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医学用药指南
空间医学用药的禁忌
空间医学用药的禁忌一.胞内与胞外用药禁忌:空间医学用药更进一步精确,胞内和胞外不能同时应用于一种药,比如说益母草是解决胞内水又活血,胞内水来外走,如果胞外再加上浙贝,胞外又加水了,里外不能同时有用,如果把胞内的水泄到胞外,如果胞外也有水,两水混在一块,效果差。
如果益母草跟海浮石,水出来外头又去水,这个可以存在。
所以要注意。
二.水积与上升用药禁忌:所以干不能于干,胞内缺水外边加上干燥的药品更麻烦了,所以在胞内外要注意调和作用,在看病过程中处方过程中,就想一摊水,把水搬这或那,想怎么运动水,同时水大了怎么办。
水大大便一天四五次,云苓,这是专门治水,佩兰是调合水的分布。
这高了再分布,我们治的都是水,病因就是水,一个大水再让水来上走不可能的,大水与香附是矛盾,有水用香附往上提是提不上去的。
这是水的运行问题。
三.水的温化与用药:在一条河里怎么排泄它的水,河水大了,河边河沿还是水,泄不了洪了。
这个水的温度,水需要化成气才能达到升清降浊,水怎么化成气,一个阳光照。
人体的阳光就是心脏,我们借助心脏的动力,水化气炒枣仁,舌为淡白色,心脏无力缺血,炒枣仁。
水腻,借心脏力量再化水,蒸腾的是污浊的水,雾气腾腾的水对人体不利,这是舌根厚腻的,用肉桂温阳化水。
在水大的过程中,决提升不了。
用香附或羌活提升,提升不了,水气太大。
四.益母草与公英禁忌:公英怕水,因为公英是运动空间的精微物质的。
无处不到,假如有水把公英就困住了,所以公英怕水,有水公英不起太大作用,所以用益母草的过程中要少用公英,水出来公英用不上了。
在配伍上益母草配海浮石或桔梗。
这是用药禁忌。
五.三点一线用药禁忌:三点一线,一个方用三或五味都行,必须在一条线上,不能同一个点上,在同一个点上就有毛病,香附九节菖蒲不在一个点上,桔梗不在同一个点上,所以三点为一张,我们加强运动速度就是加强推动力撞击力,癌症后期转移怪他病太快,怪我的药没跟上,所以一定要自我检查,我们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水平。
人体空间医学用药之道
人体空间医学用药之道 ---- 郭志辰一.自然之空间,露,雨,雪,冰,诸种变化,一'水’字而已。
至清则升,至浊则降,升降浮沉,汽化生焉。
天人和一,人体内部,诸种变化,尽在于水,胞内之水,水之浓也,胞外之水,水之清也。
清升浊降,人之常态。
二.人之为病,无非细胞内外水之不均,无非水之盈缺变化,水之变,犹如自然,阴,雨,雾,露。
水变部位不一,疾病不一。
水之变,浓则浊,浊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腐,腐之长久,而寒热生焉。
故为医之道,调水而已。
人,生于胞内,即水中。
病危之际,水不动,塞于气管之中,曰痰,塞于血管之中,曰栓。
痰与栓,均水之变也。
水之聚,胞内为瘤,胞外为痞。
痞之变化多端,成形者,曰疝;围于细胞者,为癌,癌者,细胞辐射所不能也。
水聚于管道之内,曰栓。
栓于心,则为心梗;栓于肺,则为肺梗,栓于动脉,则为动脉血栓;栓于静脉,则为静脉血栓。
其名不同,一栓字而已,其栓之因,为水之聚也。
化栓通之,其病自愈。
水湿下注阴部,则阴部病变,湿流关节,关节病变,渗于皮肤,皮肤病焉。
大灾大难燥亦湿,瘟疫流行也同之。
燥则盛上头胸肺,湿则毁下并肠胃。
通观之,水做怪矣。
三.依此分析病因,譬如,传统中医言;肾不纳气,缘于外焦下侧空间之浊,空间之浊,乃能量之不通。
实为水气不通。
水气不通,影响肺区能量下降,为膈上病之根源,其象为舌根厚腻,其症为肺癌,食道癌,症虽多变,其因皆'水’也。
见其病,观其象,择白头翁,桂枝,用之则效,勿以病名为限。
水气滞于膈上,气无法升过于膈,其象为舌前厚,其症为背部紧,呃之生焉。
桂枝,生麦芽之属。
气聚膈下,诸病生焉,胰,胃,肝及腹下之病。
均缘于此。
其象为舌中隆起,香附之属。
医治之道,首通出路,次增其力,其病自愈。
四,依此理析之,传统中医言阴阳,五行,实为流通之道。
升降浮沉,水之流通;清升浊降,水之变化;能量撞击,水气之运动。
修炼之法,曰周天,於为流通之理,人体空间医学,以气血之流通为动力,推进公转运行,撞击细胞,恢复功能,未离水之运用。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80----90未整理完待续敬请原谅.docx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80----90 未整理完待续,敬请原谅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八十一)一节药物篇人体的百病无非就是淤滞与不足。
现代医学只看见了胞内的淤滞,没有注意到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人体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西医常说的神经官能症,现在的仪器检查不出来。
在空间精微物质淤积的情况下,检查不出病。
但是空间医学首先治理人体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用公英、独活攻之。
要想健康,必须公转畅通,用社会上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这就是空间医学治病的妙诀。
公转畅通四个字,是空间医学用药的总方法,也是今后心的念力的总方法。
把身体的能量平衡,疏散多余物质,人就健康,任何人得病都是因为贪。
任何疾病,把所有的能量奉献出来,人体空了,旧的能量走了,新的能量补充了,人就健康,所以五脏六腑的健康,必须推出自己的物质,吸收新的物质,才能健康。
现在,大部分的人头部不清亮,为什么呢?头部区域好的物质太多,到头部流动不了,所以,血流量慢,血压高,头部不清亮。
头部闷是为什么?头部不能够及时新陈代谢,旧的物质走不了,新的物质上不来,一定要强调物质的更新才是健康身心的关键。
传统医学讲五行,这个五行太奥妙了,多少年来,就认为五行是唯心的,因为没有认识到五行的奥妙,五行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泻实补虚的作用,不光是相生相克,是人体内部物质能量调节的方法。
在运行过程中,实而泻之,虚而补之,不通的通之,这就是五行的作用。
空间医学讲公转,在运动中泻实,在运动中补虚,在运动中混化,在运动中异化,高度总结了五行的学说,高度概括了人体运行的概念,所以五行只是一个代名词,因为人体的精微物质难以叫出名字。
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起的名字很多,但是一个名字过去,过两天又一个新的名字出来,为什么?因为科学仪器的发展,对微观物质的认识逐渐不同,逐渐从宏观认识到微观。
比方说,头几年,立足于纳米科学,纳米是科学的最小单位。
现在,纳米不时兴,夸克是最小的物质,而古人就用一个名词概括所有的精微物质。
空间医学 讲解药物、处方的方法
空间医学讲解药物、处方的方法1、用药原则我们的药物,用药方法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下焦要动,第二步上焦要清,第三步外焦要降,这是我们的用药原则。
●下焦要动下焦要动,它是物质性的,能量物质性的,重点在会阴、丹田、少腹,使每一个细胞都运动起来,它所辐射的力度是向上运动。
传统医学为“清升浊降”,只有下焦能量向上撞击,才能达到清升,只有清升才达到浊降,即“清升浊降”。
我们处方一定要掌握原则,原则就是物质动起来,空间的能量撞击起来。
在传统医学中讲诸阳,什么是诸阳呢?就是诸气运动。
我们空间医学,与现代的科学结合与传统医学结合,动什么阳?只有动,才能够产生力度。
传统医学讲补正袪邪,补正,是补充下焦的动力,所以它也主张下部的动。
空间医学也掌握补正,但是没有讲袪邪,因为空间医学没有邪,空间医学讲新陈代谢,就是补正。
那么下焦的力量向上撞击,下焦空虚了,外焦的能量向下焦运行,它是个转行,所以它能够起到新陈代谢,这就叫补。
所以公转畅通,公转畅通的起点就是泻,终点就是推动力,中间就讲统一和谐。
所以八法汗、吐、下、温、清、补、和、消都在其中,不要说我们没有八法,运动都在其中。
所以空间医学讲动力,第一个动力点,就是人体下焦会阴。
公英,能够使会阴周围的细胞都运动起来,它运动了,细胞运动了必然有辐射,它辐射出来的精微物质,中医叫气。
实质上什么气呢?水气。
因为它是从细胞内部辐射出来的,它必然是水,水气在运动,在向上升,这叫升清。
而且这个气,是从细胞里面运动出来的,传统医学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没有细胞就没有空间的气。
所以补充下焦、运动下焦,就是启动细胞。
那么会阴部启动起来了,什么启动了?公英、黄芪、人参,这都是启动下焦的,各有利弊。
●上焦要清公英,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它的气、味特别的薄,所以它的走窜劲没有阻力,它无孔不入,这样产生的少腹部的蠕动,少腹部的撞击,达到了能量充足。
那么公英达到了能量充足,让少腹部都运动起来了,少腹肠系膜运动起来了,膀胱运动起来了,肾区运动起来了,子宫运动起来了,所以公英就治这么多病。
空间医学理法方药
空间医学理法方药
空间医学是一门研究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生理学、医学、工程学等。
在太空探索中,航天员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免疫系统失调等。
因此,空间医学的研究对于保障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空间医学的理法方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环境适应性训练
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需要适应微重力、高辐射等特殊环境,因此需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这种训练包括重力模拟、运动训练、心理训练等,可以帮助航天员适应太空环境,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
1.营养保健
在太空环境中,航天员的营养需求与地球上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制定特殊的饮食计划,包括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等食物,以满足航天员的营养需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营养监测和调整,以确保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1.药物治疗
在太空环境中,航天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健康问题,如晕厥、呕吐、头痛等。
因此,需要准备一些药物来治疗这些问题。
这些药物包括晕车药、止吐药、止痛药等,可以帮助航天员缓解不适症状。
1.物理治疗
在太空环境中,航天员可能会面临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电疗、按摩等,以帮助航天员恢复身体健康。
总之,空间医学的理法方药是保障航天员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应性训练、营养保健、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手段,可以帮助航天员适应太空环境,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
3空间医学用药
川朴
掏空中焦,减轻中焦的 压力,促进下焦能量上升。
临床功效: 第一:斩援兵。第二:
减少中焦能量。
瓜蒌仁
疏通上焦能量,促 进外焦能量下行,补充肠内 津液。
临床功效: 第一:金生水。第
二:增水行舟。第三:通因 通用。
桔梗
引动上焦两侧空间能量 向上越肩井到外焦。(胞外)
临床功效: 第一:提壶揭盖。第二:
❖ 能量的特性是质轻,喜走窜流动,走窜流动性比较强, 在人体的变化是非常快,能够增加体内细胞撞击运动 ,恢复脏腑的功能。而物质质重喜静,流动缓慢,治疗 效果慢,所以空间医学是以药物作用在人体内产生能 量运动特性来研究药理,总结为空间本草。
破除四气、五味的观点
中医的四气五味障碍了空间医学能量运动的特 性,局限了草药的功能主治,所以空间医药学没有 四气五味的框框。只讲药物在人体内导致能量运动 的特点,中药不讲治什么病,治什么证,直接针对 能量瘀滞,疏通能量的作用。
四、佩兰
分解空间水湿。(胞外) 临床功效:第一:化湿。第二: 止泻。
五、香附
促使膈下中焦部位能量通过公转路线 越膈而上至膻中。(胞外)
临床功效: 第一:助脾生肺。第二:安
神定志。第三:疏通中焦,拉动下焦 的能量向上运动。
六、桂枝
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外的物质 与能量自由转化,调节压力平衡。
临床功效:开合人体大小细胞。
少水分。
丹参
增加胞内浓度压力,打 开枢纽。(胞内)
临床功效: 第一:疏通微循环。第
二:促进水分吸收。
黄芪
增加会阴区周围的细胞运动, 增加能量运动的推动力,加强人 体功能的恢复。(胞外)
临床功效: 第一:化瘀。第二:行
气。
生麦芽
“小方”用药总结《空间医学》
“小方”用药总结《空间医学》一、三胡【前胡P204:走肺经、柴胡P311:走肝经、元胡P322:走脾、肝、心经】,二、二黄【大黄P301:走三焦、黄芪P270:走肺、脾二经,增加全身能量,使能量向物质转化,舌苔软、无苔用】的妙用1、大黄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峻、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香大黄、马蹄黄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忌用。
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
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食用方法加工炮制: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
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
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服用方法: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
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三、母留通【益母草P295、王不留行P259、路路通P289】:三者的共通之处“舌苔”大、厚、淡,水多等,都治疗水路不通引起的病变。
《空间医学》用药和处方方法
《空间医学》用药和处方方法作者:郭志辰今天我们讲用药和处方方法。
我们的用药方法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下焦要动;第二步,上焦要清;第三步,外焦要降。
这是我们的用药原则。
下焦要动。
它是物质性的,能量物质性的。
重点在会阴,在丹田、少腹。
使每一个细胞都运动起来,它所运动辐射的能量是向上运动。
传统医学讲清升浊降,只有下焦能量向上撞击,才能达到清升,只有清升才达到浊降。
处方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就是使物质运动起来,空间的能量撞击起来。
传统医学中讲的诸阳是什么呢?就是诸气运动。
空间医学是现代的科学、传统医学的紧密结合,空间医学认为,人体之中只有动,才能产生力度。
传统医学讲补正袪邪,补正就是补充下焦的动力,所以它也主张下焦的动。
空间医学也主张补正,但是没有讲袪邪,因为空间医学没有邪之一说。
空间医学认为新陈代谢就是补正。
那么,下焦的动力向上运动撞击,下焦空虚了,外焦的能量向下焦运行补充,起到了新陈代谢的作用。
所以,公转畅通的起点就是泻,终点就是推动力,中间就讲统一合谐。
因此上传统中医的八法——温、清、补、和、消都在其中。
不要认为空间医学没用八法,人体只要运动,就都在其中了。
所以,空间医学讲动力。
第一个动力点就是会阴、下焦。
蒲公英能够使会阴周围的细胞都运动起来,细胞运动了,必然有能量辐射,辐射出来的精微物质,中医叫气,实质上是什么气呢?水汽。
因为它是从细胞内部辐射出来的,它必然是水,所以,水汽的运动、向上升腾,这叫升清。
由于这个气是从细胞里面运动出来的,因此,传统医学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没有细胞就没有细胞的气,所以补充下焦、运动下焦,就是启动细胞的运动。
什么药起这个作用呢?蒲公英、黄芪、人参都是启动下焦的,但是各有利弊。
蒲公英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它的气、味特别薄,所以它在走窜过程中没有阻力,无孔不入,推动、撞击了少腹部的运动,达到了能量充足。
蒲公英达到了能量充足,让少腹部都运动起来了,肠系膜运动起来了,膀胱运动起来了,肾区运动起来了,子宫运动起来了,所以蒲公英能治疗这么多部位的疾病。
赵世校老师讲创新空间医学小小方
赵世校老师讲创新空间医学小小方用药:1)尽量在一条线上,遵循公转路线。
2)形成压力差。
3)味淡剂轻,如同上战场,小小方走的是生理路线来治病。
开药方的顺序一定要注意,涵盖着信息能量场。
所以郭志辰老师在药方开完的过程中病也治好了。
病因:1.水多或者水少。
水多用佩兰,水少上焦用浙贝,中焦用生白术,下焦用知母,全身用当归。
2.胞内物质与胞外能量的转换。
桂枝是开门大将军。
物质向能量转换(麻黄.薄荷.葛根),能量转换物质(白芍)3瘀滞则通之。
下焦用公英,中焦用香附,上焦用瓜蒌仁.浙贝.九节菖蒲,两侧用桔梗,后背用独活,全身用赤芍。
病位:有症状的地方(舌高的地方)。
病位的上方的上方即等三方。
处方公式:公转十自转十特定用药下推上拉经典用白术和香附,白术下推中焦,香附上拉中焦(可以应用到全身疾病)。
应用妇科上的月经淋漓不断3~5天,最多9天好。
局部用药:下焦:羌活(从脚到头).公英.黄芪(黄芪的运动路线要比公英宽).紫石英。
中焦:厚朴(掏空中焦)0.4(一般用量);白术增加中焦水分制造能量;焦三仙,消化不好,腹泻的病号用此药,也是治疗牛皮癣的特效药;焦四仙,主要用于便秘的青壮年患者。
心悸易饥综合症:羌活0.2公英0.6白术0.6生麦芽0.6独活0.5,一剂消失,第二天有满闷感觉羌活0.2公英0.4生麦芽0.3香附0.2独活0.5。
肝区用药:薄荷,用于乙肝效果好。
生麦芽,泻肝开心。
柴胡,起点在肝区周围,终点在头部。
1克迁动肝区,2克经膈到肺,3克经膈到头。
桔梗加大黄各1克治疗便秘。
膈膜以上的用药:香附,4克中脘拉到膻中,2克力量集中在膻中。
浙贝,起点在肺,终点在肾,用于有结或有形的东西。
瓜蒌仁,水多的无形的东西,0.1克开舌尖效果特别好。
九节菖蒲:0.1~0.7克,从膻中到大椎肾,开舌尖一般0.1克依据症状轻重加量,3~4克十杜仲1克治耳聋。
头部疾病很厉害的九节菖蒲十葛根(痛症必用)桔梗:起点在肺,终点在外焦。
海浮石:去除上焦污染的首选药。
人体空间医学治疗方法(1)
人体空间医学治疗方法2015-03-19《空间医学》诊断方法不再是「四诊」、「八纲」,而是以问、观为主,问症状,观舌质与舌苔的变化。
《空间医学》对舌的诊断,是在传统中医学掌握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能量撞击物质的变化,掌握人体空间能量的浓度与压力的变化。
调整治疗人体的疾病,必须从调整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入手。
传统医学之“六邪”的变化,是造成浓度与压力改变的基础。
“六邪”是空间物质的属性,调整浓度与压力的武器是药物之“气”与“味”,“气”能降低浓度与压力,“味”能增加浓度与压力。
《空间医学》在治疗上,是以「至实、至空」,回归自然为原则,以「调功能,袪其疾」为手段,以「升、降、浮、沉」为基础,以药物的“气”与“味”为工具,整体地运用、调动各部位空间的能量,以“推”、“宣”、“提”的方法使能量转变成压力,促进人体的清升浊降,以细胞群体的能量辐射为动力,整体的调动人体的功能,改善人体的病理变化。
《空间医学》的治疗方法则为加大空间能量浓度差与压力差,加大虚、实对比力度,而达到至虚,至实,使能量高速运动,有目的的造成细胞间的大撞击,能量场的大改变,使能量流通顺畅,从而恢复人体场的自然正常状态,及恢复人体健康。
《空间医学》主张参考病名,但不拘泥于病名。
见肺之病不治肺,见肝之病不治肝。
所以没有癌症之说,没有哮喘之说,主张以疾病之临床的症状为治疗的着眼点。
人体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上焦不通,下焦无力,中焦不动。
上焦不通,是物质与能量没有出路,从而淤滞。
下焦无力,是人体元动力亏缺,依传统中医,此为正气不足(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依五行学说,此为“气”没有生路。
中焦不动,是上焦无去路,塞之不通,下焦无来路,是动之无力,中焦不动,是无活力,故病生焉。
学习《伤寒论》的主要方法,首先是疏通太阳经,因为太阳经是“邪进”、“邪出”的门户,所以治疗疾病,一找出路,二找来路,才有活路。
《空间医学》的治疗方法,是以收带动,以小带大。
空间医学用药原理72-2
10月8日郭老师讲空间医学用药原理72-22014-06-26不就没了吗?所以,我们要看到本草的本质;所以,用我们的这些理论可以解释传统的各种药方,它;独活使能量自百会向下运动,同时,给前面向上运行的;小方治病看舌像,舌像怎么看?把舌看作是一条河;我们要反复地去学习,很简单;千万不要有私心;谢谢大家!不就没了吗?所以,我们要看到本草的本质。
有的人喘,喘是肺部后侧细胞运动失调所致,治疗就是把肺部的能量搬走。
所以,《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仁杏子汤,加川朴,为什么呢?把腹部的压力降下来了,肺部的压力就过去了,所以就不喘了。
所以,用我们的这些理论可以解释传统的各种药方,它是不矛盾的。
有的人说:“空间医学的处方和传统医学的处方不一样。
”告诉大家,一样。
就是我们在用药上简化了。
传统医学用五味药,我们用一味药来代替。
所以,空间医学小方不小。
独活使能量自百会向下运动,同时,给前面向上运行的药物开通道路。
所以,蒲公英、独活能够促进公转,为什么呢?独活把前面的路打开了,蒲公英可以前进了,所到之处,所过之处都是“解放区”,这就治病了。
所以公英独活能够公转,是治疗一切疾病的纲领。
有人说现在开蒲公英少。
香附、独活也能够公转,也是治疗一切疾病的纲领;石菖蒲、独活能够公转,还是治疗一切病症的关键。
不要拘泥于一点,能够使公转转起来的方法,都是小方的力量。
所以,我们在开小方的过程中,不要去记本草的那味药治什么病,要去记药物的作用,它能够使人体什么地方清空,能增加什么地方的压力。
小方治病就这么简单。
小方治病看舌像,舌像怎么看?把舌看作是一条河。
这与传统医学不同,传统医学把舌分成腑脏,空间医学不管,哪一块有问题,就动那一块。
传统医学治的是高或低;空间医学治的是高的前面,低的要让它宣起来。
空间医学治病,往往都是治疗第三个地方,既解决疾病“因”处。
比如,肝脏有病决不直接治肝,胃部有病,不直接治胃,为什么?胃病,只要底下动上面通,上下一贯通,中间的胃不就好了吗?肝脏病,中间一通,肝的能量向上疏散,肝脏不就好了吗?如果直接去动肝,越动它的细胞越动,越动它辐射的能量越多,能量越多就越堵,所以有很多的病,吃一两副药见轻,再吃就不见轻了,为什么?能量堵住了。
空间医学小小方
空间医学小小方一、小方本草:(一)上焦用药:肺为后天之先天,空间医学为清肺派。
1、香附:起点中焦,终点上焦,将中焦能量运到上焦。
2 膻中,4 上焦;水多不走--佩兰、瓜米;水少白术;2 对精神性疾病和膻中低洼者。
2、桔梗:用量 1-7。
走二侧,起点二肋,终点肩胛缝(有症状)+大黄,用于肩胛缝痛、肩周炎、二肋胀满、腹泻。
桔梗+香附+川芎治打膈,论秒起效。
3、菖蒲:降肺补肾;起点在膻中,经过大椎,终点在肾。
主要是用于头部疾病。
用量1-7,头部重大问题菖蒲、葛根、独活必用。
精神类的疾病最大可用到30-40。
公转加+菖蒲 7+杜仲 1 提高智力,对小孩学习成绩的提高效佳。
也可用于老年健忘,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症(生麦芽),老年痴呆。
治疗腮腺炎、以及肿瘤,效果很好,处方:九节菖蒲 7+独活 5+桂枝 1+连翘 6+益母草 3,用于腮腺炎及其后遗症,5 天见效。
我们用药是区域用药。
治疗感冒引起的耳背、耳聋,用上面的方也是可以的,卡他性中耳炎(有回音),用上面的方,不超过 15 天,就好了。
这样的病在医院定位为中度耳聋。
4、瓜米:起点在上焦肺,终点过外焦到肾区,渗透到肠道,上焦功能性疾病,降肺补肾之好药,去上焦水,用于上焦水多。
降肺补肾的同时,将水带到肠道,主要用于上焦水多,舌尖淤滞,大便头干的疾病。
5、浙贝:起点上焦,过外焦到肾,渗透到肠。
降肺补肾,通便。
治疗便秘,用于上焦水少,用于上焦的器质性疾病。
肺癌、乳腺增生。
6、炒枣仁:“七大天王”心为太阳,君主之官。
心脏药,作用于左心,增加左侧心肺周围压力,增加血液排出量,有效减轻肺部压力,治疗肺心病、支气管炎,管左半身,也是降胸水的主要用药。
左侧功能障碍,治疗寒症、四肢小腿冷冰凉、先心病之药。
7、夜交藤:降低右心压力,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回流,统领右侧身体。
治疗心衰及所有浮水、下肢浮肿、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静脉栓塞、妇女功能性水肿等。
化解血栓的特定药,用量0.1-0.7,最大量 1。
空间医学首选药物及作用空间医学爱好者
空间医学首选药物及作用空间医学爱好者空间医学首选药物及作用·空间医学以像的变化为主。
空间医学是以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局部,传统医学是以小方向改变促进局部。
各有不同,共此药性也在理解上、应用上也有所不同。
空间医学的用药必须掌握空间通道的清洁,必须掌握上焦空间的清洁,必须加强公转中的动力。
[attachment=798]·首选药物:(1)空间通道的清洁;白头翁,公英,薏米,莲翘,大贝。
·(2)空间通道的运动力度;独活,香附,羌活,·(3)细胞壁开合的力度;麻黄,桂枝,葛根,薄荷,·(4)细胞内的物质运动;分泌水湿;佩兰,霍香,薏母草,丹参,增加湿润度;当归,白术,白头翁,·(5)吸收空间的水液;上焦葶苈子,中焦大腹皮,下焦车前子。
·(6)保护血管壁渗透;三七粉小米粥。
·(7)增加血管内物质:炒枣仁,白芍·(8)提升两肋空间能量上升:桔梗,柴胡·(9)清除膻中信息、能量;石菖蒲,大贝·(10)清除中焦物质;焦三仙·(12)清除肠中物质;槟榔,只实。
·(13)增强肠蠕动;白术,羌活配紫石英,·(14)增强右心房回收;夜交藤·(15)增强左心动脉;炒枣仁·(16)增强会阴动力;黄芪·(17)增强丹田动力;人参·(18)空间能量快速运动;附子·(19)增加细胞内热量;肉桂归,干姜·(20)疏散中焦空间寒湿;生姜,白蔻·(21)治疗舌边硬淤;赤芍·(22)水湿舌苔;佩兰·(23)全舌燥苔;当归,白术,·(24)大便干,当归,焦四仙,白术·(25)舌前厚,后薄;杜仲配独活,或杞果配独仲。
·(26)舌中线两侧凸起焦三仙,便干者焦四仙,·(27)舌中后厚,前薄,香附,·(28)舌中后厚而中间凹,舌前厚以治前为主·(29)舌湿润而紫者;薏母草,丹参·(30)早便者;炒枣仁·(31)舌尖缺口;炒枣仁·(32)舌尖硬结;赤芍。
空间医学六种常用药
空間醫學六種常用藥資料:空間醫學小方治病的常用藥物:公英、獨活、香附、佩蘭、當歸和桂枝。
下面對這些藥物的功能進行一一解說。
公英行於人體空間,推動空間能量運動,公英量多則補、量少則散。
公英的運行,無孔不入、無所不到,能夠改變淺至腠理、深至骨縫一切空間的能量運動。
正因為公英能夠掃平人體任何空間的能量積聚,所以公英有助於治療癌症轉移。
因為癌症的轉移,實質上是高能量的轉移。
公英既能夠補充人體空間能量,又不會產生瘀滯。
就“補”的功用而言,公英要比人參和黃芪效果好,沒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價格便宜。
公英2克,引導能量從下焦部位向上運動,越過肩胛到達背部外焦空間;7 克,增強下焦部位能量運動,能量運動增強後,向上運動,對上部空間能量產生撞擊,在下焦掀起推動。
下焦所有的細胞在這一過程中都得以更新和改變。
所以可治療大便乾、大便稀、腹瀉、月經多、月經少、白帶、黃帶、肝癌、膀胱癌、子宮癌等等。
如果舌根大面積低下,說明下焦細胞動力不足,可應用公英7克。
獨活運行於外焦空間,引能量由頭部下行至足,化解外焦空間的能量積聚。
外焦空間暢通,公轉才能暢通。
3克,引能量從頭部空間運動到胸椎;5克,引導能量從頭部空間運動至腰椎;7克,引導能量從頭部空間運動到足部空間。
獨活與公英的配伍,暢通人體公轉運行。
獨活、公英能推動公轉的運行。
公英7克,濃度大,所以在肚臍部位攪動,推動能量向上運行;獨活5克,行至尾閭,尾閭部位壓力增高,尾閭和會陰之間存在壓力差,尾閭能量才能通過會陰,到達任脈段。
在這個過程中,任脈段下方的能量被帶動,向上運行,至任督交界的上方,任脈段能量壓力增高,督脈段上方能量的壓力降低,能量由任脈段向督脈段運行。
公英和獨活的密切配合,推動公轉整體運行,公英和獨活也是小方中常備的兩味藥。
香附推動中焦能量上升至膻中,使中焦暢通,三焦氣化通焉,促進人體清升濁降的實現。
香附推動中焦能量向上運動,為下焦能量開闢通路,所以對下焦多種疾病都有治療的作用,例如下肢病變、腎病、婦科病等。
空间医学讲解药物、处方的方法(收藏)
空间医学讲解药物、处方的方法(收藏)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空间医学”的药物和处方的方法。
1、用药原则我们的药物,用药方法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下焦要动,第二步上焦要清,第三步外焦要降,这是我们的用药原则。
●下焦要动下焦要动,它是物质性的,能量物质性的,重点在会阴、丹田、少腹,使每一个细胞都运动起来,它所辐射的力度是向上运动。
传统医学为“清升浊降”,只有下焦能量向上撞击,才能达到清升,只有清升才达到浊降,即“清升浊降”。
我们处方一定要掌握原则,原则就是物质动起来,空间的能量撞击起来。
在传统医学中讲诸阳,什么是诸阳呢?就是诸气运动。
我们空间医学,与现代的科学结合与传统医学结合,动什么阳?只有动,才能够产生力度。
传统医学讲补正袪邪,补正,是补充下焦的动力,所以它也主张下部的动。
空间医学也掌握补正,但是没有讲袪邪,因为空间医学没有邪,空间医学讲新陈代谢,就是补正。
那么下焦的力量向上撞击,下焦空虚了,外焦的能量向下焦运行,它是个转行,所以它能够起到新陈代谢,这就叫补。
所以公转畅通,公转畅通的起点就是泻,终点就是推动力,中间就讲统一和谐。
所以八法汗、吐、下、温、清、补、和、消都在其中,不要说我们没有八法,运动都在其中。
所以空间医学讲动力,第一个动力点,就是人体下焦会阴。
公英,能够使会阴周围的细胞都运动起来,它运动了,细胞运动了必然有辐射,它辐射出来的精微物质,中医叫气。
实质上什么气呢?水气。
因为它是从细胞内部辐射出来的,它必然是水,水气在运动,在向上升,这叫升清。
而且这个气,是从细胞里面运动出来的,传统医学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没有细胞就没有空间的气。
所以补充下焦、运动下焦,就是启动细胞。
那么会阴部启动起来了,什么启动了?公英、黄芪、人参,这都是启动下焦的,各有利弊。
●上焦要清公英,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它的气、味特别的薄,所以它的走窜劲没有阻力,它无孔不入,这样产生的少腹部的蠕动,少腹部的撞击,达到了能量充足。
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
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1,人本五脏六腑能量各有其积累处:肝区细胞积累于期门处:若行之,则横走膈下,而出幽门关,以助心力。
薄荷开肝细胞;柴胡开期门;乌贼骨引能量至幽门,生麦芽助之,散于胸中。
肺区细胞的能量积累于中府,过云门至太阳,散于背部;脾区细胞的能量积累于章门;肾区细胞的能量积累于巨阙。
2,保证人体空间八大通道的畅通,有利于能量的顺利工作。
内向通道不空,三焦能量瘀阻;外向通道不空,人体与外界能量的交换受阻。
上部通道不通,则简单导致心肺区疾病;下部能量不通,则简单导致肾与骨质疾病。
上肢沉、重、痛、肿,是空处不空,以双花藤、香附解之;降胸中压力,石菖蒲、夜交藤之功。
下肢沉、重、痛、肿,是空处不空,升降失调,用香附、白术调之。
若无力而上,则推提互应。
推则黄芪,提则桔梗;制作能量,紫石英、羌活之职。
3,中医讲“补正祛邪”,便是增强会阴区的能量运动。
人参大补元气,是阴中求阳,黄芪大补肺气,实质上是发动,运动会阴区域的能量。
4,就人体的四大空间而言,咱们发现:假如外焦下侧空间的水汽浊度太大,肾区无法承受上焦能量的碰击,上焦能量无法分散,则肾不纳气,金不生水,从而或许构成肺癌、食道癌等多种疾病。
调查舌象,可以看到,舌根部厚腻。
用药方面,可以挑选白头翁、桂枝,清在外焦下侧空间的湿浊;假如水汽滞留于膈膜以上,上焦压力过高,那么膈膜下能量将无法越膈而上,会出现打嗝、背部沉、紧等症状。
调查舌象,可以看到,舌前方隆起。
用药方面,可以用生麦芽、桂枝开上焦,使膈膜以下的能量越膈而上,为膈下腾出必定的空间;假如水汽滞留于膈膜以下的中焦部位,下焦部位的能量无法向上运动,会导致胰脏、胃、肝能及腹腔病变,调查舌象,可以看到,舌中部隆起。
用药方面,可以挑选香附,引中焦能量越膈而上至膻中。
人体内部水分输布不均构成了疾病,假如是液态的水凝结,那么就要想方设法让水流动起来,也便是说要让物质积累分散开,从头参加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英2克,引导能量从下焦部位向上运动,越过肩胛到达背部外焦空间;
7克,增强下焦部位能量运动,能量运动增强后,向上运动,对上部空间能量产生撞击,在
下焦掀起海啸运动,下焦所有的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都得以更新和改变,可以治疗大便干、大
便稀、腹泻、月经多、月经少、白带、黄带、肝癌、膀胱癌、子宫癌等等。
如果
舌根大面积低下,说明下焦细胞动力不足,可应用公英7克
独活:运行于外焦空间,引能量由头部下行至足,化解外焦空间的能量积聚。
外焦空间畅通,公转才能畅通。
3克,引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胸椎;
5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至腰椎;
7克,引导能量从头部空间运动到足部空间。
独活与公英的配伍,畅通人体公转运行。
独活、公英能推动公转的运行,
公英7克,浓度大,所以在肚脐部位搅动,推动能量向上运行,会阴部位压力降低,独活5克,行至尾闾,尾闾部位压力增高,尾闾和会阴之间存在压力差,尾闾能量才能通过会阴,
到达任脉段。
在这个过程中,任脉段下方的能量被带动,向上运行,至任督交界的上方,任
脉段能量压力增高,督脉段上方能量的压力降低,能量由任脉段向督脉段运行。
公英和独活
的密切配合,推动公转整体运行,公英和独活也是小方中必备的两味药
香附;推动中焦能量上升至膻中,使中焦畅通,三焦气化通焉,促进人体清升浊降的实现。
香附推动中焦能量向上运动,为下焦能量开辟通路,所以对下焦多种疾病都有治疗的作用,
例如下肢病变、肾病、妇科病等。
另外,香附引能量上升,增加膻中能量,可补充膻中能量
不足,治疗精神恍惚等疾病。
在用量上,
4克,自中腕向上推动,2克,自膻中向上拉动,对中焦的能量来讲,是一推一拉。
香附用于舌中下焦隆起的情况,舌尖高厚勿用
佩兰:吸收人体空间多余的水分,多用于清除人体中焦空间的湿浊。
人体空间医学认为,中焦
空间湿度过大,会影响下焦与上焦的畅通。
传统中医有脾被湿困或脾湿下注的说法。
香附虽
然可以引领中焦能量上升,但湿度过大,香附则无法发挥作用,需用佩兰清除中焦湿气。
佩
兰2克,祛湿的作用微弱,所以用于上焦。
佩兰4克,其祛湿之轻,故用之便稀,或晨便。
佩兰7克,祛湿之甚,故可止泻。
佩兰,用于水湿舌或舌面高低不平者,大便2-3次/日或腹泻者用之
当归:能增加胞内水分,化胞内淤滞。
当归2克能疏通末梢的血脉(微循环),
7克增加血管内的水分及压力。
干燥舌、裂纹舌使用,大便不畅、大便数日一次或者大便头
干者用之
桂枝:打开细胞壁,使细胞内的物质与细胞外的能量自由转化,调节平衡。
2克,打开表层细胞壁(腠理),
4克,打开中层细胞壁(骨、脉、筋),
7克,打开深层细胞壁(身体各部及其少运动的细胞)。
配合其他五味药发挥作用,配合当归,活血通便,配合佩兰,芳香化浊。
舌薄、淡白、平坦
者用之,舌尖高厚者勿用
舌诊与小方用药总结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922人已读
如舌根的舌苔很薄,传统医学认元气不足,气血不足。
泻舌尖部能量至舌根---金生水。
假如舌尖也很厚,舌中也很厚,则更不可搬舌中,而应掏空舌尖引向大海,此谓:先搬至高点。
舌前半部中间高的——石菖蒲——冲破舌尖入海口。
如果舌中间不太高,而是舌前边高——浙贝母。
如果舌前边有楞楞,大便干燥——瓜蒌仁。
舌后根低——杜仲。
舌前高舌后低——石菖蒲、杜仲。
舌前面这一片高,中间不突出,不明显——浙贝母、杜仲。
舌前边有楞楞的——瓜蒌仁1克,大便很干,瓜蒌仁2克。
舌两边高,前面不高——桔梗1克,一般可以。
舌中间高的——石菖蒲7克,直达命门处
——石菖蒲2克,才到舌尖
如舌尖红、紫、瘀的厉害——赤芍1克(但一切癌症不用血药,可用桂枝1克;或不动该处
细胞,用冲击力冲开,则菖蒲7克、杜仲1克
如舌中心高,一定将舌的前方挖空,石菖蒲也治疗中心高,也可用大贝母或桔梗。
如舌后边高,一直高到中间,如大便次数多的、稀的、晨起大便的,可不中动间,用焦三鲜
各3克(小孩)5克,把后边的物质就地消化。
如大便干,则把后边的物质从肠部泻下去——
焦四鲜各3克(一般量)。
如果舌苔整个都高,且大便干燥或舌苔非常大,舌燥肠部不揉动的,只要不是癌症的——当
归2克、桂枝1克,则能使肠部揉动。
如果是癌症的——焦四鲜各3克、桂枝1克,照常使
腹腔运动。
如果舌苔整个很厚,水湿舌苔,大便次数多——佩兰2克,桂枝1克。
依此调整水分,舌苔
自下。
尽可能不用血药。
舌苔高的地方,是最显症状的地方。
药物的运用,必须掌握起点和终点,如此才能做到能量搬家。
柴胡——起于肝区周围——越膈膜至头部,故用1克效果超过2克3克。
佩兰——用于水分多;当归——用于水分少。
无水不能行舟,故1克用量足矣。
若水泻厉害,佩兰2克即可。
若缺水,当归1克足够,大便干的厉害,当归2克、桂枝1克。
不可用量多,因为同时也改变了其他细胞的水分。
川厚朴——能使腹腔的能量运到细胞内从而减少腹腔空间的压力。
亦可使背部空间能量下降。
舌根部高厚可用之,低洼者则不用。
黄芪——从会阴向上运动,归经入肺,故治大便多、子宫下垂、消化不良、前列腺病、治疗
尾闾疼痛,可治疗会阴区至足的各种病变。
人参——诸参起源于丹田向上运动。
桔梗——起于两肋至肺部,推动细胞运动,故言宣肺。
薄荷——把细胞内的热量转发到细胞外,能使肝脏细胞内的水分清亮,故传统医学认为薄荷辛凉解表。
桂枝——能使细胞开合;加赤芍——进门;加葛根——出门;加麻黄——出门。
公英——肚脐以下病皆治。
2克消散舌尖瘀滞及疏通背部。
香附——中焦满而舌尖平坦无瘀用之,从中焦越膈膜而上。
舌根比较薄,用前拉后推的方法——杜仲。
桔梗——从两肋至肩胛,常用于舌前低舌两边高。
焦三鲜——化解中焦瘀滞;
焦四鲜——针对中下焦的高厚舌苔,并且年纪小的。
如是老年人要考虑用焦三鲜。
杜仲——能清亮命门至尾闾的空间。
舌根部舌苔白腻,杜仲可清其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