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学习中前概念教学的策略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是通过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策略:1. 知识前导:教师可以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之前,通过故事、图片、实物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该概念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并帮助他们建立与该概念相关的经验基础。
在教学“长方形”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长方形的图片,并让学生用手指摸索其特点。
2. 寓教于乐:通过将数学概念与有趣的游戏和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感。
在教学数的奇偶性时,可以进行一场奇偶数找寻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寻找规律。
3.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软件、互动白板等,来辅助教学。
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示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4. 实际应用:将数学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面积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概念计算面积,如计算教室的面积、某家具的面积等。
5.巩固和复习:通过反复操练和巩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概念,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作业,例如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6.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进行分层教学,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并提高教学效果。
7.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互相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并促进他们对数学的深入理解。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与数学概念相关的经验基础,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小学生通常对数学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游戏等,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在购物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在游戏情境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激发思维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思维。
通过“巧解”、“看不出来”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以情境题材和反思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分层次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小班化教学,给予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拓展性教学,给予更多的挑战和启发。
4. 体验式教学,直观感受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更喜欢通过直观感受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体验式教学的策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物品的增减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加减法运算的过程;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拼图等形式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几何图形。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 多样化教学,灵活运用小学数学概念众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板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实验、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幻灯片、视频等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生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数学概念教学更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基础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发展。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成为了每一个数学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有一定的策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理清教学目标,提前准备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关键。
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前,教师需要理清教学目标,明确所要教授的数学概念是什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什么。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或者实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教师还要预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习题和练习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使用,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和有效。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数学概念的接受和理解。
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营造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或者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竞赛中展示自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概念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需要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对于重点内容,教师需要适当加强讲解和强化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对于难点内容,教师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确保教学效果。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在学生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在实际中常常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于新鲜事物和新奇概念都充满了好奇心。
在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游戏、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把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之一是要注重把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根据其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确定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数学概念体系。
三、巩固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巩固数学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概念。
可以通过实例分析、练习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数学概念框架。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之一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抽象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和逆向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关键点,提升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概念教学中来。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机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灵活设置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一些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触类旁通,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数字大小时可以用实物比较大小,让学生体会数字大小的概念。
2. 多样化教学法: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角度来呈现数学概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使用图示来解释问题,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逻辑推理。
3. 渐进推导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几何形状时可以从简单的形状开始,逐渐引入复杂的形状,让学生逐步认识并掌握各种几何形状。
4. 讲解和实践相结合:在讲解数学概念的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分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分割实物来理解分数的概念。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游戏、竞赛、趣味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数列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数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对数列的兴趣。
6.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来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平行线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并总结出平行线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7. 注重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困难,进行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的数学题目,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挑战性。
8. 反复复习与强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复习和强化学生所学的数学概念,巩固学生的知识储备。
可以通过课后习题,小测验等方式进行复习和强化。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关键。
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采用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概念教学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教师以简单易懂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念,逐步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在教学数的概念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开始,如苹果、橙子等水果的个数,逐渐深入到更抽象的数的运算和数的性质。
概念教学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学生通过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参与、体验和发现,从而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和特征。
在教学“平行线”的概念时,可以使用直线模型和试纸条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并通过观察和探索来感知平行线的性质和特点。
概念教学要注重归纳总结和概括抽象。
在学生形成初步概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概括,形成概念的定义和特性。
通过反复的概括归纳,可以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一个四边形的特性,即对边平行、对角线相等等,从而形成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判断的依据。
概念教学还需要通过情境教学和问题解决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求一个水杯的体积、一个盒子的体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师在开展概念教学时,应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注重归纳总结和概括抽象,同时通过情境教学和问题解决来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它关乎着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发展。
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概念,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概念的定义、教学策略、思维拓展和实践应用四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概念的定义概念是指具有普遍相似之处的个别事物的共同特征在人脑中的一种总体反映,它是人类认识和思维的基本形式。
数学概念是指数学思维在特定领域中的特殊反映,它是数学思维的特殊体验。
数学概念的学习需要良好的基础知识,因此数学教师需要计划教学过程,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
二、教学策略A.把握教学目标,强化认知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将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当首先向学生介绍学习目标,此后使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视觉、听觉等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帮助,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需要,进行直接和间接的例子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
B.多层次化解构,帮助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更加准确地了解数学概念。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能力,逐步分解数学概念,讲解其基本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此外,老师还要注重比较与对比、分类、定义、明确规律。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对概念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理解,达到更好的认知效果。
C.强化习惯性思维,提高效率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长时间和反复的练习将概念深入心灵。
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例如分析问题、比较和对比、找出规律等,这些思维习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和分析能力。
D.注重启发性教学,拓展思路学习数学概念需要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学,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路和方法,鼓励他们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多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需要提供有趣的例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聚焦于实际的实验和游戏等,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以下是一些可以应用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 引导性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和发现数学概念。
对于平行线的概念,可以让学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例子,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
2. 操作性学习: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面积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使用单位正方形来测量物体的面积,从而理解面积的概念。
3. 图形展示:利用图形来展示数学概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绘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例如平行线、垂直线等。
可以利用色彩和形状等元素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度。
4. 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教授数学概念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可以设计数学角色扮演游戏或数学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应用数学概念。
5. 多元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
可以使用教学视频、电子课件、实物模型等多种资源来呈现和解释数学概念。
6. 手势和肢体语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势和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
在解释几何图形时,可以用手势示意图形的形状和特征。
7. 视觉化教学:通过利用图片、图表等可视化工具来展示数学概念,可以增加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解释统计学概念时,可以使用柱状图或饼状图来展示数据。
8. 基础转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
在教授分数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分数与有限小数和百分数进行关联。
9. 分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行为,促进他们对数学概念的探索和理解。
可以分成小组让学生一起解决数学问题,并分享他们的思路和解法。
10. 反馈和评价:在教学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是帮助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关键。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概念教学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分析、教
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方式。
首先,要确定概念教学的目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前,必须确定教
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概念,利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在分析教学内容时,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简明化。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抽象和复
杂的定义,更好地利用学生自身经验和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学习中掌握基本概念,理解
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应用方法。
此外,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再次,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也是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方法包括直接讲授、引导
式讨论、探究学习和案例研究等。
不同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例如,对于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可以利用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逐
渐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
最后,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掌握了所学概念。
教学
评价可采用作业、考试、小组讨论或PPT展示等方式进行,以便获取学生的反馈并及时纠
正教学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原则与策略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践的学科,它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并采用一些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原则:1. 渐进性原则小学生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是从浅显到深入的过程。
教师要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地让学生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有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教学要尽量使数学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实际事物或生活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由感性到理性的方式,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要做到概念准确、概念清晰、概念确定,以避免给学生留下模糊的印象。
在教学中要对概念作出准确定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确保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要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紧密相连,既要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又要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独立的个体和整体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新知识和老知识有机地融合,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全面理解。
1. 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对数学概念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数学趣味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创设问题、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总结归纳,从而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一、注重问题情境化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化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策略。
教师应该通过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让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具体的情境得以具体化和生动化。
在教学加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水果、玩具等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
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二、注重概念的建构性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该注重概念的建构性。
概念的建构性指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由浅入深地逐步建构和形成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规律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建构和形成数学概念,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概念的灌输和传授。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增强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注重形象化教学四、注重实践性教学交际性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教师也应该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多方面的。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策略,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的数学教师能够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基本策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课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在概念课的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一些策略。
一、提前概念引入在概念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形象的例子或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引入相关的数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引入“面积”这个概念时,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地板砖,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各种地板砖的面积大小,引导他们思考面积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与归纳在概念课中,教师需要对数学概念进行系统的讲解,确保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准确。
可以通过图形、图表、实物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的本质。
同时,教师可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概念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时,可以让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观察其中的规律,并将规律总结为等差数列的定义。
三、概念拓展与应用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概念拓展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情境设置,让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比例”概念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培养他们将数学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四、概念巩固与延伸为了确保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牢固,教师需要提供充分的练习和问题解决机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可以设置一些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将所学概念转化为已掌握的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延伸应用,挑战学生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概念检测与反思在概念课结束后,教师可以设置小测验或作业,对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改进的方向。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包括提前概念引入、概念讲解与归纳、概念拓展与应用、概念巩固与延伸以及概念检测与反思等环节。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是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希望能对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渗透和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注重数学概念的形象化数学概念的形象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形象,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故事等形象化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从而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巩固和延伸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巩固和延伸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通过反复训练和巩固,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引导他们延伸和拓展数学概念,使数学学习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理解数学概念、如何记忆数学知识、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的方法。
浅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4、纠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对于分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及 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认知上的偏差和错误。
5、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分数性质相关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 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在“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一概念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教师通过讲解概念、引入实例、引导探究、纠 正错误和巩固练习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重 要概念。
2、实际问题解决法实际问题解决法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引入概念,让学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概念。例如,在教授“面积”这一概念时,可 以让学生计算自己家房子的面积,从而理解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3、数学故事法数学故事法是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来引入概念,让学生在 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概念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例如,在教授“圆周率”这 一概念时,可以讲述关于圆周率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来源和重要 意义。
2、引入实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性质,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实 例入手。比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分一个蛋糕,如何用分数表示一半蛋糕等 与分数相关的问题。
3、引导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探究分数的基 本性质。例如,让学生用纸片制作分数模型,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分数性质 的理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法。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学技能,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入策略和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提高数 学成绩,同时也能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概念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的浅谈。
要注重概念的引入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故事情境引入概念,让学生能够感受概念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引入概念的要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实例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概念的内涵和特征。
要注重概念的扩展和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的扩展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该能够通过思考和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题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和解答,从而帮助学生将概念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
要注重概念的归纳和总结。
归纳和总结是概念学习的重要步骤,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总结概念的特征和规律,让学生能够形成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和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概念学习能力。
要注重概念的巩固和延伸。
概念的巩固和延伸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巩固练习和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概念的掌握,并进一步延伸概念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包括注重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注重概念的扩展和应用、注重概念的归纳和总结、注重概念的巩固和延伸。
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进行好概念教学是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这其中涉及到的教学策略有许多,下面将针对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清晰明了的讲解:小学生的数学概念教学应以简洁明了、明确易懂的方式进行,授课过程中,语言简练清晰,化繁为简解说难点。
讲解应该围绕一个重点展开,不要给学生造成混淆、疑惑、困难的情况,大段的讲解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和厌烦,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2.启发性的讲解:数学教育要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其进一步探究思考,激发其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概念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纯粹的概念讲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并运用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理解概念,让他们在活动中对概念理解更深入。
3.APP教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APP应用开始进入到教育行业,例如一些数学领域的APP应用的广泛普及。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APP教学作为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平移、旋转等概念时,通过APP软件,学生可以亲手尝试操纵图形进行操作,更形象深刻的理解概念,APP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价值是需要充分发挥的。
4.教学参考性材料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学参考性材料的运用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材料,为概念讲解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广阔的视野。
例如,教学中可以引用故事、实例、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材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概念。
5.探究性教学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探究性的教学。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来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概念并理解其中的思想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学策略的运用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清晰明了的讲解、启发性的讲解、APP教学、教学参考材料、探究性教学这几种策略的运用,将大大提升概念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运用数学概念。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一、理论基础在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教学理论的基础知识。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学习数学。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方式去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提供了有益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启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特点的教学方式,适合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者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来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会并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 经验教学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经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实例或者故事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让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在教学“数形结合”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各种形状的图形,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3. 交叉学科教学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交叉学科的教学。
在教学“面积”的概念时,可以引入艺术课上的绘画作品来进行面积的计算,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面积的概念。
4. 游戏化教学小学生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在教学“找规律”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找规律的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更有效地教授数学概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认知体系,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出发,提出一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注重概念的直观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直观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概念的直观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图形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概念,例如通过实物让学生感受物体的大小、长度、重量等,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属性。
在直观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概念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他们建立起系统的概念认知框架。
二、注重概念的抽象认知除了直观理解概念,同时也要注重概念的抽象认知。
小学生在认知上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对概念的认知难以做到复杂的抽象推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实现对概念的抽象认知。
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类比比较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感受概念的共性和规律性,最终达到对概念的抽象认知。
三、注重概念的联系和扩展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扩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概念的联系和扩展。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建立起系统的概念网络。
也可以通过丰富的例题和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扩展和延伸数学概念,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丰富其数学知识体系。
四、注重概念的应用和实践数学概念的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应用和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概念的应用和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测量、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进一步巩固数学概念。
五、注重概念的多元表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概念的多元表达。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情境教学法教育学家普遍认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进行教学,让孩子在参与实际操作的同时理解概念。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的约分时,教师可以让孩子拿一块能被平均分成同等部分的巧克力让孩子自己尝试分成不同的份数,然后比较分不同份数之后的大小。
这样,孩子们不仅可以感性认识约分的含义,更能理解其重要性。
二、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孩子们通常更喜欢听和看故事。
在教学小学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概念。
例如,在教学乘法时,可以通过故事告诉孩子:“小明有3个口袋,里面放着3个苹果,每个口袋放同样多的苹果,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帮助孩子理解乘法的概念。
三、归纳法归纳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的分数计算时,可以从具体的分数计算实例入手,然后通过归纳总结出分数计算规律和方法。
四、交互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交互式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通过与孩子互动,既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和兴趣。
交互式教学方式包括提问互动、游戏互动、情景模拟等等。
五、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引导、提示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能够通过启发孩子的思维和兴趣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的平行线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让孩子自己用尺子画出平行线,然后观察和总结出平行线的相关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论文谈小学数学前概念教学的策略温岭市太平小学林智【摘要】概念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概念。
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往往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对相关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根据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点、看法及思维的方式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尽一致,有些是错误的,有些是模糊的,也有一些是正确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把前概念作为产生和孕育科学概念的‚生长点‛开展教学。
本文基于对小学数学前概念的调查研究,着重论述前概念教学的几条策略,使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概念教学策略前概念,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对要学习的数学概念在先前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认识与观点。
前概念教学,实际就是进行合理的概念转变教学,概念转变则是对学生前概念改变、发展和重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建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教师教学某个概念之前,对周围与数学相关的事物及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点和看法有些是错误的,有些是模糊的,也有一些是正确的,它可以成为错误概念产生的“温床”,也可以成为科学概念形成的“胚胎”。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带着各种前概念进入数学课堂,运用不好往往会影响数学新概念的学习,制约数学新概念的形成,阻碍数学新概念的转变,致使成为课堂概念教学的绊脚石。
如果教师察知并利用好学生的前概念,则是教学的一种“有利资源”。
长期以来,基于对前概念教学的调查研究,本文就小学数学前概念教学的策略作些探讨。
一、基于错误前概念,探寻纠正的策略1.创设认知冲突,纠正前概念认知冲突是一种认知矛盾,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新知识之间产生的无法包容的矛盾,也是学生前概念和新概念之间最初的“不协调”。
面对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认知之间存在着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如同拦在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带给学生不同程度上的干扰。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合理的创设知识冲突点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使得学生重新组织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新的认知上的平衡。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为了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长方形也具有稳定‛(因为家里长方形的门窗是长方形),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
先让学生拉一拉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框架,得出结论,长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易变形。
接着出示用塑料吸管围成三角形,让学生试着拉一拉,发现有一些细微的变形。
此时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教室里出现了一些躁动。
紧接着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四边形,(展示学生的所有作品)学生通过观察惊奇地发现,3根小棒只能摆出一个三角形,没有其它形状的图形,而用4根小棒则摆出了多个不同形状的四边形。
至此,不言自明的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不具备这一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个矛盾事件,引起概念冲突;经历“暴露错误前概念—验证后推翻—再暴露—再推翻—形式科学概念—纠正错误前概念”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概念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
2.紧抓课堂生成,转变前概念“生成”教学过程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依据具体情境及其变化对教学行为和过程不断做出调整和创造的教学。
如在教学‚面积单位‛这个概念时,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面积大小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能清晰地建构起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概念。
先出示两个大小差异明显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得出了结论;接着出示两个肉眼不易看出的大小差异不明显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比较大小,这时学生觉得原先的观察法不管用了,在思维的碰撞中得生成了重叠比较法;紧接着继续出示两个用重叠法也不能直接比出大小的图形,学生再一次陷入一迷惘,引领学生想一个新的办法,经过大家讨论,想到了摆小正方形或数方格的方法;然而就是这时,紧抓学生摆小正方和数方格方法的生成,给出两个图形的方格数一样多但面积大小相差很大的图形,通过再三的思维碰见,学生体会到了方格的大小必须要一样,即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出面积的单位。
3.加强探究历程,消除前概念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进行科学概念的学习。
探究式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通过各种途径形成概念的条件,满足了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天性。
探究操作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消除错误前概念后,正确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与什么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每位学生进行探究操作,有的学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从而通过移、拼的方法转化成已知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而有的学生不是沿着高剪下,仍然得到一个四边形,无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产生了疑问;经过这合作探究、操作,学生就渐渐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从而消除了与邻边有关系的概念,建立正确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概念。
总之,前概念往往是根深蒂固的,错误的前概念也并不是一堂课或一次练习题评讲就可以彻底转变的,错误的前概念向正确概念的转变是思维结构的转变,是在学生头脑中引发的一场思维风暴,需要改变原有的认识结构,建立新的认识结构,需要克服旧模式的惯性,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二、基于含糊前概念,调整转变的策略1.铺垫概念形成初,感受概念生长处概念的形成、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前概念自身的发展都要经历一片时空区。
概念转变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读懂学生概念的“时空区”,包容学生的一知半解的前概念,耐心地等待学生的生长,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基于对学生的前测,得知学生对圆都有一定的认识,能描述圆的基本特征,但不懂圆的本质属性。
为此创设如下的教学情景,为圆的概念形成埋下伏笔。
首先出示下图:让学生讨论、观察与思考这三个套圈游戏的公平性。
经过学生的观察,发现前两种的方式都不公平,无论小朋友怎么站,总有些人离套圈物体近,有些人离得远,不可能做到等距离。
而只有圆形的站法每个人离套圈物体的距离都一样,初步感知圆的属性。
紧接着从三个套圈游戏的实景图中抽象出三个相应的数学示意图:以套住的目标为定点,一个点表示一个人。
这样三种游戏就分别抽象成一直线、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如下图)。
这样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套圈游戏入手,抽象出数学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把套圈游戏中要套住的目标抽象为定点,比较自然,为圆的科学概念埋下伏笔。
从讨论三个套圈游戏的公平性,引导学生去考虑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关注许多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是否都相等的问题,得到直线和正方形上的所有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不是都相等;而圆上的所有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是圆的本质属性对学生进一步的感知,使概念真正得到生长。
2.顺应学生思维层,形成概念本质果所谓顺应,是指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新现象。
也就是说,当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有较大的差异或矛盾时,必须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通过顺应学习才能接纳新知识,解决认知矛盾,实现由原有的前概念向新的科学概念转变。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做到紧扣学生的前概念,组织材料,设计问题,顺应学生的思维状态组织教学。
如在教学‚垂直‛时,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没有一位学生能正确地表述垂直的概念,却有65.3%的学生认为垂直就是‚一条竖着的直线‛。
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把垂直等同于日常用语中的‚竖直‛。
面对这一概念的表述,我并不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出示一组例子(如图3),学生认为两幅图的区别是左边的‚斜了‛,右边的是‚直的‛。
接着又出示图4,问:‚这两幅图哪一幅是‘直的’,哪一幅是‘斜的’‛?学生通过反思比较,发现‚直的‛应该是相交后的角是直角,‚斜的‛应该是相交后的角不是直角。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垂直的两幅图圈到一起,并说明:像这样相交后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就这样,在课堂中顺应学生的思维,暴露错误,发现错误,再通过分析、比较,最终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3.铺设概念新桥梁,形成概念新表象表象就是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有一定条件的刺激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材料越丰富,活动体验越充分,建立的表象就越清晰。
如在教学认识时间单位‚分‛与‚秒‛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声音,来感受一秒的长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一分钟可以跳几下绳,一分钟可以做几道口算等活动来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再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出示1cm 2,1dm 2,1m 2的正方形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约为1cm 2,1dm 2,1m 2,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所熟悉的大拇指的指甲面约为1cm 2,我们手掌的面积约为1dm 2,两张课桌面的面积约为1m 2等,原来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把抽象的面积单位转化成本来就熟悉的,具体的物体,在具体的生活中找到抽象的面积单位,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的表象。
三、基于正确前概念,组织顺应的策略1.在比较中渗透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内容,如果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方法,则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概念,防止概念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
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从前测中了解到,学生能准确的判断这些角,只不过专业术语描述的不够完整,全面罢了。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复习直角,然后用直角引出锐角、钝角,同时借助教具演示,用直角器和锐角、钝角进行比较,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这样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就在学生眼前渐渐地明朗起来,从而使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明确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掌握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2.在应用中深化学生学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后,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概念与一些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以达到正确理解概念实质的目的。
因为只有通过运用,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科学概念;同时,在运用过程中,学生对概念理解上的缺陷才能暴露出来,才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完善和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