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在国外的应用案例研究
国外生态修复案例总结
![国外生态修复案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7fc2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e.png)
国外生态修复案例总结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的重建。
在世界各地,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破坏,人们开展了各种生态修复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将从森林、湿地和沙漠三个方面,总结介绍国外的生态修复案例。
森林生态修复方面,美国的Yellowstone国家公园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公园因煤矿和伐木业的开采,曾经频繁发生森林火灾和土地退化,导致当地植被和动物种群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恢复生态平衡,公园管理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野生动物保护项目,最终实现了植被自然恢复、动植物丰富多样的目标,成为一处生态旅游胜地。
在湿地生态修复方面,荷兰的Oostvaardersplassen湿地恢复项目堪称典范。
该湿地曾被填海造地用于农业和城市建设,导致许多湿地生物栖息地丧失。
为了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生态园林和水利工程项目,包括湿地复原、湿地植物引种和水资源调配等,最终实现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成为欧洲重要的湿地保护区。
沙漠生态修复方面,澳大利亚的Murujuga国家公园项目值得关注。
该地区曾遭受矿业开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沙漠化和土地退化严重。
为了改善沙漠环境,当地政府开展了干旱地区水资源调配和植物恢复试验,采用抗旱树种引入和人工降雨等方式,逐步实现了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植被覆盖的增加。
这些国外生态修复案例表明,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可以得到修复和改善。
对于中国而言,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做出贡献。
国际湿地公园案例: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精品】
![国际湿地公园案例: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3719a98fab069dc50220184.png)
嘚
嘚
海岸
自然
人工
河口 红树林
目的地差异
双溪布洛湿地是新加坡成为生态独特
• 1993年年底开放,1994年接待游客10万次人数
周边情况
湿地
湿地
湿地
湿地
的国际城市的目标之一
03 • 5家酒店、SPA中心、纪念碑、2个高尔夫球场、1个工业区 嘚
11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The Sungei Buloh Wetland Reserve)
案例亮点:着重突出湿地公园的特色道路体验系统,满足不同需求,打造多种不同体验
主要特色:
突出特色:
“城市保护模式”策略的实施 01 • 这个策略重点就是设置自然保护区,把本地各种原有生态系统
的动植物代表保留下来。
观测平台、观察屏幕、休息亭和行人走道 02 • 可以让游人从近处观赏园内动植物,又有效保障游人的人身安
• 新加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受保护的沼泽自然公园 • 2003年被列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遗产公园
海水
淡 咸水
清水
生物学习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学习。让游客从初
规模及投资运营 02 • 由保护初期的87公顷发展成130公顷
• 投资850万元
学者变成专家级。
• 平时不收门票,人多时限制人流每人收取1新元,学生半价
观赏红树林气根现象,寻找滩涂鱼、爬树 蟹、巨型蜥蜴的踪影
橙色路线长约5千米,其中设有一段木
栈道,直达红树林研习园,是为组团而来 的学校准备的教育之路
紫色路线长约7千米,5H脚程;把游
客带到三层楼的观鸟塔,也可近距离探访 淡水区的动植物
园区志愿者的有效利用
01 • 平时协助园区内特殊生物物种的保护和调查,周末为游客免费 讲解,还有一些艺术志愿者免费教游客绘画技巧、艺术技巧, 既提高了湿地观光者的兴趣,又美化了园区。
湿地公园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湿地公园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e6152d0aaea998fcd220eaa.png)
湿地公园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初。
《湿地公约》认为,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
《国际生物学计划》中认为,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带。
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海域。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是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目前国内外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湿地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国家林业局的定义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
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湿地公园的湿地往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大多数经过长时期的人为干预,因而往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而正因为如此,国际湿地组织和世界各国专家都十分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文化的利用。
而湿地保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水栖息地的保护。
2002 年的主题是水生命.2005 年的主题是湿地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以此来增加文化内涵.可以弥补湿地自然景观相对单调的缺憾。
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还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社会经济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居全球各类生态之首.分别高出农业和生态用地很多倍。
2003 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并要重视对湿地合理的利用。
外国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外国湿地公园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f5f6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3.png)
外国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以下是一些外国湿地公园的优秀案例:
1. 新西兰:凯库拉湿地保护区
凯库拉湿地保护区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东海岸,是一个拥有丰富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地区。
该保护区以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壮观的海岸线和多种野生动植物而闻名,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当地政府在2000年建立了凯库拉湿地保护区,并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 韩国:首尔芦苇生态公园
首尔芦苇生态公园位于韩国首尔市江南区,是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公园。
该公园以大面积的芦苇荡为主要特色,拥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鸟类资源,是一个非常适合生态旅游和户外休闲的地方。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首尔市政府在2005年将该地区规划为一个生态公园,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
如今,首尔芦苇生态公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和生态教育基地。
3. 美国:阿卡迪亚国家公园
阿卡迪亚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缅因州,是一个以山岳、湖泊和湿地为主要特色的国家公园。
该公园拥有壮观的山水景观、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历史遗迹,是一个非常适合户外探险和休闲旅游的地方。
为了保护和利
用这些资源,美国政府在1919年建立了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如今,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教育基地。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外国在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方面的优秀实践,它们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24年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78979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8.png)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水处理技术,因其独特的去污机理和良好的环境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并探讨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二、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微生物、基质等元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其去污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生物膜法和植物吸收三个方面。
1. 物理吸附人工湿地中的基质(如砂、石、土壤等)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孔隙度,能够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被吸附在基质表面,通过沉淀、过滤等作用,实现初步的净化。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人工湿地去污的主要机制之一。
在湿地中,微生物在基质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氧化、还原、分解等生物化学反应,将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物质。
此外,微生物还能通过与植物根系的协同作用,提高湿地的净化效果。
3. 植物吸收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并将其转运到地上部分,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此外,植物还能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和生长,进一步提高湿地的净化效果。
三、国内外应用现状1. 国内应用现状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湿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污水处理方面,人工湿地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等领域。
例如,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人工湿地与城市管网相结合,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在农业领域,人工湿地用于处理农田径流和畜禽养殖废水,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人工湿地还在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国外应用现状国外在人工湿地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
在污水处理方面,人工湿地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收集等领域。
国内外部分“人工湿地系统(CW)”工程应用简介
![国内外部分“人工湿地系统(CW)”工程应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1d0ecca9ec3d5bbfd0a74e4.png)
Hardin/美国
SSF,生活污水
300
—
砾石
—
Holthy/英国
SSF,生活污水
30
612
芦苇
—
Iselin/美国
SSF,小区污水
45.4
500
香蒲/砾石
0.04675
Santee/美国
SSF,二级处理出水
3785
80000
芦苇、香蒲/砾石
0.05
表2国内部分CW系统应用情况
CW名称/城市
CW组成/处理对象
芦苇
—
帽峰山森林公园/湖南
两级SF/生活污水
2000
—
芦苇、美人蕉、水葱
0.026
望海狮城生态小区/海南
SSF/小区生活污水
800
3000
碎石
0.72-0.93
延庆县沈家营镇/北京
SSF/腐乳厂废水
200
4400
芦苇/碎石
0.046
注:SF—地表流湿地、SSF—潜流湿地、VF—垂直流湿地
表3北京特兰斯福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业绩一览表
处理规模/(m3/d)
面积
植物/填料类型
水力负荷/(m/d)
天津
渗滤+SF+NF+RB/城市污水
1200-1800
20ha
芦苇
0.062
天义镇/内蒙古
两级SSF串联/生活污水
1000
—
芦苇,香蒲
—
白泥坑/深圳
两级SSFCW串联+氧化塘OD+SSFCW/城市污水
3150
12.6ha
芦苇、大米草、茳钍
0.369
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
![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d2a5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c.png)
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在当今世界,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恢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对于国外的生态恢复案例,其多途径的技术手段和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的借鉴意义重大。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外40个生态恢复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为你呈现这些成功案例的精髓和经验,以期能够给我国的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
1. 加拿大:湿地恢复项目在加拿大,湿地恢复项目一直是当地生态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通过修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加拿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湿地恢复项目不仅使得当地的湿地面积扩大,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通过对湿地植被的恢复和水质的净化,加拿大的湿地恢复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即通过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来实现生态恢复的目标。
2. 美国:森林修复项目美国的森林修复项目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
从防风固沙到水土保持,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气候调节,美国的森林修复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
这些森林修复项目不仅在技术手段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政策和实施层面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在我国的森林修复工作中借鉴美国的经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澳大利亚:沙漠生态修复项目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干旱地区,其沙漠生态修复项目一直备受瞩目。
通过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和全面的政策支持,澳大利亚成功地在沙漠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引入外来树种和水资源调配,澳大利亚在沙漠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案例不仅对于沙漠地区的生态修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的干旱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通过对这些国外生态恢复案例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其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和借鉴性。
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我们应该不断地总结国外的成功案例,学习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典型案例
![生态保护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086d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a.png)
生态保护典型案例以下是一些生态保护的典型案例:1. 保护森林:巴西亚马逊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生态系统,巴西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限制非法伐木、推动可持续林业管理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努力有助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调节全球气候和维护当地居民的生计。
2. 恢复湿地:美国恢复湿地的一个成功案例是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附近的芝加哥河流域。
该地区曾经严重受到工业污染和城市化的影响,导致湿地退化和生态系统崩溃。
通过清理污染物、修复湿地、引入濒危物种等措施,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并成为鸟类迁徙重要站点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3. 海洋保护: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也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为了保护大堡礁的生态系统,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保护区、限制捕捞和海洋污染等。
这些努力有助于保护珊瑚礁、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旅游。
4. 城市绿化: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但它也致力于保护和增加绿色空间。
通过在建筑物上安装垂直花园、创建公园和社区花园、推广屋顶绿化等举措,新加坡成功地将城市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花园城市。
这些绿化项目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休闲场所、改善空气质量,并帮助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5. 可持续农业:荷兰是全球农业领域的先驱之一,他们致力于实施可持续农业方法。
荷兰农民通过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实践,例如精确灌溉、有机肥料和蔬菜种植在玻璃温室中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侵蚀、水资源利用和化学物质的使用。
这种可持续农业方法有助于保护土地和水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上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和领域的生态保护努力,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启示,并促进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
《2024年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8487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b.png)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如何高效、安全地处理废水、改善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此背景下,人工湿地作为新兴的生态处理技术,因其低能耗、低成本、高效能等优点,逐渐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及其在国内外应用现状。
二、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其去污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作用: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吸附等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
湿地的基质(如砂、石、土壤等)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和截留水中的污染物。
2. 化学作用:通过湿地中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等,降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
3. 生物作用:湿地的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通过吸收、同化、分解等生物过程,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实现去污。
三、国内人工湿地应用现状在我国,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其中,城市污水处理是人工湿地的应用重点。
我国许多城市已建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如江苏太湖流域的多个城市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
此外,人工湿地还广泛应用于农村污水处理、河流湖泊的生态修复等领域。
四、国外人工湿地应用现状在国外,人工湿地同样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领域。
例如,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通过优化湿地设计、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微生物群落,提高了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
此外,国外还注重人工湿地的多功能性开发,如结合景观设计、休闲娱乐等功能,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处理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成本、高效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外优秀碳中和湿地公园案例
![国外优秀碳中和湿地公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4696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8.png)
国外优秀碳中和湿地公园案例
国外有很多优秀的碳中和湿地公园案例,以下是一些比较知名的:
1. 新西兰:怀卡托湿地公园。
该公园是全球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自然之肺”。
该公园通过保护和管理,实现了碳中和的目标,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2. 美国:休斯顿湿地公园。
该公园是一个大型城市湿地公园,通过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场所,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3. 英国:伦敦湿地中心。
该中心是一个集教育、科研和环保于一体的机构,致力于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4.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植物园。
该园是一个集植物科研、观赏和休闲于一体的公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同时也致力于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生态服务。
这些案例都是国外优秀的碳中和湿地公园,通过保护和管理湿地生态系统,实现了碳中和的目标,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这些案例可以为我国建设碳中和湿地公园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及其对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启示_吕咏[1]
![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及其对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启示_吕咏[1]](https://img.taocdn.com/s3/m/e80209c576eeaeaad0f33010.png)
齐利卡湖位于印度的东海岸 , 是印度最大的咸 水泻 湖 , 它 位于 19°28′N~ 19°54′N, 85°38′E~ 85°51′E。它的形状是一个梨形 。最长的直线长度 64.7 km, 平均宽度为 20.1 km, 水面面积达 906 ~ 1 165 km2 。根据湖 水的咸度和深度 , 可以将湖分 成 4个区域 :南区 、中心区 、北区和外部堤岸 。 湖中 分布 许 多 岛 屿 , 包 括 Nalabana, Kalijai, Somolo, Honeymoon和 Breakfast等 [ 6] 。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 采取的措施主要包 括 :①在湖四周的主要景点建一些供休息的房子 , 用小木屋和帐篷代替混泥土建筑 ;②在有文化古迹 的村庄 , 通过展示当地文化 , 提供舒适 、干净和简单 的服务 , 吸引外国游客 ;③尽可能使用当地的建筑 材料 、技术 、本民族的风格 , 修建建筑物 、船及其他 服务体系 , 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④ 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只能修建小道 , 在湖边修路尽 可能与湖岸接近和平行 ;⑤限制修建横穿湖的海 滨公路 ;⑥雇佣和培训当地居民管理和维持基础设 施和服务设施 。
在管理措施方面 , 考虑了 ①通过合适的计划和 连续的监测避免环境受到损害 ;②加强监测旅游活 动期间给环境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③降低过度 开发和减少废弃物以免降低环境的价值 ;④保证一 定数量的废物回收点 , 确保旅游区的 生态环境卫 生 ;⑤建立合适体系检测由于旅游而造成水和空气 污染 ;⑥开展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查 ;⑦控制游
人工湿地案例分析
![人工湿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e6ff48b14e852458fb57d4.png)
人工湿地案例分析目录1 北京黑土洼人工湿地 (3)1.1项目概述 (3)1.2工艺流程 (5)1.3效益分析 (7)1.4存在问题与建议 (7)2云南抚仙湖窑泥沟人工湿地 (8)2.1项目概述 (8)2.2工艺流程 (8)2.3效益分析 (9)2.4存在问题与建议 (9)3成都活水公园 (11)3.1项目概述 (11)3.2工艺流程 (11)3.3效益分析 (13)3.4存在问题与建议 (14)人工湿地案例分析1 北京黑土洼人工湿地1.1项目概述官厅水库为永定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是北京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
为修复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2001年底开始由北京市水务局和德国勃兰登堡州经济部合作,开展了“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研究,目的是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在官厅永定河入库口控制入库污染,改善入库水质。
黑土洼湿地系统由人工湿地和稳定塘两部分构成,将官厅水库上游严重污染的劣V类来水引入稳定塘,经初步净化后,一部分水直接入库,另一部分水再经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其出水可达Ⅲ-V类地表水标准。
该系统处理能力达9*107m3/a,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总平面布置见下图。
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其中人工湿地占地7.31ha(110亩),分四个区,采用中方和德方设计的两种不同湿地结构模式,湿地年处理水量1500万m3。
1.2工艺流程人工湿地效果分析人工湿地工区湿地单元由挺水植物塘、一级植物碎石塘、水生生物塘、二级植物碎石塘、砂滤池5级构成。
湿地单元面积30m*125m,设计处理水量1728m3/d,面积水力负荷0.58m3/m2d,水力停留时间约38h。
设计最大面积水力负荷1.08m3/m2d。
湿地单元各级和不同季节溶解氧变化图不同季节氨氮去除效果不同季节CODmn去除效果不同季节总氮去除效果1.3效益分析人工湿地工、Ⅱ、Ⅲ区每平米面积造价150元,Ⅳ区单位面积造价190元,深度处理规模4. 4万m3/d,工程直接投资1170万元。
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精选全文完整版
![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a1a7a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d.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内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一、国外湿地旅游案例研究(一)伦敦湿地公园案例简介:伦敦湿地公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建造在繁华现代化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其位于伦敦市西南部泰晤士河围绕着的一个半岛状地带,被誉为“一个让人惊异的、奇迹般的地方,使得人类和野生生物在我们美好的城市中相聚”。
公园的东临泰晤士河,是牛津与剑桥大学学生划艇比赛的必经之地,南边是大片的绿地,上有网球场、运动场等公共体育休闲设施,其余两面均与居民区相邻。
公园占地42.5 hm2,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中心填埋土壤40万土石方,种植树木2万7千株。
案例分析:水库的拥有者泰晤士水务公司与野禽及湿地基金会合作,成功将水库转换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和环境教育中心,为了解决兴建湿地公园的资金问题,国会允许出售少量土地,从而使野禽及湿地基金会与房地产商达成合作协议,经过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三方都赢的目标。
为了实现人和水的和谐共存,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针对水体和人流两方面做出精心的处理,如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将整个公园分成6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从而构成了公园的多种湿地地貌。
经验总结:伦敦湿地公园是全球城区湿地开发的典范,在湿地景观保护和旅游实践方面具有全球持续领先的地位。
设计者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将整个公园分成了若干的区域和点,使游客在不惊扰生物休养生息、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同时可以近距离观测野生生物。
公园良好的绿化和植被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的美丽绿洲,不仅使公园成为野生生物的天堂,同时也给伦敦市民提供了绝佳的游憩场所,极大地改善了都市的景观环境。
通过在原有的混凝土坝上加筑泥堤,提高了最高水位,使水库原有的水得到保留,另外通过保留、扩展堤坝,以及在一些区域使用泥墙,使每个栖息地区域与水域完全隔绝,构造出了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同时在水域之间设置操作杆,使各个栖息地都具有精确控制水位的能力,确保其可以达到必须的水位变化而不受季节限制。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doc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doc](https://img.taocdn.com/s3/m/172f5ce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d.png)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人们正试图通过总结和归纳不同国家在湿地保护和研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找到一条技能够适合自己又能够少走弯路的途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湿地的国内外研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因为它起着保障生物多样性并且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伴随人类对湿地认识的逐步深入,自上个世纪以来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障湿地环境,使之长久的为人类社会服务,就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
就湿地保护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湿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找到最为科学的湿地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湿地; 特点; 进展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态特征的生态系统。
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在控制污染、改善气候、抵御洪水、美化环境、调节径流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湿地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生存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是其它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有着“文明的发源地”、“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美名。
湿地起着保障生物多样化,特别是鸟类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和维持水分循环的功能。
正因为鸟类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进行迁徙的同时很可能会飞越国界,因此,湿地被视为国际性资源。
为了确保人类对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18个缔约国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湿地公约》,该公约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
一、国内研究概况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对湿地有所认识,当时的很多地理古籍如《禹贡》、《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等已对湿地已有记载,并根据其特性的差异赋予不同的名称。
国内对湿地的研究始于60年代起,首先是从对沼泽的研究开始的。
其中一些比较权威研究机构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沼泽教研室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的沼泽室就对三江平原、长白山、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的沼泽湿地做了许多工作。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实践案例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实践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b421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f.png)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实践案例随着人类经济发展的加速,资源消耗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种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典型的案例,来探讨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的实践经验。
一、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受到了过度砍伐、火灾和非法狩猎等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亚马逊雨林,巴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措施。
例如,在原始森林砍伐的地区,政府采取了森林再生技术,通过人工重新种植本土树种,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加强执法、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开展环境教育等综合措施,有效保护了亚马逊雨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湿地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很多湿地面临破坏和退化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许多地区采取了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
例如,在湿地退化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湿地复原技术,通过修复湿地的水文条件和植被组成,促进湿地的恢复和重建。
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发展、限制湿地开发等措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岛屿许多岛屿地区面临着土地退化、物种灭绝和海洋污染等严重问题,这对岛屿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岛屿生态系统,一些岛屿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例如,在岛屿退化地区,可以采用植被恢复技术,通过重新引入本土植物物种和禁止外来物种入侵,促进岛屿生态系统的恢复。
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水土流失、限制旅游开发、提倡可持续农业等综合措施,保护岛屿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的实践案例涉及到雨林、湿地和岛屿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在实践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措施,例如森林再生、湿地复原和植被恢复等,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湿地生态工程研究进展及生态修复技术——以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湿地生态工程研究进展及生态修复技术——以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e1cc72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e.png)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98湿地生态工程研究进展及生态修复技术——以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吴倩摘要: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湿地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湿地的研究与保护也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研究湿地生态系统进展及修复技术,对于湿地系统及人类自身都十分有益。
本文基于国内外对湿地相关的研究进展,通过理论及实地调查等方法。
研究了如何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使湿地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作用,并在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湿地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赛里木湖选题背景。
群落的生态系统分为多种,湿地系统作为其中一种,在群落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较大的旅游观赏价值,对整个系统而言,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分、提供补给、保护生态环境,为整个系统发展起着平衡的作用,在众多生态系统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我国具有丰韵的湿地生态资源,较全球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随着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威胁,面临破坏严重、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等现实问题,人类活动的介入更是使得湿地“千疮百孔”,对于湿地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深入研究了湿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概念、分类、作用等,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湿地现状以及湿地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湿地生态修复的一般技术路线及步骤,本文希望通过对赛里木湖湿地资源的分析,能够对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技术有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推动赛里木湖景区长足的发展,为湿地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湿地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从起初将其视为污水处理厂,再到人工湿地的建造,最后发展至湿地生态系统的构建,国外学者获取了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从Great Meadous水库开始,湿地是被视作污水处理厂,将生产生活废弃的污水集中在这里进行统一的污水处理,实现污水的二次净化,这时候湿地的作用体现在污水净化上;随着国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湿地空间分布不均、处理效果不佳能现实因素,天然湿地的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
![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8e3f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0.png)
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40案例解析在当今社会,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国外出现了许多多途径的生态恢复案例。
本文将深入探讨并分析40个国外多途径生态恢复案例,旨在全面了解这些案例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为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
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恢复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恢复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该公园,野生动物数量在许多年的经营下得以持续增加。
通过自然保护区和人为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黄石国家公园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此案例表明,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多种途径的综合利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 澳大利亚大堡礁保护与恢复澳大利亚大堡礁生态环境的恢复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焦点。
多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大堡礁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
采取的措施包括环境监测、栖息地保护、污染控制等多种手段,有效地改善了大堡礁的生态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例中政府的重点投入和多种手段的综合使用对生态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加拿大冰川国家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加拿大冰川国家公园生态修复项目是一个以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多途径生态恢复案例。
该项目通过植被种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多种手段,使得冰川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这表明,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着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多种手段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
4. 新西兰奥克兰港湾生态修复新西兰奥克兰港湾生态修复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生态修复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但通过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努力,奥克兰港湾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结合了植被恢复、水域净化、自然保护等多种手段,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树立了榜样。
5. 富士山生态保护项目富士山生态保护项目是一个典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案例。
富士山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受到了人为活动的破坏。
国内外湿地开发模式研究含四个案例(精品)可修改文字
![国内外湿地开发模式研究含四个案例(精品)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825c2b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f.png)
核心旅游产品
旅游功能
配套服务
观光区(保护为主)
东方鳄鱼河地区
东方鳄鱼河乘船游览、乌比尔岩国遗址
观光游览
托管露营区、边境商店
吉姆吉姆和特温福尔斯
吉姆吉姆瀑布、特温福尔斯瀑布、飞机观光
观光游览
托管露营区
玛丽河地区
加仑瀑布、尤米克步行路线
观光游览
托管露营区、布什露营区
休闲度假区
诺尔兰吉地区
诺尔兰吉岩石艺术画廊、卡卡杜文化夏令营
湿地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商务会议功能于一体
湿地中心主要项目节点
尊重自然肌理和人文特征,动静结合,打造生态与文化共荣的湿地体验地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南隐、北俗、东闹、西静”的分区特征
“梵、隐、俗、闲、野”五大主题文化要素
功能分区
核心产品
湿地生态保护区
国际湿地研究中心、科普科研基地,针对科考人员及特殊人群
入海地标为旅游产业辉煌开篇,“滨海度假+湿地观光+文化体验”三轮驱动打造世界河口旅游地标
埃及尼罗河河口——拜尔角
【概况】尼罗河从埃及北部达米埃塔市的拜尔角注入地中海。达米埃塔右侧形成了大片的河口湿地,入海口拜尔角已成为尼罗河下游著名的滨海度假胜地。河口主要分为滨海度假区、入海地标景区、尼罗河三角洲湿地。每年到河口区域观光度假的国外游客众多。
举办特色节庆,全年引爆旅游市场
西溪梅墅精华景点所在区、赏梅核心区水上探梅、摇舟探梅的体验区
河渚街越剧、表演等民俗文化展示平台特色小吃与民俗工艺品商业街
杭州湿地植物园中国首个水下湿地观察廊湿地生态与科普教育核心区域
西溪天堂高星级度假酒店群、品尚度假区域毗邻中国湿地博物馆
国外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国外湿地公园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2e413031126edb6f1a102d.png)
1.案例分析1.1伦敦湿地中心(1)背景介绍伦敦湿地公园离市中心5公里,距离白金汉宫仅有25分钟的车程,周围的交通非常便捷。
伦敦市的两条主干道A205公路和A4公路离公园都不到16公里,伦敦湿地公园在城市边缘创造了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是一个以连接城市居民和自然环境为目的的成功案例。
湿地公园共占地42.5公顷,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中心填埋土壤40万土石方,种植树木2万7千株。
良好的绿化和植被引来了大批的生物,使公园成了湿地野生生物的天堂。
(2)规划内容1)游憩项目观察室,游戏木屋,与湿地有关的生活用品(如荷兰的木鞋),组织孩子游戏于池塘,喂食飞鸟和参与园艺。
2)世界湿地区,真实展示了14种世界不同地域的湿地,如尼罗河泛滥原、亚洲水稻田、中东芦苇地、西伯利亚苔原和热带沼泽等。
来自原生态环境的水鸟,在此安家落户。
3)水生生物区、现代化服务区。
4)公园外围设有足够的泊车位,所以旅游者能非常方便地自行驾车前来。
此外,多条公交车线路可抵达公园附近。
最近的地铁出口和火车站,也均在步行10分钟的距离以内。
5)因为各种生物的饲养和繁殖对环境的要求不同,伦敦湿地公园设计的关键,就是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为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
6)按照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湿地公园被划分为6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其中包括3个开放水域:蓄水泻湖、主湖、保护性泻湖,以及1个芦苇洲泽地、1个季节性浸水牧草区域和1个泥地区域—这六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在总体布局上以主湖水域为中心,,其余水域和陆地围绕其错落分布,构成了公园多种湿地地貌。
(3)规划成效1)为多种湿地生物最大限度地提供了饲养、栖息和繁殖机会。
2) 让参观者在不破坏湿地环境的情况下,近距离的观察到野生生物,并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湿地知识。
(4)对大区域产生的影响借鉴1)对于对外开放的湿地公园城市中应为其提供便捷的交通联系,并适当在其周边设置停车场地。
10个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10个生态修复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919e36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a.png)
10个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被破坏、退化或污染的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能力。
在全球环境日的背景下,本文将介绍10个典型的生态修复案例,以期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1. 加拿大Fort McMurray森林大火修复2016年,加拿大Alberta省的Fort McMurray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
为了修复这一生态系统,加拿大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种植树木、修复湿地和加强土壤保护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绿色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 美国Everglades湿地修复Everglades湿地是美国最大的沼泽地,但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美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修建水道、恢复湿地、控制水质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Everglades湿地的生态环境已得到有效改善,野生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
3. 日本石川岛修复石川岛是日本的一个小岛,由于过度开采和砍伐,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修复该岛的生态系统,日本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种植树木、建设人工湿地和控制土壤侵蚀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石川岛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绿色植被覆盖率逐渐提高,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
4. 澳大利亚Great Barrier Reef珊瑚礁修复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之一,但由于气候变化和污染等因素,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修复该珊瑚礁系统的生态环境,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控制海洋污染、加强珊瑚礁保护和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Great Barrier Reef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珊瑚礁数量逐渐增加,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
5. 荷兰Oostvaardersplassen湿地修复Oostvaardersplassen湿地是荷兰最大的湿地之一,但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等因素,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湿地在国外的应用案例研究--加利弗利亚伯克利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教授Alex J. Horne Ph. D 摘要:对于环境工程师、规划师以及政府而言,最困难的问题是表面的江河湖水大量的中度污染。
污染源是多样的,而且几乎没有资金用于清洁私人的农场和小镇, 即使这样并不会大幅增加食物和居住的成本。
生态工程师提供的低成本处理非点状的水污染源的方法, 目前大量的用于处理湿地的问题上。
关键是要使结构最优以及使湿地运转良好,这样湿地才可以很美, 才能够吸引野生动物和具备处理废水的功能。
只有这样才能在拥挤的城市或者过度开垦的农田中找到空间。
技术上的关键是控制氧化还原作用或者避免减少湿地的潜能,以及它自身的物理吸附能力。
氧化还原作用控制所有的化学反应,并且可以用于催化特殊污染物的转化(如硝酸盐转化成氮气;有毒的离子铜转化成无活性的铜,一些杀虫剂转化成无活性的碎片)。
这种吸附能力受控于泥炭地(例如具有高木质含量的芦苇泥炭地可以吸附重金属和杀虫剂长达百年之久) 。
设计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时间,如果湿地系统很完善,它就能占据空间,而它提供的用于处理的水力停留时间就更长(1-2星期),这不同于二次处理的混凝土单元(2-6小时)。
因而污染治理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才能完成。
一旦湿地被设计用于去除污染,它就能被改进成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开阔的水域, 动植物食物链)最终变成非常宜人和值得观赏的地方 (弯曲的边界,广阔的视野,适宜鸟类居住的栖息地等)。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对于农业、城市、野生动物和人类都是双赢的低成本的办法。
1氧化作为一个主要的提高水质的案例1.1 Mokelumne流域的Camanche水库,加利福尼亚(425,000英亩,EBMUD)问题:偶尔大量的鲑鱼在孵卵处或河流中死亡(最高一次就有大约155,000条死亡)特别是在干旱期。
解决:设计水质调查结果分析,写报告,认定氢化硫是主要原因, 建立硫化氢氧化动力学方程。
建议在水底设置制氧机(SDCO or Speece Cone) 每天灌入6-8吨氧气。
系统在1993年安装花费了1,600,000美元,系统运作良好,从那以后没发生鱼死亡事件(每年的运转成本< 75,000美元.1993-2002),同时对解决水库水质富营养化也有益处。
(East Bay MUD, Brown & Caldwell Engineers).到1999年这个水库完全足够用于发电,收入远大于这个系统运转成本。
1.2 Upper San Leandro水库( 90,000 英亩EBMUD)湖的下层滞水带和沉积物氧化问题即湖水的味道和气味是由一种蓝绿藻产生的,同时藻类也增生了DOC。
解决方法是推荐几种纯氧化形式,来减少营养物的内部循环和水的逆富营养化过程。
我的角色是几个工程公司和EBMUD在该问题研究方面的顾问,我同时也监管在伯克利州大学的研究项目。
由于大坝附近缺少电站,SDCO模式不能被运用。
bubble plume系统在2002年已安装好,现在我正在评估第一年的运作情况。
1.3 East Sid e水库,南加州( 大约850,00英亩)新水库的设计以水质为目标。
这个南加州城市水源区是过去25年加州建的两个大水库之一,水质是最优先考虑的。
它就是一个在正常期,干旱期和干旱年使用的大存储设备。
我计算出开始的模式和其他水质的预报来结合6种可能的方面,三种可能的水体,两种潜在的水源,并把它们按可能的水质分等级。
耗费二十亿美元的水库于1999年首次投入使用。
1.4 Mountain 湖, San Francisco Presidio, California(2.4英亩湖+环湖湿地)最早设计是1996年, 这个小湖和湿地的组合体已经被淤积。
设计包括通过挖泥恢复湖体,同时增大环湖湿地面积,设计包含了湖沼生物学的范围。
影响高尔夫球场,沉积物(铅)导致的污染,决策和概念设计文件在2000年完成,花费500,000美元。
在2001年春天运转,太阳能通风作为这个公园可持续目标的一部分,被推荐运用在恢复湖水上。
1.5 Clear湖,加利福尼亚州(1,250,000 英亩)问题:在加利福尼亚最大同时又是最浅的湖里,存在过度富营养化的问题,而原因尚不清楚。
解决办法:监测水质,包括整个湖及分水岭的N&P预算,分析1970-73的数据。
由于氮和铁的限制,湖水中的自然富营养化和藻类生长受到限制。
推荐新的浓度的铜测试并测试湖湾的含氧量。
低剂量铜被证明是不适合的;曝气(1,000 cfm, 耗费$275,000 1995 )可以使得N+P含量降低。
阿拉伯-以色列的战争增加了燃料成本所以工程没有按照整个湖的尺度建造。
1.6 Los Vaqueros 水库下层滞水带的氧化,Contra Costa County, CA (~ 80,000 af)这个水库是过去二十五年里建设的仅有的两个大型水库之一,于1999年二月首次投入使用。
花费了约250,000,000美元。
它正在经历初次的水质变化,而我负责评估预期的氧需求量。
我推荐了一个用于整个下层滞水带的纯氧系统。
而系统的尺寸,使用的方法,圆形还是锥形,这样的问题尚处于研究当中。
藻类花期恶臭的去除是首要关心的问题。
1.7 Canning-Swan Estuaries, Perth W estern Australia;侧流氧化的水库这两个河口近期出现藻类开花,低含氧量和鱼类死亡这样的情况。
在1998四月我访问此地,复习了数据并推荐侧流氧化法解决这一问题。
1998年十二月(澳大利亚的夏季)一个测试系统被安装在一个小尺度的河流里(Swan河),这个系统被证明是成功的,于是一个更大的系统于1999年被安装。
水质明显改善,但是发现了BOD大幅增长这样的问题,这个系统的设计也许需要一些改动来面对需氧量的增长。
1.8 Lake Elsinore CA为这个3000英亩的富营养化浅湖设计由四部分组成的湖水恢复及改善系统(氧化/曝气,夏天和冬天的湿地,生物控制,鱼类数量的调整)。
耗资达15,000,000美元的工程开始于2002年春天。
向EVWD和JPA提供意见。
1.9 Croton Reservoirs (New Y ork)下层滞水带曝气,部分对于Metcalf和Eddy在运行和改善这些水库的回顾,这些水库具有各种各样,包括色度方面的水质问题。
1.10 Upper San Leandro Reservoir, Oakland California (V ~ 90,000 af)下层滞水带氧化。
同EBMUD合作研究这个湖很多年了。
推荐HO来降低内部营养物的富集(氮和磷),全面解决蓝绿藻的问题,并降低饮用水中过重的气味(geosmin ~ 3,000 ppb)。
2002年做出post-HO情况的基本调查,主要关注营养物和蓝绿藻(MIB的可能来源)的变化情况。
1.11.加利福尼亚州的San Luis水库同MWH合作研究这个大水库的在最低3000af的情况下的可能用处,从藻类花期,饮用水开采地点,藻类过滤系统堵塞,其他藻类控制等方面入手。
1.12.Los Vaqueros水库的扩张从500,000af扩张到100,000af,研究重点在于藻类和饮用水供应的改善。
(2003年12月)1.13.纽约州的Onondaga湖下层滞水带的氧化。
部分教会组织致力于降低水体,包括鱼类体内的甲基汞的含量。
利用HO方法通过改变氧气和氧化还原情况停止甲基化。
1.14.下层滞水带氧化概述我针对这些湖向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推荐过一些氧化系统。
2设计与建设的湿地或者正在建设中的湿地2.1. Prado Nitrate Removal W etlands, Riverside County, California (500 acres, 60 mgd)Orange Country Water District(OCWD)始建于1995年,完工于1997年秋季。
该改造工程是为了使当地全年饮用水品质达到(<10 mg/L nitrate-N和>90 cfs inflow)的标准(改造总投资超过四百五十万美元)。
工程现在是当地饮用水处理系统中的一部分。
我是OCWD 设计组的成员,我的责任是去除硝酸盐以及合作处理植被多样性。
工程获得1996年加州工程奖。
并在2001年对该工程进行了扩展200英亩的设计,以包围Santa Ana河。
2.2. River Road Nitrate removal wetlands (Prado 2, 320 acres, ~ 60 mgd)湿地工程将完成对Santa Ana河的净化,对整个河流进行处理,并扩大濒危植物Willow flycatcher的生境。
我是Stetson Engineers工作组的成员,负责对湿地进行设计。
在2003年春季一百五十万美元资金已经到位,工程将于2004年开始施工。
2.3 Educational wetland, San Francisco Exploratorium (~ 60 sq. ft.)始建于1996年,作为学校的教育工具。
起着对学生进行湿地教育指导和探索的角色。
该系统通过一系列围合的草本植物群落来展示湿地是如何来消除环境污染的。
2.4 San Joaquin Marsh, Irvine, California (47 & 67 acres, 7.5 mgd)于1995~1996年开始设计,完成于1997年夏季。
起初的67英亩湿地是用于移除夏季和冬季产生的硝酸盐。
我是Irvine Ranch Water District/RJM Design团队的成员,在1997年夏季指导对这块湿地进行改造。
我负责的是硝酸盐的去除和部分野生生物的生境。
改造总共投资六百五十万美元。
夏季的硝酸盐移除目的在于降低Newport湾的富营养化,冬季的硝酸盐移除目的在于降低San Diego Creek 和Newport湾的硝酸盐含量。
本项工程获得Orange Country Engineering A ward2.5 Crystal Gardens wetlands, Avondale, Arizona (50 acres, 3 mgd)开始于1995年,1999年完工。
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得年饮水质量标准达到(< 10 mg/L nitrate-N with up to 5 cfs inflow),工程总造价达到二千八百万美元。
原先的该地区仅仅作为地下水湿地而不是作为地表水湿地,在我的设计中计划将使该湿地既可作为去除硝酸盐的沼泽又能作为景观上的湖泊。
湖泊边的湿地水硝酸盐去除设施收取额外的费用。
由于沙漠地区地表水的稀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