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级诊疗的实现之日,也就是医改的成功之时。”前段时间,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在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70号文)明确提出了分级诊疗的目标,“两年逐步完善,初见成效;五年全面提升,成熟定型”。目前,全国共有近20个省市出台了分级诊疗政策,医联体、“三师共管”、“1+1+1自愿签约”多种形式精彩纷呈。试点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领域,涵盖最集中的疾病谱。

供给侧改革逐渐发力,将对市场格局产生哪些影响?企业如何应对?

影响未来市场格局

⒈市场结构变化

国内外多家专业机构联合对中国的疾病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表明,城市化、收入增加和老龄化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突增。在1990年,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非常类似,导致居民健康损害的主要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卒中。20年后,损害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评估还显示,膳食因素、高血压和烟草是影响中国居民预期寿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疾病结构的变化决定了药品市场的结构变化,与前四大疾病密切相关的大类,抗肿瘤、心血管、中枢神经、消化道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预计2019年这四大类药物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一半,达到51.8%。在IMS研究的11个慢病中,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三个最大用药规模的病种。基层市场的品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与慢病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晚期肿瘤、慢性肾病等将成主角,市场规模和市场比重双双提升。

终端市场结构中,公立医院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014年达到了69%。基层医疗机构的比重由8%上升到9%,零售终端则由26%降低到23%。随着分级诊疗的全面深入推进,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的用药比重有望下降,基层市场快速上升。零售在电商和医保等相关政策支持下,迎来新的发展拐点。电商可能成为重要的终端渠道。大医院、基层市场、零售、电商等终端市场的多元化和均衡发展,更好地适应了医疗服务和用药需求的新变化。

2消费行为变化

我国因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5%,医疗费用负担占全国疾病负担的70%。由于基层能力不强、药物种类较少等原因,大量慢病患者习惯上涌向大医院。调研发现,到大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中,83%-85%是慢性病患者,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占据了慢性病的主体,他们仅单纯开药就为三级医院贡献了30%的门诊量。

厦门市的分级诊疗实践则表明,2015年1-7月,全市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量同比下降15.5%,基层社区诊疗服务量同比上升了36.3%。厦门的改革目标是,到2015年底三级医院的门诊量要同比下降35%以上,基层上升35%以上。

分级诊疗带来终端消费分布结构的大调整。两年内实现90%的患者留在县域内就诊,70%以上的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等目标,意味着两年内,三级医院1/5-1/3左右的门诊量会分流到基层,下沉的患者用药需求可能在多个渠道得到满足,包括社区卫生、社会药房、DTP药房、电商等渠道。

应对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强基层、建机制”是医改的基本方向。随着整合式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三级医院的一部分门诊量将会转移到基层。其他终端市场例如社区卫生、社会药房、医药电商,可能产生更多的增量机遇。基层强、机制活、患者下沉、终端分化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新形势下,企业应当未雨绸缪,因势而变,调整经营策略,认真思考客户到哪里去了?客户的行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还可以为谁服务?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是否适应新变化?企业使命在新阶段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等等。

⒈因人制宜,关注健康需求

分级诊疗不仅改变患者的就医行为,而且促进健康观念的转变。在全科医生等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干预下,患者的就医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变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不同慢病患者的细分人群,他们的产品需求不再局限于药品,而是拓展到相关的家用医械、营养品、保健品等相关产品领域。还会产生许多信息咨询、健康生活等服务需求。

相应地,企业应当关注目标人群的需求变化,深入调研产品和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优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实现转型发展。

2服务延伸,拓展医卫边界

推进分级诊疗是一项系统工程,卫生系统首当其冲,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例如,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如何增加数量和提升能力培训?基层社区卫生中心的药品销售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如何有效管控药房的成本?大量慢病患者下沉后,如何满足多层次的药品需求?如何提升信息化,有效支持管理和服务?如何建立广泛有效的疾病管理体系……客户的困难就是新的市场机遇。这些挑战和压力给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能否拓展医疗和医药的服务边界,延伸到医疗系统内部,帮助客户解决关键问题,从而实现新的发展?

商业企业专长于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可以探索物流服务延伸、药房托管、处方外配等多种方式的合作,还可以在品种保供、信息化和疾病管理等方面助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如,上海的社区综改探索了定点药房处方外配方式,药品制造企业也有拓展的空间,在全科医生培训、疾病管理、用药依从性等方面,都存在拓展服务边界的机会。

3服务外包,深化工商合作

继。未来“十三五”的改革将是整合式医改。分级诊疗作为整合式改革的举措,它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根本上**看病难题,是关乎全局的问题。所以,分级诊疗不再仅仅是一项卫生管理措施,而是影响公立医院改革全局性的战略性举措。国家出台专门的政策进行指导,在2016年国家卫计委的六大重点工作中,“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列入其中。

基本内涵

分级诊疗,就是患者根据病种和病情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选择到适宜的医疗机构,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分级诊疗是针对疾病的连续性治疗。虽然治疗的场所可能不非一个固定的医疗机构,但治疗的过程是连续的,信息相通、行为相接。

首诊地点的选择权仍在患者。“基层首诊”是政策的导向,不是强制性的规定。患者如果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仍可以自由选择首诊的医疗机构。高级别医院内的自费、特需、收费较高的普通门诊通道依然存在。

转诊的决定由医务人员做出。基层首诊之后是否需要向上转诊,由全科医生或者家庭医生决定;在二三级医院医治后何时转回基层进行康复护理,则由主治医生确定。双向转诊属于医疗行为的一部分,医生需要征求患者的意见,但患者不可能代替医生做出决策。

分级诊疗是相关领域的综合改革。它融合了医保支付、远程诊疗、多点执业、基本药物等众多领域的配套制度,是系列化的制度安排。

顶层设计

作为卫生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基本医疗卫生法》被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为一档项目。分级诊疗是立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认为,“分级诊疗是基本卫生法中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最重要的内容。需要从制度、机构和个体层面做出考虑,要明确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强分级诊疗的机制和制度建设。”

去年国办发的70号文《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整体部署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新格局。文件提出了2017年和2020年分级诊疗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两大方面工作举措:一方面,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具体采取6项措施;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包括6项制度机制。

分级诊疗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关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开始实施,财政、医保和价格等各项配套措施在各地的探索试点中持续跟进,并与分级诊疗各项政策相衔接。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框架下可望基本建成并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