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法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 导学案 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乘分数
3、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 教学提示:分数乘分数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对于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比较容易,但是,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即算理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为此,课本没有单独教学分数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
同时也没有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教材中安排了一道例题——例4,例4的任务就是教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直接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类推出求53hm ²的21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出算式53×21。
然后探索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较难理解,通过两个层次来帮助学生理解。
先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问题,再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21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可分两步操作。
第一步在示意图上先涂出1时耕地的面积,即这块地的53,第二步再涂出21时耕地的面积,即53hm ²的21,直观地得出53hm ²的21是103hm ²。
在此基础上,根据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第(2)个问题,4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与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最后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分数意义和算理,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用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观察、交流、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4 页例 4 、“试一试”、课堂活动第 2--4 题,第 6 页练习一第 9 题、第 11 题。
【教学目标】1. 通过直观操作,结合图意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 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能力。
3. 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位学生准备一张长 15cm 、宽 10cm 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大家请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分西瓜)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八戒寻来一个大西瓜,悟空说:“八戒,我来出道题考考你。
我们每人吃这个西瓜的51,我们 4人一共吃了多少? ”“这还不容易, 51×4= 54。
”八戒不以为然地说。
悟空又说:“再出一题,如果这次答对了,我的那份给你。
呆子听题,让你先吃这个西瓜的 54的41 ,你应该吃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八戒急得抓耳挠腮。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八戒吃了多少西瓜吗?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今天的内容吧﹗二、探究新知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1)复习分数乘整数。
(2)初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 3 )引出课题。
教师:这道分数乘法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算式有什么区别?师生共识:这是一道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算式。
我们今天就一起探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2.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4)交流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两个算式,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在交流中归纳总结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师:学习这些知识后,前面故事中八戒吃了多少西瓜的问题,你会解决了吗? 该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 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_西师大版()
一分数乘法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学内容:“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教科书第3~6页,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学提示:分数乘分数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页例4,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一第8、10、11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结合图意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形分析,帮助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2/3×3 1/8×8 3×2/9 7×3/147/10×5 2/15×8 8/9×0 3/5×4抽学生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二、探究新知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展示例4:(拖拉机耕地的画面和有关条件)拖拉机每小时耕地3/5公顷,2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教师:怎样列式,为什么?3/5×2=3/10(公顷)(表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3/5公顷的2倍是多少?)小黑板展示:拖拉机每小时耕地3/5公顷,1/2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教师: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5×1/2。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探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教师提问:观察3/5×1/2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并指名回答,教师揭示课题:对,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2)思考:3/5×1/2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反馈自己的想法。
(3)教师提问:你们的想法3/10对不对呢?我们可以结合图来表出3/5×1/2。
3/5公顷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用左图表示,求1/2小时耕多少公顷就是求什么?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多少公顷就是求什么?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怎样表示3/5公顷,又怎样表示3/5公顷的1/2呢?结合学生的回答,师生画出图(也可让学生用长方形纸动手折出)。
分数乘分数(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分数乘分数(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一、概念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那么现在我们来学习另一个基础的运算——分数乘法。
二、知识要点1. 乘数与被乘数在分数乘法中,我们要先确定乘数和被乘数。
乘数指的是乘数要重复多少次,被乘数指的是被乘数要被重复多少次。
例如,$2\\times \\frac{1}{3}$,2是乘数,$\\frac{1}{3}$ 是被乘数。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法一样,只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分数乘数和被乘数的分子相乘,得到积的分子;2.将分数乘数和被乘数的分母相乘,得到积的分母;3.将积的分子与积的分母写在一起,就是最终结果。
例如,$2\\times \\frac{1}{3}$ 的计算方法如下:1.2 和 1 分别相乘,得到 2;2.3 和 1 分别相乘,得到 3;3.将 2 和 3 写在一起,得到最终结果 $\\frac{2}{3}$。
3. 分数乘法的规律分数乘法有以下两个规律:1.0 与任何数相乘,得到的积为 0;2.1 与任何数相乘,得到的积为这个数本身。
4. 分数乘法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分数乘法经常被用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其中一个边长是整数,另一个边长是分数。
例如,长方形的长为 2,宽为 $\\frac{1}{3}$,长方形的面积为 $2\\times \\frac{1}{3}=\\frac{2}{3}$。
三、练习题1.计算:$3\\times \\frac{1}{5}$。
2.计算:$4\\times \\frac{3}{4}$。
3.查漏补缺:$5\\times\\frac{2}{3}=\\_\\_\\_\\_\\_\\_\\_\\_\\_$。
4.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为 4,宽为 $\\frac{1}{6}$。
四、思考题1.在分数乘数和被乘数中,哪个数决定了最终结果的大小?2.分子和分母的积有什么作用?五、总结通过本次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乘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规律,学会了应用分数乘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分数乘分数(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分数乘分数(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理解其运算规律,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运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难点1. 分数乘分数运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 分数乘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律,总结规律,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乘分数运算的关键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乘分数2. 板书内容:- 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分数乘分数的运算规律-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分数乘分数的结果。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3. 挑战题:探索分数乘分数运算的其他规律。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节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分数乘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1、教学例2(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降低?分贝现在?分贝80分贝(1)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现在?分贝80分贝?(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
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3、教学例3(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分数乘分数(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分数乘分数(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2.能够应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2.能够应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引入1.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2.让学生思考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律。
2.讲解1.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1.给学生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自己完成。
2.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数乘分数的应用题讨论和解答。
2.展示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点评。
5.作业1.布置适量的分数乘分数计算题目作为作业。
2.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以便下课后教师批改并提供反馈。
五、板书设计1.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分数乘分数的概念、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熟练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数乘分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相应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同时,在讲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时,要注重细节和讲解清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让学生画图、做思维导图、进行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说课稿西师大版()一分数乘法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说课稿一、教材剖析«分数乘分数»是西师版六年级上册«分数的乘法»第3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整数乘分数以及一个数乘分数之后停止学习的。
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络,也是前期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用的基础。
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教材中曾经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内容,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片面展开教学,再经过先生自我探求、观察、归结得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那么。
二、教学目的依据上述教材剖析,思索到先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思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了解分数乘分数意义和算理,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用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处置生活中的基本数学效果。
2.进程与方法:阅历入手操作、画图表示、观察、交流、推导、归结等探求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进程,开展先生的观察、入手、剖析和推理等才干,感受画图剖析效果、研讨效果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求性,阅历知识生成的进程,激起学习数学的兴味;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决计。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针对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先生熟习并感兴味的理想情形。
并经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先生入手操作,来增强先生的感知力,由扶到放,让先生自动探求,获取知识。
针对教学难点,本课遵照三条原那么:直观性原那么、启示性原那么和墨守成规原那么,从教学实践需求动身,设计了一系列先生入手操作的活动及练习整个教学进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说学法:本节课的学习依据知识的迁移,运用转化的思想,经过先生尝试自主探求,把新知识转化为曾经学习过的就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络,适时点拨,激起先生自动探求的愿望。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中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图形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结合图意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整数与分数的乘法和分数与分数的乘法。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图形分析,帮助学生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到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加法、减法,对于分数的基本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数乘法方面,他们可能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可能理解不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形分析和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学习的是分数乘法。
请你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分数乘法呢?2. 学生思考并回答,例如:比如我们需要计算几个相同大小的矩形的总面积,或者计算一些食品的总价等等。
3. 老师:非常好,确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需要用到分数乘法。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个例子,假设一盒饼干的价钱是2元,你想知道3盒饼干的价钱是多少,应3该怎么计算呢?二、引入新知1. 老师:请大家看这张图纸,上面画有一个矩形,我们将其分成3列,每列有2个小矩形。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分数》学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结合图意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知识链接】
【新知探索】
【自我检测】
1、 填空。
(1)分数乘分数,用( )相乘的积作分子,( )相乘的积作分母。
计算分数乘分数时,先( ),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2) 127 的74是( ), 10
3千克的 32 是( )千克。
(3)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8人,其中优秀生占 4
3
,优秀生有( )人。
优秀生中
有
3
2 是女生,优秀生中有女生( )人。
2、 计算。
712514⨯= 5
1898⨯=
5481532⨯⨯= 8
176314⨯⨯=
3、 一个长方形的长49米,宽3
2
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 一台插秧机平均每时插秧95公顷,5
2
时插秧多少公顷?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
2
米。
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法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 导学案 西师大版
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学具
课件
学案
导案
学习过程
独立尝试
1.计算:2/3×3,1/8×7,2/15×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时,指明学生说说5/12×4的计算方法。
2.抽学生说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布置课前预习
点拨自学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拖拉机每时耕地3/5公顷,2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学生尝试解决后,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并指导学困生
指明汇报,教师板书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先算种玫瑰的面积,再算种红玫瑰的面积
20×3/4×3/5=9(公顷)
(2)先算红玫瑰的面积占20公顷的几分之几,再算红玫瑰的面积
20×(3/4×3/5)=9(公顷)
组内交流,老师点拨。
合作考试
小组组长提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20公顷土地,你能画图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吗?
分组画图,合作谈论,最后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图,统一订正。
按照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播。
交流解惑
让学生尝试解决,发现方法
教师提问:要求种了多少公顷红玫瑰,应该怎么列式解决呢?结合图,先自己独立思考,在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写在练习本上。
提问:怎么样列式,为什么?
3/5×2=6/5(公顷)
表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3/5公顷的2倍是多少?
拖拉机每时耕地3/5公顷,1/2时耕地多少公顷?
3/5×1/2
表示求3/5公顷的1/2是多少?
按照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播。
交流解惑
探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 分数乘分数导学案
提示
知识准备: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参考答案
1. 75
2. × =
3. × = (公顷)
4.这个分数几分之几
5.略
6. 7. ×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的()是多少。
5.预习后我还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相乘的积作(),用()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时,先()再()可以使计算简便。
6.计算下面各题。
× = × = × =
7.校园面积的 是空地,空地的 准备铺草坪,铺草坪的面积占校园面积的几分之几?
2分数乘分数
项目
பைடு நூலகம்内容
1.计算下面各题。
×5= ×6=100× =
2.思考:羊村里的试验田要试种新草,喜羊羊种植的面积是试验田的 ,懒羊羊种植的面积是喜羊羊种植面积的 ,懒羊羊种植的面积占这块试验田的几分之几?
3.例:拖拉机每时耕地 公顷, 时耕地多少公顷?
分析与解答:
每时耕地 公顷,求 时耕地的面积就是 公顷的 是多少,也就是求 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精品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
【精品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分数乘分数的定义、计算规则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定义和计算规则;2. 能够熟练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3. 能够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规则的推导和理解;2. 分数乘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分数的乘积。
2. 讲解:讲解分数乘分数的定义和计算规则,通过示例进行演示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巩固计算规则。
4. 应用: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规则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分数乘分数2. 定义和计算规则3. 示例演示4. 练习题目5. 实际问题应用作业设计: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练习题;2. 实际问题解决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定义和计算规则,并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以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规则的推导和理解;2. 分数乘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规则的推导和理解在分数乘分数的教学中,计算规则的推导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 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 说课稿西师大
➢说课设计一分数乘法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数乘分数》是西师版六年级上册《分数的乘法》第3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整数乘分数以及一个数乘分数之后进行学习的。
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期进一步学习乘法应用的基础。
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教材中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内容,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全面展开教学,再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观察、归纳得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分数意义和算理,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用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观察、交流、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针对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景。
并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针对教学难点,本课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及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说学法:本节课的学习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就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师让学生尝试、观察、讨论、探究中获取知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学具
课件
学案
导案
学习过程
独立尝试
1.计算:2/3×3,1/8×7,2/15×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时,指明学生说说5/12×4的计算方法。
2.抽学生说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布置课前预习
点拨自学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拖拉机每时耕地3/5公顷,2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提问:怎么样列式,为什么?
]分数乘法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
学习
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4,练习一第8题10----15题
学习
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结合图意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导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思考:让学生独立计算后,说出计算方法
教师讲解画图
最后进行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够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
组内交流,老师点拨。
合作考试
1.让学生根据算式涂一涂
1/2×1/4,2/3×3/4
2.计算
2/3×2/5,3/8×5/6,3/4×8/9
6/11×2/9×66
3/5×2=6/5(公顷)
表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3/5公顷的2倍是多少?
3/5×1/2
表示求3/5公顷的1/2是多少?
按照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播。
交流解惑
探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问:观察3/5×1/2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1)3/5米的2/3是多少米?
(2)7/8吨的1/2是多少吨?
4.插秧机平均每时插秧8/9公顷,3/4时可以插秧多少公顷?9/4时可以插秧多少公顷?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自我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分数乘法,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约分的方法,你还有哪里不懂的知识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