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字号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ppt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ppt课件

“凡坚牢曰固”
现在汉语中: “坚固”一词
“孟”是排行
意义相辅
晋朝 陆机
名机 字士衡
“机”、 “衡”皆为北 斗中星名
意义相辅
五代 李煜
名煜 字重光
《汉书,叙传上》: “煜其间者,盖不胜 哉”,
颜师古注曰:“煜,光
貌也”
《文选,左思<吴都赋
>》:“常重光”
李善注:“重光,谓日
月画上也”
可见:“煜”为光, “重光”为日月,二者 相辅。
孔子
纪事
取可资纪念或有所触 发的事物为名字
春秋孔子,
名丘,字仲尼。
据说孔子的父母祈祷 于尼丘山才生下他, 故名“丘”字“尼” 以记其事。
崇教
东晋以来,佛教、 道教盛行,人们 多取释道事物以 为名字
唐代王维,
名维,字摩诘。
维摩诘,为梵文 的音译略称,
佛教经典《维摩 诘经》
山居秋暝
2、古代男子一般在20岁行冠礼,女子一 般在15岁行笄礼。
3、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 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 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成人后,称 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礼记•檀弓》称:“幼
名、冠字,周道也”
孔颖达疏:“始生三月
而始加名,故云幼 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 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 名,故冠而加字”
曰:“天下同归 而殊途,一致而 百虑”, 在现代汉语中也 有“特殊”一词, “叔”表排行
意义相顺
曹 操
三 国曹操
名操 字 孟德
《荀子。劝学》 有“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 是之谓德操” 现在:有“道 德情操”之说
意义相顺
白居易
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 生

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课件

古代的姓氏和名号PPT课件

39
2021
竺——东汉时枞阳侯竹宴认为本姓源出伯夷、叔齐二 贤,因此在竹下加二,改称竺氏。
田——源出于妫姓,春秋时陈国厉公儿子陈完因避难 逃到齐国,改姓田氏,当时陈、田读音相同。
郭——文王弟虢叔受封于虢,后虢国为晋所灭,后遂 改姓郭氏。
元——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姓拓跋,到孝文帝 时改拓跋为元姓,意为天下第一姓。
29
2021
4.以祖先的名、字、谥号为氏
孔——源出于子姓,微子启封到宋国,后裔宋 襄公的五世孙,名嘉,字孔父,在宋国任大司
马,动乱被杀,其子木金父逃到鲁国,便以父 亲的字“孔”为氏。
庄——按周朝的谥法,喜欢征讨的君主死后常 谥“庄”。春秋时有楚庄王,郑庄公,宋庄公 等,他们的子孙便以谥号“庄”为氏。
31
2021
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的儿子 往往以其祖父(即公子)的字为氏,例如宋桓公的儿子 公子目夷,字子鱼,孙子公孙友,公孙友的儿子就以 其祖父公子目夷的字(子鱼)为氏,称鱼苕、鱼石。鲁 桓公的三个儿子公子庆父字仲,公子牙字叔,公子友 字季,他们的后代分别以仲孙(后改孟孙)、叔孙,季 孙为氏,成为鲁国掌握实际政权的三大家族,世称 “三桓
司寇——相传夏、商时就有司寇的官职,掌管 治安刑狱。
28
2021
司徒——也是上古官名,尧舜时就设立了,主 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物,周朝以地官为大司徒, 相当于宰相。相传舜为尧司徒,子孙以为氏。 上官——源出于芈姓,战国时,楚国公族子弟 靳尚任上官大夫,后代子孙以上官为氏。 乐正——周代设乐正之官,子孙以乐正为氏。
30
2021
孟——源出于姬姓,鲁桓公的儿子、庄公弟庆 父连续杀死两个君主,激起人民的反对,后被
迫自杀,他的后代应该称仲孙氏,为了避讳弑 君之罪,改称孟孙氏,子孙以孟为氏。

文化常识 姓名字号PPT课件

文化常识 姓名字号PPT课件
古 代 的 姓 名 字 号
2019/11/7
古 代 文 化 知 识
1

以 千 载 , 氏


之 2019/11/7
2

姬、姜、妫、姒、嬴、姞、妘、姚
郑、吴、越、秦 、韩、魏、赵
东郭、南郭、西郭、北郭
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巫、卜、陶、匠、屠
林、谷、江、石、叶、柳、梅。
2019/11/7
张衡,字平子 岳飞,字鹏举 刘过,字改之 胡东皋,字汝登
曾巩,字子固 郑樵,字渔仲 李白,字太白 张孟词,字腾蛟
2019/11/7
11
称呼:名 与 字
1、勃(王勃,字子安),三尺微命,一介书 1、生单。于闻陵(李陵,字少卿)与子卿(苏武, 23字 2玉 121、 、 、 、 、子)不臣四上子公卿,然密人闵曰讳) 长,者之:(涣素乐:,“李籍(厚王庐问贤密(苏。回陵左哉,项 涣深右字籍 ,萧 回父:令, 苏君((伯字 辙圭颜武王)羽 伯君回在回言) 父玉,匈,何 )字奴…(字…以 ,子久萧深至始渊,君父此字)岂圭)。公也有字,群子君!余,乎弟? 安 晚国字平文父父(。王—安— 国,—字—平—父—)苏、辙安《上伯纯父父墓(表王》 安上,字纯父)。
XXX
16
2019/11/7
XXXXXXXXXXXXXXXX
XXX
17
2019/11/7
7
8
2019/11/7
XXXXXXXXXXX1.意义相同: 2.意义相近: 3.意义相反: 4.字为补充: 5.出处相同:
陆游,字务观 陈琳,字孔璋 曾点,字皙 曹操,字孟德 高明,字则诚
2019/11/7
1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ppt课件
❖ 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 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p65
完整版ppt课件
20
上古女子的姓
❖ 因为姓具有别婚姻的作用,上古贵族妇女的 姓比名更为重要,对于她们的姓必须明确表 明,表明方式有:
❖ 1.尚未成亲的女子,在姓前加上孟(伯)、 仲、叔、季来表示排行,例如孟姜、伯姬、仲姜、
❖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 ❖ 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
❖ 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 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完整版ppt课件
11

❖ 上古时期,有姓,亦有氏。姓是一种族号, 氏是姓的分支。
❖ 《左传·隐公八年》:“因生以赐姓,胙之土 而命之氏”。(胙:zuò,赐 )此言:诸侯可以 依据他的出生地得姓,天子还要分封给他土 地并赐给他“氏”。
济、、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 明清以后,按辈谱命名最为盛行。
完整版ppt课件
29

❖ “字”只是限于古代成年男女。
❖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 十五笄而字”。
❖ 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 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 名。
❖ 名与字往往有着意义上的联系,常有相辅相成的关 系。
❖ 例如:冉耕,字伯牛。
完整版ppt课件
30
名与字之关系
❖ 同义反复。
❖ 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
❖ 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 元亮、周瑜字公瑾,文天祥字景瑞
❖ 由于词义的变迁,有些同义词我们已经看不出它们 的关系:
❖ 如:颜回字子渊。《说文解字》中:“渊,回水 也。”(回水,旋转的水)回,旋转也。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姓氏和名号-PPT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姓氏和名号-PPT
6
二、名和字
❖ 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 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 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 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

7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8
三、号
❖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 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
12
10
三、号
❖ 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 并以题庙室,这就叫庙号。
❖ 庙号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从汉朝起,每个朝代的第一 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太宗、世 宗等。如汉代刘邦称高祖,汉文帝刘恒称太宗,汉武帝刘彻 称世宗。但是,在汉代还不是每个皇上都有庙号,必须是生 前"有功"或"有德"者才可以称"祖"、称"宗"。南北朝起,称"宗 "已滥,从唐朝起,几乎无帝不"宗"了。
11
四、避讳
❖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 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 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 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 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 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 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3、氏的起源 ❖ 氏字的字源本意是指木本,即植物的根。上古三代,
有姓有氏,二者产生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氏的 源起步姓之后,目的是“别其子孙所自分”。 ❖ 关于姓氏的作用,我们可以归纳姓的主要作用是: ①别种族;②明世系;③别婚姻
3

001中国传统文化-姓名ppt课件

001中国传统文化-姓名ppt课件
7
看看你能否知道落款的意思? 山陰陳士鐸敬之甫號遠公又號朱華子著述
8
中國傳統文化—姓、氏、名、字、號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石軍
1
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天文曆 法、姓名、年龄称谓、避讳方法、度量衡制 度以及與中醫有個的藥物、方劑、穴位等事 物命名等知识,尤多反映于古医书中。
2
姓、氏
我國上古時期,不僅有姓,而且有氏。
一、姓氏
姓,是一種由母系社會而來的族號。
自称名:人前称自己,尊敬對方 《本草綱目》:“楚蘄陽李君東璧— 謂余曰:時珍,荊楚鄙人也。‘“
周代貴族男子常加“伯、仲、
字與名在意義上有聯繫 叔、季表示兄弟排行,如仲尼 “珍,寶也;璧,瑞玉圜也 現雖不用表字,但也用以排行。
還有在字后加“父或甫”。如伯禽父
有時省去排行,僅字后加“父或6 甫”
別號,古人除了名和字之外,还有別號(別字)
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趙姬、孔姬 死後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謚號,武姜,文姜 孟氏不需區別時,直接在姓下加“氏”,武姜稱姜氏 待嫁,要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以表示排行
以氏為姓, 姓氏逐漸合一
長孫、宇文、賀蘭 統謂之姓, 呼延,來自少數 平民也有了姓 名族的譯音
戰國后
漢以後
後世
5
名字,古人有名有字。
字是成年时由尊輩代取得,別號往往是晚年自取的,與名 不要求有意義上的聯繫。
兩字的別號 張從正,號戴人 薛雪,號一瓢
三字以上的別號 葛洪,號抱樸子 王冰,號啟玄子 李杲,晚號東垣老人
四字的別號常壓縮為兩字 如東垣
別號和字應用上無區別
其他的敬稱 官職—王太僕 地望---劉河間 任職之地---張長沙 有的字、號、官職、地 望等並用---聞丹溪朱先 生彥修醫名遍四方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姓氏和名号 PPT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姓氏和名号 PPT
3、氏的起源 ❖ 氏字的字源本意是指木本,即植物的根。上古三代,
有姓有氏,二者产生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氏的 源起步姓之后,目的是“别其子孙所自分”。
❖ 关于姓氏的作用,我们可以归纳姓的主要作用是: ①别种族;②明世系;③别婚姻
一、姓和氏
4、氏的来源还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封地名和国名为氏。齐,鲁、宋、邓、韩、赵、吴、陈、 蔡、卫 (国名为氏);刘、冯、卢、崔、范、商(采邑为 氏 );国、邑、关、乡、亭(封地为氏) ;苏、毛、温、 尹(关名为氏);阎、陆、裴、郝(乡名为氏了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姓氏和名号
一、姓和氏
1、姓的起源 ❖ 许慎释义为“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
生。” ❖ 姬、妫(gui)、姒(si)、姜、嬴、妘、姞 ❖ 黄帝之子十二姓:姬、姞、酉、祁、己、滕、箴、
荀、任、僖、儇(xuān )、依。
2、姓的作用 纪世别类 别婚姻、 崇恩爱、厚亲亲
一、姓和氏
三、号
❖ 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 并以题庙室,这就叫庙号。
❖ 庙号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从汉朝起,每个朝代的第一 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太宗、世 宗等。如汉代刘邦称高祖,汉文帝刘恒称太宗,汉武帝刘彻 称世宗。但是,在汉代还不是每个皇上都有庙号,必须是生 前"有功"或"有德"者才可以称"祖"、称"宗"。南北朝起,称"宗 "已滥,从唐朝起,几乎无帝不"宗"了。
二是以居住地为氏。西门;东郭、西郭、南郭,北郭;邱、门、 里、闾
三是以先辈的名或字为氏。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 孙子称公孙,玄孙不能再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04姓名、字号.ppt.Convertor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04姓名、字号.ppt.Convertor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姓名、字号姓名平时我们碰到一个陌生人,要想与之沟通,总要问“您贵姓?”“您尊姓大名?”我们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担任同样职务,或其他场合如书的编者、作者为多人时,排顺序往往是“以姓氏笔划为序”。

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小说、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

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你妈贵姓啊?姓《说文》:“人所生也。

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

……《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感天而生”是始祖所感生的图腾物,西周以后被附会为“天”。

“因生以赐姓”实指因图腾称号作为姓。

可见“姓”本义指所感生之物。

汉代王充《论衡·诘术篇》:“古者,因生而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若夏吞薏苡而生,则赐苡氏。

商吞燕子而生,则姓为子氏,周履大人迹,则姬氏其立名也”。

禹的母亲因吞食了薏苡,于是受孕而生下了大禹,故夏人以薏苡为其图腾,并以“姒”为姓;商的祖先契因为其始祖母简狄吞食玄鸟(燕子)的“子”(即卵)而生下了契,故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并姓“子”。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

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

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

《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

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

上古时的“百姓”即百官。

《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中国古代姓名字号14页PPT

中国古代姓名字号14页PPT

自周代开始,人不但有“名”,而且还得有“字”。“字”, 是在“名”之后新增的称呼。《礼记·檀弓上》:“幼名,冠 字。”人生下来3月要取名,20岁加字。《典礼上》有“男 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当男 子加冠,女子及笄,表示其已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会交往 时,就要在其名之后再加字。为什么要有字?唐人孔颖达为 《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时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 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 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这就是说, 当一个人成年之后,由长辈原来所命的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 呼的“名”就不便在社会场合呼来喊去,就得另取一个供平 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 “字”。“名”是供长辈呼唤
苏轼字子瞻,由倚轼而推想到瞻望。
连义指实。如杜甫字子美,由对男子的美称联想到美。唐寅字伯 虎,由寅联想到“十二地支”的寅与虎相配。
同类相及。如孔鲤字伯鱼,鲤是鱼类。郑樵字渔仲,樵夫常与渔 翁为侣。梁鸿字伯鸾,鸿和鸾都是为人称道的飞禽。陆机字士衡,
机和衡是北斗上的两颗星。 原名加辞。如谢安字安石,杜牧字牧之。
中国古代姓名字号谭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日益密 切,为了把某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区分开来,便出现了某一群人 共有的标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姓”;在一群人中间,为了 把这中间的你、我、他区分开,也就出现了只属于个人的标志, 这种标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名”。关于名的起源,从汉字 “名”字本身也可推知其最早的含义。这一汉字由“夕”和 “口”两部分组成,对此,《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 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 是说,在早期的交往中,人们白天相见,能通过形体、面貌, 相互识别。一旦到了晚上,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 我报名来区分你我了。可见,人名的产生是与社会实际的需要 有关,它的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在社会交往中所有场合都可能 区别人的个体,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教学课件40张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教学课件40张
A、一般古代贵族有名有姓有字,而女子是有 姓有名却无字。如李清照别人称她为“李氏”。 B、古代男子一般出生后不久由父亲取名,20 岁行冠礼时才起字。
• 6、下列那个称呼不是古代银河的称谓 • ( D) • A.银汉 B.天汉 C.河汉 D.仙汉 E.云汉
• 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 A ) A、戊
水浒传
九纹龙 史进
拼命三郎 石 秀
没羽箭 张清
浪子 燕青
母夜叉 孙二娘 鼓上蚤 时 迁
一丈青 扈三娘 矮脚虎 王 英
抢答开始!
• 1、分男生女生两队,答对加一分,答错 减一分。
• 1、我们传统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 式排列的?( B ) A、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 2、“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
• 11、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 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
么?( A )
A、文章书画稿费 B 、替人研磨墨汁 • C、为人作序
• 12、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 三友图》中的是:( ) A、菊; B、梅; C、竹。
•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
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B )
避讳
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 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 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空字等办法来 回避。
避家讳
家讳,又称私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 名的作法。
如:《史记》里,“张孟谈”,改为“张孟 同”;“赵谈”,改为“赵同”。
避家讳
“诗鬼”的李贺,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 “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 考试。
• (帝王) 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 的字,大致分为三类:
• 表扬:文、武、景、烈、昭、穆等; • 批评:炀、厉、灵等; • 同情:哀、怀、愍、悼等。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教学课件张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教学课件张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练习 : 请写出以下绰号相对应的水浒人物的名称
(3)号之绰号 花和尚 鲁智深
行 者武 松
水 九纹龙 史进
浒 传
没羽箭 张清
母夜叉 孙二娘
青面兽 杨 志 神行太保 戴 宗 黑旋风 李 逵 拼命三郎 石 秀 浪子 燕青 鼓上蚤 时 迁
一丈青 扈三娘 矮脚虎 王 英
期的乐章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练习:根据古人的名与字的相关原则, 解析下列人物的名字关系。
(1)曹操,字孟德 (2)赵云,字子龙 (3)刘禹锡,字梦得 (4)陆游,字务观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名是人们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在古代社 会,一般是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所 取。
取名又有着怎样的讲究呢?
• 朱重八、辛弃疾、陈港生 • 赵鑫平、龙程鹏、张淼、王国庆 • 江山多娇、黄嘉宜倩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 苏轼,字子瞻 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 李清照
这是基本的礼貌。
• 黄庭坚,字鲁直
• 秦观,字少游
避讳
• 苏洵,字明允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 名字号 》教学 课件40 张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华传统文化——姓名字号ppt课件

中华传统文化——姓名字号ppt课件

名——流通出现
小篆
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 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 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 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名——历史沿革
楷体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 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 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民国年间尚洋名;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现 在 的趋向:朦胧、洋名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而“字” 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 有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常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 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另名与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名与字是 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 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
中华传统文化
——姓名字号
穆林
姓名字号——名
甲骨文
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 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 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1
历史起源
历史沿革
2
3
古代如何称呼
名与字
4
名——历史起源
金文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 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 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 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 由来。
名——古代人如何称呼
旧型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 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 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相互称字,或下对上, 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黄帝,姬姓;炎帝,姜姓;少皞,嬴姓等。
10
姓的作用
❖ 第二,姓有“别婚姻”的作用。 ❖ 我国先民的得姓与“远禽兽、别婚姻”紧密相关,
而“别婚姻”的核心内容就是“同姓不得相娶”。 ❖ 班固认为,先民的姓,不仅可以使人类与禽兽相互
区分,还是先民们用来确定婚姻嫁娶、识别血缘亲 疏远近的重要依据。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就记载:“男女同姓,其 生不藩。”这表明古人已经知道,近血缘的婚姻对后代遗传不利。
2.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
个传统节令是(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
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重阳
B.七夕
C.中秋 D.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3
4

❖ 1、何谓“姓”? ❖ 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
❖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 (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 期杰出的政治家。
17

❖ 姓是不变的,而氏的变化很大。所以顾炎武《日知 录·原姓》说:“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 变”。
❖ 例如:春秋末年楚国的伍子胥,本以伍为氏,他在 吴国被杀后,儿子逃到齐国避难,改为王孙氏。 (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 上古“八姓”,多加女旁,反映出我国最早 的姓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6

❖ “姓”的本义是“生”。 ❖ 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
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
姓”。
❖ 隐公向众仲询问有关氏族的事。众仲回答说:“天子分封有 德之人以之为诸侯,依照他的生地而赐姓。”
8
姓的作用
❖ 3、姓的作用是什么? ❖ 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产物。上古姓氏产生之
初就与人类的繁衍进化有着密切关系。在远古部族 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姓氏最初是作为各氏族的图腾 标记或识别符号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姓氏的功用也不断增加扩大。 ❖ 我国古人命姓定氏,最基本功用之一就是用来规范 先民的婚姻嫁娶行为。
❖ 战国以后,人们往往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二为 一;到了汉代,通称为姓,而且自天子以至于一般 平民都可以有姓了,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
18
姓氏的来源
❖ 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 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1)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这些姓多带女字 旁。如:上古八姓中的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
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姓的目的:据文献记载,是为了“别婚 姻”,“明世系”、“别种族”。
❖ “姓”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母系 氏族公社时期。
5

❖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 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
❖ “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字,明代学者郑晓考 订出上古“八姓”:姜、姬、妫、姒、嬴、 妘、姞、姚。
❖ 孔颖达疏:“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 虽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 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
16

❖ 据《左传》地记载,累代为官的,后人可以以官名 为氏;也有的以封邑地为氏。例如:
❖ 春秋时卫国卫灵公,其子孙世为卫国司寇,后裔以 官名为氏,姓司寇氏 。
❖ 召公,姬姓,名奭,周王室的宗亲,史料记载周文 王庶子。因最初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 称召公。
9
姓的作用
❖ 汉代史学家班固撰《白虎通·姓名》云:“人所以有 姓者何?所以祟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 故纪世别类,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 皆为重人伦也。”
❖ 班固的话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 第一,姓是用来“纪世别类”的。 ❖ 上古有姓有氏。早期的姓是一种族号,它不是个别
人,也不是个别家族的称号,而是整个族的称号。
❖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 ❖ 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
❖ 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 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15

❖ 上古时期,有姓,亦有氏。姓是一种族号, 氏是姓的分支。
❖ 《左传·隐公八年》:“因生以赐姓,胙之土 而命之氏”。(胙:zuò,赐 )此言:诸侯可以 依据他的出生地得姓,天子还要分封给他土 地并赐给他“氏”。
❖ “氏族的名称一开始就同氏族的权利密切联系在一 起。”——恩格斯
12
小结
❖ 1、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 ❖ 2、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 ❖ 3、姓最重要的作用:“别婚姻”。 ❖ 4、其核心内容:“同姓不得相娶”。
13
14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 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 有也。”
11
姓的作用
❖ 第三,姓有“崇恩爱、厚亲亲”的作用。 ❖ 什么叫“崇恩爱、厚亲亲”? ❖ 一是指人伦关系以及思想感情亲疏厚薄; ❖ 二是牵涉到政治权利、物质利益的问题。
❖ 西周以前,君主卿士大夫都是世袭的。无论君主还是大小官 吏,均由同姓或异姓贵族充任,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 近,授以不同的高低官职。
7
姓的起源
❖ 2、姓是怎么来的? ❖ 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 ❖ 在原始社会,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
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 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 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
❖ 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 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1.对下列古诗句中红字的词语的一项是(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出人的感 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 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 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