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物理讲座 第十章 遥感辐射传输及模型发展

合集下载

遥感物理-辐射传输模型(原创)

遥感物理-辐射传输模型(原创)

冠层反射率模型—辐射传输模型1、在冠层反射率模型中,通常分为两类,即几何光学模型与辐射传输模型。

2、一种是几何特征明显(如树木、灌丛、成垄分布的农作物等),另一种则无明显几何特征(如大面积的草地、已封垄的农作物等)。

3、由于相互融合,两类模型现在已经区分不明显了,即以几何光学为基础的模型加入了对多次散射的考虑,而以辐射传输为基础的模型加入了对热点现象的考虑。

4、热点(hot spot)现象:即当传感器与太阳位于同一方向时,传感器所接收的地面辐射最强(地面反射率最大、地面光强最强、最热)。

几何光学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热点现象。

5、热点现象产生机制:1)阴影隐藏机制,几何光学模型解释2)后向散射的相干机制,两个光线以不同的方向经过同一路径时,在后向散射方向会发生波的相干加强。

6、“碗形”分布对于水平均匀分布的植被,如果叶面积足够大,其BRF具有“碗形”分布,即反射率在星下点最小,随着天顶角的增加而增加。

原因:1)路径中散射体增加2)植被累积面积增大7、“丘形”分布在背景土壤反射率较高(如红光波段)而且植被较为稀疏的情况下,反射率会出现“丘形”分布。

原因:1)星下点背景反射率影响较大8、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内所有叶子单面面积之总和。

也可表示为叶面面积之总和与所占面积之比。

无单位量纲,是农学、植被生态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参数。

9、植被辐射传输模型植被遥感接收的信息是植被上界的出射辐射(不考虑大气影响),它是辐射在植被—土壤耦合体系中多次散射和吸收的结果,而辐射传输理论可以比较系统、较完整地描述该过程。

通过辐射传输理论,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植被上界的出射辐射量,或根据这一信息反演植被的光学特性和结构特性,因而从理论的高度解决了植被遥感的定量化问题。

10、植被遥感传输理论的三个里程碑成果:(1)1950年,Chandrasekhar给出辐射传输方程的具体表达式,并在大气和核物理等研究领域迅速得到应用和发展。

(2)1953年,门司正三和佐伯敏郎(Monsi and Saeki)从实测测定和理论推导两方面建立了光强对叶面积的依赖关系。

遥感应用知识体系-电磁辐射与辐射传输基础

遥感应用知识体系-电磁辐射与辐射传输基础
(极化)
3、电磁波谱: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
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成的图表叫电磁波谱 Wavelength l
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Energy
X射线 射线
电磁波谱
习惯上将电磁波谱分成7个区: 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 电波
电磁波谱
波段
长波 无线电波 中波和短波 超短波 微 波 超远红外波段
遥感技术系统和遥感过程
分析结果、图表 输出
地面接收站
接收
预处 理
用户应用 处理 1
电磁辐射与辐射传输
一、电磁波及电磁波谱 二、电磁辐射 三、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
四、辐射传输方程
2
一、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1、电磁波: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电场强度 V 传播方向 磁场强度
传播速度
3
2、电磁波性质
2.2 一般物体的发射辐射
自然界中实际物体的发射和吸收的辐射量都比相同条件
下绝对黑体的低。以黑体作为标准来研究自然界中实际物
体的发射辐射:用发射率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W /W
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辐射功率 之比。发射率是一个介于0和1的数,用于比较辐射源接近
黑体的程度。发射率与波长和温度有关,还与构成物体的
黑体辐射波谱曲线
变化特点: (1) 辐射通量密度随波 长连续变化,只有 一个最大值; (2) 温度越高,辐射通 量密度越大,不同 温度的曲线不相交; (3) 随温度升高,辐射 最大值向短波方向 移动。
(2)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Joseph Stefan, 1835-1893, 奥地利物理 学家,1865获得诺贝尔奖。

遥感辐射传输模型

遥感辐射传输模型

遥感辐射传输模型*名:**学院: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班级:遥感一班提交时间:2015年5月10日大气订正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气参数估计和地表反射率反演两个方面。

如果获得了大气特性参数,进行大气订正就变得相对容易,但是获得准确的大气特性参数通常比较困难。

通常有两类方法用辐射传输方程计算大气订正函数:一种是直接的方法,对于大气透过率函数和反射率函数,通过对模型的积分来得到;另一种是间接的方法,他不是直接计算所需要的大气订正函数,而是通过辐射传输模型输出的表观反射率,结合模型输入的参数来求解。

大气订正方法有很多,比如:基于图像特征的相对订正法、基于地面线形回归模型法、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法和复合模型法等。

它是利用电磁波在大气中的辐射传输原理建立起来的模型对遥感图像进行大气订正的方法。

其中,大气辐射传输模型(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法是较常用的大气订正方法,它用于模拟大气与地表信息之间耦合作用的结果,其过程可以描述为地表光谱信息与大气耦合以后,在遥感器上所获得的信息,其中考虑了光子与大气相互作用机理,物理意义明确,具有很高的反演精度。

大气辐射传输原理电磁辐射在介质中传输时,通常因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减弱。

辐射强度的减弱主要是由物质对辐射的吸收和物质散射所造成的,有时也会因相同波长上物质的发射以及多次散射而增强,多次散射使所有其它方向的一部分辐射进入所研究的辐射方向。

当电磁辐射为太阳辐射,而且忽略多次散射产生的漫射辐射时,光谱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可以表述为[1](1)式中,IΛ是辐射强度, s是辐射通过物质的厚度,ρ是物质密度,KΛ表示对波长λ辐射的质量消光截面。

令在s=0 处的入射强度为Iλ(0),则在经过一定距离s1后,其出射强度可由式(1)积分得到(2)假定介质是均匀的,则kλ与距离s无关,因此定义路径长度(3)则式(2)可表示为(4)上式就是比尔定律,也称朗伯定律。

遥感导论—梅安新讲义

遥感导论—梅安新讲义

遥感导论—梅安新讲义目录第一章遥感—碧空慧眼 (4)§1 遥感绪论 (5)§2 遥感概念和遥感数据 (5)遥感(RemoteSensing)概念 (5)遥感数据(遥感数据获取示图) (6)§3 遥感的特性 (6)遥感的特点 (7)§4 遥感平台 (8)§5 遥感数据的类型 (9)§6 遥感数据的应用领域 (9)§7 遥感的发展简况 (10)第二章遥感原理 (11)§1 遥感的电磁波原理 (12)§2 太阳辐射 (12)§4 太阳辐射与地物的作用 (15)§5 地物的热辐射 (16)§6 微波与地物的作用 (16)§7 各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 (17)第三章遥感数据 (18)§1 传感器 (18)§2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 (22)§3 航空遥感数据 (22)§4 地球资源卫星数据(...). (27)第四章遥感数据的校正 (29)§1 辐射校正 (30)§2 几何校正 (33)§3 遥感数据的镶嵌处理 (36)第五章遥感图像的处理 (38)§2 遥感数据的计算机分类法 (44)§3 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45)§2 航空像片的信息提取 (48)§4 遥感影像地图 (55)§1 植被遥感 (57)§2 水体遥感 (57)§3 地质地貌遥感 (58)§4 土壤遥感 (59)§1 概述 (61)§2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61)§3 GPS技术 (62)§4 遥感在GIS中的作用 (62)§5 3S技术的集成应用实例 (62)第一章遥感—碧空慧眼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遥感概念、遥感的特点、遥感数据、遥感数据类型、遥感数据的应用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课件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课件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

在遥感数据的应用中,如何保障 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不被侵犯是需 要关注的问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成波。
电磁波的反射与散射
反射
当电磁波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部分能 量会反射回原介质。
吸收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被介质吸收,转 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散射
当电磁波遇到小尺寸物体时,能量会向各个 方向散射。
透射
当电磁波穿过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部分能 量会透射进入另一介质。
电磁波的吸收与透射
吸收
电磁波的干涉与衍射
干涉
当两列或多列同频率的电磁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合成波。合 成波的振幅和相位取决于各个波的振幅和相位。
衍射
当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或孔洞时,能量会绕过障碍物或穿过孔洞继续传播,形成 衍射现象。衍射现象的程度取决于障碍物或孔洞的大小和形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遥感电磁辐射的测量与处 理
遥感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
卫星遥感
01
利用卫星轨道高度测量地球表面电磁辐射,具有覆盖范围广、
信息获取速度快等优点。
航空遥感
02
利用飞机搭载遥感器进行电磁辐射测量,适用于高分辨率、局
部区域的测量。
地面遥感
03
通过地面设备测量电磁辐射,具有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
,但测量范围有限。
遥感电磁辐射的数据处理
数据预处理
特征提取
对原始数据进行校准、去噪等处理,提高 数据质量。
遥感电磁辐射的原理
辐射传输
传感器设计
电磁辐射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大气中气 体分子、气溶胶和水汽等物质的吸收 和散射作用,导致能量衰减和方向改 变。

遥感物理-辐射传输模型

遥感物理-辐射传输模型
首先引入叶片散射相函数γL(ΩL, Ω’Ω),表示当 方向为Ω’的辐射入射到法向取向为ΩL的叶片时, 被散射到Ω方向的比例。
若叶片的散射特征可以看成是两个半径不同的反射 和透射半球,即:
叶片的物理特性包括叶片尺度、叶片取向、叶表 面粗糙度以及叶片光学性质(如反射率、透过率 和吸收率)等。
考虑由叶片所组成的整体性质,需要定义一些植 被群体特性参数,它们是对植被冠层结构和光学 特征的一种提炼化描述,是对全体叶片分布统计 平均的结果。这些统计量包括叶面积密度分布、 G函数和函数。
叶面积密度分布
当然,由于相互融合,两类模型现在已经区分不明显了, 即以几何光学为基础的模型加入了对多次散射的考虑,而 以辐射传输为基础的模型加入了对热点现象的考虑。
热点(hot spot)现象
所谓热点(hot spot)现象,即当传感器与太阳位于同 一方向时,传感器所接收的地面辐射最强(地面反 射率最大、地面光强最强、最热)。 几何光学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热点现象。 光照背景的比例
植被辐射传输过程的特殊性
• 大气中散射和吸收粒子的分布可以看成是平面平行 分布,即粒子特性仅随高度发生变化,同一高度上的 分布可以看成均一分布;而植被则在三维空间上均有 变化,植被个体间往往存在一不定期的间隙,造成其 在水平面上的不连续性,因而使问题复杂化。
植被辐射传输过程的特殊性
• 大气中散射体为粒状分布,而植被中散射体—叶片 则有一定的取向和大小。前者造成植被中的辐射不仅 与传输路径长度和路径上叶片密度有关,而且与路径 上叶片的取向有关;后者则造成明显的“热点”现象, 即当观测方向与辐射方向正好相反时,出现较强的反 射亮度。
2)植被累积面积增大
“丘形”分布
在背景土壤反射率较高(如红 光波段)而且植被较为稀疏的 情况下,反射率会出现“丘形” 分布。 原因:1)星下点背景反射率 影响较大

遥感物理-辐射传输模型

遥感物理-辐射传输模型
叶片的物理特性包括叶片尺度、叶片取向、叶表 面粗糙度以及叶片光学性质(如反射率、透过率 和吸收率)等。
考虑由叶片所组成的整体性质,需要定义一些植 被群体特性参数,它们是对植被冠层结构和光学 特征的一种提炼化描述,是对全体叶片分布统计 平均的结果。这些统计量包括叶面积密度分布、 G函数和函数。
叶面积密度分布
2)植被累积面积增大
“丘形”分布
在背景土壤反射率较高(如红 光波段)而且植被较为稀疏的 情况下,反射率会出现“丘形” 分布。 原因:1)星下点背景反射率 影响较大
叶面积指数
单位面积内所有叶子单面面积之总和。也可表示为叶 面面积之总和与所占面积之比。 无单位量纲,是农学、植被生态学中最重要、最常用 的参数。
植被辐射传输过程的特殊性
• 大气中散射和吸收粒子的分布可以看成是平面平行 分布,即粒子特性仅随高度发生变化,同一高度上的 分布可以看成均一分布;而植被则在三维空间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 变化,植被个体间往往存在一不定期的间隙,造成其 在水平面上的不连续性,因而使问题复杂化。
植被辐射传输过程的特殊性
• 大气中散射体为粒状分布,而植被中散射体—叶片 则有一定的取向和大小。前者造成植被中的辐射不仅 与传输路径长度和路径上叶片密度有关,而且与路径 上叶片的取向有关;后者则造成明显的“热点”现象, 即当观测方向与辐射方向正好相反时,出现较强的反 射亮度。
植被辐射传输模型的假设
• 在本节中,我们考虑连续植被分布,或者植被 个体间虽有间断,但却均匀分布(其体现的效 果相当于个体密度之和在整个平面上的平均), 这时植被叶片密度呈平面平行分布。这种假设 符合农作物、自然草场以及一些较密的森林的 状况。
植被辐射传输模型中的三个参数

遥感的概念及发展趋势课件.ppt

遥感的概念及发展趋势课件.ppt

与地物作用,包括反射、吸收
地物辐射

大气吸收、透射、散射
大气自身辐射

传感器
传感器噪声
图像(数字或光学)
地面站接收
地物三大属性及其遥感特征
光谱
地物
反射率
光滑红瓦
煤灰
风化红瓦
沥青石子
混凝土

70
白色橡胶覆盖

60
50
4030201000
2
4
6
8
10
12
14
波长(um)
空间
辐 射 成 像 遥 感(单波段成像)
高时间分辩率
全 球 NDVI 连 续 变 化 (2002年9月—12月)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高光谱分辩率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高光谱分辩率
真假草地区分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高光谱分辩率
相同油漆下不同屋顶钢材的识别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高光谱分辩率
N
绿色的草坪,绿色的 飞机,绿色的机库,
绿色的房顶
绿色为植被,沙漠为棕黄色, 水为蓝色
遥感监测的全球海洋风场
遥感技 术 发 展 趋 势
SPOT-5
EROS
QuickBird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高空间分辩率
北京市遥感图
世 贸 大 楼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高时间分辩率
传感器 重访周期(天数)
TM
l6
SPOT 26
AVHRR 1
MODIS 0.5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狭义:基于特定的空间平台,应用探测仪器, 从远处记录目标物的电磁波特征,通过分析,揭 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讲课讲稿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讲课讲稿

2) 遥感器星上内定标
光学遥感的星上内定标一般采用灯定标、 太阳定标及黑体定标。
其优点可对一些光学遥感实时定标,不足 的是,大部分星上定标都只是部分系统和部分 口径定标,没有模拟遥感器的成像状态,星上 定标系统也不够稳定,也影响了定标精度。
3) 遥感器场地外定标
即在遥感器飞越辐射定标场上空,在定标 场选择若干象元区,测量遥感器对应的各波段 地物的光谱反射率和大气光谱参量,并利用大 气辐射传输模型给出遥感器入瞳处各光谱带的 辐射亮度,最后确定它与遥感器对应输出的数 字量化的数量关系,求解定标系数,并进行误 差分析。
第5讲
课 题: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1) 目的要求:1. 了解辐射传输过程; 2.了解产生
辐射误差的原因;3.了解辐射校正的原理 重 点:辐射校正的过程 难 点:辐射误差的来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授课为主、鼓励课堂交流
本次课涉及的学术前沿:图像的增强处理
1、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
概念:
辐射校正是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 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 声的过程。 遥感图像的辐射误差主要包括:
一、直方图变换
4. 数字图像直方图:以每个像元为单位,表示
图像中各亮度值或亮度值区间像元出现的频率 的分布图。
a图像直方图靠近低灰度区,该图像属于低反射率景物图像; b图像为高反射率景物图像; c图像直方图标准差偏小,为低反差景物图像; d图像直方图的标准差较大,为高反差景物的图像; e图像直方图呈现出多峰,图中有多种地物出现的频率较高; f图像直方图呈现出双峰,并且高亮度地物(如云、白背景等)出现频
4 亮度反转处理
灰度反转是指图像灰度范围进行线性 或非线性取反,产生一幅与输入图像灰 度相反的图像,其结果是原来亮度的地 方变暗,原来暗的地方变亮。

遥感物理讲座 第一章 绪论(遥感与遥感物理)

遥感物理讲座 第一章  绪论(遥感与遥感物理)
《遥感物理》课程讲座-1
《遥 感 物 理》
第一章 绪论(遥感与遥感物理)
第二章 电磁波(辐射)理论
第三章 物质的光谱与结构 第四章 地物反射辐射 第五章 地物热辐射 第六章 微波辐射与雷达
第七章 地球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效应影响
第八章 遥感成像机理
第九章 遥感信息定量化
第十章 遥感辐射传输及模型发展
---利用航天/空(包括近地面)遥感平台上的遥感仪器,获取地球表
层(包括陆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特征的反(发)射电磁辐射 能的数据,通过处理和分析,定性、定量地研究地球表层的物理过程 、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地学过程,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应用领 域服务。
二、遥感系统
(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
(2)信息的获取

多光谱遥感 (TM) 高光谱遥感 (MODIS数据等) 多角度遥感 (POLDER) 热红外遥感 (TIMS) 激光遥感 (LIDAR)) 荧光遥感 (FLI) 偏振遥感
• 微波(雷达)遥感

微波辐射计 微波散射计 微波高度计 真实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雷达
(3)信息的接收
(4)信息的处理 (5)信息的应用
三、遥感过程(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应用)
(1)能源。电磁波(紫外-可见光-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 (2)在大气中传播。吸收和散射,使能量衰减(大气分子:CO2、O3、 H2O、N2、CO;气溶胶:水汽、烟、尘埃等)。 (3)到达地表的能量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地物选择性地反射、发射、 散射、透射、折射等,对不同波长产生不同的波谱响应。 (4)再次的大气传播。包含着不同地表特征波谱响应的能量再衰减。 (5)不同的遥感器获取数据。 (6)图像数据产品。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课件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课件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本次课件将介绍遥感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包括电磁波的理论知识、遥感传 感器的分类和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等。
电磁辐射概述
太阳是电磁辐射的源头
电磁辐射是太阳能转化和传输的方式之一,它包括 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
电磁辐射在通讯中的应用
无线电波和微波是常见的通讯电磁辐射,它们可以 传输信息、控制设备、还能进行定位和测距等。
1
陆地生态环境监测
陆地生态监测可以用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草原和湖泊等自然资源信息,监测生态 系统变化和健康状况。
2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海洋生态监测可以用遥感技术获取海洋动态、海洋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信息, 监测海洋环境变化。
遥感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地质构造研究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辅助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微波辐射
微波辐射可以用来加热食物、进行通讯、探测物 体和测量物体参数等。
遥感传感器的分类
遥感卫星
遥感卫星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包括 光学影像、雷达影像和红外影像等。
无人机遥感
无人机遥感通常用于小范围的高分辨率拍摄,可以 获取更加详细的地表信息和变化。
地面遥感测绘仪器
地面遥感测绘仪器包括激光雷达、全站仪、GPS等, 通常用于精准的地表测量。
矿产找矿
遥感技术可以探测矿床和矿体,还可以检测矿区附近的地形、植被、土壤、水体等信息。
遥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交通规划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城市交通网络、交通流量等信息, 有效辅助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景观规划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城市景观、公园绿地、保护区等 信息,有效辅助城市景观规划。
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技术发展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终稿新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终稿新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终稿新第一章:遥感基础1.1 遥感概述遥感的定义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的应用领域1.2 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平台与传感器遥感数据类型与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1.3 遥感数据产品与应用遥感数据的产品类型遥感数据的应用案例遥感数据的选择与评价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2.1 电磁波与光谱特性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光谱特性与波段选择光谱吸收与反射特性2.2 遥感传感器与光谱响应传感器的类型与工作原理光谱响应函数与数据模拟传感器参数与性能评价2.3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与大气校正辐射校正的目的与方法大气校正的重要性与方法辐射校正与大气校正的实施步骤第三章: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3.1 遥感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的目的与方法图像配准与辐射校正图像增强与去噪声3.2 遥感图像分类与分割图像分类的原理与方法基于像素与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图像分割的目的与方法3.3 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信息提取特征提取的重要性与方法常用特征参数与指标信息提取的方法与技术第四章:遥感应用案例分析4.1 土地覆盖与植被监测土地覆盖分类与数据来源植被指数与监测方法土地覆盖变化分析与应用案例4.2 水资源监测与洪水预测水资源遥感监测方法洪水预测与监测技术水资源遥感应用案例分析4.3 城市规划与建设监测城市遥感监测技术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案例城市变化分析与评估第五章: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5.1 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新型遥感平台与传感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应用卫星遥感数据的集成与共享5.2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激光雷达的原理与应用激光雷达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激光雷达遥感技术的优势与挑战5.3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应用多源遥感数据的特点与融合方法多源遥感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专题地图制图与遥感应用6.1 专题地图制图原理专题地图的概念与分类专题地图制图方法与流程遥感数据在专题地图制中的应用6.2 遥感影像地图编制遥感影像地图的类型与特点遥感影像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遥感影像地图的应用案例6.3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遥感与GIS集成的意义与优势遥感与GIS集成的方法与技术遥感与GIS集成应用案例分析第七章:环境监测与变化分析7.1 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领域环境监测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7.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概念与监测方法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的应用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与驱动因素分析水资源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水资源变化分析与评估水资源遥感应用案例分析第八章:气候与气象遥感应用8.1 遥感在气候研究中的应用气候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气候遥感数据类型与获取方法气候遥感数据的应用案例8.2 遥感气象观测与分析气象遥感监测的方法与技术气象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气象遥感应用案例分析8.3 气候模型与遥感数据集成气候模型的基本原理与类型遥感数据在气候模型中的应用气候模型与遥感数据集成的方法与技术第九章:生物地球化学与遥感应用9.1 生物地球化学与遥感关系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遥感技术在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物地球化学遥感应用案例分析植被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植被指数与植被参数遥感反演植被遥感应用案例分析9.3 土壤与水分遥感监测土壤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水分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土壤与水分遥感应用案例分析第十章:遥感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0.1 遥感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与勘探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地球物理场研究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地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10.2 遥感技术在生态学与应用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生态灾害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10.3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产量估算与种植结构分析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遥感基本原理与技术系统2. 遥感数据产品与应用3. 电磁波与光谱特性4.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与大气校正5. 遥感图像预处理6. 遥感图像分类与分割7. 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与信息提取8. 土地覆盖与植被监测9. 水资源监测与洪水预测10. 城市规划与建设监测11.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12. 环境监测与变化分析13. 气候与气象遥感应用14. 生物地球化学与遥感应用15. 遥感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难点解析:1. 遥感基本原理与技术系统:理解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传感器和平台的特点。

辐射传输模型在遥感教学实验中应用研究

辐射传输模型在遥感教学实验中应用研究
知 识 的 本 科 生 更 是 难 以 操 作 。 此 对 辐射 因
( ) 型 的 大 气 廓线 : 拟 以 下6 气 候 1典 模 种 原型: 热带 大 气 、 纬 度 夏季 、 中 中纬 度 冬 季 、
传 输 模 型 进 行 有 效 封 装 , 之 便 于 学 生 操 副 极 地 夏 季 、 极 地 冬 季 以 及 U¥ 2 候模 使 副 6气 作 与 理 解 , 必 深 入 学 习 复 杂 的 辐 射 传 输 式 。 些 模 式 大 气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大 气 科 学 不 这 方程 , 必 了解 模 型 内 部 机 制 , 过 选 择 相 的 研 究 中 , 且 提 供 包 括 气 压 、 度 、 汽 不 通 并 温 水
过We b网页 即 可 访 问 系统 , 生 在 课 后 及 学 实验 课 程 中 , 据 卫 星 观 测 条 件 设 置 相 应 根
而 使 该 模 式非 常 复 杂 , 入 参 数 繁 琐 众 多 , 输
参 数 设 置 和 选 择 就 显得 非 常 重 要 。
图 1系统 构架
3 辐射传输模型 教学应用
摘 要: 电磁波在 大气中的辐射 传输是遥 惑的物理基 础, 由于该 内容涉及 其它领域 学科知 识 , 但 目前在遥 感教 学活动 中大 多是 定性的概念 性 质讲述 。 本文在 对M D R N辐射传输模型 特, O T A 最分析 的基 础上 , 出对MO T A 进行封 装 , 供界 面简洁 操作 方便 , 提 D R N 提 且有利于加深对 遥 感 物理 基 础理 解 的教 学 系统 。 关 键 词 : 感 教 学 MO TR N 辐射 传输 模 型 遥 D A 中图分 类号 : 21 G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7 52 1 ) 2b-0 5 0 1 7 —9 9 ( 0 0 () 0 - 2 2 5 遥 感 是 当代 空 间 信 息 科 学 的 核 心 技 术 提 包括大气、 气溶 胶 、 、 、 汽 以 及 高 程 等 作 便 于 理 解 。 供 几 个 比较 典 型 的 大 气参 云 风 水

简论遥感实验中辐射传输模型的应用

简论遥感实验中辐射传输模型的应用

简论遥感实验中辐射传输模型的应用遥感是当代空间信息科学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更新重要的技术手段目前它已在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得到了廣泛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遥感类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有少数高校开设,目前遥感课程已经成为地理学、测绘学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一门课程。

1目前遥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地物的电磁波谱特性及电磁波的辐射传输是遥感的物理基础,该部分内容与大气科学、大气辐射学等领域密切相关。

电磁波的辐射传输是极其复杂的一个过程,而正确的理解及描述大气对辐射传输的影响是定量遥感的基础。

目前的遥感教材及遥感教学中,大都是采用定性的描述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及散射等作用,内容繁杂且空乏,学生大都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理解不够深入。

目前广泛应用的辐射传输模型:6S、LOWTRAN、MODTRAN都是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模型参数的输入及计算结果的展示都是以读写文本文件方式进行,并且包括大气、气溶胶、云、风、水汽以及高程等影响电磁辐射传输因素众多,使得辐射传输模型操作比较繁琐,对于刚刚接触遥感知识的本科吐更是难以操作。

因此对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有效封装,使之便于学生操作与理解,不必深入学习复杂的辐射传输方程,不必了解模型内部机制,通过选择相关参数就可以模拟出大气层顶太阳辐射波谱曲线、地表太阳辐射波谱曲线、卫星传感器接收的辐射波谱曲线,加深学生对遥感物理基础的学习与理解。

2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由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开发,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公认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式与算法,起源于LOWTRAN。

它不但把光谱分辨率从LOWTRAN的20cm-1提高到2cm-1,而且还包括了多次散射辐射传输精确算法一离散纵坐标法(DISORT),在处理散射辐射上相比LOWTRAN的二流近似算法有更高的精度和灵活性,该模式中还充分考虑了二氧化碳、水汽、臭氧等微量和痕量气体与气溶胶的吸收和散射,模式自身提供了多种模式大气、模式气溶胶痕量气体参数。

浅谈遥感与测绘领域的物理知识

浅谈遥感与测绘领域的物理知识

浅谈遥感与测绘领域的物理知识一、辐射传输遥感数据是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环境所辐射的电磁波进行感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辐射传输的基本原理。

辐射传输是指电磁波在大气、地表和水体中传播的过程,它受到大气、云、地面和水体等媒质的影响。

在遥感中,了解辐射传输有助于我们理解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过程,以及遥感图像中所包含的信息。

辐射传输的基本原理包括辐射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是一个波动过程,其特性由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等因素决定。

大气、云、地表和水体都会对电磁波进行吸收、散射和反射,从而影响辐射传输的过程。

通过对辐射传输的研究和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遥感数据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数据的解译和应用能力。

二、光学成像原理光学成像是遥感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数据获取手段,它利用光学器件捕捉地面反射或辐射的光信号,然后将其转化为数字图像。

了解光学成像原理对于理解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至关重要。

光学成像原理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入射角和反射、折射等基本光学规律,以及光学器件的原理和性能特点。

从物理角度来看,光学成像是利用光线在光学器件中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规律进行成像的过程。

光学器件包括透镜、反射镜、光栅、滤光器等,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对进入的光线进行调制和处理,最终形成数字图像。

光学成像还受到大气、云、地面和水体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三、雷达遥感原理雷达遥感是一种常用的主动遥感手段,它利用雷达系统向地面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地面物体散射回来的信号,从而获取地面特征和地形信息。

了解雷达遥感原理对于理解雷达数据和图像的获取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从物理角度来看,雷达遥感包括雷达信号的发射、传播、回波接收和处理等多个环节。

雷达信号的发射是通过雷达天线发射微波信号,其传播过程受到大气和地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大气湍流、地面粗糙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雷达信号的传播路径和散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8
HOT SPOT
HOTSPOT-DARKSPOT DARKSPOT
NADIR
in the red band Reflectance Reflectance in the Red band
0.07
0.06
0.05
DARK SPOT
0.04
0.03
0.02 -nc et al., 1999
View Factors from foliage
Sky Sunlit Foliage Shaded Foliage
Shaded Background
Sunlit Background
Multiple Scattering
Sky diffused light
《遥感物理》课程讲座-10 ----植被遥感辐射传输模型
目 录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6S、MODTR4) 水体辐射传输模型(GODEN) 植被辐射传输模型(RT) 植被几何光学模型(GO)
一、植被遥感模型概述
Three examples of different canopy architecture
-60 -30 0 30 60 90
View Zenith Angle View zenith angle
图 在不同观察角度上模拟的树冠反射率,相当于由传感器-地物-太阳所形成的观察平面与太阳主 平面平行。
CONIFER FOREST JUNE 6-10, 1997
Airborne POLDER Measurements and simulations of an old black spruce stand
(3)背景阴影面积(斜阴影条): 三块面积之和为:
三、垂直视条件下的几何光学模型
稀疏条件下(无阴影重叠)圆锥体(如“塔松”,LI-80年代初研究)
设个体为圆锥体, 假定所有的圆锥体其底面半径(r)及高度(h)可以变,但圆锥体顶角α 不变 ,太阳以天顶角θ 投向目标。
tan L , h tan r , h
tan r tan L
5-Scale was used for NDVI directionality study
A hotspot Kernel based on 5-Scale’s hotspot was added to Roujean et al model for BRDF correction of AVHRR and VGT data
From Chen and Cihlar 1997
二、几何光学模型
在晴天或少云的天气条件下,投射到植被冠层上的辐射亮度主要由太阳直射辐射和天空漫辐 射两部分组成,而后者只占总辐射的10%~15%。以森林为典型代表的离散植被,在以太阳直射 光为主的照射下必然产生光照面和阴影面,如果忽略各分量之间的多次散射,则传感器所测得的 辐射亮度由下列四部分组成(俗称四分量): Ls = Kg Lg + Kc Lc + Kt Lt + Kz Lz 其中Ls为传感器所接收到的辐射亮度,Lg为背景光照面所产生的亮度,Lc为树冠光照面所产 生的亮度,Lt与Lz分别为树冠阴影面和背景阴影面所产生的亮度,而Kg, Kc, Kt和Kz分别为四分 量在可视条件下的面积比(具体定义将在下面给出)。 几何光学模型一般作如下几个假定:(1)Lg,Lc,Lt与Lz具有朗伯体性质;(2)天空晴朗, 天空散射光照的比例很小或可以忽略,在平行入射光照射下产生四分量;(3)忽略各组分之间 的多次散射;(4)树冠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在像元内取某种概率分布,叶子在树冠内均匀分布 并取一定的叶倾角分布(比如通常假定为球面型分布)。几何光学模型认为传感器在2π空间中从 不同的方向观测像元,所以会得到不同的亮度值,其主要原因是视场内Kg,Kc,Kt,Kz的比例 在变化。 几何光学模型以离散植被为主要对象,讨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求取离散植被BRDF的三维特征,比如确定BRDF在主平面内的分布形状,解释热点现象。 (2)求取Kg,Kc,Kt,Kz与树冠形状、树冠在单位面积中的分布密度、入射方向及视线方向之 间的关系。(3)最初几何光学把树冠简化为不透光的刚体,随后引入孔隙概率模型,对刚体假设 作了修正。几何光学模型本质上是单次模型,为了使模型更逼近真实,在引入孔隙概率模型后试图 把多次散射引入几何光学模型。(4)把Lg,Lc,Lt与Lz视为实测值是十分不方便的,故设法把它 们与单片叶子的反射率ρv及土壤表面反射率ρs等联系起来,称为参数化。
Δ ACD~Δ ABC,γ =β ,所以
sin sin r
L
tan
arcsin t an t an tan

2 r
2


(1)树冠光照面积:

r 2
,此处γ 取弧度单位。
(2)树冠阴影面积:
2
r
2

r 2

2 r 2 r 2 ) (cos
Sunlit crown
Shaded crown
Sunlit background
Shaded background
Airborne POLDER data acquisition
Forward Scattering Nadir View
Backward Scattering
5-Scale was used for NDVI directionality study
N
F
图:从三个角度观察不透明圆锥和圆柱形树冠的BRDF情况:(1)向后散射,此时太阳 和观察者在同一边,大部分阴影不能被观测到;(2)最低点观察,此时可最大程度的观察 到背景;(3)向前散射,此时太阳与观测者在对面,所观测的大部分是阴影。太阳主平面 定义为垂直于地面连接太阳与地物的在太阳方位角方向上的平面。
grass random
broad leaf clumped
needle leaf most clumped
BRDF: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ackward Principal Solar Plane B
Nadir
Forwa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