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总结范文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总结范文
内容: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早期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主要采取被动功能训练,包括被动活动关节、抗痉挛定位等,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畸形。
同时进行常规物理治疗如电针、推拿、按摩等,促进肌肉和神经的功能恢复。
2. 肢体功能锻炼
采用物理治疗手段,通过被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等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提高肌力和协调性。
同时采用悬吊、牵引等方法进行肢体定位,以纠正不良姿势。
3.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训练患者进行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动作,培养自理能力。
采用任务分解训练,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生活自理水平。
4. 语言功能训练
对存在不同程度失语的患者,可以采用语言重复、朗读训练等方法,帮
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必要时可以辅助采用语言代替器材。
5. 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各种认知训练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常用的训练包括图片记忆、数字广度等。
必要时可以采用认知辅具来帮助记忆。
6.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7. 家庭培训指导
训练患者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康复锻炼方式,指导其参与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共同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系统、全面的康复方案,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脑部细胞死亡和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
下面是一个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的建议。
1.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基本生活技能,如吞咽、坐立、行走等。
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物理活动训练:物理活动训练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物理活动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
常见的物理活动训练包括步行训练、平衡训练、肌肉强化训练等。
3.言语和语言治疗: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失语或语言障碍。
言语和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口语训练、发音练习、听力训练等。
治疗师会通过各种语言训练活动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语言能力。
4.认知和注意力训练: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认知和注意力障碍。
认知和注意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思维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训练方法包括解决问题的练习、注意力训练游戏等。
5.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脑卒中患者可能会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康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独立进食、洗漱等。
治疗师会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的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这些能力。
6.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康复治疗应该包括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治疗师可以与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提供情绪管理策略和应对技巧。
7.家庭支持和康复环境改造: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非常重要。
家人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
家庭成员可以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
8.长期康复管理:脑卒中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不断进行康复管理。
定期的康复评估可以帮助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高。
脑卒中患者在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言语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是指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原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脑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的相关研究和指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标准:1. 多学科团队合作: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这些专业人员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 早期干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早期阶段就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早期活动训练、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技术训练等。
3. 运动功能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肌肉僵硬等。
运动功能康复包括肌肉功能锻炼、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4. 言语和吞咽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言语和吞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言语和吞咽康复包括言语治疗和吞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言语和吞咽功能。
5.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自理训练、日常活动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6.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7. 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入: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入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心,社会环境应提供良好的支持和适应条件。
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
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
脑卒中康复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患者入院、早期康复、康复评估、康复训练、随访和康复干预的管理。
在患者入院时,需要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为脑卒中患者,并观察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等情况。
早期康复是指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技术的筛选和应用,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康复。
在进行康复评估时,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康复禁忌症,如严重脑水肿、神经功能恶化、颅内压增高、频发癫痫、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体内有金属物质、装有心脏起搏器、支架等情况。
如果没有康复禁忌症,则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个体活动水平训练、社会参与能力训练、认知功能障碍训练、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训练等。
在随访阶段,需要对身体结构与功能、个体活动水平、社会参与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如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已经恢复了正常功能,没有康复指征,则可以结束康复干预。
康复干预的管理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气压治疗、床上运动治疗、口腔感觉刺激训练、口腔运动能力训练、吞咽功能治疗仪、针刺治疗、构音器官训练、听理解训练和口语训练等。
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通常我们又把脑卒中称之为中风,脑卒中属于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多是因为人体的脑部血管意外破裂亦或者是血管阻塞从而使人的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组织的损伤。
脑卒中按照性质我们可以划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通常来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更高一些,在4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中更为多见。
脑卒中发生后或多或少都会给病人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发病后当病情稳定时及时介入床旁早期康复治疗尤为重要。
一、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当病人逐渐意识清醒以后,各项生命指征趋于稳定状态,24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早期床旁的康复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其他全身系统性的疾病,以及进展性的卒中,那么就不适合来进行康复治疗。
首先,为了保护患者的肩关节,避免出现肩关节的半脱位,以及合理的预防痉挛这种状况,康复治疗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帮患者找到正确的体位,主要有: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其中最为推荐的就是患侧卧位,这是最为合适脑卒中患者的一种体位,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患侧的感觉系统恢复,另外还拉伸了患侧,避免了患侧痉挛等反应。
不推荐患者仰卧位,容易引发压疮和下肢外旋。
其次是要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神经反射以及四肢的血液循环。
被动运动主要是对肩关节,肘和指关节,以及髋关节、膝盖、脚踝和脚趾关节进行被动运动。
接着治疗还包括翻身。
向健侧翻身和向患侧翻身以及床上的自我辅助训练。
主要有双手插握,桥式运动,床上转移,骨盆控制和髋的控制。
在完成以上几个阶段的训练之后,接着要进行的就是卧坐训练、座位训练和坐站训练。
最后,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针灸推拿,脑循环治疗,心理治疗。
由此可见,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
那么采取以上的这些治疗手段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二、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1、减少并发症脑卒中是一项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因此有些人可能会对这项疾病存在误解,认为脑卒中来的快,去的也快,只要度过了危险期,就代表着患者已没有大的问题了,而事实上,对于很多患者而言,脑卒中后带来的各项并发症才是对他们身体的最大的折磨,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2020版】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本指南旨在根据脑卒中康复评定与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参考2012年《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简化版》的主要内容,面向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按照简单实用性的原则,推荐临床评价和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便于在我国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推广普及脑卒中早期康复。
证据水平(A、B、C、D)和推荐强度(4级)参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相关标准。
一、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三、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四、脑卒中早期站立、步行康复训练五、脑卒中后的肌力训练和康复六、脑卒中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的康复七、脑卒中后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八、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九、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和营养管理十、脑卒中后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十一、脑卒中后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十二、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和康复十三、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
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规范的康复流程和康复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脑卒中患者一般入住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救治。
脑卒中康复管理应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方式,除常规的脑卒中抢救治疗外,还应该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全面的管理和系统康复。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简称CVA)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的缺血(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出血性脑卒中)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疾病。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的负担。
脑卒中发病后,及时展开康复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方案及措施。
一、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初期是进行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口,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脑功能评估:针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神经功能损害情况,进行详细的脑功能评估,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语言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康复治疗的参考依据。
2. 干预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运动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力,职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3.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等。
早期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治疗,增加治疗效果。
二、康复护理措施脑卒中康复治疗离不开科学的护理措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康复护理措施:1. 保持合理的体位:脑卒中患者需要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防止肌肉僵硬和压疮的发生。
2. 助人行走:对于能够行走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帮助患者进行助行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3. 语言训练:脑卒中常伴有语言障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开展言语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定期康复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以了解康复治疗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5. 家庭支持和教育: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亲属的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的家属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护理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医学论文)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医学论文)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早期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和认知功能的恢复,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围绕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医学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涉及治疗方法、康复评估、康复训练等方面。
其中,以下三个方面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1. 早期康复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早期的康复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但对于具体的康复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当前的研究倾向于在脑卒中后24小时内开始康
复治疗,并持续至数周或数月。
2. 康复训练的方式和强度:康复训练是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当前主要的训练方式有物理疗法、言语疗法、认知康复、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关于训练强度和频率,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康复评估指标和方法: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估指标的变化来体现,目前常用的指标包括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中风后遗症生活质量评估问卷等。
未来需要进一
步明确评估指标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并研发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估工具。
总之,早期康复治疗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科学、规
范的治疗方案需要多学科合作,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康复和扶贫工作。
脑卒中康复期诊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期诊疗方案
简介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包括脑出血和脑
梗死两种类型。
患者在脑卒中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是
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康复
期诊疗方案。
康复方案
1. 早期功能康复
早期进行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案。
物理治疗包括
肌肉活动训练、运动训练、步态训练等,目的是保证患者身体活动和
康复。
语言治疗包括听力训练、语言训练、书写训练等,目的是恢复
患者的语言能力。
康复训练包括社交能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目的是恢复患者社交和生活能力。
2. 药物治疗
在脑卒中康复期,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加速患者的恢复。
常用药物包括抗凝血、降压、脱水、保护神经细胞、预防卒中复
发等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不同的药物,定期复查,
随时调整药物剂量。
3. 心理治疗
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着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康复期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
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自我调节等方式,通过辅导和治疗让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4. 营养保健
慢性营养不良会影响康复和恢复,因此在脑卒中康复期也要注意营养保健。
医生会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营养套餐,建议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和蛋白质,遵守医生的饮食指导。
总结
脑卒中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关键。
要注意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营养保健等方面,尽快恢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一早期康复: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早期康复方法: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
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发表时间:2012-08-31T11:37:48.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田林1 张军2[导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升高。
脑血管病是世界公认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田林1 张军2(1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蒙医中医医院康复综合科 014060; 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科 014040)【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052-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升高。
脑血管病是世界公认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20—180/10万人口,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人,死亡约120万人,现有幸存脑血管病患者约有700万人,其中75%丧失劳动能力,15%重度致残。
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许多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虽然现代医术也在飞速发展,有许多有效地治疗脑血管病的手段和药物被应用于临床,但还有许多问题不能被解决,如脑卒中所遗留的残疾、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低等现象。
自从康复医学的出现,很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些残存的问题,而且康复治疗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其疗效高,不受时间的限制,经济实用的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与接受。
早期康复治疗更能发挥其优越性,可以节省高额的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致残率,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尽快改善功能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无以替代的作用[1]。
1 早期康复治疗的含义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应从何开始?近十年来学术界一致认为应从脑血管病发病早期就开始,即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意识障碍在Glazgow量表<8,就可以进行。
[2]2 早期康复的必要性2.1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决定患有脑卒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知识、吞咽、视力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该病病程长,慢性化,故易产生一系列继发障碍,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足下垂、足内翻等,另外,脑血管病的病情有随其自然恢复过程的特点,且因人而异。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第1篇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脑卒中(Stroke)是指因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康复治疗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过程合法合规。
二、治疗目标1. 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康复信心。
4. 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
三、治疗方案1. 康复评估(1)初期评估:患者入院后,康复治疗师应立即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功能障碍等方面。
(2)中期评估: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末期评估: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总结性评估,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2. 康复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降血压等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
(2)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理疗、康复护理等。
① 运动疗法:针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如床上翻身、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
② 理疗:采用电疗、磁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③ 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作业治疗:针对患者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作业训练方案,如手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
(4)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开展心理疏导,调整患者心理状态。
(5)康复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康复知识,提高其康复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康复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进展,制定康复周期。
一般情况下,康复治疗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
(1)急性期:发病后1-3个月,重点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
(2)恢复期:发病后3-6个月,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原则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原则
一、早期干预
脑卒中康复治疗应尽早进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效果。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言语治疗、认知训练等。
早期干预可以促进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和言语功能。
二、个体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都不同,因此脑卒中康复治疗应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式、治疗强度等。
个体化治疗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三、循序渐进
脑卒中康复治疗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
在康复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以逐步提高患者的运动和言语功能。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共同配合
脑卒中康复治疗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康复训练;家属应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共同配合可以确保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五、做好防护
在脑卒中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患者出现意外伤害。
例如,在肢体功能训练时,应注意保护关节和肌肉;在言语治疗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口腔和咽喉等器官;在认知训练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脑卒中康复治疗应遵循早期干预、个体化治疗、循序渐进、共同配合、做好防护的原则。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和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2020版】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2020版】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根据脑卒中康复评估和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推荐临床评估和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便于在我国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推广普及脑卒中早期康复。
该指南参考了2012年《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简化版》的主要内容,采用了证据水平和推荐强度等标准。
二、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复强度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开始时间应该是在患者稳定后的24小时内。
康复强度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程度而定,并且应该逐渐增加。
三、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训练良好的肢体位姿和体位转移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应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以避免肌肉僵硬和关节强直。
四、脑卒中早期站立、步行康复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程度,逐步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五、脑卒中后的肌力训练和康复肌力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程度,逐步进行肌力训练。
六、脑卒中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的康复脑卒中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是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以减轻肌张力和痉挛。
七、脑卒中后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语言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早期的语言功能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八、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认知功能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九、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和营养管理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吞咽功能康复治疗和营养管理,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十、脑卒中后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十一、脑卒中后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的康复肩痛、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应该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十二、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和康复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解读
02 章 节
Part
早期康复的开始时机和康 复强度
推荐意见:
康复的目的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和独立,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 尽早康复。康复训练强度应该以 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 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Ⅰ级推荐,A级 01 证据)。
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h 后可以进行床边康 02 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
推荐意见:
建议请替神换经文内字内科容或卒中 单元加强脑卒中患者 早期的康复护理工作 (Ⅰ级推荐)
建议加强康复护理的健康宣教和护 理指导,以调动患者本人、家属及 其他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和康复信 心,提高脑卒中整体的康复质量 (Ⅰ级推荐请,替A换级文证字内据容)。。
2018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解读
01 章 节
Part
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
推荐意见
02 03
04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后,应立即给予全 面的身体状况评估,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小组(Ⅰ级推 荐,A级证据)。
建议在发病/入院24h 内应用NIHSS评分评价卒中的功能缺损情 况,并启动二级预防措施(Ⅰ级推荐,A级证据)。
12 章 节
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
Part
塞的预防和康复
推荐意见:
02 03
04
对所有脑卒中的患者均应评价DVT的风险。重症卒中、卧床、制动、心 力衰竭、感染、脱水、肢体骨折等是脑卒中急性期DVT形成的危险因素, 早期下床、康复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Ⅰ级推荐)。。
对有高度DVT或肺栓塞危险的特定患者,可给予预防剂量的肝 素或低分子肝素,在使用7~10d 后要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查(Ⅱ 级推荐,B级证据)。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研究论文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研究论文【摘要】从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开始时间、治疗方式、早期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近5年来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早期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第一站,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同时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要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达80%以上[1]。
此类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促进病人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各种功能和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近况作一综述。
1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脑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是康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缪鸿石等[2]认为,通过反复的特定的康复训练可使脑损伤区丧失的神经功能由原不承担该区功能的脑区部分代偿。
经失神经超敏反应,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及轴突出芽等机制[3]可实现CNS的功能重组。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使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大脑对刺激发生反应性的突触形成,周围神经组织通过轴突的侧枝芽生,可能使临近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支配,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使神经反馈回路得以重建。
早期康复针对病灶周围半暗带,通过增加脑血流量(CBF),从而改善短期内尚存活的脑细胞。
李飞等[4]的研究证实,早期康复组大脑平均CBF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2早期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以前普遍认为脑卒中后半年以内开始的康复治疗都属早期康复治疗。
目前,康复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只要急性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h后即可开始康复治疗,也有学者认为早期康复在生命体征稳定后12h开始[5]。
对于中枢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可在发病数日开始,1~3个月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3个月后恢复减慢,6个月后有90%的病人恢复达到顶点[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2.2
被动运动/肘、腕、指关节
方法/2.3 被动运动/髋关节
股二头肌牵拉训练
髋关节伸展训练
方法/2.4
被动运动/膝、踝、趾关节
趾关节被动训练
踝关节被动训练
方法/3.1
翻身/向健侧翻身
床上生活自理 训练躯干旋转,缓解痉挛 加强患侧上、下肢的随意运动和控制能力
方法/3.2 翻身/向患侧翻身
方法/
4.2 床上自我辅助练习/桥式运动
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 诱发下肢的分离运动 缓解躯干、下肢痉挛 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
方法/
4.3 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床上转移
3、 肩 部 臀 部 移 动
1、健侧下肢带动患肢上抬
2、双侧下肢移动
方法/
目的:
4.4 床上自我辅助练习/髋的控制
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2、 移 至 床 边
3、 辅 助 坐 起
4、 完 成 坐 位
方法/ 10.坐位训练
床上坐位的正确姿势 坐位训练 向患侧
床边坐位平衡
向健侧
向前、后
方法/ 10.1 坐位训练/正确坐姿
错误姿势
正 确 姿 势
方法/ 10.2 坐位训练/坐位平衡(向患侧)
躯干侧屈辅助主动训练
患侧躯干伸展训练
方法/ 10.3 坐位训练/坐位平衡(向健侧)
基本目的
及早进行良好体位的摆放,预防或减轻痉挛, 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发症,如肿胀、 肌肉缩短、关节活动度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 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何时开始康复?何种病人不易康复?
早期康复:只要病人神智清楚,尽早开始,生命 体症稳定24-48小时开始
进展性卒中、有严重合并症、严重系统性疾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
思考?
中风患者会有哪些直接的功能障碍? 中风患者常见哪些并发症? 中风患者会有哪些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问题?
Bobath认为
迟缓期 痉挛期 恢复期
临床表现
迟缓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松弛,肌张力 低下,不能进行自主性的运动,瘫痪侧肢体不 能抗重力,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 全面松弛状态。
正确体位(良姿位)
患 侧 卧 位
健 侧 卧 位
仰 卧 位
方法/1.1 良姿位/患侧卧位
是适合的体位 增加对患侧的感觉输入 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 健手能自由活动
方法/1.2 良姿位/健侧卧位
方法/1.3 良姿位/仰卧位
应尽可能少用仰卧位 受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出现姿式异常 容易出现褥疮 易造成患侧下肢外旋
病时不易进行康复治疗
方法
体位摆放 床上翻身、转移训练 肩胛带活动度训练及肢体被动训练 患侧上肢负重训练 患侧下肢屈伸控制训练及负重的准备训练 床边坐起训练 坐位平衡反应诱发训练
方法/1.正确体位
目的: 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 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防 止骨盆后倾 预防、缓解痉挛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 • •
改善和提高躯干的控制能力 使患者正确掌握床上动作 抑制躯干与四肢的痉挛
方法/
4.床上自我辅助练习
床上自我辅助练习
双手插握
桥式运动
床上转移
髋的控制
骨盆控制
方法/
4.1 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插握
可充分地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功能
可减轻上肢的屈曲痉挛 可改善感知觉 是完成其他动作的必要准备
抑制下肢的伸肌痉挛
为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
4.5 床上自我辅助练习/骨盆控制
• 诱发骨盆的选择性运动 • 提高核心控制能力 • 为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
5.牵张肌肉 6.排痰 7.面、舌、唇肌刺激 8.呼吸控制练习
方法/ 9.卧坐训练(向健侧、向患侧)
1、 双 下 肢 抬 起
方法/2、被动运动
目的: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促通神经反射 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
缓解肌肉痉挛
牵伸缩短的肌肉和肌腱
方法/2.1
被动运动/肩关节
注意事项:
避免关节出现疼痛
禁止关节牵拉手法
关节活动度不宜过 大 随着肌张力的增高, 关节活动范围逐渐 扩大 重点训练肩胛胸廓 关节的运动
重心向健侧转移训练
诱发坐位平衡反应训练
方法/ 10.4 坐位训练/坐位平衡(向前后)
臀部交替负重训练
前后移动练习
方法/ 11.坐站训练
躯干伸展前倾训练 双手交叉起立训练
双手分开起立训练
方法/ 11.1 坐站训练
诱发躯干伸展前倾动作
躯干伸展前倾动作时下肢保持外展位
方法/ 11.2 坐站训练
双手交叉起立训练
双手交叉起立训练
双手分手起立训练
方法
12. 床到轮椅的转换 13. 日常生活活动 14. 电刺激 15. 肌电反馈 16. 针灸 17. 推拿 18. 脑循环治疗 19. 言语治疗 20. 心理治疗
方法/其他
如由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斜床站立,帮助 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 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 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进入治疗组 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 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 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