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印泥制作传承人曹勤先生访谈录
访书画家、金石家曹齐:乐享人生的“道”理
访书画家、金石家曹齐:乐享人生的“道”理作者:三石来源:《金色年代》2012年第07期曹齐先生精通书画,金石,博学多才,退休前任职于上海美术出版社,是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宗教协会会员,林风眠研究会会员、山东胶州画院顾问。
他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美术”条目,出版有《篆刻之美》(台湾)、《刻印技法图解》,《少年刻印入门》等书。
他还为上海玉佛寺天王殿、上海城隍庙大殿、九华山重修百寿宫,上海世博园中国园林区等题写过巨幅匾额和楹联。
见到曹齐先生之前,想象中的他是一位仙风道骨之人。
因为除了作为一个书画家、金石家闻名,他更是精通文史,研究道家文化三十余年,绝对算得上“世内高人”。
等正式见到了,果然高大精瘦,衣着简单,神采奕奕。
71岁的曹齐虽无白眉长须,却也堪比小说中张三丰那般出世入道的形象。
曹齐的书房里摆了一个大而长的书桌,铺的毡子上都是墨汁浸透宣纸留下的斑驳印迹。
除了笔墨纸砚,书房里还有一束线香,因为曹齐喜欢在作画写字时焚香宁神。
墙上挂着陆俨少先生题写的“抱一斋”匾额,斋名出自“万物负阴而抱阳,吾道一以贯之”,体现了曹齐“专精固守不失其道”、“阴阳调和平衡至上”的人生理想。
而曹齐对于人生的领悟,更有其一番“道”理。
作画之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的第一年,上师大中文系毕业的曹齐考上了中央美院美术史专业的研究生班。
曹齐就是从那时起与道家文化结缘的,而指路人就是他的恩师常任侠先生。
中文系的毕业生报考中央美院,听上去像天方夜谭,因为两者实在找不到相通点,但曹齐成功了。
曹齐说:“我从小喜欢画画写字,从来没有放弃过练习,所以考试时才能过关。
考前临时抱佛脚,肯定不行。
”道家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只有不断积累,有所准备,机会来了,才能一把抓住。
从传统的中国画,到后来融合了西洋水彩画的特点,曹齐的作品自成一派。
纸本彩墨画《秋韵》便是其得意之作,画中女子倚帘而坐,看似寥寥几笔,但颇为传神,透露了一个温婉女子秋思时的蕴藉情致。
方寸纳古今
方寸纳古今—中国印章篆刻发展简述内容提要:2008年奥运会所带来的中国印热,从中国印学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印章的起源与上古契刻传统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论述了秦汉印章在我国印学史上的地位、艺术价值以及其辉煌的原因。
在以辩证的历史唯物观对进入晦暗时期的隋唐宋印章作出公允评价的同时,也探讨了唐宋审美意识转变对实用印章与篆刻艺术分野的重要影响。
在论述了明清几代篆刻大师在“印外求印”道路上的探索之后,对清末民国印坛的状况和各派的印风及其在当今印坛的正负面影响也作了评述。
尤其对乔大壮、蒋维崧一脉将大篆、古籀、金文入印的开创性给予了充分的评价。
2008年奥运会会徽在北京一经问世,便以其简练明快而又蓄意深远,厚重高古而又不失灵动潇洒的风貌博得世人的惊叹。
因为这会徽不仅仅是一个图案,它更是根植于中华深厚文化土壤的一朵奇葩。
而且也只有在绵延三千多年象形文字的中国、书法之风代代激扬的中国、金石之韵绵绵不息的中国,才能让这朵奇葩夺目四海,溢芬宇内。
一、大器初成印章的使用历史从我国的考古遗存来看,可以上溯至3000年前的商代,如九十年代在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的商末周初底层中出土的两枚陶质印章便是实证[1]。
其实早在大汶口时期的陶器上就已有了锲刻符号;殷商时甲骨文上的锲刻卜文和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虽非印章,却也间接地说明了印章的产生是与我国古代锲刻的传统相承的。
二、风规日隆秦汉时期是我国实用篆章的鼎盛时期,二者前后相继,共同完成了中国印章艺术黄金时代的缔造。
秦灭六国之后,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为通用的书体。
同时在印章制度方面也作了严格的规定,自皇帝而下玺印分明,等级森严。
从此玺成为皇帝所专用,并成为封建时代最高权力的象征,国之重器。
秦代官印私印通用小篆,多阴文。
“笔画圆转流畅,结体秀美奇峭,具有灵动活泼的气势。
又加以田字或日字界格,更于规整之中呈稳定和谐。
同时朱白互补,通过刻底、留白使块面与线条交错,形成视觉的平衡感”[2]。
吴昌硕 西泠印社记 赏析 01
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赏析已打印一、吴昌硕简介吴昌硕,诞于清道光廿四年(1844),殁于民国十六年(1927),享年84岁。
年轻时曾从俞樾、杨岘学艺(两人分别为道光进士、咸丰举人,著名学者和书法家),结交名收藏家、画家,多见历代名迹,心追手摹,书画篆刻皆卓而不凡,成为中国近代一大书画篆刻名家。
书法着力于《石鼓文》,参以草法,篆书凝练遒劲,气度恢弘,自出新意;楷书从颜真卿入,又取法钟繇;隶书以《祀三公山碑》为主,遍习汉碑;行书初学王铎,后冶欧阳询与米芾于一炉。
晚年以篆隶笔法作狂草,苍劲雄浑,恣肆烂漫。
篆刻融会皖、浙两派风格,更吸纳秦汉玺印、封泥、瓦匋等文字,独创以厚刃钝刀冲切入石,雄浑苍劲,别于浙、皖成规,自成一派。
作画以花卉为擅长,效法陈淳、徐渭、朱耷、任颐,融合篆书笔意入画,气酣墨饱,气势磅礴,不落前人窠臼。
综观其书画艺术,皆以雄浑苍劲为显著特点。
特别是晚年,在挥洒自如中毫无柔滑、甜熟姿态,将气势的酣畅与笔画的苍茫、涩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风中残荷,傲骨凸显。
昌硕在书画篆刻方面的艺术成就,既是他多年勤奋耕耘的结果,也与他的文学修养、立身气度密不可分。
早年从艺于俞、杨,苦研辞章、训诂,中晚年则显其诗才敏捷,援笔立就。
昌硕也曾遵循当时多数文化人读书做官的道路,53岁时曾任江苏安东县令,但为官一月后,深感统治者压迫百姓之不公,即弃官而去,终身以艺术为业。
昌硕在世时,已是誉满天下的艺坛巨匠。
晚年寓居苏州、上海,传人众多,形成名扬天下的海派书画篆刻艺术,为中国的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气象,成为中国艺术百花园中枝繁叶茂的重要组成部分。
赏析吴昌硕撰写的《西泠印社记》,应对其习篆的历程进行一番分析。
吴昌硕的篆书,甚得益于对《石鼓文》的反复研习。
他在65岁时自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早年昌硕临《石鼓》,循守绳墨,点画毕肖(见其46岁临写的《石鼓文》)。
石鼓文据考证是战国时期秦地的文字,唐张怀瓘称石鼓文为“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一方面它与商周金文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它又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所厘定的小篆的始祖。
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专访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
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 ●徐继宏印传东汉今犹在,社结西泠久且长。
在杭州西湖的孤山西麓,有一座已经百年的古建筑,牌匾上优雅地镌刻着“西泠印社”四个字。
这里是中国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百年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
“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山水之间的西泠印社犹如镶嵌在西湖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作为学术社团,西泠印社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不但在国内印学界和书画界独树一帜,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更是颇具影响。
作为民间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成立之始就具有独特的号召力,其481位社员分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等大师级、重量级人物先后担任西泠印社社长。
一个只有百余年的西泠印社,为什么能凝聚海内外印坛同道的目光?以方寸之躯、立方寸之间的印石文字,为什么能承载千年印学文化?告别了以“印”授信的旧时代,在价值多元、选择良多的当下,西泠不冷是如何做到的?今年适逢西泠印社建社115周年。
日前,笔者拜访了今年95岁高龄的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
治印之学印者,信也。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中国人就开始使用印章。
几千年来,由于印章的制作要经过复杂的锲刻、冶铸工艺,较之签字画押更难于复制模仿。
春秋战国时期,印章作为个人凭证,官署、官吏的权力象征而被广泛使用。
到元末明初,作为权力象征与个人凭证的印章,则演化为唯独中国才有的特殊艺术形式。
印章虽小,意境深邃。
随着“文人印”的发展,各地出现了风格不同的流派,其中以浙派和皖派最为著名。
浙派的大本营就在杭州。
从清朝康熙中期到咸丰长达150年的时间里,浙派印坛出现了具有师承关系的八位名家,史称“西泠八家”。
这八人以钱塘布衣丁敬为首,主张篆刻取法秦汉玺印西泠印社牌坊。
The Memorial Archway features the name of the society.——专访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的古意,力复古法,再撷取众长。
一抹龙泉红,千秋国色浓
202252NOV.撰文 / 周参 张思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一抹龙泉红龙泉印泥的历史印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魏晋时期逐渐有了印泥的雏形。
到了元代,人们开始用油调和朱砂,之后逐渐发展,便成了我们今天所用的印泥。
龙泉印泥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由常州秀才刘文高所制。
为使印泥手艺能够流传,刘文高将自己制作龙泉印泥的印泥社建在常州,取名为“璟玉堂”,龙泉印泥当时已经属于印泥中的上品。
“冬不凝固,夏不走油,水浸珍贵的原材料龙泉印泥从用料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首先是印泥中的“红”。
和其他印泥一样,龙泉印泥的红主要源不烂,火烧留痕”,这16个字便是对龙泉印泥独特之处最好的概括。
龙泉印泥其色百年不褪,价格也是极为昂贵,可谓“一泥千金”。
但制作者在这一方小小印泥中倾注的心血,却超黄金数倍。
千秋国色浓“印泥未开出馋水,印泥一开香扑鼻。
”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谢亲戚黄雀》中对印泥的赞誉。
好的印泥,红而不躁、沉静雅致、细腻厚重,可以将篆刻作品的刀法展现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时间愈久,色泽愈显。
而越是珍贵的印泥,越是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
泼墨、挥毫、蘸泥、落印,正是那一抹看似不起眼的朱红,让无数历代书法名画有了温度,有了姓名。
传统印泥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江苏常州的龙泉印泥,它与浙江杭州的西泠(líng)印泥、福建漳州的八宝印泥称为中国印泥三大瑰宝,并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享誉华夏书画界。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龙泉印泥的制作工艺,感受蕴藏在那抹中国红背后的科学知识吧!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于朱砂,还要用上珍珠粉、藏红花、麝香、犀黄等十分珍贵的中药材。
其次是藕丝,龙泉印泥用的是荷梗里抽出来的丝。
莲藕的丝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纤维,主要是由多糖类物质和木质素组成,它具有良好的吸湿、抗霉等功能,这也是龙泉印泥能够“水浸不烂,火烧留痕”的重要原因。
雕漆盛宴,众乐之乐曹其镛夫妇珍藏中国古代漆器特展
展场EXHIBITION
剔彩冰梅纹葵瓣式捧盒清中晚期
中国是最早认识大漆并制作漆器的国家。
漆器
,1978年在七千年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
是中国现知最早的漆器。
而
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
金属为胎,在胎骨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然后再雕刻花纹。
根据
剔黑、剔彩、剔红孔雀游花纹盘明中期
直径16.1厘米
“大明隆庆年制”款剔红双龙戏珠纹碗明隆庆
直径188厘米,高8.5厘米
剔红海水游龙纹提匣漆,正面顶上有可活动的锁匙以方便开关工之作出殿檐饰以云蝠图案饰侧活动提柄以为插销车身四面雕锦地花卉纹为装饰于拉取存物存放香料或文房用具盒设计成辇车形式考究用具品种棱线形开光线构成的立体菊花盒俯视呈盛开的菊花状剔红海水游龙纹提匣
剔红十二花神图宫车式香盒清中期(1736—1796)
34.5厘米,宽23.7厘米,高37.8厘米
剔红菊瓣式宝盒
1736—1796)
直径21.7厘米,高11.5厘米
剔黑绶带牡丹纹菱形盘
南宋
长23.3厘米,宽17厘米,高3厘米
绿地剔红双龙纹银锭式盘绿地剔红八仙供寿葵瓣式宝盒
清中期。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简介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是中国书画墨锭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曹素功的墨锭制作技艺,发展历史绵长,继承脉缘清晰,创新鲜明独到。
从中国乃至世界(主要是日本、韩国及东亚地区)制墨行业的范围比较,在历史、区域、工艺、产品、造型等方面都具有唯一性的特征,是当代中国和世界墨锭制作技艺的代表。
它的产品除了具有书画工具和工艺品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历史、文化、工艺和经济价值。
墨,作为中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是中国文化发展不可替代的物化载体。
中国墨锭制作技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初步形成。
历经嬗递,从宋代至清代中后期,安徽徽州地区逐渐成为中国主要的制墨中心,形成成熟的“徽墨”制作工艺体系。
清代中后期,“徽墨”手工业向新兴的沿海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发展,形成“海派徽墨”风格和工艺。
在近400年来,曹素功是唯一上承明末,下启清代,绵延当代的见证者、实践者、创立者和领军人。
曹素功明末开始制墨生产,清康熙六年(1667)于“徽墨”故乡安徽歙县的岩寺镇创设曹素功墨庄,清同治三年(1864)第九世开始定居上海,民国期间传绵至十三代。
至今,曹素功是当代中国制墨行业历时最久的“中华老字号”,也是“海派徽墨”的唯一代表和遗存。
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兼采“徽墨”各家之长而自成风格,清代被遴选为宫廷“御墨”,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誉。
迁到上海以后,融会海派艺术表现手法,实现工艺、造型、技法的全面突破,领沪上“海派徽墨”众家之先。
建国后公私合营,上海所有制墨坊号均归入曹素功一家,曹素功成为“海派徽墨”的唯一代表。
1980年代,曹素功接受政府指令特制国家礼品墨《雨中岚山》,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日本等国时,多次选用该墨赠送外国政府首脑及知名人士。
被外交部称誉为“实属墨中上品”。
曹素功墨不但是国内墨锭主流市场的主导商品,还享誉东瀛,风靡海内外。
20世纪初,曹素功受日本委托定制的“铁斋翁书画宝墨”,至今仍为书画墨市场的首选品种。
押印杂谈——周晓陆
押印杂谈——《元押》周晓陆一面编这部《元押》印谱,一面整理有关的,想连缀成整整齐齐的篇章,却总也不能。
中国玺印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载体,押印戳记也不例外,应当谈及的面很广,但是在一篇文章中又难以面面俱到。
说是“杂谈”,实际上是浅显的介绍性文字。
在这个领域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将俟于大家达者。
中国玺印是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载体,发端于商殷时代(一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印陶模子)。
从商、周、秦、汉,直至南北朝,古典玺印经历了前一段的发展。
而从南北朝、隋、唐,直至明、清,是古代实用印章发展的第二阶段。
所谓押印的行用,正值中国玺印第一阶段结束之时。
古典玺印的实际用途与美学敷施,恰与之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到了古代实用印章发展的第二阶段。
作为其主体,即大量公印(一般著作称之为“官印”),其专门化的用途与僵劣的美学表现似乎亦与押印“不搭界”。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时期,作为玺印艺术的新的主体—文人流派印崭露头角。
然而文人印家似乎并未关注在旁的押印。
押印的实际功用、美学价值,似乎得有别寺独禅方可。
若把古典玺印(东周、秦、汉玺印)、明清流派印章、元押印戳这三者,和中国绘画艺术史的资料相比较,恐怕同工严富丽的院体绘画、清幽雅致的文人绘画、浓重粗犷的民间绘画三者之间的差异相类似;将之与中国文字艺术史的资料相比较,大致同庄重肃穆的庙堂碑碣摩崖、奔放飘逸的法帖翰墨、稚拙质朴的砖瓦文字之间的分野相仿佛。
在玺印艺术史上,押印尚不能跻身最壮美、最精致的代表之列,然而,押印所独具的审美价值,仍被几位有识之士视为“奇葩”。
犹如与繁华的牡丹、娴雅的幽兰同季,依偎在郊野溪头的荠菜花儿,任风梳理,凭露沐,其美处自在,亦融入了春光。
在对中国玺印艺术史的研究中,押印戳记的专门谱录、专门论着罕若晨星,因缺乏阐述而几近于湮没。
这种情况对一部中国印学史来说,当然是不完整的;而对于押印戳记本身而言,自然是一种学术与艺术的“不公正”;对于广大的中国玺印艺术爱好者来说,则造成了部分欣赏与借鉴的缺憾。
一两黄金一两泥-古法手工印泥做成艺术品
封印 印 泥 做好 r,装 入缸 内后 .还 要在 印 泥上 盖一 层金 属铺 质 l 乘 的 EIj泥 ,一 般 采 24K纯 金 金 箔 , 日的不 仅 是彰 印泥 的 价 值与 身份 .还有 向传 统致 做 的 意思 有 也会 盖 上 银箔 .但 不 管 哪种 , 只有 为 印 泥盖 L了金 属 .才 箅是 封 ElJ完 毕 .一块 印 也 式诞 ,l-了
庥 种 _F 址 一 种 微黄 色的 黏 稠液 体 制作 EIJ泥 时 .新 :不 J 选 . 一般 晏 过 3~5 41-:的 天 然 氧化 而 H越 是 蓖庥 油需 化 的时 Ⅱ三就 越 【乇 、
西 泠 印泥采 用存 放三 年 以上 的 蓖麻油 调制 印泥
‘
专
健康人生 ◆心赏 Fra bibliotek入色 传统 印泥 的颜 包足橘 红 色 ,也隶虻足 朱砂 的小 色 但 … 丁个 人 喜 好 . 泥也 会被 蒯 成 颜 六 色 , 比如 黑 包 、监 色 、紫 色 ,甚 至 金 色 、银 包等 以前 .不 同颜 色 的印 泥 『l『以 『I m使 .L}J, 来慢 慢 形 成 丁一 个 约 定 俗成 的 说法 ,比 如字 lI面的印 泥 颜色 一 律采 J{J红 色 ;监包 成 r公 义印 的 々Ⅲ 包 一
一 两 黄 金 一 两 泥
古法 手工印泥做成艺术 品
图 、文 /叶彬松
V中 国 非物 质 文 化 产 西 泠 印 社 印 泥 制 作 传承 人 曹勤
健康 人生 ◆心赏
一 ¨传 统技 的 传 哌 贵 · 守 .存 如今 日渐 浮 能 心 无旁 鸳 3()多 {F做 一 件事需 要一种 匠心 精 人 ‘知道 .制作 印 .没 个 八年 十 裁 的功 夫 很
鲁庵印泥八十年
鲁庵印泥八十年由篆刻家、收藏家张鲁庵先生创制的“鲁庵印泥”,是一种专门使用在书画篆刻领域的高质量印泥,创制至今近八十年来,一直受到书画篆刻界人士的普遍欢迎。
2008年3月,鲁庵印泥申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获通过。
近日,我走进鲁庵印泥传承人符骥良先生的寓所,请他谈了谈鲁庵印泥这么多年来的相关情况。
符先生介绍说,印泥又叫印色,原来是为了防止公文、信件传递过程中被作伪、私拆而使用的。
早在秦汉时期,发送公私文牍,往往使用由多种物质配制的黏土封缄,再盖上印章,作为信据。
这种叫做“封泥”或“泥封”的黏土,便是早期的印泥。
我问符先生:“用朱砂制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印泥出现在什么时候呢?”他介绍说,据《魏书》卷七十六“卢同列传”记载,卢同为防止官吏伪造“勋书”(立功证明文件),建议发证部门和受证部门之间相互核对,“对勾奏按,若名级相应者……以朱印印之……然后印缝,各上所司”。
所谓“印缝”,就是盖骑缝章。
这就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红色印泥(朱印)已经开始被使用了。
不过,那时使用的印泥,或是水和朱合成的“水朱”,或是蜜和朱合成的“蜜朱”。
用这种印泥印章刚盖上去时色泽尚可,但时间一长,水分蒸发,朱色便纷纷脱落。
一直到清代康熙年间,由朱砂、油剂、艾绒三种主要原料制成的“油朱印泥”才开始出现。
清代的油朱印泥,以福建漳州魏丽华斋出品的“八宝印泥”最有名。
店主魏长安原来开中药铺,所制“八宝膏药”治疗疮疖十分有效。
魏长安也是画家。
据说,有一次,他作画完毕,打算钤印,可到处都找不到印泥,便姑且用又红又黏的膏药原料来代替,没想到钤出来的印竟鲜艳非常。
消息一传开,书画篆刻家们纷纷求购。
于是,魏长安索性做起了印泥生意,并打出了“八宝印泥”的招牌。
这种印泥价格昂贵,时有“一两印泥一两黄金”之说。
而且,魏长安对印泥的配方严格保密,传子不传女。
时人望文生义,纷纷传言它用珍珠、玛瑙、琥珀、珊瑚、红宝石、金箔、银箔、朱砂这“八宝”制成,因此钤拓之后特别明亮,而且有凸起感。
西泠印泥的历史及制作
西泠印泥的历史及制作
西泠印社创始人为丁甫之、王福奄、叶铭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共同研制的西泠印泥,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西泠印社社员韩登安等人对印泥研制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近二十年来,在西泠印社曹勤等人的继承发展下,有朱磦印泥,丹顶朱砂印泥等多种品牌。
现在曹勤又研制出:仿清朝宫廷印泥(用现代技术防伪手段,简称防伪印泥)具有色泽古雅、质地细腻、丰富沉着的特色,夏不渗油,冬不凝固,经久不褪,钤出的印文清晰传神。
同时,还生产出色泽各异的多品牌印泥,经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收藏家、鉴赏家使用极为称赞,誉为艺林珍品。
西泠印泥的主要原材料为三种:1、蓖麻油2、硫化汞 3、艾叶(产地福建连城)
一、蓖麻油经过3-5年的天然氧化
二、硫化汞(银朱也称朱砂)经过传统的水漂法提练成朱磦、朱砂。
三、叶艾生长在海洋性气候中,既要阳光充足又要地面潮湿,才能出好的
艾叶,经水、干艾叶提练而成艾绒。
西泠印泥主要由以上这三种原材料配方合成。
经过上万次的手工调和,即为成品。
印泥的外包装有四种:
1、特制烫金合、有王福庵题签的西泠印泥
2、特制绵合有吴昌硕题签的西泠印社
3、特制红木印泥合,刻有吴昌硕题签的印泥
4、简装
印泥缸通常烧有西泠印社底款的古龙印合及青龙、花鸟、山水等。
以上四种的包装内均有西泠印泥的说明书。
详情请咨询/category-19-b0.html。
新时代下非遗传承人的生活与思考采访稿2023
新时代下非遗传承人的生活与思考采访稿2023新时代下非遗传承人的生活与思考采访稿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这其中,非遗传承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担负着传承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同时也必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和创新。
为了解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和思考,本刊特邀请了江西省某县非遗传承人黄永发进行采访。
问:首先感谢黄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非遗传承人,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传承项目以及您个人的传承经历。
答:非常荣幸能够接受这次采访。
我所传承的是某县瓷器制作技艺,这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我从小就对瓷器制作感兴趣,跟随着父辈学艺,并在他们的辅导下逐渐掌握了这门技术。
后来,我也到其他地方学习瓷器制作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并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成功地成为了该县瓷器制作的非遗传承人,并带领着一支团队进行着瓷器制作、传承和推广的工作。
问:在新时代下,非遗传承人面临哪些挑战?您是如何应对的?答:新时代给非遗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是传承人流失的问题,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热情有所减退,愿意从事非遗传承的人越来越少。
面对这个问题,我通过举办少儿瓷器制作班、与学校合作开设瓷艺课程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如今人们对瓷器的需求减少,进口产品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我把目光放在了创新上,通过设计新颖的瓷器产品,结合现代审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问:传承非遗需要创新,那您是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呢?答:我一直坚信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审美是可以相结合的。
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我注重挖掘瓷器制作的本质,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元素相融合。
同时,我也采用了现代工艺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这样既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韵味,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问:除了传承传统手工艺,您还有没有其他的创新尝试?答:是的,除了传承瓷器制作技艺,我还尝试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蔡暄民的收藏传奇(下)
蔡暄民的收藏传奇(下)作者:天林(根据蔡暄民访谈实录整理)来源:《浙江画报》 2018年第2期家学渊源真正的藏家必是日积月累练成的,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有今天的成就。
我有近50 年的收藏经历,而且有家传。
我的爷爷蔡镜泉是前清秀才,搞书画收藏的老一辈西泠印社社员没有不认识他的,位于钱王祠的杭州第一所私塾就是我爷爷办的。
他平时的主要职业就是教书,但是业余搞书画收藏。
外界不知情的藏友以为我对瓷器收藏特别钟爱,其实我对书画也很着迷,早年对书画非常爱好,收藏的数量也不少,近现代和古代的有1800 多幅。
书画收藏为我在古陶瓷鉴定方面带来很大的帮助。
我的观念就是:学,一定要找最好的老师来学。
“师法乎上,仅得其中;师法乎中,故为其下”,所以我一直认为,老师必须拜最好的。
收藏之初我学收藏是20 世纪70 年代初跟一位名叫熊之理的师傅学的。
他眼光特别好,特别是看书画的眼光很厉害,人家说“一尺鉴真伪”,他是半尺,拉开一角,他就知道真假。
他当时就告诉我:小蔡,你要是学古玩鉴定,就必须先懂书画鉴定,如果你不懂书画鉴定,到一定的程度你上不去,那么你最多是一个古玩爱好者,不可能成为大家。
这个理念在我的一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3 年,我从兵团回来后,被分配到街道办事处当干部,当时我管辖的地区就是杭州最早的一个民间古玩市场,叫迴龙庙茶室。
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东西基本都是真的。
我的工作就是管理这个地区,所以每天坐在那里也是名正言顺的,但是囊中羞涩,不能多买东西。
我当时的观点,就是一定要“摘仙桃”,买百件不如买一件,必须是“真尖稀”,我看着特别心动的才买。
这是我早期的收藏观。
1979 年,我创办了《大众电视》杂志,影响很大。
我一共在杂志社待了10 年。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没放弃收藏。
我每到一个省、一个地方去采访,都会受到当地电视台热情接待,我没有别的要求,就只要求电视台台长带我到当地的文物商店去挑一两件东西。
就这样,我买了一些东西,虽然都是真东西,但和我后来的收藏比,品相上要差一些,因为这些东西在流传中有些磨损。
谈诗书画印——张公者访谈
画》的编辑工作 , 是造诣深 厚 的书画杂志编辑 , 同时他 还担 负 着很 多社会事 务, 为 , 有一个亘古不移的定律——在书画篆刻艺术创作 的
最高最深 的层 面上 , 宝贵的不是技巧技 法, 最 而是创作 者的学问、 养、 修 思想境 界 、 人 格 修 为的积淀。 以, 所 有论 者认 为书画创作到最后藉 以评 判的依据就 是学问, 不 无道理 。 对这一点, 张公者有着很 清醒的认识 , 在二十几岁曾发表 文章说 “ 养不 他 修
张公者 : 当代的 书法 、 中国画与篆 刻创 作 , 相对 而言, 刻 的成 就 是最高 的。 篆
当代 中国画 缺 少具 有 深刻 内涵 的作品 , 笔墨 方面缺 失严 重 , 作者 传统 文化修 在 创
书画媒 体 、 艺术 鉴赏以及书画艺术市场的思考成果广为同道接 受和称许, 再次是他在 诗 词创作 以及 写作上的实践 。 陈振 濂先 生说 , 秀的书画家不一 定同时又是 学者但 优
一
定应该是诗人 , 可见诗词创作 同书画创作的关 系非同寻常。 这是有道理 的, 在所有
的艺术形式中 唯 有音 乐 ( ) , 包括 和诗歌 堪称是 最纯粹的艺术 , 因为只有这 两种艺术形
同时选择在 不 同的领域 施 展 自己的才华并有所作为。 张公者就是 这样 一个人 。 张公
者有着多重的身份 , 首先他是 深得 同道期 许的 当代著名篆刻家, 但他 的艺术创作并不 仅 限于 篆刻 , 因为他还 是颇 有才华的诗人 、 书法家和 画家, 是诗、 画、 书、 印四全的复
合型 当代艺术 家。 在创作 之外, 又是 《 他 中国书画》杂志的创始人 之・、 主持 《 中国书
“ 者, 弓” 蓄势待 发、 欲有所作为, 这是作为艺术 家的张公者, 于书画印创作 洒脱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今日精粹作者:***来源:《华人时刊》2020年第12期印泥,是盖章时使用的一种蘸油介质,民间俗称为“文房第五宝”。
龙泉印泥产自常州,与漳州八宝印泥厂的石泉印泥、杭州西泠印社的潜泉印泥一起并称“中国三大印泥”。
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二下江南时,常州籍的大学士刘纶作为“地陪”,向皇帝引荐了“璟玉堂”的龙泉印泥。
现如今,在常州市钟楼区的篦箕巷里,有个“中国璟昌印社”,其前身即是当年的“璟玉堂”。
“中国璟昌印社”的“掌柜的”就是龙泉印泥第六代传人———缪德根。
“一盒龙泉印泥,放在那里,别说三年五年不会变干,就是数百年,颜色还是那么鲜亮,闪闪发光。
”璟昌印社社长缪德根说。
缪德根曾是一名中医,龙泉印泥第五代传人刘顺昌当时是他诊治的患者,由于缪德根喜欢中国画和书法,对刘顺昌制作的印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了解了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后,为之着迷。
通过长期的接触,缪德根了解到龙泉印泥的独特之处:冬不凝固、夏不走油,立体感强、覆盖率强,于是他拜刘顺昌为师,学习龙泉印泥制作技艺。
虽然刘顺昌在2008年因病离世,但龙泉印泥制作技艺却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
龙泉印泥制作过程是精细而繁琐的,是纯手工制作。
主要工序有选料、调制原料、轧印浆、调制印泥、分装、静伏、装盒。
艾草要选福建闽东山区的(那儿日照量足,制艾绒绒毛多、绒丝长);蓖麻油要选用山东生长的,原料的品种和产地对成品印泥的整体质量关系很大。
调制原料也不简单,制作艾绒,是将艾叶去除茎梗腐叶,经烧煮、过滤、晒干成艾饼,再撕成艾绒纤维;调制蓖麻油,需装入特制陶缸,封口埋入地下三尺深处过冬,至暑天再置于露天暴晒半月,如此反复三年,一缸油变半缸,其状浓稠似糖饴方可使用。
缪德根一边学习,一边琢磨。
他从书上看到,藕丝可以用来制作印泥,而且做出来的都是极品。
再一查印泥制作方面的资料才发现,原先真的有这种方法,但已经失传了200多年了。
“藕丝印泥”由上海金石书画名家、尤擅印泥制作的壁寿轩主人徐寒光先生首创,并名之曰“泥皇”,在当时的上海滩,每两(16两制)15万元,远比黄金昂贵。
一两黄金一两泥 他把古法手工印泥做成艺术品
这块 巴掌 大的 泥 巴 ,是雕 虫小技 ,但 何 内行人 才矧 道 ,
要 深 入理 解 篆 刻 的人 才能 够 找 到 好 l = l ' I 泥 的 魂 ,制作 印
泥 ,浸 个八年 十载 的功 夫很难 学到 精髓 。
到 现 存 ,两 冷 印泥 农然 遵 循 法 F l
选的 是野生 的单 瓣艾 草 , 蓖麻油 往往 是 3㈣ 川 . { 0 f 火 ,
非物 质遗 产 项 目西 泠印 泥 ,是被 行 、 J I , 内公认 的 印 泥中
的上 占 f J ,其 色泽 古雅 沉 着 、质地 缃 腻 ,且夏 不 渗 油 ,
冬小 凝 固 ,钤 出的 印文 色泽 沉着 、经久 不褪 ,能 让篆 刻 清 晰传 神到 纸 上 ,呈现 微 I J = L 『 的 立( 本感 ,通 常连 钤 几 十 方印 ,印文 字 口依旧清 晰 。
E 『 j 泥 、彩 色印 泥等等 。
近 些 年柴 ,随 着 人们 对 中 国传 统 义 化 传 统 技 匝新 受到 社 会 的追 捧 ,有 意 向 蚴
观 ,r 法 Ⅲj 作E ¨
泥的 人 , 艮多 。但 他 带 过 几位 学 生 后发 小 ,他 心 I I 伞 然 没 有 对印 泥 的敬 畏 ,一 旦学 了螳 毛 忱 : ; i l f  ̄ i j f i l " - E I ] 泥去赚 钱 。
▲ 西泠印社古; 去 手工印泥制作技艺传承人——曹勤 v 印泥是古今书画家钤盖印章的必须之物
了拽 0 作 [ 『 j
破 T I f t - 1 -料 ,他 l , 『 】 亲闩 湖』 匕 采
喷 上莱 的 单 ,也曾经 去湖 南矿 I ) < 挖捌 坡 的朱 砂 。这
弟子 。
一两黄金一两泥
一两黄金一两泥作者:叶彬松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7年第8期曹勤是西泠印社古法手工印泥制作技艺传承人,近期他一直很忙,一方面因业务发展需要,西泠印泥制作场地正进行着搬迁,另外他还辗转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机构进行着古法手工印泥的普及与传播。
说起印泥,它是古今书画家钤盖印章的必须之物,印泥也是篆刻艺术不可或缺的媒介物。
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篆刻艺术表达出的效果。
而西泠印社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西泠印泥,是被行业内公认的印泥中的上品,其色泽古雅沉着、质地细腻,且夏不渗油,冬不凝固,钤出的印文色泽沉着、经久不褪,能让篆刻清晰传神到纸上,呈现微凸的立体感,通常连钤几十方印,印文字口依旧清晰。
西泠印泥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当年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四人在西湖的西泠桥边创立了以篆刻、印谱、书画创作为主的西泠印社,而研究印泥的目的很简单,大家都觉得印章是一幅作品的点睛之笔,而决定印章好坏的关键就在于印泥。
所以,制造出最好的印泥,成了他们的共同目标。
为了找寻制作印泥的最佳材料,他们亲自去湖北采集质量上乘的艾草,也曾经去湖南矿区挖掘最好的朱砂。
这种不计成本的制造方法,使得一种说法在当时广为流传:一两黄金一两泥。
这些印泥一度不公开售卖,只有西泠印社的社员才有资格享用这些当时全国质量最好的印泥。
西泠印泥从王福庵传到韩登安先生、韩君佐夫妇再到茅大容先生,已日臻完美,达至顶峰。
如今,掌握西泠印社古法印泥制作技艺的人极少,曹勤是比较幸运的一位,他18 岁进入西泠印社,跟茅大容先生学习金石篆刻、书法,随后得到他关于印泥制作的独秘真传,成为他唯一的亲传弟子。
曹勤认为,一门传统技艺的传承贵在坚守,在如今的社会中,能心无旁骛30 多年做同一件事是需要一种匠心精神。
他的经验是制作印泥非行内人不可,人们只道这块巴掌大的泥巴,是雕虫小技,但只有内行人才知道,要深入理解篆刻的人才能够找到好印泥的灵魂,制作印泥,没个八年十载的功夫很难学到精髓。
手工是对时间的尊重与敬畏
手工是对时间的尊重与敬畏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一堆破瓷片经过修补能恢复成一个完好的茶杯,而且滴水不漏,还多了几份装饰韵味。
这是玩家曹庆励给我们展现的手工绝活——锔瓷。
像一位传统手工艺人那样生活,内心自在而超然。
白云深处有人家探访玩家曹庆励,就像是寻访隐士的过程。
从三门江林场旁的小道拐上山,来到半山一小院,只见院子里散乱地堆放着一些石兽、石雕、瓦罐,几枝修竹种在院里,清幽如许,颇有几分禅意。
这里就是曹庆励私人打造的茶事工作室。
从一个房间的布局和摆设就可以看出主人的品位和情趣所在,推开半掩的木门,传来悠悠的古琴声,只见前厅墙上木格架摆满各式茶杯茶壶茶碗,几只莲蓬、一丛罗汉松点缀其间,意趣盎然。
看得出主人是一位颇有级别、品位不俗的爱茶之人。
进到里间,曹庆励正在煮茶待客,每天,都有一些想要修心养性的朋友寻到这里,与他品茶论壶。
喝茶用的泉水是从山上直接引下来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壶泉水,几盏清茶,最容易让都市里浮躁的心沉淀下来。
手工捶打百余次,茶则凹凸的肌理初现,这种触感,往往最能诠释手作精神的拙朴与可贵。
曹原先在柳州办企业,做茶室,还与人合办过一家茶书院,专搞茶道经营,后来感觉这些都不是自己人生最终的追求目标,索性全都转掉了。
半年前跑到山上建了这间茶事工作室,专门从事茶事器皿的制作,打制茶则茶针、修补破损茶具,像一位传统手工艺人那样生活,内心自在而超然。
锔补完成的小茶杯,将不同材质的细腻变化,一一传达。
修复艺术残缺之美没有客人的时候,曹庆励就下到他的工作室里,换上棉布衣服,系上围裙,拿起工具敲敲打打。
在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残破的陶碗、茶杯、茶壶,都是等着他这双妙手来修补、重新赋予生命的。
工作室墙上挂着一幅书法:锔活。
这两个字正是曹庆励这项鲜为人知手艺的命名。
“通常我们说的锔,就是把破碎的器皿拼好,再用金刚钻钻孔,用锔钉抓牢,使其恢复原样和使用功能。
”曹说,锔活是过去修补锅碗盆缸等家用器皿的手艺,归属于古老的民间七十二行,这一行当产生的年代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考证,但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艺匠人的形象,说明这项手艺至少在宋时就已存在。
李耘萍
李耘萍李耘萍,西泠印社创始之一吴隐(号潜泉)吴氏潜泉印泥第三代传人、上海耘萍印泥的创始人、中国文房四宝印泥艺术大师。
目录:人物简介人物故事人物简介李耘萍,女,1943年生,浙江宁波鄞县人,上海吴氏潜泉印泥第三代传人,中国文房四宝书画印泥艺术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耘萍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书画篆刻印泥乃中国特有的文房之宝,中国印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吴氏潜泉印泥作为中国传统印泥最杰出的流派之一,已沿承发展了上百年。
李耘萍女士作为吴氏潜泉印泥的第三代传人,遵循严师训导,继承先祖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之遗风,呕心沥血五十余载,不断创新,终使吴氏印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为表彰弘扬李耘萍女士为文房四宝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二零零九年四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中国文房四宝书画印泥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李耘萍大师一生治泥无数,为名人名家量身定制的印泥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有为李可染大师定制的“师牛堂印泥”,为启功大师定制的“启功印泥”,为韩天衡大师特制的“豆庐印泥”,为高式熊大师精制的“式熊印泥”等等。
名家们酷爱李耘萍的印泥,并对其所制印泥给予很高的评价。
李耘萍大师也在各位金石大师的鼎力支持下,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恢复知名流派的古印泥,为印文化事业的繁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 2008 年起,李耘萍和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友好合作,面向国内外市场先后推出了“古方硃磦”、“古方硃砂”、“顶级硃磦”、“顶级硃砂”、“闲泉”、“文泉”、“印泉”、“观乐”、“还朴”、“仿清宫廷印泥”、“仿古印泥”、“西泠鹤泉印泥(篆刻专用)”等系列“西泠”印泥,受到了广大篆刻书画家和爱好者的好评与追崇。
人物故事踏上制泥之路李耘萍是历经百年的“吴氏潜泉印泥”的第三代传人。
她踏上制泥之路,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公私合营后的上海印泥厂,在50年代末并入上海市手工业局,当时的厂长是“吴氏潜泉印泥”第二代传人丁卓英,而上海市手工业局局长是胡铁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泠印社印泥制作传承人曹勤先生访谈录
曹勤现任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泠印泥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西泠印社印泥制作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级美术师、书法家、篆刻家。
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北京文?鲅г旱仍盒L仄附彩τ肟妥?教授。
曹勤研究制作的纯手工西泠印泥印曾被国内外?鑫锕荨⒚朗豕荨⑼际楣菟?收藏。
曾多次赴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进行印学文化学术交流。
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风》栏目《西泠百年-传统技艺》及浙江卫视、杭州卫视、中国文艺报、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日本《世界传统工艺技术》、《邮报周刊》等做过专题报导。
出版有西泠印社原手拓本印谱《李叔同常用印集》、《张宗祥印选》、《西泠印社藏徐三庚印选》、《西泠印社吴昌硕印谱》、《西泠八家印谱》、《西泠印社历任社长印谱》、《杨守敬印谱》、《李岚清印谱》、《兰亭序集诗印谱》等。
沈磊鸿(以下简称沈):曹老师,您好!您在当今画坛知名度很高,画家们用的最好的印泥基本都是出自于您亲手制作的。
然而对于印泥的认识现在很多人都比较模糊。
请您谈谈印泥的起源。
曹勤(以下简称曹):据史书记载印泥的发展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就已使用印沁泥。
印泥的前身是泥封。
它最初发端于宫廷,作用是防止他人私拆文书,后来慢慢流入民
间。
从蜂蜜、菜油到现在的蓖麻油,一代代的印泥也成全了一辈辈文人的春梦。
红而不燥,拓后有光泽,用手拂之也不脱落,这才是上上品。
在古代,好印泥可是很难求的,用一两黄金换取一两印泥并不稀罕。
而另一件事大概也可以佐证它的珍贵:做好的印泥装入缸后,上面要覆盖一层金属箔,很多时候盖的是24k纯金金箔。
至隋唐时代,始改用纸套封,钤印改用水印。
即用水调和朱砂,以此钤盖印记,浅红色,无有痕,这是现代印泥的雏形。
水印钤盖在书画上,大概始于唐而盛于宋。
由于水干后朱砂容易脱落,自明永乐开始用油调朱砂,称为油印。
油印价贵难得,除皇家及王公大臣,一般仍用水印,至清代亦是如此。
油印即现在我们所说的印泥了。
沈:请您谈谈印泥制作的原料。
曹:印泥的原料包括颜料、油料和纤维三个基本成分,颜料用于着色,油料作用是粘结和提供转移的介质,纤维作用是储纳油份、限制蘸取时的转移量,并保持一定的应力。
1、颜料,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其中以天然朱砂为最优,其他有机颜料鲜艳度要比朱砂好,但是遮蔽性、色彩保持性均无法和朱砂相比。
彩色印泥一般需要有机颜料配制。
印泥的配制非常讲究,其主要成分有朱砂(硫化汞),艾绒,蓖麻油和冰片,称之为朱砂印泥。
印泥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朱砂
和蓖麻油的质量。
其中朱砂的色素成分,他的化学成分硫化汞是一种红色的无机颜料,化学性质稳定,耐水,耐光,耐热,耐酸,耐碱,正因为这样,在古代常被作为颜料使用,所谓的“朱笔”沾的就是朱砂。
2、油料:常用的蓖麻油和工业菜油,但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有的工序需要数年才能达到上品的印泥制作之需。
取纯正的蓖麻油或则菜油250克,石蜡(或蜡烛)40克、黄蜡(俗称?o屎)5克放入陶罐内用文火熬制。
以保持溶液在罐内微沸腾为宜,并随时将表面的的油?i除去,直至无油?i浮出时将陶罐从火上取下,待油凉后油滤网将油过滤于瓷盘中。
油中不得有沉淀物,如有,必须弃之不用。
调制印泥的油,茶油、蓖麻、胡麻、菜油、都可以使用。
茶油清洌,历久不助腻。
蓖麻油是不干性油,较厚重,好处是着纸不渗。
胡麻性浮,合色较差。
菜油是半不干性油色黄,性滞易渗。
不过茶油煎煮,手续过分繁复,提炼容易失败,所以用煎油的方法或者用夏日伏天晒油。
凡是精制的印泥,常用这类炼油制成的。
3、纤维:常用的为艾绒,即艾叶揉搓往杂后的棉绒状纤维,其他不及艾绒,如棉、丝、藕丝、树皮、树皮浆等,在耐久性、交联性、吸附性等方面,都不及艾绒。
艾绒的处理,制造印泥主要原料除了朱砂或银朱之外,还有一样就是艾绒。
河南阴阳产的叫北艾,浙江四明产的叫海艾,湖北蕲州产的叫蕲艾。
理艾的方法首先摘去梗蒂,用筛子筛掉碎屑,
专留艾叶,用棕绷搓揉,把艾叶外衣褪尽,再用乳钵磨研。
唯恐艾衣尚未褪尽,再用小绷弓弹打,把剩余艾叶筋络弹去,然后用石灰浸泡七八天,另换清水微火煎煮一天一夜,连续换水榨去艾叶黄水,到黄水变成白色,把艾叶干透,再筛再弹,艾叶里的黑心就可以全部去尽,大约一斤艾叶,最后仅能得到艾绒三到四钱,才算合格。
沈:我们在书画鉴赏当中如何去鉴别印泥的好坏,请您谈谈。
曹:纯朱砂书画印泥的鉴别实际上现在的书画印泥纯朱砂制作的品种已经较早先少了,添加了合成颜料甚至填料的书画印泥只要不渗油,清楚还原,也都可以使用,究竟廉价一些。
如果是需要颜色持久保持,同时遮蔽性良好的纯朱砂印泥。
1.可以如下鉴别和比较:
一瞧体积,参见上述。
二用背灼法检验,最好用烟头在印蜕的纸背接触一下马上离开,印蜕会由红变黑,热源离开会恢复红色。
三是将宣纸上的印蜕剪成小片,点燃后使其充分燃烧并灰化,也就是火焰过后还会有道火线过一次,纯朱砂的书画印泥是瞧不到任何痕迹的,如果有印蜕的痕迹甚至能清除印文,那就是有掺合其他成分。
因为油料、少量的艾绒燃烧后不会有痕迹。
而朱砂在这样的温度下会产生分解而没有痕迹。
这三种方法要一并进行,因为单瞧体积的话,一些掺加了其他密度较大成分的也不易分辨,而只用第二种方法,现在很多有
机颜料也具备遇高温变黑然后复原的特性,只用第三种方法的话,掺加了可以灰化的颜料时也不易察觉。
2.印泥冬天会比较硬
(1):常用印泥钤印过量后也会发硬后漏底、不易修复。
(2):质地较好的印泥配比恰当砂易沉油易浮常搅拌用过量不过头,泥质只会越用越少上色快而不会发硬最后只是有大团成变小时钤印漏底泥质变紧而不硬之时可重新修复加色浆与胎骨,不加能加印泥油,修复后如新制般印泥。
3.好的印泥具有特定的制作技艺与配方:
印色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而黏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常温使用中,它不用任何添加物,确保泥质纯净,富弹性,色似红缎,稠如面筋,状如丝绒,历久不变。
上石落印干净,钤盖得心应手。
伏随时间愈久,色泽愈沉静古雅,印文质感均匀洁净,着色力,遮盖力,黏结力高强,从晚清明国年代钤拓之《西冷八家印谱》、《赵之谦印谱》、《吴昌硕印谱》、《黄牧甫印谱》、《鲁迅笔名印谱》等诸谱可得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