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导学案高效课堂

合集下载

必修2导学案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必修2导学案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萨顿的假说1.依据:1903年,萨顿用细胞作实验材料研究和的形成过程。

2.推理:基因是由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基因在上。

3.原因: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和。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和受精过程中,也具有相对稳定的。

(2)在体细胞中基因存在,染色体也是的。

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个,同样,染色体也只有成对的。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

也是如此。

(4)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4.科学方法:――把看不见的与看得见的的行为类比,从而发现他们之间的一致性,推理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方法。

但正确与否,需要检验。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P 红眼(雌)×白眼(雄)↓F1_____(雌、雄)↓F1雌雄交配F2 3/4红眼(雌、雄)1/4___(雄)(1)显性性状为。

(2)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符合定律。

(3)F2中雌性个体的性状为,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性状表现与有关。

2.科学发现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1)果蝇共有对同源染色体。

(2)甲图表示性个体,X和X表示染色体。

(3)图乙表示性个体,X和Y表示染色体。

甲乙(4)图甲、乙中的Ⅱ、Ⅲ、Ⅳ表示染色体。

3.摩尔根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核心:控制白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

(2)实验解释:4.摩尔根对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用子一代红眼雌果蝇 与白眼雄果蝇 杂交:(填写基因型) 则: 理论上测交 红眼(雌)______ ×白眼(雄)_____配子子代表现型5.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而Y 染色体不含有它的 ,可推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学习难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自主预习】一、知识点自测1.萨顿的假说:(1)基因和染色体的有关特点: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和。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②.在体细胞中基因存在,染色体也是的。

在配子中只有的基因中的,同样,也只有的染色体中的。

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的。

(2)从上述特点中可见: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由此可以推论,基因是由携带着从传递给的。

即基因就在上。

(3)萨顿的这种推理是一种推理。

2.摩尔根的实验:(1)摩尔根研究所用的材料是。

(2)从教材P29—图2-8可知,F1全为,则为显性性状,为隐性性状。

而F2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之间的数量比是,则表明该遗传符合。

3.生物体的性别决定有XY型,即性染色体为同型时,表现为,用表示;性染色体为时,表现为,用表示。

二、达标检测题1.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正确叙述是()A.DNA分子只存在于染色体上B.每个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C.DNA分子只含有一个基因D.基因不同,其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2.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人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X、Y性染色体同时存在于()A.卵细胞B.精子C.极体D.体细胞4.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A.卵细胞B.精子C.精子或卵细胞D.精子和卵细胞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DNA都在染色体上B.细胞中每个染色体上都只有1个DNA分子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D.以上叙述均对【互动探究】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及遗传图解。

高一生物教案-第2节(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一生物教案-第2节(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2节(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习导航1.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2)说出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4)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①类比推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又称合理性推理。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②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等生物有性生殖的必经之路。

通过实验观察得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种类平均分成两组移向细胞两极,导致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通过受精作用产生合子。

通过显微镜可观察到,合子中的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种类。

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有规律地出现了亲代的某些性状。

③生物的遗传要通过生殖过程来实现,遗传基因随着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和重组。

若把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则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针对一个基因而言,见下图可知:综合上述三点不难看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规律相符,因此可断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学习建议本节的重点是依据实验,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

并利用这一推理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应该在正确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以摩尔根的果蝇遗传行为实验为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并结合第一章中性状分离、自由组合的现象,对其进行解释。

自我测评1.在xy型性别决定中,对性别起决定作用的细胞是()。

a.精子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2.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细胞的全能性实验3.性染色体存在于()。

高二生物高效课堂资料2-2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二生物高效课堂资料2-2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二生物高效课堂资料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课前预习案复习:下图为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示意图(○代表着丝点)。

(1)请在下图右侧画出该图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配的各种可能组成示意图(无交叉互换)。

根据你画出的染色体各种组成图,写出该图可能形成配子的基因型。

预习内容一、萨顿的假说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___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___练一练: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他对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持怀疑态度,但他认真钻研,寻找证据解决疑点。

2.实验材料:果蝇选取果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4.实验结果解释: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F 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F 2的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目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重难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一、自主预习1、1903年美国科学家萨顿发现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非常相似。

2、萨顿的推论:和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3、萨顿的假说:(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和。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态(2)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在配子中基因和染色体(3)体细胞中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也如此。

(4)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材料:果蝇(2)、实验假设: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上,而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雌果蝇体细胞中含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果蝇含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3)、实验过程及现象:P 红眼雌果蝇X 白眼雄果蝇P X W X W (红眼雌果蝇)X X w Y(白眼雄果蝇)F1 红眼雌果蝇X 红眼雄果蝇配子X W X w YF2 红眼雌、雄果蝇F1 X W X w X W Y3/4 1/4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配子X W X w X W YX W X W X W X w X W Y X w YF2 红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4)、实验结论:基因在上呈线性排列。

X k B 1 . c o m5、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一定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二、探究1、果蝇作为模式生物有什么优势?2、摩尔根设计的测交实验是怎样的?三、问题归纳和总结1、区分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其中A和(2)非等位基因指不同对的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导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导学案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导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三、导学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四、导学用具及方法:多媒体课件,自学互帮导学法五、导学过程:引入:19世纪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人们也意识到遗传因子(基因)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基因在哪里呢?萨顿在研究蝗虫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实验中,发现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从而提出了萨顿假说。

模块一自主学习:阅读P27—P28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萨顿的假说⒈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___________上。

⒉依据:基因和______________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⑴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着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__。

⑵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______的。

在配子中成对的__________只有一个,成对的______________只有一条。

⑶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如此。

⑷___________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______________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⒊萨顿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吗?如果不一定正确,还需要怎样来检验?2、你能运用类比推理法吗?例1:(2007国考)阳光:紫外线A.电脑:辐射B.海水:氯化钠C.混合物:单质D.微波炉:微波例2:(2009年国考)寡对于()相当于利对于()A.孤弊 B.少害 C.众钝 D.多益模块二:自主学习:阅读P28—P29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⒈实验者: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导学案一课时

第二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导学案一课时

2.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导学案编写:史小棉审核:高一生物组寄语:学会比较,在比较中领会知识点之间的内涵。

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学习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学习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学习过程:(A)问题探讨:学生尝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念一遍,学生会发现,这个替换是可行的。

问题: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似乎是一致的。

那么,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资料:人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几万个基因。

看来,基因与染色体不可能一一对应了,那么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一、萨顿的假说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___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介绍:他对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持怀疑态度,但他认真钻研,寻找证据解决疑点。

高二生物高效课堂资料《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教案

高二生物高效课堂资料《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教案

高二生物高效课堂资料《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概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2)会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说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联系所学知识进一步归纳“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基因的物质基础。

(2)参与讨论、探究、分享,形成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认识科学的本质,认同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

三、重点难点:1.萨顿的假说2、摩尔根的果蝇的杂交实验四、教学策略本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假说—演绎法”为主线,根据“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几个环节,分别解决“萨顿的假说”、“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等几个主要问题。

其中涉及到与旧知识的联系较多,在教学方法上则更多地采用任务驱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列表比较、探究、分组合作等方法展开学习,辅以一定的讲解和课件展示,适时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过度和理解。

五、课时要求:1课时师:正因为类比推理的非必然性,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代的遗传师:结合刚才看到的实验结果,白眼果蝇都是雄果蝇,大家可能会做出什么推断?师:现在我们有不同的几种意见,时间关系,不允许每个人都推师生一起归纳。

课后作业、《导与练》。

七、板书设计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材料:果蝇2.对果蝇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3.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了解,思考作出遗传图解,分组探究 进一步思考 进一步巩固 八、随堂练习1.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 )A.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 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 萨顿的蝗虫实验D. 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导学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导学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班级姓名课标要求: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说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

2.社会责任:认同科学研究需要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

【预习案】一、萨顿的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上。

2.依据:基因和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1.实验者:2.实验材料——(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有许多易于区分的;②培养周期短;③成本低;④易饲养;⑤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果蝇体细胞中共有4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3.实验现象 P 红眼(♀)×白眼(♂)↓F1红眼(♀、♂)↓F1雌雄交配F234(♂、♀)、14(♂)(1)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2)F1全为红眼,是显性性状。

(3)F2中红眼∶白眼=,符合定律,红眼和白眼受一对控制。

(4)F2中只有果蝇出现白眼性状,说明果蝇眼色的表现与相关联。

4.提出问题:白眼性状的表现?5.作出假设,解释现象(1)假设:白眼基因(用w表示)、红眼基因(用W表示)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相应的。

(2)解释(请画出遗传图解)6.验证方法——7.实验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从而证明了8.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摩尔根进一步证明了:一条染色体上有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1)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导学案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导学案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掌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推理过程。

3、学会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探究。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难点(1)对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和验证。

(2)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推理和论证。

三、知识链接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遗传因子的概念。

四、学习过程(一)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思考:萨顿的假说是否有实验证据支持?(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1、实验材料——果蝇(1)果蝇的优点①相对性状多且明显;②培养周期短;③成本低;④容易饲养;⑤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过程P 红眼(雌)×白眼(雄)↓F1 红眼(雌、雄)↓自交F2 红眼(雌、雄)白眼(雄)3 : 1(1)观察实验现象①F1 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

②F2 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 3 : 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③但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2)提出问题白眼性状的遗传为什么总是与性别相关联?3、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假设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2)亲本的基因型:红眼雌果蝇:XWXW白眼雄果蝇:XwYF1 的基因型:红眼雌果蝇:XWXw红眼雄果蝇:XWYF2 的基因型:红眼雌果蝇:XWXW 、XWXw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XwY(3)遗传图解4、对假说的验证——测交实验(1)实验设计让 F1 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

生物学科导学案基因在染色体上

生物学科导学案基因在染色体上

生物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编号:004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2.说出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4.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学习重难点】理解并运用类比推理这种科学研究方法【自主探究】2.例题精析:例1.右图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图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A.a.W表示基因。

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所示果蝇的性别是什么?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分别是哪些?(2)此果蝇的基因型是什么?如果此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则减数分裂该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几种?该果蝇可产生哪几种基因型的配子?在产生配子时,遵循的遗传规律有哪些?(3)若W.w分别控制果蝇眼睛的红色和白色,A.a分别控制果蝇翅的长和短,则短翅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什么?(4)若该果蝇与一只短翅白眼雌果蝇交配,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后代的性状表现和基因型。

(5)从果蝇的眼色遗传中可以反映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何?例2.一只母羊一胎生了一雌一雄两只小羊,这两只小羊来自于()A.一个受精卵B.两个受精卵C.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D.两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自我测评】●基础题1.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只有一对等位基B.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C.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D.最多一对等位基因2. 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D.精子和猴的肠上皮细胞3.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C.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在体细胞增殖时从不发生联会行为D.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可能含一条性染色体●拓展题5.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里的DNA 合计约有7×109个核苷酸对,因此每条染色体平均有基因的个数是(不考虑基因间区)A.3.5×106B.3.5×105C.7×105D.1.4×1066. 图为某一雄性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知识导学】一、萨顿假说假说内容:。

1、证据:与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体现在:(填空)3、方法:。

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的一种推理。

二、实验证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1、选择果蝇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 。

2、果蝇杂交实验P : _(雌) × ___ (雄)F1 __ _(雌、雄)F1雌雄交配(自交)F2 (雌、雄) (雄)3/4 1/4解释:(遗传图解)为: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 表示)在 染色体上,而Y 染色体不含它的 基因。

P 配子 F 1 F 2X W X W 红眼(雌) X W X W X w 红眼(雌)×X w Y 白眼(雄) X w Y X W Y 红眼(雄)3.测交——验证遗传图解:4.结论:基因在 上。

F 25、摩尔根的研究方法是:。

6、后续研究: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排列。

三、性别决定⑴基础:生物的性别通常是由决定的。

⑵细胞内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按形态分非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雌雄个体中相同的染色体按与性别关系性染色体:雌雄个体中不相同的染色体⑶性别决定方式XY型雌性:(同型);雄性:(异型)2、用遗传图解解释人类中男女比例1:1的原因。

男性女性亲代 XY × XX配子 X Y X子代 XX XY女性男性1 : 1四、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孟德尔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

等位基因的概念: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染色体位置上,控制着性状的基因。

说明:非等位基因指不同对的基因。

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与D。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 教案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 教案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染色体分离
阅读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杂交过程中
指导学生学会基因的表示方法: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3对:ⅡⅡ,ⅢⅢ,ⅣⅣ
雌性同型:XX
雄性异型:XY
假设二: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 、假设三: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而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把核心概念形成概念图,如下:色体上,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

作业布置
Homework
2.2基因在染色体上作业案
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s 1、萨顿假说
2、摩尔根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学解释
教学反思Teaching Reflections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重点把握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联系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进一步学习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图解。

课件名称或课件网址
Name or Website of CaseWare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2.2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2.2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2.2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导)】1、说出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基础知识。

2、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自主思考(思)】一、萨顿的假说1、推论:基因是由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位于上。

2、理由: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 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3、研究方法:法。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者:。

2、实验材料:。

(1)特点:体积小,易饲养,,,易观察。

(2)染色体组成:①雌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表示)。

②雄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表示)。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小组合作学习(议、展、评)】请同学们仔细默读P278实验及结果分析:思考:(1)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吗?(2)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2、观察图2—9完成摩尔根的假设:(1)常染色体 XX (同型的):雌性果蝇中性染色体:XY(异型的):雄性果蝇中(2)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3、测交实验验证假说(写出遗传图解):【课堂训练(检)】1、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的蝗虫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水稻杂交实验2、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B、白眼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C、白眼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一半含有白眼基因,一半不含白眼基因D、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果蝇3、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每个细胞都能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哪个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会出现分离比为9∶3∶3∶1的遗传现象?()5、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基因控制白色。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堂导学案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堂导学案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
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红尘中,我们会相遇一些人,一些事,跌跌撞撞里,逐渐懂得了这世界,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心,使它柔韧,更适应这风雨征途,而不会在过往的错失里纠结懊悔一生。

时光若水,趟过岁月的河,那些旧日情怀,或温暖或痛楚,总会在心中烙下深深浅浅的痕。

生命是一座时光驿站,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

一些人若长亭古道边的萋萋芳草,沦为泛泛之交;一些人却像深山断崖边的幽兰,只一株,便会馨香满谷。

人生,唯有品格心性相似的人,才可以在锦瑟华年里相遇相知,互为欣赏,互为懂得,并沉淀下来,做一生的朋友。

试问,你的生命里,有无来过这样一个人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群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四目相对,只淡淡的问候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足够。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

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基因概念;
2. 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3. 掌握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

二、学习内容
1. 基因概念
基因是生命遗传的基本单位,是以DNA 分子为载体,在生物体细胞中能够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并参与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基础。

它把生物体内容不同性状的基本模式形成,把父母遗传给子代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进化上起着重要作用。

2. 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
染色体是染色质重新组装而成的结构,在其中分布着大量的基因,组成基因组。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大量的基因,其中有些基因发挥的功能同时也受到其他基因的调节。

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特点是局部稠密,片段稀疏,也就是说,某一段染色体上基因稠密分布,而另一段染色体上则稀疏分布。

3. 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
基因的表达是指DNA上的基因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发挥功能,通过基因的表达,它能在生物体内容该基因的特性及管理步骤。

基因的调节机制是指基因在蛋白质的合成中所受到的其它基因调节的过程。

这种调节方式是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的合成
及激活,使基因更好的表达,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运行。

三、学习方法
1. 阅读有关资料,熟悉基因概念及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2. 通过实验了解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
3. 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四、学习小结
本章学习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以及基因的表达及其调节机制,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及实验,深入理解了所学内容,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生物学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 一、萨顿的假说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___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他对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持怀疑态度,但他认真钻研,寻找证据解决疑点。

2.实验材料:果蝇选取果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4.实验结果解释: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F 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F 2的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分离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能够理解并且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实验证据;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学习重难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一、萨顿的假说(阅读pg27)
【自主学习一】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2)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___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合作探究点一】阅读pg28思考与讨论
分析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中(等位基因)(遗传因子)的分离过程,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以精子的形成例);试着在染色体上标出基因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阅读pg28—29)
【自主学习二】1、实验设计:
2.实验结果解释:
从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看,F
1
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F
2
的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__。

3、果蝇染色体种类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______(同型的):雌性果蝇中
______(异型的):雄性果蝇中
【合作探究点二】
1、白眼性状是隐性性状吗若是,如何判断果蝇的红眼、白眼遗传表现符合什么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眼性状的遗传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吗若有联系,则果蝇白眼的遗传可能与什么染色体遗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点三】:摩尔根的假设(观察pg29图2—9,阅读pg29第二、三段)
1、摩尔根设想:若控制白眼的基因(小写 W )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
等位基因。

你能用基因W和X染色体写出摩尔根从亲代→F
1
代果蝇杂交遗传图解吗
P
F1
F2
3/41/4
F1
配子
P
探究点三:测交实验验证(写出遗传图解)
7.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检测方法:荧光标记法→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 ___。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杂合子细胞中,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
F 2

F 2
P
F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