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二次函数轨迹问题
二次函数与运动轨迹问题
二次函数与运动轨迹问题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体的运动轨迹。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物体的运动问题,比如投篮、射门、跳高等等。
这些运动问题都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描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ax^2+bx+c(a≠0),其中a、b、c是常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这个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顶点是(−b/2a,c−b^2/4a),对称轴是x=−b/2a。
在运动轨迹问题中,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重复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组合。
直线运动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沿直线移动,可以用一次函数来描述;曲线运动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沿曲线移动,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描述。
以投篮为例,当篮球离开手后,它会由于重力的作用沿一条弧线运动,这条弧线的形状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描述。
具体来说,如果以t表示时间,x表示篮球的水平位移,y表示篮球的垂直位移,那么篮球的运动轨迹可以表示为y=kx^2+h(k≠0),其中k和h是常数。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二次函数在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数据,比如时间、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来拟合出物体的运动轨迹方程,从而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物体的运动。
除了投篮,二次函数还可以描述其他类型的运动轨迹问题。
比如跳高运动中,运动员的腾空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描述;在发射卫星时,卫星的轨道高度随时间的变化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描述。
总之,二次函数是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一个重要工具。
通过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运动轨迹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次函数的变换规律
二次函数的变换规律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常见的数学函数形式。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我们需要了解二次函数的变换规律,即通过对函数中的参数进行变化,能够改变函数的形状和位置。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二次函数的变换规律,以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
1. 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指通过改变二次函数的平移量,使函数图像在坐标平面上上下左右移动。
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f(x) = ax² + bx + c,在平移变换中,平移量为h和k,表示在横轴和纵轴上的平移距离。
1.1 沿x轴平移二次函数沿x轴正方向平移h个单位,相当于将函数图像向左移动h个单位;沿x轴负方向平移h个单位,相当于将函数图像向右移动h个单位。
平移后的函数可表示为f(x) = a(x-h)² + bx + c,其中h代表横轴的平移量。
1.2 沿y轴平移二次函数沿y轴正方向平移k个单位,相当于将函数图像向上移动k个单位;沿y轴负方向平移k个单位,相当于将函数图像向下移动k个单位。
平移后的函数可表示为f(x) = ax² + bx + (c-k),其中k代表纵轴的平移量。
2. 缩放变换缩放变换是指通过改变二次函数的参数a和导致函数图像的纵向和横向的缩放。
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f(x) = ax² + bx + c,在缩放变换中,缩放因子为p和q,表示纵向和横向的缩放比例。
2.1 纵向缩放当缩放因子p大于1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会纵向收缩;当p在0和1之间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会纵向拉伸。
缩放后的函数可表示为f(x) = pax² + bx + c,其中p表示纵向缩放因子。
2.2 横向缩放当缩放因子q大于1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会横向拉伸;当q在0和1之间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会横向收缩。
缩放后的函数可表示为f(x) =a(qx)² + bx + c,其中q表示横向缩放因子。
3. 翻转变换翻转变换改变了二次函数图像的方向。
二次函数的平移与变形抛物线的移动之谜
二次函数的平移与变形抛物线的移动之谜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描述了一条抛物线的形状。
除了基本的抛物线方程y=ax²+bx+c外,平移与变形是二次函数的常见操作。
本文将探讨二次函数的平移与变形对抛物线的移动产生的影响。
一、平移操作平移是指将函数图像在平面上沿着x轴或y轴方向上移动固定的距离的操作。
对于二次函数y=ax²+bx+c来说,平移操作分别对应了c、b 和a的改变。
1. 沿x轴平移当函数图像沿x轴正方向平移h个单位长度时,抛物线向左平移h 个单位长度;而当函数图像沿x轴负方向平移h个单位长度时,抛物线向右平移h个单位长度。
平移操作的数学表达式如下:y=a(x-h)²+bx+c其中(h, k)为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 沿y轴平移当函数图像沿y轴正方向平移k个单位长度时,抛物线向上平移k 个单位长度;而当函数图像沿y轴负方向平移k个单位长度时,抛物线向下平移k个单位长度。
平移操作的数学表达式如下:y=a(x-α)²+b(x-α)+c其中α为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的x坐标。
二、变形操作变形是指改变二次函数方程中的参数,从而改变抛物线的形状。
常见的变形操作包括改变a、b和c的值。
1. 改变a的值当a的值发生变化时,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形状都会发生变化。
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下。
同时,a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越窄;而a的绝对值越小,抛物线越宽。
变形操作的数学表达式如下:y=ax²+bx+c2. 改变b的值当b的值发生变化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位置和形状都会发生变化。
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向右移动;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向左移动。
同时,b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越陡;而b的绝对值越小,抛物线越平缓。
变形操作的数学表达式如下:y=ax²+bx+c3. 改变c的值当c的值发生变化时,抛物线的顶点位置和整体位置都会发生变化。
二次函数实际应用轨迹与路桥问题
二次函数实际应用 --------轨迹与路桥问题1. (2011株洲)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以水平地面为x 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 2+4(单位:米)的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 A .4米 B .3米 C .2米 D .1米2. (2011聊城)某公园草坪的防护栏是由100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组成的.为了牢固起见,每段护栏需要间距0.4m 加设一根不锈钢的支柱,防护栏的最高点距底部0.5m (如图),则这条防护栏需要不锈钢支柱的总长度至少为( )A .50mB .100mC .160mD .200m3、甲,乙两人进行羽毛球比赛,甲发出一颗十分关键的球,出手点为P ,羽毛球距地面高度h (m )与其飞行的水平距离s (m )之间的关系式为h =-112s 2+23s +32.如图,已知球网AB 距原点5m ,乙(用线段CD 表示)扣球的最大高度为94m ,•设乙的起跳点C 的横坐标为m ,若乙原地起跳,因球的高度高于乙扣球的最大高度而导致接球失败,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 一男生掷铅球,铅球行进高度(m),与水平距离(m)之间的关系是(1)在直角坐标系画出函数图象,并求出铅球掷出的距离;(2)在体育加试中,男生铅球的优秀成绩为11m ,若上述抛物线顶点不变,开口方向不变,试计算成绩优秀时,铅球出手的最低高度是多少?5、某公园草坪的护栏是由50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形组成的、为牢固起见,每段护拦需按间距0.4m 加设不锈钢管(如图)作成的立柱,为了计算所需不锈钢管立柱的总长度,设计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计算.(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计算所需不锈钢管立柱的总长度.6、一座拱桥的轮廓是抛物线型(如图所示),拱高6m,跨度20m,相邻两支柱间的距离均为5m.(1)在图上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支柱E F的长度;(3)拱桥下地平面是双向行车道(正中间是一条宽2m的隔离带),其中的一条行车道能否并排行驶宽2m、高3m的三辆汽车(汽车间的间隔忽略不计)?请说明你的理由.7、如图,河上有一座抛物线桥洞,已知桥下的水面离桥拱顶部3m时,水面宽A B为6m,雨季时水位上升0.5m.(1)求水面的宽度C D为多少米?(2)有一艘游船,它的左右两边缘最宽处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遮阳棚,此船正对着桥洞在上述河流中航行.①若游船宽(指船的最大宽度)为2m,从水面到棚顶的高度为1.8m,问这艘游船能否从桥洞下通过?②若从水面到棚顶的高度为74m的游船刚好能从桥洞下通过,则这艘游船的最大宽度是多少米?8、(2012武汉)如图,小河上有一拱桥,拱桥及河道的截面轮廓线由抛物线的一部分ACB和矩形的三边AE,ED,DB组成,已知河底ED 是水平的,ED=16米,AE=8米,抛物线的顶点C到ED距离是11米,以ED所在的直线为x轴,抛物线的对称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从某时刻开始的40小时内,水面与河底ED的距离h(单位:米)随时间t(单位:时)的变化满足函数关系h=-8)19(12812+-t(0≤t≤40)且当水面到顶点C的距离不大于5米时,需禁止船只通行,请通过计算说明:在这一时段内,需多少小时禁止船只通行?9. (2012安徽)如图,排球运动员站在点O处练习发球,将球从O 点正上方2m的A处发出,把球看成点,其运行的高度y(m)与运行的水平距离x(m)满足关系式y=a(x-6)2+h.已知球网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9m,高度为2.43m,球场的边界距O点的水平距离为18m。
2019年九年级数学 第5讲—二次函数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问题教案
知识讲解考点1 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1.一般地,如果y=ax 2+bx+c (a ,b ,c 是常数且a ≠0),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它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式,二次项系数必须是非零实数时才是二次函数,这也是判断函数是不是二次函数的重要依据.当b=c=0时,二次函数y=ax 2是最简单的二次函数.2.二次函数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 ≠0)的三种表达形式分别为:一般式:y=ax 2+bx+c ,通常要知道图像上的三个点的坐标才能得出此解析式;顶点式:y=a (x -h )2+k ,通常要知道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才能求出此解析式;交点式:y=a (x -x 1)(x -x 2),通常要知道图像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x 1,x 2才能求出此解析式;对于y=ax 2+bx+c而言,其顶点坐标为(-2b a,244ac b a ).对于y=a (x -h )2+k 而言其顶点坐标为(h ,k ),•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因此关键要抓住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考点2 矩形的性质及判定1. 矩形定义: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注意:矩形(1)是平行四边形;(2)四个角是直角.2. 矩形的性质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以性质。
; 3. 矩形的判定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方法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断方法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考点3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1.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注意: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2.菱形的性质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性质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的判定菱形判定方法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判定方法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考点4 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1. 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它包含两层意思: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都可以得到正方形;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2.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正方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对边中点的连线和对角线所在直线,共有四条对称轴;3. 因为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性质的综合,正方形的性质总结如下: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注意: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4.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注意:1、正方形概念的三个要点:(1)是平行四边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3)有一组邻边相等.2、要确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应先确定它是菱形或是矩形,然后再加上相应的条件,确定是正方形.考点5 探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一般思路解答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时,要具备分类讨论的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要先找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分类标准,一般涉及到动态问题要以静制动,动中求静,由于特殊平行四边形分为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故我们可以从这些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题干信息入手,具体如下:(1)假设结论成立,分情况讨论,抓住每类图形的特殊性质入手,由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可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在适当加入一些特征便可以得到矩形、菱形或是正方形。
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二次函数平移规律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是常数,代表曲线的形状、位置和方向。
平移变换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沿x轴平移:将整个图像沿x轴的正方向或负方向移动一个固定的距离。
将二次函数的公式中的x换成(x-h),其中h表示x轴的平移量。
例如,若h>0,则平移后的函数为y=a(x-h)^2+b(x-h)+c。
2. 沿y轴平移:将整个图像沿y轴的正方向或负方向移动一个固定的距离。
将二次函数的公式中的c换成c + k,其中k表示y轴的平移量。
例如,若k > 0,则平移后的函数为y = ax^2 + bx + (c + k)。
3.组合平移:同时沿x轴和y轴方向进行平移变换。
将二次函数的公式中的x换成(x-h),c换成(c+k)。
例如,若h>0且k>0,则平移后的函数为y=a(x-h)^2+b(x-h)+(c+k)。
需要注意的是,平移会改变函数的位置,但不会改变函数的形状和方向。
也就是说,平移前后的函数曲线是相似的,它们只是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不同。
平移变换也可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来观察和理解。
首先,绘制原始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调整参数a、b、c、h和k,分别代表二次函数的系数和平移量,来获得不同位置的图像。
通过比较不同图像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平移变换的规律。
此外,可以通过数学的推导和计算来验证平移变换的规律。
对于给定的二次函数,通过代入不同的参数值,并计算出相应的函数值,可以验证函数图像在平移后是否符合平移变换的规律。
总结起来,二次函数的平移变换是通过改变函数的参数来实现的。
沿x轴平移可以通过更改x的值,沿y轴平移可以通过更改c的值,组合平移则同时改变x和c的值。
平移变换不仅可以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来观察和理解,还可以通过数学的推导和计算来验证和探索。
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变换。
暑期备课笔记-初三数学第5讲: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师版)
第5讲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形式;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2、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题;(1)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个数问题此类问题解题思路:第一步,把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联立方程组第二步,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第三步,求△,△>0,有两个交点△=0,有一个交点△<0,无交点(2)二次函数图像沿x轴或y轴或某条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翻折,得到新的函数图像,有一条直线与新图像有公共点,求b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先画出原函数图像2,再根据条件画出新函数图像3,观察图形,找出临界情况。
4. 带点求解析式,从而求出b的取值范围3、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存在等腰三角形:两圆一线;存在直角三角形:两线一圆;1、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求解析式以及求交点个数问题;2、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相切问题;3、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综合;存在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例1、函数2axy=与baxy+-=的图象可能是()A. B. C.D答案:B解析:分情况讨论:1)当a>0时,开口向上。
—a<0,下降趋势。
2)当a<0时,开口向上。
—a>0,上升趋势,所以应该选B例2、方程组⎩⎨⎧-+-=-=32422xxyxy的解为⎪⎩⎪⎨⎧-==321yx和⎩⎨⎧-=-=61yx,则一次函数42-=xy与二次函数322-+-=x x y 的图象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答案:(12,-3) (-1,-6)解析:⎩⎨⎧-+-=-=32422x x y x y 的解即为42-=x y 42-=x y 与322-+-=x x y 的交点坐标。
例3、当b 为何值时,直线b x y +=3与抛物线122-+=x x y 有一个交点? 答案:b=−54解析:与只有一个交点,联立转化成b x x x +=-+3122整理成一般式012=---b x x ,求b 2-4ac =0,从而可得b 。
例4、(1)点A (2,-3)是抛物线3222--=mx x m y 上的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与抛物线只交于点A 的直线)0(≠+=k b kx y ?若存在,请求出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 322--=x x y (2) 存在 72-=x y解析:(1)把(2,-3)代入抛物线解析式-3=4m 2-4m -3, 解得m 1=0,m 2=1,舍掉m =0,所以m=1.(2) -3=2k+b,则b=-2k-3,联立x 2-2x -3=kx -2k -3,当b 2-4ac =0,求出k=2,b=-7.例5.如图,二次函数2y x bx c =++经过点(-1,0)和点(0,-3).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果一次函数4y x m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m 的值和该公共点的坐标;(3)将二次函数图象y 轴左侧部分沿y 轴翻折,翻折后得到的图象与原图象剩余部分组成一个新的图象,该图象记为G ,如果直线4y x n =+与图象G 有3个公共点,求n 的值.答案:y =x 2-2x -3b x y +=3122-+=x x y解析:1)代入(-1,0)和点(0,-3),求出b 、c 的值2)联立与消掉y,整理得0)3(62=---m x x ,让△=0,解出m,从而得公共点坐标。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轨迹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轨迹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代数、几何以及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轨迹,通过图形和数学方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1.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一般形式二次函数是指形如f(x) = ax²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是实数且a≠0。
这个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个开口朝上或朝下的抛物线。
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下。
2. 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对于二次函数f(x) = ax² + bx + c,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解方程-f(x) = ax² + bx + c的最值来得到。
顶点的横坐标是x = -b/(2a),纵坐标是f(-b/(2a))。
这个顶点处于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也是抛物线的中心。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通过顶点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
它的方程为x = -b/(2a)。
对称轴将抛物线分成两个对称的部分。
3.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轨迹根据二次函数的系数a可以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开口方向对应了二次函数的正负性质。
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可以推测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坐标系中的轨迹。
当a>0时,抛物线的轨迹在y轴的正半轴上方;当a<0时,抛物线的轨迹在y轴的负半轴上方。
4. 抛物线的焦点和直线的切线对于二次函数f(x) = ax² + bx + c,如果a≠0,那么抛物线将与y轴交于点(0, c)。
这个点称为抛物线的焦点。
抛物线上的每个点都有一条切线。
切线与抛物线在该点处相切,并且切线斜率等于抛物线在那点的导数。
对于二次函数,可以根据导数的定义来求解切线的斜率,并再结合该点的坐标得到切线的方程。
5. 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平移通过修改二次函数的系数b和c,可以使得抛物线在坐标系中进行平移。
当b≠0时,抛物线将在x轴方向上平移;当c≠0时,抛物线将在y轴方向上平移。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讲解教案第5讲 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解析] 由 + 1 2 − ≥ 0,得 + 1)( − 2 ≤ 0,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1 ≤ ≤ 2}.
2
若关于的不等式
6.
−∞, 1
+ 2 + 1 < 0有实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解析] 当 = 0时,不等式为2 + 1 < 0,有实数解,满足题意;
≤ 0,即 3 − 2 − 3 ≤ 0,且 − 3 ≠ 0,
2
3
≤<3 .
(2)
不等式组0 <
2
[−2, −1) ∪ (2,3]
− − 2 ≤ 4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2)解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0 <
2
−−
2
2和
− − 2 ≤ 4,
然后求交集.
例4
是(
对任意的 ∈ 1,4
D
A.[1, +∞)
2
,不等式
− 2 + 2 > 0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
B.
1
,1
2
[思路点拨] 分离参数得 >
1,4 上的最大值即可.
1
C.[ , +∞)
2
2−2
对任意的
2
∈ 1,4
D.
1
, +∞
2
2−2
恒成立,则求出 2 在区间
[解析] ∵ 对任意的 ∈ 1,4
数进行分类讨论,若不易分解因式,则可依据判别式符号进行分类讨论.
②若二次项系数为参数,则应先考虑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确定不等式是不是二次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同步学案第05讲二次函数压轴专题训练(原卷版)
第05讲 二次函数压轴专题知识点01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1. a 与开口方向的关系。
2. 对称轴与b a ,的关系;对称轴在y 轴左边或右边与b a ,的符号的关系;对称轴与±1的关系可得02与b a +以及02与b a -的关系。
3. 函数与y 轴交点坐标与c 的关系。
4. 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个数与ac b 42-的关系。
5. c b a ++是自变量为 的函数值,c b a +-是自变量为 的函数值。
c b a ++24是自变量为 的函数值,c b a +-24是自变量为 的函数值。
c b a ++39是自变量为 的函数值,c b a +-39是自变量为 的函数值。
【即学即练1】1.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 <0;②3a +c >0;③4a +2b +c >0;④2a +b =0;⑤b 2>4ac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即学即练2】2.如图,根据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得到如下结论:①abc >0 ②2a ﹣b =0 ③a +b +c =0 ④3a +c <0 ⑤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⑥一定存在实数x 0,使得ax +bx 0>a ﹣b 成立.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⑤B .②③④C .②③⑥D .③④⑤【即学即练3】3.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以下结论:①abc >0;②2a ﹣b +c <0;③4a +2b +c =0;④2a ﹣b =0;⑤.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即学即练4】4.某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有()①abc>0;②a﹣b+c<0;③;④8a+c>0.A.1个B.2个C.3个D.4个知识点02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1.求线段最值问题:2.求图形的面积最值问题:将线段的最值与面积的最值统统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求解。
二次函数轨迹问题
二次函数轨迹问题模块一点的轨迹问题例1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次函数及其图像问题时,发现了两个现象:(1)抛物线y=ax2+2x+3(a≠0),当实数a变化时,它的顶点都在某条直线l1上;求直线l1的解析式;(2)抛物线y=x2+bx+3(a≠0),当实数b变化时,它的顶点都在某条直线C1上;求直线C1的解析式;练习:如图,已知直线AB:y=k x+2k+4与抛物线C1:如图,已知直线AB:y=k x+2k+4与抛物线y= 1x2交于A,B两点.2(1)直线AB总经过一个定点C,请直接出点C坐标;(2)若k=-2,点D在直线AB上,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C1于点E,P是线段DE的中点,设点D在直线AB上运动时,P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C2,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
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C 1:y =ax 2-4a +4(a <0)经过第一象限内的定点P .(1)求出点P 的坐标;(2)若a =-1,点M 坐标为(2,0)是x 轴上的点,N 为抛物线C 1上的点,Q 为线段MN 的中点.设点N 在抛物线C 1上运动时,C 1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C 2,求抛物线C 2的解析式.模块二 焦点准线问题 知识导航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如图所示:点F 为定点,l 是不经过点F 的定直线,H 是l 上任意一点,过点H 作MH ⊥l ,线段FH 的垂直平分线n 交MH于点M ,拖动点H ,M 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2.常见结论:y =ax 2的焦点为F ⎪⎭⎫ ⎝⎛a 410,,准线l 为y=14a -点P 是抛物线y =ax 2上任意一点证明:点P 是抛物线y =ax 2上任意一点,则可设P 点坐标为(m,am 2)21=4am a +而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2211()44am am a a--=+ ∴PF =d3、y =ax 2+k 的焦点准线思路;用平移的思路去做,抛物线的平移和对应的焦点。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
二次函数动点问题二次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有很多实际应用。
在二次函数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问题,即动点问题。
该问题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二次函数,确定函数图像上某个动点的坐标。
问题描述在二次函数动点问题中,我们通常会给出二次函数的方程和一个动点的初始位置。
我们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动点在函数图像上的位置。
具体来说,我们要求解动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二次函数的方程,确定函数的具体形式。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 ax^2 + bx + c$,其中 $a$、$b$、$c$ 为已知常数。
2.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动点的初始位置。
动点通常以坐标的形式给出,例如 $(x_0, y_0)$。
我们将动点的初始位置代入二次函数的方程,得到动点的纵坐标 $y_0$。
3.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动点的横坐标。
根据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动点的横坐标为二次函数的顶点的横坐标。
顶点的横坐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x_v = -\frac{b}{2a}$。
4. 最后,我们可以得到动点在函数图像上的位置。
动点的横坐标为 $x_v$,纵坐标为 $y_0$。
实例演示以下是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解决二次函数动点问题:已知二次函数的方程为 $y = x^2 + 2x + 1$,动点的初始位置为$(2, y_0)$。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求解动点的位置:1. 将动点的横坐标代入二次函数的方程,得到动点的纵坐标:$y_0 = 2^2 + 2 \cdot 2 + 1 = 9$。
2. 计算二次函数的顶点的横坐标:$x_v = -\frac{2}{2 \cdot 1} = -1$。
3. 动点的位置为 $(x_v, y_0) = (-1, 9)$。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到了动点在函数图像上的位置。
结论二次函数动点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数学问题。
通过确定二次函数的形式和动点的初始位置,我们可以计算出动点在函数图像上的位置。
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专题5 二次函数重点、考点知识、方法总结及真题练习
【答案】 【解析】解:(1)把 A(0,﹣1)代入 y1=a(x﹣2)2,得:﹣1=4a,即 a=﹣ ,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1=﹣ (x﹣2)2=﹣ a2+a﹣1;
设直线 AB 解析式为 y=kx+b,
把 A(0,﹣1),B(2,0)代入得:
,
解得:k= ,b=﹣1,
则直线 AB 解析式为 y= x﹣1;
选叏的五点为:顶点、不 y 轴的交点 0,c 、以及 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2h ,c 、 不 x 轴的交点 x1 ,0 , x2 ,0 (若不 x 轴没有交点,则叏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斱向,对称轴,顶点,不 x 轴的交点,不 y 轴的交点.
4. 二次函数 y ax2 bx c 的性质
正斱形的面积,∴y=﹣x2+36.
3.抛物线 y=x2﹣2x+3 的顶点坐标是
.
【答案】(1,2)
【解析】解:∵y=x2﹣2x+3=x2﹣2x+1﹣1+3=(x﹣1)2+2,
∴抛物线 y=x2﹣2x+3 的顶点坐标是(1,2).
4.已知抛物线 y=﹣2(x+1)2﹣3,如果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 x 的叏值范围
D. y=1﹣ x2
【解析】解:把每一个函数式整理为一般形式, A、y=(x﹣1)(x+2)=x2+x﹣2,是二次函数,故 A 丌符合题意; B、y= (x+1)2= x2+x+ ,是二次函数,故 B 丌符合题意;
C、y=2(x+3)2﹣2x2=12x+18,是一次函数,故 C 符合题意; D、y=1﹣ x2=﹣ x2+1,是二次函数,故 D 丌符合题意. 故选:C.
二次函数一般式平移规律总结
二次函数一般式平移规律总结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常用的一种函数,它包含不同类型的函数,如二次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二次函数已经成为数学研究实际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接触到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因此,对此要有良好的了解和掌握,本文将结合实例对二次函数的一般式的平移规律进行总结,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y=ax+bx+c。
其中,a、b、c为实数,a≠0:(1)当a>0时,f(x)为凸函数,图象为上支或右支抛物线;(2)当a<0时,f(x)为凹函数,图象为下支或左支抛物线。
三、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1、平移y轴当y轴上的常数变化时,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由f(x)=ax+bx+c可得,当c变化时,曲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实际上就是曲线在y轴上向上或向下平移。
假设y轴上常数c变化d,则函数f(x)=ax+bx+c变化为f (x)=ax+bx+(c+d),图象就是向上或向下平移d个单位,可以写作:(1)当d>0时,f(x)=ax+bx+(c+d)=f(x)+d,曲线向上平移d个单位;(2)当d<0时,f(x)=ax+bx+(c+d)=f(x)-|d|,曲线向下平移|d|个单位。
2、平移x轴当x轴上的常数b变化d,则函数f(x)=ax+bx+c变化为f (x)=ax+(b+d)x+c,曲线就是向左或向右平移d个单位,即:(1)当d>0时,f(x)=ax+(b+d)x+c=f(x-d),曲线向左平移d个单位;(2)当d<0时,f(x)=ax+(b+d)x+c=f(x+|d|),曲线向右平移|d|个单位。
四、实例分析(1)实例一:已知y=2x+3x-2,求y=2x+3x+1的图象。
解:在原函数f(x)=2x+3x-2的基础上,x轴上的常数b增加1,即b+d=3+1=4,因此新函数f(x)=2x+(3+1)x-2=2x+4x-2,即所求函数f(x)=2x+3x+1,令d=1;由上可知,原函数向右平移1个单位,即y=2x+3x+1的图象。
二次函数平移规律总结
二次函数平移规律总结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种常见的函数类型,它的一般形式为 y =ax^2 + bx + c,其中 a、b、c 是常数。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中,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平移。
通过平移,我们可以改变函数图像的位置和形态,使其更符合我们的需求。
在本文中,我将对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进行总结,并带来一些有趣的实例。
平移是指将函数图像沿着横纵坐标轴进行移动,其目的是改变函数的位置。
对于二次函数,平移主要分为两种:平移横轴和平移纵轴。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平移,并给出相应的公式。
一、平移横轴平移横轴是指将函数图像在横轴方向上进行移动。
具体来说,对于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我们可以通过改变 x 的值来实现平移横轴。
1. 向左平移:将函数图像向左平移 h 个单位距离。
在公式中,将 x 替换为 (x-h)。
例如,对于函数 y = x^2 + 2x + 1,如果我们想将其向左平移 3 个单位距离,那么新的函数表示为 y = (x-3)^2 + 2(x-3) + 1。
2. 向右平移:将函数图像向右平移 h 个单位距离。
在公式中,将 x 替换为 (x+h)。
例如,对于函数 y = x^2 + 2x + 1,如果我们想将其向右平移 3 个单位距离,那么新的函数表示为 y = (x+3)^2 + 2(x+3) + 1。
二、平移纵轴平移纵轴是指将函数图像在纵轴方向上进行移动。
具体来说,对于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常数项 c 的值来实现平移纵轴。
1. 向上平移:将函数图像向上平移 k 个单位距离。
在公式中,将 c 替换为 (c+k)。
例如,对于函数 y = x^2 + 2x + 1,如果我们想将其向上平移 2 个单位距离,那么新的函数表示为 y = x^2 + 2x + (1+2)。
2. 向下平移:将函数图像向下平移 k 个单位距离。
在公式中,将 c 替换为 (c-k)。
第5讲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北师大版)原卷版
第5讲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并结合图像理解抛物线、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等概念;3..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紧密联系的过程,能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深刻理解数学建模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知识点01 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及性质1.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如图,它是一条关于y轴对称的曲线,这样的曲线叫做抛物线.因为抛物线y=x2关于y轴对称,所以y轴是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从图上看,抛物线y=x2的顶点是图像的最低点。
因为抛物线y=x2有最低点,所以函数y=x2有最小值,它的最小值就是最低点的纵坐标.2.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的画法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时,应在顶点的左、右两侧对称地选取自变量x的值,然后计算出对应的y值,这样的对应值选取越密集,描出的图像越准确.特别说明: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该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y轴.y=ax2(a≠0)是最简单的二次函数,把y=ax2(a≠0)的图像左右、上下平行移动可以得到y=ax2+bx+c(a≠0)的图像.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1)开口方向,2)对称轴,3)顶点,4)与x轴的交点,5)与y 轴的交点.3.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的性质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的性质,见下表:函数图像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函数变化最大(小)值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特别说明: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 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a │相同,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a │越大,开口越小,图像两边越靠近y 轴,│a │越小,开口越大,•图像两边越靠近x 轴.【知识拓展1】画函数212y x =-的图像.【即学即练1】画出二次函数y =x 2的图像.【知识拓展2】y=ax 2a>0向上 (0,0) y 轴 x>0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 x<0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0时,y 最小=0y=ax 2a<0向下 (0,0) y 轴 x>0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 x<0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x=0时,y 最大=0如图所示四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中,分别对应的是① y=ax2;② y=bx2;③ y=cx2;④ y=dx2.则a、b、c、d的大小关系为_____.【即学即练1】如图,已知点A(-4,8)和点B(2,n)在抛物线y=ax2上.求a的值及点B的坐标.【知识拓展3】函数y=ax2(a≠0)与直线y=2x-3的图像交于点(1,b).求:(1)a和b的值;(2)求抛物线y=ax2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3)作y=ax2的草图.【即学即练】已知函数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1)求m的值.(2)当m 为何值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 (3)当m 为何值时,该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知识拓展4】已知22(1)ky k x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1)求满足条件的k 的值;(2)k 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低点?求出这个最低点.当x 为何值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3)k 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当x 为何值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即学即练1】已知 是二次函数,且函数图像有最高点.(1)求k 的值;(2)求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并说明当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即学即练2】已知函数y =(k ﹣2)245kk x-+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求:(1)满足条件的k 的值;(2)当k 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高点?求出这个最高点,这时,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当k 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这时,当x 为何值时,y 与x 的增大而减小?【知识拓展5】如图,梯形ABCD 的顶点都在抛物线2y x =-上,且////AB CD x 轴.A 点坐标为(a,-4),C 点坐标为(3,b ).(1)求a ,b 的值; (2)求B ,D 两点的坐标; (3)求梯形的面积.【即学即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22y x =与直线1y x =+交于点(,)A a b 和点(,)B c d ,其中a c >,点O 为原点,求ABO ∆的面积.【即学即练2】抛物线y =ax 2(a >0 )上有A 、B 两点,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2.求a 为何值时,△AOB 为直角三角形.知识点02二次函数y=ax 2+k(a ≠0)的图像及性质1.二次函数y=ax 2+k(a ≠0)的图像 (1)0a >(2)0a <jxOy()20y ax k k =+>cjyxOc()20y ax k k =+<jyxOc()0y ax k k =+>jyxOc()20y ax k k =+<2.二次函数y=ax 2+k(a ≠0)的图像的性质关于二次函数y=ax 2+k(a ≠0)的性质,主要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函数值的增减性以及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方面来研究.下面结合图像,将其性质列表归纳如下:函数2(a 0,k 0)y ax k =+>> 2(a 0,k 0)y ax k =+<>图像开口方向 向上 向下 顶点坐标 (0,k) (0,k) 对称轴 y 轴y 轴函数变化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小)值 当0x =时,=y k 最小值当0x =时,=y k 最大值3.二次函数()20y ax a =≠与y=ax 2+k(a ≠0)之间的关系;(上加下减).()20y ax a =≠的图像向上(k >0)【或向下(k <0)】平移│k │个单位得到y=ax 2+k(a ≠0)的图像.特别说明:抛物线y=ax 2+k(a ≠0)的对称轴是y 轴,顶点坐标是(0,c),与抛物线2(0)y ax a =≠的形状相同.函数y=ax 2+k(a ≠0)的图像是由函数2(0)y ax a =≠的图像向上(或向下)平移k 个单位得到的,顶点坐标为(0,k).抛物线y =ax 2(a ≠0)的对称轴、最值与顶点密不可分,其对称轴即为过顶点且与x 轴垂直的一条直线,其顶点横坐标x =0,抛物线平移不改变抛物线的形状,即a 的值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而已.【知识拓展1】如图,已知抛物线24y x =-+.(1)该抛物线顶点坐标为________;(2)在坐标系中画出此抛物线y 的大致图像(不要求列表);(3)该抛物线24y x =-+可由抛物线2y x =-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得到; (4)当0y >时,求x 的取值范围. \【即学即练1】已知二次函数2y ax =与22y x c =-+.(1)随着系数a 和c 的变化,分别说出这两个二次函数图像的变与不变;(2)若这两个函数图像的形状相同,则a =______;若抛物线2y ax =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就能与22y x c =-+的图像完全重合,则c =______. (3)二次函数22y x c =-+中x 、y 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x2- 1 5ym np表中m 、n 、p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用“<”连接). 【即学即练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和21y x =-+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抛物线21y x =-+经过怎样的平移才能得到抛物线2y x =-?(2)函数21y x =-+,当x_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________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其图像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试说出抛物线2132y x =-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知识拓展2】已知二次函数y =ax 2与y =﹣2x 2+c .(1)随着系数a 和c 的变化,分别说出这两个二次函数图像的变与不变;(2)若这两个函数图像的形状相同,则a = ;若抛物线y =ax 2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就能与y =﹣2x 2+c 的图像完全重合,则c = ; (3)二次函数y =﹣2x 2+c 中x 、y 的几组对应值如表:表中m 、n 、p 的大小关系为 (用“<”连接).【即学即练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2113=+y x 与二次函数2113=--y x 的图形.(1)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形状、对称轴、顶点等方面说出两个函数图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说出两个函数图像的性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即学即练2】二次函数图像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纵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1)m = ;(2)在图中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3)当5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4)当4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拓展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 轴上一点A (0,2),在x 轴上有一动点B ,连结AB ,过B 点作直线l ⊥x 轴,交AB 的垂直平分线于点P(x,y),在B 点运动过程中,P 点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即学即练1】在线段BG 上取点C ,分别以BC 、CG 为边在BG 的同一侧构造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ECGF ,点P 、Q 分别是BC 、EF 的中点,连接PQ ,若8BG =,则线段PQ 的最小值为______.【即学即练2】请你写出一个二次函数,其图像满足条件:①开口向下;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3).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即学即练3】写出一个对称轴是y 轴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知识点03函数2()(0)y a x h a =-≠与函数2()(0)y a x h k a =-+≠的图像与性质 1.函数2()(0)y a x h a =-≠的图像与性质2.函数2()(0)y a x h k a =-+≠的图像与性质 特别说明:二次函数2()+(0y a x h k a =-≠)的图像常与直线、三角形、面积问题结合在一起,借助它的图像与性质.运用数形结合、函数、方程思想解决问题. 2.性质: 二次函数的平移 1.平移步骤: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a 的符号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0a >向上()0h , x=h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有最小值0. 0a <向下 ()0h ,x=h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有最大值0.a 的符号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0a >向上()h k , x=h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有最小值k .0a < 向下 ()h k ,x=h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有最大值k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2.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特别说明: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x 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知识拓展1】已知二次函数经过点(0,3),且当1x =时,函数y 有最大值4.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接写出一个与该函数图像开口方向相反,形状相同,且经过点(0,3)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学即练1】已知函数()()27322m y m x m -=-++-是二次函数.(1)求m 的值;(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即学即练2】已知二次函数y =-x 2+4x .(1)用配方法把该二次函数化为y =a (x -h )2+k 的形式,并指出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求这个函数图像与x 轴的交点的坐标.【即学即练3】 已知抛物线2()y a x h =-,当2x =时,有最大值,且抛物线过点(1,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时,求x 的取值范围; (3)求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知识拓展2】已知二次函数20.50.5y x x =--,求顶点坐标,小明的计算结果与其他同学的不同,小明的计算过程:20.50.5y x x =--221x x =--……①; 22111x x =-+--……②;()212x =--……③;∴顶点坐标是()1,2-……④;(1)请你帮他检查一个,在标出的①②③④几个步骤中开始出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步.(2)请写出此题正确的求顶点的计算过程.【即学即练1】确定下列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1)()221y x =+; (2)()245y x =--.【知识拓展3】把二次函数y=2x 2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即学即练1】抛物线y =3(x -2)2的开口方向是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对称轴是______.当x 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______时,y 有最______值是______,它可以由抛物线y =3x 2向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得到.【即学即练2】将二次函数y=2x 2﹣1的图像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 【知识拓展4】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2,0)且抛物线的顶点是(1,-3),求满足此条件的函数解析式.【即学即练1】将抛物线y=﹣2(x+1)2+1绕其顶点旋转180°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 将抛物线y=﹣2(x+1)2+1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 【即学即练2】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为(2,2)-且过点(1,3)-,求该函数解析式.【即学即练3】 求符合下列条件的抛物线2(1)y a x =-的函数关系式,(1)通过点(3,8);(2)与212y x =的开口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二次函数的平移与反转
二次函数的平移与反转二次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常见函数,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其中包括平移和反转。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二次函数的平移和反转。
一、平移平移是指将二次函数沿着坐标轴上下或左右移动。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由参数决定。
具体来说,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
为了实现平移,我们可以通过改变c的值来实现。
1. 上下平移:当c的值为正时,二次函数向上平移;当c的值为负时,二次函数向下平移。
平移的距离即为c的绝对值。
例如,考虑函数y = x^2,若我们将c的值从0变为1,则函数图像将向上平移一个单位。
2. 左右平移:当c的值为正时,二次函数向左平移;当c的值为负时,二次函数向右平移。
平移的距离即为c的绝对值。
例如,考虑函数y = x^2,若我们将c的值从0变为-1,则函数图像将向右平移一个单位。
二、反转反转是指将二次函数关于x轴或y轴进行翻转。
反转的方式和参考的轴线有关。
1. 关于x轴的反转:要将二次函数关于x轴进行反转,只需要将函数中的x换成-x即可。
例如,考虑函数y = x^2,若我们将其变为y = (-x)^2,则函数图像将关于x轴进行反转。
2. 关于y轴的反转:要将二次函数关于y轴进行反转,只需要将函数中的x换成-x,且将y前面的系数取负即可。
例如,考虑函数y = x^2,若我们将其变为y = -(x^2),则函数图像将关于y轴进行反转。
通过平移和反转,我们可以改变二次函数图像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得到更多不同的函数图像。
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数据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二次函数的平移可以通过改变常数c的值来实现,其方向和距离由c的正负决定;而二次函数的反转可以通过改变函数中的x和y的符号来实现,其参考轴线决定了反转的方式。
对于二次函数的平移和反转,我们需要理解其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第5讲-二次函数轨迹问题
第5讲 二次函数轨迹问题本讲内容本讲目标:明确本讲的知识点及考法,了解考试频率,并通过对应例题对该讲知识进行掌握. 教学目标:2+3记忆教学模式模块一 抛物线特殊点轨迹问题题型一 抛物线顶点的轨迹例1.(1)已知抛物线y =2x -4ax +42a +a -1,当实数a 变化时,抛物线的顶点D 都在某条直线l 上,求直线l 的解析式.解:∵y =2x -4ax +42a +a -1=2(2)x a -+a -1,∴D (2a ,a -1). 【∵抛物线的顶点D 都在某条直线l 上,∴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2x -1.(2)已知抛物线1C :y =2x +2ax +2x -a +1,当实数a 变化时,抛物线1C 的顶点D 都在某条抛物线2C 上,求抛物线2C 的解析式.解:∵1C :y =2x +2ax +2x -a +1=2(1)x a ++-2(1)a +-a +1,∴D (-a -1,-2(1)a +-a +1). ∵抛物线1C 的顶点D 都在某条抛物线2C 上,∴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y =-2x +x +2. 练习(1)已知抛物线y =-2x +2ax -2(2)a -的顶点为P ,当a 变化时,点P 总在直线l 上.求直线l 的解析式; `解:∵y =-2x +2ax -2(2)a -=-2()x a -+4a -4,∴P (a ,4a -4). ∵当a 变化时,点P 总在直线l 上,∴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4x -4.(2)已知,直线1l :y =23x ,抛物线1C :y =a 2x +6ax +7a 的顶点A 在直线1l 上.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 解:∵1C :y =a 2x +6ax +7a =a 2(3)x +-2a ,∴A (-3,-2a ). ∵点A 在直线1l 上,∴-2a =23×(-3),∴a =1,∴抛物线1C 的解析式为y =2x +6x +7.题型二 中点的轨迹问题例2.如图,已知直线AB :y =kx +2k +4与抛物线1C :y =212x 交于A 、B 两点.`(1)直线AB 总经过一个定点C ,请求出点C 坐标;(2)若k =-2,点D 在直线AB 上,过点D 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1C 于点E ,P 是线段DE 的中点,设点D 在直线AB 上运动时,P 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2C ,求抛物线2C 的解析式.解:(1)∵y =kx +2k +4=k (x +2)+4,令x +2=0,则x =-2,y =4,∴C (-2,4).(2)当k =-2,y =-2x ,设D (m ,-2m ),则E (m ,212m ),P (m ,214m -m ),∴y =214x -x .练习(1)如图,抛物线y =2x -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P 在直线BC 上,过点P 作PQ ∥y 轴交抛物线于点Q ,G 是线段PQ 的中点,求点G 的轨迹的解析式.~解:易知B (3,0),C (0,-3),可求BC 解析式为y =x -3.设P (m ,m -3),则Q (m ,2m -2m -3),G (m ,212m -12m -3),∴y =212x -12x -3.(2)如图,N 为抛物线1C :y =-2x +8上一动点,点M (2,0)在x 轴上,Q 为线段MN 的中点,设点N 在抛物线1C 上运动时,Q 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2C ,求抛物线2C 的解析式.解:设N (m ,-2m +8),则M (2,0),Q (12m +1,-212m +4),2C :y =-22x +4x +2.模块二 焦点与准线知识导航 …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其中定点叫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叫抛物线的准线.例3 (1)如图,抛物线y =212x 的焦点F (0,12),准线l 的解析式为y =-12,求证:抛物线y =212x 上任意一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l 的距离,即PF =PH .解:设P (x ,212x ),则 2PF =2x +2211()22x -=2211()22x +,2PH =2211()22x ⎡⎤--⎢⎥⎣⎦=2211()22x +,∴2PF =2PH ,∴PF =PH .(2)已知点M (2,3),F (0,12),点P (m ,n )为抛物线y =212x 上一动点,则用含m 的式子表示PF =21122m +;PF +PM 的最小值是13 2.!设P (m ,212m ),则2PF =2m +2211()22m -=2211()22m +,∴PF =21122m +.!练习将抛物线211:(4)34C y x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C . (1)直接写出抛物线2C 的解析式;(2)如图1,y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F ,使得抛物线2C 上任意一点P 到x 轴的距离与PF 的长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3)如图2,D 为抛物线1C 的顶点,P 为抛物线2C 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H ⊥x 轴于点H ,连接DP ,求PH +PD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xx【解】 (1) 抛物线2C 的解析式2114y x =+; (2)点F 的坐标(0,2).作PH ⊥x 轴于H ,设得抛物线2C 上点P(x ,2114x +),则2114PF x PH ==+=. 即PF =PH .xx(3) 由(2)PH =PF ,∴PH +PD =PF +PD ,∴当F ,P ,D 在一直线上的,PF+PD 值最小, 即PH +PD 最小. 此时∵F (0,2),D (4,3),∴最小值为PF又直线DF 为124y x =+, 由2124114y x y x ⎧=+⎪⎪⎨⎪=+⎪⎩, 得xy ⎧=⎪⎪⎨⎪=⎪⎩,∴点P '例4.如图1,P (m ,n )是抛物线2114y x =-上任意一点,l 是过点(0,-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过点P 作直线PH ⊥l 于点H .(1)填空:m =0时,OP =______________,PH =_____________;当m =4,OP =____________,PH =____________.(2)对任意点P ,猜想OP 与PH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2,若A 、B 是抛物线2114y x =-上的两个动点且AB =6,求A 、B 两点到直线l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xx图1 图2【解】(1)OP =1,PH =1; OP =5, PH =5. (2)OP =PH . 》设点P (x ,2114x -),则2114PO x PH =+=. 即OP =PH . (3) 分别过点A 、B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连接OA ,O B.由(2)知OB =BD ,OA =A C.①当AB 不过O 点时,在△AOB 中,∵OB +OA >AB ,∴BD +AC >AB =6. ②当AB 过O 点时,∵OB +OA =AB ,∴BD +AC =AB =6. 综上所述 BD +AC ≥6,即A ,B 两点到直线l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6.x>练习如图1,在以O 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4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1),连接AC ,AO =2CO ,直线,过点G (0,t )且平行于x 轴,1t <-. (1)求抛物线方程;(2)①若D (4,-m )为抛物线214y x bx c =++上一定点,点D 到直线l 的距离记为d ,当d =DO 时,求t 的值;②若D 为抛物线214y x bx c =++上一动点,点D 到①中的直线l 的距离与OD 的长是否恒相等,说明理由;(3)如图2,若E 、F 为上述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EF =8,线段EF 的中点为M ,求点M 纵坐标的最小值. 'xx【解】(1) 2114y x =-;∵AO =2CO ,C (0,-1),∴A (-2,0), 代入得抛物线方程2114y x =-.(2) 把D (4,-m ) 代入抛物线方程2114y x =-,得m =3, ∴D (4,3), DO =5.∴d =5, ∴t =-2.即点M 纵坐标的最小值为2.x例5如图,抛物线y =12x 2-1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点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不包括A 、B ),PM ⊥x 轴于点M ,点P 的横坐标为t .(1)若-1<t <1,求证:OP +PM 为定值,并求出该值.(2)P (t ,12t 2-12),OP 12t 2+12,PM =12t 2-12,∴OP -PM =1.例6.如图,过点F (0,1)的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y =14x 2交于M (x 1,y 1)和N (x 2,y 2)两点(其中x 1<0,x 2>0).(1)求x 1·x 2的值.(2)分别过M ,N 作直线l :y =-1的垂线,垂足分别是M 1,N 1,连接FM 1,FN 1,判断△M 1FN 1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1)∵直线y =kx +b 过点F (0,1),∴b =1;∵直线y =kx +1与抛物线y =14x 2交于M (x 1,y 1)和N (x 2,y 2)两点, ∴可以得出:kx +1=14x 2,整理得:14x 2-kx -1=0,[∵a =14,c =-1,∴x 1·x 2=-4, (2)△M 1FN 1是直角三角形(F 点是直角顶点).理由如下:∵FM 12=FF 12+M 1F 12=x 12+4,FN 12=FF 12+F 1N 12=x 22+4, M 1N 12=(x 2-x 1)2=x 12+x 22-2x 1x 2=x 12+x 22+8,∴FM 12+FN 12=M 1N 12, ∴△M 1FN 1是以F 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轨迹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1:y=ax2-4a+4(a<0)经过第一象限内的定点P.%①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②若a=-1,点M坐标为(2,0)是x轴上的点,N为抛物线C1上的点,Q为线段MN的中点.设点N在抛物线C1上运动时,Q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C2,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解:①∵y=ax2-4a+4=a(x2-4)+4∴x2-4=0,解得x=2或x=-2(舍去),则y=4,∴点P的坐标是(2,4);②设点Q的坐标为(x Q,y Q),点N的坐标为(x N,y N).∵M(2,0).由点Q是线段MN的中点,可以求得,x N=2x Q-2,y N=2y Q.∵a=-1,∴抛物线C1的解析式为y=-x2+8.∵点N在抛物线C1上,∴y N=-x N2+8.∴2y Q=-(2x Q-2)2+8,即y Q=-2x Q2+4x Q+2,∴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y=-2x2+4x+2.习2(2)如图1,直线y=kx-k2(k>0)与抛物线y=ax2有唯一的公共点.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已知点A(0,1),直线l:y=-1,如图2,P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PB⊥l于B点,连PA、PB,求证:AB平分∠OAP.图1图2解:①22y kx ky ax⎧=-⎪⎨=⎪⎩,ax2-kx+k2=0,△=k2-4ak2=0,a=14,y=14x2.②证明:设P(t,14t2),PA14t2+1,PB=14t2-(-1)=14t2+1,PA=PB,∴∠PAB=∠PBA,∵PB⊥l,∴PB∥y轴,∴∠PBA=∠OAB,∴∠PAB=∠PAB,∴AB平分∠OAP.。
第5讲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第5讲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知识点回顾1.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形式:①一般式:(a、b、c为常数,a≠0)②顶点式:(a、h、k为常数,a≠0),其中(h,k)为顶点坐标。
③交点式:,其中是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且a≠0,(也叫两根式)。
2. 二次函数的图象①二次函数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轴的抛物线,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a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即形状)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②任意抛物线可以由抛物线经过适当的平移得到,移动规律可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具体平移方法如下表所示。
③在画的图象时,可以先配方成的形式,然后将的图象上(下)左(右)平移得到所求图象,即平移法;也可用描点法:也是将配成的形式,这样可以确定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然后取图象与y轴的交点(0,c),及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c);如果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就直接取这两个点(x1,0),(x2,0)就行了;如果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那应该在对称轴两侧取对称点,(这两点不是与y轴交点及其对称点),一般画图象找5个点。
3. 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二次函数a、b、c为常数,a≠0(a、h、k为常数,a≠0)a>0 a<0 a>0 a<0图象(1)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1)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1)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1)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性 (2)对称轴是x=,顶点是()(2)对称轴是x=,顶点是()(2)对称轴是x=h,顶点是(h,k)(2)对称轴是x=h,顶点是(h,k)质(3)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3)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时,y有最小值,(4)抛物线有最高点,当时,y有最大值,(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x=h时,y有最小值(4)抛物线有最高点,当x=h时,y有最大值4. 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最值的方法①配方法:将解析式化为的形式,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直线,若a>0,y有最小值,当x=h时,;若a<0,y有最大值,当x=h时,。
二次函数的根轨迹分析
二次函数的根轨迹分析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里常见的一类函数,其一般形式为f(x) = ax²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且a ≠ 0。
本文将对二次函数的根轨迹进行分析。
1. 根的判别式二次函数的根取决于其判别式Δ = b² - 4ac 的取值情况。
根据Δ的正负性,可以将根的情况分为三种:a) 当Δ >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当Δ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当Δ < 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但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2. 根轨迹的特征根轨迹可以反映出二次函数方程的根的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三种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 当Δ > 0 时,根轨迹为两条不相等的实数轨迹。
b) 当Δ = 0 时,根轨迹为一条实数轨迹。
c) 当Δ < 0 时,根轨迹为两条共轭复数轨迹。
3. 根轨迹的形状根轨迹的形状与二次函数的系数a、b、c有关。
具体来说:a) 当a > 0 时,根轨迹开口向上,表示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
b) 当a < 0 时,根轨迹开口向下,表示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
此外,根轨迹在x轴上的截距可以通过求解方程f(x) = 0来得到。
根据韦达定理可知,一元二次方程f(x) = ax² + bx + c的根之和等于-b/a,根之积等于c/a。
因此,根轨迹在x轴上的截距为(-b/a, 0)。
4. 根轨迹的图示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示二次函数的根轨迹。
例题:考虑二次函数f(x) = 2x² - 3x - 2。
首先,计算判别式Δ = b² - 4ac = (-3)² - 4(2)(-2) = 49,由Δ > 0得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其次,计算根的数值。
根据韦达定理可知,根之和为3/2,根之积为-2/2,即1/2。
因此,根轨迹在x轴上的截距为(-3/4, 0)。
最后,绘制根轨迹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求x1·x2的值.
(2)分别过M,N作直线l:y=-1的垂线,垂足分别是M1,N1,连接FM1,FN1,判断△M1FN1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直线y=kx+b过点F(0,1),∴b=1;
例3、例4、例5、例6
模块一抛物线特殊点轨迹问题
题型一抛物线顶点的轨迹
例1.(1)已知抛物线y= -4ax+4 +a-1,当实数a变化时,抛物线的顶点D都在某条直线l上,求直线l的解析式.
解:∵y= -4ax+4 +a-1= +a-1,∴D(2a,a-1).
x-1.
②若a=-1,点M坐标为(2,0)是x轴上的点,N为抛物线C1上的点,Q为线段MN的中点.设点N在抛物线C1上运动时,Q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C2,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
解:①∵y=ax2-4a+4=a(x2-4)+4,该函数图象过第一象限内的定点P,
∴x2-4=0,解得x=2或x=-2(舍去),则y=4,
(1)若-1<t<1,求证:OP+PM为定值,并求出该值.
(2)若t<-1或t>1,求证:OP-PM为定值,并求出该值.
证明:(1)P(t, t2- ),OP= = t2+ ,PM= t2- ,
∴OP+PM=t2.
(2)P(t, t2- ),OP= = t2+ ,PM= t2- ,
∴OP-PM=1.
【解】(1) ;
[
∵AO=2CO,C(0,-1),∴A(-2,0), 代入得抛物线方程 .
(2) 把D(4,-m) 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m=3, ∴D(4,3),DO=5.∴d=5, ∴t=-2.
(3) 分别过点E、F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K,连接OE,OF.
由(2)知EN=EO,FK=FO.
;
(2)已知抛物线 :y= +2ax+2x-a+1,当实数a变化时,抛物线 的顶点D都在某条抛物线 上,求抛物线 的解析式.
解:∵ :y= +2ax+2x-a+1= - -a+1,∴D(-a-1,- -a+1).
∵抛物线 的顶点D都在某条抛物线 上,∴抛物线 的解析式为:y=- +x+2.
练习
(1)已知抛物线y=- +2ax- 的顶点为P,当a变化时,点P总在直线l上.求直线l的解析式;
∴点P( , ).
【
例4.如图1,P(m,n)是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l是过点(0,-2)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过点P作直线PH⊥l于点H.
(1)填空:m=0时,OP=______________,PH=_____________;当m=4,OP=____________,PH=____________.
(1)直接写出抛物线 的解析式;
(2)如图1,y轴上是否存在定点F,使得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P到x轴的距离与PF的长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
(3)如图2,D为抛物线 的顶点,P为抛物线 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PH⊥x轴于点H,连接DP,求PH+PD的最小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
图1图2
【解】(1) 抛物线 的解析式 ;
①当EF不过O点时,在△EOF中,∵OE+OF>EF,∴EN+FK>EF=8.
②当AB过O点时,∵OE+OF=EF,∴EN+FK=OE+OF=EF=8.
∴EN+FK≥8.又MH= (EN+FK)≥4,∴MH的最小值为4
即点M纵坐标的最小值为2.
?
例5
如图,抛物线y= x2- 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不包括A、B),PM⊥x轴于点M,点P的横坐标为t.
∴点P的坐标是(2,4);
②设点Q的坐标为(xQ,yQ),点N的坐标为(xN,yN).∵M(2,0).
-
由点Q是线段MN的中点,可以求得,xN=2xQ-2,yN=2yQ.
∵a=-1,∴抛物线C1的解析式为y=-x2+8.
∵点N在抛物线C1上,∴yN=-xN2+8.
∴2yQ=-(2xQ-2)2+8,即yQ=-2xQ2+4xQ+2,
解:(1)∵y=kx+2k+4=k(x+2)+4,令x+2=0,则x=-2,y=4,∴C(-2,4).
(2)当k=-2,y=-2x,设D(m,-2m),则E(m, ),P(m, -m),∴y= -x.
/
练习
(1)如图,抛物线y= -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在直线BC上,过点P作PQ∥y轴交抛物线于点Q,G是线段PQ的中点,求点G的轨迹的解析式.
解:∵y=- +2ax- =- +4a-4,∴P(a,4a-4).
∵当a变化时,点P总在直线l上,∴直线l的解析式为:y=4x-4.
/
(2)已知,直线 :y= x,抛物线 :y=a +6ax+7a的顶点A在直线 上.求抛物线 的解析式.
解:∵ :y=a +6ax+7a=a -2a,∴A(-3,-2a).
∵点A在直线 上,∴-2a= ×(-3),∴a=1,∴抛物线 的解析式为y= +6x+7.
题型二中点的轨迹问题
例2.如图,已知直线AB:y=kx+2k+4与抛物线 :y= 交于A、B两点.
(1)直线AB总经过一个定点C,请求出点C坐标;
(2)若k=-2,点D在直线AB上,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 于点E,P是线段DE的中点,设点D在直线AB上运动时,P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求抛物线 的解析式.
(2)对任意点P,猜想OP与PH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2,若A、B是抛物线 上的两个动点且AB=6,求A、B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图1图2
【解】(1)OP=1,PH=1;OP=5,PH=5.
(2)OP=PH.
设点P(x, ),
@
则 . 即OP=PH.
(3)分别过点A、B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接OA,OB.
(1)求抛物线方程;
(2)①若D(4,-m)为抛物线 上一定点,点D到直线l的距离记为d,当d=DO时,求t的值;
②若D为抛物线 上一动点,点D到①中的直线l的距离与OD的长是否恒相等,说明理由;
(3)如图2,若E、F为上述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EF=8,线段EF的中点为M,求点M纵坐标的最小值.
图1图2
解:设P(x, ),则
= + = ,
= = ,
∴ = ,∴PF=PH.
(
(2)已知点M(2,3),F(0, ),点P(m,n)为抛物线y= 上一动点,则用含m的式子表示PF= ;PF+PM的最小值是 .
设P(m, ),则
= + = ,∴PF= .
^
练习
将抛物线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
∴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y=-2x2+4x+2.
习2
(2)如图1,直线y=kx-k2(k>0)与抛物线y=ax2有唯一的公共点.
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已知点A(0,1),直线l:y=-1,如图2,P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PB⊥l于B点,连PA、PB,求证:AB平分∠OAP.
解:① ,ax2-kx+k2=0,△=k2-4ak2=0,a= ,y= x2.
②证明:设P(t, t2),
PA= = t2+1,PB= t2-(-1)= t2+1,
PA=PB,∴∠PAB=∠PBA,∵PB⊥l,∴PB∥y轴,∴∠PBA=∠OAB,
∴∠PAB=∠PAB,∴AB平分∠OAP.
M1N12=(x2-x1)2=x12+x22-2x1x2=x12+x22+8,∴FM12+FN12=M1N12,
∴△M1FN1是以F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
课后作业 二次函数轨迹问题
习1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1:y=ax2-4a+4(a<0)经过第一象限内的定点P.
①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点F的坐标(0,2).
作PH⊥x轴于H,设得抛物线 上点P(x, ),
则 . 即PF=PH.
(3) 由(2)PH=PF,∴PH+PD=PF+PD,
∴当F,P,D在一直线上的,PF+PD值最小, 即PH+PD最小.
此时∵F(0,2),D(4,3),∴最小值为PF= ,
又直线DF为 , 由 , 得 ,
解:易知B(3,0),C(0,-3),可求BC解析式为y=x-3.
设P(m,m-3),则Q(m, -2m-3),G(m, - m-3),∴y= - x-3.
(2)如图,N为抛物线 :y=- +8上一动点,点M(2,0)在x轴上,Q为线段MN的中点,设点N在抛物线 上运动时,Q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求抛物线 的解析式.
解:设N(m,- +8),则M(2,0),Q( +1,- +4), :y=-2 +4x+2.
`
模块二焦点与准线
知识导航
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其中定点叫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叫抛物线的准线.
例3(1)如图,抛物线y= 的焦点F(0, ),准线l的解析式为y=- ,求证:抛物线y= 上任意一点P到点F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l的距离,即PF=PH.
由(2)知OB=BD,OA=AC.
①当AB不过O点时,在△AOB中,∵OB+OA>AB,∴BD+AC>AB=6.
②当AB过O点时,∵OB+OA=AB,∴BD+AC=AB=6.
综上所述BD+AC≥6,
即A,B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6.
<
练习
如图1,在以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1),连接AC,AO=2CO,直线,过点G(0,t)且平行于x轴, .
∵直线y=kx+1与抛物线y= x2交于M(x1,y1)和N(x2,y2)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