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前言《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带实验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验的目的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
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1. 能使用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仪器及电工、电子设备。
2.学习查阅元器件参数,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的基本知识。
3. 能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电子线路接线、查线和排除简单的线路故障。
4. 能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能准确测取数据和测绘波形曲线。
5.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并写出规范的、条理清楚的、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
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大纲的要求以及电学基础实验室的现状编写。
本课程的所有实验均在实验台上开设,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次实验任务,学生应充分预习实验的原理,熟知实验步骤。
目录学生实验手则 (2)实验的过程、方法与实验报告内容 (3)实验一元件伏安特性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生实验手则1.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措施,执行实验纪律。
2.服从教师及有关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认真按要求进行操作,不得在实验室内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
3.实验中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得动用他组的仪器、工具与材料。
实验时,按教师规定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开始做实验。
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损坏者,按我校《设备器材损坏丢失处理和赔偿办法》办理。
4.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实验,报指导教师和实验员处理,不得擅自拆卸,严防事故,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实验报告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实验报告篇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XX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掌握直流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DAE12BC图1-1三、实验步骤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1、电压、电位的测量。
1)以图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各点的电位值U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CD、UAC、UBD,数据记入表1-1中。
2)以C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
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注意直流毫安表读出电流值的正、负情况。
2)用直流毫安表分别测出三条支路的电流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I=0。
3)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U=0。
四、实验数据表1-1表1-2五、思考题 1、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位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偏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
A、高于B、低于 2、若以F点作为参考电位点,R1电阻上的电压 ()A、增大B、减小C、不变六、其他实验线路及数据表格图1-2表1-3 电压、电位的测量实验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牢固掌握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进一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验证戴维南定理。
3、掌握测量等效电动势与等效内阻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1、叠加原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DE1IAIB2C图2-12、戴维南定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ALB图2-2三、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实验实验前,先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基尔霍夫定律1.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 1.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利用DVCC-03实验挂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按图1-1接线。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 1=6V ,U 2=12V 。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图2. 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U BC、U CD、U DE、U EF及U FA,数据列于表中。
3. 以D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四、思考题若以F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答:五、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并对照观察各对应两点间的电压情况。
两个电位图的参考点不同,但各点的相对顺序应一致,以便对照。
答:2.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答:3. 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结论。
答:1.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实验内容实验线路与图1-1相同,用DVCC-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
如图1-1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
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电流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三、预习思考题1. 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第一章-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的使用优选全文
1. 1万用表
(3)合理选择量程。 (4)测量较大电流时,应先断开电源然后再撤表笔。 5.注意事项 (1)测量过程中不得换挡。 (2)读数时,应三点成一线(眼睛、指针及指针在刻度中的影
子)。 (3)根据被测对象,正确读取标度尺上的数据。 (4)测量完毕应将转换开关置空挡、OFF挡或电压最高挡。
1.用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万用表
能精确地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参量。 2.性能 DT一830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1。 3.面板图 DT一830万用表面板结构图如图1. 2所示。 面板中各部分功能如下: (1)电源开关POWER。开关置于“ON”时,电源接通;
置于“OFF"时,电源断开。 (2)功能量程选择开关。完成测量功能和量程的选择。
单元一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的 使用
1.1 万用表 1.2 DGJ-2型电工电子实验装置的使用 1.3 YB-4320C示波器的使用 1.4 YB-2172型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1. 1万用表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便携式电测量仪表,是电工 中使用最频繁的仪表。常用的万用表有模拟式(指针式)和数 字式两种。一般万用表的测量种类有交直流电压、直流电流 和电流电阻等;有的万用表还能测量交流电流、电容、电感以 及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等。
(4)检查线路通断。将功能量程选择开关拨到蜂鸣器位置, 红表笔接入“V·n”插孔,黑表笔接“COM"插孔,接通电源, 测量电阻,若被测线路电阻低,规定值(20+10 SZ)时,蜂 鸣器发出声音,表示线路是通的。
(5)测量二极管。将功能量程选择开关拨到二极管挡,红表 笔插入“V·n”插孔,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然后接通电 源,即可进行测量。测量时,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 接二极管负极为正偏,两表笔的开路电压为2. 8 V(典型值), 测试电流为1+0. 5 mA。当二极管正向接入时,锗管应显 示0. 150 ~ 0. 300V;硅管应显示0. 550 ~0. 700 V , 若显示超量程符号,表示二极管内部断路,显示全零表示二 极管内部短路(红表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黑表笔接内部负极, 与指针式表相反)。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认识实验主控制屏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主控制屏如图所示主控制屏从左向右依次为交流电源部分,提供三相交流电源及安全保护等;交流仪表部分,提供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功率因数表等;还有电度表、数据采集器、直流仪表、直流电源以及信号源和频率计等部分。
合上实验台左侧的断路器,实验台便处于待机状态,此时只有实验台右侧的插座通电。
打开钥匙开关后,电源停止按钮上的红色指示灯亮,实验台上各仪器仪表均可通电;实验用三相电源由主接触器控制,三相电源经断路器、电源保险丝、隔离变压器、主接触器、三相调压器、过流保护电路后输出,因此,打开钥匙开关后此时实验用三相电源没有输出。
实验前须将三相自耦调压器的旋钮逆时针旋到底,当实验接线完成后按下电源启动按钮,主接触器吸合,电源停止按钮上红色指示灯灭,电源起动按钮上绿色指示灯亮,缓慢调节调压器旋钮,使三相输出电源至实验所需值。
1.1三相交流电源三相交流电源控制屏见1-2所示。
三只交流电压表的显示内容由指示切换开关切换:开关切向左边显示的是各相的电网电压,开关切相右边显示三相调压输出电压,这三只电压表主要用来监视电网是否缺相以及调压器的输出是否正常。
三相过流保护器内部由高灵敏度的电流互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当输出电流超过3A或发生短路时将快速切断主回路并告警,相应地面板上发生故障的某相电源的指示灯会亮,排除故障后按下复位按钮即可解除告警并重新使用。
图1-2三相交流电源控制屏由于实验用三相电源是经过隔离变压器后输出的,因此,当学生实验中不小心碰到某一相电源时,由于不形成电气回路,所以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当学生双手分别接触到两根电源线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触电事故,而双手触电是一种最危险的触电方式。
虽然本实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已接触不到强电部分,但是我们还是强调有必要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安全规则:必须先接线,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合上电源,实验完毕先关电源再拆除连线。
中国地质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内容
2.3 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含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2.验证戴维南定理。
二、实验原理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对于外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形式来代替,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其电阻(又称等效内阻)等于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时输入端等效电阻R eq ,见图2.3-1。
图2.3-1 线性含源二端网络等效电路 图2.3-2补偿法测量电路1.开路电压的测量方法方法一:直接测量法。
当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 eq 与电压表的内阻R v 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
方法二:补偿法。
其测量电路如图2.3-2所示,E 为高精度的标准电压源,R 为标准分压电阻箱,G 为高灵敏度检流计。
调节电阻箱的分压比,c 、d 两端的电压随之改变,当U cd =U ab 时,流过检流计G 的电流为零,因此U cd =U ab =122R R R +E =KE式中,K =122R R R +为电阻箱的分压比。
根据标准电压E 和分压比K 就可求得开路电压U ab ,因为电路平衡时I G =0,不消耗电能,所以此法测量精度较高。
2.等效电阻R eq 的测量方法对于已知的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其输入端等效电阻R eq 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测出,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方法一:将有源二端口网络中的独立源都去掉,在ab 端外加一已知电压U ,测量一端口的总电流I 总,则等效电阻R eq =总I U实际的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具有一定的内阻,它并不能与店员本身分开,因此在去掉电源的同时,也把电源的内阻去掉了,无法将电源内阻保留下来,这将影响测量精度,因而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电压源内阻较小和电流源内阻较大的情况。
方法二:测量ab 端的开路电压U oc 及短路电流I SC 则等效电阻R eq =SCI OCU图2.3-3 测量电路图 图2.3-4戴维南等效电路这种方法适用于ab 端等效电阻R eq 较大,而短路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的情况,否则有损坏电源的危险方法三:半电压测量法测量电路如图2.3-3所示,第一次测量最ab 端的开路U OC ,第二次在ab 端接一已知电阻R L (负载电阻),测量此时a 、b 端的负载电压U ,则a 、b 端的有效电阻R eq 为:R eq =(UOCU -1)R L 第三种方法克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和局限性,在实际测量中常被采用。
电工实训教学大纲(一)2024
电工实训教学大纲(一)
引言概述:
电工实训教学大纲(一)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工实际操作中的技
能和知识。
本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电工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的相结合,学生将能够掌握电工实际操作
中的常见技能和理解相关原理,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文:
1. 电工实训基础知识
- 介绍电工实训的代表性工具和设备
- 解释电工实训中常用的符号和标识
- 熟悉电工实训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2. 电线与电缆的安装与维修
- 学习电线和电缆的选择与使用原则
- 掌握电线和电缆的正确安装方法
- 理解电线和电缆的故障检修和维护方法
3. 电器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 学习常见电器元件的分类和特点
- 掌握电器元件的正确安装方法
- 理解电器元件的调试和故障排查技巧
4. 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 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的测量与判断
- 理解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5. 电气控制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 学习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掌握常见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技巧
- 理解电气控制与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总结:
电工实训教学大纲(一)涵盖了电工实训的基本内容,从基础知识到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电工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电工实践中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理解相关原理,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1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就是高等本科院校非电类有关专业必修课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并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赢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介绍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自学时程课程及专门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四部分。
1、电路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物理性质。
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认知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的耦合转换。
理解克希荷夫定律。
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了解电工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认知电路的暂态和稳态及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掌控直流或无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及相量表示方法。
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介绍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掌控军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方法,掌控功率因数提升的方法。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
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电机与品轩―接触器掌控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
了解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的基本电磁关系。
介绍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额定值的意义、外特性及绕组的同极性端的。
掌控其电压、电流、电阻转换功能。
介绍三接法的转换。
了解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和经济运行,了解名牌和技术数据的意义。
掌握起动和反转的方法。
了解调速方法及其发展。
了解线绕式异步机和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应用。
介绍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功能。
掌控品轩―接触器掌控的自锁、变压以及行程和时间掌控的原则,介绍负载、短路和失压维护的方法。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维修中级工必备的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结合电工和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1)掌握电路的组成、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
(2)掌握描述电磁现象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力及其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理解电磁继电器、霍尔效应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及自感现象的应用;了解互感、涡流现象,了解同名端的概念。
(3)掌握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和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用矢量法分析计算简单交流电路的方法,掌握三相电源与负载的连接方法及简单计算,熟悉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4)熟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参数,熟悉单相整流、滤波和三相整流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晶闸管的结构、导通和关断的条件以及可控整流电路,理解滤波电路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
(5)熟悉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参数;了解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基本电路;熟悉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器的组成,并掌握其工作原理;理解反馈和振荡的概念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熟悉射极输出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振荡器的组成,并掌握其工作原理;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和应用;熟悉OTL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掌握其工作原理。
(6)掌握硅稳压管稳压的工作原理,熟悉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的电路组成,掌握它们的工作原理,掌握集成三端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7)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数字集成电路概况、分类及应用常识,了解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的使用,掌握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布置与应用表示该要求是针对汽车电工模块而言;非汽车电工模块对数字脉冲电路要求了解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一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指针万用表的性能特点2.掌握指针万用表的使用方法3.掌握用指针万用表判断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指针万用表简介指针万用表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微安表做表头,当微小的电流通过表头时,就会有电流指示,但不能通过大电流,所以,必须在表头上并联与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降压,从而测出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2.测量电量(电阻、电流、电压)的基本原理①、测电阻原理:在表头上并联和串联适当的电阻起保护表头作用,同时串接一节电池提供电源(只有电阻挡才用电池,使电流通过被测的电阻。
根据电流的大小就可测出电阻值,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测量电阻的量程。
由图1知:ⅰ.各量程表的等效内阻是不同的,且并联的分流电阻随量程的增大,其阻值几乎10倍的增加,A、B两点的电压也会逐次增大,流过表头的电流也增大,表针偏转超过满刻度,因此在改变量程时要调零。
所以当万用表置各量程时,回路的电流是不同的。
量程大,则流过被测回路的电流小,流过表头的电流则大;量程小,则流过被测回路的电流大,流过表头的电流则小。
因此,为了测量读数的准确,在每次测量前,需要短接两表笔,调整电调零电位器,使表针刚好至满刻度,即指向“0”欧姆处。
ⅱ.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
黑表笔的电位高,红表笔电位低。
3.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须熟悉每个开关、旋钮、插孔的作用,了解表盘上每条刻度线所对应的被测电量。
注意机械调零。
②测量前,须明确要测什么和怎么测。
每次拿起表笔准备测量时,务必再核对下测量种类和量程档位。
③测量直流电流时,注意极性、量程。
采用快速接入法,观察表针偏转的方向,若反偏,则调换表笔。
④测V、I不能接错位。
测量电阻前,应先电调零即短接两表笔,使指针指在0位。
⑤严禁在测高压或大电流时,拨动量程开关,以免产生电弧,烧坏开关的触点。
⑥万用表不用时,将量程开关置交流电压的最高档。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属性:必选
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材料加工与应用
学时:总学时120 (实验学时12学时)
应开实验学期:第一学期
应开实验项目数:6
实验类型:验证性、综合性
一、本门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是电工电子应用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对电工电子元件和基本线路组成的训练,是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操作技能,继而成为维修电工技术应用人才的必要途径。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定律。
2.熟练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中基本线路的组成与应用。
3.熟练掌握
4.能初步把电子部分与电工部分的基本线路结合起来使用
5.初步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二、实验项目一览表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项目一览表。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
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基尔霍夫定律1.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三、实验内容利用DVCC-03实验挂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按图1-1接线。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 1=6V ,U 2=12V 。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1-1中的A 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及U FA ,数据列于表中。
3. 以D 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图1-1四、思考题若以F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答:五、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并对照观察各对应两点间的电压情况。
两个电位图的参考点不同,但各点的相对顺序应一致,以便对照。
答:2.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答:3. 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结论。
答:1.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实验内容实验线路与图1-1相同,用DVCC-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
如图1-1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
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电流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三、预习思考题1. 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概述------------------------------------------------------3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5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验证---------------------------------8 实验三、叠加原理验证---------------------------------------------------10 实验四、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性能-----------------15 实验五、功率因数的改善--------------------------------------------18 实验六、三相电路--------------------------------------------------21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概述《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类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是与其紧密配合的实验课程,是电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
本实验指导书所编列的所有课题,均是在学生已学习和掌握电路理论后必须完成的实验。
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进一步验证、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学习,可熟悉并掌握电气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正确联接电路和实验操作规范、观察实验现象、记读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分析实验结果和误差、回答实验问题、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
通过这些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为了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的,规范实验程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特提出如下实验工作要求:(一)、实验前的准备。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必须认真地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相关部分,做到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任务;熟悉实验线路,实验步骤、操作程序;了解并掌握本次实验的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性能。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讲义.doc
实验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一、实验目的1. 研究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 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预习要求1. 复习集成运放线性应用部分内容,并根据实验电路参数计算各电路输出电压的理论值。
2. 在反相加法器中,如和均采用直流信号,并选定= -1 V ,当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最大1i u 2i u 2i u 输出幅度(±12 V )时,则的大小不应超过多少伏?1i u 3. 为了不损坏集成块,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三、实验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和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1.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
满足下列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开环电压增益 ;∞=Vd A 输入阻抗 ;∞=i R 输出阻抗 ;0=o R 带宽;∞=BW f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o U)(-+-=U U A U Vd o 由于,而为有限值,因此,。
即,称为“虚短”。
∞=Vd A o U V U U 0≈--+-+≈U U (2)由于,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称为“虚断”。
这∞=i R 0==-+i i 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在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时,需要知道它的几个引脚的用途。
图4-0所示的是µA470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形、引脚和符号图,它有双列直插式[ 图4-0(a )]和圆壳式两种封装。
这种运算放大器需要与外电路相接的是通过7个引脚引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编码:0300310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机械、材料、装备、汽车和化工学院各专业适用教学计划版本:课程总学时: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16学时开课单位:自动化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1.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及教学改革的要求;2.近年来《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1.《电工学》是普通高等工程院校电类及非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本课。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是与其配套的重要实践环节;2.本实验项目是《电工学》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3.本实验项目是理解《电工学》理论教学必不可少的基础;4.本实验以《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为先修课;5.本实验对后续的相关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所涉及到的电类问题有指导意义。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实验的目的和任务:1.理解《电工学》的基本理论,训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实验方法;2.掌握万用表、交直流电流表、交流数显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3.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4.学会实验操作和基本分析测试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掌握按钮、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掌握笼型电动机启停控制线路,正转、反转、停控制电路设计方法。
6.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实际要求,运用分立元件、集成电路设计电路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的基本要求: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工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实验项目要求学生综合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4.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1)能够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2)掌握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3)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使用方法及简单集成电路、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5)掌握按钮、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掌握笼型电动机各种控制线路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实验一常用电工设备及仪表使用1、实验目的:了解XST-2B及常用电工设备和仪表的使用方法。
2、实验要求:学会XST-2B及常用电工设备和仪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内容:测量电压和电流,掌握电工设备及仪表的使用及电路故障检查方法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专用导线、测电流专用线及接口。
易耗品。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研究1、实验目的: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电压与电位相互关系及电位相对性的理解。
2、实验要求:学习并掌握多支路电路的连接与布局的技巧。
3、实验内容:连接电路,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专用导线、测电流专用线及接口。
易耗品。
实验三叠加原理1、实验目的:验证叠加原理,掌握叠加原理的使用条件及不作用的独立电源处理方法。
2、实验要求: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验证叠加原理3、实验内容:连接电路,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验证叠加原理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专用导线、测电流专用线及接口。
易耗品。
实验四戴维南定理1、实验目的:验证戴维南定理2、实验要求:测量电路等效参数及外特性。
3、实验内容:连接电路,测量电路等效参数及外特性,验证戴维南定理。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专用导线、测电流专用线及接口。
易耗品。
实验五日光灯安装调试及功率因数的提高1、实验目的:了解电路结构、工作过程、安装方法,掌握感性负载并联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后,电容功率因数的变化趋势。
2、实验要求:连接电路,点亮日光灯,掌握感性负载并联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后,电容功率因数的变化趋势。
3、实验内容:连接电路,点亮日光灯,测量其各种状态下电压电流。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日光灯管、启辉器、专用导线、测电流专用线及接口。
易耗品。
实验六电动机启动、停止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1、实验目的:掌握电路构成、各器件作用及电路中采用的各种保护。
2、实验要求:掌握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
3、实验内容:连接电路,验证其运行情况符合设计要求。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继电控制实验箱(或实验板)1个、工具1套、数字万用表1块。
2)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控制按钮、自动空气开关、专用导线、单芯导线。
易耗品。
实验七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1、实验目的:掌握电路构成、各器件作用及电路中采用的各种保护。
2、实验要求:掌握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
3、实验内容:连接电路,验证其运行情况符合设计要求。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继电控制实验箱(或实验板)1个、工具1套、数字万用表1块。
2)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控制按钮、自动空气开关、专用导线、单芯导线。
易耗品。
实验八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调试与测量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及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
2、实验要求:调测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研究发射极旁路电容及负载电阻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实验内容:连接电路,调测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交流数显毫伏表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晶体三极管、电容器、发光二极管、电位器、专用导线、专用信号输出线、专用测试线。
易耗品。
实验九集成运放应用设计1、实验目的: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设计方法。
组成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实验要求:用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或电压比较以及光控电路的方法。
3、实验内容:用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或电压比较以及光控电路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交流数显毫伏表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光敏电阻、集成运算放大器、电容器、发光二极管、电位器、专用导线、专用信号输出线、专用测试线。
易耗品。
实验十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及应用设计1、实验目的:掌握TTL门电路逻辑功能及其测试方法。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实验要求:测试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并利用集成门电路进行应用设计3、实验内容:测试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并利用集成门电路进行应用设计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TTL集成电路芯片、发光二极管、电平开关、专用导线。
易耗品。
实验十一设计与综合型实验一1、实验目的: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用实验验证所设计电路的逻辑功能,通过电路设计,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要求:设计灯控开关和表决器电路。
3、实验内容:写出功能表、逻辑表达式、画出电路图并验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TTL集成电路芯片、发光二极管、电平开关、专用导线。
易耗品。
实验十二设计与综合型实验二1、实验目的: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用实验验证所设计电路逻辑功能的正确性;通过电路设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要求:设计十进制以内的任意进制计数器。
3、实验内容:写出功能表、画出电路图并验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1). XST-2B电工技术实验装置1台、直流电源1个、数字万用表1块。
2).电阻、TTL集成电路芯片、发光二极管、电平开关、专用导线。
易耗品。
六、教材(讲义、指导书)《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第二版》,张景异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18.1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具体要求,根据对每个学生实验过程的掌握、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成绩、期末实验测验成绩给出《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总成绩。
2.实验评分:(1)实验报告占50%(2)平时实验操作情况及操作技能30%(3)随堂测试占10%。
(4)课堂纪律10%(5)操作技能强,课堂表现突出者可加10分3.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4.实验报告成绩评定:实验报告成绩按五级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A、B、C、D、E等)五级,具体内容如下:(1)报告是否认真书写;(2)是否有结论;(3)是否回答指导书上的思考题;(4)是否有错实验数据。
八、备注1.本实验教学大纲为实验单独开课。
2.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
3.上课教师只讲解实验原理、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学生独立操做为主。
4.设计与综合型实验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