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九章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 (杨庆生 崔芸 龙连春 著) 科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9章

工程力学 (杨庆生 崔芸 龙连春 著) 科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9章

m ( F ) 0 P 1 Q 0.5 0 Q 2 P
mA ( F ) 0 1.5Q 3.5P 5 FB 0 FB 1.3P mB ( F ) 0 1.5P 3.5Q 5FA 0 FA 1.7 P

P 2. 4 4 2. 4 9.6(kN m) 2 8 2 P =2.561(kN ) FN cos 2 2 22 2.42
w.
9.6
A
25
-
2.561
+
FN (kN
25
z
co

FQ D2
M
M 图( kN .m )
m
P/2
补充 2: 水塔盛满水时连同基础总重量为 G, 在离地面 H 处, 受一水平风力合力为 P 作用, 圆形基础直径为 d,基础埋深为 h,若基础土壤的许用应力[σ]=300kN/m ,试校核基础的承载
梁上各横截面上轴力弯矩均为常2510253应力分析判危险点如右所示图整个横截面上均有n引起的均布的拉应力my引起后拉前压的弯曲应力mz引起上拉下压的弯曲应力点于d100025pa1010101010206060mpa140mpa四点的应力值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大学答案 --- 中学答案 --- 考研答案 --- 考试答案 最全最多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尽在课后答案网()! Khdaw团队一直秉承用心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 旨在为广大学生朋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爱校园() 课后答案网() 淘答案()
ww
w.
max
(4)强度计算选择槽钢的型号:
1)忽略轴力项的正应力,仅由弯曲项选槽钢的型号:

工程力学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及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工程力学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及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三、T字型截面梁的切应力
T字型截面可以看成是由两个矩形组成,下面的 狭长矩形与工字形截面的腹板相似,该部分上的切 应力仍用下式计算:
τ

FS
S
* z
I zb1
最大切应力仍然发生在截面的中性轴上。
四、圆形及环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圆形及薄壁环形截面其最大竖向切应力也都发生在
中性轴上,并沿中性轴均匀分布,计算公式分别为
M+dM
FS dx
σ
现假设用一水平截面将微段梁截 开,并保留下部脱离体,由于脱离 体侧面上存在竖向切应力τ ,根据 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在脱离体的
顶面上一定存在切应力τ ',且 τ '=τ ,如图所示。
dx τ
z y τ' τ
y dx
以FN1、FN2分别代表作用在脱离体左侧面、右侧 面上法向内力的总和,dFS代表水平截面上切应力的 总和,如图所示。
翼缘上的水平切应力可认为沿翼缘厚度是均匀 分布的,其计算公式仍与矩形截面的切应力的形式 相同,即
τ

FS
S
* z
Izδ
式中FS为横截面上的剪力;Sz*为欲求应力点到翼 缘边缘间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Iz横截面对中性轴的 惯性矩;δ为翼缘的厚度。
水平切应力的大小沿水平方向的分布如图所示。实 践和理论推导已经证明,在整个工字型截面上切应力 的方向可用图c表示。从图中表示切应力方向的许多小 箭头来看,它们好象是两股沿截面流动的水流,从上 (或下)翼缘的两端开始,共同朝向中间流动,到腹 板处汇合成一股,沿着腹板向下(或上)到下(或上) 翼缘处再分为两股向两侧流动。对所有的薄壁杆,其 横截面上切应力的方向,都有这个特点。这种现象称 为切应力流。掌握了切应力流的特性,则不难由剪力 的方向确定薄壁杆横截面上切应力的方向。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全部解释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全部解释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全部解释应力是材料受力时产生的内部力,它是描述材料内部抵抗外部力的能力的物理量。

在工程领域中,计算材料的应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是计算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应力的公式,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梁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

梁的应力计算公式是由弹性力学理论推导而来的,它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受力情况和材料性质来计算梁的应力。

在工程实践中,梁的应力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弯曲应力、剪切应力和轴向应力三种类型的应力。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类型的应力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解释。

1.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

梁在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会产生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是由于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弯曲变形所引起的,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σ = M c / I。

其中,σ表示梁的弯曲应力,单位为N/m^2;M表示梁的弯矩,单位为N·m;c表示梁截面内的距离,单位为m;I表示梁的惯性矩,单位为m^4。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弯曲应力大小,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

在工程实践中,通常会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弯曲应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剪切应力计算公式。

梁在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会产生剪切应力。

剪切应力是由于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剪切变形所引起的,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τ = V Q / (I b)。

其中,τ表示梁的剪切应力,单位为N/m^2;V表示梁的剪力,单位为N;Q 表示梁的截面偏心距,单位为m;I表示梁的惯性矩,单位为m^4;b表示梁的截面宽度,单位为m。

剪切应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梁在受力时产生的剪切应力大小,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

在工程实践中,通常会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剪切应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 轴向应力计算公式。

梁在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会产生轴向应力。

轴向应力是由于梁在受力时产生的轴向变形所引起的,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σ = N / A。

工程力学高斌第九章答案

工程力学高斌第九章答案
2 2
15kN . m
5kN . m
15kN . m
-
Q qa/2 +
-
qa/2 + x
qa/2
M q a 2/8 +
-
x
q a 2/8
5. 设梁的剪力图如图所示,试作弯矩图及载荷图。已知梁上设有作用集中力偶。 (a)
4kN q=1kN/m
3kN
Q
3kN
2kN
3kN
1kN
A
B
1kN
C
D
x
5
3kN 2m 2m 4m
3
2
⎡ 50 × 2003 ⎤ 150 × 503 Iz = ⎢ + 50 × 200 × 53.62 + + 50 × 150 × 71.4 2 ⎥ mm 4 12 ⎣ 12 ⎦ = 10180 cm 4
根据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M
0.8p
σ max
M = ymax ≤ [σ ] , M≤[σ].Iz/ymax Iz
解:梁的弯矩图如图, 弯矩的两个极值分别为
µ1 = 0.8P , MA =2P×1.4 - P×2= 0.8P µ2 = 0.6 P , MC = -0.6 P
截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8
(Iz =bh /12 + Ah1 , h1 腹 = 153.6–100=53.6mm ,h1 翼 =200-153.6+25 =71.4mm )
实心圆截面梁的最大应力
σ max =
空心圆截面最大应力
′ = σ max
空心圆截面梁比实心圆截面梁的最大正应力减少了
′ σ max − σ max 159 − 93.6 = = 41.1% σ max 159

工程力学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1

工程力学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1

ymax
对矩形截面
Wz

bh3 12 h2

bh2 6
Wz

bh2 6
对圆形截面
Wz

d 4
d
64 2

d 3
32
Wz

d 3
32
各种型钢的截面惯性矩Iz和弯曲截面系数Wz的 数值,可以在型钢表中查得。
为了保证梁能安全的工作,必须使梁横截面上的
最大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所以梁的正应力
强度条件为
σmax
M max Wz

σ
二、三种强度问题的计算
σmax
M max Wz

σ
(1)强度校核 (2)选择截面 (3)确定许用荷载
σmax

M max Wz

σ
Wz

M max σ
M max Wz σ
例题10-2 一矩形截面简支木梁如图所示,已知l=4m, b=140mm,h=210mm,q=2kN/m,弯曲时木材的许 用正应力[σ]=10MPa,校核该梁的强度。
σc,max

MC Iz
y1

2.7 103 0.072 0.573105
33.9 106 Pa
33.9MPa [σc]
由以上分析知该梁满足强度要求。
例题10−4 如图所示的简支梁由工字钢制成,钢的 许用应力[σ ]=150MPa,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
解:先画出弯矩图如图b所示。 梁的最大弯矩值为
y1

1.8103 0.072 0.573105

22.5106 Pa

22.5MPa

工程力学第九章

工程力学第九章

下一页 返回
9.4

梁的弯曲变形与刚度
2.
挠度和转角
(1) 挠度 是指梁轴线上的一点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的位移, 通常用y表示。

一般规定向上的挠度为正,向上的挠度为负。它的单位是mm。 (2) 转角 是指梁的各截面相对原来位置转过的角度,用θ 表
示。

一般规定,逆时针方向的转角为正,顺时针的转角为负。它 的单位是弧度(rad)或度(º)。
远的边缘处。其计算公式为
max

(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M max y max M max Iz Wz
M max ≤[σ ] Wz
下一页 返回
max




max
* FQ S z
(3) 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与切应力强度条件 对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公式为 其最大切应力在截面的中性轴上,计算公式为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为τ max≤[τ ]
上一页 返回
9.2


梁弯曲时正应力强度计算
梁弯曲时正应力强度计算
9.2
为了保证梁在载荷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必须使梁具备足够 的强度。也就是说,梁的最大正应力值不得超过梁材料在单 向受力状态(轴向拉、压情况)下的许用应力值[σ ],即 M max max ≤[σ ] (9.10) Wz 式(9.10)就是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强度条件。需要指出的是, 式(9.10)只适用于许用拉应力[σ l]和许用压应力[σ y]相等 的材料。如果两者不相等(例如铸铁等脆性材料),为保证梁 的受拉部分和受压部分都能正常工作,应该按拉伸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My Iz
(9.4)

工程力学 9弯曲

工程力学 9弯曲

O
讨论: 惯性矩大于零
z
§A.3 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1.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yc y 设有面积为A的任意形状的截面。 x xc dA C为其形心,Cxcyc 为形心坐标 yc xc 系。与该形心坐标轴分别平行 C 的任意坐标系为Oxy ,形心C在 y Oxy坐标系下的坐标为(a , b) 任意微面元dA在两坐标系 x 下的坐标关系为: O b
20
③计算静矩Sz(ω)和SzC(ω)
Sz ( ) A y C (0.1 0.02 0.14 0.02 0.103 0.494m 3 )
S zc ( ) Ai y C 0.1 0.02 0.047 - 0.02 0.14 0.033 1.6 10 6 m 3
(f)
纵向线应变在横截面范围内的变化规律
图c为由相距d x的两横截面取出的梁段在梁弯曲后的情
况,两个原来平行的横截面绕中性轴相对转动了角d。梁的 横截面上距中性轴 z为任意距离 y 处的纵向线应变由图c可知 为

B1B B1 B y d AB1 O1O2 dx
(c)
令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如图c),则根 1 d 据曲率的定义 有 dx y
切应力。
F
FS
M
F
M
C

C
F
A

Ⅰ.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计算公式的推导 (1) 几何方面━━ 藉以找出与横截面上正应力相对应 的纵向线应变在该横截面范围内的变化规律。 表面变形情况 在竖直平面内发生纯弯曲的梁(图a):
(a)
1. 弯曲前画在梁的侧面上相邻横向线mm和nn间的纵 向直线段aa和bb(图b),在梁弯曲后成为弧线(图a),靠近梁

工程力学第9章 梁弯曲时的刚度计算

工程力学第9章 梁弯曲时的刚度计算
挠曲线

w

x
qx
F
x
9.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9.1.2 挠度和转角的关系
◆挠曲线方程 : w f x
w
挠曲线

w

x
qx
F
x
tan dw
dx
dw
dx
9.1.3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一、挠曲线的曲率公式
1M EI

1
x

M x
EI
d2w

1
x


6EI 2l
l 2
2l 2


l 2
2



11Fl3 96EI
未知约束力单独作用引起的B处挠度
wB FB

FB 2l 3
48EI

FBl 3 6EI
将上述结果代入式(b),得到补充方程
11Fl3 FBl3 0 96EI 6EI
w Mex x2 l2 6EIl
(c)
Me 3x2 l2 6EIl
(d)
(4)计算最大挠度与截面的转角
作出梁的弯矩图如下图所示,全梁弯矩为正。其最大 挠度处的转角为零。故由式(c)有
dw Me 3x2 l2 0 dx 6EIl
从而得最大挠度所在截面的坐标为
2
在集中力 F 单独作用下,大梁跨度中点C的挠度由教材表
7–1第5栏中查出为
wC
F


Fl 3 48EI
将以上结果叠加,即得在均布载荷 和q 集中力 的F 共同作用
下,大梁跨度中点C的挠度

《工程力学》——梁的强度与刚度

《工程力学》——梁的强度与刚度
(1)、 公式: (2)、 认为最大弯曲切应力近似等于腹板的平均切应力。
《工程力学》——沙市大学建筑工程系
四、 弯曲切应力的强度计算:
1、 强度条件: τmax≤[τ] [τ]---梁所用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危险截面)。 (2)、 利用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求解。
《工程力学》——沙市大学建筑工程系
二、例题:
例1:简支矩形截面木梁如图所示,L=5m,承 受均布载荷q=3.6kN/m,木材顺 纹许用应力 [σ]=10MPa,梁截面的高宽比h/b=2,试 选择梁的截面尺寸。
《工程力学》——沙市大学建筑工程系
有的变短。其中有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这一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工程力学》——沙市大学建筑工程系
《工程力学》——沙市大学建筑工程系
2、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以中性轴为分界线分为拉区和压区,正弯
矩上压下拉,负弯矩下压上拉,正应力成线 性规律分布,最大的正应力发生在上下边沿 点。
1、 对于塑性材料,一般截面对中性轴上下 对称,最大拉、压应力相等,而塑性材料的 抗拉、压强度又相等。
《工程力学》——沙市大学建筑工程系
塑性材料的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1)、强度校核 (2)、截面设计 (3)、确定许可荷载
《工程力学》——沙市大学建筑工程系
2、 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的步骤为: (1)、 画梁的弯矩图,找出最大弯矩
2、求截面对形心轴z轴的惯性矩
《工程力学》——沙市大学建筑工程系
第二十五讲 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一)
目的要求:掌握塑性材料弯曲正应力强度 计算。
教学重点: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的理解。

工程力学(基础力学、材料力学)14(30)第九章6节

工程力学(基础力学、材料力学)14(30)第九章6节


158.4 106 170
158.4kNm
930 103 ( m m3 )
查表选36c型号 I z 17310 cm 4 ; d 14 mm ; I z
3、切应力校核 max
4、结论:选36c型号
F
s max z
S Fs max 112.5 10 27( MPa) I z d 29.9 1014 Izd S z
q B l/2 17 KN 12 KN 12KN.m
F C l/2 D
检查此梁是否安全。
解:(1)作内力图
Fs图
13KN
max
M max Wz
M图
max
Fs max S zmax I zb
39KN.m
(2)计算几何性质
查表得
W z 309cm 3 0.309 103 m 3 Iz S z , max 18.9cm 0.189m
max [ ]
对于等直梁
F
S ,max
S
b
* z max
I
[ ]
z
b 为中性轴处的宽度。
对于横力弯曲下的等直梁 ,其横截面上一般既有弯矩
又有剪力。 梁上最大正应力发生在弯矩最大的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 的各点处 。 而梁上最大的切应力发生在剪力 最大的横截面上中性轴上 的各点处 。
梁除满足正应力强度条件外,还需满足切应力强度条件。
z
b 120(m m) F max 1.5 h 180(m m) bh b=140mm;h=210mm
lx Fs ( x) F x 0; Fs max F l x Fs1 ( x) F x l ; Fs1max F l

工程力学:第9章 弯曲应力及强度计算(新)

工程力学:第9章 弯曲应力及强度计算(新)

P1
例如:
P2
纵向对称面
aP
Pa
A
P FS P
B P
x
P Pa M
x
3、纯弯曲(Pure Bending): 某段梁的内力只有弯矩
没有剪力时,该段梁的变 形称为纯弯曲。
纯弯曲:AB段
三.两个概念 中性层:梁内一层纤维既不伸长也不缩短,因而纤维不
受拉应力和压应力,此层纤维称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x
t max
1.5
FS max A
1.5 5400 0.12 0.18
qL
2
0.375MPa 0.9MPa [t ]
应力之比
x
s max M max 2 A L 16.7
t max Wz 3FS h
P1=9kN
A
C
P2=4kN
B
D
1m RA
1m 1m RB
2.5kNm
x
4
例3 T 字形截面的铸铁梁受力如
(sdA)z
A
Eyz dA E
A
yzdA EI yz 0
A
(对称面)
M z
(sdA) y
A
Ey 2 dA E
A
y2dA
A
EI z
MZ
A y2dA I Z
• IZ—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1 Mz
EI z
… …(3) EIz 杆的抗弯刚度。
sx
M y Iz
...... (4)
M(x)+d M(x) 在梁上取微段如图b;
z
t1
x
在微段上取一块如图c,平衡
sI
t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9章题解g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9章题解g

( ) 10.5x − x2 = 10.5 ×140 ×106 × 875 ×10−6 62 ×103 = 20.75
x 2 − 10.5x + 20.75 = 0 x1 = 2.59 m , x2 = 7.91 m l0 = x2 − x1 = 5.22 m
(2)校核加固部分强度
M max
=
M ⎜⎛ l ⎟⎞ ⎝2⎠
F E
D
3F / 2
68
F ≤ 28.9 ×103 N = 28.9 kN
9-5 一重量为 P 的均质钢条,长度为 l,截面宽为 b,厚为 t,放置在刚性平面上如图。 当在钢条一端用力 F = P 提起时,求钢条与刚性平面脱开的距离 a 及钢条内的最大正应力。
3
解(1) ∑ M C
=
0 , Fa −
M ⎜⎛ l ⎟⎞ Pl
σ max =
⎝ 3 ⎠ = 18 = Pl
W
bt 2 36t 2
6
9-6 ⊥ 型 截 面 铸 铁 悬 臂 梁 , 尺 寸 及 载 荷 如 图 所 示 。 若 材 料 的 拉 伸 许 用 应 力
[σ t ] = 40 MPa , 压 缩 许 用 应 力 [σ c ] = 160 MPa , 截 面 对 形 心 轴 zC 的 惯 性 矩
思考题 9-5 图
答 (b)(从强度考虑,(b),(c)差不多,从工艺考虑,(b)简单些)
65
9-6 弯曲切应力公式τ = FSSz* 的右段各项数值如何确定? Izb
答 FS 为整个横截面上剪力; I z 为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b 为所求切应力所
在位置横截面的宽度;
S
* z
为横截面上距中性轴为
I zC = 10 180 cm4 , h1 =9.64 cm,求该梁的许可载荷 F。

工程力学 第9章 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

工程力学 第9章 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

第 9 章 弹性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
对于实心截面杆件以及某些薄壁截面杆件,当其横截面上仅有 扭矩(Mx)或剪力(FQy 或 FQz)时,与这些内力分量相对应的分布 内力,其作用面与横截面重合。这时分布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即为 切应力。 分析与扭矩和剪力对应的切应力方法不完全相同。对于扭矩存 在的情形,依然借助于平衡、变形协调与物性关系,其过程与正应力 分析相似。对于剪力存在的情形,在一定的前提下,则仅借助于平衡 方程。 本章重点介绍圆截面杆在扭矩作用下其横截面切应力以及薄壁 杆件的弯曲切应力分析。
§ 9-1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9-1-1 圆轴扭转变形特征 -反对称性论证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保持平面 9-1-2 变形协调方程 9-1-3 物性关系-剪切胡克定律 9-1-4 静力学方程 9-1-5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表达式
§ 9-2 非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切应力
图 9-8 例 9-2 图
解: 1.各轴所承受的扭矩 各轴所传递的功率分别为 P1 =14 kw , P 2 = P3 =P 1 /2=7 kw 转速分别为 n1 = 120 r/min
n 3=n1 ×
据此,算得各轴承受的扭矩:
z1 36 =120 × r/min =360r/min z3 12
14 M x1 = M e1 = 9549 × N ⋅ m = 1114 N ⋅ m 120 7 M x2 = M e2 = 9549 × N ⋅ m = 557 N ⋅ m 120 7 M x2 = M e2 = 9549 × N ⋅ m = 185 .7 N ⋅ m 360
2.计算最大切应力 E 、H、C 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分别为

第9章应力应变分析及应力应变关系

第9章应力应变分析及应力应变关系
(1) 绘制各内力分量的内力图时,取x轴平行于杆件轴线,用x坐标表示横 截面位置; (2) 根据内力方程的分段确定各段内力的区间,求出每段内力图在两端控 制面上的内力值,以确定该段内力图两端的控制点; (3) 再根据每段内力方程的函数形式确定该段内力图的曲线形状,并根据 绘图需要在该段曲线上选取若干代表点(如:最大、最小值点及曲线 的拐点)计算出内力值; (4) 最后将各点用确定形状曲线连接起来,标明内力的“+,-”号及各控 制点、代表点的内力绝对值,并在图内打上垂直于x轴方向的平行线, 即绘制得到所需的内力图。
扭矩 T
沿x轴方向的内力偶矩 M 的分量称为扭矩(其作用面为杆件的横截
面)。
18
弯矩 M y , M z
(M M y M z )
沿y轴和z轴方向上的内力偶矩分量称为弯矩(其作用面分别为xz和xy平 面)。 轴力、剪力、扭矩、弯矩四种内力分别对应于变形体静力学中的所研究 的杆件的四种基本形式,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 在变形体静力学中,对这些内力分量不需要进行矢量运算,强调的是它 们的变形效应,所以只需用其在自身方向上的投影表示即可。
工程实际中,构件受到载荷作用,要保证构件能正常、安全地工作,必 须解决以下3个问题:
3
变形固体静力学要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 1. 强度
指构件承受外力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例如:房屋倒塌、飞机坠落、高压容器爆破等都是由于强度不够所导致。
2. 刚度
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若变形过大,即使构件没有破坏,但也不能正常工作。 例如: 机床主轴变形过大,会影响加工精度。
(4) 外力作用下,一般杆件的内力分析。
2
第9章 变形固体静力学概述及 一般杆件的内力分析
§9.1 变形固体静力学的任务

材料力学 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材料力学 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中性层
中性轴
对 称 z o 轴 中 性 y 轴
中性层
F
F
m
n
2.纯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推导 (一)几何关系: o
中性层
d q
m
n
中性轴
m
n o
z m o 1
m
n
z
r
o
o 2
n
中性轴
y
dx
n m dx
y
变形前:
y
l = dx = r × dq
变形后:
100
例题 4.22 &
图示T形截面简支梁在中点承受集中力F=32kN,梁的长度L=2m。T形 截面的形心坐标yc=96.4mm,横截面对于z轴的惯性矩Iz=1.02×108mm4。求 弯矩最大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y
F
150 50
A l 2 l 2
B
96 . 4 C 50
F
实验现象:
F
ü1、变形前互相平行的纵向直
m
n
线、变形后变成弧线,且凹边纤 维缩短、凸边纤维伸长。
ü2、变形前垂直于纵向线的横向
m
n
线,变形后仍为直线,且仍与弯曲 了的纵向线正交,但两条横向线 间相对转动了一个角度。
§由现象1
j靠近凹入的一侧,纤维缩短,靠近凸出的 一侧,纤维伸长; k由于纤维从凹入一侧的伸长或缩短到突出 一侧的缩短或伸长是连续变化,故中间一定 有一层,其纤维长度不变,这层纤维称为中 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l弯曲变形时,梁的横截面绕中性轴旋转。
28 . 1
kNm
13. 16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平面弯曲时,如果某段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M,而无剪力Q = 0,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1、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的变形观察
现象:
(1)变形后各横向线仍为直线,只是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与变形后的梁轴曲线保持垂直,即小矩形格仍为直角;
(2)梁表面的纵向直线均弯曲成弧线,而且,靠顶面的纵线缩短,靠底面的纵线拉长,而位于中间位置的纵线长度不变。
对剪应力的分布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各点处剪应力均与剪力Q同向且平行;
(2)横截面上距中性轴等距离各点处剪应力大小相。
根据以上假设,可推导出剪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τ—横截面上距中性轴z距离为y处各点的剪应力;
Q—该截面上的剪力;
b—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截面宽度;
Iz—横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
Sz*—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横线以下(或以上)的截面积A*对中性轴的面积矩。
应力σ的正负号直接由弯矩M的正负来判断。M为正时,中性轴上部截面为压应力,下部为拉应力;M为负时,中性轴上部截面为拉应力,下部为压应力。
第二节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一、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等直梁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发生在最大弯矩所在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的各点处,即
对于工程上的细长梁,强度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弯曲正应力。为了保证梁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必须使梁内最大正应力σmax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σ],故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圆形截面横梁截面上的最大竖向剪应力也都发生在中性轴上,沿中性轴均匀分布。
其它形状的截面上,一般地说,最大剪应力也出现在中性轴上各点。
结合书P161-162 例8-3进行详细讲解。
五、梁的剪应力强度校核
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为:
在梁的强度计算时,必须同时满足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剪应力强度条件。但在一般情况下,满足了正应力强度条件后,剪应力强度都能满足,故通常只需按正应力条件进行计算。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强度刚度计算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强度刚度计算

由结果知,梁的强度不满足要求。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y2
z
例9-6 试为图示钢轨枕木选择矩形截面。已知矩形截面尺寸的比 例为b:h=3:4,枕木的弯曲许用正应力[]=15.6MPa,许用剪应力 P P 0 0 .2 m 1 .6 m []=1.7MPa,钢轨传给枕木的压力P=49KN。 .2 m
a
M D ya Iz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10.7
第二节 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
一、矩形截面梁:
矩形截面剪应力计算公式: τ沿截面高度按抛物线规律变化:
2Iz 4
3
QS
* z
I zb
bh
4
τ m ax
2 3
y
h 2
, 0 ; y 0 , max
6 Qh 4 bh
校核梁的正应力强度。
解:(1) 内力及抗弯截面模量计算: MC=3.0KN.m; MD=-4.8KN.m
W1 W2
P1
A
a C a
P2
D
a B
y1

z

763 5 .2
146 . 7 cm
3
y1

z

763 8 .8
86 . 7 cm
3
4 .8 k N m
y2
(2)C截面的正应力强度校核:
4 Q 3 A1
max 2
Q A2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例9-3 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已知:l=2m,h=15cm,b=10cm, h1=3cm,q=3kN/m。试求A支座截面上K点的剪应力及该截面的最 b q 大剪应力。 解:1.求剪力:QA=3kN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M
max

1 2
ql
2
3000 N m
(2)由型钢表查得,10号槽钢
I z 25 . 6 cm
4
b 4 . 8 cm
y 1 1 . 52 cm
(3)求最大应力
t , max
c , max
M
M
max
y1

( 3000 N m )( 1 . 52 10 25.6 10
28 . 8 MPa t
y2

( 2 . 5 10 N m )( 88 10 763 10
8
3
m)
Iz
m
4
故该梁满足强度条件。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3.1 梁的弯曲剪应力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1. 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剪应力
关于横截面上剪应力的分布
FA FB
F B 10 . 5 kN
2.绘弯矩图
M
B
4 kN m
M C 2 . 5 kN m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4 kN m
M
B
M C 2 . 5 kN m
3.强度校核 B截面:
t , max
c , max
M B y1 Iz
工 程 力 学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8.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8.3 梁的剪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8.4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8 梁的弯曲应力与强度计算
8.1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授课计划
掌握弯曲应力基本概念;
掌握弯曲正应力及弯曲剪应力的计算;掌握弯曲正应力的强度计算;
掌握弯曲剪应力强度校核。

(1)平面假设:梁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只是绕某一轴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仍与变形后的梁轴曲线垂直。

中性层:梁纯弯曲变形后,在凸边的纤维伸长,凹边的纤维缩短,纤维层中必有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这一纤维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中性轴将横截面分为两个区域——拉伸区和压缩区。

注意:中性层是对整个梁而言的;
中性轴是对某个横截面而言的。

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是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

(2)纵向纤维假设:梁是由许多纵向纤维组成的,且各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

各纵向纤维只产生单向的拉伸或压缩。

3、推理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只存在正应力,不存在剪应力。

二、纯弯曲横梁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
由于各纵向纤维只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于是在正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可知
ρ
εσy
E
E =⋅=
通过上式可知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即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也就是正应力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而中性轴上各点的正应力为零。

三、纯弯曲横梁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公式
梁在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
Z
I My
=
σ 式中:σ——梁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
M ——该点所在横截面的弯矩;
Iz ——横截面对其中性轴z 的惯性矩;矩形Z I =123
bh ;圆形Z I =64
4D π
y ——所求正应力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正应力的单位为:Pa 或MPa ,工程上常用MPa 。

公式表明:梁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σ与截面上的弯矩M 和该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而与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IZ 成反比。

123bh I C
z =12
3hb I C
y =64
4
D I I C C y z π=
=
2、常见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
在对梁进行强度计算时,总要寻找最大正应力。

有公式可知,当y=ymax
时,即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各点处,弯曲正应力最大。

max
max max y I M
I y M Z Z =
⋅=σmax
y I W Z
Z =
令:Z
W M =
max σ则有:
矩形截面抗弯截面系数:圆形截面抗弯截面系数:43
max /64/232
Z Z I d d W y d ππ===
32
max /12/26Z Z I bh bh W y h ===
空心圆截面抗弯截面系数:
D
d
d W z =
-=
ααπ),1(32
43
64
)
( 4 4 d D I I C C y
z
工字型的抗弯截面系数
5mm
3
若已知梁的材料及截面尺寸(即已知[σ]和W Z ),则可根据强度条件确定梁的许用弯矩[M]。

z W M ⋅≤][][σ
根据[M],用平衡条件确定许用外载荷。

在进行上列各类计算时,为了保证既安全可靠又节约材料的原则,设计规范还规定梁内的最大正应力允许稍大于[σ],但以不超过[σ]的5%为限。


%5%100][]
[max <⨯-σσσ
3、进行强度计算时应遵循的步骤
(1)分析梁的受力,依据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力,分析梁的内力(画出弯矩图)。

(2)依据弯矩图及截面沿梁轴线变化的情况,确定可能的危险截面:对等截面梁,弯矩最大截面即为危险截面。

(3)确定危险点
(4)依据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第三节 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
一、概念
梁在横弯曲作用下,其横截面上不仅有正应力,还有剪应力。

对剪应力的分布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各点处剪应力
均与剪力Q 同向且平行;
(2)横截面上距中性轴等距离各点处剪应力大小相。

根据以上假设,可推导出剪应力计算公式:
b I QS z z *=
τ
式中:τ—横截面上距中性轴z 距离为y 处各点的剪应力;
Q —该截面上的剪力;
b —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截面宽度; Iz —横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
Sz*—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横线以下(或以上)的截面积A*对中性轴的面积矩。

剪应力的单位与正应力一样。

剪应力的方向规定与剪力的符号规定一样。

二、矩形截面横梁截面上的剪应力
如图所示高度h 大于宽度b 的矩形截面梁。

横截面上的剪力Q 沿y 轴方向作用。

)
4(2)]2(21[)2(22
*
y h b y h y y h b S z -=-+⋅-=
将上式带入剪应力公式得:
)
4(222
y h I Q z -=τ
上式表明矩形截面横梁截面上的剪应力,沿截面高度呈抛物线规律变化。

在截面上、下边缘处y=±h/2,则=0;在中性轴上,y=0,剪应力值最大,其值为
A Q bh Q bh Qh I Qh y h I Q z z 5.1231288)4(23
2
222max
==⨯==-=τ

A Q
5
.1max

上市说明:矩形截面横梁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为平均剪应力Q/A 的倍。

综上所述:剪应力沿其截面高度的分布规律与正应力不同,正应力最大的在截面的上下边缘各点,剪应力为零;剪应力最大的在中性轴上各点,正应力为零。

三、工字形横截面的剪应力
工字形截面是由上、下翼缘及中间腹板组成的。

K d
z
K
h 1
y
上翼缘
下翼缘
腹板
δA
a
a
δz
τmax
ττmin
1)腹板上的剪应力:腹板为狭长矩形,承担截面绝大部分剪应力,剪应力沿腹板高度按抛物线规律分布,故中性轴处有最大剪应力;在腹板与翼板的交界处,
A
Q ⋅=34max
τ
其它形状的截面上,一般地说,最大剪应力也出现在中性轴上各点。

结合书P161-162 例8-3进行详细讲解。

例1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已知:l=2m ,h=15cm ,b=10cm ,h 1=3cm ,q=3kN/m 。

试求A 支座截面上K 点的剪应力及该截面的最大剪应力。

3
*43
323625.55.410281012
151012cm y S cm bh c z z =⨯⨯=A ==⨯==I MPa
b S Q z z A k 252.01010102810102361031
43
3=⨯⨯⨯⨯⨯⨯=I =τMPa A Q 3.010
10151035.15.12
3
max =⨯⨯⨯⨯==τ解:1.求剪力:Q A =3kN
2.求K 点剪应力:
3.求最大剪应力:
A
B
l q
y
z
o
h b
h
1
y c
K
3kN
3kN
Q 图
五、梁的剪应力强度校核
(2)采用合理的截面形
1)从应力分布规律考虑
应使截面面积较多的部分布置在离中性轴较远的地方。

从应力分布情况看,工字形、槽形等截面形状比面积相等的矩形截面更合理,而圆形截面又不如矩形截面。

凡是中性轴附近用料较多的截面就是不合理截面。

2)从抗弯截面系数W
Z
考虑
应在截面面积相等的条件下,使得抗弯截面系数W
Z
尽可能地增大(I Z越大
越好),由式Mmax=[σ] W
Z
可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Mmax与抗弯截面系
数W
Z 成反比。

所以,从强度角度看,当截面面积一定时,W
Z
值越大越有利。

3)从材料的强度特性考虑
应合理的布置中性轴位置,使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同时达到材料的容许应力。

对抗拉和抗压强度相等的材料,一般采用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形状,如矩形、工字形、槽形、圆形等。

对抗拉和抗压强度不相等的材料,一般采用菲对称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