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合集下载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泡书,网络大神作者孵化平台】视角和人称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有时候二者关系也挺密切的——比如第一人称与第一视角很多时候是相通的。

但是,视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披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它的分类是这样的:全知(即上帝)视角、限制视角、完全客观视角。

而人称也是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一、全知视角(上帝俯瞰)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作用:1、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2、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二、有限视角(凡人目光)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也有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比如《福尔摩斯》就是第二人称,虽然是以花生我的口吻说,但都是在说主角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小说创作中的视角选择

小说创作中的视角选择

小说创作中的视角选择视角是小说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不同的视角选择会影响整个故事的叙述效果和读者的视角。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故事情节来选择适合的视角,以达到最佳的故事叙述效果。

第一人称视角是最常用的一种视角。

这种视角非常有个人化,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人公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让故事更具情感共鸣,让读者深入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然而,第一人称视角也有其不足之处。

由于视角受限于主人公的认知范畴,读者只能了解到主人公所知道的信息,无法了解其他角色的想法和行动。

若主人公的经历过于复杂,其记忆也会出现漏洞,影响故事叙述的真实性。

因此,在故事情节复杂、众多角色的小说中,如何准确地表达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就成了一个难题。

这时,就需要使用第三人称视角。

这种视角有时候也称为“客观视角”,可以让作者更为客观地描述故事情节和每个角色的动态。

第三人称视角有时候可以让作者穿梭于不同的场景之间,同时描写不同角色的行为和思想,为读者提供更为完整的故事情节。

然而,第三人称视角也有其不足之处。

不同于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缺乏“人性化”的特点,难以深刻揭示每个角色内心世界,读者也难以深入融入故事情节中。

此外,在传达情绪和感受时,第三人称视角也会有所不足。

在写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视角选择,即“多角度视角”。

这种视角可以让作者在写作中自由地切换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故事情节和角色间的关系。

相比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多角度视角更为灵活,可以针对不同角色切换视角,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视角。

但是,使用多角度视角也不是没有风险。

在不同角色的视角切换时,需要注意每个角色的口音、行为和想法的不同,避免出现混淆和不真实的情况。

综上所述,小说创作中的视角选择需要根据故事情节和需求来进行选择。

第一人称视角可以深入地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第三人称视角则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视角和更为整体的故事情节展示,而多角度视角可以在这两种视角之间兼顾。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丰富多彩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着读者。

而叙事视角的选择,就像是为小说打开了不同的窗户,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故事中的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即故事由“我”来讲述。

这种视角能够让读者迅速地与主人公建立起亲密的联系,仿佛读者正亲身经历着主人公所经历的一切。

“我”的内心想法、情感波动和个人经历都能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老舍以祥子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祥子在那个黑暗社会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痛苦与无奈。

通过“我”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公、人性的丑恶以及梦想的破灭。

第一人称叙事的优点在于其真实性和亲切感。

读者容易产生共鸣,仿佛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了喜怒哀乐。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视角的限制,“我”无法知晓其他人物的内心想法,对于故事的全貌可能了解得不够全面。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叙事是小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视角,叙述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被称为“他”“她”或“他们”。

在这种视角下,叙述者可以自由地穿梭于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更加全面和宏观的故事画面。

比如《红楼梦》,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细致地描绘了众多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封建家族的兴衰。

第三人称叙事的优点是视角广阔,可以全方位地展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但有时可能会让读者在情感上与人物产生一定的距离。

三、全知全能叙事视角全知全能的叙事者就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了解故事中所有人物的想法、过去和未来。

这种视角能够让读者对故事有最全面、最深入的了解。

例如《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以全知全能的视角,不仅展现了战场上的波澜壮阔,还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揭示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这种视角也可能会让读者觉得故事过于完美和不真实,因为现实中没有人能够拥有如此全面的了解。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技巧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技巧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技巧视角是指作者用来叙述故事或表达观点的角度。

在写作过程中,正确选择适合的视角对于传达作者意图和触动读者情感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写作中的视角选择技巧,并分析其对作品的影响。

一、视角的分类1.第一人称视角:以第一人称代词“我”作为叙述者,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展示故事。

如:“我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心里涌起一股温暖。

”2.第三人称视角:以“他/她/它”作为叙述者,通过客观的视角描绘故事。

如:“他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的海洋,心中充满了渴望。

”二、视角的选择技巧1.故事的需要: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视角来传达。

第一人称视角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增强读者的代入感;而第三人称视角则更适合叙述客观、客观的情节和事件。

2.情感的传达:视角选择也要考虑到情感的传达需求。

若情感较为复杂深沉,可以选用第一人称视角,以更直接地呈现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和挣扎;而轻松诙谐的情感则可以使用第三人称视角,以更客观幽默的方式传达。

3.读者的预期:作品的受众也是视角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若受众偏向年轻读者或需要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可以选用第一人称视角;而对于需要展现更广泛视野的作品,第三人称视角会更适合。

三、视角选择对作品的影响1.故事真实感:视角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于故事的真实感受。

不同的视角会呈现不同的细节和情感,影响读者对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情感共鸣:通过正确的视角选择,可以增强读者与作品的情感共鸣。

读者通过与主人公的身份融入,更能够代入角色,体会到作者带来的情感冲击。

3.叙事效果:视角选择还决定了作品的叙事效果。

不同视角传递出的信息和观点会以不同的方式触动读者,影响他们对作品的评价和理解。

总结:视角是写作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巧,正确的视角选择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应根据故事情节、情感表达和读者预期等因素来灵活运用不同的视角,以达到写作目的和提升阅读体验的效果。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方法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方法

写作中的视角选择方法视角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和观察角度。

一个合适的视角选择可以为文章增添立体感和真实感,让读者更好地参与到故事或论述中。

本文将介绍写作中的视角选择方法,并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和目的,选择最适合的视角来进行表达。

一、第一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是指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来讲述或描述故事发生的事情。

它可以让读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与故事产生共鸣,深入了解主人公的感受和思想。

通过这种视角,读者可以更直接地体验到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情节发展。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经历了一次特殊经历后的内心变化时,可以选择第一人称视角,让读者更加接近主人公的思维和情感,增强共鸣感。

二、第三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是指以第三人称的身份来叙述或描述故事发生的事情。

它可以提供客观、中立的观察角度,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多个角色的行为和思想。

通过这种视角,读者可以更好地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例如:在叙述一个复杂社会关系纠葛的故事时,可以选择第三人称视角,让读者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全面了解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心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

三、多重视角多重视角是指通过切换不同的视角来叙述或描述故事发生的事情。

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看到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观点和感受,增加故事的立体感和多样性。

通过这种视角的切换,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可以选择切换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表达不同的观点,通过对比和对话的方式来展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四、客观视角客观视角是指以客观的态度来叙述或描述事物发生的事实。

它不涉及主观感受和情感色彩,在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中常常使用。

通过客观视角来呈现事实,可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客观性。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文章时,可以选择客观视角来描述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读者获得真实的知识和理解。

五、主观视角主观视角是指以主观的态度来叙述或描述事物发生的事实。

小说视角知识点总结初中

小说视角知识点总结初中

小说视角知识点总结初中
视角是指小说中的故事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叙述的,不同的角度会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和人物。

小说的视角通常分为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全知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是由一个角色亲自讲述的,读者只能了解这个角色所看到的、所想的和所知道的。

这种叙述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但却无法了解其他角色的内心活动,所以有时会限制故事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由一个旁观者进行叙述,旁观者也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一个虚构的角色,读者可以了解到所有角色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这种叙述方式能够让读者全面了解故事中的各个角色,但却无法深入地了解某一个角色的内心。

全知视角:在全知视角中,旁观者知道所有角色的感情和想法,并能够自由地切换不同角色的视角进行叙述。

这种叙述方式是最具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读者可以了解到所有角色的内心活动,但有时也会使读者感到距离和冷淡。

不同的视角会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作者需要结合自己的故事情节和创作风格选择合适的叙述视角。

在创作中,作者也可以尝试不同的叙述方式,以达到更好地叙述效果。

视角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

视角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

视角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视角是指作者通过哪个角度来叙述故事或表达观点的方式。

在写作中,视角的选择对于文章的效果和读者的阅读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视角可以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因此,掌握视角的运用技巧对于提升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角,并探讨它们的运用技巧。

一、第一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是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叙述故事或表达观点。

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感受和经历。

这种视角能够使读者更加亲近主人公,增强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在运用第一人称视角时,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使用一致的人称和时态。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应该保持一致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时态,以避免读者的困惑和混淆。

2. 刻画主人公的个性和特点。

通过主人公的语言、行为和思想等方面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和特点。

3. 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或者直接叙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可以增强读者对主人公的感同身受。

二、第三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是指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故事或表达观点。

通过第三人称视角,读者可以客观地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观点。

在运用第三人称视角时,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选择合适的叙述者。

可以选择一个普通的旁观者作为叙述者,也可以选择一个具有特殊视角的人物作为叙述者,以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2. 切换视角。

在故事中,可以适当地切换不同人物的视角,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增加故事的层次感和复杂性。

3. 描写细节和环境。

通过描写细节和环境,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境和氛围,提升故事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三、多重视角多重视角是指在作品中同时运用多个视角来叙述故事或表达观点。

通过多重视角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增加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在运用多重视角时,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控制视角的切换。

小说写作的十个常用技巧

小说写作的十个常用技巧

小说写作的十个常用技巧(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

如1964年7月5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

此文一开头是: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

我(即文中主角)到一个生产大队去。

由于第一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阴,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电,真是把人急坏了。

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

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意,前头有条沟!”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口塘!”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他会招呼你的。

”可第二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边的堰塘走来。

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

我大吃一惊,喊:“……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

”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路的同志吗”……看到这儿,读者一定禁不住问自己:他是个瞎子吗为什么能那么利索地引人走夜晚呢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明亮呢这就叫作“切入悬念”,下面就等着作者“倒叙事件”——读者也就非读下去不可了。

8 n' J/ a# g0 U# p0 {: m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

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

”(引自《卓别林——伟大的流浪汉》一书),这就告诉我们,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这是第一步。

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

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

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

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

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非常巧妙地作到了这一点。

写作技巧-文学作品几种常见地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文学作品几种常见地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泡书,网络大神作者孵化平台】视角和人称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有时候二者关系也挺密切的——比如第一人称与第一视角很多时候是相通的。

但是,视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披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它的分类是这样的:全知(即上帝)视角、限制视角、完全客观视角。

而人称也是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一、全知视角(上帝俯瞰)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作用:1、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2、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二、有限视角(凡人目光)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也有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比如《福尔摩斯》就是第二人称,虽然是以花生我的口吻说,但都是在说主角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小说的叙述角度

小说的叙述角度

小说的叙述角度一、定义:作家写作小说, 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事角度。

二、分类:小说的叙述视角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这两者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灵活转换。

上帝俯瞰一一全知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第三人称一一他”一陛知或有限视角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举例:比如《项链》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凡人目光一一有限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一一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白。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第一人称一一我”一语限视角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注意:我啼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琳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

三、人称:第一人称(我)是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人。

所有的叙述一般是由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承担的。

第一人称: ①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②便于抒情,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③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将自己和主角进行人物交换.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如鲁迅先生的《祝福》运用了第一人称的笔法,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较为真实的故事。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得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得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泡书,网络大神作者孵化平台】视角和人称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有时候二者关系也挺密切的——比如第一人称与第一视角很多时候是相通的。

但是,视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披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它的分类是这样的:全知(即上帝)视角、限制视角、完全客观视角。

而人称也是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一、全知视角(上帝俯瞰)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作用:1、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2、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二、有限视角(凡人目光)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也有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比如《福尔摩斯》就是第二人称,虽然是以花生我的口吻说,但都是在说主角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赏析角度

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赏析角度

一小说的表达技巧【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明表达效果)。

1.叙事视角(即人称)(1)第一人称: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②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真实自然,但表现受限)(2)第二人称:①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②抒情自由灵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读者。

(亲切抒情)(3)第三人称:①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②更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更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客观灵活、但缺乏亲切)2、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①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第三人称大多是全知视角。

②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中的傻子视角、儿童视角和成人受限视角(没有写人物心理等)。

比如:《尘埃落定》《爸爸爸》(傻子视角),《红高粱》《呼兰河传》(儿童视角),2017全国1《天嚣》(成人受限视角)3.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1)顺序:事件由头到尾依次叙述,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条理清晰。

(2)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可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使叙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叙: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②丰富小说内容,使内容更充实。

③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④深化文章……的主题。

(4)补叙: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丰富了文章内容。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有情节;补叙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性的话。

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

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二小说的语言赏析1.从词语使用及其效果、句式选用及其效果、修辞使用及其效果、整体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分析语言。

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叙述技巧

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叙述技巧

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叙述技巧在小说创作中,叙事视角和叙述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了读者对故事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选择不同的叙事视角和灵活运用各种叙述技巧,作家们能够创造出多样化的作品,让读者更加沉浸其中。

本文将探讨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和叙述技巧,并分析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 叙事视角1. 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是指通过主人公或故事中的某个角色来讲述整个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

同时,也提供了更加亲密的叙事体验。

例如,杰罗姆·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主人公霍尔顿的角度叙述,使读者能够真实感受到他的孤独与反叛。

2. 第三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是指以故事中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既可以是客观的旁观者,也可以是受限的第三人称叙述。

这种叙事方式常用于叙述复杂的故事结构和多重人物关系。

例如,乔治·R.R.马丁的《冰与火之歌》系列采用了多角度的第三人称叙述,让读者可以同时观察到不同人物的行动和心理。

3. 全知叙事全知叙事是指作者从无所不知的角度对故事进行叙述。

通过全知叙事,作者可以自由切换角色的思想和感受,提供全面的故事信息。

例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运用了全知叙事,将读者带入到整个社交圈的复杂关系中,揭示了角色的内心活动和隐藏的动机。

二. 叙述技巧1. 描述与展示通过描述和展示,作家可以向读者传递丰富的画面感和情绪。

通过精准的描写和细腻的语言,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中,勃朗特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主人公的情感反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浪漫的世界。

2. 对话与独白对话和独白是展示角色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读者可以了解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把握故事的推进方向。

同时,角色的独白也可以透露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如渡边淳一的《千针刺出一片白》中,通过主人公的自我独白,读者得以深入了解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小说叙事技巧知识点总结

小说叙事技巧知识点总结

小说叙事技巧知识点总结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叙事手法来刻画人物、描述事件、展现情感,吸引读者的兴趣。

优秀的小说往往采用巧妙的叙事技巧,让故事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以下是一些小说叙事技巧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写作有所帮助。

1. 视角选择小说叙事的第一要素就是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

常见的叙事视角包括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和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

第一人称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他的情感和想法;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则可以在叙述事件时切换不同角色的思维,让故事更加多元;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情节信息,但也需要注意避免信息过载和混淆。

2. 人物塑造在小说叙事中,人物是故事的灵魂。

为了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塑造人物形象需要考虑人物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生活背景等方面的细节。

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言谈举止、心理活动等来展示人物性格,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3. 冲突与起伏故事的冲突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元素。

在叙事中,可以通过设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内心的挣扎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在叙事中适当设置起伏,使故事情节紧凑有序,有利于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4. 描写细节描写细节是小说叙事中的重要技巧。

通过对场景、人物、情感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的世界。

在叙事中,适当的描写细节可以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和吸引力,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

5. 叙事节奏叙事节奏是小说叙事中需要重视的因素。

合理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节奏,适时安排高潮、转折和伏笔,可以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力,引人入胜。

同时,要注意避免故事节奏过快或过慢,要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进行调整。

6. 对话技巧对话是小说叙事中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故事的内涵。

合理运用对话技巧,可以使对话更加自然、生动,有利于提升故事的可读性。

7. 情感抒发情感是小说叙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章写作角度有哪些

文章写作角度有哪些

文章写作角度有哪些
文章写作角度有以下几种:
1. 第一人称角度: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我”为中心,述说个人经历、感受和观点。

例: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户外徒步活动,踏着清晨的阳光,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力量。

2. 第三人称角度:以旁观者的视角,客观描述和分析事物发生的情况、事件的经过以及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例:小明坐在教室里,专心听课,他时不时地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对他的认可之情溢于言表。

3. 多角度叙述:在写作中设定多个人物视角,以多个角度描绘同一个事件或情境。

例:小红站在阳台上,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心里涌起一股无名的思绪。

而在另一间屋子里,小明悄悄地探出头,目送小红的背影,心中满是祝福和牵挂。

4. 主观角度与客观角度相结合:既有个人的主观情感表达,又有客观事实的陈述和分析。

例:在日落的余晖下,我来到海边,远处的海天相接处仿佛是一幅神秘而又美丽的画卷。

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夕阳照在水面上泛起一片金光,我被这幅壮丽的景象所深深吸引。

5. 对立角度:在文章中设置对立的观点,通过对比和辩证的方
法,突出主题或表达观点。

例:有人认为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进步,而另一些人却担忧科技进步过快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和依赖科技的弊端。

以上的角度可以根据具体写作题目和要求进行选择和运用,以达到更好地表达和传达想法的效果。

小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

小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

小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小说是一个用文字来描述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它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事件的记述,也可以是一个众人都能参与的虚构世界。

无论是哪种形式,小说的叙事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情感气氛。

所以,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如何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成为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是指小说中的故事是由主人公或其他角色以自己的视角所叙述的。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可以更好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动机。

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同时,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也可以让读者更加亲近主人公,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

但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也会有一些缺点。

由于故事主要以主人公为叙述者,而且主人公所看到的事情和所知道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所以这种叙事方式常常会造成信息不足或者不准确的问题。

同时,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容易忽视其他角色的内心世界,因此,如果情节要求涉及到其他人物感情变化时,这种叙事方式不是非常适合。

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就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使得读者更能够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是指小说中的故事由观察者来叙述,观察者不参与故事本身,只是作为外部的旁观者来观察和叙述故事的发展。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反映故事背景和对多个角色进行描写。

与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相比,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更加客观和公正,能够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但是,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也有一些问题。

由于观察者并不会揭示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会缺少角色的深入感知。

同时,由于观察者不参与故事本身,所以故事情节可能会更加平淡无奇。

例如:《追风筝的人》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视角,通过叙述多个角色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三、多视角叙事多视角叙事是一种将多个角色的故事交叉叙述的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将不同人物的故事情节交织在一起,形成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现代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技巧

现代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技巧

现代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技巧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吸引着读者。

而在小说的创作中,叙事视角与技巧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如同建筑师手中的蓝图和工具,决定了小说的结构和呈现方式,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故事的理解。

叙事视角,简单来说,就是讲述故事的角度。

常见的叙事视角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叙事,即“我”来讲述故事,能让读者迅速产生亲近感和代入感,仿佛与主人公一同经历种种。

比如在《活着》中,余华以主人公福贵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福贵一生的悲欢离合,那种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坚韧通过“我”的讲述显得格外真实和动人。

第三人称叙事则像是一个全知全能的旁观者,能够自由地穿梭于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更广阔的故事画卷。

像《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运用第三人称,将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兴衰荣辱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奇幻而又真实的马孔多小镇,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第二人称叙事,以“你”为主体展开叙述。

这种视角相对较少,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效果。

比如在一些心理探索类的小说中,通过与“你”的对话,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除了叙事视角,叙事技巧也是现代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其中,倒叙和插叙是常用的手法。

倒叙先展示故事的结局或关键情节,然后再逐步回溯,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其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比如在《呼啸山庄》中,一开始就呈现出山庄的荒凉景象和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行动,然后再慢慢讲述过去的种种,这种倒叙的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插叙则在主线故事的叙述中,适时插入相关的背景、回忆或支线情节,丰富故事的内涵和层次。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就巧妙地运用了插叙,通过对盖茨比过去的回忆,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梦想和痛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此外,现代小说中还常常运用多线叙事的技巧。

多条故事线并行发展,看似独立,实则相互交织,最终汇聚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泡书,网络大神作者孵化平台】视角和人称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有时候二者关系也挺密切的——比如第一人称与第一视角很多时候是相通的。

但是,视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披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它的分类是这样的:全知(即上帝)视角、限制视角、完全客观视角。

而人称也是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一、全知视角(上帝俯瞰)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作用:1、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2、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二、有限视角(凡人目光)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也有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比如《福尔摩斯》就是第二人称,虽然是以花生我的口吻说,但都是在说主角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人物叙述还有种类型是“变换式”,即叙述人没有固定,而是根据需要不断变换人物。

比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就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还用章回分开了。

再比如,你在小说中加入了某个角色的一封信,因此写到那信时就可以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二人称。

另外,由人物叙述的延伸,还有一种特殊类型是“意识流”方式。

它试图最大限度地记录人物的全部内心活动及其过程,把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洞悉了人物全部的心灵奥秘,因此作品的情节也多是人物的意识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一、云端视角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

所以我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具体它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主观型特点是叙述者用第一人称身份或以编著、介绍人身份,直接登场亮相,对故事加以叙述、交代、报道,而且常常通过发表感想与议论来干预叙述的进程。

2.客观型特点是叙述人不直接介入作品,不到处发议论,而是以第三人称来讲故事。

叙述人隐身于叙述过程之内,使读者不能直接发现他的存在。

当然以上两种类型也并不是绝然对立的,有些作品在叙述过程中,也常常交替或混合使用两种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的不足之处在于,因为上帝的存在,他知道的太多,反而让读者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另外作品的悬念也少了许多。

因而这种叙述方式会使参与作品体验感受的较少,不能使读者有再创造的乐趣和联想的能力,限制了读者“再创作”的欲望。

二、人物视角是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一般也采用第一、三人称。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人物叙述还有种类型是“变换式”,即叙述人没有固定,而是根据需要不断变换人物。

如:莫言作品中会经常采用这种变换的方式来使故事发展下去。

另外,由人物叙述的延伸,还有一种特殊类型是“意识流”方式。

它试图最大限度地记录人物的全部内心活动及其过程,把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洞悉了人物全部的心灵奥秘,因此作品的情节也多是人物的意识活动。

主要特点:无论是以何人身份来叙述,感觉是在讲故事,显得真实。

但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叙述人视角被限制,有些空白还要读者去填补。

这对于喜欢参与作品思考的读者而言比较适合,也正好弥补了“云端视角”的不足。

但缺陷在于作品中的叙述人无法叙述自己,受叙述人左右,作者又不好出面干涉,要想知道作品中他人的想法,还真得让读者自己去猜。

另外的不足就是它没有象云端视角那样对全局的全能。

三、纯客观叙事这种叙述视角的特点是客观地叙述所见所闻,将人物的表现、生活场景和事件直接展现给读者。

但作者不参与作品中人物的意识与心理分析,不能作主观评价,只能是客观地展现情景或现场,而不能深入内部,探测奥秘。

由于叙述没有作者的主观性,因而它又不是第一人称的叙事。

这种视角有些象是摄像机,把故事情景直接视频给读者,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显得有些象是记实。

这种叙述方式真实性强,缺少主体引导,没有导游之类的帮忙解释,因而作品的一切进展都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

正是没有叙述人的感情投入,尤其缺乏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感受,过于纯客观,因而作品显得冷漠,难于调动读者的情感。

以上几种常见视角各有长短,实际写作中不要厚此薄彼,尤其是要写好长篇小说,往往仅有一个视角是不够的,只不过根据内容需要,在注意保持叙事角度一致的前提下,取长补短,通过各种视角的转换,灵活自由地变动叙事角度,则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在几种人称的叙述表现上看,第一人称的叙述,一般都能写得感情细腻,真切感强,容易让读者接受。

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而第三人称的叙述,叙述人掌控作品中人物的一切,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完整讲述故事等方面显得比较有优势。

而第二人称叙述写作的情况虽较少见,但也是一种子选手视角。

由于其有“对话“的味道,在对对象的抒情上表现得很强烈,较多地偏重于对往事的反思,许多外人不知道的事,都可以通过“你”的对话方式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运用得当也是值得尝试的。

本回答由文化艺术分类达人李美玉推荐举报| 评论21 0<aalog-action="qb-username" log="pms:newqb,pos:bestreplyer" rel="nofollow"href="/usercenter?uid=49504069236f25 705e79610a" target="_blank" data-img="/DownloadImg/2017/12/2119/1196 27459_3_20171221074958681.jpg先提一下,视角和人称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有时候二者关系也挺密切的——比如第一人称与第一视角很多时候是相通的。

但是,视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披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它的分类是这样的:全知(即上帝)视角、限制视角、完全客观视角。

而人称也是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当然,这些定义体现得最明显的是在短篇小说领域,而短篇和长篇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人喜好长篇,那咱们就权且说一下长篇。

还要强调一点,长篇和短篇区别不小,而且在形式要求上也不一样。

对长篇来说,人称当然可以转换,比如莫言的《生死疲劳》就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还用章回分开了。

再比如,你在小说中加入了某个角色的一封信,因此写到那信时就可以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二人称。

至于第三人称就则太常见了,中国传统小说都是第三人称。

从视角来说,中国的传统小说主要采用上帝视角,即讲故事的人从自己出发讲故事,因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故事来龙去脉都给讲得清清楚楚。

因为古代小说跟评书的渊源很深,而说书人对自己的故事是了如指掌的,所以小说也难免从全知的角度来写。

限制视角,就是以角色为出发点讲述故事,角色可能知道的、感受到的、想到的,讲故事的人就能说,角色不能知道的,讲故事的人就不能说。

以《三国演义》为例。

从“话说天下大势……”开始,上帝就出现了。

刘备跃马檀溪之后拜访水镜先生,这一节写得极为精彩有趣,为徐庶和孔明的出场都打下了铺垫。

这一节,罗贯中用的就是限制视角,就像从刘备的角度来写的一段探索故事,然而自徐庶归刘,操囚其母,视角就又变成上帝了,后来三顾茅庐又换成限制视角……可想而知,这些地方应该是罗贯中演绎发挥的。

可以说,限制视角在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上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首先,读者能从人物的感受中进一步了解人物,产生较强的代入感;其次,未知会导致好奇,进而制造悬念。

完全客观视角倒不多见,某些西方作家总是尝试。

有点像海明威的”冰山法则“,但是不带感情色彩。

其核心就是:隐藏角色的内心,隐藏作者的情感,如实记录人物的言行,一切交给读者评断。

我个人认为,这种小说画面感很强,代入感很差,甚至可以说抛弃了文字的优势,以己之短较影视作品之长。

汉语小说尤其通俗小说真不宜这样做,因为中国艺术向来都是重意不重形的——作者既然都无意了,那还看个什么?《小时代》的问题:至少这一段,不是用的全知视角,无论是写”我“时还是顾里时,用的都是限制视角,所以不存在视角上的混乱。

因为画面和声音都是随着人物移动而展开的,而这些,人物都能感受到。

但是,这里肯定存在人称上的混乱。

通常作品在处理人称变换时,会在中间加个标记,要么是章回目,要么是分隔符。

像这样直接从”我“到”顾里“的,还真没有见过。

也许是作者刻意为之的?用怎样的技巧方式,来使其合理可行?视角选择看起来是作者文字风格使然,就像描写一个水杯,一百个作家有一百种形容方式,但严格来说,它也有着“定的”规律性,或者说,是多数作品中显出了一定的规律性。

实际上,人称和视角,是文章构思阶段至关重要的一步,而不只是文字技巧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