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数据中心架构分析
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体系架构浅析
![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体系架构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14b68f8762caaedd33d4a3.png)
软件服务 ・ 实务
栏 目 辑 :粱 丽 雯 编 E ma : e 一 1 6 o - i i n 0 @1 3c r lv l n
第一 , 增强数据 处理 能力。 过把云计 算技 术与 通
数 据挖掘技术相结合, 可以从海量数 据中快 速提取出
有价值 的信息, 为机构 的决策提供服务。 分布在云 中成 千上万 的计算 机群提供强大 的计 算能力, 并通过 网络
有些新的程序代码 ( 试 图把地理相近 的数据集 中于 会
所有人 身上 ) 产生 副作用, 导致 欧洲 另一个 资料 中心
过载, 于是 连锁效应 就扩及到其他 数据 中心 接 口, 最
终 酿成全球性 的断线 , 导致 其他 数据 中心也无 法正常
升了公众对私有云的关注, 更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更加 相信私有云的安全性。 因此 , 基于云计算来设计数据中
实务 ・ 软件服务
栏 目编辑 粱丽雯 E mahv n 0 @1 3c m - ii 一 1 o le 6
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体系架构浅析
一 中国人 民银行 科 技 司
中国人 民银行 金融 信息 中心
薛 涛
吕 毅
一
、
云计算综述
( ) 一 云计算简介
在世界著名市场研究咨询机构G r e评选的对多 at r n
不同类型的大量存储设备 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 同
工作, 满足业务不断增长带来的庞大数 据存储需要。 另
—
方面 , 云计算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 即使某台服务器
出现故 障 , 其他 服务器也可以在极短 时间内快速将其 数据备份 到其他 服务器上, 并启动新 的服务器 以提供
服 务。
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建设方案探讨
![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建设方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7e0850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d.png)
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建设方案探讨一、前言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Internet Data Center,)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过程中,通常选择以建设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作为主要切入点,逐渐扩展到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层面, 以渐近的方式扩展IDC的云服务能力.二、云IDC基础架构IaaS模式云IDC由管理平台和多个资源池系统组成.资源池系统是由管理平台、资源相关系统或设备以及连接网络所组成的集群。
管理平台负责云IDC各种业务的运营和资源管理,并与网管等外部系统相连接。
资源池对外提供各类计算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存储资源。
计算资源由虚拟机系统以及服务器提供;存储资源由对象存储系统和块存储系统提供,包括对象存储资源、块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包括公网IP地址资源、虚拟防火墙资源、带宽资源、负载均衡资源等.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之间资源相互协作对外提供完整的资源使用环境。
IaaS模式云IDC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构建成动态的虚拟资源池,并使用虚拟资源管理技术实现云计算资源自动部署、动态扩展、按需分配,为用户提供按需和即付即用方式的服务。
三、计算资源虚拟化3.1虚拟化系统虚拟机系统是在物理服务器之上构建虚拟化抽象层,采用虚拟机监视器或虚拟化平台2种实现方式,负责服务器的抽象、资源的调度与管理,将不同的系统分别运行在独立的虚拟机之上,从而提高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
虚拟化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寄居架构和裸金属架构。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裸金属架构。
裸金属架构是在计算机硬件上直接进行虚拟化,其将一个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安全、可移植的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呈现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选择虚拟化技术时,应该综合考虑虚拟化效率、硬件管理、对异构的支持、迁移、资源管理、安全隔离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进行最佳选择。
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之传统经典三层网络架构的全面剖析
![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之传统经典三层网络架构的全面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1775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0.png)
04
三层网络架构的未来发展和挑战
三层网络架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演进到软件定义网络(SDN)
• 随着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层网络架构正在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演进。SDN将网络控制功能和转 发功能分离,通过开放的可编程接口实现网络的灵活管理和控制。
全面云化
•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三层网络架构将逐渐实现全面云化,包括虚拟化、自动化和云化部署等,以更好地适应云数据 中心的需求。
基本概念介绍
• 三层网络架构是一种经典的网络架构,通常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三个层次。其中,接入层负责连接终端设 备,汇聚层负责将接入层的数据汇总并转发到核心层,核心层则负责高速转发数据。
三层网络架构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 三层网络架构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 个层次上不同的设备之间通过相应的协议进行通信。接入层设备通常 采用以太网技术,通过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汇聚层设备通常采用路 由器或交换机,通过路由表或路由协议将数据从一个层次转发到另一 个层次。核心层设备通常采用高速交换机或路由器,负责高速转发数 据。
• 接入层负责连接大量的终端设备,具有低成 本、高性能的特点;汇聚层负责将接入层的数 据进行汇总和转发;核心层则负责整个网络的 高速数据传输。
• 三层网络架构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各层之间采用高速交换机进行连接,实现数 据的快速传输和转发。
• 三层网络架构具有易于管理、扩展性好的优 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结构僵硬、无 法灵活适应新的业务需求等。
三层网络架构的未来发展展望
•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三
1
层网络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云数据中心的高效 运营需求。
• 未来,三层网络架构将朝着扁平化、大二
云计算数据中心架构
![云计算数据中心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d0feff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9.png)
云计算数据中心架构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企业和个人获取计算资源和存储服务的重要方式。
而云计算数据中心架构则是支撑云计算服务的核心基础设施,它的设计和构建直接影响着云计算服务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云计算数据中心架构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系统,它由众多的组件和技术组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物理基础设施。
这包括了数据中心的选址、建筑设计、电力供应、冷却系统等方面。
数据中心的选址至关重要。
它需要考虑到地理位置、电力资源、网络连接等因素。
一个理想的数据中心选址应该具备稳定的电力供应、良好的网络连接条件,并且能够避免自然灾害等潜在风险。
同时,数据中心的建筑设计也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例如防火、防潮、防尘等,以保证服务器和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力供应是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命脉。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不间断运行,通常会采用冗余的电力系统,包括备用发电机、不间断电源(UPS)等。
这样,即使在市电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数据中心也能够继续正常工作。
冷却系统对于维持数据中心的正常温度也非常重要。
大量的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将会影响服务器的性能甚至导致设备故障。
因此,高效的冷却系统是云计算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物理基础设施之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计算资源通常由服务器集群组成,这些服务器可以是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虚拟机。
虚拟机技术的出现使得云计算数据中心能够更加灵活地分配计算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存储资源则包括了硬盘、固态硬盘(SSD)、存储区域网络(SAN)等。
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具有不同的性能和成本特点,根据数据的访问频率和重要性,可以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
例如,经常访问的热数据可以存储在 SSD 中,以提高访问速度;而不经常访问的冷数据则可以存储在成本较低的硬盘中。
网络架构是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高速、低延迟的网络对于保证云计算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
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和技术要点分析
![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和技术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cab80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c.png)
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和技术要点分析现代化社会越来越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存在,数据中心是信息技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数据中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特殊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来确保其可靠运行和高效能力。
本文将对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和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数据中心基本架构分析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是其核心,同时也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一个数据中心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网络架构一个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是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网络架构需要包括网络设备、网络拓扑、网络策略、网络安全,等等。
需要一个高效的网络架构,样本交换的效率要高,同时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
2. 存储架构存储架构是数据中心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它通常包括存储设备、存储协议、存储空间等。
存储架构需要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存储被视为数据中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许多数据中心都会使用存储网络或SAN等技术。
3. 计算架构计算架构涉及到计算设备和计算资源的分配,计算架构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计算的效率,提高计算的性能。
在数据中心中,计算架构通常使用分区式的架构,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通常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自动化管理,等等。
许多数据中心都将虚拟化作为其系统管理的关键部分,因为虚拟化技术可以提供高效能和可配置性。
自动化管理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管理成本。
二、数据中心技术要点分析数据中心的技术要点也是数据中心的关键部分,如能力、可扩展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等。
1. 可扩展性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表述它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需要支持新的设备或者变化的应用,从而增加用户体验。
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关键技术是资源池化和虚拟化。
2. 可靠性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和有效的故障恢复机制是极为关键的,因为数据中心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故障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备份和故障转移等。
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
![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61c6adc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a.png)
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概述•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构成•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设计•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性能优化•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01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概述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是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到一起,形成可灵活扩展、高效管理的数据中心资源池,从而满足各种业务需求的一种新型数据中心。
它将各种硬件资源虚拟化,形成一种动态、可伸缩的资源池,可以灵活分配给各种业务使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概念根据虚拟化技术的不同,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可以分为基于X86架构的物理服务器虚拟化、基于分布式计算架构的虚拟化和基于容器技术的虚拟化等几种类型。
基于分布式计算架构的虚拟化则将多个物理服务器组成一个计算集群,通过分布式计算技术将集群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从而实现对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和扩展。
基于容器技术的虚拟化则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它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成一个独立的容器,从而实现对应用程序的快速部署和管理。
基于X86架构的物理服务器虚拟化是最常见的类型,它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成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可以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分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数据中心架构。
它经历了从传统数据中心到虚拟化数据中心的演变,在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的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02云计算资源池数据中心的构成1计算资源23采用高性能、低能耗的服务器,提高计算效率。
服务器适用于高密度计算的场景,节省空间和能源。
刀片服务器适用于人工智能和图形处理等计算密集型任务。
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传统IDC的差异在哪里
![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传统IDC的差异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ce5626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1.png)
英语单词默写卡(三会词)树他的大的谁表、堂兄弟、姐妹角谁是老的;旧的牛;母牛;奶牛她有;和……在一起在这儿她是关于鸭子祖母,外婆……怎样呢?鹅祖父,外公美丽的鹅复数对的高的鸡有矮的;短的山羊小孩那些不;不对;没有他(她、它)们的男孩绵羊女儿女孩马父亲、爸爸看喜欢母亲、妈妈逗人喜欢的狗兄弟婴儿猫姐;妹苗条的宠物叔叔;舅舅;大伯强壮的龟;海龟姨;姑姑长的青蛙她的有豚鼠儿子农场小的他助动词尾巴他是一些;某些金鱼那么;如此公牛鱼家兔法国他(它)们(宾格)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下面美国玩具蜘蛛邮票澳大利亚地图美国的(人,人的)全部灯,台灯也英国沙发澳大利亚的加拿大电视;电视机中国的中国人房间钟日本的(人)画(画)在……前面法国的(人)卧室在……旁边火车门在……后面仅仅;唯一的窗房子大不列颠的;英国人当然来德国的(人)地板;地下;层进来加拿大的(人)墙厅;起居室日本凳子坐中国图,图画和……在一起德国放甜饼干;曲奇我们挨着;靠着厨房我们是哪一个;哪些玻璃杯(两者)都角落英格兰不列颠;英国在……旁边可爱的英格兰;英国练习本我们的可爱的在……(两者)之间大楼,建筑物浴室在……附近在……对面看一看黑板办公室计算机小的教师办公室书记;学习老鼠厕所;洗手间电冰箱学校大门清洁参观课室练习英语单词默写卡(三会词)家庭欢迎操场不客气图书馆家谱丈夫哎呀校长妻子纸巾诊疗室女士花园饭堂角凌乱的饿的明信片楼上花坛因为楼下雕塑;雕像猜车房架子架子复数衣柜板汁天花板黑板檫碗柜角落录音机粉笔字典一、家族成员奶奶爷爷女儿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母;阿姨儿子表(堂)兄弟姐妹二、动物类鸟狗猫猪公牛奶牛,母牛鸭子鹅鹅复数鸡山羊绵羊鸟海龟青蛙豚鼠金鱼鱼家兔蜘蛛三、国名,国籍美国美国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中国;中国人日本日本人法国法国人德国德国人加拿大加拿大人英国英国人四、房间里的东西卧室门窗衣柜天花板墙凳子图;图画床地板椅子书桌电视台灯地图图画钟架子电脑桌子沙发五、方位介词里面上面下面旁边后面中间附近前面靠着对面下一个六、教室单词教室板黑板擦练习本录音机字典粉笔黑板七、学校设施操场图书馆大楼办公室诊疗所教师办公室饭堂洗手间大门游泳池雕塑花坛英语缩写规律:一般is或者us 缩写成’s,而are 缩写成’re,not缩写成n’t。
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与实现
![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bb0f58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8.png)
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概念越来越为人所熟知。
而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和大数据背后的重要基础设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和实现,并阐述其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一、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架构设计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设计是保证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在网络架构设计上,往往采用三层架构或者Spine-Leaf架构。
三层架构可以有效地控制网络延迟和故障范围,但是可伸缩性较差。
Spine-Leaf架构则可以实现更好的可伸缩性和性能。
2. 存储架构设计数据中心的存储架构设计涉及到如何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传统的存储方式是使用存储阵列,但是由于它的限制,现在往往使用分布式存储系统。
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实现存储资源的共享,支持数据自动迁移和分级存储,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计算架构设计数据中心的计算架构设计涉及到如何使用高性能计算资源处理数据。
在这方面,往往采用多层次的处理方式,包括预处理、离线处理和在线处理。
预处理通常使用批处理的方式进行,离线处理则使用MapReduce等分布式计算技术,而在线处理则使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实时计算和响应。
4. 虚拟化架构设计虚拟化技术是实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数据中心的虚拟化架构设计上,主要涉及到如何实现资源的虚拟化,包括虚拟机、存储和网络等。
通常使用虚拟化软件实现,如VMware、KVM等。
二、数据中心的实现数据中心的实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实现:硬件实现主要涉及到如何选择、部署和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
在选择硬件的时候需要考虑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软件实现:软件实现主要涉及到如何选择、配置和管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软件系统。
在这方面,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性能、扩展性和安全性。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6b470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0.png)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引言概述: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云数据中心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处理大量数据的首选。
相比之下,传统数据中心的地位逐渐下降。
本文将详细探讨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之间的区别,从架构、资源管理、安全性和成本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架构1.1 云数据中心的架构:云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云数据中心具备弹性扩展能力,可以根据需求自动调整服务器的数量和配置。
1.2 传统数据中心的架构:传统数据中心采用物理服务器的方式,每个服务器负责运行一个应用程序或服务。
这种架构需要预先规划和配置服务器的数量和配置,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1.3 区别:云数据中心的虚拟化架构使得资源的利用率更高,能够更好地适应业务的变化。
而传统数据中心的架构则相对固定,无法灵活应对需求的变化。
二、资源管理2.1 云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云数据中心采用自动化的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分配和回收资源。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获得所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无需手动干预。
2.2 传统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传统数据中心需要手动管理和配置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
这种方式需要人工干预,效率较低,并且容易出现资源浪费或不足的情况。
2.3 区别:云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更加自动化和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传统数据中心则需要人工干预,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三、安全性3.1 云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云数据中心具备高级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灾备备份等。
云服务提供商通常具备专业的安全团队,能够及时监测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3.2 传统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传统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物理设备和网络防火墙等传统安全措施。
这种方式容易受到外部攻击和内部泄漏的风险,安全性相对较低。
3.3 区别:云数据中心通过专业的安全措施和团队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传统数据中心的安全性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安全威胁。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127ba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a.png)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演化和升级。
云数据中心作为新兴的数据中心形式,与传统数据中心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就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进行详细分析。
一、架构设计方面的区别1.1 传统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传统数据中心通常采用分层结构,包括网络层、存储层、计算层等,各层之间通过专用硬件设备连接,数据流向相对固定。
1.2 云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云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虚拟化,并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管理和分配资源,实现资源的弹性调配和高效利用。
1.3 区别分析:传统数据中心的架构相对固定,扩展性和灵活性较差;而云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更加灵活,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响应速度。
二、资源管理方面的区别2.1 传统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传统数据中心通常采用手工管理方式,管理员需要手动分配和调整资源,管理效率较低。
2.2 云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云数据中心通过自动化管理工具,实现资源的自动分配和调整,管理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2.3 区别分析:传统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和不均衡现象;而云数据中心通过自动化管理工具,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三、安全性方面的区别3.1 传统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传统数据中心安全性主要依靠物理设备和防火墙等传统安全设备,容易受到外部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影响。
3.2 云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云数据中心采用多层次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3 区别分析:传统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主要依靠硬件设备,安全性较低;而云数据中心通过多层次的安全机制,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保护用户隐私。
四、成本方面的区别4.1 传统数据中心的成本:传统数据中心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硬件设备和维护人员,成本较高。
4.2 云数据中心的成本:云数据中心采用按需付费的模式,用户只需根据实际使用量支付费用,降低了成本。
云计算的六种架构浅析 .doc
![云计算的六种架构浅析 .doc](https://img.taocdn.com/s3/m/00d51b69ee06eff9aef80774.png)
云计算的六种架构浅析云计算,应当高度贴合网络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趋势,着力于提高网络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致力于低碳高效的利用基础资源。
具体而言,应着重从高端服务器、高密度低成本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和高性能计算设备等基础设施领域提高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
云计算要求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弹性、扩展性、自动化、数据移动、多租户、空间效率和对虚拟化的支持。
那么,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各部分的架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云计算架构分为服务和管理两大部分。
在服务方面,主要以提供用户基于云的各种服务为主,共包含3个层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
在管理方面,主要以云的管理层为主,它的功能是确保整个云计算中心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并且能够被有效管理。
其总体架构如下图。
根据长城电子公司多年的经验,为满足云计算服务弹性的需要,云计算机房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机房设计架构。
模块化机房包括集装箱模块化机房和楼宇模块化机房。
集装箱模块化机房在室外无机房场景下应用,减轻了建设方在机房选址方面的压力,帮助建设方将原来半年的建设周期缩短到两个月,而能耗仅为传统机房的50%,可适应沙漠炎热干旱地区和极地严寒地区的极端恶劣环境。
楼宇模块化机房采用冷热风道隔离、精确送风、室外冷源等领先制冷技术,可适用于大中型数据中心的积木化建设和扩展。
网络系统总体结构规划应坚持区域化、层次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使网络层次更加清楚、功能更加明确。
数据中心网络根据业务性质或网络设备的作用进行区域划分,可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划。
1)按照传送数据业务性质和面向用户的不同,网络系统可以划分为内部核心网、远程业务专网、公众服务网等区域。
2)按照网络结构中设备作用的不同,网络系统可以划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3)从网络服务的数据应用业务的独立性、各业务的互访关系及业务的安全隔离需求综合考虑,网络系统在逻辑上可以划分为存储区、应用业务区、前置区、系统管理区、托管区、外联网络接入区、内部网络接入区等。
数据中心总体架构
![数据中心总体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23a40f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8.png)
数据中心总体架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现代企业运营的关键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总体架构的设计与实施,对于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中心总体架构的构成及实施策略。
一、数据中心总体架构概述数据中心总体架构是指对数据中心的硬件、软件、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实施,以满足企业业务需求的一种结构模式。
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网络层、计算层、存储层和应用层五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二、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数据中心总体架构的基础,主要包括场地设施、供电设施、制冷设施等。
这一层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安全、稳定,能够为上层建筑提供可靠的支撑。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场地选址、电力供应、制冷系统设计等因素,以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三、网络层网络层是连接数据中心内部各个设备的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在网络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网络的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常用的技术包括局域网(LAN)、存储区域网络(SAN)等。
四、计算层计算层是数据中心的“大脑”,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和计算。
在设计和实施计算层时,需要考虑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接口等因素。
常用的技术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五、存储层存储层是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在设计和实施存储层时,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用性等因素。
常用的技术包括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网络附着存储(NAS)、直接附加存储(DAS)等。
六、应用层应用层是数据中心总体架构的顶层,主要负责实现企业的业务需求。
应用层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考虑软件功能、用户体验等因素。
常用的技术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间件等。
七、数据中心总体架构实施策略1、统一规划:在设计和实施数据中心总体架构时,需要对基础设施、网络、计算、存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确保各个层面之间的协调一致。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三层分析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三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0de9b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9.png)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三层分析在当前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组织内各种IT服务的枢纽,数据中心需要具备高度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三个关键层次,即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并分析它们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作用。
物理层是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基础。
它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物理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通过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排列在机架中,实现灵活的配置和易于管理。
物理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冗余性。
例如,数据中心通常采用冗余电源和冗余网络连接来确保高可用性。
此外,物理层的布线需合理规划,以确保数据中心内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
在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中,网络层负责将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可靠、高性能的网络。
网络层常常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来实现。
交换机用于在数据中心内部进行局域网的互联,而路由器则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
网络层需要支持高容量的数据传输,同时具备灵活的配置和管理能力。
此外,网络层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冗余性,以应对网络故障或攻击的影响。
应用层是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中的最上层,它负责提供各种IT服务,比如云计算、虚拟化、存储等。
应用层应具备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应用层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虚拟化技术和容器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资源利用率,降低硬件成本,并且能够灵活地调整不同应用之间的资源分配。
容器化技术则可以更加高效地部署和管理应用,提高应用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三层之间密切相关,彼此影响。
物理层提供了网络的基础设施,为网络层和应用层的运行提供了支撑。
网络层负责将物理设备互联起来,为应用层提供高性能和可靠性的网络连接。
应用层依赖于网络层的支持,实现各种IT服务的部署和运行。
在进行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的关系。
超融合云数据中心架构解析
![超融合云数据中心架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5d07c37f1922791688e864.png)
邮电设计技术/2017/06——————————收稿日期:2017-03-220引言超融合架构是为下一代云数据中心设计的横向扩展的软件定义架构,无固定中心节点,以横向扩展、软件定义、计算和存储融合、服务器端闪存为核心。
横向扩展要求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构建在通用硬件上,无专用存储设备(如NAS 、SAN 等)。
随着硬件数量增加,除了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包含容量和IOPS )也要能接近于线性的提升,这些需求传统架构(计算设备和存储设备分离)无法满足,基于传统架构封装的伪融合架构(整合成一体的机架)也不能满足。
只有使用通用硬件(x86服务器),计算和存储融合(所有节点既是计算节点也是存储节点)才能适应云计算中心按需快速扩展、大规模扩展的要求。
所以超融合架构中的存储必须是软件定义的无固定中心节点的架构。
1架构核心存储是超融合架构中最核心的部分,融合存储和Server SAN 技术给存储产业带来了变革。
通过分层存储、数据本地化等策略提升融合存储的IO 性能已经是市场上融合存储产品的普遍实现机制。
融合存储和Server SAN 架构中涉及的技术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
超融合云数据中心架构解析关键词:超融合;软件定义存储;云数据中心;IO Fence doi :10.12045/j.issn.1007-3043.2017.06.018中图分类号:TN9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043(2017)06-0083-03摘要:超融合解决了存储、网络、计算虚拟化的问题,将虚拟化计算、网络、存储整合到同一个系统平台。
超融合架构大幅提升了计算能力,依托其底层分布式存储,可提供数据容灾,不但解决计算的问题,同时底层的分布式存储又是一个天然的数据容灾系统。
数据的副本机制、切片算法使得当系统一个或多个节点在硬件损毁、掉电等情况下,应用不会中断,数据也不会丢失。
Abstract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torage,networking and virtualization.It integrates virtualization com-putation,network and storage into the same system platform.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ighly improved computation ability,based on underlying distributed storage,it can provide data disaster recovery to solve computational issues,its underly-ing distributed storage is a natural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The data duplicate mechanism and slicing algorithm helps nodes of IT system keep working and save data when hardware breaks down and loss power.Keywords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SDS;Cloud data center;IO fence包宇1,范文一2,操明立3(1.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45;2.北京领航盛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0;3.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Bao Yu 1,Fan Wenyi 2,Cao Mingli 3(1.China Unicom Henan Branch ,Zhengzhou 450045,China ;2.Beijing Linghangshenghui TechnologyCo.,Ltd.,Beijing 100080,China ;3.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Co.,Ltd.,Zhengzhou 450007,China )Analysis of Hyper-converged Cloud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引用格式:包宇,范文一,操明立.超融合云数据中心架构解析[J].邮电设计技术,2017(6):83-85.数据通信Data Commuincation包宇,范文一,操明立超融合云数据中心架构解析83a)分层大存储池的实现。
云计算架构原理及其优势分析
![云计算架构原理及其优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2181e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9.png)
云计算架构原理及其优势分析云计算在当今信息时代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它改变了数据中心、企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方式,推动智能时代的快速发展。
云计算架构作为关键部分,其设计和优势分析成为了在云计算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云计算架构的原理及其优势分析。
一、云计算架构原理云计算架构是基于分布式计算、网络通信、虚拟化等技术的多层次、多角色的系统构架。
它由前端、后端和云中心三个层次组成。
1.前端前端是用户接入云计算资源的层次,也是云计算架构最外层。
在这里,分为用户接口和移动设备两个部分。
其中,用户接口是将传统的应用转化成网页或客户端形式,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包括IaaS、PaaS等多种云计算服务的接入;而移动设备则是为了随时随地访问云计算资源而考虑到的。
这一层次的目的是提供更加方便、智能、安全、平滑的服务,实现移动、全时、智能等多种使用需求。
2.后端后端是云计算资源提供商的实际运行环境,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等部分。
后端对于云计算资源的提供和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主要由普通服务器、大型高性能计算机、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云等组成。
3.云中心云中心则是前端和后端的中间层,是整个云计算架构的核心。
该层次的主要功能是将用户的请求与云计算资源的分配相结合,实现多租户的平衡分配和资源调度。
一方面,该层位于互联网的中心,提供标准统一的API,整个云计算资源也在此汇聚,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云计算服务;另一方面,该层也负责云资源的分配和虚拟机的调度。
以上就是云计算架构的三个层次,它们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共同运行,是支撑云计算的系统基础。
二、优势分析云计算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各领域的普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优势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云计算可以将大尺度的硬件以租用方式提供使用,同时还能享受较高的性价比,使他们淘汰昂贵、已经老化的硬件;整体来看,云计算为企业节约了维护、升级等成本,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便利、低成本的服务。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99d96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b.png)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使用到数据中心,使得数据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如何设计一个可靠、高效、可扩展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成为了当今网络技术领域中的一大难题。
云计算技术作为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中心的这些问题,并为数据中心网络提供了更为优秀的性能和解决方案。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租用计算资源的模式,其对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计算的出现,使数据中心的应用发生了巨变,云计算的实现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因此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应用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数据中心网络的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需要发挥云计算的特点,充分利用云计算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从而达到高效、可靠、可扩展的建设目标。
其设计思路应该为:实现可靠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原理,提供高质量、低延迟、大带宽等高性能网络资源,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同时充分考虑到网络的拓扑结构、协议技术、服务质量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法:1、无阻塞数据中心网络结构无阻塞网络结构是一种高速、高效、低延迟的数据中心网络结构,用于解决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中传输信息的问题。
在传统的汉密尔顿全联通互联网络不适合应用的情况下,无阻塞网络结构可以更好的解决数据中心中大量服务器之间的相互通信问题,从而避免网络交错和发生死锁。
2、网络虚拟化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将物理网络资源进行隔离,使得多个虚拟网络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同时存在且互不干扰,从而为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提供了更高的利用率和节约成本。
虚拟化技术可以允许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在同一个物理系统上运行,将网络设备转化为一些虚拟资源,并对这些虚拟资源进行池化管理,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3、融合网络设计融合网络是一种将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存储融合在一起的先进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建设
![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aab1e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9.png)
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建设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详细探讨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
一、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需求分析在规划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这包括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应用类型、用户数量、数据量增长趋势等。
例如,一家电商企业在促销活动期间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流量高峰,需要数据中心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弹性扩展能力;而一家金融机构则对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此外,还需要考虑未来的业务发展规划,以确保数据中心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深入的需求分析,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建设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选址选址是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适的地理位置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并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
首先,要考虑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
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稳定的电力供应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基础。
选择靠近电力资源丰富、电价相对较低的地区,可以有效降低电力成本。
其次,网络基础设施也是重要因素。
良好的网络连接能够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用户体验。
因此,靠近网络骨干节点的地区通常是理想的选择。
再者,环境条件也不容忽视。
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降低冷却成本,例如在气候凉爽的地区,可以采用自然冷却方式,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
最后,还要考虑政策法规、土地成本、自然灾害风险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最优的选址。
三、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直接影响其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常见的架构包括三层架构: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接入层负责连接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汇聚层将多个接入层设备连接起来,核心层则负责高速数据交换和路由。
在设计架构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冗余性,以确保在部分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8c82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5.png)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一、云计算平台架构1.硬件层: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
这些硬件设备通常被组织成一个数据中心,以满足大规模计算和存储需求。
2.操作系统层:云计算平台通常选择可靠、高性能的操作系统作为基础。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Linux、Windows等。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网络和安全等功能。
3.虚拟化管理层:为了更好地利用硬件资源,在云计算平台中通常使用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管理层负责将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个虚拟服务器都可以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这样可以将硬件资源进行隔离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4.资源调度层:资源调度层负责管理虚拟服务器的调度和负载均衡。
它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资源情况,动态地分配和回收虚拟服务器,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计算需求,并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
5.网络层:网络层负责为不同的虚拟服务器提供网络连接和通信。
它采用高带宽的网络设备和协议,以保证数据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6.安全层:安全层是保护云计算平台和用户数据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漏洞修复等安全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二、云计算平台分析1.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云计算平台可以按需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弹性的扩展和缩减。
这种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快速部署和调整计算环境。
2.资源共享和利用率提高:云计算平台可将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和共享,从而更好地利用资源。
用户可以共享同一组硬件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成本降低:云计算平台的按需分配和计费模式,使用户可以灵活地支付所使用的资源。
用户只需根据实际使用量付费,减少了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4.高可用和容错性:云计算平台通过多个数据中心和备份策略,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即使一些服务节点或数据中心发生故障,用户的服务和数据也能够被自动切换到其他节点或数据中心,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a9782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c.png)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传统数据中心是两种不同的基础设施模型,它们在架构、管理、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1. 架构差异传统数据中心通常采用三层架构,包括服务器层、存储层和网络层。
这种架构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维护工作,使得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成本较高。
而云计算数据中心则采用虚拟化技术,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抽象和汇总,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
这种架构可以实现资源的弹性分配和高效利用,降低了成本和管理复杂性。
2. 管理模式差异传统数据中心的管理模式通常是手动操作,包括硬件设备的购买、部署和维护等。
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且容易浮现人为错误。
而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自动化管理模式,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对资源的自动化配置和管理。
管理员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灵便性。
3. 资源分配方式差异传统数据中心的资源分配通常是静态的,即将一定数量的资源分配给特定的应用或者用户。
这种方式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因为某些应用或者用户可能只使用部份资源,而其他资源则闲置。
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动态的资源分配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弹性调整。
资源可以按需分配给不同的应用或者用户,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便性。
4. 弹性扩展能力差异传统数据中心的扩展能力有限,需要预留一定的资源来应对未来的需求。
当需求超出预留资源时,需要进行硬件升级或者增加新的设备,这会增加成本和时间。
而云计算数据中心具有弹性扩展能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地增加或者减少资源。
通过虚拟化和自动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快速的资源扩展和释放,提高了灵便性和响应能力。
5. 安全性差异传统数据中心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物理设备和网络防火墙等传统安全措施。
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安全威胁。
云计算数据中心通过在虚拟化层面实施安全措施,如虚拟化隔离、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保护。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7038e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7.png)
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然而,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云数据中心逐渐取代传统的数据中心成为主流。
本文将探讨云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数据中心的特点和优势。
一、架构和部署方式的不同1.1 云数据中心的架构:云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抽象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分配和释放资源,实现弹性扩展。
同时,云数据中心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数据和计算任务分散在多个服务器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1.2 传统数据中心的架构:传统数据中心通常采用物理服务器的方式进行部署,每一个服务器负责特定的任务。
这种架构需要预先规划资源和容量,无法灵便地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传统数据中心的架构较为集中,一旦浮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1.3 区别总结:云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和分布式架构,具有弹性扩展和高可用性的特点;而传统数据中心采用物理服务器的方式部署,资源规划固定,可用性相对较低。
二、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2.1 云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效率:云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动态分配,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按需使用资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同时,云数据中心还可以根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资源分配,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 传统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效率:传统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由于资源规划固定,往往存在资源闲置的情况。
同时,由于任务分配不均衡,一些服务器可能过度负载,而其他服务器则处于空暇状态,导致资源的浪费。
2.3 区别总结:云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和动态资源分配,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传统数据中心由于资源规划固定,存在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问题。
三、灵便性和可扩展性的差异3.1 云数据中心的灵便性和可扩展性:云数据中心具有较高的灵便性和可扩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太网标准二十年来的最大创新
Data Center Bridge(DCB)是对传统以太网体系结构的扩展,专门设计用于数 据中心联网和管理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FCoE) Priority-based Flow Control (PFC) CoS Based BW Management - IEEE 802.1Qaz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BCN/QCN) - IEEE 802.1Qau Data Center Bridging Capability Exchange Protocol L2 Multi-path for Unicast & Multicast/FabricPath
物理环境 虚拟资源
云环境
计算
管理
统一 数据 中心
网络
存储
安全
快速灵活 业务支撑
投资更加 有效
简化IT管理
开放
弹性
安全
扩展
6
实现 IT 即服务的平台
高度可伸缩的安全网
络统交一换交架换构
模块化无状态
统计一算元计件算
自动化
统资一源管管理理
(物理和虚拟)
7
-提供架构灵活性
融合 扩展 智能
数据中心 以太网
3 3
Private Cloud (Data Center)
Public Cloud Services
Cisco Cloud Services
Hosted / SP Cloud Services
网络的演进将云计算变成现实且延伸其部署范围
4 4
业务目标
信息服务提供
按需服务
5
Holistic Fabric-Based Approach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虚拟资源池 • 高密度端口整合 • 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机 • 支持多种服务 • 安全控制
超大规模数据网络
• 通常适用于运营商和互联网企 业环境
• 超高端口需求 • 多租户需求
高协议( iWARP & RCoE)
高频交易 • 超低延时(纳秒级) • 万兆端口,线速交换 • 三层网络服务支持
HPC、LAN、SAN合一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eeeeeeeeeeeeeeeSSSSSSSSSSSSSSSrrrrrrrrrrrrrrrvvvvvvvvvvvvvvv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
数据中心 网络管理
数据中心 存储网络
物理、虚拟和云环境一致的网络架构
整合的基础架构 简化的管理 节约成本
投资保护 随业务需要而演进
跨地域扩展能力
集成应用支持 无缝的虚拟网络 针对虚拟机的安全
8
外联接入
传统 服务器 POD
Nexus 7000
核心 交换
Nexus 5000
FCoE存储
FCoE
FCoE
11
Unified Fabric——统一交换平台 Data Center Bridging——DCB网络
Nexus 7000
SAN B• 绿色数据中心 • 易于管理维护升级 • 最大程度的资源整合, 为虚拟化、自动化打下 基础
Access Layer
10GE DCB / FCoE
. . . Nexus 5000 ...
云数据中心架构分析
1
• 云计算数据中心 • 数据中心的转型分析 • 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演进案例分析
2
新业务开拓
业务渠道转型
近在线分析
业务连续性
大数据
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云计算模式
数据中心的压力 在不断增长
Cisco融合技术
运维的局限性
虚拟化技术
能源与冷却
虚拟化资源池
部署灵活度
统一管理与安全
优异的扩展性
SAN存储
MDS
...
MDS
...
刀片式
机架式 虚拟化资源池 POD
9
数据中心内典型网络需求
Spectrum of Design Evolution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 bbbbbbbbssssssssllllllllaaaaaaaallllllllooooooooddddddddtttttttteeeeeeee135724681235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