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工作汇报-绩溪文化馆
文化馆分馆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文化馆分馆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尊敬的读者: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市民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市大力推进文化馆分馆建设工作,让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惠及更多市民。
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述文化馆分馆建设是我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旨在实现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克服重重困难,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二、主要做法1.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我们坚持"同城同质、分区分级"的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分馆建设地点,努力做到覆盖广泛、布局合理。
2.整合资源,提质增效。
我们将分馆建设与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建设紧密结合,整合各类资源,提高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同时加强业务指导,提升服务质量。
3.立足实际,因地制宜。
我们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统建、自建、租赁等多种方式,确保分馆建设扎实有效,符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
4.注重特色,凸显亮点。
我们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在分馆内精心设计展览、活动等特色板块,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
三、成效显著经过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60余家文化馆分馆,基本实现了对农村地区的全覆盖。
分馆内陈列展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书画作品,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下一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分馆软硬件设施,持续开展特色活动,为分馆注入更多活力。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群众前来参与,充分发挥分馆的服务功能。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谨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分馆建设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让我们携手共建书香浓郁、文脉薪传的美好家园。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汇报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我代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向大家汇报我们近期的工作成效。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汇报: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概况自成立以来,我们小组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我们的工作范围涵盖了建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领域。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保护手段,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1. 建筑遗产保护我们对一些重要的建筑遗产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工作。
通过修缮、加固等手段,我们成功保护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相关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文物保护我们对一些珍贵的文物进行了细致的保护工作。
通过科学的修复和保管,我们成功保护了一批文物,确保它们能够长期保存下去。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文物的监管,防止其被盗窃和流失。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积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通过组织培训班、举办展览等活动,我们成功传承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其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4. 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制定我们参与了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们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在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资金问题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难点,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的资金来源有限。
其次,人才培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
最后,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还有待提高,我们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果,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1. 加强资金筹措工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以绩溪县为例
绩溪是 2008 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接力城市,先后被命名 为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中国徽墨之乡,2007 年被国 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建城史,素为县治 所在地,其保存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格局和优美的山水环境。 但快速的城市建设对遗产保护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 总结绩溪名城保护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探索和提升保护利用 规划对策,尝试解决绩溪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 的矛盾,充分发掘绩溪的文化内涵,保护好各文化遗产及其历 史环境,突出并发扬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与特色,尤其是绩溪 独具特色的山水形胜、城址环境、古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继承和弘扬绩溪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绩溪古城的文化内涵,改善民生、提升环境,促进绩溪经 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一项工作。
4.4 加大投入保护资金
(1)专项资金保障。建立名城保护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 要来源可包括:①申请国家和安徽省设立的名城保护、文物保 护专项补助资金;②增大绩溪县政府财政投入,将名城保护经 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随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加; ③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收入,发展基于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的旅游,增加地方收入,支持保护投入。对于政府投入专项资 金的使用,应当参照传统村落的资金使用模式,将各部门、各 条线的资金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存在主要问题 3.1 山水环境景观保存较好,但古城整体风貌品质 不尽如人意
绩溪总体上比较重视对自然山体、水体的保护,东山、梓 潼山等山体得到较好的保护,古城山水环境保存基本较好。 但是近年来,随着古城周边的一些建设活动,整体风貌以及一 些重要眺望视线遭到破坏,尤其是东山地区近两年建设的高 层建筑,对古城与东山的景观设视线联系产生了较大的干扰 和破坏。
绩溪与徽州文化的关系
在 徽 商 的 发 展 史 上 , 溪 具 有 源 店面 。 上海 餐 饮 业徽 厨 比例 最 大 。而 耀 目 的 , 在 崇 文 门 的 旁 边 ,爿 的 绩 就 占 l适
胡 头性影响。绩溪人在 创业过程 中, 为 毛 泽东在诗中提 到 “ 才饮长 江水 。 又 父 亲 专 门 出 钱 修 整 了 一 次 。 后 来 . , 清 徽商写下了辉煌 的一 页 。黟县渔 亭 、 食 武 昌鱼 ” 这 武 昌 鱼 其 实 就 是 “ 蒸 适在 北 大 时 。 兼 任 过 “ 溪 同 乡会 ” 还 绩 绩 溪 临 溪 是 徽 州 两 个 重 要 源 头 码 头 。 扁 鱼 ” 因 为 武 汉 “ 中 华 ” 绩 溪 人 的会 长 。 , 大 是 绩 溪 人趁 着 涨 水 携 带 自己 的木 材 、 竹 开 的 。 师 是 绩 溪 伏 岭 下 人 。毛 泽 东 厨
系 , 社 会 的 经 济 发 展 、 文 发 展发 最 早 , 和 人 也最 快 、 好 。公 元 9 1 诗 人 有相 当的地位 。现 在杭州 的“ 最 2年 西子 宾 生 直 接 关 系 。 因 此 , 系 和 文 化 关 系 就讲绩 溪人重种蚕桑 , 为绩溪 的一 馆 ” 汪 庄 ) 是 绩 溪 茶 商 汪 裕 泰 最 早 水 ( 就 成
( ) 从 文 化 内 涵 比 重看 绩 溪 在 影 响。这很 自然 ,下 屯溪 ” “ 二 “ 、下徽 州 定 是 不 对 的 , 包 括 绩 溪 , 能 产 生 不 怎
府 ” 于水 之源 的绩 溪 人 , 处 同样 发 挥 “ 菜 ” 徽 ?现 在 在 外 包 括 在 日本 东 京 、
密切 。一般讲 , 动乱 时期人们从 江之 个 特 色 产 业 ; 菜 的 发 展 , 溪 也 是 创 办 的 。 当 时 的 杭 州 、 海 、 汉 。 徽 绩 上 武 绩
徽文化是建设和谐幸福新绩溪的重要支撑汪顺华
《经济师》2013年第2期摘要: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传承弘扬徽文化精华,能够为绩溪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内在动力,提供文化支撑力,促进绩溪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徽文化文化竞争力文化事业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56-02“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作为徽文化核心区的绩溪,应大力传承弘扬徽文化,凝聚建设和谐幸福新绩溪的精神力量;全力打响徽文化品牌,提升经济发展支撑力和文化竞争力,加快建设青山绿水、徽风古韵、富民强县、安居乐业新绩溪的步伐。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提升文化竞争力、发展支撑力的良好基础徽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是绩溪发展的比较优势;传承弘扬徽文化,必将提升绩溪的文化竞争力和发展支撑力,激发出建设新绩溪的精神力量和内在动力。
1.徽文化的内涵、基本价值与鲜明特征。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是指宋元明清以来根植于徽州本土,并经由徽州商帮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和辐射,进而影响其他地域文化进程的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
它极具地方特色,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2001年5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到黄山,对徽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她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更是惊叹:“徽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里面的一个大的角色,凡是热爱中华文化的,没有不热爱徽文化的。
徽文化非常纯正地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一些特点,另外又有着多方面的地域性创造,有很多的‘非遗’和物质文化遗产,都达到一种文化的极致。
”徽文化博大精深,门类多样,意蕴深长,影响巨大,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州谱牒等徽州流派;以徽商会馆、商标商号、商业环境等为代表的徽商文化;以民居、祠堂和牌坊为典型代表的徽派古建筑、古村落文化;以徽剧、徽州三雕、汪公庙会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引言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绩溪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我们组织了一次绩溪社会实践活动。
绩溪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是开展此类活动的理想之地。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绩溪的历史文化,感受古村落的魅力;2.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参观绩溪古村落绩溪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精美的雕刻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活动中,我们首先参观了龙川、篁岭等著名古村落。
学生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察建筑细节,对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体验传统工艺绩溪传统工艺种类繁多,如竹编、木雕、石雕等。
在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学生们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机会。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制作竹编篮子、木雕工艺品等,不仅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举办文艺演出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组织了一场文艺演出。
学生们纷纷登台献艺,表演了歌曲、舞蹈、戏剧等节目,展现了他们的才艺和风采。
演出过程中,观众们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4. 开展文化交流绩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参加,与学生们进行了文化交流。
学生们通过与少数民族同胞的互动,了解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了民族团结。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通过此次绩溪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绩溪的历史文化,还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2. 活动体会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
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
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情况汇报
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情况汇报本次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是我局每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提高生态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计划,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以赴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考核计划制定针对今年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我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计划。
首先,我们对考核的时间、地点、人员、工作内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安排,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还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确保考核工作的公正、客观、科学。
最后,我们还对考核结果的处理和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考核工作的结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运用。
二、准备工作为了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考核工作组,确定了工作分工和责任。
然后,我们对考核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整理,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后,我们还对考核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摸底调研,为考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考核过程在考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考核计划和考核标准进行了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相关资料的审核和复核工作,确保考核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我们组织了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对考核对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估,全面了解了考核对象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维护情况。
最后,我们还对考核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考核结果根据考核工作的结果,我们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了分类评定。
首先,我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功能维护较好的功能区进行了充分肯定和表扬,鼓励其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建设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我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生态功能维护不力的功能区进行了详细的督促和整改,要求其加大力度,提高保护水平,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良好。
最后,我们还对考核结果进行了公示和通报,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确保考核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文化保护区工作总结
文化保护区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文化保护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加大了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下面就对文化保护区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要看到文化保护区工作取得的成绩。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成功创建了一批文化保护区,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一些著名的历史古迹和传统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名片。
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技艺传承活动,使得一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文化保护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些文化保护区管理不善,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流失。
同时,一些地方对文化保护区的投入不足,导致了一些文化遗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此外,一些文化保护区工作中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文化保护区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文化保护区的投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文化保护区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文化保护区工作的有效进行。
总之,文化保护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文化保护区工作,才能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文化保护区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设立“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意义初识
“ 国家级 徽 州文化 生态 保护 区实 验 区” 2 0 ,08 年 1 8日由国家文化部批准正式挂牌设立 。 月 它
立 ,意义深 远 而重 大 ,几个 月来 先后 撰写 了探析
标志着 作为 中华传统文化特定时段典型代表 的 徽州文化 , 其保护 、 承传和弘扬进入了一个重要 阶段 。“ 国家级徽 州文 化 生态保 护 区实 验 区”( 以
护区实验区” 的产生。 喜讯传来 , 全徽州百姓群情 振奋 、 由衷拥护 。我感到 , 保护 区实验区” “ 的设
收稿 日期 :09—0 20 2—0 2
作者简介 : 方利 山(9 1 ) 男 , 14 一 , 安徽歙县人, 山学院徽州文化资料 中心研究员 , 徽大学徽学研究 中心兼职研 黄 安 究员,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 员。 ①参见方利 山《 徽州文化生态保 护文汇》 高等教育 出版社 ,0 8年版 。 , 20
也怕巷子深” 向世界展示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 , 化 , 强 国际文 化学 术交 流 太重 要 了。 们在世界 加 我 各 国建 一百个 孔 子学 院 , “ 让 地球村 ”的其 它 “ 村 民” 们多 了解 一 些 中华文 化 , 是一 个让 中华文 化在
20 09年 4月
J u n fHu ie o lI d s y T a h r olg o r a o ab iC a n u t e c es C l e l r e
( hl o h n o i c n e ) P i sp y a d S c l i cs o aSe
立的重大意义 ,关系到对 “ 保护区”的定位和认 识 , 系到 “ 关 保护 区” 实验的开展和成败, 是首要 问题 , 十分 紧迫 。
一
市 申报设立“ 保护区” 目实施的时候, 项 本人有幸
人文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人文环境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述人文环境工作是指通过对人类生活环境和人文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汇报将围绕我所在单位人文环境工作的现状、工作重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二、工作现状1. 人文环境工作基本情况我所在的单位是地方文化局,主要负责管理和保护本地区的人文环境。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我们对一些历史文物和古建筑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护了本地区的文化遗产。
(2)文化活动组织。
我们举办了一些文化活动,包括展览、讲座、演出等,促进了本地区的文化传承和交流。
(3)文化旅游推广。
我们对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景点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2. 工作重点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物保护和修复。
我们加大了对历史文物和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一些有破损的文物进行了修复工作,确保其保存完好。
(2)文化活动举办。
我们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包括展览、讲座、演出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3)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们积极促进了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些国际交流活动,提高了本地区在国际间的文化影响力。
3. 工作成绩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1)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成功修复了一批历史文物和古建筑,确保了本地区的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一些文化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参与度。
(3)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为本地区的文化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1)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专业技术支持,目前我们的能力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2)一些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宣传还不够到位,需要增加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
加强徽文化保护及开发的调研与思考
加强徽文化保护及开发的调研与思考到目前为止,什么叫徽文化?没有正式定义。
笔者对徽文化的理解为,徽文化是以徽州一府六县为地域,以徽州宗族为社会基础,以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程朱理学为思想核心,涉及徽州宗法制度、土地制度、徽州宗族、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教育、徽州科技、徽州工艺、徽州木刻、徽州版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朴学、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商、徽戏等方方面面的地域文化。
然而,歙县是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徽文化乃是当今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这就为我们加强徽文化保护与研究指明了方向。
针对这个课题,笔者深入有关部门搜集徽文化史料及保护、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资料,调研撰写了《加强徽文化保护、整理和开发的调研与思考》一文,旨在我省落实党的十六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精神,推进徽文化产业化发展,加强徽州文化保护与建设,提供基本调研素材。
第一部分徽州的基本概念一、徽州政区历史沿革宋宣和三年定名徽州。
徽州系指徽州府所辖“一府六县”。
徽州府设在歙县,该治一直延至民国。
1949年5月,成立徽州专区;1987年,撤销徽州地区,成立地级黄山市。
歙县,自秦建置以来,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宋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被誉为“东南邹鲁”(“邹鲁”指春秋时的邹国和鲁国,孟子生于邹,孔子生于鲁,是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
古徽州自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由吴时的新都郡改名新安郡(新安之名取自黟县新安山);其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将新安郡改为歙州;到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定名徽州。
徽州之名沿用了867年,可谓历史悠久。
二、徽州地域文化的形成勤劳的徽州人民在数千年悠悠岁月里,将山越文化、吴楚文化、中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
它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都有着深厚底蕴和杰出创造。
文化馆半年的工作总结
一、工作概述2023年上半年,我馆在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深入开展文化活动(1)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上半年,我馆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0余场,包括戏剧、舞蹈、合唱、曲艺等,吸引了近万名观众观看。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馆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举办非遗展览、讲座、技艺展示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关注。
(3)举办文化培训班:上半年,我馆共举办各类文化培训班10余期,培训学员500余人,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2.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推进免费开放:我馆严格落实免费开放政策,提高开放时间,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
(2)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上半年,我馆共举办全民阅读活动10余场,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3)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我馆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3. 提升自身素质,打造高素质文化队伍(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我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
(2)加强业务培训:上半年,我馆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洁自律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 存在问题(1)文化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3)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专业人才匮乏。
2. 下一步工作计划(1)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文化活动质量。
(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3)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
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若干思考
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若干思考笕郭因关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我有这样一些思考。
【我对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解】谈及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必须要明确几个相关的概念。
首先,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为求愈来愈好的生存与发展,并日益完善与完美而进行的一切设想、设计与创造。
其次,生态是什么?生态原指自然生态,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良性关系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良性关系。
由此引申到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形成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概念。
其中文化生态指的是人类的种种文化行为与其环境的良性关系及种种文化行为之间的良性关系。
它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经济生态为支撑,以政治生态为保障。
四者之间也应是一个良性关系。
一切文化生态如此,徽州文化生态也不例外。
【以人为本,以和谐为归】人是万物之灵长,古往今来,人类社会都是也都该是“以人为本”。
但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又必须关爱天地万物,这才能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以及天地万物相互之间都有一个良性关系。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是不断演进的,人类的栖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达到最终和谐。
古人以古人为本,古人对古人的栖息环境有古人的要求;今人以今人为本,对栖息环境有今人的要求。
人类又总是上有祖宗、下有子孙的,人类在生理上有个传承关系,在心理和文化行为上,也有个传承关系。
古人有基于古人的主客观条件而产生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与文化生态;今人有基于今人的主客观条件而产生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与文化生态。
种种生态也必然有个传承关系。
人类从古到今又总有一个万古不变的根本追求,那就是愈来愈好地生存与发展并日益完善与完美。
历史不断证明:人类只有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才能实现人类的这个根本追求。
因此,应该说,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和谐为归。
而以致知、正心、诚意、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基本内容,以“道中庸”而“致中和”以达“极高明”为基本精神,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文化,一种可以叫作和谐文化的文化。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温家宝总理特批)一、基本概念徽州徽州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
徽州地处安徽省南端皖南丘陵地带,是历史上地理区划郡、州、路、府的名称,数千年中由障郡、新都郡、新安郡、歙州而在宋、元、清,辖歙、黟、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县。
到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裁府留县。
婺源县于1934年划归江西省,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度划归江西省。
1949年5 月成立徽州专区,1987年撤消徽州地区,成立地级黄山市,古徽州府的歙、黟、休宁、祁门四县为其辖区的主体部分,绩溪县划归安徽省宣城地区(现宣城市)。
2、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进程而形成的区域文化体系。
徽州文化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整合、变异过程,并在由徽商创造的雄厚经济基础之上,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特别是自宋以来,徽州“儒风独茂{”,文化繁荣,教育普及,科举昌隆,因而人文荟萃,形成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流派。
徽州文化的最终形成是在以徽州本土为基础的“小徽州”即地缘关系和徽州人活动区域的“大徽州”既亲缘关系互动作用的历史产物。
概言之,徽州文化是指徽州人在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
它包括徽州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徽州人得、传承自身文化传统的方式、思想和观念等。
徽州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城镇规划、村落布局、徽派建筑、商贸习俗、宗法制度、佃扑制度、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文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盆景、徽州戏曲、新安医学、程大位珠算法、歙砚制作、节俗、方言等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这些文化表现形式,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徽州文化生态区古徽州“一府六县”与相关的周边地带,是徽州文化孕育和发展的主要空间。
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时至今日,徽州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的概念已被徽州文化概念所取代。
文化遗址保护部门的项目工作汇报
文化遗址保护部门的项目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文化遗址保护部门的负责人,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部门近期的项目工作情况。
本次汇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成果展示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项目进展情况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们持续推进了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我们对辖区内的重点文化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与摸底,梳理了遗址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形成了多方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
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址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项目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对每个遗址的重点信息、照片和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二、项目成果展示1. 调研报告:我们根据前期的调研工作,编写了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对各个文化遗址的背景、历史价值、保护现状等进行了详细梳理与介绍。
2. 专家建议:邀请了多位专家参与我们的项目工作,他们对每个遗址的保护计划进行了评估和修订,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 修缮工程:根据专家评估和建议,我们将启动一系列的修缮工程,对部分重要文化遗址进行保护性修复。
我们将采取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 宣传推广:我们将加大文化遗址保护的宣传工作,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举办主题展览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文化遗址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3.培训交流:我们计划与其他地区的文化遗址保护部门进行经验交流,组织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共同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难题和挑战。
希望借此汇报能够得到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和指导,我们将持续努力,为文化遗址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此致敬礼。
文保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概述2023年上半年,文保中心在市文旅局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这一核心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文物保护与修缮(1)完成了对市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查,确保文物安全。
(2)对市内部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缮,包括XXX古建筑、XXX古墓等,提升了文物本体及环境风貌。
(3)与市文物研究所合作,开展了文物本体保护技术研究,为文物修缮提供技术支持。
2. 文物考古与发掘(1)开展了市内重点文物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发现。
(2)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考古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我市在考古领域的知名度。
3. 文物普查与申报(1)完成了全市文物资源的普查工作,建立了文物资源数据库。
(2)积极向上级申报了一批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4. 文物展览与宣传(1)策划举办了“XXX文物展”、“XXX考古成果展”等展览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
(2)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文物价值的认识。
5. 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影响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的开展。
2. 部分文物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存在文物被盗、破坏等现象。
3. 文物考古发掘工作面临经费、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1.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文物保护与修缮力度。
2. 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宣传,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3. 加快文物考古发掘工作,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总之,2023年上半年,文保中心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展览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汇报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汇报为建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承弘扬*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安排部署。
于5月23日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成立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zf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化研究人员为主的专家组,负责指导建设工作开展。
全面完成保护区域范围及核心区域、辐射区域和一般区域内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场所的全面摸排,对*文化内涵与价值、文旅融合前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
二是加强规划设计。
明确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保护内容、保护方式与保护措施,制定了分期实施方案及阶段性目标。
目前,*文化展示接待中心已完成规划设计,非遗传习所提升方案已完成。
《*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正在按程序进行编制单位公开招标,预计8月底前完成编制单位选定,并按期完成规划编制。
三是推进融合发展。
将*文化生态保护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同部署、同安排,与大熊猫国家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水海子国际康养度假村建设相结合;将*文化同红色文化、穆坪土司文化相结合,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深度融合,丰富旅游内涵发,挥文化品牌优势,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路线。
四是拓展保护形式。
举办好*文化传统会节活动,积极利用端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庆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活动;加强*文化文艺作品创作,以硗碛多声部民歌为基础创作了《*四季》套曲,推出《梦印夹金山》原生态藏羌民俗舞台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度,今年以来已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余次;开展传统工艺技能培训2次;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10余次。
并在*等多地开展文旅推介会,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徽州文化,促进非遗传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绩溪县文化馆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我县徽州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深入有关乡镇、村走访调研,问情况,找问题,求对策,旨在为进一步促进非遗传承提供决策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一是建立名录保护非遗。
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省级名录(含扩展名录)17项,市级名录43项,县级名录108项。
内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民俗、游艺与传统体育竞技以及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方面,项目总数、级别均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市首位。
二是创新机制夯实非遗。
扎实开展田野调查,共征集非遗线索上千条,登记273项,并率先汇编成册,普查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交流。
启动实施传承人工程,有1位徽墨技师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位民间艺人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居全省前列,另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县级61人。
切实加强传习所和民间保护组织建设。
先后建立徽墨、徽戏、民歌、抬五帝、三雕等近20家研习社、传习所及徽墨协会、三雕协会、徽菜协会等民间保护组织,其中胡开文墨厂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徽厨技师学院等3家单位评为省首批传习基地,徽剧童子班等4家评为文保区示范基地。
通过组织兴趣班、专家授课、编写特色教材、实地体验等各种形式,将非遗内
容有效引入中小学课堂,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徽戏童子班的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一道独特文化景观。
三是开展活动激活非遗。
先后组织了“赛琼碗”徽菜民俗表演、“绩溪风味小吃比拼”,“千盏彩灯闹元宵”“徽山绩水迎盛世”“徽韵流芳”等大型民俗展演,成功举办了五届徽菜美食文化节”、六届“安苗节”、“油菜花节”等各类徽文化节庆活动。
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春节等节日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保护空间。
四是打造精品展示非遗。
塑造文艺精品,提升艺术影响力,从而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以《月亮起山一盏灯》《十绣鞋》《四季歌》为代表的绩溪民歌先后登上全国农民歌会和央视,并荣获江淮群星奖,手龙舞荣获全省民间舞蹈大赛二等奖,先后出版《中国徽派三雕》、《徽州民谣》、《名人故里绩溪》丛书等徽学专著。
五是发展产业做强非遗。
鼓励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徽墨、徽州三雕等非遗产业初具规模,尤其是徽墨产业势头强劲,形成了华阳、上庄为中心,胡开文墨厂和良才墨业为龙头的产业群,“苍珮室”“艺粟斋”等品牌畅销海内外,年产值超千万元。
石雕、木雕等工艺品市场趋热,民歌民俗逐渐走俏,以非遗为支撑的文化旅游已成为一大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新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是经费短缺。
非遗保护传承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传习基地建设、传承人培养、精品创作传播、展演活动组织等所需经费较大,且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资金缺口大。
二是人才匮乏。
非遗保护传承是一项复杂性、科学性、文化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一批从事研究、管理、组织、技艺工作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此类人才奇缺,特别是传承人出现严重断层,部分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需要加大教育培养力度。
三是破坏严重。
一些非遗实体濒临损毁或消失,如一些珍贵的徽剧服装、道具由于历史原因散落在村民家中,保护不力,面临破损。
一些传统节庆因时代发展,受到冷落,文化空间遭到挤压,非遗的传承面临社会发展的现实挑战。
三、进一步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思考
1、规划引领,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纳入全县发展战略体系。
要不折不扣地完成《绩溪县文化强县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10大古村落旅游基地、10大乡村博物馆、10大徽文化传习基地、10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10大摄影基地、10大写生基地、10大文化产业基地等70个项目基地及10个古村落、00座古民居保护和1000户民居改徽工程等建设任务。
同时,按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逐步落实具体的行动计划。
建议出台《绩溪县徽文化保护传承总体规划》,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引领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整体推进。
2、保护古城,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载体和环境。
要遵循“重在保护、合理开发”的方针,认真落实《绩溪县旅游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绩溪县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修建
性详细规划》和《古城水圳及两侧重点地区综合整治规划》。
加强对西山故里、四门川、城隍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加大改徽保徽力度,按照徽派风格、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老城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生态系统。
以县博物馆为核心,将周边的文庙、文昌阁、中正坊、周氏宗祠连点成片,打造徽文化集聚区,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延续的人文环境。
3、科学实施,构建非遗保护长效体系,实现传统文化有序传承。
建章立制,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保护体系。
在文化馆设立县级非遗保护中心,各文化站设立保护工作站,专人从事管理组织等工作;按照项目内容建立传习基地(研习社、协会),确定代表性传承人,并不断充实、升级,形成“以非遗项目带动传习基地,以传习基地培养传承人,以传承人组织展演活动,以展演展示带活项目”的良性传承体系。
4、文旅结合,将徽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旅游高度融合,互相促进。
以“和谐龙川”为龙头,将登源河两岸“千年仁里”、“太极湖村”、“徽杭古道”等文化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加快推进登源公园、龙川和园、徽文化广场等一批特色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沿登源河的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打造全省首条低碳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徽文化生态保护。
同时,在一些特色浓郁,文化底蕴厚重的古村落,精心包装非遗项目,乡村文化旅游新亮点。
5、加大投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
目前,国家级、省级传习基地及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有一些补助(国家级传承人每年1万元,省级每年3千元),而县
级项目、基地、传承人均没有补助,从长远角度看,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势在必行,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同时,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保护,倡导全社会反哺文化,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
6、搭建平台,为非遗提供展演展示机会。
继续举办徽菜之乡美食文化旅游节、安苗节等文化节庆,同时鼓励各乡镇积极举办各类传统文化展示活动,鼓励传统文化走出去,亮起来。
选择徽剧、民歌、民间舞蹈、特色民俗等创编文艺精品,创争群星奖等高级别奖项,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