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陶瓷检验标准

陶瓷检验标准

陶瓷产品一.概述:凡是经“高温热处理工艺合成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通称为陶瓷制品.二.陶瓷分类、特性.1.按原料来分,可分为以下两种.普通陶瓷:利用粘土,长石,石英等天然硅酸原料.特种陶瓷:u人工合成材料.较松软,一次烧成容易有严重针孔.第一次烧成称为素烧,第二次为釉烧.土的四大成分是高林土、长石、石灰石、田睦土,其中长石和石灰石决定产品的白度和硬度,高林土和田睦土决定产品的塑性和颜色.根据烧成温度来分,有高温瓷、中温瓷和低温瓷.根据用途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工艺陶瓷、艺术陶瓷等.3、陶瓷的性质白度、透光度、光泽度、热性、耐酸性、质密性、脆性.1).光泽度决定于瓷器表面的平坦与光滑程度.2).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是将测试样放于电炉内逐渐升温从100℃起,每隔20℃取出试样投入20℃水中急冷一次,如此反复,直至试样表面出现裂纹或开裂为止.3).陶瓷材料为良好的耐酸材料,能耐无机酸和有机酸及盐的侵蚀.但抵抗的侵蚀能力较弱,餐具瓷釉的使用要注意在弱酸碱的侵蚀下铅的溶出量超过一定量时对人体是有害的.4).日用陶瓷质地致密,吸水率不超过0.5%,陶器吸水率从4-5%开始.5).为了改善陶器材料的脆性,已研制出高韧性、高强度的氧化锆陶瓷.三、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粘土、非可塑性原料、助熔原料→粉碎精制→配土料→精制成浆脱水→胚料→注浆成型→脱模→修胚→自然风干→洗胚→阴干(其它)→上釉→烧成→电金/贴花白素彩绘→上釉→烧成→电金/贴花云土烧贴花→上釉→烧成其中窖烧(素烧)分两种:a.还原烧(从0℃加温到1000℃,此时打开透气孔进氧使之燃烧更旺直至瓷化温度烧出产品较乳白).b.氧化烧(0℃一直加温至恣化温度,烧出产品较清白).1.原料配制(原料分为两种类型):a.可塑性的原料,其主要是粘土类天然矿物,包括高领土、多水高领土,它们在坯料中起塑化和粘结作用.b.无可塑性的原料,其中石英可降低坯的粘性.烧成的部份石英深解在长石玻璃中,提高液体相粘度,防止高温变形,冷却后在瓷坯中起骨架作用.防止坯体收缩时产生开裂和变形,长石则属于熔剂原料,高温下溶融后可以溶解一部份石英及高领土分解产物,对熔融后的高粘度玻璃可以起到高温胶结作用,能增加制品的密实性和强度.2.制模土模→原始模→CASE模→生产模(石膏模)石膏模是硬模,产品不可以有很复杂的造型和很深的纹路,石膏有吸水性,生产时就是用其吸水性成形的,制作模具的石膏要先抽空,再按1:0.7到1:0.85的比率调成石膏料,用硬性石膏做成的CASE模是原模分开来的几个组成部份(即所谓的分片),分片时要考虙脱模时不会拉伤土胚,用CASE模可灌制出多个生产模用于生产,当我们需要加快进度的时候就需要作更多的生产模,如无纹路花瓶的CASE模的使用寿命是150-200次,纹路复杂的寿命只有30-40次,CASE模使用次数过多会磨损,用其生产的产品表面会有颗粒.CASE模与生产模可互相复制,所以一般要留1个或2个第一代的生产模作模种,在CASE模损坏的时候用来复制.3.打浆泥浆的成分中加入解凝剂(学名水玻璃),解凝剂的比例为千分之三,打浆程序是:快速打浆→慢搅→打入吸铁机(含铁过重,烧出的产品会有黑点)→进入过滤震动筛,过滤网要在120目以上(一目等于每平方厘米120个网孔)→进入储浆筒.4.成形成形的方式有:注浆成型法(平台注浆、高压注浆、车台成型)、冲压成型干压法成型.a.冲压成形:又称为可塑法成型,用于制作地砖、瓷砖或餐具用之盘/碗;可塑成型可分为雕塑,印坯,拉坯,旋压和滚压等种类.b.注浆成型:有纹路的模子平均25-50次;没有纹路的模平均50-70次.c.车台成型:车台成型主要用于杯、碗等器皿,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可24小时操作,10秒1个产品,其流程为:炼土机下料→将土炼成湿度,直径均合乎要求的条状→切土机切割(根据产品的用量切出土条的长度)→有烘干设备的机械车台成型.d.平台注浆:石膏模用橡皮筋捆紧后,注满泥浆,第一次大约为15分钟,往后依次延长时间,一个模具一天12小时可灌8次,工人下班后要烘干模具,保持模具的吸水性.e.高压注浆:多用于盘子等大而平,依平台注浆方法生产易变形的产品.f.干压法成型:利用压力,将干粉坯料在模中加压成致密坯体的一种成型方法.5.整修用笔沾水刷洗彧用海棉沾水刷洗,整修模线和注浆口,并有原来的泥浆粘合附件(如马克杯的杯把).6.干燥坯体干燥的方法自然空气干燥、热空气干燥、辐射线干燥、以及微波干燥等.7.烧窑窑烧:较易发生的总是如下:a.裂痕、暗裂;b.跳釉及针孔;c.温度.裂痕:明显的裂痕绝对不可接受,细裂痕则可以填充料补平.裂痕易发生的地方一般在产品底部、附件粘合的地方、以及刀片修整之处.跳釉及针孔:跳釉发生的情况:土质与釉不合,收缩密度不均所致.针孔:胚体表面有杂质,上釉之前未清除,基本上跳釉与针孔都可以用补釉的方式改正.温度:釉中含有铅、铬,因此,如果烧成温度不足时,铅、铬的含量会过高,测试会无法通过(一般可以用铁质硬物轻敲产品,视其声音来判断温度,并可同时检验产品暗裂的情形.)烧结过程大致可分为低温蒸发(小于300℃),氧化分解和晶型转化成300--950℃),坡化成瓷和保湿(950℃),冷却定形四个阶段.窑的种类A.立方窑规格有1、2.5、3、4、6、8、16、32立方,一般有4立方的,其优点是既可烧氧化,又可烧还原,灵活度高,其缺点是热量浪费大,且时间性不够的话易形成色差,立方窑的加热顺序是从两边向中央加温,若要均匀,必须烧足13-14个小时.时而的台车要拉出须降温到600度左右,热量浪费大.烧成时间:白云土约8-10小时,全瓷13小时,所以烧成慢,且很费瓦斯,而且会有火头火尾.火头:指窑上层东西烧成会较大.火尾:指窑下层东西烧成会较小.此窑较大的缺点为烧成后,不可将窑立即打开.,需续渐将窑门打开.否则冷却即热,,陶瓷会破裂.B.隧道窑一般为20、25、35、40米,这四种.看工厂SPACE,而隧道窑可分为三种阶段: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一箱20米的窑差不多6-8小时从头到尾,每隔30~45分钟出一台车,但必须看东西大小而定,它优点在于速度快,烧成稳定. 烧成温度全瓷1280-1320度,半瓷1200度,白云土1050度陶土1000度以下,红土700-800度.8.彩绘陶瓷的彩绘方式有釉上和釉下两种.釉上画油漆,釉下是画色料、色精、水颜料.其程序为:素烧600度→画色料→上釉→烧出成品.A.釉釉原则分为三种:透明釉、大白釉、色釉,透明釉可用于BONE、NEWBONE、PORCELAIN,因为该土质为白色,可用透明釉.大白釉用于半瓷,因土为黄色,所以不适用透明釉;色釉用于半瓷,白云土也可用于釉;BONE、NEWBONE、PORCELAIN不适用色釉,因为上述三种均为高温色釉的原料.B.花纸花纸分为二种:1.纲版印刷2.平面花纸.花纸可分为釉上和釉下花纸,釉上DECAL为釉烧后再进行电花,釉下为在土坯干燥后贴上花纸,再上釉(只限于透明釉)但釉下DECAL有颜色的限制,较不受欢迎;;纲版和平面的分别在于表面的触感,釉上手摸会有粗糙感,平面的DECAL摸不出来,非常平滑,相当于釉中.平面花纸较贵于纲版,一般平面的DECAL均为进口,因为平面DECAL窑的纲非常细,每一立方有几千个纲点.台湾的技术尚有问题.电花纸温度以800度准则.花纸颜色金色温度低780度左右.粉红色温度比较高810度左右.电花纸体积有区分,窑内温度比较难控制,产品体积大,温度一般800度,体积小,温度越高,贴花纸以平面较好处理.而浮面容易产生跳花和裂缝.花纸成份釉药含铅都需检验,以餐具组,食品组为主.A.磁器:跳釉、流釉、裂釉(对光看,放水中,手指敲无回音),积釉、针孔,彩绘越界变形,破损、漏白、掉漆、刷痕.跳釉定义:釉在熔融过程中,产生卷缩,使坯体出现无釉的光秃地方.跳釉现象:几处小的地方,像龟裂干土似的裂纹,卷缩成小滴或小斑黑点脱离大部份坯面,可以在士下棚板上的垫土发现.跳釉产生原因:釉施在不清洁(如油污)的士上,或其它情况,令釉不能和生还完全粘结.从表面看,面涂施得很好,可是在烧成早期,釉开始烧结时,那些接触不良的地方就疏松,开裂,或就缩回而露出底坯.不论怎样情况,事后熔化等都不能补前必须用水清洗.用喷施法施釉时,要是在施釉的一层上过分喷湿釉,就会使釉层疏松,在烧成时就有后起的倦缩发生.以常导致倦缩是生釉的收缩和干裂.有些原料=氧化锌,轻质磷酸镁,铅百及硬质硼酸钙具有大的收缩度.在生釉上有任何裂纹一定要擦掉,全由干釉所填满为止.凡高度收缩的,都要更换灰以纠正.流动性的釉很少倦缩.在烧火早期时发生釉面开裂,到了釉熔化面能流动时就会将裂纹补好.釉下彩绘施得太厚,则在器皿仍是灰粉状及耐火状的一层留在釉的下面.熔化的釉在这种表面上,就不易自动的流布于全面.纠正的方法是将釉下彩薄薄地施一层,同时在釉下色料中加少许胶或粘结剂.B.茶具:渗漏,花纸跳,彩手柄变形,贴紧,上釉不均.C.陶器:对于彩绘、油漆、瓷漆等可处理和残余的表面涂层,和在儿童物品上的油墨不应包括铅的混合涂层,其中所有的含铅涂层的重量超过所有彩绘的稳定涂层或干彩绘薄膜重量的0..06%(600MG/KG(PPM)﹒D.餐具:对于采绘、油漆、瓷漆等可处理和残余的表面涂层,和在餐具物品上的油墨不应包括铅的混合涂层,其中所有的含铅涂层的重量超过所有彩绘的稳定涂层或干彩绘膜重量的0.06%(600MG/KG(PPM)热振荡:将陶器容器浸入0-4℃冷水中,在达到恒温之后,将样品取出,并立即放入100℃的沸水中.应不破损,无裂纹,或有碎屑.可洗碟性:将一半样品放入洗碟机中低的架子,另一半放入高架子.在强洗设置,54-60℃的热水中,及热干洗设置中进行5次完整的洗刷循环.样品不应出现变色、褪色、裂纹或破损.微波性:样品在小的800瓦特的微波的高能量中进行2个循环,一半的样品要装满水,而另一半只有1/2的水.在一个循环中,样品中从室温加热到沸腾,再冷却到室温.样品应没有变色、褪色、裂纹或破损.注意事项产品须没有可处理的潜在的锐角、锐边.所有的产品须对眼睛和皮肤无毒,无刺激性.湿彩绘须作为单个体测试(不作为混合物,也不作为产品涂层的填充物) 所有的物品须满足质量综合的艺术性要求.产品验收应遵循以下原则:无破损部件,粗糙的工艺不正确的性能修饰.所有的产品应具有设计功能,且对要求的性能标签需验证.日用陶瓷的验货标准盘类:1.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蜂窝状多孔陶瓷载体检测方1

蜂窝状多孔陶瓷载体检测方1
外圆裂纹是一种沿载体外圆伸展的细小裂纹。
外观目测
游标卡尺等
3.端面凹痕
端面凹痕深度至少为1.6mm,不包括少数单个的网格缺损。
e≤4mmf≤20mmg<5mm(根据客户要求)
外观目测
游标卡尺等
蜂窝状多孔陶瓷载体检测方法(五)
外形缺陷的附加说明
项目
数值
测量方法
4.网格堵塞
除距边缘3.2mm环形范围内,不允许有网格堵塞、扭曲、塌陷等缺陷,其余部分允许1%的网格堵塞、扭曲、塌陷。(根据客户要求)
6.长短轴
测量制品长、短轴值的测量点如图所示,制品
的上下端面均须照此测量,测量工具为游标卡
尺。
蜂窝状多孔陶瓷载体检测方法(四)
外形缺陷的附加说明
项目
数值
测量方法
1.边棱缺陷
b<2mm不计
a×b×c=10×4×2(mm)的不超过3处
外观目测
游标卡尺等
2、端面裂纹和外圆裂纹
端面裂纹是一种延伸3个或3个以上的细小裂纹,使网格之间产生间隙,且深度至少6.4mm以上。(根据客户要求)
外观目测
5.网格缺损
缺损须是整个载体长度范围,中间网格交点缺损认为是一个网格缺损,不超过5个。(根据客户要求)
外观目测
6.皱边空
鼓缺陷
边缘网格弯曲称产品皱边,边缘表面和网格不连称产品空鼓,此两种缺陷入会影响产品强度,不允许出现。
外观目测
7.外表缺陷
外表缺陷表现为细小的碎裂、小孔或裂缝,这些制造
时产生的缺陷对载体无害。
3.高度
高度测量方法是用高度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制品上下端面中心线位置或边缘对称四点的长度。
蜂窝状多孔陶瓷载体检测方法(三)
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陶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内容。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陶瓷GB/T 4734-1996 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孔密度:蜂窝陶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陶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陶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陶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陶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陶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陶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2:100目,3:200目,4:300目,5:600目,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型号孔形状横截面形状尺寸名称最大尺寸㎜最大高度㎜Y正方形圆形外径300 300P 跑道形长径T 椭圆形长径F 正方形边长YX异形长径200 200表2 孔密度孔密度孔/㎝2壁厚㎜15 0.4031 0.3046 0.2262 0.1693 0.15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5.1外观质量蜂窝陶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陶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求实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金属蜂窝载体技术质量标准

金属蜂窝载体技术质量标准

金属蜂窝载体技术质量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蜂窝载体的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检验细则和标志、包装及储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摩托车排气催化转化器用金属蜂窝载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成分分析方法GB 1800-79 标准公差数值GB11363-89 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YB 231-70 无缝钢管的尺寸允许公差GB 6543 瓦楞纸箱3尺寸、外形、重量3.1金属蜂窝规格表达方式φ外径×高度×内芯高度×外壳壁厚×孔密度(cpsl)3.2尺寸、外形金属蜂窝的尺寸范围,外形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尺寸、外形名称 允许公差 备注Cpsl 孔/cm2孔/cm2100 15 ±1200 31 ±2300 46 ±3400 62 ±3 孔密度600 93 ±4 不规则孔按1/2计算孔密度=正常孔数+不规则孔数/2孔型 正弦波形≤30 ±0.40 横截面尺寸(φ外径),mm 20.0-150. 30~50 ±0.45 YB 231-70 普通级>51 ±1%外径30~50 ±0.50 GB 1800-7920~80 ±0.60高度,mm 30.0-120.080~120 ±0.70IT15级内芯到端面距离,mm5.0 ±0.5 有外来图纸的按图纸要求外径 外壳壁 厚 公差0~φ55 1.0φ55~φ145 1.2 外壳壁厚,mm>φ145 1.5 +15%-10%用户有要求则按用户要求内芯壁厚 允许偏差0.05 ±0.0050.10 ±0.010 内芯壁厚,mm0.20 ±0.015中心孔直径,mm 1、当孔密度≤200 cpsi时,外径<60mm,中心孔直径≤5.0mm,外径≥60mm,中心孔直径≤5.5mm,2、当孔密度>200 cpsi时,外径≤40mm,内芯长度≤30.00mm时,中心孔直径≤4.5mm;其余规格的中心孔直径标准参照1条执行。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标准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标准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1围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容。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瓷GB/T 4734-1996 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孔密度:蜂窝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2:100目,3:200目,4:300目,5:600目,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表2 孔密度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5.1外观质量蜂窝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5.2尺寸偏差蜂窝瓷的尺寸偏差围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物理性能蜂窝瓷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4化学组成蜂窝瓷的化学组成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3 外观质量表4 尺寸偏差表5 物理性能表6 化学组成6检测方法蜂窝瓷的物理检测方法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检测方法实施。

陶瓷检验操作规程,1200字

陶瓷检验操作规程,1200字

陶瓷检验操作规程陶瓷检验操作规程一、检验前准备1.确定检验项目:根据需求确定需要进行的陶瓷检验项目,例如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力学性能等。

2.准备检验设备和仪器:根据所需检验项目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如显微镜、测量仪器、力学试验机等。

3.准备检验样品:根据需求准备即将进行检验的陶瓷样品,并确保样品的数量和代表性。

4.制定检验计划:根据检验项目和样品数量,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明确样品的检验顺序和时间安排。

二、检验过程1.外观检验:使用显微镜等设备对陶瓷样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花纹等方面的检查。

2.尺寸精度检验:使用测量仪器对陶瓷样品的尺寸进行准确测量,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方面的检验。

3.物理力学性能检验:(1)抗压强度检验:使用力学试验机对陶瓷样品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即在规定条件下施加压力,观察样品的抗压能力。

(2)抗弯强度检验:使用力学试验机对陶瓷样品的抗弯强度进行试验,即在规定条件下施加弯曲力,观察样品的抗弯性能。

(3)硬度检验:使用硬度计等设备对陶瓷样品的硬度进行检验,即对样品表面施加一定压力,观察压痕情况。

(4)热膨胀系数检验:使用热膨胀系数测量仪对陶瓷样品的热膨胀系数进行测量,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观察样品的膨胀和收缩情况。

三、检验记录和报告1.检验记录:在检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测量数值等。

2.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记录编制检验报告,报告中包括样品的检验结果、数据统计、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熟悉陶瓷检验的操作规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安全操作。

2.在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条件,避免样品破裂或其他安全问题。

3.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护措施,尤其是对易碎的陶瓷样品,避免磕碰或掉落。

总结:陶瓷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操作规程的制定和遵循能够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陶瓷件检验标准

陶瓷件检验标准

陶瓷件检验标准1. 引言本标准旨在规定陶瓷件的检验要求,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陶瓷件的质量检验。

2. 检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下陶瓷件的检验:- 陶瓷制餐具- 陶瓷装饰品- 陶瓷建材- 其他陶瓷制品3. 检验要求陶瓷件的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1. 外观检验- 确保陶瓷件表面无明显划痕、凹陷或裂纹- 检查陶瓷件的颜色、光泽和图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陶瓷件的标识和包装是否完好2. 尺寸检验- 根据陶瓷件的设计规格,测量陶瓷件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厚度- 检查陶瓷件的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要求3. 物理性能检验- 对陶瓷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确保其能承受正常使用的力量- 对陶瓷件进行抗冲击性测试,模拟常见使用情况下的碰撞、摔落等情况- 对陶瓷件进行耐磨性测试,确保其表面不易磨损4. 化学性能检验-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测试陶瓷件中的重金属、有害物质等化学成分含量- 检查陶瓷件是否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标准5. 其他检验- 根据陶瓷件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如温度耐受性、紫外线稳定性等4. 检验方法陶瓷件的检验应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具体的检验方法可参考相关标准或专业测试方法。

5. 检验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个检验项目,应当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并及时编制详细的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陶瓷件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评定标准等内容。

6. 报废处理和追溯如果陶瓷件在检验中被判定为不合格,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避免其进入市场流通。

同时,需要确保对不合格陶瓷件的追溯能力,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改进。

7.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陶瓷件检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为陶瓷件检验标准的内容要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并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

蜂窝陶瓷检验报告

蜂窝陶瓷检验报告

蜂窝陶瓷检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蜂窝陶瓷进行检验并提供相关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蜂窝陶瓷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和电子设备等。

因此,对蜂窝陶瓷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全面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2. 检验标准蜂窝陶瓷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外观质量检验外观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缺陷、表面平整度和颜色一致性等方面的检查。

外观缺陷如裂纹、破损、气泡等都会影响蜂窝陶瓷的使用性能。

2.2 物理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主要包括尺寸精度、强度、硬度、热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尺寸精度对于蜂窝陶瓷的组装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强度和硬度直接影响蜂窝陶瓷的耐用性,而热稳定性则决定了蜂窝陶瓷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2.3 化学性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主要包括成分分析和溶解度测试。

成分分析对于确定蜂窝陶瓷的化学组成具有重要意义,而溶解度测试可评估蜂窝陶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能力。

3. 实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法来评估蜂窝陶瓷的质量和性能:3.1 外观质量检验方法外观质量检验主要通过目测和显微镜观察的方式进行。

检验人员会对蜂窝陶瓷进行仔细检查,记录下外观缺陷的类型和数量,并评估表面平整度和颜色一致性。

3.2 物理性能检验方法物理性能检验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

尺寸精度测试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蜂窝陶瓷的尺寸进行测量,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强度和硬度测试采用了万能试验机和洛氏硬度计,对蜂窝陶瓷进行拉伸和压缩实验以评估其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测试则通过高温热循环实验来模拟蜂窝陶瓷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表现。

3.3 化学性能检验方法化学性能检验主要采用了成分分析仪和溶解度测试仪进行。

成分分析仪能够准确测量蜂窝陶瓷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判断其化学组成是否符合要求。

溶解度测试仪则通过将蜂窝陶瓷置于一定的溶解液中,并测量其溶解量来评估其化学稳定性。

4. 检验结果与分析4.1 外观质量检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外观质量检验,我们发现蜂窝陶瓷整体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和破损。

陶瓷材料送检要求

陶瓷材料送检要求

陶瓷材料送检要求本文档旨在规定陶瓷材料的送检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陶瓷材料送检的具体要求:1. 样品准备- 提供足够数量的陶瓷材料样品,以便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 样品应在符合运输安全的条件下送达检测机构。

- 样品应具备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整个批次的特征。

2. 检测项目陶瓷材料的检测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化学成分分析:对陶瓷材料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进行分析,以确定其组成和纯度。

-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密度、硬度、抗压强度等物理性能的测定。

- 热性能测试:包括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热性能的测定。

- 织构分析:对陶瓷材料中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大小进行分析,以评估其结构性能和稳定性。

- 表面质量检测:对陶瓷材料的表面光洁度、平整度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3. 检测标准陶瓷材料的送检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参考国际标准或与检测机构协商确定适用的标准。

4. 检测机构选择选择具有合法资质和专业经验的检测机构进行陶瓷材料的检测。

可以参考以下因素进行选择:- 检测机构的资质认证情况。

- 检测机构的技术设备和实验室条件。

- 检测机构的专业团队和技术能力。

5. 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应及时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方法、结果、评价等内容。

检测报告应具备以下要素:- 样品信息,包括样品标识、送检日期等。

- 检测项目和方法的描述。

- 检测结果的定量指标和评估。

- 结论和建议,包括陶瓷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6. 费用和时限与检测机构协商确定检测费用和时限,并签订相关的合同或协议。

确保检测过程的公正性和可控性。

以上是陶瓷材料送检的要求,请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PP蜂窝板检验规范

PP蜂窝板检验规范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PP蜂窝板检验规范
版本号: 修改状态:
第页共页
检验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缺陷
等级
抽样水平
检验标准
1
标识
A
GB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准Ⅱ,AQL: 0.65
标识内容完整、规范、清晰,并附有出货检验报告
目视
/
每批
2
颜色
B
GB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准Ⅱ,AQL: 0.65
同一批产品无色差,两批产品间可允许轻微色差(以最初标准样件为准)
目视
/
每批
3
外观
B
GB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准Ⅱ,AQL: 0.65
表面平整(弯曲度见封样件),切边平齐,无破损、变形、严重飞边和污秽
目视
/
每批
4
长度
B
5张/每批
+100mm -0
测量
卷尺
每批
5
宽度
B
5张/每批
+100mm -0
测量
卷尺
每批
6
厚度
B
5张/每批
3±0.3mm
测量
卡尺
每批
7
克重
B
3张/每批
1200±50g/㎡
称重
电子称
每批
8
阻燃性
A
3张/每批
≤70mm/min
GB8410-2006
阻燃箱
每批
9
气味
A
3张/每批
≤3级
GB/T30512-2014
烘箱
每批
10
高低温循环性

陶瓷材料检验标准 (2)

陶瓷材料检验标准 (2)
2.在同一批材料同一型号中抽取两段(φ8*240~110mm、φ6*140~60mm)进行送检(适用于陶瓷杆)。
3.IQC将样品做好标识,视实际情况自行检验或安排送外检验。
五、原材料的抗折强度、物理性能、其他项目检验见附表。
六、处置:
1.供应商对每批来料均需加附质量证明书,并需保证质量证明书描述内容与本批货物实际情况及附表要求一致。
2.如果检测结果与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描述内容不相符,则拒收与此相关所有来料,供应商承担由此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修订记录:日期/版次
制作
审查
核准
第1次修订/ A / 1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杨宗明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版次
第次修订/ / /ຫໍສະໝຸດ 次标题陶瓷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SJ-QP-14
修改版次
A/1
生效日期
2011/11/12
页码
第2页
附表一
做氢氟酸测试前测试抗折强度
做氢氟酸测试后测试抗折强度
型号
测试长度/mm
受力重量/kg
型号
测试长度/mm
受力重量/kg
φ8
280±5
≥10
φ8
280±5
≥10
φ8
240±5
≥17
φ8
240±5
≥17
φ8
110±5
≥42
φ8
110±5
≥38.5
φ6
270±5
≥10
φ6
270±5
≥5
φ6
120±5

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一、一般要求
1. 陶瓷产品应具备良好的整体外观和触感。

2. 陶瓷产品表面应无明显的裂纹、划痕或凹凸瑕疵。

3. 陶瓷产品的颜色应均匀、清晰,无污点或色差。

4. 陶瓷产品应具备良好的光泽度和透明度。

5. 陶瓷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尺寸和重量要求。

二、物理性能要求
1. 抗压强度:陶瓷产品应具备足够的抗压强度,以保证正常使用过程中不易破碎或变形。

2. 水吸收率:陶瓷产品的吸水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以确保产品不易受潮或变质。

3. 耐温性:陶瓷产品应具备良好的耐温性能,能够承受正常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的热冲击。

4. 抗冻性:适用于户外使用的陶瓷产品应具备足够的抗冻性能,能够承受低温条件下的冻融循环。

三、安全性能要求
1. 陶瓷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2. 陶瓷产品表面应平滑,不得有棱角或尖锐部件,以防止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受伤。

3. 陶瓷产品边缘部分应处理圆滑,不得存在割伤风险。

四、包装要求
1. 陶瓷产品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损坏。

2. 包装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得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五、标识要求
1. 陶瓷产品上应有清晰、完整的产品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日期等信息。

2. 陶瓷产品应标明国家相关认证标志或合同约定的认证标志,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要求。

以上为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的一般要求,具体检验方法和标准可根据产品类型和用途进行补充制定。

陶瓷验货质量标准

陶瓷验货质量标准

陶瓷验货质量标准陶瓷质量标准95年標準 (GB 3523-95)缺陷名稱量度單位產品規格國標一級變形 mm (高度) 平盘类小于 128 mm 1 mm从129 到 204 mm 2 mm(用卡尺量度) 从 205 到279 mm 2.5 mm从 280 到360 mm 3.5 mm大于360 mm 小于平盘最大直径的1.0%mm (高度) 鱼盘类小于 200 mm 2 mm从 200 到 239 mm 3 mm从240 -到320 mm 4 mm大于320 mm 小于鱼盘最大直径的1.5%mm (直径) 碗类小于 109 mm 1 mm从110 到174 mm 2 mm从 175 到 250 mm 2.5 mm大于250 mm 小于碗最大直径的1.5%mm (直径) 杯类小于 60 mm 1 mm大于60 mm 1 mm落渣mm (直径) 特大/大尺寸品种面部落渣< 1.0mm 最多 2粒(不上釉/釉上) 底部落渣 < 1.5 mm 最多2粒边缘不允许有落渣落渣不能锋利小/ 中尺寸品种面部落渣 < 1.0mm 最多 2粒底部落渣 < 1.0mm 最多2粒边缘不允许有落渣落渣不能锋利毛孔, 針孔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10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大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8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中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6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小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4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斑點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 < 1.0 mm, 最多 3粒底部 < 1.5 mm, 最多 3粒大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3粒底部 < 1.5 mm, 最多2粒中尺寸品种面部< 0.5 mm, 最多2粒底部 < 1.0 mm, 最多 2粒小尺寸品种面部 < 0.5 mm, 最多 2粒底部 < 1.0 mm, 最多 1粒缺陷名稱量度單位產品規格國標一級色髒面积 (平方毫米) 所有品种面部 < 3 mm sq.底部 < 10 mm sq.熔洞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有熔洞底部 < 2 mm, 最多2粒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有熔洞底部 < 2 mm, 最多1粒中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有熔洞底部 < 1.5 mm, 最多1粒小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有熔洞底部 < 1 mm, 最多 1粒疙瘩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 < 2 mm, 最多4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大尺寸品种面部 < 2 mm, 最多2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中尺寸品种面部 < 1.5 mm, 最多2粒小尺寸品种面部 < 1 mm, 最多1粒底部可允許增加50%的數量泥渣面积(平方毫米)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 < 12 mm sq.底部 < 12 mm sq.大尺寸品种面部 < 6 mm sq.底部 < 6 mm sq.中尺寸品种面部 < 3 mm sq.底部 < 3 mm sq.小尺寸品种面部 < 2 mm sq.底部< 2 mm sq.釉泡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 < 0.5 mm, 最多6粒大尺寸品种 < 0.5 mm, 最多 5粒中尺寸品种 < 0.5 mm, 最多 4粒小尺寸品种 < 0.3 mm, 最多 3粒缺釉面积 (平方毫米) 所有品种 < 5 mm sq., 最多 1粒壓釉, 縮釉面积 (平方毫米) 特大尺寸品种底部 < 30 mm sq.大尺寸品种底部 < 30 mm sq.中尺寸品种底部 < 20 mm sq.小尺寸品种底部 < 20 mm sq.手把接口缺釉 mm (长度) 所有品种 < 3 mm開裂 (有釉覆蓋) mm (长度)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开裂底部 < 6 mm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开裂底部 < 5 mm中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开裂底部 < 4 mm小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开裂底部 < 3 mm剌邊, 利邊 mm (直径) 特大尺寸品种不允许及大尺寸品种不允许mm (长度) 中尺寸品种不允许小尺寸品种不允许缺陷名稱量度單位產品規格國標一級底沿粘渣 mm (长度) 所有品种外沿不允许有粘渣内沿不超过底径30%宽度 < 1 mm粘疤 mm (长度) 所有品种面部 - 不允许底部允許直徑的 5%, 深度< 0.5mm.烤花粘釉面积 (平方毫米) 所有品种边缘不允许有粘釉其它部分 < 2 mm sq.缺泥 (有釉覆蓋) 面积 (平方毫米) 特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缺泥边缘<3 mm sq., 底部<30 mm sq.大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缺泥边缘<3 mm sq., 底部<25 mm sq.中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缺泥边缘<2 mm sq., 底部<20 mm sq.小尺寸品种面部不允许缺泥边缘<2 mm sq., 底部<15 mm sq.擦傷不适用所有品种不明显熏黃不适用所有品种不允许薄釉不适用所有品种不明显桔釉不适用所有品种底部:不明显歪手杷不适用所有品种不明显釉縷/波浪不适用所有品种不明显裝飾缺陷, 包括爆花面积 (平方毫米) 所有品种不允许定义 :特大大型小型平盤直徑 > 350 mm 228 - 349 mm < 128 mm 碗直徑 > 250 mm 175 - 249 mm < 110 mm瓶類容量 > 2400 ml 1000 - 2399 ml < 250 ml 杯直徑不适用不适用 < 60 mm差不多不能察覺在 500 mm 目視距離的日光燈下不能察覺的缺陷。

新ASTM标准规定蜂窝状陶瓷弯曲试验方法

新ASTM标准规定蜂窝状陶瓷弯曲试验方法

分 评 级小 组 总裁 特 别 T 作 组 的 优先 研 究 对 象 。A A OC
根 据 验 证 方 法 的 优 先 性 对 饮 食 补 充 品 进 行 分 级 : 早 期 研 究 已包 括 对 B一 萝 卜素 、软 骨 素 、C Q1 胡 o 0、银
和卡 车制 造 商将 使 用 这 一 新标 准 来对 材 料 进 行测 试 .
A T 74 S M D 3 9由 A T S M技 术 委 员 会 D 8 “ 蔽 及 防 水 ” 0 遮
多 个 因 素 导 致 不 同 的 行 业 部 门 需 要 用 到 多 变 量
分 委 员 会 D 80 “ 制 遮 蔽 材 料 、屋 顶 板 和 壁 板 材 0 .2 预 料 ” 制 定 。T MK 公 司 技 术 系 统 专 家 A rnP iis A O a0 hlp l 称 ,在 A T D74 得 到 批 准 之 前 , 只有 一 项 标 准 能 S M 3 9 够 用 于洲 量 此 类 抗 水 迁 移 性 , 即A T 9 《 坝 S M D17 冰 防 护 用倾 斜 遮 蔽 衬 垫 材 料 自粘合 聚 合 体 改 良沥 青 平 板材料的规范 》 ,它 只能 用 于 评价 单 个最 终 用 户 = 而 AS M 7 4 提供 r适 用范 同更 , 泛 的试 验 方法 ,能 够 T D 39 『 l 一
定丁作:
杏 、人参 、锯榈 和 番 茄 红 素 等 的方 法研 发 :
A A 欢 迎 饮 食 补 充 品行 业 、政 府 和 学 术界 提 出 OC
相 关 方 法
摘 自 :A ACl 0 t
摘 自 :A T e S M n1
设 备 、材 料
新A T S M遮 蔽和 防水 材 料标 准 解 决周 边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陶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内容。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陶瓷GB/T 4734-1996 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孔密度:蜂窝陶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陶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陶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陶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陶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陶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陶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 2:100目, 3:200目, 4:300目, 5:600目, 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表2 孔密度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5.1外观质量蜂窝陶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陶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求实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5.2尺寸偏差蜂窝陶瓷的尺寸偏差范围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物理性能蜂窝陶瓷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4化学组成蜂窝陶瓷的化学组成应符合表6的要求。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标准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标准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1围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容。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瓷GB/T 4734-1996 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孔密度:蜂窝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2:100目,3:200目,4:300目,5:600目,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表2 孔密度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5.1外观质量蜂窝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5.2尺寸偏差蜂窝瓷的尺寸偏差围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物理性能蜂窝瓷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4化学组成蜂窝瓷的化学组成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3 外观质量表4 尺寸偏差表5 物理性能表6 化学组成6检测方法蜂窝瓷的物理检测方法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检测方法实施。

国六标准 蜂窝陶瓷

国六标准 蜂窝陶瓷

国六标准蜂窝陶瓷国六标准是指我国针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的一项环保政策。

蜂窝陶瓷是国六标准中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一种重要材料。

本文将从蜂窝陶瓷的材料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在国六标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蜂窝陶瓷是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高效过滤材料。

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和硅酸盐等陶瓷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和优良的过滤性能。

蜂窝陶瓷的结构呈蜂窝状,内部由许多小孔组成。

这些小孔的直径通常在10微米到100微米之间,可以有效地捕获和吸附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蜂窝陶瓷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过滤和催化两个过程。

首先,当尾气通过蜂窝陶瓷时,其中的颗粒物会被过滤掉。

这是因为蜂窝陶瓷的小孔直径比颗粒物的尺寸小,可以阻止它们通过。

同时,蜂窝陶瓷内部的小孔也可以起到扩散作用,增加颗粒物与蜂窝陶瓷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效果。

除了过滤作用,蜂窝陶瓷还可以通过催化作用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蜂窝陶瓷表面覆盖有催化剂,例如铂、钯等贵金属。

当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经过蜂窝陶瓷时,催化剂会促使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等无害物质。

这就实现了对尾气有害物质的净化。

蜂窝陶瓷在国六标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根据国六标准的要求,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都有严格的限制。

蜂窝陶瓷作为一种高效的尾气净化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排放物质的含量,达到国六标准的要求。

除了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蜂窝陶瓷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的气体净化。

例如,它可以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烟气净化等方面。

蜂窝陶瓷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

同时,蜂窝陶瓷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蜂窝陶瓷作为一种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材料,在国六标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过滤和催化作用,可以有效地净化尾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蜂窝陶瓷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其他领域的气体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陶瓷制品)质量验收标准

(陶瓷制品)质量验收标准
不大于3.5限4个
中型
不允许
不大于1.5限2个
不大于4.5限5个
大型
不允许
不大于2.0限2个
不大于5.0限5个
特型
不允许
不大于2.0限4个
不大于5.0限7个
1.8泥渣
(规定适合釉下较平者,凹出者按疙瘩检验)
小型
显见面不允许,非显见面不超过1.0。
不超过6.0
不超过24.0
中型
显见面不允许,非显见面不超过2.0。
3.0□
4.0□
6.0□
不超过口径的1.0%□
壶类口径mm:
<60
≥60
1.0□
1.5□
1.5□
2.0□
2.5□
3.0□
备注:
1.多边形变形优等品不允许;一等品合格品需将规定的幅度减少50%
2.底部凹凸不平优等品很不明显,一等品不明显,合格品不太明显
1.2落渣
小型
不允许
显见面不大于0.5限2个,非显见面不大于1.0限2个
特型
不允许
不超过0.5限6个
不大于2.0限10个
2.0裂纹
小型
不允许
显见面不允许,非显见面阴裂不超过3.0。
阴裂不超过6.0
中型
不允许
显见面不允许,非显见面阴裂不超过4.0。
阴裂不超过6.0
大型
不允许
显见面不允许,非显见面阴裂不超过5.0。
阴裂不超过6.0
特型
不允许
显见面不允许,非显见面阴裂不超过6.0。
2、其他粘疤不允许
3、底足必须磨光
2.3画面缺陷
面积mm_2
不超过4.0限1处
不大于7.0限2处或不超过10.0限1处

国六标准 蜂窝陶瓷

国六标准 蜂窝陶瓷

国六标准蜂窝陶瓷国六标准(GB 6)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排放标准的第6阶段,也被称为国六排放标准。

蜂窝陶瓷是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六标准以及蜂窝陶瓷的相关知识。

国六标准是中国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的汽车排放标准,旨在限制和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与之前的国五标准相比,国六标准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限制更为严格。

根据国六标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更低。

蜂窝陶瓷是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件。

它通常被用于催化转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中,用于净化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蜂窝陶瓷的结构类似于蜂窝状,具有许多小孔和通道。

这种结构可以提供大量的表面积,增加催化剂与尾气中的污染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净化效率。

蜂窝陶瓷主要由陶瓷材料制成,如氧化铝、氧化硅等。

它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良好的机械强度等特点,适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的恶劣环境。

蜂窝陶瓷通常具有大量细小的通道和孔隙,这些通道和孔隙可以提供更多的表面积,增加尾气中有害物质与催化剂的接触机会。

蜂窝陶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蜂窝陶瓷的表面,催化剂可以促使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较为无害的物质。

例如,三元催化转化器中的蜂窝陶瓷可以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和水,从而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

蜂窝陶瓷在汽车尾气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净化汽车尾气,降低污染物排放,还可以提高汽车的燃烧效率,降低油耗。

因此,在国六标准下,蜂窝陶瓷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了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六标准的实施对于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和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蜂窝陶瓷作为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的关键组件,能够有效净化尾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污染物排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蜂窝陶瓷在未来的汽车尾气处理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1围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容。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瓷GB/T 4734-1996 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孔密度:蜂窝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 2:100目, 3:200目, 4:300目, 5:600目, 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表2 孔密度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5.1外观质量蜂窝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5.2尺寸偏差蜂窝瓷的尺寸偏差围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物理性能蜂窝瓷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4化学组成蜂窝瓷的化学组成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3 外观质量表4 尺寸偏差表5 物理性能表6 化学组成6检测方法蜂窝瓷的物理检测方法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检测方法实施。

6.1外观质量试验产品的外观缺陷用激光测径仪、游标卡尺、高度尺、直角尺和目测检查判断。

6.2尺寸偏差试验6.2.1孔密度偏差在产品端面中心部位的x、y轴上各数20个孔,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所占长度尺寸,精确至0.01mm,计算出孔密度及偏差。

6.2.2孔壁厚偏差在产品端面中心部位的x、y轴上各取等距的五个点,用投影放大仪或工具显微镜测量,或在各点沿孔道方面割开,取其中间部位孔壁用千分尺进行测量,精确至0.001mm,取十点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偏差结果。

6.2.3外径偏差在产品两个端面上互成45度方位,用游标卡尺各测量四次,分别计算偏差,取绝对值大的为外径偏差。

6.2.4高度偏差在产品两端面部位用游标尺直接测量的高度值,计算其偏差结果。

6.2.5长宽偏差在产品对边中间部位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计算偏差结果。

6.2.6平行度偏差以产品一面为基准,沿外缘用游标卡尺或高度尺测量另一端面的高度值,其最大、最小值之差即为平行度偏差。

6.2.7垂直度偏差将产品一端面置于平板上,移动直角尺触到产品外壁,用塞尺测量产品另一端面以下6.4mm 处与直角尺间的最大间隙,即为垂直度偏差。

6.3抗压强度试验6.3.1装置试验装置为工程瓷抗压试验仪,应具有20KN以上压力量程,并能调节控制以一定的加载速度连续均衡地增加负荷,其测量精度须达到±1%。

6.3.2试样在产品上沿A轴方向和B轴方向割取边长为25㎜正方体试样,其尺寸允许偏差±1㎜,数量至少五块。

试样两受压面必须加工研磨平整并互相平行,试样上无裂纹、孔壁缺损等影响强度的外观缺陷。

6.3.3程序测量试样受压面尺寸,精确至0.02mm,测量并记录其壁厚和孔密度。

将试样置于试验机下压板正中位置,压力负荷方向为试样轴向方向,在试样与上下压板之间垫有1~2mm厚的马粪纸缓冲垫衬。

以每秒5~10N的加载速度连续均衡地增加负荷,读取试样破坏时的压力负荷值。

6.3.4结果计算按式(1)计算抗压强度:Rc= P (1)A式中:Rc——试样抗压强度,MPa;P——试样破坏时的负荷,N;A——试样受压面积,㎜2。

至少试验五块试样,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试验结果,小数点后取一位有效数。

6.4吸水率和体积密度试验6.4.1装置采用以下仪器装置做吸水率和体积密度试验;a)感量为1g的天平;b)容量适当,供浸泡样品用;c)电热干燥箱。

6.4.2试样取所须检测规格的产品不少于3件作为待检样品。

6.4.3程序将试样置于电热干燥箱升温至105℃±5℃,烘干至恒重,并自然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1g。

将试样放入容器,加水完全淹没试样,浸泡30分钟。

从水中取出试样,先轻轻撒去孔道积水,再用多层湿布擦去试样表面过剩水分,立即用吹气枪沿产品孔道方向吹尽水份,吹气时压力设定为 0.5 MPa,迅速称量。

6.4.4结果计算按式(2)、(3)计算吸水率和体积密度:A = m2-m1×100 (2)m1R= m1 (3)V式中:A——试样吸水率,%;R——试茁壮成长体积密度,g/㎝3;m1——干燥试样的称量值,g;m2——饱含水的试样在空气中的称量值,g;V——试样的外形体积,㎝3。

体积密度也可直接选取规整产品试验,至少试验三块试样,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吸水率取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体积密度取小数点后二位有效数字。

6.5热膨胀系数试验6.5.1装置选用试验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测量温度围,升温速率可调节在2~10℃/min,炉恒温带大于试样长度,温差不超过±5℃,测温精度±2℃,位移测量精度为1μm的热膨胀仪。

标准试样采用石英玻璃。

6.5.2试样从产品上距产品边缘15㎜以上位置,沿孔道方向割取截面为3孔×3孔或4孔×4孔,尺寸约为5㎜×5㎜×50㎜的长方形体试样一块,两端面平整,互相平行并垂直于孔道,试样需烘干,表面无裂纹,尺寸允许偏差±1㎜。

6.5.3程序测量试样在室温下的长度,精确至0.02㎜,并记录室温。

将试样安置在仪器石英托管中,试样两端用石英玻璃小园片垫上,静置5min;测量热电偶的热端置于试样的长度的中央,安放好加热电炉,从室温开始以4~5℃/min的速率升温至试验最高温度;试验过程自动记录或每隔100℃读取一次试样的伸长量。

6.5.4结果计算按式(4)计算试样室温至试验最高温度的平均热膨胀系数:a =ΔL+Es (4)(t1-t0)L0式中:a——试样在试验温度区域的平均热膨胀系数,℃-1,取二位有效数;L0——试验室温下试样长度,㎜;ΔL——从t0至t1温度区域膨胀仪显示长度的相对变化;t0——试验的起始室温度,℃;t1——试验最高温度,℃;Es——膨胀仪测量系统在试验温度区域(t0至t1)的修正值,℃-1。

6.6软化温度试验6.6.1装置试验装置采用一台能达到最高试验温度,带摄像的高温显微镜。

6.6.2试样从产品上割取4孔或9孔,尺寸约为5~10㎜的立方体试一块,其外形平整,棱角清晰无缺陷。

6.6.3程序将试样安置在测装置上,热电偶的热端靠近试样,并使孔道方向与观察方向一致,摄下室温时的试样图像。

以不大于10℃/min的速率升温,在升温过程中,观察或摄像记录试样在各温度的变形情况。

6.6.4试验结果根据试验过程中的观察情况和试样图像分析,把试样初始变形时的温度作为试验结果。

6.7抗热稳定性6.7.1试样取所测规格的产品3件,要求产品表面无裂痕,破损等外观缺陷,敲击音响为清脆钢音。

6.7.2程序将试样烘干后放入加热炉中加热,炉腔升温速度为5~10℃/分钟,加热至测定温度,保持恒温,将待测产品放入马弗炉中加热,保温30分钟,迅速取出,端面平放在耐火材料支架上,在室温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用目测及金属棒敲击查看试样有无裂纹和破损。

按上述方法共检测三次无裂纹和破损为合格。

6.8化学组成分析按照《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GB/T 4734-1996 规定的步骤进行分析。

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常规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7.1.1常规检验所有产品出厂前必须作常规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5.1、5.2规定的要求,以及5.3物理性能中的吸水率、热稳定性。

7.1.2型式检验产品的型式检验通常每半年进行一次,或遇特殊情况可缩短或延长检验周期,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常规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要求的全部项目。

抽样及判定方法按本标准中7.2和7.3的规定进行。

7.2组批与抽样7.2.1以相同工艺条件生产下的同一规格产品的发货数量作为一检验批。

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表7中各检验项目所需的样本。

表7 抽样方法7.2.2物理性能试验项目所需样本可从同一检批中或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试验合格样本中随机抽取,每只产品制一个试样。

7.3判定规则7.3.1产品的物理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表5的要求,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按7.3.2和7.3.3进行复验一次,如果有两项以上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3.2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复验,复验结果符合表5的要求,同判该项性能为合格。

7.3.3热膨胀系数、软化温度、热稳定性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重新抽样复验,复验结果若符合表5的要求,则判该项性能合格。

7.3.4化学组成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重新抽样复验,复验结果若符合表6的要求,则判该项性能合格。

7.3.5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试验结果按表7规定判定,若第一次样本中验出的不符合表3、表4要求的样品数小于或等于A1时,则判该批该试验项合格,若大于或等于R1时,则判该项不合格,若大于A1小于R1时,则抽第二次样本进行试验。

若两次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总和小于或等于A2,则判该批该试验项合格,若大于或等于R2,则判该批该试验项不合格。

7.3.6产品的各试验项目,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3.7凡因外观质量或尺寸偏差超差被判为不合格的该批产品,允许供方逐件检验后重新组批交付验收。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在产品的外包装箱箱上应有下列醒目耐久标志;a)产品名称;b)产品规格、数量;c)制造厂名;d)产品商标;e)产品执行标准号;f)生产批量、出厂日期或编号;g)防潮、易碎图样;h)“瓷制品,小心轻放”字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