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子生物学与医药的综述
综述现代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术,可在同一个 PCR 体系中增添 2 对以上引物,提高检测结
果准确性。 但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病原微生物检
测过程中难度较大,究其原因是病原微生物体积较小,且死
菌量较大,为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需首先将死菌筛选出,使
用活菌进行检测。
采用其他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会受液体及其他因素影
用。 人们通过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在磁性纳米球表面,而后使
用酶、荧光染剂等进行检验。 将其与传统检验方案对比发
现,新型分子纳米技术检验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且具有操作
简单有优势。
应用分子纳米技术可对人体各种生化指标状态进行分
析,继而判断机体内是否存在足够的微量元素,其次分子纳
米技术可应用在病变基因修整中,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
质检测中应用广泛。 例如,通过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对机
体微量蛋白进行研究,通过分子生物遗传器可明确血液标本
特异性,继而为临床治疗、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有报告指出,利用分子生物遗传器检验食物中大肠埃希
菌,灵敏度在 102- 103CFU / mL 之间,5 ~ 7min 便可完成一个
样品的检测,不仅稳定性较高,还可节约检测所需时间,亦可
体病变进行评估,为后期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引导,提高各疾
病控制效果。 因此分子蛋白组必然会成为医学检验的主流
方向,且在医学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五、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对病原菌微生物的检测
传统的病原菌检测技术耗时长、步骤繁杂,在检验过程
中需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在检验过程中应用现代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提高检测效率及敏感度。 例如,在检测核
响,但应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既可提
分子生物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分子生物学,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词,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没少发挥作用,尤其是在药学这个领域。
想象一下,你正在看一部紧张刺激的悬疑片,而药学就是那位聪明的侦探,分子生物学则是它身后强大的支持团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个领域的“兄弟情”,看看分子生物学是如何为药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的。
1. 分子生物学是什么?1.1 基础知识先来普及一下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吧。
分子生物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生命的分子基础。
我们说的那些DNA、RNA和蛋白质,都是它的“主角”。
它们就像是一支交响乐团,只有各自发挥作用,才能奏出生命的华美乐章。
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科学家们能够搞清楚生命体是如何运作的,从细胞分裂到遗传信息的传递,真是精彩纷呈。
1.2 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那么,药学又是怎么跟分子生物学扯上关系的呢?简单来说,药学需要了解生物体内发生了什么,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药物。
比如说,某种疾病的成因,往往是因为某种蛋白质出问题了。
这时候,分子生物学的“侦探”精神就派上用场了。
通过对这些分子的分析,药学可以对症下药,开发出治疗方案。
2. 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2.1 新药的发现咱们来聊聊新药的发现。
以前,药物的研发就像是在黑暗的隧道中摸索,偶尔碰碰壁,运气好的时候才找到出路。
而如今,有了分子生物学的帮助,科学家们就像拿到了手电筒,照亮了前方的路。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人员能够识别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从而找到潜在的新药靶点。
换句话说,分子生物学帮我们找到了药物研发的“金钥匙”。
2.2 个性化医疗除了新药研发,分子生物学还为个性化医疗铺平了道路。
你听说过“量身定制”吗?在医疗领域,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通过基因检测,医生能够了解患者的遗传特征,进而制定出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比如,某些药物对某些人有效,但对另一些人却没用。
这就是分子生物学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能够根据每个人的“独特DNA”来决定最佳的药物。
3. 分子生物学的未来3.1 持续创新分子生物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真是如火如荼,未来也充满希望。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从分子生物学在阴阳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在脏腑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在“证”的本质研究中的应用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结果:分子生物学已经普遍应用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对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结论:通过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中,可以使对中医药的研究有质的飞跃,最终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
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阐明了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其主要任务。
分子生物学为进一步认识生命现象的内在基本规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核酸、蛋白质等基本生命物质组成了几乎所有的生命现象,人体的细胞中都存在着核酸大分子和环状核苷酸小分子,它们对机体的各种活动有广泛的影响作用。
通过这些生命物质对机体新陈代谢的调节可以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得以调控。
中医理论和分子生物学虽然是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时代的产物,但是两种科学所探讨的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相同的。
因此,将分子生物学引入到中医药的研究中,从分子和基因的水平研究中医药对于推动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实现中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分子生物学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概述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脏相学说等都体现了朴素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观点。
本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对整体的功能和联系进行辨证的研究。
也就是说,分子生物学是应用还原的方法研究生命的。
从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超微结构以及分子水平阐发生命的物质基础,再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利用现代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说,把“孤立”的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把局部功能与整体的作用联系起来,把局部病变和整体的症状体征联系起来,把人体与大自然联系起来,这种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整体观不仅与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有相似点,而且比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观更为客观更为清晰。
分子生物学对药物研发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对药物研发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研发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而分子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药物研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它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一、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意义药物研发的目的是寻找针对疾病的有效药物,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而分子生物学则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分支,其研究范围包括基因、蛋白质、核酸等。
因此,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药物的设计和筛选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影响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相关信息。
而分子生物学正是揭示生物分子功能和结构的重要工具。
例如,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是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通过解析蛋白质的结构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可以帮助研发人员预测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以及药物的亲和力等参数。
其次,分子生物学提供了许多工具和技术,使药物研发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例如,分子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可以让研究人员在体外或体内大量生产药物分子或模拟疾病模型,为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提供重要的支持。
最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兴起。
高通量筛选技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可以同时测试大量的药物分子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药物研发变得更加快速和高效,同时也提高了筛选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具体应用1. 靶点发现在药物研发中,找到合适的靶点是非常关键的。
靶点是指对疾病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分子,例如受体、酶、信号传导蛋白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研究靶点的结构和功能来预测药物与靶点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帮助研发人员选择潜在的靶点。
2. 分子修饰分子修饰是指通过改变生物分子的化学结构或添加化学基团等方式来改变其性质和活性。
药物研发中,分子修饰技术可以用来优化药物分子的性能,例如提高药物的亲和力、改变药物的代谢途径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进展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
这种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等优势而成为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工具,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一、PCR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能够在体外迅速扩增DNA特定片段的技术。
在医学诊断中,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的DNA,以便迅速准确地诊断疾病。
例如,PCR技术可以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如结核病、肺炎等。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病原体的DNA,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特定的病原体,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遗传病的基因突变。
许多遗传病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这些基因突变,及早发现遗传病的存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PCR技术在近年来的肿瘤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的突变基因,可以选择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
二、基因芯片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基因芯片是一种能够在一个芯片上同时检测大量基因表达水平的技术。
基因芯片通过固定在芯片上的DNA探针与待测样本中的DNA结合,并利用荧光信号进行检测。
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大量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基因芯片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大量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确定患者的肿瘤类型、预测其预后以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此外,基因芯片还可以用于监测药物的疗效和预测药物的耐药性。
通过对患者肿瘤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并预测肿瘤对药物的耐药性,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下一代测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同时对大量DNA或RNA分子进行测序,大大提高了测序的速度和效率。
这种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的提升和进步,医疗领域也不例外。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种利用分子水平的生物学信息研究生命现象的技术,最近在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DNA鉴定技术DNA鉴定技术是利用DNA序列比对的原理,破解DNA序列中的密码,从而实现人类个体识别、亲子关系确定、疾病基因筛查等功能。
在法医学上, DNA鉴定可以帮助鉴定未经身份确认的死亡者;在生育医学上,可以通过关键基因的筛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生育方案。
二、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因组进行全面测序,以期探寻已知和未知的基因突变、分子机制和相关性疾病。
这里“基因组”指的是生物体中所有DNA序列的总和。
与传统的基因测序技术相比,深度测序技术能够检测更多的基因,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更好地发现基因突变。
三、PCR技术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是目前基因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PCR技术是指通过DNA聚合酶酶的作用,将DNA复制成数百万份,并进行放大以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
利用PC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突变的筛查,例如可以筛查乳腺癌基因突变等。
四、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是最新的一项基因编辑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改变DNA序列,矫正或删除基因突变,从而在基因水平上对某些疾病产生治愈效果。
例如,对于遗传性疾病,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修正我们基因突变,从根本上消除患病的因素。
总的来说,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在医疗领域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期待这些技术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在人类健康领域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研究基因、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等分子水平的细节,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基因工程与基因治疗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体进行基因的重组和改造。
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科学家可以将特定的基因导入细胞中,以增强或抑制其功能。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在植物中引入抗虫基因,提高植物的抵抗力;在动物中导入人类胰岛素基因,使其分泌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等。
基因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基因来治疗疾病。
目前,基因治疗已经在某些疾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例如,采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治疗罕见遗传性疾病——囊性纤维化患者,通过引入正常的CFTR基因,可以恢复氯离子通道的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DNA测序技术的突破DNA测序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对DNA序列进行高效、快速和准确的测定。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测序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项技术的突破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医学领域。
例如,通过对肿瘤患者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可以发现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致病基因,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DNA测序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新药开发,帮助科学家在大规模基因组中筛选适合的药物靶点,并进行个性化药物设计。
三、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分子,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蛋白质组表达谱的研究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通过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分子生物学综述

引言概述: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深入探索了生物体的分子组成、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机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在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综述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技术和应用,并探讨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正文:一、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概念1.1DNA和基因1.1.1DNA的结构和功能1.1.2基因的定义和定位1.1.3基因表达与调控1.2RNA和蛋白质1.2.1RNA的种类和功能1.2.2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1.2.3R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1.3酶和催化1.3.1酶的种类和功能1.3.2酶与底物的结合和催化作用1.3.3酶的调控和抑制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工具2.1PCR技术2.1.1PCR的原理和步骤2.1.2PCR的应用领域和意义2.1.3PCR的局限性和改进2.2DNA测序技术2.2.1传统测序方法和新一代测序方法2.2.2DNA测序的原理和步骤2.2.3DNA测序的应用和前景2.3基因编辑技术2.3.1CRISPRCas9系统的原理和应用2.3.2基因编辑的方法和限制2.3.3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三、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3.1分子诊断技术3.1.1基因突变的检测和诊断3.1.2基因表达分析和分子标记的应用3.1.3分子生物学在肿瘤学中的应用3.2基因治疗3.2.1基因治疗的原理和方法3.2.2基因治疗在遗传病和癌症中的应用3.2.3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前景四、分子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4.1转基因技术4.1.1转基因作物的定义和制作过程4.1.2转基因作物的优点和争议4.1.3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前景4.2遗传改良技术4.2.1遗传改良的目的和方法4.2.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改良的应用4.2.3遗传改良技术在粮食产量和品质改良中的作用五、分子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意义5.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1.1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发展5.1.2药物开发和个体化医学的实现5.1.3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和预防策略的制定5.2对粮食生产的影响5.2.1高产和抗病虫害作物的培育5.2.2营养改良和耐盐碱作物的培育5.2.3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总结:分子生物学作为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学科,在疾病预防、医学治疗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析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制药领域上的应用

浅析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制药领域上的应用医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的发展需要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推动。
一些分子生物学服务机构提供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较为先进和前沿的技术,可以更好地阐明生命和疾病的本质是什么。
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药物研发,如利用重组DNA技术和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可以改造病原体或有关蛋白成分,研究出各种基因工程疫苗,取代传统的疫苗,不仅可以提高免疫保护效果,而且安全性更高。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完成,分子生物学技术也不断完善,其在生物制药领域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子生物学在多肽药物研发上的应用在生物制药领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多肽药物,已属常见。
如利用基因工程制备多肽疫苗,随着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等学科的发展,研制疫苗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
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提取或人工合成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抗原成分而制成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等,这类疫苗安全,副作用较少的危险,但是免疫原性比较弱,对婴幼儿效果不理想。
另外还有一种为重组基因疫苗。
我国1989年引进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研制方法,就是将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克隆到酵母菌中,通过基因表达产生大量的抗原物质,使得疫苗制备变得容易和简单,并沿用至今。
此外还有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干扰素、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B细胞生长因子、巨噬细胞及激活因子、免疫球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孕激素、凝血Ⅷ因子、红细胞生成素、胸腺素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也是现代药物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美迪西提供分子生物学服务。
2、分子生物学在酶制剂研究中的应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催化特定生物化学反应的一种生物催化剂。
酶制剂是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催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降低能耗、减少化学污染等特点,其应用领域遍布食品、纺织、饲料、洗剂、造纸、皮革、医药以及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
分子生物学文献综述

分子生物学文献综述分子生物学文献综述是对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文章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篇分子生物学文献综述的示例:标题: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些研究在医学、农业、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本文还讨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已经成为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本文将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同时,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如CRISPR-Cas9系统,为基因治疗和遗传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和功能变化的科学。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通过质谱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也为理解生物体内复杂的信号传导网络提供了重要信息。
四、代谢组学研究进展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代谢物变化的科学。
近年来,代谢组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通过对尿液、血液等体液的代谢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过程。
同时,代谢组学研究也为农业、生态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五、应用领域分子生物学在医学、农业、生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领域,通过对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手段。
在农业领域,通过对农作物基因和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日益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各个医疗领域,其中包括中医药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并探讨这些应用的潜力和展望。
一、基因检测技术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基因检测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学领域的个体化治疗,它通过对病人的基因组检测,了解其遗传基础及个性化特征,为中医药学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础资料。
1.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药学基因多态性是指一组基因中发生的变异所造成的多种基因表达状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in/del变异。
在中医药学中,基因多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因为它与药物代谢、药物副作用和药物反应等方面有关系。
在临床上,乙肝携带者能够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情况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畅销药物盐酸利巴韦林能够促进乙肝病毒清除,但在个别病人受体的变异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对于乙肝患者而言,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以提供个体化治疗策略。
2.药效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药效基因组学是一种利用全基因组方法研究药物治疗反应的新技术。
它可以分析药物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发现影响药效的基因,从而预测药物治疗效果。
在中医药学中,药效基因组学技术可以用于早期预测不同患者的药物反应以及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
针对中草药的多种复方制剂来说,药效基因组学的技术可以识别放血蓼所搭配的草药成分是其有效成分在基因水平上的作用。
3. 药代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药代基因组学是指基因组学、药物代谢学和药物学三者之间的交叉学科。
利用此技术,可以分析某一特定基因的变异导致不同物种个体处理药物的差异,其中包括药物的代谢和毒性反应等因素。
在中医药学中,药代基因组学可以用于分析该药物在个体中的代谢情况,从而提高个体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二、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1. 药物有效成分分析和鉴别方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是杂质和模拟品最容易发生的药物制剂之一,具有复杂性、多组分、多途径等特点,使得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在鉴别和质量控制方面相当具有挑战性。
中药学与分子生物学

2、李孟秋等研究雷公藤红素对小鼠的免疫抑制
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L-6MRNA表达的影响
采用碳粒廓清、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测 定和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观察雷公藤红素对小 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运用RT-PCR半定量法研究雷 公藤红素对小鼠肝脏IL-6mRNA 表达影响。雷公藤 红素能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400ug/kg),且 与剂量呈依赖关系;小鼠耳廓肿胀度研究表明, 雷公藤红素能使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减轻 (400ug/kg);雷公藤红素剂量在0.25ug/mL时,可 以明显抑制植物பைடு நூலகம்凝素(PHA)诱导的细胞增殖;雷 公藤红素800ug/kg能对抗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小鼠肝脏IL-6mRNA含量的升高。雷公藤红素在一 定程度上能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能抑制炎症细 胞因子IL-6基因的过度表达。
因表达谱的影响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复方丹参注射液作用 细胞18h,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对照,用心血管 疾病及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芯片研究复方丹参注 射液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 响,并用RT-PCR方法对表达上调与表达下调的基 因进行了扩增和电泳检测。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出 复方丹参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基因9个,其中上调 基因3个,下调基因6个,包括一些与免疫、血管 舒缩、细胞黏附及抗氧化的相关基因;对差异表 达的基因用RT-PCR 扩增及电泳检测结果与基因芯 片结果一致,证实了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复方丹 参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基因水平调节内皮细胞的功 能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中药优良品种的 培育
2、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中药作用机理
3、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开发 新药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开发新药 在后基因时代,随着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
谈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谈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摘要】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疾病诊断方面,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帮助医生确诊疾病类型。
在药物研发领域,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药物靶点筛选和药效评估,加速新药开发进程。
在治疗方案选择方面,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针对患者的个体基因特征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在疾病预防和遗传病筛查方面,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医学检验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为医学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疾病诊断、药物研发、治疗方案选择、疾病预防、遗传病筛查、革命性变革、应用前景广阔。
1. 引言1.1 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在过去,医学检验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生化、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技术,但这些方法存在着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不足的问题。
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可以直接检测和分析生物体内的DNA、RNA、蛋白质等分子,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从而及早发现遗传性疾病的风险。
基因表达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医学诊断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分子生物学将在医学检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未来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2. 正文2.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程度和预后。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检验可以更快速地进行疾病诊断,并且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
通过PCR技术,可以对患者的DNA进行扩增,从而检测特定序列的基因突变或拷贝数变化,进而诊断遗传病、感染病或肿瘤。
分子生物学与药学

分子生物学与药学
分子生物学和药学是紧密相关的学科,两者在药物研发和药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下面是分子生物学与药学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1.药物研发:分子生物学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和技
术。
通过对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基因和信号分子)的认
识,药物研究者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寻找新的药物
靶点、设计和合成药物分子,并开发新的药物筛选和评估
方法。
2.药效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药物的作用
机制和药效学。
通过分析药物与特定分子靶点之间的相互
作用,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方式和药效学特性,进而
优化药物设计和开发。
3.基因治疗和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提供了基因治疗和基因
组学的关键工具和方法。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修复、替换或调节异常基因,实现基因治疗,用于治疗遗传性疾
病和其他疾病。
此外,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个体基因组的
变异和相关基因对药物反应和药物代谢的影响,为个体化
药物治疗提供了基础。
4.药物安全性评估: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药物的安全性评
估。
通过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使用细胞和动物模型,分子
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药物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识别可能的
毒性效应,并评估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总之,分子生物学在药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为药物研发、药效学、基因治疗和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和药学的交叉应用还将进一步推动药物研发和治疗的创新。
文献综述

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它是一门现代生物学,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
“分子生物学”一词最早在1945年由William Astbury在Harvey Lecture上应用。
1953年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首次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建立。
分子生物学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医学与时俱进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分子生物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当中的应用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is)狭义上是基于核酸的诊断,即对各种DNA(RNA)样本的病原性突变的检测以便实现对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分子诊断得到了空间的机会。
随着蛋白组学的研究,分子诊断有赋予了新的外延—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成为分子诊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分子诊断是当前的一种临床实际,从Kan 及其同事首次应用DNA 杂交实现α-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到Saiki 发明PCR 技术特别是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应用,再到高通量自动化的生物芯片技术以及变性高效液相层析、SNP 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从利用分子杂交、PCR 等单一技和定性诊断发展到多项技术的联合应用和半定量、定量和多基因病分子诊断,再到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大分子的诊断;从治疗性诊断,发展到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疾病基因或疾病相关基因的筛查和预防性分析评价。
分子诊断正处于学科发展的黄金时代。
而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继续发展,分子诊断还将出现更加辉煌的明天。
分子治疗(molecular therapy)分子治疗作为一项全新的疾病治疗手段,近20年来迅速发展,当今,分子生物已应用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上。
1,肿瘤治疗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生物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第四种模式。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药研发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药研发中的意义和局限性引言:随着现代医药科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正逐渐成为医药研发领域的重要工具。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研究和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机制,为药物的发现、临床应用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然而,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药研发中的意义和局限性展开讨论。
一、意义:1.药物发现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药物发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例如,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成为可能。
通过改变和重组特定基因,研究人员可以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用于治疗严重的遗传性疾病。
此外,克隆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过程中,加速了潜在药物分子的鉴定和筛选。
2.疾病诊断和治疗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从而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感染疾病。
此外,PCR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成为可能。
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还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了支持,通过分析个体基因组信息,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生物药物生产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药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药物,如单克隆抗体等。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药物产量,还可以减少传统药物制造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二、局限性:1.技术复杂性和高成本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知识和高度复杂的实验室设备,这对医药研发机构和医院来说往往是一项巨大的投资。
同时,技术的复杂性也要求研究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
2.技术可靠性和一致性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往往较好,但在临床应用中可能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样本的获取和保存可能影响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结果,导致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受损。
分子生物学在医药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医药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保障。
分子生物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分子生物学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在疾病预防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基因检测和疫苗研发两个方面。
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基因信息,预测其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从而实现早期预防。
例如,对于乳腺癌、肺癌等遗传性疾病,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提前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另一方面,疫苗的研发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可以对病原体的基因进行精确分析,快速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疫苗,为公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二、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疾病诊断方面,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例如,基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基因诊断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病原体进行精确的检测和识别,提高疾病的诊断速度和准确性。
分子生物学还在肿瘤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进行分析,可以精确判断肿瘤的性质和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子生物学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在疾病治疗方面,分子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靶向治疗是分子生物学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识别疾病相关的特定分子靶点,我们可以设计出针对性的药物,精确地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副作用。
例如,针对某些癌症的靶向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基因治疗是另一种由分子生物学衍生出的治疗方法。
通过修改人类基因,纠正缺陷基因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虽然目前基因治疗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四、展望未来分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在未来看到更多的突破性成果。
例如,通过解码人类基因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生理和病理过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加精确的疾病预测和治疗方法;通过研究免疫系统与疾病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发现新的免疫疗法和疫苗设计策略。
分子生物学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学科,它通过对细胞、基因、蛋白质、代谢方式等生物分子的研究,揭示了生命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本质规律,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分子生物学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只是它是一种全新的学科领域,那么如今,随着技术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分子生物学已经渗透到了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
从基因诊断到肿瘤的筛查和治疗,从个性化药物设计到基因编辑,分子生物学的应用正在为医疗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主要包括基因诊断、用于药物研发的分子筛选技术和基因编辑等方面,下面我们逐一来介绍它们。
第一,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是分子生物学在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基因检测被广泛应用在致病基因的检测和遗传病的诊断中。
它可以通过分离出人体细胞中的DNA,通过PCR扩增,再通过测序的方法,发现一些疾病的致病基因,如乳腺癌、结肠癌等。
同时,基因诊断还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粘多糖病等。
第二,用于药物研发的分子筛选技术。
分子筛选技术是现代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高通量筛选技术已经成为药物研发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这种技术通过自动化流水线的高效安排和互联网的数据共享,使得药物分子的筛选周期缩短、效率提高。
其中,分子生物学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高通量基因编程和高通量跨膜传输蛋白活性测试技术的发展。
这不仅大大地加速了药物筛选的过程,也降低了药物研发的成本。
第三,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成为了目前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方向。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检测、更正、增强或缩小了诱导基因突变的能力,用于治疗高度个性化的疾病。
基因编辑技术的核心在于CRISPR-Cas9系统,一种常见的分子“剪刀”,它可以使科学家们精确地删除、替换或更正人类细胞的突变基因。
此外,基因编辑还可以用于治疗肿瘤和其他遗传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与医药专业:11生技姓名:檀慧芳学号:1102021036摘要: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不仅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和生气的领域,也是新世纪的带头学科。
在医学中,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关系,乃至在诊断治疗上的应用[1]。
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药的逐步发展,分子生物学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生物医药行业中。
下文将通过对分子生物学和医药的介绍、分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再生医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这三方面内容来介绍分子生物学与医药。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生物医药应用发展趋势与展望1、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医药简介1.1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的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科学。
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它涵盖了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整个生物学的面貌,其研究成果已在工业、农业、医学、食品、材料、能源、冶金、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所有生物学现象的分子基础,内容十分广泛,但可以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研究一直是影响整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线。
近20年来,由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人们已经改变了从表型到基因型的传统研究基因的途径,能够直接从克隆目的基因出发,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表型的关系,使基因的研究进入了反向生物学阶段。
2.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此方面研究的重点是DNA或基因怎样在相关的酶与蛋白质因子的作用下按照中心法则进行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以及对mRNA分子剪接、加工、编辑和对新生多肽链折叠成为功能结构的研究。
3.基因表达调控和研究:基因表达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在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按照一定的时空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加以修正。
基因表达调控主要表现在对上游调控序列、信号转导、转录因子以及RNA剪辑等几个方面。
4.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科学技术。
应用此技术能将不同的DNA片段进行定向的连接,并且在特定的宿主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表达。
它的主要目的用于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很低的多肽也可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有效阻止病情发展。
DNA重组技术还被用来进行基础研究。
分子生物学研究核心是遗传信息的结构、传递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DNA重组技术必不可少。
5.结构分子生物学:任何一个生物大分子当它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需要有两个前提:必须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且在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结构和构象的变化。
分子生物学已经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生物学的面貌[3]。
1.2生物医药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制品的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8-201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
《2013-2017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国家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使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4]。
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1.52%,2010年行业产销规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速超过40%。
认为,未来十年,一批基因治疗方案、药物将进入应用阶段。
中国生物药研发与产业化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形成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足鼎立的药物新格局。
我国将针对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取得200个生物新药证书,开发近200种生物药,近400个生物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中国生物制药的高速发展时代已经到来。
2、分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2.1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治疗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
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
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5]。
基因治疗分为二种形式:一是体细胞基因治疗,正在广泛使用;二是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因能引起遗传改变而受到限制。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目前开展的基因治疗只限于体细胞。
(1)生殖细胞基因治疗:生殖细胞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转移到患者的生殖细胞(精细胞、卵细胞中早期胚胎)使其发育成正常个体,显然,这是理想的方法。
实际上,这种靶细胞的遗传修饰至今尚无实质性进展。
基因的这种转移一般只能用显微注射,然而效率不高,并且只适用排卵周期短而次数多的动物,这难适用于人类。
而在人类实行基因转移到生殖细胞,并世代遗传,又涉及伦理学问题。
因此,就人类而言,多不考虑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途径。
(2)体细胞基因治疗:体细胞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基因转移到体细胞,使之表达基因产物,以达到治疗目的。
基因治疗按基因操作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基因修正和基因置换,即将缺陷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不涉及基因组的其他任何改变。
通过同源重组即基因打靶基因治疗技术将外源正常的基因在特定的部位进行重组,从而使缺陷基因在原位特异性修复。
另一类为基因增强和基因失活,是不去除异常基因,而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等的功能;或特异封闭某些基因的翻译或转录,以达到抑制某些异常基因表达。
基因治疗的策略有基因矫正、基因置换、基因增补、基因失活、自杀基因、免疫治疗、耐药治疗等几种。
基因治疗步骤为治疗性基因的获得、基因载体的选择、靶细胞的选择、基因转移方法、转导细胞的选择鉴定、回输体内六步。
基因治疗研究一般要符合下列要求:①为已明确了的单基因缺陷疾病;②仅限于体细胞;③靶细胞的亲缘性和可操作性等;④有明显疗效和无或低危害性等;⑤表达水平稳定时程长;⑥必须有动物实验基础。
人类细胞基因治疗的临床实验已经开始。
进行基因治疗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选择适当的疾病,并对其发病机理及相应基因的结构功能了解清楚;②纠正该病的基因已被克隆,并了解该基因表达与调控的机制与条件;③该基因具有适宜的受体细胞并能在体外有效表达;④具有安全有效的转移载体和方法,以及可供利用的动物模型。
已对若干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和肿瘤开展了临床的基因治疗。
2.2分子生物学应用于法医学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分析应用于法医学鉴定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是将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法医学领域,对案件所涉及的生物检材的DNA 进行分型,达到个人识别或亲子鉴定的目的。
世界上有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应用DNA分析技术办案,解决刑事案件、民事纠纷问题,以及追查尸体身源,包括战争及大型灾难中罹难者的个人识别等,个人同一认定接近100%[6]。
2.2.1法医DNA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DNA主要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组成,是存在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DNA包含了任一机体发育和功能所必需的全部信息。
人类DNA 含有3.2×109个碱基对,其中约99.9%的DNA序列是相同的,另外的0.1%在个体之间有差异(除同卵双生外)。
个体之间的DNA差异有的在个人特征如眼睛、发色和肤色中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不表现在个人的生理外观特征上,必须用实验室的特殊技术才能被测定出来。
最早用于法医检验的DNA技术—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检验(RFLP)被人们通俗形象地称为DNA 指纹技术。
DNA指纹技术引入到法医物证鉴定后,由于DNA指纹的高度个体特异性,同一个体不同组织之间的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使个体同一认定成为现实。
2.2.2法医DNA分析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技术:是1980年从人类DNA文库中发现的一种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VNTR),又名小卫星DNA。
之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一些与之类似的可变区。
基因组上存在着多位点的VNTR。
VNTR主要分布于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尤以染色体端粒部位居多。
VNTR内的“核心序列”(重复单元)长10拟70bp。
不同个体基因组上同一VNTR 位点的核心序列相同,但重复次数相差悬殊。
故不同个体间同一位点VNTR区的DNA片断长度变化较大,在群体中呈多态性,即VNTR长度片断多态性。
因此,这些多位点的VNTR长度片断多态性就为法医学中的个体识别提供了有利证据。
STR分型检验:STR是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的简称,又称微卫星DNA。
STR是由2拟10bp重复单元组成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片段长100bp-500bp。
STR广泛分布于人类基因组。
据估计,人类基因组每20 bp就有一个3bp或4bp串联重复序列的STR位点。
Edwards等人研究发现,约50%STR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
这些高度多态性的STR为法医个体识别提供了又一有利证据。
2.3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开发长期以来,中药以其确切的疗效、低微的毒副作用以及没有耐药性而受到人们的信赖,特别是中药独特的双向调节和整体调节效应更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必将是中药的开发应用进入一个新阶段。
2.3.1分子生物学为中药的品种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机遇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然而来源复杂,过去一直采用形态分类法来鉴别生物物种,这种建立在宏观观测水平上的方法往往不完善,易致争议,从而为中医遣方用药中道地药材采用带来困难。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根据遗传物质DNA 在不同生物个体的差异来鉴别生物物种,如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D)来研究品种间、种属间的DNA的变异情况,从而揭示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鉴别药材品种提供依据;同时,这种方法也能为寻找新的药用资源提供线索。
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出现,以其DNA扩增产物的专一性强、不需进行特殊纯化,而且高速、高效、优质和全部自动化的优点,为中药材特别是贵重药材的鉴别带来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