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含两套中考试卷)
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2、理解文章主题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走近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1、给加横线字注音嬉()闹觅()食驱()除雍( ) 旧茬()儿戳()破撩()逗凹()地掺()杂胆怯( ) 撅( ) 给()予()2、释词⑴厚实:⑵嬉闹:⑶撩逗:⑷茫然:⑸乖巧:3、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4、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5、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二、探究展示1、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3、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4、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文题“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6、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三、练习反馈父亲的信胡智慧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
人教版九年上册第3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导学案(教师版)
孤独之旅【走进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难点解+析】1.“孤独之旅”的含义是什么?【剖析】①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
离开同学和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
②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感到一种恐惧。
这种恐惧表现在两个方面:a.对自然环境的恐惧;b.对前途的恐惧。
2.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你能体会出其中的用意吗?【剖析】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
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迷茫和恐惧,何况小小的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主旨解说】本文记叙了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已随父亲背井离乡去远方放鸭的事情,表现了杜小康在饱受精神寂寞、恶劣自然环境折磨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坚强的心路历程。
概括一下主题就是:不经磨难不成人,不受打击永天真。
【写作鉴赏】①出色的环境渲染。
②细腻的心理刻画。
③逼真的细节描写。
④平实的语言风格。
【结构图解】孤独之旅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独恐慌→不再恐慌→坚强文章【文本链接】关于“挫折”和“磨难”的名人名言芬【基础知识训练】1、给加点字注音嬉.(xí)闹觅.(mí)食驱.(qū)除雍.(yōng )旧茬.(chá)儿戳.(chuō)破撩.(liáo)逗凹.(āo)地掺.(chān)杂胆怯.( qiè )撅.(juē )给.(jǐ)予.(yǔ)2、文学知识填空。
⑪文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新人教版
9.孤独之旅备考重点:文学常识;字音字形:嬉闹、给予、胆怯、仓皇;成语: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学习目标:1、体验成长的感受。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1、体验成长的感受。
2、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习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二、字词积累1、重点字(拼音)嬉闹(xī) 掺杂(chān) 给予(jǐ) 撩逗(liáo) 凹地(āo) 胆怯( qiè)仓皇(cāng)逃窜(cuàn) 戳(chuō)破2、多音字撩(liāo)撩起嚼(jiáo)嚼东西扎(zhā)扎针(1iáo)撩逗(jué)咀嚼(zhá)挣扎(jiào)倒嚼(zā)扎辫子3、形近字缕:(lǚ)一缕炊烟掺:(chān)掺杂镂:(lòu)镂空渗:(shèn)渗透楼:(lóu)楼房惨:(cǎn)悲惨褛:(lǚ)褴褛稠:(chóu)稠密缎:(duàn)锦缎惆:(chóu)惆怅锻:(duàn)锻炼记忆方法“缕”“镂”“楼”“褛”四个字结构相同,读音不同、部首不同,分别是“纟”“钅”“木”“礻”;“掺”“渗”“惨”三个字结构相同,读音不同、部首不同,分别是“扌”“氵”“忄”;“稠”“惆”二个字结构相同、读音相同、部首不同,分别是“禾”“忄”“缎”“锻”二个字结构相同、读音相同、部首不同,分别是“纟”“钅”4、重点词①厚实:丰富、富裕。
②嬉闹:嬉笑打闹。
③撩逗:挑逗、招惹。
④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②失意的样子。
⑤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⑥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⑦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5、词语辨析茫然渺茫迷茫辨析三个词都含“茫”字,“茫”是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或遥远,面积大,看不清边沿的意思,但三个词表达的意思不同。
孤独之旅导学案导学案
孤独之旅导学案导学案《孤独之旅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2、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其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
3、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感悟成长的真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杜小康的心理变化。
(2)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成长的烘托作用。
2、难点(1)深入理解“孤独之旅”的丰富内涵。
(2)从杜小康的成长中获得人生启示。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 年 1 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
代表作有《草房子》《青铜葵花》《细米》等。
2、写作背景《孤独之旅》节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
这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
文章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等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四、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嬉闹()(2)掺杂()(3)给予()(4)撩逗()(5)胆怯()(6)撅断()(7)觅食()(8)空旷()(9)炊烟()(10)戳破()2、解释下列词语。
(1)置之不理:(2)一落千丈:(3)歇斯底里:3、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探究1、梳理故事情节(1)故事的开端:(2)故事的发展:(3)故事的高潮:(4)故事的结局:2、分析杜小康的心理变化(1)出发时:(2)到达芦苇荡后:(3)暴风雨后:3、文中的环境描写有很多,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4、如何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六、拓展延伸1、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类似杜小康的经历?请分享一下。
2、阅读《草房子》中的其他章节,进一步了解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
七、课堂小结通过这篇小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历程,感受到了他从幼稚、软弱走向坚强、勇敢的变化。
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孤独之旅导学案及答案
九(上)语文导教案编制:任明君审查:李中文使用时间2010 年 - 月- 日10 、《孤单之旅》【学习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剖析人物形象,掌握课文主题,弄清标题含义。
2、领会小说中环境描绘和细节描绘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线,丰富感情体验,建立奋进信念,培育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课要点】:品尝小说的细节描绘和环境描绘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教课难点】:标题的含义。
【学法与使用说明】1、用红色笔勾勒出知识链接中的重要信息并记忆。
2、速读课文,圈画并利用工具书打扫文中字词阻碍。
3、小说中优秀的环境描绘,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
要经过频频朗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曹文轩,今世作家,小孩文学家。
1954 年生于江苏盐城乡村。
197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念书,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著有多种学术著作,还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屋》《红瓦》等。
小说《草房屋》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
2、认识作品及背景:《草房屋》是一部对于少年景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
本课题目是编者加的,故事发生在 1962 年一个叫油麻地的乡村地域,小学六年级学生杜小康家本来家境富饶(因他祖上和父亲向来经营杂货铺),但他父亲因一次撞船事故而破产、患病。
杜小康只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
父亲病好后,借款买来了 500 只苗鸭,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外的芦苇荡去放鸭,那边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可以产出双黄蛋。
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自主学习】一、预习检测1、为以下加点的字注音一缕()狗吠()歇斯底里()撩逗()驱除(.....赐予()嗅()纯粹()撑着船()戳破(......以为还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词语在课文什么地方请找出来并联合语境理解厚实:撩逗一泻千里:充耳不闻:歇斯底里:你以为还有哪些词语需要理解累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这是中国今世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说”,作者是。
《孤独之旅》教学案[含答案]
10 《孤独之旅》教案案班级:姓名:检查签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复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充分交流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学习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
(2分钟)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
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
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
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
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环节二:预习检查,识记生字词。
(5分钟)(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小组识记,完成好的小组加10分)(1)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2)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试回答的正确率酌情加分,满分为10分)(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2)再读课文,列出故事情节提纲,并复述故事主要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环节四:课文研讨(2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试回答的正确率酌情加分,满分为10分)(一)欣赏景物描写句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2)举例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1)P70.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2)P71.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3)P71有关鸭群的描写:(4)P7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5)P75有关风雨的描写:小结: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孤独之旅》导学案导学案:《孤独之旅》【导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
【导学过程】一、课文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10分钟)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2.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发生在哪里?(2)登场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3)梁警官和陆仔最后悲惨的结局是什么?(4)你认为故事的主要意义是什么?二、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15分钟)1.课文的整体结构如何?2.识别主要事件和情节。
3.选取一段描写,分析语言特点。
三、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
(15分钟)1.作者为什么选择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思想?2.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四、拓展阅读:以《孤独之旅》为题,以三段为一组,写出一篇感想短文。
(25分钟)1.第一段:简单概括课文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第二段:表达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3.第三段:谈谈你对孤独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如何面对孤独。
【导学案解析】一、课文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10分钟)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故事梗概,为后续分析和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思想打下基础。
二、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15分钟)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组织和表达方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技巧的分析能力。
三、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
(15分钟)这一部分可以培养学生对作者意图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作者选择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以及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拓展阅读:以《孤独之旅》为题,以三段为一组,写出一篇感想短文。
(25分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并与个人生活和经历相结合,学生可以表达出自己对孤独的理解和在面对孤独时的想法和做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孤独之旅导学案6学生用
《孤独之旅》导学案一、 预习课文,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嬉( )闹 觅( )食 驱( )除 雍( ) 旧茬( )儿 戳( )破 撩( )逗 轩( ) 凹( )地 掺( )杂 胆怯( ) 撅( ) 给( )予( ) 2、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 厚实:嬉闹: 撩逗:茫然: 乖巧: 驱除:一落千丈: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3、 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你认为还要补充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文理清故事情节 开端( )自然段到( )自然段___发展( )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高潮( )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结局( )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5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6.作者给本文取题叫“孤独之旅”,那么这旅途指的是什么旅途呢?7.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按下面的提示从文中勾画出能表现杜小康心路历程的词或句子。
(强调:同学们边找边读,过读边找) 刚刚出发时:到达芦荡时: 芦荡安顿后:住段时间后: 雨后天晴时:8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9、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10、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1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二、新课导学3、明确这篇小说的三要素人物(主人公):______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______二堂上练习4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孤独之旅导学案答案 2.doc
合作探究1、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 的?心理活动的发展:①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②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
③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④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⑤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⑥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⑦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
”说完,就又走了。
⑧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⑨望着异乡的天空,,,, 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⑩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
这些心理活动串联起来,就是杜小康走过的“孤独之旅‘:2、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比比皆是。
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从未见过的面孔"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寂寞"已无一户人家"惟一的炊烟"想听到声音,然而,这不可能"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
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亲放鸭生活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
他内心的苦痛、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
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
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
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离开了社会,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
10孤独之旅导学案配答案
10孤独之旅同窗们到了初三,躯体长高了,都感觉自己长大了,可是你心理“长大”了吗?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青年,因家境中落而失学,不能不跟从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
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孤单,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在一场暴风雨后,他感觉自己“突然地长大了,顽强了。
”在人一生的旅途上,每一个人都要长大。
你有如此“长大”的体验吗?1.明白得景物描述对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推动故情形节进展的作用。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述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体味“孤独”,体验“成长”的感受。
一、新课导入(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同窗们,正如歌词所表达的,人一生旅途并非不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确实是在如此的锻造中成熟饱满的。
若是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咱们无法回避的人一生题目。
今天,咱们一路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青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诵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轩.(xuān) 嬉.(xī)闹凹.(āo)地雍.(yōnɡ) 掺.(chān)杂(jǐyǔ) 觅.(mì)食撩.(liáo)逗胆怯.(qiè) 撅.(juē) 给予..2.明白得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厚实:丰硕,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驱除:赶走,除掉。
茫然:①完全不明白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爱;②机灵。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睬:放在一边儿不睬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样兴奋,举止失常。
3.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
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念书,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今世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今世文学教研室主任。
语文九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16课《孤独之旅》导学案4
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完整而简明地复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3.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细致评价文中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经历。
4.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合作,细致感悟交流本文向我们传达出的少年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和孤独之旅的含义,学习杜小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2.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细致评价文中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经历。
教学难点: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合作,细致感悟交流本文向我们传达出的少年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和孤独之旅的含义,学习杜小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
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
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
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
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2.语言积累。
(1)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2)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本文讲了失学少年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故事,表达了一个孤独可以使人坚强的主题。
(2)再读课文,列出故事情节提纲,并复述故事主要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第17课《孤独之旅》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孤独之旅》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景物描写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
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学习重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景物描写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新课导入】同学们到了初三,身体长高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你心理“长大”了吗?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描述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
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
让我们一起去体验“长大”的感觉。
作者介绍曹文轩,汉族,男,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负担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给下列字词注音曹文轩.()嬉.闹()撩.逗()凹.地()胆怯.()撅.断()戳.破()朦.胧()掺.杂()觅.食( )旧茬.()咀嚼.()抠.()杜雍.和()给.予( )解释词语:家底:厚实:嬉闹:撩逗:茫然:乖巧:驱除:浩浩荡荡: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天昏地暗:按照故事情节梳理情节。
《孤独之旅》(导学案)(教师版)
17《孤独之旅》导学案1.过细节分析,说出形象特点。
2.能概括环境特点并能说出其作用。
3.会鉴赏优美语言,能体会出成长的意义。
2课时1.结合时代背景,试着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2.结合议论、抒情性的文字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旨。
结合议论、抒情性的文字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旨。
1.查找资料:关于作者鲁迅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途径查找。
2.圈点批注: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圈点生字词,思考本文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3.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个人对课文的理解与全班同学分享,解决彼此的疑问。
同时也可以相互之间出题目相互考察。
4.质疑探究:对小组内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全班进行探究,或请教老师,或查找资料。
5.达标测试:完成《学习与检测》的相关练习,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我把课文读了()遍,读通了课文。
我能概括出这个故事的梗概。
《孤独之旅》讲述了少年杜小康因为家景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
①曹文轩,当代家,家。
江苏盐城人,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②本课节选自曹文轩的小说《》。
《草房子》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
它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和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经历。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学习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长篇草房子成长3.查一查写一写,生字词读两遍,不出示答案找同学读,然后再读两遍,写一遍。
嬉.闹()稠.密()雍.()掺.杂()胆怯.()撅.断()空旷.()觅.食()撩.逗()炊.烟()戳.破()旧茬.()镰.刀()驱.除()逃窜.()嬉.闹( xī)稠.密(chóu)雍.(yōng)掺.杂(chān)胆怯.(qiè)撅.断(juē)空旷.(kuàng)觅.食(mì)撩.逗(liáo)炊.烟(chuī)戳.破(chuō)旧茬.(chá)镰.刀(lián)驱.除(qū)逃窜.(cuàn )4.查一查,记一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孤独之旅》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孤独之旅》导学案16.孤独之旅一、掌握基础知识1.作者及背景曹文轩,汉族,男,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2.知识链接《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
小说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轩.(xuān) 嬉.闹(xī) 凹.地(āo) 雍.(yōng) 掺.杂(chān)胆怯.(qiè) 撅.(juē) 给.予(jǐ yǔ) 觅.食(mì) 撩.逗(liáo)(2)词语释义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厚实:丰富,富裕。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境地: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觅食:寻找食物。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依托:依靠。
二、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1.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2.这篇小说的故事结构是怎样的?(二)研读分析1.突破重难(1)请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
(三)写法探究。
孤独之旅导学案及答案
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清故事情节,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标题的含义。
3.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体验学习】阅读交流1.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掌握下列词语。
(1)读准下列字音。
嬉()闹觅()食驱()除旧茬()儿戳()破撩()逗凹()地掺()杂胆怯( ) 给()予()2.释义:撩逗:茫然:一落千丈:臵之不理:。
歇斯底里:新知探究探究一:再读课文,列出故事情节提纲,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探究二: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孤独”呢?结合具体词语和句子说说“孤独”的含义。
(学法指导:同学们可以用横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并把文中所有的“杜小康”以及指代杜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
进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画出的语句。
)探究三: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
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心理变化过程:杜小康出发时:茫然,恐惧不成熟到达芦苇荡时:成安顿之后:长时间久了:之那天雨后天晴:旅成熟总之,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
【综合提升】1.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请在文中划记几处,分析这样的描写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何重要作用。
如:“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2.细读全文,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
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比喻,用芦荡的茂密幽深反衬小船的小和孤单,使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更为真切。
“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写出芦苇的颜色,更使景色充满动感与生机。
《孤独之旅》导学案2
编号:常山二中九(上)语文姓名组名设计:桑拥军审核:《孤独之旅》导学单2【自主学习】1.结合语境简析下面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
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散。
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
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②鸭们十分乖巧。
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
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唯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
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的意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沉着脸”和“绝不”表达什么含义?父亲为什么有这样的神情?)②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句中的“撩逗”一词用得非常好,试揣摩它的妙处。
)③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句中的“歇斯底里”的含义是什么?)【要点部分】阅读课文36—48段,完成下列题目。
1.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简要概括。
2.杜小康在寻找鸭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面对这些困难有怎样的表现?3.如何理解“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4.如何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5.小说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拓展延伸】1.“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而且还蕴涵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每个人都会长大,你有哪个瞬间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请写下来,跟我们分享。
3. 课外曹文轩的《草房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导学案(有答案)
16《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在了解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学习欣赏小说的艺术价值。
2.了解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
品析人物形象。
3.理解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1.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2.理解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嬉. ( ) 闹觅. ( ) 食驱. ( ) 除雍.( ) 旧茬. ( ) 儿戳. ( ) 破撩.()逗2.解释下列字词。
厚实:嬉闹:觅食:驱除:回应:撩逗:歇斯底里: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①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 )②等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的席子上。
( )③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 )④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基本内容。
5. 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
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课堂探究1.“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说结尾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的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一种什么描写?如果把这节文字删掉有什么不好?3.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4.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5.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故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1.为什么说父子俩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他们是如何战胜这一敌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他都受了什么磨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找到那十几只鸭子后,杜小康哭了,但并不是悲哀,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风雨过后的“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说“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师生共用导学稿(学案)
课题:《孤独之旅》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
主备人:付伟娜审核人:九年级备课组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清故事情节,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3、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二、学习导航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嬉()闹觅()食驱()除雍( ) 旧茬()儿
戳()破撩()逗轩( ) 凹()地掺()杂
胆怯( ) 撅( ) 给()予( )
你认为还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
厚实:嬉闹:撩逗:
茫然:乖巧:驱除:
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你认为还有哪些词语需要理解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你认为还要补充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知导学
(一)、速读课文,感知小说主要内容,梳理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
开端:()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自然段到()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研读课文,揣摩语言,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交流,分析鸭群、芦荡、风雨等环境描写的作用:
1)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
我的看法是:
2)分析杜小康的心理活动,(在文中画出体现“孤独“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我认为“孤独之旅”的含义是
(三)、小结主题,感悟长大
1、结合杜小康的成长,学生感悟长大,用一句话小结读完本文的最深感悟。
2、读完课文后,如果让你对杜小康和杜雍和各说一句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对杜小康,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杜雍和,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杜小康,请给你的妈妈、同学或老师写一封信,述说你的孤独之境,或谈谈你的心里话。
五、学后反思
《孤独之旅》答案
二、学习导航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嬉闹(xī) 觅食(mì) 驱除(qū) 雍(yōng) 旧茬儿(chá) 戳破(chuō) 撩逗(liáo) 轩(xuan1) 凹地(āo) 掺杂(chān) 胆怯(qiò) 撅(juō) 给予(jǐyù)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②失意的样子。
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②机灵。
驱除:赶走,除掉。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三、新知导学
(一)、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失学后孤独艰苦的环境
(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故事情节: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
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二)、1、小说中的描写鸭群、芦荡和暴风雨等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2、对完成杜小康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衬托作用;对这两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别母亲与伙伴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
前途迷茫与未知的孤独。
(三)(1)、孤独可以使人坚强。
(2)、人要勇于面对困难,才能战而胜之。
(3)、人要战胜大自然,关键是战胜自我。
2、对杜小康说的应以对他战胜孤独的祝贺为主要内容;对杜雍和说的应以对他东山再起的鼓励为主要内容。
例如:对杜小康,我想说:祝贺你战胜孤独,重新上学。
对杜雍和,我想说:发家致富,永不放弃,在不能不让孩子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