改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弹簧测力计,提高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8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8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案例
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利用实验设备、弹簧测力计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交流,进一步深入了解弹簧测力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面。这种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弹簧玩具,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弹力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展示弹簧测力计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讨论生活中的弹簧玩具,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概念,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验设备和弹簧测力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产生的力,并介绍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2.详细介绍量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测量重力、拉力等,让学生认识到弹簧测力计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理解和疑问。
2.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设计
2.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弹力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预期效果: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初步认识到弹力的存在。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学内容: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重点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力的基本概念、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对于弹力的产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精确测量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究,深入理解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此外,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需适时引导,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并能正确读取测力计的数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弹力相关的现象,解释其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6.课后作业
-布置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参与讨论、实验的积极性。

八年级《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事项,关爱生命,珍惜健康。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所学知识用于造福人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策略
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弹力的存在,引发他们对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跳床、弹簧门等生活中的弹力现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问题导向:
教学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些问题将围绕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核心知识点展开,如弹力产生的条件、弹簧的弹性特性等。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提高课堂参与度。
小组合作: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分析现象、设计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弹力与重力、摩擦力等其他力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弹力、弹簧弹性特性和弹簧测力计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的认识。
作业小结:
1.布置以下作业:
-结合生活实例,撰写一篇关于弹力应用的小短文。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弹簧的弹性特性。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
2.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使用弹簧测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与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弹弓、弹簧、玩具小车、厚玻璃瓶(带插细玻璃管的橡皮塞,装有红水)、青蛙玩具(能上弦)、弹簧测力计。

学生:橡皮筋、弹簧、直尺、气球、铝导线、橡皮泥、木块、钩码、木板、支架、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师:有没有同学玩过弹弓?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自己玩弹弓的本领?一名学生表演玩弹弓,其余的学生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必要时可以相互讨论。

为什么弹弓能把粉笔头弹出去,黑板在被粉笔头碰击之后为什么发出“砰”的声音而且还会留下粉笔印?学生思考讨论。

生:因为弹弓有能量。

师:对,我们把这个力叫弹力。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弹力弹簧测力计投影: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研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

4、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二、动手操作,感知弹力1、弹性、塑性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

师: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

(失去拉力不恢复原状。

)直尺,用力压变弯了。

(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橡皮泥用力捏,扁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师:还有不同实验吗?生:气球用力压,扁了。

(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师:请各小组讨论:以上这么多的实验现象,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呢?学生思考交流。

生:共同点是:这几种实验器材都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变形。

不同点是:有的不受力时恢复了原状,有的不受力时却不能恢复原状。

师: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是哪些器材?生:弹簧、直尺、橡皮筋、气球。

师:弹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则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我们把像弹簧这类物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叫弹性。

师:谁能给弹性下个定义呢?生: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师:像橡皮泥,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在物理上,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2、弹力师:刚才同学们在弯尺子、拉橡皮筋(或弹簧)、压扁气球时,有什么感觉呢?生: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师: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学生讨论。

生:我们不拉弹簧也不压弹簧时,弹簧对手就没有作用力,如果用手去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改变,对手就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对别的物体施力,物体肯定也会对你有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物体不发生形变也会有力的作用。

师:(积极鼓励同学们互相辩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右上图)师: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生:小车受到力以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压缩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师:进一步向同学们说明,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有些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是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如:用手捏一个厚玻璃瓶,玻璃瓶会发生弹性形变,但我们是无法观察到的。

我们如果在瓶中灌满有色的水。

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厚玻璃瓶中,用手轻捏厚玻璃瓶并观察细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变化,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师: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这只小青蛙(出示实物),给它上弦后,放在地上就会自己跳起来(演示),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同学们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

生:跳水运动中1m板和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

生: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

生: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

生:体操比赛中,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

生: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

生: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大家能说出这么多利用弹力的例子,说明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一定是注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了,以后还要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师: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那么,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同学们思考,再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

生1:用手拉弹簧,逐渐增大拉力,弹簧被拉得越长。

生2:用手压气球,压力越大,气球被压得越扁。

生3:将直尺搭放在两个木块之间,观察直尺的形变,然后在尺中央放一个钩码、两个钩码,观察到直尺的形变越来越明显。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生: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

三、探究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师: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了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之间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数量关系呢?请同学们利用支架上的弹簧和一把老师自制的刻度尺进行探究。

师:首先请观察一下老师自制的刻度尺。

刻度尺的零刻线冲齐了弹簧未挂钩码时的下边沿。

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出弹簧伸长的长度了。

师: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所以一个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0.5N。

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学生分别将1个、2个、3个、4个、5个钩码挂在弹簧下,读出并记录弹簧伸长的长度。

师:下面请**组展示探究结果。

师: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师:要制成弹簧测力计,需要哪些器材呢?请各小组做出选择。

然后讨论如何制作弹簧测力计,即具体制作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

生1:我们选的材料是:木板、弹簧。

制作步骤:①定零刻线:不挂物体时,记下弹簧最下端所对位置即零刻线。

②在弹簧挂钩上挂1个钩码,在弹簧最下端对应的位置画出对应的刻线。

③量出从零刻度线到挂上钩码后弹簧最下端对应的刻度线的长度,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0.1N,并画出刻线。

④按0.1N的长度依次画出刻线.生2:我们选的材料是:木板、弹簧。

制作步骤:①定零刻线:不挂物体时,记下弹簧最下端所对位置即零刻线。

②定终刻线:挂四个钩码,记下弹簧最下端所对位置即为2N。

③根据最小刻度的要求,在0~2N 之间平均分格,画出所有刻线。

……师:同学们的制作方案都很好,请用你们认为的最佳方案制作弹簧测力计。

我们统一要求:制作出来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2N,分度值为0.1N。

制作过程中请注意相互配合好。

学生制作弹簧测力计。

师:你是否觉得我们的弹簧测力计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学生思考交流。

生:可以把弹簧下面加了一根线,可以方便挂上物体测量。

生:可以在弹簧的最下端固定了一根指针,可以使读数更方便。

师:老师再在你们共同制作的测力计上加一个拉环,就变成了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师:(出示弹簧测力计),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生: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

师: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和同学们自己制作的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生: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刻度盘是活动的,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可以方便地调整。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演示一下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物体的重力,同学们注意观察,看他使用的对不对。

学生演示,结束后同学们交流。

生: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正对(学生示范)。

生:拿弹簧测力计的时候,一般用手拉住吊环而不应该用手抓着外壳。

生: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物重力,以免被测物重力太大,损坏弹簧测力计。

演示:一根弹簧在持续增加的外力作用下被拉直。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生: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使撤销外力,弹簧也不会恢复原状,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然后归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则。

学生实验并交流。

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测力计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测力计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师:生活中除了弹簧测力计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投影: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四、梳理整合,迁移提高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用你喜欢的图示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画图。

2、各小组推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

学生在互评、自评中取长补短,知识框架得到修正、完善。

3、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的脉络和内在联系。

【教学反思】1、关于弹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认识,但远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对其性质和原理的认识几乎是空白。

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探究和测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同时课堂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