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物理学基本概念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我们周围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有物质、能量、力、运动等。
1.物质物质指占据空间并有质量的物体。
2.能量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可以做功或产生热的性质,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势能等多种形式。
3.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效果,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4.运动运动描述物体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不同类型。
二、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主要有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1.位置位置表示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2.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3.速度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位移。
4.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分为三条。
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直到外力作用产生改变。
2.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3.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重力和运动轨迹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可以决定物体的运动轨迹。
具体概念有自由落体、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
1.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均为常数。
2.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过程中具有不变的速度。
3.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吸引力而产生的运动。
其公式为F=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数,m1和m2为物体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五、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它在一些物理学问题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1.动能动能是指物体运动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势能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其高度愈高,其势能愈大。
3.机械能守恒定律当机械能不受外力作用时,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单位:牛顿(N)是力的单位,1牛顿等于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秒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5.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6.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7.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8. 重力的应用:重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有重要影响,如自由落体运动、斜面滑动等。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4.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可以在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 机械能的应用:机械能的概念和守恒定律在解决物体的运动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方式:光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
3. 光的传播路径: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非均匀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4.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光滑的界面时,光线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5.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6. 光的色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即光线被分散成不同的颜色。
7. 光的应用:光的传播和性质在光学仪器、光纤通信、光学显微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与形变程度有关。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与接触面的性质和压力有关。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与物体所受力和质量有关。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直线运动。
3. 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5. 简单机械- 杠杆: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 滑轮:绕在轮轴上的绳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 斜面:倾斜的平面,可以省力,但需要移动更长的距离。
6. 能量和能量转化-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7.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线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
-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8. 声学基础-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通过介质传播形成声音。
-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八年级上册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首个科目,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八年级上册物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复习这些知识。
一、运动的描述和测量1. 位移和距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量,并且具有方向;而距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离开起点的总路程,是一个标量量。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该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位移与该时刻的比值。
3. 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初速度是指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末速度是指物体结束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4. 运动图象: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画出位置-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来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特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具有大小和方向,用牛顿(N)作为单位。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弹力、重力和摩擦力:弹力是指物体在弹簧或弹性介质的作用下产生的力;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因摩擦而产生的力。
3.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表示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的分别的交点上。
三、浮力和密度1. 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它的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阿基米德定律表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上册涵盖了多个单元的知识,本文将对这些单元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力、压强与浮力1. 力的概念和单位: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表现,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方向。
3. 力的分类: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和非接触力(重力、电磁力)。
4.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原理和合成力的方向与大小的求解。
5. 压强: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公式为P = F/A。
6.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二、光的传播与反射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直线传播。
2. 碰到物体时的光: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镜面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作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斯涅耳定律)。
5.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直线路径。
三、声的传播与听觉1. 声源和声的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需要介质传播,速度是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速度。
2. 聆听声音的条件:声音在合适的频率范围内,声音的强度足够大,达到耳朵的最小可听阈。
3. 声音与物体振动的联系:不同物体振动的频率与发出的声音有关。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传播速度最快。
四、机械能与功率1. 动能和势能:物体的运动能力和位置能力。
2. 动能转化:势能转动能、势能转动能。
3. 动能定理:物体受力做功时,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功。
4. 功率:功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为P = W/t。
五、电学基础知识1.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流和电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3. 电阻和电阻率:物体阻碍电流的程度和导体阻力大小的量度。
4. 串联和并联:电流在电路中的分布方式。
六、电路与图像的形成1. 电池:正负极和电动势。
2. 电流方向:电子流动规定为负电荷方向。
3. 元件的作用:电源、导线、电表、电灯、电阻等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重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重点整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1)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概念总结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概念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第二章光现象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就能看到、星星的闪烁等)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知识是学习者前往更高阶学科不可或缺的基础。
下面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
一、物理基础知识
1.物理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国际单位制
3.测量中的误差和精度
4.数据的处理
二、机械运动
1.速度、加速度和运动图象
2.匀速直线运动、等加速度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3.牛顿运动定律和相互作用
4.摩擦、将要倾覆和固定轴的情况下,物体如何保持平衡
5.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和功
三、热学知识
1.温度和热量的测量
2.相变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描述理想气体变化的知识
四、光学知识
1.光、光的传播和光的速度
2.反射、折射和全反射
3.光的成像
4.色散和光的干涉
5.单一光源的衍射和多个光源干涉的现象
五、电学知识
1.带电物质、电场和电场力
2.环路定律和欧姆定律
3.电功和电功率
4.串联和并联回路
5.简易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
些基础知识非常有必要,因为这些知识承载着以后的物理学习。
希望大家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始终保持对知识探究的热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概念、公式、定理)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电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历史与希望1. 古代电学的探索2. 电学的应用领域3. 电学的发展前景第二节基本概念1. 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2. 电子和离子3. 电荷的守恒定律第三节电路1. 电路的组成和分类2. 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3. 戴维南和伏安定律第四节电阻和电功率1. 电阻的性质和特点2. 电阻和导体的区别3. 电功率的计算第五节原子结构和导电性1. 原子的基本结构2. 金属、非金属和半导体的导电性3. 导体中电荷的移动原理第二章电路中的电学元件第一节电流表和电压表1.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2.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3. 电压表的工作原理第二节电阻器和电源1. 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的特点2. 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3. 不同类型电源的特点和用途第三节开关和导线1. 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的作用2. 导线的导电性和电阻特点3. 电路中的串联导线和并联导线第三章电流与电阻的探究第一节电流的影响因素1. 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2. 电源电压和电阻大小对电流的影响3. 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电阻与电流的关系1.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含义2. 电阻率和电阻的关系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计算第三节发热和热效应1. 电能的转化与发热2. 热效应的计算3. 发热和热效应的应用第四章电能的转化与运用第一节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1.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 电动机的种类和应用3. 电动机效率的计算第二节电能到热能的转化1. 电热器的工作原理2. 电热器的种类和应用3. 电热器的能量损耗第三节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1. 电解的概念和分类2. 电解的用途和电解方程式3. 电解产物的探究和应用第五章电流的磁效应第一节电磁铁和磁铁1. 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 磁铁的特性和磁场的定义3. 磁铁和电磁铁的应用第二节感应电流和电磁感应 1. 感应电流的产生原理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3.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第三节发电机和电动机1. 直流发电机的原理和构造2.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区别和应用第六章自然界中的电第一节闪电和静电1. 闪电的形成和原理2. 静电和静电现象的特点3. 静电和闪电的防护方法第二节光电效应和半导体1. 光电效应的发现和基本规律2. 光电效应的应用3. 半导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第三节声、光、热的传播速度1. 声音、光和热的传播特性2. 声音、光和热的传播速度3. 声音、光和热的应用与探究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概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概念汇总第一章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3.声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一般音调女高男低)。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4.人耳的听觉范围: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5.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消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乐音: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防止和减弱噪音的方法:①在声源处(装消声器,禁止鸣笛);②在传播过程(公路旁种树或建隔音墙);③在人耳处(戴耳塞或耳罩)。
6。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纳探测器,B超检查身体);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清洗,超声碎石,超声洁牙)第二章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星星,萤火虫,正在发光的电灯、蜡烛等。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列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小孔成像等。
3.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108 m/s。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是可逆的。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他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等大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引起物体状态变化或形状变化的原因。
2. 力的计量: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合成:多个力共同作用于物体时,可以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
4.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被分解为两个垂直分力,分别沿着不同方向产生效果。
5.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6. 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的大小。
7. 压强的计算:压强可以通过力与面积的比值来计算。
第二章:浮力与密度1.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
2. 浮力的大小: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相等。
3. 浮力对物体的影响:浮力可以使物体浮在液体或气体中。
4. 密度: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5. 密度的计算:密度可以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计算。
第三章:机械能与动能1. 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 动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3. 动能的计算:动能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的乘积来计算。
4.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5.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高度改变时所产生的势能。
6. 势能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第四章: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判定1.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改变速度、方向和形状等。
2. 物体受力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与施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5.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等、方向相反的特点。
第五章:功和机械能1. 功: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效果的量度。
2. 功的计算:功可以通过力与物 ** 移的乘积来计算。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保持不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
第一章:声现象
1:物理学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2: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刮风时空气在振动)震动可以发声。
3: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4:真快不可以传声。
5: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6: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m是长度单位,读作米,s是时间单位,读作秒;m/s 也可写作m?s的负一次幂,是速度单位,读作米每秒)
7:振动产生声音→空气传播→鼓膜振动→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8: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
9:骨传声: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声的效果比空气传声的效果更好。
10: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的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可以感觉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11音调和频率(每秒内运动的次数)有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及运动学量1.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定义;2. 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及其间的关系;3. 合速度及其计算;4. 运动图像的描述及其应用;5.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力的作用及力学量1. 力的概念及其单位;2. 向心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力的概念及其应用;3. 物体平衡、力的合成、分解及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4. 动量、动量定理、能量、功、功率及守恒原理的概念及其应用;5. 摆、弹簧振子等简单振动的概念及其应用。
三、热学理论1. 热学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2. 热传递中的传热方式、传热介质的概念及其应用;3. 热机、热效率的概念及其应用;4. 粒子模型,分子平均动能、分子热运动与热学量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电的基本概念及电路1. 电荷、电势、电场、电势差、电容等概念及其应用;2. 电路中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电路图、电位器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3. 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磁感强度、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等概念及其应用。
五、光的基本概念1. 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概念及其应用;2. 镜子、透镜的光学图像的形成及其应用;3. 光谱的种类及其应用;4. 光速、光的能量、光的传播方向与波垂直、光的偏振等概念及其应用。
六、声音的基本概念及传播1. 声的强度、音量、音高、音色及其间的关系;2. 声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的基本过程和规律;3. 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及其应用;4. 噪声的概念及其危害。
七、力学工程1. 构造力学的基本概念;2. 物体受力平衡条件的应用;3. 摩擦力、浮力、牵引力等构造力的概念及其应用;4. 机械原理的应用;5. 泵、压缩机、机械传动,牵引机、起重机、斜面、滑道等力学工程的应用。
八、力学世界的荣耀1. 牛顿、伽利略、欧拉、拉格朗日等著名的力学家及其主要贡献;2. 物理学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1、声速:声速是介质中微弱压强扰动的传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质的性质和状态而异。
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米/秒2、响度:一定义:指声音的大小、强弱。
二影响因素:①与声源的振幅有关②与听者的距离有关*振幅:声音振动的幅度三单位:dB(分贝)3、音调:声音频率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的三个主要的主观属性即音量(也称响度)、音调、音色(也称音品)之一。
表示人的听觉分辨一个声音的调子高低的程度。
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音强度有关。
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强度增加而上升。
4、音色音色(musical quality)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
同样的音量和音调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亮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觉一样。
5、噪声噪声即噪音(基础含义)。
① 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
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区别于【乐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 同【噪声】: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
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6、超声波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概念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概念总结
概念1: 物理量
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体的特性和变化的属性,如质量、速度、力等。
概念2: 量纲和单位
量纲是指物理量的种类,单位是表示物理量大小的标准。
量纲和单位是相互对应的。
概念3: 洛伦兹力
当带电粒子在磁场和电场中运动时,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
洛伦兹力的方向垂直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和磁场或电场的方向。
概念4: 电流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递的现象。
电流的大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概念5: 电路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等组成的闭合路径。
在电路中,电流会沿着闭合路径进行流动。
概念6: 电阻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
材料和几何形状。
概念7: 电压
电压是电源提供给电路的能量大小。
电压使电荷在电路中产生
电流。
概念8: 电阻的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规律。
根据欧姆
定律,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概念9: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只能顺序通过各个
元件。
并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平行连接,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分流。
概念10: 简单电路的特点
简单电路中只包含一个电源和少量的电器元件。
通过简单电路的实验可以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的概念总结。
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课堂讲义。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整理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或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方向、改变物体的位置。
5.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可以通过向量的方法进行,即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用箭头来表示,力的合成则是将多个力的箭头按照顺序首尾相连。
6.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通过力的分解可以研究物体运动的各个因素。
7. 质量和重量:质量指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与地球无关;重量指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的大小,是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二、物体的机械运动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 弹力和重力:弹力是物体在被拉伸或压缩时所产生的力,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力。
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合外力作用下,静止的物体继续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6. 惯性和滑动摩擦力: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滑动摩擦力是两个物体表面滑动接触时的摩擦力。
三、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的传递使得周围的物体也发生振动,从而传播声音。
2. 声音的特点:音量、音调、语速、音色是声音的特点,可以通过调节物体的振动来改变声音的特点。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会受到介质的密度和温度的影响。
四、光的传播1. 光的产生和传播:光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电磁波,通过空气或介质的传递使得周围的物体也发生光的反射或折射。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整理声现象1、科学探究的要素: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假设和猜想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交流与合作2、声音产生的原因、声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速、声波、声能声音在空气中转播的速度为340米/秒(15℃),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5、声音的特征(三要素)⑴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同振幅有关。
(振动的幅度)⑵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快,音调高。
频率是指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⑶音色(音品):声音的品质;不同的音色有不同的波形。
6、乐音和噪声⑴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⑵噪声: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属于噪声。
7、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使噪声减弱。
8、人耳听不见的声音⑴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⑵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⑶可听见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9、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10、超声波的应用:⑴制成声纳⑵B超⑶超声波速度测定器⑷超声波清洗器⑸超声波焊接器11、次声波的特点和监控⑴特点:传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无空不入⑵监控得目的:避免它的危害,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作为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物态变化1、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测温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性质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③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量的物体接触;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摄示度(℃)的规定方法: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是的温度作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示度(瑞典的摄而修斯首先规定)4、“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热,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教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中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通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的传播出去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 位置:物体在某一瞬间所处的位置,通常用坐标系表示。
-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实际位置变化。
-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用位移除以时间计算。
-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速度变化除以时间计算。
2. 力的概念和分类。
- 力的概念:力是能够改变物体状态(包括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原因。
- 力的分类: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等)和非接触力(包括重力、电磁力等)。
3.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静止时将保持静止,物体运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即:"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合外力作用"。
4. 牛顿第二定律:- 力是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可以用公式 F = ma 表示。
- 其中,F代表力的大小,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 即:"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公式K = 1/2 mv² 计算。
- 其中,K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公式 Ep = mgh 计算。
- 其中,Ep代表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7. 功和功率:- 功: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可以用公式 W = Fs 计算。
- 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的大小,s代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可以用公式 P = W/t 计算。
- 其中,P代表功率,W代表做的功,t代表时间。
8. 原理和应用:- 杠杆原理:力的平衡条件,可以用公式 F1d1 = F2d2 表示。
- 汽车离合器原理:利用摩擦力传递动力。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解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解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比较具有实验性质的学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很多基础的知识点。
下面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全解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一、物理基础概念1. 物质:构成物体的原质料。
2. 质量:物体所具有的一种量,表示物体的惯性大小。
3. 体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4. 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机械运动1. 运动物体与参照物体:水平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
2. 运动物体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斜抛运动和平抛运动。
三、力学基础1. 力的分类:重量力、弹性力和摩擦力。
2. 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和正交分解法。
3.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时,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当前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比例常数即为物体的质量。
5. 牛顿第三定律:动作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四、能量和功1. 能量:物体所具有的某种能使它发生运动或者发生变形的物理量。
2. 功:力对物体所作的移动距离与力的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
3. 功率:功对时间的比值。
五、热学基础1. 热力学基本概念:物体的内能、温度和热量。
2. 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物质的状态变化:液体的沸腾和汽化,固体的熔化和凝固。
六、电学基础1. 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的截面的数量。
2. 电路中的电阻:元件的电阻和串联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
3. 电压和电势差: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计算,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四、光学基础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
2. 光学器件: 手电筒、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总结:通过以上的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上册物理的知识点范围非常广,涵盖了物理基础、机械运动、力学基础、能量和功、热学基础、电学基础和光学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整理[ 2007-6-18 7:46:00 | By: pjtl ]第一章声现象1、科学探究的要素: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假设和猜想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交流与合作2、声音产生的原因、声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速、声波、声能声音在空气中转播的速度为340米/秒(15℃),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5、声音的特征(三要素)⑴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同振幅有关。
(振动的幅度)⑵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快,音调高。
频率是指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⑶音色(音品):声音的品质;不同的音色有不同的波形。
6、乐音和噪声⑴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⑵噪声: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属于噪声。
7、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使噪声减弱。
8、人耳听不见的声音⑴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⑵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⑶可听见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9、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10、超声波的应用:⑴制成声纳⑵B超⑶超声波速度测定器⑷超声波清洗器⑸超声波焊接器11、次声波的特点和监控⑴特点:传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无空不入⑵监控得目的:避免它的危害,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作为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第二章物态变化1、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测温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性质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③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量的物体接触;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摄示度(℃)的规定方法: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是的温度作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示度(瑞典的摄而修斯首先规定)4、“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热,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教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中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通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的传播出去等。
5、汽化的定义、条件、方式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条件;吸热。
方式: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沸点及沸点的变化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7、液化的定义、条件、方法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条件是放热。
方法有:(1)降温(2)压缩体积8、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条件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条件是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条件是放热。
9、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区别:①晶体有熔点(熔点:是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②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不变,非晶体边熔化边温度升高10、升华和凝华①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需要吸热;②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需要放热。
11、物态变化的定义、类型、条件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
类型有: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1、光源的定义及类型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分类: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的色散实验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叫光的色散,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第一个做色散实验。
3、光的三原色(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4、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颜色的决定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5、色光和颜料混合后的颜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白光;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成黑色。
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成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6、红外线的定义和特点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
7、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机、响尾蛇利用红外线捕食、红外线夜视仪。
8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应用:紫外灯灭菌、验钞机验钞。
9、光的直线传播,光速⑴、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⑵、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⑶、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10、平面镜成像特点:㈠、平面镜成像是同大、正立、左右相反的虚象㈡、像和物的连线同镜面垂直㈢、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1、光的发射定律;光发射时,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2、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物体表面光滑。
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物体表面粗糙不平。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1、别透镜的方法:①、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
②、用眼看:能使字放大是凸透镜。
缩小的是凹透镜。
③、用光照、能使平行光会聚一点的是凸透镜。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焦点、焦距焦点: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在主光轴上会聚一点叫焦点(F)焦距:透镜的中心(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叫焦距。
(f)焦距可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
4、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物距。
(u)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
(v)6、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7、凸透镜成像的其它内容①、实象和物体的最近距离是4f②、F点是成实象和虚象的分界点③、2F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8、照相机和眼睛的相同点①、所成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象②、眼镜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③、眼镜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9、视力的缺陷及矫正①、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来矫正②、远视眼(老花眼):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用凸透镜制成远视眼镜来矫正,远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当于晶状体向前移,它能使光会聚,使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10、望远镜的发展历史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11、望远镜的组成:伽利略望远镜:物镜,凸透镜;目镜,凹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凸透镜,焦距长;目镜,凸透镜,焦距短;12、显微镜①、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用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②、结构:物镜,凸透镜,焦距短;目镜,凸透镜,焦距长;13、远视眼睛焦距和度数的关系:D=1/f×100 D:度数f:焦距,单位是米。
14、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者水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当光从玻璃或者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
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或者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三线一面) 。
15、光的介质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如:水、玻璃、真空、空气第五章物质的运动1 长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和单位换算①国际单位是米(m)②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③1km=103 m1m=10dm 1dm=10cm1cm=10mm 1 mm=103 um 1um=1 03nm2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和使用注意点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注意:a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b零刻度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视线与尺面垂直c 测量物体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3 速度的定义意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它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4 速度的公式和单位v=s/t国际单位:米/秒常用单位:千米/小时1 m/s=3.6km/h5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6 平均速度意义:它反映变速运动的快慢测量:用皮尺和秒表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7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如位置不变就是静止8参照物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阅读全文(1278) | 回复(7)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