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网络暴力_现象地成因及对策.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凸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网络暴力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而且还会对社会秩序和民族风格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地遏制网络暴力现象,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网络暴力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就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一、成因分析1. 匿名性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进行攻击和侮辱行为。
因为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造成了许多人的恶意攻击。
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任意发表言论,而不必担心被追责,这导致了网络暴力现象的泛滥。
2. 社交平台的境域模糊现今的社交平台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但是在这种自由的空间内,往往容易产生一种“失控”的情感。
一些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具有暴力倾向的言论或者影像,这种行为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跟风模仿,从而形成一种社交舆论的导向。
3. 群体性的暴力在网络上,由于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且清晰的,一些网络上的暴力和攻击行为导致了一种群体效应的产生。
即使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当他来到网络上,面对一些民意,为了迎合舆论的口味,而做出了一些极端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暴力行为。
4. 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依赖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离不开网络。
网络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的。
网络暴力经常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一旦关闭网络,那么网络暴力的传播就无法继续,所以网络暴力是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一种依赖性反映。
人们在网络上暴力行为的出现,也往往是由于对网络的严重依赖性,所以在对网络暴力进行有效防范的时候,也需要认真思考对网络的重要性和依赖性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律意识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离不开人们的良好品德和法律意识。
只有从根本上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律意识,才能有效地遏制网络暴力现象的蔓延。
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网络监管工作,严厉惩处发起网络暴力的行为。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辱骂、恶意批评、人身攻击等行为。
它具有隐蔽性、传播广、伤害大的特点,给社会秩序、个人尊严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也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
网络匿名性是网络暴力的主要源头之一。
在网络上,人们往往使用匿名账号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违法犯罪。
因为网络上的隐蔽性,造成了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使得一些人故意通过网络暴力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攻击他人。
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也和网络文化的倾向有关。
网络上流行着一种冷漠、攻击性的文化氛围,一部分年轻人受到影响,认为网络上可以为所欲为,可以任意攻击他人。
自以为是的价值观念、标榜自由的网络言论,都是造成网络暴力的成因。
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还包括网络监管不力。
在网络空间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缺乏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惩罚力度。
一些网络平台追求点击量,对网络暴力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甚至提供了传播暴力信息的平台。
针对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
加强网络管理。
鼓励网络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及时删除恶意信息,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起有效的举报机制,让用户可以方便地举报恶意行为,并对举报者进行保护。
加强网络教育。
作为时代的新媒体,网络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普及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知识,让他们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性。
也要教育学生正确应对网络暴力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网络社交,传递正能量。
加强联合治理。
网络暴力的危害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需要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网络暴力联合治理的合力。
政府部门应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促使它们担起社会责任。
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主要源于网络匿名性、网络文化的倾向和网络监管不力。
为了应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教育,以及加强联合治理,才能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健康发展。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近年来,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网络暴力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和个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亟需深入研究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就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成因分析1.匿名性的滋生国内社交自媒体平台多数支持匿名发表言论,匿名性给了一些网络暴力分子空间,使他们可以在不受法律制裁的情况下肆意发泄对他人的攻击。
这种匿名性的滋生导致网络暴力问题日益严重。
2.情绪化的传播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情绪化的传播所导致。
当一些争议事件发生时,网络上的舆论往往会被一些情绪化的言论所主导,导致群体性因果关系断裂,从而滋生出网络暴力。
3.缺乏监管的滥权当前国内社交自媒体平台监管还不够完善,相关法规不健全,无法有效制约用户在平台上的言行。
一些网民依托这种缺乏监管的滥权,指责、攻击别人,使得网络暴力现象不断滋生。
二、对策提出1.加强平台监管国内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打击网络暴力现象,加强监管力度,对用户发表的言论展开严格的审核,对违规行为依法惩处。
同时完善平台管理规定,对违规用户进行封号处罚,以示警告,防止网络暴力现象滋生。
2.强化用户教育国内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加大用户教育力度,提高用户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增强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和抵制能力。
为用户提供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解读,引导用户正确表达观点,杜绝网络暴力的发生。
3.改善相关法规政府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网络言论规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明确规定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使得违法者无所遁形,有效防止网络暴力行为。
4.推动社会文明素质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社会文明素质的建设,增强人民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理性讨论,文明交流,抵制网络暴力言论,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和谐、理性的交流平台。
结语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与此网络暴力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
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心灵,也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深入研究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对受害者的影响、以及对网络暴力的有效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的特点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匿名性,用户可以在不透露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发布言论。
这种匿名性无疑为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了便利。
一些人会趁机发布攻击性言论,而受害者无法追溯到肇事者身份,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2. 社交媒体的助力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一些人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暴力行为,通过造谣、恶意攻击等手段伤害他人。
而这些网络暴力行为也往往会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扩散,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3.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其中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一些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却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约束力,导致其言行过激,对他人造成伤害。
4. 个体心理因素一些个体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心,容易产生攻击性言论和行为。
一些个体也存在心理扭曲,通过网络暴力来寻求自我满足。
二、对受害者的影响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会引起心理上的创伤,还可能对个体的行为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1. 心理创伤受到网络暴力攻击的人们常常会陷入情绪困扰中,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卑情绪。
长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导致受害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 社会影响受到网络暴力攻击的个体在社交媒体上可能会受到排斥和孤立,甚至会影响到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一些受害者由于无法承受网络暴力的打击,甚至可能会选择逃避现实,甚至走上不归路。
3. 行为反应部分受害者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网络暴力,形成恶性循环。
他们可能会采取报复手段,以暴制暴,导致矛盾不断升级,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网络暴 力现象与媒体呈现、社会压力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四、应对措施
针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应 对措施:
1、媒体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提高网民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和抵制能 力,引导网民理性使用网络,避免参与网络暴力的行为。
一、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
1、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为网络暴力提供了土壤。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往往 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种匿名性可能导致一些人 在网络上表现出与现实截然不同的行为,甚至进行恶意攻击和侮辱。
2、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
一些网络暴力行为源自于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 受到各种压力,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寻找发泄和释放的出口。 此外,一些人可能出于对某种事物或观点的强烈支持或反对,而采用过激的行为 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2、法律规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严 惩施暴者,切实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3、社会共治: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网络行为 追踪机制,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4、心理干预:对于遭受网络暴力的个体,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和援助,减轻 其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问题:
首先,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普及,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让人们明白网络暴力的危害和后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其次,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和法律制度,严 厉打击网络暴力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避免因为 心理问题或情感困扰而导致的网络暴力行为。
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_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_原因分析整改措施一、原因分析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样。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网络暴力、信息泄露、虚假广告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和危害。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和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1.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网络暴力作为一种虚拟形式的暴力行为,主要表现为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恶意的言语攻击、恐吓、谣言传播等。
其原因分析如下:(1)虚拟环境的高度匿名性。
在网络世界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匿名方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他人的机会,并减少了其可能受到的法律制裁。
(2)网络沉迷和网络文化的影响。
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的虚拟身份,对网络言论不负责任,以攻击他人为乐。
同时,网络文化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也对年轻人产生了不良影响,使他们误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时尚”或行为“潮流”。
(3)道德价值观的缺失。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和厉行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相对薄弱,很多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网络暴力就是其一种恶果。
2. 信息泄露的原因分析信息泄露是指个人、组织或企业的敏感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或机构获取并传播的行为。
其原因分析如下:(1)网络安全意识的不足。
许多个人和组织在使用网络时缺乏对信息安全风险的高度警惕,对保护自己的信息意识不强。
太简单的密码、点击恶意链接等不当行为往往成为信息泄露的导火索。
(2)技术不足的网络平台。
一些网络平台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存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用户信息。
此外,部分网络运营商在保护用户信息方面的措施不力,也导致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
(3)内部人员的失职行为。
企业、组织内部的员工有时会泄露公司机密信息或用户个人信息,这可能是个人行为或有组织的行为,都对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胁。
3. 虚假广告的原因分析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中夸大其词、虚假宣传产品或服务性能等情况。
_网络暴力_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再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这种在网络世界中由众多网民的言论所形成的所谓的“道德审判”以及无节制的、恶意的谩骂与人身攻击我们称之为“网络暴力”,这不仅对当事人的精神与心理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且紧接其后的“人肉搜索”更是把这种影响由网络世界带到了现实社会,严重扰乱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
由此带来的道德与法律层面上的矛盾与问题已经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讨论。
不能否认,网络已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渠道,越来越多的民众习惯选择在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并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诉求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去,网络舆论也由此产生。
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重要体现,也确实对许多现实事件回归真相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网络暴力”现象,对其所触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应高度重视,并深入剖析其成因,探寻切实可行的对策,力求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有效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第一,网络媒体的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无形中充当了“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网络媒体具有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这一方面使得网民可以更为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另一方面,网民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几乎无须负责,这就大大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下,尤其是在一些煽动性言语的误导下,很多网民往往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继而盲目地对事件作出是非判断和道德评价,并以过激的言论和侮辱性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声讨”和人身攻击, 而这又会吸引更多的网民加入其中,网络暴力事件也由此产生。
在众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所造成的网民对自身言行过度放纵的心理倾向,许多人性的弱点也似乎在这顶“保护伞”下被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
那么,网络暴力的成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轻易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匿名的形式进行攻击,这种匿名性给了人们更多的勇气和机会去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2. 信息泛滥:互联网的快速传播速度导致信息泛滥,不真实信息和恶意信息充斥在网络中,这种信息泛滥也为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发生机会。
3. 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一些人利用社交媒体对他人进行攻击和诽谤,进而导致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4. 社会心理因素: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可能存在着焦虑、不满、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网络上可能被放大,导致了更多的网络暴力行为。
5. 缺乏监管:互联网本身是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平台,但是却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网络暴力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处理。
二、对策研究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出更加严格的法律,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惩罚力度。
2. 提升公民素质:学校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公民的网络素质教育,提升人们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和素养,引导人们自觉克制不良网络行为。
3. 加强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4. 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网络暴力,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
5. 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和公众人物应当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关注度,促使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打击中来。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有效地应对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打击中来。
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视点f_AzHAN?sHIDIAN 口陈亚玲一,网络暴力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所谓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二,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分析(一)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导致舆论趋同.在网络中,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 这种倾向表现为,网民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往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网民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大部分网络受众几乎都是不加深思的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一边倒地对当事人进行谴责,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持有相同意见的网络群体.然后再借助这种群体共识,对当事人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将事件推向极致.(二)网络的匿名性导致舆论无所顾忌.网民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对事主进行侵权,依仗的是匿名身份.他们是 "无名的大多数",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近于零.可以断定, 如果以真实身份出场,其行为必会有所顾忌.真正的道德往往出于自律,即在肯定不会受到任何外来惩罚的情况下, 仍然凭自己的良知和信念做事.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声嘶力竭地要以道德的名义进行讨伐的网民们,行为却是最不道德的.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特征,使得网络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而随意性因此增大.(三)"把关人"的相对缺失导致舆论缺少监管.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通过的人或机构,即为把关人".客观地说,网络言论中不乏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但同时也充斥着许多无责任感的情绪宣泄和放肆的过激主张,其问形成的舆论鱼龙混杂在所难免.因此,网络暴力舆论跟一般社会舆论一样需要适当的引导.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一)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当事人, 也污染了网络环境.毋庸置疑,网络暴力由网络声讨演变为现实的攻击,网民的恶搞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及其家人心理及生活造成极大创伤.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了隐私权,名誉权和精神上的侵害,对他们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二)网络暴力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网络暴力事件大部分出自对当事者的道德审判,却呈现出道德判断的片面与偏激.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这些行为缺乏应有的制约,很容易超出正常的边界.在"嫉恶如仇"的道德快感和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他们肆意发泄着愤怒和不满,在对事件当事人精神和肉体摧残的背后,没有谁要对此承担责任, 连一丝一毫的自责和内疚都没有,甚至参与其中的网民还有着某些道德上的高尚和伟大.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三)网络暴力不利于社会和谐.网络暴力容易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网络暴力提倡"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容易滋生现实暴力.尤为严重的是,网络暴力逐渐淡化了青少年的是非标准.在网络中,学生们见到的到处是谩骂,久而久之,他们不再痛恨网络暴力,而是感觉痛快, 对暴力的态度也从开始的憎恨,反感到默认和接纳,甚至尝试将其转化为现实暴力,形成社会中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四,网络暴力的预防对策(一)推行网络实名制.推行网络实名制,韩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06年底,韩国国会通过了"促进利用信息通信网及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 修正案,规定在平均每天点击量超过 10万的门户网站和公共机关网站的留言栏上登载文章,照片,视频等内容时, 必须先以本人真实姓名加入会员.如果网站违反确认实名的做法,将会收到信息通信部长的改正命令.如果不遵守命令,将处以30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43韩元)以下罚款.在有利于我国网络环境的净化方面,韩国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二)加强道德自律,倡导文明上网.提高全社会的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全社会的文明网络行为,尤其需要关注青少年这个群体.教育青少年学会自律显得特别重要.要教育广大青少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要让他们逐渐懂得并且掌握, 在网络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要让他们明白,网络行为和现实行为一样,应该有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不可逾越的.(三)制定专门法规,惩治侵权行为.目前,我国法学上没有网络暴力概念,只有侮辱罪,侵权行为等说法.对某些东西,法律只是规定了什么不能干, 但是对于应当怎么干,不是特别明确. 尤其是对规范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规则,目前还不知道怎么制定,更不知道怎么用.因此,需要有关法学专家加快进行研究,尽快制定,完善有关细则,特别是要制定相配套的行政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商务传媒学院)74发展?月刊形成\危害及对策网络暴力的。
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
网络暴力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引起广大大学生的重视。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分析1.1 匿名性导致的攻击与谩骂网络暴力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匿名攻击或谩骂。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大学生在网络上通常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约束,他们更容易因一时冲动而发布攻击性言论,损害他人的名誉和自尊心。
1.2 信息泄露引发的辱骂与威胁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往往容易被他人获取,这给了别有用心者施加网络暴力的机会。
大学生的个人隐私被曝光后,他们常常遭受到辱骂、恶意威胁甚至人肉搜索的困扰,造成心理上的恐慌和困扰。
1.3 群体心理导致的网络暴力行为互联网平台上常见的群体心理现象往往会导致网络暴力的严重化。
大学生在参与网络群体时,为了迎合集体心态,往往会加入围攻、谩骂等行为,不自觉地为网络暴力现象提供了土壤。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的影响2.1 对受害者的心理伤害网络暴力往往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长期遭受网络暴力的围攻和辱骂,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导致抑郁和自杀的悲剧。
2.2 损害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网络暴力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大学生群体的团结与友谊,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作为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应该以积极向上的形象示范网络行为。
2.3 影响人们的创新和想象力网络暴力现象的流行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态度。
在受到网络暴力困扰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也会受到抑制,他们可能会回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针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的对策3.1 加强教育和引导针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伦理的教育和引导。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研究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兴现象,已经成为时代背景下的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
网络暴力具有即时性、广泛性和隐蔽性,其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密切相关。
由于网络暴力的存在,虽然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旨在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探讨网络暴力现象及对策,以期对该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应对之策。
一、网络暴力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原因1.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人身攻击、谣言传播、群体攻击等。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网民利用匿名性和虚拟身份进行网络暴力行为,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和辱骂,给被攻击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此外,网络暴力还表现为散播谣言、造谣生事,给被害者带来名誉损失和不良影响。
2.网络暴力的原因网络暴力的出现有多种原因。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一些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其次,个人隐身和匿名化的特点使一些网民在网上敢言敢做,更容易变成网络暴力的行为者。
再者,一些网民缺乏网络伦理和道德意识,对他人的言论和行为缺乏尊重,容易陷入网络暴力的行为中。
二、网络暴力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及危害1.对个人的影响网络暴力对个人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人身威胁,使被害者产生恐惧和焦虑感。
一些被攻击者因为受不了网络暴力的打击而选择自杀,造成社会的悲剧。
此外,网络暴力也给被害者的家庭带来困扰,甚至导致家庭矛盾和家庭关系的破裂。
2.对社会的危害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造成危害,还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的存在导致社会风气恶化,伤害了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共秩序。
同时,网络暴力也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平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网络暴力还使公共舆论受到极大的影响,造成舆论的负面导向,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三、针对网络暴力现象的对策研究1.加强网络伦理和道德建设针对网络暴力现象,首先要加强网络伦理和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和网络道德水平。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网络暴力”也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具有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等,对他人造成名誉、权益或精神上的损害。
这种现象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深入探讨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匿名性带来的责任缺失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往往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发表言论。
这种匿名性使得一些人觉得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发表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隐藏在虚拟的身份背后,逃避现实中的法律和道德约束。
2、信息传播的快速与失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可能在短时间内传遍网络。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可能被误读、夸大或歪曲,从而引发公众的愤怒和不满,导致网络暴力的产生。
3、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当一部分人的言论形成一种主流观点时,其他人往往会受到影响而跟随。
在网络上,这种群体效应更为明显。
一些人可能原本没有明确的立场,但看到多数人的言论后,为了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加入到攻击的行列中,从而使网络暴力的规模不断扩大。
4、现实压力的宣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
网络成为了一些人宣泄压力的渠道。
他们将现实中的不满和愤怒转移到网络上,对他人进行攻击,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和释放。
5、法律监管的不足目前,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不够明确。
这使得一些实施网络暴力的人认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从而更加肆无忌惮。
6、媒体的不当引导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对一些事件进行过度炒作和片面报道,误导公众的判断和情绪,从而引发网络暴力。
二、网络暴力的危害1、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网络暴力往往会使受害者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摘要】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侮辱、攻击、恐吓等不利行为。
这种现象在网络世界中普遍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主要包括社会网络的匿名性和心理因素的作用。
社会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施暴者可以隐藏身份进行攻击,而心理因素如群体行为和攻击性等也助长了网络暴力行为的蔓延。
应对网络暴力的有效对策包括加强网络监管,限制暴力言论的传播,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文明上网。
结论则强调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倡导网络友善文化的重要性,只有让每个人都意识到网络是一个和谐共处的空间,才能有效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网络暴力、危害成因、社会网络、匿名性、心理因素、对策、网络监管、道德教育、友善文化。
1. 引言1.1 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平台上对他人进行辱骂、威胁、侮辱、造谣等恶意行为,导致他人受到精神、心理和社会上的伤害。
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攻击,还可能涉及到侵犯个人隐私、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的行为。
网络暴力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个体之间的冲突,也包括对群体、组织、甚至国家的攻击。
在网络暴力的行为中,受害者往往是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网络暴力的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率的增加,网络暴力行为不断蔓延,影响到了更多的人群。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往往可以隐匿身份进行攻击,造成虚假信息和恶意言论的传播,扩大了网络暴力的影响范围。
部分网民的缺乏网络素养和道德底线,导致了网络暴力行为的增多和升级。
面对网络暴力的蔓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和防范。
1.2 网络暴力的普遍存在网络暴力的普遍存在表现在网络空间内,人们在互联网上容易采取攻击性言语、恶意谩骂、造谣传谣等行为,对其他网络用户进行人身攻击或侵害其合法权益。
这种行为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在各种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上都有所体现。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doc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doc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问题愈加严重,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指的是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辱骂、谩骂、人身攻击、网络诽谤、恶意造谣、网上恐吓等行为。
网络暴力有哪些成因?如何应对?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网络提供了匿名的交流方式,许多人在匿名的情况下会变得说话口无遮拦,容易发表一些攻击性的言论。
2. 毒化环境现在的网络空间充斥着很多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信息进入到人们心里,让人们的心态变得不稳定,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3. 没有社会约束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不一样,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限制网络暴力。
即使存在法律法规,也不一定能够明确将网络暴力定为哪一类犯罪行为。
4. 心理动机网络暴力者的心理动机较为复杂。
有的人因为赢得眼球、扩展影响而行此类无良之举;有的人因为群体效应而加入暴力群体;有的人出于报复、攻击性心态等原因。
1. 改善网络环境改善网络环境是重中之重,需要人们、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网站应加强管理,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言论及时处理;社会上,可以开展网络文明创建行动,宣传规范网络言论,树立良好网络公德。
2. 形成明确的法律法规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应如何界定,如何处理。
3. 认识网络匿名性的副作用可以将实名制与网络结合起来,例如网站实名注册、发言等。
但是,实名制也会给网络空间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4. 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对于网络暴力者,在暴力发言的情况下,应当冷静处理,不要被对方带动情绪,对于言辞过激的暴力者尽量避免反驳,不要直接回应,以免燃起更大的火药桶。
总之,网络暴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加强管理,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网络的使用变得更加健康、有爱。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交自媒体的快速普及,网络暴力现象在国内日益凸显。
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如谩骂、恶意评价、人肉搜索等,给受害者带来了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网络安全和个人权益。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社交自媒体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1.缺乏自我监管意识社交自媒体平台经常被一些用户用来发表不当言论。
他们甚至无视道德底线,以一些故意挑衅、攻击、辱骂等言论来引起关注。
这种行为只会带来更多的炒作效应,陷入恶性循环。
2.信息不对称国内社交自媒体贡献者主要以个人为主,容易出现声音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用户利用这个机会发表偏激言论,挑起争议,操纵社会舆论。
3.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人们的价值观差异是存在的,但某些用户的不同观点可能引起不满和攻击。
这种情况下,网络暴力事件很容易发生。
4.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用户提供虚假信息、散布不实消息,但他们并不知道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
相应地,一些受害者在保护自己的权益时,也缺乏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二、对策1.强化道德自律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对不良言论进行标准化管理,强化道德自律。
2.加强用户审核社交自媒体平台应该加强对入驻用户的审核,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员工培训,并且可定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公示,对未通过审核的账号进行注销。
3.严格法律监管未经过证实的不实消息,恶意中伤和人身攻击行为是违法的。
政府应该建立足够的法律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给予惩罚,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从源头上杜绝炒作的触发。
4.加强公共教育教育部门应该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社区、学校及各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关的社会教育,加强公众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结论网络暴力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方联合起来断除它的源头。
企业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使用者的规范和管理,同时政府也应该借鉴现有的监管经验,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增多,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他人进行辱骂、威胁、谩骂、攻击、诽谤等行为。
它的实质是一种暴力行为,对受害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缺乏网络素质随着手机和电脑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人开始涉足网络世界,但是缺乏网络素质就成为网络暴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人常常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发表评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辱骂他人,这使得网上传播的负面信息日益增多,构成网络暴力。
2.情绪控制不良有些人在面对不愉快或者挫败时情绪控制能力非常不好,他们往往不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网上发泄来解决问题。
这种情绪发泄往往会影响他人,构成网络暴力。
3.信息来源不可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一些人由于不了解这些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就会随意传播虚假信息,使得一些人被误解或者遭受侵害。
同时,网络暴力行为中,也有很多是基于虚假信息的。
1.大力普及网络素质教育对于网络暴力的治理,首先需要普及网络素质教育。
要告诫公众,让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规则,强化网络道德伦理,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网络文明素质和技能,从而减少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2.严格打击网络暴力行为对于网络暴力行为,需要主管部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打击,让那些有意向网络上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他人、诽谤他人、利用网络骚扰他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同时,在网络暴力事件的调查中,要确保公正、公正的调查和处理,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做出不公正的行为。
3.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在互联网社会中,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标准,建立有效的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网上舆论环境。
政府和网络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安全技术和治理技术的发展,共同打造和维护互联网社会的和谐稳定。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网络暴力是一种具有侵害性质的行为,通过网络平台对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攻击、谩骂、恐吓、造谣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形象。
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网络匿名性的滥用、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等。
针对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如提高网络素质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建立网络道德规范等,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一、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2.网络匿名性的滥用网络匿名性是网络暴力行为的助长因素之一。
在网络空间中,很多人借助网络匿名性,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肆意进行攻击和谩骂他人的行为。
他们觉得自己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可以迅速地在网络上发泄情绪。
正是因为这种匿名性,一些人才会肆无忌惮地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3.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人心理因素在网络暴力行为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有的人因为自卑、失落等心理问题,在网络上通过攻击他人来寻找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有的人则是因为情绪失控,一时冲动就会在网络上发布负面言论和攻击性言辞。
这些个人心理因素的作用,使得网络暴力行为更加泛滥。
二、对网络暴力的应对策略1.提高网络素质教育提高网络素质教育是防范网络暴力的根本之策。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增强网络自我保护意识,规范网络言行,杜绝网络暴力的发生。
2.加强网络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防止一些虚假信息、攻击性言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予以严惩,切实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
3.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是减少网络暴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道德规范的约束,社会舆论和网络空间将得到规范,恶意攻击行为将受到道德谴责,使得网络暴力行为减少甚至消失。
4.加强心理辅导和疏导针对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应该开展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逐渐显现出来。
网络语言暴力指的是人们在网络上使用言语或文字进行攻击、诽谤、侮辱、恐吓等行为,给受害者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
网络语言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痛苦,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因分析1.心理压力大大学生作为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双重的群体,很容易因为各种压力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面对考试、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等问题,他们很容易将情绪转嫁到网上,甚至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从而言语暴力行为出现。
2.文化教育不足一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和教育,对于网络世界的规范和礼仪没有清晰的认识。
在网络上只注重自己情绪的宣泄,而忽视了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伤害。
3.社交平台匿名性一些社交平台允许用户进行匿名发言,这种匿名性使得一些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甚至进行侮辱、辱骂等行为。
匿名性使得这些人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往往因为不留下真实信息,导致被攻击者难以追查凶者。
4.信息传播迅速网络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迅速和广泛,一条负面言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扩散开来,从而扩大了其对受害者的伤害。
因此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这种传播效应而滋生出更多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
二、对策建议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心理课程、心理咨询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因压力引起的情绪波动。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宣传网络礼仪和规范。
大学生应该明白在网络上言行的后果,以及尊重他人和自律的重要性。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管,监督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
3.提高网络平台监管力度网络平台应该加强对用户言论的监管力度,严格打击网络暴力言论,合理设置言论规则和审核机制。
网络暴力原因和解决措施
网络暴力原因和解决措施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对他人进行侮辱、恐吓、造谣、人肉搜索等攻击性言论和行为。
网络暴力的存在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本文将分析网络暴力的原因,探讨解决措施,以期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秩序和社会稳定。
一、网络暴力原因1、匿名性:网络提供了一个相对隐蔽的环境,使得施暴者可以轻易隐藏身份,不承担责任,从而肆意发泄情绪,攻击他人。
2、缺乏监管: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容易形成舆论导向,诱发网民情绪激动,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3、道德沦丧:一些网民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治观念,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对网络暴力行为置之不理。
4、社会压力: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各种压力,无法有效释放情绪,往往在网络上寻找发泄途径,选择对他人“出气”。
二、网络暴力解决措施1、法律监管: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对网络暴力行为及时处罚,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
2、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对网民的道德建设和法治观念的教育,提高网民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网络文明意识。
3、平台监管:网络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建立举报机制,对违规言论及时删除,预防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4、心理援助:加强对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心理援助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克服暴力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
5、舆论引导:加强媒体的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网络暴力问题,共同呵护网络环境。
狮子尾声:网络暴力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大顽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唯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加强法治建设、道德教育、平台监管和心理援助,才能有效遏制网络暴力的蔓延,营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
希望每个网民都能自觉遵守法规,保持网络文明,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
愿我们的网络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等数字化平台进行的恶意行为,包括辱骂、侮辱、恐吓、威胁、人肉搜索等行为。
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带来威胁,也会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就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1.匿名性在网络空间中,个人可以选择隐匿自身身份,使用假名或匿名等方式进行言论发表。
与现实生活中的言行相比,网络暴力可能会更加肆意,更难追溯。
这种匿名性的存在会使部分网民产生暴力情绪,对别人进行伤害与辱骂行为。
2.言辞暴力的传播社交媒体可以迅速传播信息,一次网络暴力事件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言辞暴力可以更快速地传播并扩大影响范围,对当事人造成心理与精神上的伤害与压力。
3.浅薄的网络素养网络日新月异,优缺点并存。
一方面,网络为信息传达带来了更多便利;另一方面,网络也方便了各类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由于缺少足够的网络素养,一些用户可能对社交媒体所允许的行为界限不够清晰,无法正确认识不当言论对他人的伤害性和影响性。
缺乏网络素养的人可能更容易在各类社交媒体上表现出攻击性和侵权行为。
4.对自身情绪控制能力的依赖网络暴力不少源于情绪的失控,例如宣泄不满、发泄愤怒等等。
很多争论型话题的热度,会动辄跨越多天,炒作对立情绪。
情绪控制的缺失会加剧语言暴力,导致网络暴力日益严峻。
二、对策1.提高网络素养提高网络素养非常重要,对个人而言,深入了解网络环境特性、学习网络差错语言技巧,有利于锻炼理性思维能力,增强辨析能力,避免受网络暴力损害。
对于社会而言,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使人们形成更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
2.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于恶意网络暴力行为,可以依赖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的社群维护力量,通过举报等方式削弱其存在空间;重要的是诉诸法律手段,追究责任。
要加强互联网执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和网络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再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这种在网络世界中由众多网民的言论所形成的所谓的“道德审判”以及无节制的、恶意的谩骂与人身攻击我们称之为“网络暴力”,这不仅对当事人的精神与心理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且紧接其后的“人肉搜索”更是把这种影响由网络世界带到了现实社会,严重扰乱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
由此带来的道德与法律层面上的矛盾与问题已经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讨论。
不能否认,网络已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渠道,越来越多的民众习惯选择在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并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诉求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去,网络舆论也由此产生。
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重要体现,也确实对许多现实事件回归真相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网络暴力”现象,对其所触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应高度重视,并深入剖析其成因,探寻切实可行的对策,力求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有效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第一,网络媒体的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无形中充当了“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网络媒体具有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这一方面使得网民可以更为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另一方面,网民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几乎无须负责,这就大大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下,尤其是在一些煽动性言语的误导下,很多网民往往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继而盲目地对事件作出是非判断和道德评价,并以过激的言论和侮辱性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声讨”和人身攻击, 而这又会吸引更多的网民加入其中,网络暴力事件也由此产生。
在众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所造成的网民对自身言行过度放纵的心理倾向,许多人性的弱点也似乎在这顶“保护伞”下被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
因此在网络世界中,网民正是凭借其虚拟的身份无所顾忌地对当事人进行谩骂和攻击,由此形成的网络暴力给当事人的身心和实际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难以想象的创伤和影响。
例如,在“铜须门”事件中,只是一条简单的而缺乏证据的帖子就引发了众多网民的激烈讨论,绝大多数的网友对“铜须”的行为报以强烈的谴责并义愤填膺的对其进行言论“围剿”,很少有人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在“匿名身份、无须负责”的心理暗示下,网民们对“铜须”的自我申辩毫不理会,甚至当发帖人自己也称其内容多有杜撰之后, 网民仍旧对“铜须”进行声讨,并将这种影响延伸至了现实世界中。
“铜须”的父母、所就读的学校不断接到骚扰电话, 恐吓、咒骂甚至勒索,严重影响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网民在网络世界甚至现实世界中之所以轻易对他人施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匿名身份所致。
第二,网民的年轻化及其从众心理使得网络言论带有更多的情绪化和盲目性的特点,而相关网站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又刻意凸显这种网络言论,从而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网民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中10至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所占的比重继续提升, 达到了67.4%。
①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遇事极易冲动,学历层次较低也制约了他们对事情做冷静细致、全面深入的思考,往往是主帖事件在网络上一经发布,他们便急于表达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由于缺乏对事件做进一步的思考, 其言论也就带有较多的随意性与情绪化的色彩,甚至很多仅仅就是无节制的情绪、情感的宣泄。
同时,网络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倾向也较为明显。
网络群体虽然不是现实世界中的群体,但在意见表达过程中也会形成“沉默的螺旋”现象, 即有些网民为了不使自己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境地,通常会附和多数人的观点而不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即便有少数网民表达出了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观点,也会受到其他网民的群起反对甚至言论攻击,从而使这些微弱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讨伐”当事人的声浪之中,正是在这种“沉默的螺旋”中强势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网络暴力也就在所难免。
许多网站为了追求更多的商业利益,常常不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发布一些血腥的图片或使用极具煽动性的标题,来吸引网民的眼球,获取高点击率。
对网民们发表的那些情绪化色彩较为浓重的言论,不仅没有及时删除并引导网民做理性思考,反而加以凸显,借此吸引更多网民的关注。
网络媒体把关责任的缺失对于网络暴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目前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这不仅无法对网民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同时难以明确的责任主体也给法律意“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关梅传媒论苑CHUANMEILUNYUAN1182009.12义上的责任追究带来了困难,“他律”的缺失使得许多网民有恃无恐,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
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对互联网的管理还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这显然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对随意发布虚假信息甚至是恶意散播谣言的网民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来加以制止和管理。
特别是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法律与现实的矛盾更为突出。
从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过程来看,参与其中的网民应是责任主体。
他们或是发表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失实言论,或是通过“人肉搜索”肆意践踏他人隐私,甚至对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进行言语和行动的侵扰。
但在具体的责任追究过程中,这种看似明确的责任主体却隐含着诸多复杂的因素:例如,有些网民可能是全程参与,也可能是阶段性参与;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也无法对每个个体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准确量化,因为网络暴力事件的最终形成是网络群体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参与其中发表言论的网民个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又无法准确查询到网民的真实身份,因此,即便当事人诉诸法律,也很难对其作出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制裁,多数网络暴力事件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缺少外在的法律约束不仅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身处网络群体中,“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助长了网络暴行的蔓延。
“网络暴力”现象的应对措施第一,各级政府应具有明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努力构建公共信息平台,规范信息发布的渠道,并建立完善的网络言论的应急疏导机制,对有可能形成网络暴力事件的言论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面对网络暴力事件,政府应自觉居于主导地位,并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因为很多网络暴力事件最初就是源于网民对事实的不知情,而政府相关部门又没能及时澄清事实的真相,从而导致网民被一些恶意传播的谣言所蛊惑进而情绪失控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相反,如果事实真相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公诸于众,谣言就会不攻自破,从而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影响减少到最小。
例如,在“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当千万网民打着正义的旗帜用过激的言论“惩处”这位后母时,警方通报了事实的真相:小女孩身上的伤痕为疾病症状,并非受到后母虐待。
随着谴责声音的渐渐消退,这起网络暴力事件也就此结束。
因此,各级政府应构建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以加大对网络言论的监管力度,做到能够及时对网络上初具影响的事件作出预判,并把事件真相或相关调查情况公布出来,这样不仅会对事态的不良发展起到遏制作用,也会有效地引导网民的言论更趋于理性化。
第二,加快网络立法建设的步伐,以法律手段来约束和制裁网络暴力行为。
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是需要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做制度保障的,但我国目前的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
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并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
2008 年,由“姜岩死亡博客”事件为导火索进而引发了我国的“网络暴力第一案”,其最终审判结果也应给类似的“网络暴力”事件以警醒。
在这起案件中,因不堪网上“道德审判”和“人肉搜索”对其精神和现实生活带来的严重困扰,当事人王菲以侵犯名誉权、隐私权为由把相关人员及两家网络公司起诉至法院,并在一审判决中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法院认定被告构成了对王菲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侵犯,判令被告删除相关文章及照片、在网站首页刊登道歉函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由此,我们看到了法律制裁力量的强大。
相信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网民的行为会更趋于理性化, 那种“零责任”的心理也会逐渐消失。
第三,规范网站行为,倡导行业自律,使其自觉承担起网络信息“把关人”的角色。
一些网站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无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平台。
因此,需要规范网站行为,提高企业的道德标准,并大力倡导行业自律,使网络企业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
同时,网络媒体应通过多种方式自觉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删除危害国家、社会或侵犯个人隐私的帖子,一旦发现言论较为偏激要及时处理,并不断完善对网络信息源的控制和追查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意见领袖”的培养,因为在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因此网站对“意见领袖”的培养也是引导网民言论理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尤其是当受众面对大量的无法分辨真伪的网络信息和一些偏颇的极端言论时, 就更加需要“意见领袖”来为自己分析、解惑,这也会大大降低网络暴力的发生几率。
目前很多大型网站都注意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其代表性的言论往往会被放在网站的显著位置,以引起更多网友的关注并最终影响网络言论的发展方向。
第四,加强对民众的网络媒体素养教育,提升网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网络暴力事件的主体是网民,因此,从自律角度出发大力开展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才是解决网络暴力问题的根本途径。
网民不仅应该掌握基本的对于网络信息的浏览、获取的能力,更应该具备对于各种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让虚假的网络信息和偏激的网络言论消失在萌芽状态,这样,网络暴力事件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
同时,网民还应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从自我做起倡导“绿色上网”,并时刻以清醒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侵害他人权益的事情,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良性的网络言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