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基础 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811006课程名称:物流基础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物流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物流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物流行业、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及用人单位高标准的用人需求,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操作人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学院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开设顺应新疆经济发展、依托交通领域建设需求、开设具有区域、行业专业特色的物流课程。

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综合应用能力,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1.1课程地位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物流与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功能、物流的发展、物流管理原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技术装备、仓储管理、包装与装卸、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技术标准化与绿色物流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1.2设计思路(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物流管理基础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主动性、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塑造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物流管理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加强学生的物流管理理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物流管理操作能力。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课内学时数:54适用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专科物流管理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物流管理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的一般过程,掌握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常用管理方法,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职业定位,促进其职业素养养成,初步具备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般管理问题。

本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为36学时(包括考试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供参考):本课程应突出实用性特点。

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要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除课堂讲授外,要尽量增加习题和案例讨论的数量,使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思维训练。

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52学时。

考核方式为闭卷总测验,2学时,考查范围为课堂讲授内容。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现代物流管理导论【知识点】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发展过程,物流的分类;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现代物流学说流派。

【教学重点】物流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和物流管理所涵盖的领域、研究方法及如何与实际紧密结合。

第二章物流系统【知识点】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增值服务功能;物流系统化的5S 目标和6个基本元素(数据);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与系统工程。

【教学重点】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现代物流功能【知识点】运输、保管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配送等功能的概念、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各个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所涵盖的内容。

《物流学》课程标准

《物流学》课程标准

《物流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物流学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理论观点,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阐述和拓展,使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核心概念、理论观点和一些重要方法。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现代物流高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120学时,计7.5个学分。

(其中理论120学时,实操0学时)三、课程设计思路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并了解国内外物流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新发展、新动向。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企业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物流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课程教学目标系统了解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掌握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研究的基本方法、物流各功能的主要内容,物流合理化的实施,了解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对现代物流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流,进行物流实务操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一周安排6个课时,每2个课时连堂,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到物流企业参观学习。

(2)教材建议:建议采用《现代物流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陈百健主编;ISBN:9787502596491;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无需实训。

九、其它说明。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大物流管理理论有足够的认知,为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后续课程为《理货业务》、《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港口库场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代理业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管理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2.掌握必需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3.了解仓储、配送企业的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4.具备物品、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对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做出调查与分析、对物流客户进行服务管理;2.能完成与包装、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相关的工作,并对这些作业做合理化的设计;3.能够完成企业一线运营管理工作;4.能够收集、处理管理物流信息。

(三)素质目标1.具备团队协作意识;2.具有人际交往意识。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评价方法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三)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建议2.师资条件教师应来自于港航企业的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整个物流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实际状况和教材的内容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内容。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物流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1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学分课程学时60学时修读学期第1/1学期适用专业物流管理(汽车方向)/物流管理(汽车方向,佳吉班)合作开发企业长江物流园区佳吉快运公司执笔人王国玲、刘大伟审核人王国龙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物流基础》是高职高专物流类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它将围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流程及主要工作岗位(如仓管员、验货员、拣货员、装卸员、搬运员、理货员、包装员、盘点员、配送调度员、客户服务人员、单证员、结算员等)的职业技能标准,学习与掌握现代物流企业的仓储运输、商品流通加工与包装、配送、物流成本核算、物流信息技术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综合应用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前修课程为:无后续课程为: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企业管理。

1.2设计思路通过对本专业基本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项目工作任务来学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了解物流标准和物流系统的构成;2.掌握物流的概念、功能;3.理解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基本概念;4.掌握运输方式和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5.掌握仓储方法和仓储业务流程;6.了解包装功能和掌握包装的合理化方法;7.掌握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8.掌握流通加工合理化方法;9.掌握物流信息的特征和种类;10.掌握配送合理化的形式;11.掌握影响物流服务的因素和物流服务的基本内容;12.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13.掌握正向绿色物流管理的内容和物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14.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方法;15.了解条码技术、RF技术和GPS技术。

物流金融管理《货物学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金融管理《货物学基础》课程标准

《货物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货物学基础标准简称适用专业物流金融专业修读学期第1学期制订时间2018.08课程代码课程学时64课程学分4课程类型A类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物流管理等专业课程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物流师合作开发企业无执笔人合作者无审核人无制(修)定日期无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货物学基础》是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是前期理论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前提。

本课程的平行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物流学基础》等,后续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等。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物流货物相关知识并解决物流问题为目标。

根据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围绕物流中的货物,从货物的物流业务运行角度,对货物的性质、分类、质量、标准、检验等方面知识进行全面介绍,通过理论学习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货物学相关知识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通过以物流的货物为中心,以货物的物流业务运行为主线,通过认识货物、货物的分类与编码、货物质量与标准、货物检验、货物包装、货物的储存与养护等项目的学习,并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理论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确定了本课程74的思路为:以货物的性质、分类、质量、标准、检验和包装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介绍,帮助学生构建货物学的知识体系,掌握货物在物流业务各环节的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从货物的物流业务运行角度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物流中的货物为主,着眼于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物流管理管理课程标准新

物流管理管理课程标准新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204050301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课程学时:72 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管理学》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目标和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

《物流管理》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优雅得体的气质与风度,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的素质;具备物流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熟练掌握物流管理的各种相关技术和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奠定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主要理论,掌握物流管理的主要方法如运输管理的合理化措施、库存水平控制策略、包装技术等,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岗位应用。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1)知识目标●学会物流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学会各种运输的优缺点、运输合理化的措施;●学会仓储管理的流程和库存合理化的策略;●学会配送管理的流程及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方法;●学会运输包装合理化的措施;●学会第三方物流的起源、发展;●学会企业物流的各种形式及采供物流的操作要点;●学会物流信息技术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2)能力目标●会进行运输合理化分析和制定合理化运输方案;●能够进行物资的仓储操作及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能够进行配送中心的选址和规划;●能根据各种情形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及技术;●能进行第三方物流方案设计,并组织实施;●能够根据供应商管理要点进行供应商管理方案的制定;(3)素质目标●具备从事物流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从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现代物流相关资料的收集、甄选方法;●具备敏锐的捕捉和获取现代物流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具备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物流管理问题。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顺畅运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目标包括:1.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物流管理问题;2. 具备物流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等操作;3.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沟通和协作;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提出新的物流管理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 物流基础理论: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 物流作业流程:讲解物流作业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购、库存、运输、包装、配送等环节;3. 物流信息系统: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4. 供应链管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风险管理等;5.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1.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2. 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3. 独立完成作业和案例分析,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4. 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物流作业流程的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介绍和培养学生对物流运作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和技能。

本课程将涵盖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优化、运输与仓储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供应链策略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2. 掌握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配送和售后服务等;3. 熟悉运输与仓储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仓库布局和管理等;4.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运用,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5.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包括供应链设计与协调等;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 定义物流管理及其作用-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2. 物流运作与优化-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生产与制造管理- 配送与运输管理- 售后服务与逆向物流管理3. 库存管理与仓储技术- 仓库的布局与设备选择- 仓储管理的优化与效率提升- 仓储安全与风险控制4.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 电子商务与物流跟踪技术5. 供应链管理与策略- 供应链的概念与特点- 供应链设计与协调- 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管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和个人作业等。

学生将通过课堂活动和实践任务来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 个人作业(30%):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个人作业;3. 课程论文(20%):对某一物流运作环节或企业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并撰写论文;4. 期末考试(30%):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六、参考书目1. 《物流管理导论》(李宁著)2. 《供应链管理与实践》(陈海平著)3. 《现代物流管理》(冯威著)4. 《物流信息系统与应用》(周国栋著)以上是《物流管理》课程的标准,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物流管理的原理和实践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新)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新)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物流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它相关专业(连锁经营管理、营销与策划、信息管理等)的知识拓展课程。

该课程为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涵盖了物流专业的所有知识点,概括性强,学生容易认识、理解,真正服务于下一步的专业课学习。

本课程需要在《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前导课程的基础上开设。

通过前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本门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其后续课程有《仓储业务操作》、《运输业务操作》、《配送作业的组织与实施》等。

2.课程任务《物流基础》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物流的整体的认知与简单任务操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专业技能的基础,能进行简单的物流任务操作,能胜任物流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能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要求,达到助理物流师的水平,并使学生逐步树立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具体学习任务如下:掌握物流的概念,熟悉物流引入中国的几个阶段,熟悉物流的要素;掌握储存的概念,掌握仓储作业的构成要素,熟悉仓储作业流程,理解ABC分类法;掌握运输的概念,掌握多式联运的概念,理解多式联运应该具备的条件,熟悉几种典型的运输方式作业流程;掌握配送及配送中心的概念,理解配送中心作业活动的特点,掌握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熟悉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掌握堆码的概念,熟悉装卸搬运的流程,理解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操作;掌握包装的概念,熟悉常用的包装材料,熟悉运输包装及销售包装的设计要素;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熟悉常见的几种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理解流通加工的作用,理解流通加工合理化操作的途径;熟悉物流信息的概念,熟悉常见的物流信息,熟悉几种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熟悉企业供应物流的模式,熟悉生产物流的过程,熟悉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流程,熟悉回收物流的处理方式。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现代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流程和相关策略,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原理;3.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核心功能;4. 学会运用物流策略和技术工具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5.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概念、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

2. 物流体系与基本原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以及库存管理、供应链协调等原理。

3. 物流管理流程订单管理、运输计划、货物配送、售后服务等流程及其关键环节。

4. 物流策略与技术应用供应链管理、跨国物流、绿色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等。

5. 物流绩效评价与优化物流成本、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等绩效指标的评价与优化方法。

6. 物流风险管理天灾人祸、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7.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实际物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典型企业物流管理的案例研究。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问题。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物流企业,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定期的知识测试。

3. 项目报告:学生可根据实际案例或企业调研,撰写物流管理相关的项目报告。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行综合性考核。

六、参考教材1. 张力,卢旺达编著. 《物流管理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在第一学期开设,无前续课程;后期课程有《采购》、《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采购管理实务》、《库存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应用》等。

本课程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满足物流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为宗旨,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课程结合物流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入浅出,融知识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同时注重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劳动意识、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考取1+X证书、进行邮政云仓工学交替实习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原则: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时刻把握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以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专业建设方案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按照物流工作运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即物流管理基本知识、物流系统、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品包装作业管理、装卸搬运作业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

本课程理论知识涉及面广,课程依托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知识运用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灵活运用课堂练习、案例分析、实训操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不同教学形式,注重融合职业道德、环保意识、劳动教育、社会责任、客户为中心等思政教育内容。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熟知物流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基本流程,掌握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管理岗位群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操作实务。

《物流管理B》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B》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B》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4020051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 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16前导课程管理学、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制定人王晓云制定日期2013年3月审核人修订人修订日期审核人签发人签发日期一、课程定位《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也是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群的知识拓展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就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

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从事物流策划、设计业务操作以及具有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七大功能要素、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与物流标准的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序号单元内容能力目标知识要求建议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 第一章物流概述1、能够针对实际企业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物流管理目标1、了解物流的特征及行业组成;2、了解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3、理解物流的分类、要素、功能、效用与价值;4、熟练掌握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管理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和全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3. 熟悉物流管理的工具和技术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管理定义和范围1.2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角色1.3 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2. 物流环节和流程2.1 供应链管理2.2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2.3 生产和制造管理2.4 仓储和库存管理2.5 运输和配送管理2.6 售后服务和反向物流管理3. 物流管理工具和技术3.1 物流成本管理3.2 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3.3 运输模式选择和运输成本控制3.4 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4.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1 经典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2 实际物流管理案例分析4.3 学生团队的物流管理案例研究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具。

2.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物流中心和企业,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小测验:对学生对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2. 作业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物流案例分析报告。

3. 实践操作考核: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4.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物流管理导论,作者:李昊2. 现代物流管理,作者:张华3. 国际物流学,作者:刘奕光七、教学资源1. 课程PPT:提供给学生课堂学习的参考资料。

2. 实际案例和资料:用于学生案例分析和报告撰写。

八、结语通过学习物流管理教学大纲,学生将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原理、工具和技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物流规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优秀物流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应该包含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同时,还需要学习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课程标准应该包括物流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工具的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中涉及到的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多,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设备、运输工具等。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这些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

另外,课程标准还应该包括物流管理中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

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方式,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技巧。

此外,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因此,课程标准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能够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能够不断完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为培养更多优秀物流管理人才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三年制专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流管理基础》是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同时面向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物流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流业务、物流行业、物流管理、物流发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掌握现代物流领域所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管理方法和主要领域。

本课程强调理论层面的介绍,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对具体操作层面涉及较少。

本课程是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体系和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物流的相关概念,了解物流系统,掌握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熟悉物流企业作业管理与运作,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物流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现代物流的总体框架有所掌握,为下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本课程重在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管理知识,就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业务进行规范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物流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物流师、报检员或报关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

三、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专题授课内容实践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课外作业绪论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介绍。

2*现代物流基础物流的概念及内涵,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物流的功能及其合理化,物流形式,现代物流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 2*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物流七大基本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含义、内容及基本要求。

参观物流企业 6 2 2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概念、功能及其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物流系统化的目标,物流系统分析。

6 2*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的区别,企业物流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

6 1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及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特点、作用及适用条件,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区别。

6 1*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基本模型、特征及主要作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方向,牛鞭效应,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关系。

6 2国际物流介绍国际物流发展背景,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和特点,国际物流环境,国际物流业务模式,国际货物运输。

参观国际物流相关业务操作6 2 2合计:共48学时44 4 12本课程的实践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1/12。

所有实践教学全部采取随堂的方式进行,无独立实践项目。

各随堂实践项目的要求,在本大纲相关专题部分体现,不单独列出。

实践方式,根据条件准备情况,可以组织企业现场教学,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应物流企业视频材料实施。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建议本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入门的核心课程,对给学生打下专业学习的坚实基础和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

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环节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应强化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的目标,结合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业务及特点,强调对物流管理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的正确理解,以及利用各重要知识点结合现代物流企业实际进行具体问题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形成的提升。

在课堂讲解与随堂练习、教学实践和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注重体现教学的重点与技能的培养,注重启发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思考。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层面的讲解,同时为避免理论的空泛和理解上的偏差,应注意采用组织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方式,开展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将理论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

避免灌输式教学,避免让学生背记大量的尚未理解的教条,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独立思考以及企业实践来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现代物流体系的基本构成,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及总体趋势。

校外实践教学环节需要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实地了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构成与运作,了解国际物流的部分业务操作,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更准确地理解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总体趋势。

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该课程作为物流专业入门的核心课程,新知识量大,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每一专题的重点知识进行讲授;2、该课程要求将物流管理理论与现代物流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备课中注意收集物流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及物流管理领域的最新应用理论,并将其转化为知识点,在教学中及时补充;3、课堂讲授以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对基本概念的讲解要结合实例,避免空泛;对原理的介绍,要结合企业运作实例,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后由老师进行分析和点评。

整个教学过程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4、该课程需要根据条件安排企业实践环节。

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分专题多次赴企业开展现场教学,或者多专题合并一次赴企业开展综合性现场教学的方式组织;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物流企业视频材料的方式实施。

五、考核方法1、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40% :60% ,其中平时成绩40分(个人平时课堂表现10分+出勤10分+实践教学效果与报告10分+作业完成情况10分),期末考试60分。

2、平时考核包括:课堂互动考核方式、实践与作业考核方式3、计分方式:百分制4.考试组织形式及要求: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5.命题要求:多种题型,以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考核为核心。

6、考核类型:考试。

7、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注重过程检查,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

六、教材、教学参考书推荐教材:《现代物流概论》,孟祥成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本教材为我院参与编写,内容比较切合我院该课程教学要求。

参考教材:1、《现代物流概论》,吴清一主编,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第二版2、《物流管理基础》,曾剑等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第三版七、课程教学内容提纲及各专题模块时间分配(章节课时数=课堂理论+课堂实验,不包含课外实践、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学时分配] 2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当前国际及国内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2、本课程的基本特点及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介绍[教学重点]1、本课程的基本特点及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2、本课程的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教学难点]无[教学要求]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特点与学习方法2.熟悉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3.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二部分现代物流基础[学时分配] 6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物流的概念及概念的发展历程2、现代物流发展的阶段划分3、现代物流的分类4、现代物流的增值效用5、物流的价值发现6、现代物流的特征7、中外物流的发展介绍[教学重点]1、物流的概念2、现代物流的分类3、现代物流的增值效用4、物流的价值发现5、现代物流的特征[教学难点]1、现代物流的增值效用2、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的发现[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的概念2、掌握现代物流的分类3、掌握现代物流的增值效用4、掌握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的含义5、熟悉物流价值的发现6、熟悉中外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7、了解有关物流概念的发展历程8、了解现代物流发展的阶段划分第三部分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学时分配] 6课时(课堂讲授)+2课时(企业现场教学)=8课时[主要内容]1、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体系2、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合理化的途径3、仓库的功能,仓储合理化4、装卸搬运的概念、意义及其作业构成5、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6、包装合理化的要求7、包装的概念及其在物流中作用8、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9、配送的概念及特点,配送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10、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教学重点]1、运输方式及特点2、仓库的功能3、装卸搬运的作业构成4、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5、包装合理化的要求6、包装在物流中作用7、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8、配送的概念及特点9、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10、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教学难点]1、五种运输方式的适用性及成本比较2、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3、配送的概念及特点4、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教学要求]1、掌握运输方式及特点2、掌握仓库的功能3、掌握装卸搬运的作业构成4、掌握包装在物流中作用5、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6、掌握配送的概念及特点7、熟悉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体系8、熟悉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9、熟悉包装合理化的要求10、熟悉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11、熟悉了解物流信息的特点12、了解物流信息的定义13、了解运输合理化的途径14、了解仓储合理化的途径15、了解装卸搬运的概念、意义16、了解包装的概念17、了解配送的分类[实践项目]项目名称:参观物流企业(或观看介绍现代物流企业的视频材料)项目实践目的:1、配合物流基本功能要素的构成的讲解,通过现场接触物流企业,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紧密结合;2、通过结合现场的讲解,使有关物流基本功能要素等方面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3、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初步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及特点。

项目学时:2课时第四部分物流系统[学时分配] 6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系统与系统工程2、物流系统概念3、物流系统功能4、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5、物流系统模式6、物流系统设计要素7、物流系统化的目标8、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9、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与特点10、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教学重点]1、系统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物流系统概念3、物流系统功能4、物流系统模式5、物流系统设计要素6、物流系统化的目标7、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与特点[教学难点]1、系统与系统工程2、物流系统内的制约关系[教学要求]1、掌握系统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3、掌握物流系统的功能4、掌握物流系统化的目标5、熟悉物流系统设计要素6、熟悉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作用与特点7、了解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8、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第五部分企业物流管理[学时分配] 6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生产企业物流的含义2、生产企业物流的结构和特点3、流通企业物流的含义4、流通企业物流的范围5、企业采购流程及其特点6、企业采购的原则7、企业采购的主要模式8、企业供应物流的含义与构成9、企业供应物流的主要组织方式:与MRP、JIT生产相适应的10、企业生产物流的含义与特征11、企业生产物流的主要类型12、企业生产物流的影响因素及要求13、企业对生产物流的控制:推动式、拉动式14、企业销售物流的含义15、企业销售物流的组织模式及主要环节16、分销需求计划(DRP)17、回收物流的含义与特点18、废弃物物流的含义与特点19、企业组织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意义及环节20、企业物流成本的含义21、物流成本冰山学说的内涵[教学重点]1、生产企业物流的含义2、生产企业物流的结构和特点3、企业采购流程及其特点4、企业采购的原则5、企业采购的主要模式6、企业供应物流的主要组织方式:与MRP、JIT生产相适应的7、企业生产物流的影响因素及要求8、企业对生产物流的控制:推动式、拉动式9、企业销售物流的组织模式及主要环节10、回收物流的含义与特点11、企业组织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意义及环节12、企业物流成本的含义13、物流成本冰山学说的内涵[教学难点]1、企业供应物流的主要组织方式:与MRP、JIT生产相适应的2、物流成本冰山学说的内涵3、企业对生产物流的控制:推动式、拉动式[教学要求]1、掌握生产企业物流的含义2、掌握企业采购流程及其特点3、掌握企业采购的原则4、掌握企业对生产物流的控制:推动式、拉动式5、掌握企业组织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意义及环节6、掌握企业物流成本的含义7、掌握物流成本冰山学说的内涵8、熟悉企业采购的主要模式9、熟悉企业供应物流的主要组织方式:与MRP、JIT生产相适应的10、熟悉生产企业物流的结构和特点11、熟悉企业生产物流的影响因素及要求12、熟悉企业销售物流的组织模式及主要环节13、熟悉回收物流的含义与特点14、了解流通企业物流的含义15、了解流通企业物流的范围16、了解企业供应物流的含义与构成17、了解企业生产物流的含义与特征18、了解企业生产物流的主要类型19、了解企业销售物流的含义20、了解分销需求计划(DRP)21、了解废弃物物流的含义与特点第六部分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学时分配] 6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物流业务外包的动因2、物流业务外包应注意的问题3、第三方物流的特征4、第三方物流的优势5、第三方物流增长的障碍6、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实施7、第四方物流的功能8、第四方物流的特征9、发展第四方物流的条件10、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区别[教学重点]1、物流业务外包的动因2、第三方物流的概念3、第三方物流的特征4、第三方物流的优势5、第四方物流的概念6、第四方物流的特征[教学难点]1、第三方物流增长的障碍2、第四方物流的特征3、发展第四方物流的条件[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业务外包的动因2、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3、掌握第三方物流的特征4、掌握第四方物流的概念5、熟悉第三方物流的优势6、熟悉第四方物流的特征7、熟悉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区别8、了解物流业务外包应注意的问题9、了解第三方物流增长的障碍10、了解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实施11、了解第四方物流的功能12、了解发展第四方物流的条件第七部分供应链管理[学时分配] 6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供应链产生的背景2、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3、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4、供应链的特点5、供应链的不同类别划分6、供应链中的推动型和拉动型7、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及作用8、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9、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10、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11、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12、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关系[教学重点]1、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2、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3、供应链的特点4、供应链中的推动型和拉动型5、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及作用6、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7、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8、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9、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关系[教学难点]1、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2、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3、供应链中的推动型和拉动型4、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5、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教学要求]1、掌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2、掌握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3、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推动型和拉动型模式4、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的含义及原因、基本解决思路5、熟悉供应链的特点6、熟悉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与作用7、熟悉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8、熟悉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关系9、了解供应链产生的背景10、了解供应链的主要分类11、了解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12、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第八部分国际物流介绍[学时分配] 6课时(课堂讲授)+2课时(企业现场教学)=8课时[主要内容]1、国际物流的概念2、国际物流的特点与发展3、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关系4、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与模式5、国际物流的成本核算方式介绍6、国际物流合理化的措施7、国际物流的基本业务8、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9、国际多式联运的含义、特点、构成条件及优越性10、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特点11、当前几种主要的国际物流形式[教学重点]1、国际物流的概念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大纲汇编《现代物流概论》教学大纲2、国际物流的特点与发展3、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与模式4、国际物流的基本业务5、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6、国际多式联运的含义、特点、构成条件及优越性7、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特点[教学难点]1、国际物流的成本核算方式介绍2、国际多式联运的含义、特点、构成条件及优越性[教学要求]1、掌握国际物流的特点2、掌握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与模式3、掌握国际多式联运的含义、特点、构成条件及优越性4、掌握了解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特点5、熟悉国际物流的概念6、熟悉国际物流的基本业务7、熟悉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8、了解国际物流的发展9、了解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关系10、了解国际物流的主要成本核算方式11、了解国际物流合理化的措施12、了解当前几种主要的国际物流形式[实践项目]项目名称:参观国际物流企业相关业务(或观看国际物流企业相关业务视频)项目实践目的:1、配合国际物流的讲解,通过现场参观国际物流相关业务的操作,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紧密结合;2、通过结合现场的讲解,使有关国际物流操作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3、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初步了解部分国际物流业务的运作及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