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之情感、意象、意境篇
古诗鉴赏之情感篇01因为思想感情是理解古诗的关键,所以今天我们从理解思想感情讲起。
下面,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一首古诗的情感。
(一)提问方式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二)分析思路要把握一首古诗的思想感情,我们需要从这五个点入手:(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大家一定记住,注释永远是最重要的,不重要的信息是不会进行注释的!借此我们一般可以了解到创作背景或者诗人的经历。
另外,作者也是我们判断诗歌类型的关键。
比如说陶渊明,他的诗一般为山水田园诗;又如杜甫,他的诗一般为咏史怀古诗。
(2)抓意象、意境;意象通常为诗营造或者渲染某种氛围,或凄凉,或温馨,或闲适。
(3)抓诗眼、关键词;“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
(4)懂典故;如果注释中没有给出典故的注解,就需要大家根据时代背景,以及诗歌内容来进行分析。
后期我也会给大家整理出一份常考典故。
(5)懂手法。
即修辞、表现手法等艺术表现手法。
02现在我们用标志词(意象)来讲一讲诗歌的分类以及每个类别表达的感情。
值得一说的是,“咏史怀古”诗与“边塞征战”诗在标志词上有重叠的意象,同学们在辨别时要注意判别,“咏史怀古”多体现的是对历史或对当下的批判、感慨等,而“边塞征战”则多为思念家乡、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和平。
1、咏史怀古诗标志词:投笔、长城、明月、楼兰、柳营、请缨、羌笛、古地、吴钩、骊山、马嵬、汴京、长安、金陵、赤壁等。
(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古诗鉴赏之把握情感类型
古诗鉴赏之把握情感类型新高考新教法2010-10-21 0954古诗鉴赏之把握情感类型把握情感类型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④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如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杜甫《春望》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⑥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⑦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矿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钧《商山早行》②思念亲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恬淡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古诗鉴赏三讲 如何把握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三讲如何把握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思想感情因题突破1.了解古代诗歌表达感情的一般特点(1)多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
内敛含蓄,是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2)多是丰富、复杂的,少有单一的。
(3)有时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静止的。
2.一定要仔细阅读所要分析的语言片段,反复咀嚼要舍得在“读”上下工夫,花时间,不要看一眼就匆忙下笔。
在反复咀嚼中,要找出以下关键词:(1)层次。
所要分析的语言片段有“字”“词”“句”“联”“阕”“篇”等。
除“字”“词”外,其余的都能分析层次,如一联有两句,两句就是两个感情要点。
每阕包含几个句子,又可分为几个层次,几个层次就是几个感情要点。
一定要学会切分层次,因为层次对应答题要点的数量。
(2)诗眼。
这里的“诗眼”是就某一联某一句而言的,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
如“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中的“送”“埋”,抓住这两个诗眼,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其中寄寓的情感,又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愁”均为诗眼。
抓住了诗眼,情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
(3)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载体。
找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意,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都能捕捉到其中的情感。
如2011年江苏卷考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中的“树”与“云”两个意象,就是杜甫、李白二人相互思念的寄托。
3.注意把握情感表达的特点情感表达有三种: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对所给的语言片段,很容易看出抒情特点,尤其要留心“一联”(或“一阕”)中两者兼有的特点。
这里重点谈一下间接抒情的语言片段,主要看它属于哪种间接抒情方式:(1)写景句。
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分析景中情是高考的重点,一定要练好这方面的功夫。
(2)状物句。
要抓住双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
(3)表达有特点的句子。
如何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辨题材看提示明意象品语句——如何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王林晓诗词鉴赏是中考试题的难点,其中体会情感是中考的必考点。
怎样读诗词、品诗体、悟感情呢?下面谈几种常见方法,供考生借鉴。
一、辨题材,明感情诗词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
因此,体会诗词感情可从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及情感有: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人的思念;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示时弊,同情人民;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
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诗,是一首田园诗,此诗通过结庐人境、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和恬淡闲适的心情。
再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写景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看提示,析感情。
诗词的标题、作者、注释、背景、诗派等,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我们要细读、细品,把它们作为打开诗词感情之门的钥匙。
有些诗词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个“送”字,抓住这个关键词,就知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题目知,这首诗将咏雪与送别巧妙结合,表达诗人应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游山西村》中一个“游”字,就能看到山西村风土人情景色幽美。
抓作者,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经历、风格,能更好的把握其作品的思想感情,如《观沧海》一诗中,如果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和经历,我们自然可以理解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想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解析版)
14、诗词三首——群文阅读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诗缘情”,诗歌与人的感情密不可分。
思想感情,指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爱恨等各种情感。
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即要求根据诗词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的心理变化分析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这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诗歌主旨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能力。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我们可以通过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会到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慷慨激昂的气概。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01.这首诗(词)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02.结合全诗(词) ,简要分析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03.某联(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技法点拨】1.依据题材,理解情感。
常见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思乡,赠友送别等。
同题材的诗歌,大致有相同的思想感情。
分清类别,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而把握情感。
2.关注题目、注释,理解情感。
如王维《田园乐》一诗,抓住“乐”字,便能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抓住意象,理解情感。
意象往往是诗词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有些意象意义基本固定,如“柳”寓意惜别,“长亭"寓意送别,“梧桐”“芭蕉”寓意孤独、寂寞,“月亮”寓意乡思等。
4.分析手法,理解情感。
分析借物抒情、运用典故、象征、烘托等写作手法,也能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寄托。
5.扣住诗眼,理解情感。
古代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往往是解读诗词主旨的钥匙,它直接抒发或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抓住“爱”字,不难理解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6.理解作者,把握情感。
诗歌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总会融聚时代特色和作者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了解这些,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
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来自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诗歌的尾联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四招:感悟诗歌意象
❖ 意象含义: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作者情感 的物象。它可以是人物、事物,也可以 是画面。
❖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举例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 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市、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 在望。
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 写出了____________(意象)的 _______________特点,表现(突出)了 ____________思想、感情,起到了 _________________作用。
情感?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惊争误兴 起渡入尽 一,藕晚 滩争花回 鸥渡深舟 鹭处
结合上述诗歌和平时的积累,你认为诗 歌抒发的思想感情有哪常见的类型?
忧国伤时、建功立业、 长亭送别、思乡怀人、 怀才不遇、大好河山……
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术语: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忧愁、 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 欢喜、欢快、离愁别恨、憎恶、 激愤、怨愤……
高考语文复习第三章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学案准确定“调”,对“调”分析-把握思想感情题之要诀
学案6 准确定“调”,对“调”分析——把握思想感情题之要诀学案引语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其设问角度有二:概括式,要求直接答出思想感情;分析式,不仅要求答出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
无论哪种角度,准确把握其感情基调是其核心,“调”定准了,才能对“调”分析。
二轮复习就要牢牢抓住这两个环节,集中训练,练出实效。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离京口作苏轼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请概述词人的情感发展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酒醒之后的迷离——幽梦无人说的孤苦——对仕宦奔波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
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中原士庶大举迁居东南,史称“衣冠南渡”。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6·全国丙)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古诗词鉴赏——思想感情优秀教案
古诗词鉴赏——把握思想感情一、教学目标1、明确古诗词鉴赏考点2、熟悉常考诗词鉴赏题3、掌握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二、教学重点1、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2、学会从不同角度领悟诗词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古诗词中情感主旨类赏析题的解题方法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2、考题回顾中考的钟声临近敲响,我们的语文学习也进入到了紧张的冲刺阶段。
而古诗词的赏析又是中考必考题。
比如:1、出示近三年自贡中考诗词鉴赏题a、一般分值为九分b、题型以判断、简答题为主c、重在内容理解、情感把握、语言品味尤其是对诗词思想感情的把握从17年到19年连续三年都出现在试卷上。
因此掌握判断诗人思想感情的方法尤为重要。
老师就想跟同学们一起去探究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3、探究方法(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一)了解作者,关注背景。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要了解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由昔日的君王变成阶下囚,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表达词人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思想感情。
(二)分析标题,抓住文眼。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我们首先可以从哪里看出来?(三)理清意象,景中有情。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愁)漫卷诗书喜欲狂。
(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独)(四)品味诗句,不离篇章。
1、关键词2、主旨句:诗歌的主旨句能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和生动的修辞方法。
4、答题格式答题时如何准确表达?一、审题要清(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二、一般答题方法:(1)只问抒发了什么感情?(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作者流露的感情?通过描绘什么+运用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抒发(寄寓、表达)什么感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PPT优秀课件
如: 浪漫主义诗人。他怀才不遇 ,云游四海,虽有抑 郁苦闷、思念忧愁,但对生活仍然积极乐观,风 李白:
格豪放飘逸。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他饱受战乱之苦,忧国忧民,
他的诗多为深沉忧郁、忧国忧民思念家乡。
白居易:
现实主义诗人。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他的诗多表达对劳动人农民的深切同情。
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 给我们把握思想感情带来一定的帮助, 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 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
?
看注释:知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
时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词 也不例外。有些古诗词的题目 就透露古诗词思想感情。
比如: 《春夜喜雨》 喜
忆 《九月九日回忆山东兄弟》
关注标题,思考下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方法2:看标题
用“看标题”法,思考下列这首诗 表达的思想感情?
《白 雪 歌 送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岑参
抒发作者与朋友分别时依依 不舍以及因离别引起的惆怅之情。
复习诗歌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标题 关键词,理解标题的大意,从而体会诗 歌思想感情。——看标题
很多诗词都会有一句透露诗人情感的句 子,即关键句。 抓住关键句,通过理解关键句,也可以 把握诗人情感。
2011 中考
2012 基测
(1)诗中的“九重天”和“拥”的含义是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 么?(2分) 湘》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 韩愈 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
广州市2010、2011中考、从化基础测 试古诗词鉴赏题的第(2)小题 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诗句,知人论世,来 理解诗人的情感. 6分 2011年12题诗词鉴赏( ) 得分: 广州市平均分2.61分 从化市平均分2.10分 第(2)小题失分的原因之一: 很多学生没有掌握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方法, 没有读懂诗词,不能抓住意象或知人论世来理 解诗人情怀,而是望文生义。
古诗词鉴赏重要考点案例赏析:分析思想感情(附练习及答案解析)
古诗词鉴赏重要考点案例赏析:分析思想感情(附练习及答案解析)言少而情丰,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创作时,诗(词)人们往往都会尽可能地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这也是古诗词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
【题型解读】分析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通常包括:①理解语句的意思,根据作品主旨,分析其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③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答题思路】一、抓住情感语言,掌握情感基调1.抓住两种“情语”:①直接找出“显性情语”;②细心寻找“隐性情语”。
2.找出“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或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部分也会出现;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或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位置。
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诗(词)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或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却不是真的表达“喜悦”之情。
因此,在把“情语”直接拿来用之前,要先结合原文语境准确理解。
案例赏析: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全诗最后一句“思”字便是“显性情语”,直接表明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二、结合具体抒情方式,体会含蓄、隐晦的情感古诗词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在考试中,分析间接抒情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含蓄、隐晦的。
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区分具体的间接抒情方式。
1.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借景抒情是古诗词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思想情感是同学们都要掌握的基本功。
仔细阅读作品中的写景句,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是什么色调,它们又与要表达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关联。
案例赏析: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如何迅速准确把握古诗词蕴含的情感
如何迅速准确把握古诗词蕴含的情感诗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
作者的情感或直接抒发,或间接抒发。
考生在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迅速准确的把握诗词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是诗词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高考命题专家非常重视考查考生正确把握诗词蕴含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历年屡见不鲜。
那么考生如何迅速准确的把握诗词蕴含的情感呢?一、情感语言....分析法1.有些情感语言直接表露感情。
如下面的文字就直接表露感情,“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王维《山居即事》2008年高考天津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08年高考湖南卷﹚“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谢枋得《小孤山》2008年高考安徽卷﹚“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范成大《窗前木芙蓉》2008年高考广东卷﹚“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高考江苏卷﹚“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秦观《画堂春》2008年高考山东卷﹚2.有些情感语言间接表露感情。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王安石《壬辰寒食》2008年高考上海卷﹚“雪”与“朱”间接表达感情。
“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这种感叹之情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之情更为深沉。
二、意象..分析法有些意象本身具有特定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意象,我们要把这些特殊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进而把握其蕴含的感情。
如古诗词中松、竹、梅、兰、菊、柳、古道、鸿雁、红豆等等都是诗人用以抒情的特定意象。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2007年高考福建卷第9题)它的第2小题是: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那么此题的答案应是: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
古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
古诗词鉴赏之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局部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学案目标 1.掌握古诗抒情的方式。
2.掌握做局部思想感情把握题的基本方法。
3.掌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抒情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本质的特性。
要把握诗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掌握古诗抒情的方式。
一、直接抒情1.知识梳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有时当作者感情奔放,不直接抒发不足以表达强烈感受的时候,常用这种方法。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激之情,宛如洪钟巨响,突现了诗人刚直、倔强、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温柔敦厚,内敛含蓄,少有热情奔放,袒露胸襟。
但不代表每首诗都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
诗的尾联,词的下片,往往就是作者直抒胸臆的地方。
抓住了直抒胸臆的句子,就抓住了诗歌之核心。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念”字统摄全诗,“独”字承上启下。
“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间接抒情(一)借景抒情1.知识梳理借景抒情,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把握思想感情,就要分析景物特点。
古诗鉴赏 之 把握情感
• 梧桐 —— 凄凉、悲伤 、孤高。 • 冰雪 —— 忠贞、高尚。
•
鹧鸪鸟
——
(其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 哥 哥”)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 寒蝉 —— 高洁、悲秋、畏祸、超脱。 • 鸿雁 —— 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 • 浮云 ——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 丁香 —— 美丽、高洁、愁怨、相思。
10
方法四:看注释
下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 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答案示例:该诗抒发了作者谪居僻远之地, 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愁苦之情。
20
同学们,再见!
【答案示例】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 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17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4) 。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 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翠微”指青山,“取次”指随意,“争奈” 为“怎奈”之意。
11
小结:如何把握诗歌情感? 一.掌握情感类型。 二.多看: 看标题 看抒情字眼 看意象 看注释 看作者 看题材 看写作技巧……
实弹演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归纳诗歌所包含的情感。
• 悲 秋 杜甫 •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①。
• 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 •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②。 • [注] 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 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 台)。②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
高考“古诗词鉴赏” 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
诗词茫茫,情感戚戚,把握诗词的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
那么我们来看看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例】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全诗略)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
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
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
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
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摘要: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运用科学的方法,恰当的技巧,广积博览,勤加训练,解读古诗词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
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从题目、作者、注释、字面意思、关键词语、意象、表达技巧、审美心理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解读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古典诗词鉴赏在高考中是一个难点,分值八分,在高考阅卷中,我阅过这道题,考生的平均分也就是四分,甚至三分。
在日常学习中,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观点态度、语言风格等都让学生一筹莫展。
不少教师觉得古诗词鉴赏教学收效不明显,学生是干教不会,启而不发,老师是想方设法,吃力不讨好。
其实,我觉得还是不得法,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还是能收到效果的。
我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查,85%学生表示根本读不懂古诗词,更别谈鉴赏了。
他们迫切要求老师帮助他们先读懂读诗词的字面意思,再理解隐含的意思。
我觉得这就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把读懂古诗词做为古诗词鉴赏的第一个要突破的难点。
读懂古诗词,亦即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诗词内容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逐渐总结出一些方法,愿与大家商榷。
一、借助题目,挖掘信息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
这些信息有时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如《过山农家》(顾况)、《新晴》(刘攽)、《夜宿田家》(戴复古)、《题李凝幽居》(贾岛)、《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等等。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作者如果是我们熟悉的,可以从他的风格特点上获得提示,启发思路,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如李白之清新飘逸,杜甫之沉郁顿挫,陶渊明之冲淡平和,王维之诗中有画,韩愈之深奥险怪,苏轼、辛弃疾之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婉约含蓄等等。
有些作者的特殊经历,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内容。
如何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辨题材看提示明意象品语句——如何把握xxxx作者的思想感情xx诗词鉴赏是中考试题的难点,其中体会情感是中考的必考点。
怎样读诗词、品诗体、悟感情呢?下面谈几种常见方法,供考生借鉴。
一、辨题材,明感情诗词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
因此,体会诗词感情可从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及情感有: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人的思念;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示时弊,同情人民;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
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诗,是一首田园诗,此诗通过结庐人境、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和恬淡闲适的心情。
再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写景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看提示,析感情。
诗词的标题、作者、注释、背景、诗派等,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我们要细读、细品,把它们作为打开诗词感情之门的钥匙。
有些诗词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个“送”字,抓住这个关键词,就知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题目知,这首诗将咏雪与送别巧妙结合,表达诗人应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游山西村》中一个“游”字,就能看到山西村风土人情景色幽美。
抓作者,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经历、风格,能更好的把握其作品的思想感情,如《观沧海》一诗中,如果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和经历,我们自然可以理解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想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6篇
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6篇1.浏览题目。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如《春夜别友人》中的别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咏怀古迹》中的古迹,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作答时就有了针对性。
2.分析作者。
知人论世是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原则。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理想抱负都各有特点,比如陆游的爱国情怀,王维的田园情思,孟浩然的怀才不遇,李煜的亡国之痛等。
了解这些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很有帮助。
3.品味意象。
意象是饱含情感的物象。
古诗词中很多意象常含有特定的含义。
如月亮,常寄托思念;梅,往往寓含坚贞;梧桐,常表现凄苦。
平时可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另外还有很多诗歌意象的含义是不固定的,可以通过诗人的形容和描绘来判断。
4.重视小注。
诗歌后面的`小注,有的介绍作者与朝代,有的交代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抓住小注对理解诗词内容很关键,能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有的还可以暗示相关问题的答案。
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后面的小注。
5.联系时代。
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
每个时代的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它的痕迹。
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豪迈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感慨深沉。
6.提取关键。
要抓住最能体现思想感情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一般是抒情或议论性的,在诗词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只要抓住了何日是归年,就很容易得出诗人思乡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之把握思想感情【学习目标】1.通过分类分析诗文,掌握分析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2.通过方法总结,提高鉴赏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学习内容】一.了解考点(1)《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对文言文和古诗文“鉴赏评价”的要求:①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②鉴赏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D(2)考点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是诗人在诗歌流露的思绪情感、理想抱负、及对当时社会的评判。
二.方法探究1.分析标题(1)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思念与牵挂(2)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
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
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表现诗人对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2、分析序、注,知人论世(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偶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作者对悠闲恬静的归隐生活的欣悦, 反映出作者厌倦官场腐败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
(2)分析下面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交代写作目的以及作者的离乱之苦思亲之情(3)2014潍坊中考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
3.分析主要意象(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____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译文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
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
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诗人借用项羽的典故鞭挞南宋统治者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借古讽今,正气凛然(3)2013潍坊中考即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译文:幽曲径道上长满了浓密柔软的青草,朗朗晴空下的山上花儿开得更显繁密。
不管到处都有那一川碧水,,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到下面数个村落。
安静休息之时鸡报鸣时值正午,在广阔的地方听到狗吠也就到了黄昏。
回来后说给大家听,都猜想是不是武陵源。
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4)2016潍坊中考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
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译文: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
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向世俗屈服的节操的礼赞。
三.小结——盘点收获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自己收获,记录下仍然存在的困惑。
1、仔细通读全诗。
细细品味。
2、可以从揣摩题目入手,把握诗歌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可以明确诗歌的情感。
3、遇到比较熟悉的作者,可以从作者的经历及所处的历史背景入手。
3、抓住核心意象,结合诗文对意向进行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
4、关注诗歌中的注释及典故,能够领悟情感倾向。
5、分析诗歌的议论抒情词、句,抓住关键词明确诗人“喜什么”“悲什么”“愁什么”“恨什么”等具体情感。
四.巩固提升(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2015四川泸州中考)秦淮夜泊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①,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②正摇摇。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八句,就有六句是写景。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泊舟秦淮,春风拂柳,暮潮生岸,富于诗情画意,中间四句,正面写泊舟秦淮的所见所闻,是全诗的重心所在,也是全诗的精彩之处。
新月楼台,双桥灯火,本为静景。
着以“见”字、“上”即字,则化静为动。
五六两句,“朱箔”、“紫箫”,备极华丽;“隔岸”、“临风”,更见飘渺之致;恍若蓬莱仙境。
诗的末二句以抒情作结:眼前的景物美丽动人,但毕竟是外乡,加上正是暮夜时分,人们都在家中,而诗人却还独泊孤舟,于是一股乡愁油然而生。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强烈的乡愁,而是那么一种淡淡的怅惘之情。
这种情感是十分自然地产生的,同时又是比较微妙的,“摇摇”二字正十分生动贴切地传达出这种感受。
只有这样理解,结尾两句才和全诗的情调和谐一致。
注:①朱箔:红色窗帘。
②旆:旌旗。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独泊孤舟的孤寂,及淡淡的乡愁。
(2)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2016湖南株洲中考)梦至苍溪(宋)陆游骑驴夜到苍溪驿,正是猿啼月落时。
三十五年如电掣,败墙谁护旧题诗。
[注]①诗序:“自春来,数梦至阆中苍溪驿,五月十一日又梦。
苍溪在四川,杜甫曾在此题诗。
作此诗时作者八十多岁,与苍溪相隔万里。
”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
对苍溪的喜爱与怀恋之情。
对时光飞逝、不能再去苍溪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