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 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 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 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 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一、五行、六气用舍不同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 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 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 胠满。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 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 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 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 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酸,在志为怒,怒伤肝, 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这 种用五行、六气联系人体五脏生理病理的论述,在《内经》里非常多,这种理论在中国(更确 切地说在中原),经后世发展得丰富多彩,其理论也多歧纷纭。其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和推衍性, 有时根据疾病症状的表现,有时更注重根据季节、气候、地域等。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 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 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 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 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 于外感热病。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下简称《伤寒论》)是不同时代的两部中 医古籍,《内经》前而《伤寒论》后。两书皆同源于古代的医经,也即以《易》学、阴阳、五 行、六气、卫气营血、精气神等为主导,认证皆以四诊、八纲。不同的是,《内经》集古代医 学、哲学理论之大成,其中阴阳、五行、六气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用其推衍疾病的生理、 病理、治疗用药,而且用于推衍防病、养生等。由于六经辨证是根据症状反映来分析病情、 病性的,所以《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实质: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 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即《伤寒论》只是根据疾病所反应的症状治病,不再应用《内经》 中的五行、六气推衍辨证。
经方,是指《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简称 《汤液》)、《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为代表的中医药学体系,在我国医药学界有着深远 影响,其魅力所在,不仅是其方药及方证,更关键在其特有的理论体系。《伤寒》方证起源于 神农时代,《本经》标志了经方的起源。《本经》的撰成年代和作者是谁,至今仍不清楚,但 一致公认是Hale Waihona Puke Baidu国最古最早的医药学著作,代表了我国医药的起源,如徐灵胎于《本草古今论》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 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 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 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 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 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 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 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3、强调厥阴不是伤寒的最后阶段,而是太阴。 4、经方辨证体系是六经八纲辨证与辨方证的统一。 5、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6、经方辨证为病-证-方证三级结构。 7、六经八纲是辨万病的总纲。 8、古方(经方)能治今病 9、可用排除法确认半表半里病。 等重大观点。胡老在经方体系内来解释条文与经方,使经方独特而又朴素的概念及脉诊得到 正确的解读与总结,使《伤寒论》自身朴素的辨治体系重现于世,使整部伤寒论亲切可读, 使辨证论治的实质得以体现。既纠正了中国研究伤寒传统的错误观点,亦纠正了日本古方派 不注重六经病机辨别的极大不足,为后人研究伤寒论指明了正确方向。
然"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国人积重难返,多数中医至今仍对其不甚了解、不甚认同,良可惜 也。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其方证和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后世称“张仲景为方剂之祖”,即认 为《伤寒论》的方证都是张仲景一人发明创造,但这不免有过誉之嫌,更不符合中医发展史, 也因此影响了正确认识《伤寒论》。因此,要认识《伤寒论》,认识经方,必须弄清楚《伤寒 论》方证的起源。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 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 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 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 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自胡希恕大师横空出世,融合古今中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伤寒论》自此方可读, 古朴可珍,比它家更近仲景原意,可谓真得仲景之心,甚至可以说胡希恕前辈是近代研究《伤 寒论》第一人,至今仍无人能及。
曾有听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在讲课中对其学生说到:有人统计,自东直门创院以来,病人 数最多,疗效比较公认的就数胡希恕前辈,只是一般人难接受其学术见解,致了解他的人有 限,范围不广而矣。但有些内行人对其则有极高评价,如刘渡舟前辈就对其很佩服,多次在 书面及口头赞其“擅用经方,出神入化”、“经方学派的大师”等,以及当时的很多名家如陈 慎吾、谢海洲、任继学等大师级人物对胡希恕的经方疗效亦佩服不已。
解放后,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中迷失了自我,胡老虽苦苦坚守,奈何不为世人所重,胡老 与陈慎吾前辈友善且学术思想相近,二人每相互促进,曾共同办学,皆为经方大师。
胡老自我要求甚高,文稿一再修改,身前皆未出版。胡老一生,只在别人要求下发表一篇文 章,足见其严谨与耿直。
经方体系的辨病机就是辨六经,很简明。它符合上古生命哲学中“一分为三”、“涵三维 一”的核心思想。《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六经辨证就是在"三"的阴阳和合中辨病机,脏腑经络等很多辨证方法是在"万物"这一层次来 辨的,五行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三十二天罡六十四卦,令人眩目------"不知 其要,流散无穷",很多有志之士便是深陷其中,白白消耗心血而不得其门而入.
任应秋老师考证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经》一派,主要依据是两者都是用八纲辨 证。《本经》单味药和适应证,实际是单方证,这在《伤寒》可见有相类记载,如一物瓜蒂散 方证、百合洗方证、文蛤散方证、矾石汤方证、苦参汤方证、狼牙汤方证、大猪胆汁方证、 大乌头煎方证、甘草汤方证、猪肤汤方证、雄黄熏方证等等,这些方证与《本经》一脉相承。 后来发展为复方证,其理论仍是用八纲辨证,而不用脏腑五行、经络辨证,对比《本经》与 《伤寒》的内容即可清楚。更重要的是,《伤寒》中有许多记载了神农时代的医疗经验,如《伤 寒》中多处记载“若被火者”、“若火熏之”、以粥治病、以麻黄汤发汗、以大承气通腑实等治 法,标明了汉代对神农时代的继承和批判及弘扬。
皇甫谧《甲乙经序》谓:“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说明《汤液》、《伤
寒》的方证,不论是单方方证还是复方方证,都与《本经》有渊源关系。即说明《伤寒》的 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伤寒》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本经》不仅指方药、 方证,更重要的是其理论,即八纲辨证理论,亦起源于神农时代。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 《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本经》中“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论述,根据症状反应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 反映了经方科学的起源,是根据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以八纲辨证、以八纲辨药,开创了以 八纲辨证的经方医学体系。书中更详于记述了 365 味药物,以四气五味适用于人体患病后, 表现出寒、热、虚、实、阴、阳的症状论述,显示了单味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其述证主用寒、 热、虚、实、表、里、阴、阳,即八纲理论,标志了经方基础理论的起源。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 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 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 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 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谓“本草之始,仿于神农”如是说。其实其与《伤寒》一样,“神农一日遇七十毒”,不是一 个人、一个朝代所完成的,而是我们先人祖祖辈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它起始 于神农时代。
《本经》所以依托神农之名,一是确与神农有关;二是因在神农时代虽没有文字,但 已积累了不少防病治病知识,后世记载其内容权当属于神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 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 10000 年前到 5000 年前”,即在黄帝之前。我国考古工作 者,于 1979 年至 1984 年对河北省蔚县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 6 处房屋 形制基本相同,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屋,都是在生土层上向下挖约 40 厘米,四壁和居住面都用草拌泥进行抹平,然后用火焙烤,居住面平整而又坚硬,火堂位于 屋子的中央。同时又发现许多石器、陶器等属仰韶文化。又于 1995 年在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 遗址考证,恰好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也与史书中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相 对应。这些考古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 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 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 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 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同时生活中难 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 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 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或用大黄、芒硝可以解除便 秘之苦……当时虽没有文字,但积累的经验被流传于后代,当有文字后便记载下来。《本经》 所记载:“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柴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 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大黄,味苦,寒。下瘀血……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 水谷”……365 味药,显示了神农时代用药总结,显示用药理念与《伤寒》一脉相承。因这 些医药知识产生于神农时代,称之为《神农本草经》当名实相符。有关《本经》成书的时代, 章太炎认为:“神农无文字,其始作本草者,当在商周间,代有增益,至汉遂以所出郡县附之 耳”;钱超尘教授据《周易》有“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国语?楚语》有“若药弗暝眩,厥 疾弗瘳”、《论语》有“季康子馈药”等关于药物知识记载,认为“先秦时代人们对药性药效 已有所认识,并载于古书,《本经》形成于先秦乃至周初,增补于汉代,《汉书?艺文志》所以 无其名者,或与《汤液》32 卷合为一书亦未可知”。说明不是一朝一代一人所著成,但其起 源确是始于神农而早于岐黄。
一、五行、六气用舍不同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 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 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 胠满。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 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 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 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 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酸,在志为怒,怒伤肝, 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这 种用五行、六气联系人体五脏生理病理的论述,在《内经》里非常多,这种理论在中国(更确 切地说在中原),经后世发展得丰富多彩,其理论也多歧纷纭。其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和推衍性, 有时根据疾病症状的表现,有时更注重根据季节、气候、地域等。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 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 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 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 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 于外感热病。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下简称《伤寒论》)是不同时代的两部中 医古籍,《内经》前而《伤寒论》后。两书皆同源于古代的医经,也即以《易》学、阴阳、五 行、六气、卫气营血、精气神等为主导,认证皆以四诊、八纲。不同的是,《内经》集古代医 学、哲学理论之大成,其中阴阳、五行、六气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用其推衍疾病的生理、 病理、治疗用药,而且用于推衍防病、养生等。由于六经辨证是根据症状反映来分析病情、 病性的,所以《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实质: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 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即《伤寒论》只是根据疾病所反应的症状治病,不再应用《内经》 中的五行、六气推衍辨证。
经方,是指《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简称 《汤液》)、《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为代表的中医药学体系,在我国医药学界有着深远 影响,其魅力所在,不仅是其方药及方证,更关键在其特有的理论体系。《伤寒》方证起源于 神农时代,《本经》标志了经方的起源。《本经》的撰成年代和作者是谁,至今仍不清楚,但 一致公认是Hale Waihona Puke Baidu国最古最早的医药学著作,代表了我国医药的起源,如徐灵胎于《本草古今论》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 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 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 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 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 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 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 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3、强调厥阴不是伤寒的最后阶段,而是太阴。 4、经方辨证体系是六经八纲辨证与辨方证的统一。 5、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6、经方辨证为病-证-方证三级结构。 7、六经八纲是辨万病的总纲。 8、古方(经方)能治今病 9、可用排除法确认半表半里病。 等重大观点。胡老在经方体系内来解释条文与经方,使经方独特而又朴素的概念及脉诊得到 正确的解读与总结,使《伤寒论》自身朴素的辨治体系重现于世,使整部伤寒论亲切可读, 使辨证论治的实质得以体现。既纠正了中国研究伤寒传统的错误观点,亦纠正了日本古方派 不注重六经病机辨别的极大不足,为后人研究伤寒论指明了正确方向。
然"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国人积重难返,多数中医至今仍对其不甚了解、不甚认同,良可惜 也。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其方证和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后世称“张仲景为方剂之祖”,即认 为《伤寒论》的方证都是张仲景一人发明创造,但这不免有过誉之嫌,更不符合中医发展史, 也因此影响了正确认识《伤寒论》。因此,要认识《伤寒论》,认识经方,必须弄清楚《伤寒 论》方证的起源。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 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 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 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 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自胡希恕大师横空出世,融合古今中外--“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伤寒论》自此方可读, 古朴可珍,比它家更近仲景原意,可谓真得仲景之心,甚至可以说胡希恕前辈是近代研究《伤 寒论》第一人,至今仍无人能及。
曾有听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在讲课中对其学生说到:有人统计,自东直门创院以来,病人 数最多,疗效比较公认的就数胡希恕前辈,只是一般人难接受其学术见解,致了解他的人有 限,范围不广而矣。但有些内行人对其则有极高评价,如刘渡舟前辈就对其很佩服,多次在 书面及口头赞其“擅用经方,出神入化”、“经方学派的大师”等,以及当时的很多名家如陈 慎吾、谢海洲、任继学等大师级人物对胡希恕的经方疗效亦佩服不已。
解放后,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中迷失了自我,胡老虽苦苦坚守,奈何不为世人所重,胡老 与陈慎吾前辈友善且学术思想相近,二人每相互促进,曾共同办学,皆为经方大师。
胡老自我要求甚高,文稿一再修改,身前皆未出版。胡老一生,只在别人要求下发表一篇文 章,足见其严谨与耿直。
经方体系的辨病机就是辨六经,很简明。它符合上古生命哲学中“一分为三”、“涵三维 一”的核心思想。《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六经辨证就是在"三"的阴阳和合中辨病机,脏腑经络等很多辨证方法是在"万物"这一层次来 辨的,五行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三十二天罡六十四卦,令人眩目------"不知 其要,流散无穷",很多有志之士便是深陷其中,白白消耗心血而不得其门而入.
任应秋老师考证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经》一派,主要依据是两者都是用八纲辨 证。《本经》单味药和适应证,实际是单方证,这在《伤寒》可见有相类记载,如一物瓜蒂散 方证、百合洗方证、文蛤散方证、矾石汤方证、苦参汤方证、狼牙汤方证、大猪胆汁方证、 大乌头煎方证、甘草汤方证、猪肤汤方证、雄黄熏方证等等,这些方证与《本经》一脉相承。 后来发展为复方证,其理论仍是用八纲辨证,而不用脏腑五行、经络辨证,对比《本经》与 《伤寒》的内容即可清楚。更重要的是,《伤寒》中有许多记载了神农时代的医疗经验,如《伤 寒》中多处记载“若被火者”、“若火熏之”、以粥治病、以麻黄汤发汗、以大承气通腑实等治 法,标明了汉代对神农时代的继承和批判及弘扬。
皇甫谧《甲乙经序》谓:“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说明《汤液》、《伤
寒》的方证,不论是单方方证还是复方方证,都与《本经》有渊源关系。即说明《伤寒》的 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伤寒》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本经》不仅指方药、 方证,更重要的是其理论,即八纲辨证理论,亦起源于神农时代。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 《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本经》中“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论述,根据症状反应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 反映了经方科学的起源,是根据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以八纲辨证、以八纲辨药,开创了以 八纲辨证的经方医学体系。书中更详于记述了 365 味药物,以四气五味适用于人体患病后, 表现出寒、热、虚、实、阴、阳的症状论述,显示了单味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其述证主用寒、 热、虚、实、表、里、阴、阳,即八纲理论,标志了经方基础理论的起源。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 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 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 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 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谓“本草之始,仿于神农”如是说。其实其与《伤寒》一样,“神农一日遇七十毒”,不是一 个人、一个朝代所完成的,而是我们先人祖祖辈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它起始 于神农时代。
《本经》所以依托神农之名,一是确与神农有关;二是因在神农时代虽没有文字,但 已积累了不少防病治病知识,后世记载其内容权当属于神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 究员王震中说:“神农时代大约距今 10000 年前到 5000 年前”,即在黄帝之前。我国考古工作 者,于 1979 年至 1984 年对河北省蔚县的多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 6 处房屋 形制基本相同,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屋,都是在生土层上向下挖约 40 厘米,四壁和居住面都用草拌泥进行抹平,然后用火焙烤,居住面平整而又坚硬,火堂位于 屋子的中央。同时又发现许多石器、陶器等属仰韶文化。又于 1995 年在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 遗址考证,恰好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也与史书中记载的神农氏时代相 对应。这些考古资料,证实了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逐渐适应环境、 认识大自然,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 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 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 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同时生活中难 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 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 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或用大黄、芒硝可以解除便 秘之苦……当时虽没有文字,但积累的经验被流传于后代,当有文字后便记载下来。《本经》 所记载:“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柴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 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大黄,味苦,寒。下瘀血……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 水谷”……365 味药,显示了神农时代用药总结,显示用药理念与《伤寒》一脉相承。因这 些医药知识产生于神农时代,称之为《神农本草经》当名实相符。有关《本经》成书的时代, 章太炎认为:“神农无文字,其始作本草者,当在商周间,代有增益,至汉遂以所出郡县附之 耳”;钱超尘教授据《周易》有“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国语?楚语》有“若药弗暝眩,厥 疾弗瘳”、《论语》有“季康子馈药”等关于药物知识记载,认为“先秦时代人们对药性药效 已有所认识,并载于古书,《本经》形成于先秦乃至周初,增补于汉代,《汉书?艺文志》所以 无其名者,或与《汤液》32 卷合为一书亦未可知”。说明不是一朝一代一人所著成,但其起 源确是始于神农而早于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