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沧浪亭记》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沧浪亭记》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沧浪亭记》的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译文】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
起初租房子住。
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
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
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
”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
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
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译文赏析
寻:长度单位
锱珠: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赏析
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主要说明写作此文的原因。首句即点明文瑛所居之地乃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昔日所建沧浪亭的旧址。这是全文的一根主线,后文的记述历史、抒发感慨,都是紧紧围绕这根主线的。紧接着的“亟求”二字,不仅表达了文瑛对作者的敬慕推崇,也表明了作者谦虚的美德。因为苏舜钦曾写过一篇《沧浪亭记》,自己若冒然而写,则有不恭不敬之嫌。“亟求”,则可谓盛情难却,不得不写,并非有意班门弄斧。按常理,此种文章应把重点放在沧浪亭优美的景色和精良的结构上,可本文却并未涉及于此,原因就是作者没有以自己的口来进行解释说明,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一段文瑛的请求之语,这段看似平常的对话,却含深义。原来苏子美为此写过记,且是“记亭之胜也。”作者不愿拾人牙慧、步人后尘,而是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所以为者”之上。利用对话避免正面平铺直叙的呆板,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受。这种艺术构思确实可谓巧妙。
文章的第二段主要记述沧浪亭多次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作者抓住了由“园”到“亭”、由“亭”到“庵”、再由“庵”到“亭”的变化,不到一百字的篇幅,表现了长达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说明作者具有高超的概括能力和广博学识。
文章的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在抒发自己因园亭的变化而产生的感慨之同时,强调了“士之欲垂名于千载”、“则有在矣”的道理,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的胸怀。世享变化乃古今之必然,登高台,眺望山湖想到早在春秋时,许多人为吴越之地争夺不休,“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今像太伯虞仲、阖间夫差、子胥、种蠡已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与之相比,庵与亭的变化就能算不得什么了。透过感慨,作者那种欲超脱于尘事羁绊的淡然就呈现出来了。作者将笔一宕,又落在沧浪亭上。此地在钱氏吴越之时是“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今不仅渐然而尽,甚至未给后人留下任何印象。与之相反的是苏舜钦建造的一座小亭,却令后人“钦重如此”。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渐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一篇曲折文字,主意只在此一句。作者未作更明白的揭示,不言明而令人尽可意会,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璙的花园,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人苏舜钦购得。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归有光《沧浪亭记》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归有光《沧浪亭记》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浮图文瑛①,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地也②。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③,广陵王镇吴中④,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⑤,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⑥,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⑦,阖闾、夫差之所争⑧,子胥、种、蠡之所经营⑨,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⑩,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11),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而俱尽者(12),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释】①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
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
文瑛:僧人,生平不详。
②苏子美:苏舜卿,字子美,北宋诗人。
他曾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③吴越:是五代十国时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
④广陵王:指吴越王钱镠(liú)的儿子钱元瓘(guàn)。
吴中:指苏州一带地区。
⑤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
⑥迨(dài):到,等到。
⑦太伯:周代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
虞仲:古公亶父的次子。
传说太王喜爱幼子季历,想立其为王,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就远避江南,改从当地风俗,成为吴国的开国者。
⑧阖闾:春秋时吴国的国王。
夫差:阖闾的儿子,于吴国灭亡后自杀。
⑨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他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他投奔到吴国,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
种、蠡:指文种和范蠡,都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辅助越王灭吴。
⑩钱镠:吴越国的建立者,在位有二十五年。
《水调歌头·沧浪亭》诗词原文及译文
《水调歌头·沧浪亭》诗词原文及译文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译文]大丈夫应有远大抱负,就像那正午的太阳,光芒照人间,令人羞耻的是一事无成,疏放轻闲。
[出自]北宋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注释:沧浪亭:据《宋史·苏舜钦传》:苏舜钦因为坐自盗除名。
寓于吴中,在苏州买水石做沧浪亭。
此词即为苏舜钦谪居苏州所作。
淡伫:清新明净之意。
洞庭山:太湖中的岛屿。
鱼龙:用张衡《西京赋》“鱼鳞变而为龙”的典故,比喻自己能化成鱼,又能变成龙,有所作为。
渺弥:浩渺弥漫。
陶朱:即范蠡,为逃避勾践*,变名易姓,之陶为朱公,在陶经商,大富。
张翰:《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翰)在洛阳见秋风起,隧命驾便归。
汀:水边平地。
译文:潇洒脱俗的太湖岸,清新明净的洞庭山。
鱼龙潜藏水底,浩渺弥漫的太湖笼罩着迷雾云*。
正想起曾经隐居在太湖的范蠡和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弃职的张翰,那扁舟冒着傍晚的暴风雨,绕过沙汀和水湾。
大丈夫应有远大抱负,就像那正午的太阳,光芒照人间,令人羞耻的是一事无成,疏放轻闲。
我正是年富力强,可为什么变得这么憔悴,早生的华发代替了昔日的朱颜?我打算借这寒潭垂钓,又恐怕有人猜忌,使人们不敢同我交往。
我还是把船摇到芦花深处,彻底地做个隐士,默默地坐看水面起波澜。
苏词仅存此一首,作于被迫闲居期间。
词人壮年被斥退出官场,个人志向不得施展,内心的愤慨可想而知。
词的上片写隐逸之乐。
在湖山之间潇洒度日,与“鱼龙”为伍,追慕陶朱、张翰之为人,扁舟垂钓,载鲈归来。
自然界的风风雨雨都不置心中,它们也不可能象官场中的暴风雨那样伤害词人了。
下片才写出被迫过这种生活的痛苦。
宋代文人士大夫皆有“先忧后乐”的济世精神,轻易不言退隐。
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沧浪亭记》是宋代文人苏舜钦于庆历四年(104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关于沧浪亭记的原文及翻译吧!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始僦[2]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3]郡学[4],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有国,近戚孙承右[9]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璙的花园,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人苏舜钦购得。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3]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10] ,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的花园,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人苏舜钦购得。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 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 租赁[3] 过:拜访[4] 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5] 崇阜:高山[6] 并(BNG):通“傍”[7] 杠:独木桥[8] 钱氏:指吴越王钱?[9] 孙承?:吴越王钱?M 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沧浪亭记》文言文诗词鉴赏原文及翻译
《沧浪亭记》文言文诗词鉴赏原文及翻译《沧浪亭记》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
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长留天地间。
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原文】沧浪亭记①作者:归有光浮图文瑛②,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③。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④”余曰:“昔吴越有国时⑤,广陵王镇吴中⑥,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⑦,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⑧,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⑨。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⑩。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⑾。
尝登姑苏之台⑿,望五湖之渺茫⒀,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⒁,阖闾、夫差之所争⒂,子胥、种、蠡之所经营⒃,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⒄,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释】①作者的这篇文章记述了沦浪亭的演变过程,并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赞美了苏舜卿的沧浪亭;而那些盛极一时的宫馆园囿,却早已不存在了。
作者的寄寓是很深的。
语言朴素简洁,而又明畅自然,能于平淡直朴中见出深意,这正是作者散文的特点。
②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
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
文瑛,生平不详。
庵:小庙,多为女尼所居。
③苏子美:苏舜卿,字子美,北宋诗人。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
诗歌奔放豪健,风格清新,与梅圣俞齐名,世称“苏梅”。
为权臣忌恨而被贬逐,后退居苏州,营作沧浪亭(1045年建),并作文为记。
该亭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④亟(qì),多次,屡次。
《沧浪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沧浪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本文就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
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长留天地间。
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沧浪亭记》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沧浪亭记明代:归有光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译文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
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
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
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
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
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
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
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
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
《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翻译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沧浪亭记
宋代: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沧浪亭记》文言文诗词鉴赏原文及译文
《沧浪亭记》文言文诗词鉴赏【作品介绍】《沧浪亭记》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
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长留天地间。
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原文】沧浪亭记①作者:归有光浮图文瑛②,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③。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④”余曰:“昔吴越有国时⑤,广陵王镇吴中⑥,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⑦,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⑧,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⑨。
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⑩。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⑾。
尝登姑苏之台⑿,望五湖之渺茫⒀,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⒁,阖闾、夫差之所争⒂,子胥、种、蠡之所经营⒃,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⒄,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释】①作者的这篇文章记述了沦浪亭的演变过程,并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赞美了苏舜卿的沧浪亭;而那些盛极一时的宫馆园囿,却早已不存在了。
作者的寄寓是很深的。
语言朴素简洁,而又明畅自然,能于平淡直朴中见出深意,这正是作者散文的特点。
②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
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
文瑛,生平不详。
庵:小庙,多为女尼所居。
③苏子美:苏舜卿,字子美,北宋诗人。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
诗歌奔放豪健,风格清新,与梅圣俞齐名,世称“苏梅”。
为权臣忌恨而被贬逐,后退居苏州,营作沧浪亭(1045年建),并作文为记。
该亭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④亟(qì),多次,屡次。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 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璙的花园,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人苏舜钦购得。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沧浪亭记》原文赏析
沧浪亭记宋代:苏舜钦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水调歌头·沧浪亭[宋代]苏舜钦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译文及注释:译文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
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
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
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
还是划着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注释淡伫:安静地伫立着。
洞庭山:太湖中的岛屿,有东洞庭、西洞庭之分。
渺弥:湖水充盈弥漫无际。
陶朱:春秋越国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鉴于勾践难于共富贵,遂弃官从商。
张翰:字季鹰,吴(今江苏苏州)人。
西晋文学家。
齐王(司马囧)执政,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在洛。
知囧将败,又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
不久,囧果被杀。
撇浪:搏击风浪。
汀湾:水中港湾。
寒潭:指在丹阳的小潭。
此时作者人在苏州。
鸥鸟相猜:《列子·黄帝》篇载,有人与鸥鸟亲近,但当他怀有不正当心术后,鸥鸟便不信任他,飞离很远。
这里反用其意,借鸥鸟指别有用心的人。
青纶:青丝织成的印绶,代指为官身份。
刺棹:即撑船。
赏析:全词写作者被贬谪而壮志难酬的彷徨和忧心。
上阕写作者隐逸于太湖旖旎风光的乐趣,下阕写作者深感岁月蹉跎而志向难伸的苦闷和惆怅。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词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初晴游沧浪亭》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释⑴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镠的花园。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春水:春天的河水。
⑵连明:直至天明。
⑶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
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
阴晴:时阴时晴。
⑷帘虚:帘内无人。
日薄:日色暗淡。
“娇云”句:娇美可爱的云既浓密又浓和,以时晴时阴作游戏。
参考译文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简析庆历五年(1045)至庆历八年(1048),苏舜钦因赋闲而旅居苏州近四年,其间定居沧浪亭也超过三年,诗作甚多。
此诗写景清新明快,精心炼字,一“弄”字赋予云以灵动之美,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
后两句以静衬动,景之清新,物之鲜嫩,情之明快融为一体。
兴趣天然,意味隽永。
赏析《初晴游沧浪亭》是北宋诗人苏舜钦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雨后沧浪亭的景色描写,表达了作者恬静安逸的心情。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
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
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
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
沧浪亭苏舜钦全诗译文 沧浪亭怀贯之诗歌鉴赏
庭院深深,亭台隐隐,沧浪独步,不见故人。连绵无尽的秋 色,穿梭而过的紫燕,如这诗社,都很快繁华不见,只剩下自 己,独来独往,醉吟流连。
这也是儒家一贯的观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 身”。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世界虽非为我而设,但却可以为 我所用。孟子也提过这首歌,可见其风行程度。
屈原也在《楚辞·渔父》中写了沧浪之水。“渔父莞尔而 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 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忠君爱国,具有宁折不弯的气 度,渔夫劝他和光同尘,但他却宁愿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不肯同 流合污,最终自沉汨罗江。
庆历八年(1048),苏舜钦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 逝。卒时年仅四十一。想来古人很是通达,30 多岁的苏舜钦,就
已自号沧浪翁。不到不惑之年,却已乐天知命,在沧浪亭中逍遥 于自己的天地,让人欣羡不已。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 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 胜焉!”虽然不能仕途有为,依然可以内心恬淡,安于冲旷,这 种境界,在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王朝,是极为难得的。
苏舜钦写过一首《题花山寺壁》:“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 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昔日有名的花山寺,如今因为无人照料,变得荒芜不堪,杂 草纵横。苏舜钦认为,花木必须时刻注意修整,剔除糟粕,保持 精华,只有这样才能青春常在。“花易凋零草易生”,其实说的 是人的内心,内心的淡泊,需要极深的修养,而一时的放纵,就 足以毁掉所有。读书也好,修行也罢,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朝 乾夕惕,栽培剪伐。
《沧浪亭记》文言文翻译
《沧浪亭记》文言文翻译《沧浪亭记》文言文翻译《沧浪亭记》是宋代文人苏舜钦于庆历四年(104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记述了作者发现佳地、建亭、游玩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官场失意的愤懑之情。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沧浪亭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赏析沧浪亭记苏舜钦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1],始僦[2]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1]一日过[3]郡学[4],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6]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8]有国,近戚孙承右[9]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
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
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
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2]租赁[3]过:拜访[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5]崇阜:高山[6]并(bàng):通“傍”[7]杠:独木桥[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10]北碕:北边曲岸上[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12]闵:同“悯”,悲悯。
[13]寻:长度单位[14]锱珠: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译文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
起初租房子住。
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
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
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
”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
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
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
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
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
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
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
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
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作者简介苏舜钦:字子美,参知政事易简之孙。
父耆,有才名,尝为工部郎中、直集贤院。
舜钦少慷慨有大志,状貌怪伟。
当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独舜钦与河南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俊多从之游。
北宋诗人,号沧浪翁。
政治上属革新派,因而遭诬陷,削职为民,流寓苏州,筑沧浪亭。
相关试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2)迨淮南纳土(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4)极一时之盛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
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参考答案】1.(1)环绕(2)等到(3)流传(4)尽2.D3.苏子美建造。
文瑛重建。
重建后曾改名为大云庵。
4.(1)可以濯我缨可以濯我足(2)退隐不仕5.“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
(指道德文章)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崇阜广水崇:高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适:到……去C.不亦鄙哉鄙:鄙陋D.予既废而获斯境废:(被)罢黜[参考答案]B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予以罪废,无所归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代词,……的地方;名词,处所)B.杠之南,其地益阔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助词,的)C.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在,到;介词,比)D.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失得之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对于;形容词词尾)[参考答案]B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A.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靠近水边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B.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C.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日子就在盘算着细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D.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情感充塞在内心,性情压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读、思;直译、意译)[参考答案]C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B.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
C.第三段写作者在园中乘舟畅游,心旷神怡,进而生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D.尾段作者表达了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
[参考答案]D10.《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
(200字左右)(10分) 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看法不够明确,也缺少具体分析,语言不够通顺,得1—4分。
答:在我看来仕途失意后,比起屈原的投江自尽,寄情山水是让心灵得到解脱。
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如今有了清闲的机会,何不仔细欣赏这世间万物的美好?欧阳修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飘逸。
苏东坡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尽收眼底。
陶渊明失意而寄情山水,所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美。
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让我回报以歌。
”当突如其来的变故与打击敲击着我们的生命,又何苦不放过自己,激情所爱,奏出一份闲适。
(8-9分)赏析: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
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弹劾,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就病故。
工散文,诗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
有《苏学士文集》。
第一段:罢官之初旅居苏州的情景。
第二段:写发现风景胜地和构筑沧浪亭的经过。
“沧浪”典出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与世推移”第三段写在沧浪亭一带乘舟上由得怡悦情趣,从而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榜]本为摇船用具,此作动词。
[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
此指装束随便。
[磨戛]摩擦撞击,可理解为斤斤计较。
最后一段承接上端的感慨加以引申,发而为论,认为仕宦使人沉溺最深,表达了对庸俗势利官场的厌弃。
结尾庆幸自己尚未忘怀于沧浪亭的优美景色,照应了文章的题目。
[沃然]受启发而领悟的样子。
[闵]同“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