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大一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中华图腾“龙”在谈论中国的传统文化时,无可避免的要触到华夏文明独特的一种思维,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如此的根植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以至于在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几千年中尽管时常有事实上的分裂与内争,没有人试图去怀疑这种必然的走势。
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思想是难以为人所理解的,但它确实存在,而且还在中国文明这个文化体系中处于一种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就是“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思想认为,中国必然是一个统一的体系,统一是必然走势。
无论是谁,只要他能够用事实证明他是“天命所归”,他就从道义上占据了主动权,那么,他就将成为统一中国的主宰,上天的代表。
事实上,当他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时候也多是中国走向统一之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思想伴随着中央政权的权利的申述而来,“据记载最早是在公元前第二十纪初期由商国的君主提出的。
后继的周朝(约公元前1122~前256年)诸王重复了这种权利,然后在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再统一中又大力提出。
在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中央政权再度衰亡后,隋在公元589年的再统一重申了统一的原则,其形式(除了象907~960年那样的短暂的间歇外)一直延续到1912年”[1],它的长期延续显然是伴随着中国的一次次统一而相互作用,是不断的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而加强的结果。
“大一统”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在每个华人的内心深处中延续,并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而逐渐彰显出来,对香港、澳门回归的欣悦及对台湾重回怀抱的期盼,都体现了这种思想,因此,对这种思想的剀切剖析是重要的。
无疑,“大一统”思想是传统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精髓之一,既然它归属于这个体系,将它单独列出来进行研究无疑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试图去尽量排斥其它的干扰来观察它,找到它的特点以及如何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的个个方方面面,从中此一角窥测到中国传统文化。
一、“大一统”思想的缘起最早体现“大一统”思想的文章词句大约是《诗经》里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这是一篇官吏的埋怨诗,无非是说明自己受束缚而去哪里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这些埋怨在各国历史中肯定都多少有一点,算不上什么特别之处,所以要算特别之处必须追索到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一是“大一统”的传统;二是官僚政治的传统;三是文治的传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政治传统。
这些传统,无论是其精华,还是其糟粕,都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必须充分重视、认真研究的重大历史课题。
中国近代政治,历时甚短,新传统尚未定型。
而古代政治传统,则相对凝重,影响深远,其中,最值得研究的,主要有三。
一是“大一统”的传统。
“大一统”观念源自先秦,本意是天下诸侯皆统属于天子,“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此后,“大一统”成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追求和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
在政治实践中,特别是明清两朝,它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
中央集权的重要特点是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下属机构,国家号令统一于中央,重要事务决定于中央。
秦汉以降,尽管知识界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的讨论时有发生,但并未产生重要的实际政治影响,“不过迂儒之常谈”。
“封建” 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
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
明代,“国家罢除丞相,设府、部、院、寺分理庶务,事权归于朝廷”,皇帝实现了对国家重要政治权力的垄断(傅恒等编:《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00)。
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康熙帝语,《清圣祖实录》卷144)。
乾隆皇帝称:“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
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
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
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
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
孔子心中的理想帝王就应握有一统天下的权威,所谓“礼征乐伐自天子出”。
儒道墨法等各派思想中都潜藏着大一统的身影。
老子主张以“一”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
大一统从此有了本体论。
正式提出“大一统”的是《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唐人颜师古说:“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于,不得自专也。
”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李斯更是明确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汉书•王吉传》中称:“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大一统的原始意义正是消灭对手,由帝王一人统治天下。
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
后世因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一篇题为“建设全国统一的媒体市场”(《南方周末》2003年10月23日头版)的文章在谈及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时讲道:“本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统一‟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
”我不知道作者是企图从传统文化和“本土资源”中为当今建设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寻求某种文化解释,还是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了康有为“托古改制”式的策略风格(毕竟作者对“统一”一词加了引号)。
无论怎样,当我这样理解作者此言的用意时,我感到一阵强烈的不快,我觉得有必要针对性的表达出我的观点:当下我们提出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与古代中国的大一统观念之间绝对没有思想文化上“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必然联系。
——如果我这样说不过表示了我在认识上的神经过敏,我也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个提醒:我们不应当把任何来源于大一统观念的文化资源用作论证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合理性与正统性。
也许我的上述文字给人偏激之感,但我相信至少我的分析方向在学术上是科学的,并且在政治上是正确的。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
其后有数人对之进行注释。
《汉书。
王阳传》有言:“《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二章·第二节
[资料注释]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享年75岁(也有说历经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四朝,享年达 80岁 以上),精通《春秋》公羊学,西汉文景时期的大儒、“醇儒”(朱熹语)。
【独尊儒术 】
董仲舒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基础 ,兼取阴阳五行学说,建立新的 儒学理论体系 ,要 “南面而治天下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兴办学校是 其保证 ,“兴太学 ,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 宜可得矣 ”,专立儒学五经博士 ,余家皆废 。为 “崇乡里之化 ”,一要加 强基层政权建设 ,通过 “学在乡里 ”吸引才俊,充实政权 ;二要 “乡有三 老有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 ,游缴循禁盗贼”, “ 天人合一 , 以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 。 他以五行之说提出了 天人感应 ” 论 ,认为人逆天志不 仁天就降灾 ,顺天志行仁天就免 灾 ,以 “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 天 ”为原则 ,建立 “三纲 ” 、“五常 ” 的政治伦理道德 。这些观点备受 汉武帝赏识而得推行 ,儒学从此 成为传统中国的主流上层文化。
阴阳五行帛书
[资料注释] 汉代风行谶纬,治谶纬者多为今文学家,他们宣 扬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理论,其著作备受当时人们特别 是贵族的推崇,在帛书上记录就是例证。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漆器、帛衣之上,都绘有表达 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的图画,这些认识观念常与当时 的天象学、气象学紧密结合起来,进入到各阶层人们的 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之中。
“大一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共同”的传统意蕴
2020年8月第4期(总第139期)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Aug. 2020No. 4(Gel.139)“大一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共同”的传统意蕴周洪军 才让卓玛(西藏社会主义学院,西藏拉萨 850013)[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共同”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理念。
在其传统意义上,“大一统”理念涵括四重主要意蕴:在疆域上主张“天下一统”,强调共同体疆域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在政治上主张“王权一统”,强调共同体治域内政令统一;在文化上主张“儒家一统”,强调儒家思想在共同体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元化主导地位;在族群上主张“华夷一统”,强调共同体内部各族群有机融合与统一。
在“大一统”四重蕴含的彼此关联与相互叠加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之“共同”意蕴得以孕育并发展。
[关键词]“大一统”;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传统意蕴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63(2020)04-0046-09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命题,由此与之相关的议题一度成为党的统战理论研究的显学与热点。
综观现有研究成果,一些学者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同”思想的文化渊源归于千百年来形成的“大一统”理念[1],但对二者的传统蕴含及相互关联等基础性研究却鲜有涉猎。
鉴于此,本文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同”思想据以孕育和发展的“大一统”理念所涵括的疆域观、政治观、文化观和族群观四重主要维度作一探究。
收稿日期:2020-06-10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西藏宗教界代表人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BZZ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洪军,男,山东费县人,西藏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才让卓玛,女,藏族,青海海南州人,西藏社会主义学院助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doc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在谈论中国的传统文化时,无可避免的要触到华夏文明独特的一种思维,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如此的根植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以至于在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几千年中尽管时常有事实上的分裂与内争,没有人试图去怀疑这种必然的走势。
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思想是难以为人所理解的,但它确实存在,而且还在中国文明这个文化体系中处于一种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就是“大一统” 思想。
“大一统”思想认为,中国必然是一个统一的体系,统一是必然走势。
无论是谁,只要他能够用事实证明他是“天命所归”,他就从道义上占据了主动权,那么,他就将成为统一中国的主宰,上天的代表。
事实上,当他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时候也多是中国走向统一之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思想伴随着中央政权的权利的申述而来,“据记载最早是在公元前第二十纪初期由商国的君主提出的。
后继的周朝 ( 约公元前 1122~前 256 年 )诸王重复了这种权利,然后在公元前 221 年秦朝的再统一中又大力提出。
在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6~公元220 年)中央政权再度衰亡后,隋在公元589 年的再统一重申了统一的原则,其形式(除了象907~ 960 年那样的短暂的间歇外)一直延续到1912 年” [1] ,它的长期延续显然是伴随着中国的一次次统一而相互作用,是不断的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而加强的结果。
“大一统”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在每个华人的内心深处中延续,并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而逐渐彰显出来,对香港、澳门回归的欣悦及对台湾重回怀抱的期盼,都体现了这种思想,因此,对这种思想的剀切剖析是重要的。
无疑,“大一统”思想是传统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精髓之一,既然它归属于这个体系,将它单独列出来进行研究无疑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试图去尽量排斥其它的干扰来观察它,找到它的特点以及如何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的个个方方面面,从中此一角窥测到中国传统文化。
一、“大一统”思想的缘起最早体现“大一统”思想的文章词句大约是《诗经》里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 ,这是一篇官吏的埋怨诗,无非是说明自己受束缚而去哪里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这些埋怨在各国历史中肯定都多少有一点,算不上什么特别之处,所以要算特别之处必须追索到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
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及其历史逻辑
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及其历史逻辑作者:王浩来源:《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02期摘要:从“大一统”思想的文本渊源、理论根基、历史逻辑分析指出自然地理因素的天然决定、农耕社会运行的重要保证、历代古圣先贤的合力促统以及中央集权统治的内生需要是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的“大一统”思想之所以能够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始终的历史逻辑。
关键词:中华文化;大一统;历史逻辑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2)02-100-05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虽然历经五千年沧桑,却和谐完整地存续至今,中华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居功至伟。
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以确立上下有序的社会制度为目标,为历代思想家和仁人志士所继承与发扬,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一、“大一统”思想的文本渊源“大一统”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动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社会各界饱经忧患。
到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问鼎中原,彼此之间连年征战,社会动荡起伏,给人民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苦难。
当时的许多思想家提出了关于天下一统的初步构想,并对未来的国家模式进行了探索,突出地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于天下一统的内心需求和深切向往,为后来的中华“大一统”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最早体现“大一统”思想的记载,出自《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大一统”三字一起连用,最早出自汉初的《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大一统”思想遂成为公羊学派的核心思想。
《春秋》有言:“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传》对其注解:“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1]在这里,“大一统”所指涉的“大”,并非现代一般意义上的大小的“大”,而是尊崇、“使之广大”、“扩大”之义,“一”为“元”,“统”为“始”,“一统”即为“元始”,乃是万物的本体。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变革
一、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变革
诸子百家争鸣……
二、秦汉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变革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变革
……
三、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
玄学
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
南北文化的整合
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
四、唐中叶以后的文化转折
安史之乱
理学
科举考试与文官政治
文化中心的南移
五、辽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变革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
六、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及变革
极端皇权与文化专制
郑和下西洋
七、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洋务派运动
清末变法维新到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中国文化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下)
骚体赋
骚体赋:汉赋的一种,指在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体 并且以赋名篇的作品。楚辟体作品的创作在汉代没
有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意模仿
屈原的《离骚》、《九歌》,有些则只是袭取楚辞 体的形式,被称作骚体赋。
战国长城的修筑
战国时期的两类长城: 第一类是“互防”长城。 齐:“乘山岭之上筑长 城,东至海,西至济州 千余里,以备楚” ; 楚:“备齐”“备秦” 燕:“防齐”;赵 : “防魏”;魏 :“防 秦”;秦:“防魏”。 第二类是“御胡”长城。 赵、燕、秦 :“限戎 马之足”
齐长城是我国现存于地面上修建最 早、历史最长的冷兵器时代国家军 事性防御工程。建于春秋末期至战 国中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秦兵马俑
守卫秦始皇陵的兵马 俑,造型生动逼真,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 迹。
秦兵马俑之跪射俑
汉兵马俑
秦之文学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的杂家著作。是秦相吕不 韦招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撰而成的,成书年代
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内容自然不免驳杂,风格
也不完全统一,但它有严密的体系。全书条分理顺, 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组成了一个所谓“法 天地”的完整体系。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在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 元67年)。明帝派蔡愔、 秦景到印度访求佛经, 并于次年令其在洛阳建 白马寺。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 教寺院,故称中国佛教 “祖庭”。
中国佛教的“祖庭”白马寺。
佛教的中国化
中国古代史论文-中华文化追求“大一统”的价值观
中国古代史论文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
民族认同感一脉相承,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越是增强。
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
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
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追求“大一统”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中华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礼乐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诸侯争霸,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
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
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局面。
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寄托和政治信仰,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一统的思想来源及其历史影响
"大一统"的思想来源及其历史影响早在先秦时期,由孔子首倡的“大一统”思想描绘了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理想状态,包括版图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等要素,其首要途径就是实现中国疆域版图的统一。
与中国历史发展相伴相随的“大一统”理念,无论是人文范围还是地理范围都是不断扩展的。
“大一统”的人文范围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众多兄弟民族,在今天统称为“中华民族”,其地理范围在历史上是指秦汉唐元明清历代“大一统”王朝的本土疆界,在今天是指按通行的国际法中国所管辖的所有主权领土。
“大一统”理念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发现有一种理念,历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而长盛不衰,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直到今天,它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中国人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前途的思维模式。
有学者称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思想的最大遗产就是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一统精神,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一、“大一统”的概念《辞海》“大一统”词条的解释为:“大,犹言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
后世因称封建王朝能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
孔子作《春秋》,在记载列代周王即位时总是冠以“王正月”字样,对此,《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后代学者对此段经文有进一步的诠释,如第一位系统阐释孔子“大一统”思想的西汉大儒董仲舒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唐代学者颜师古进而解释:“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把握“大一统”的原始意义,即以周朝天子为核心将社会有序地组织起来,使中国完成真正的政治统一。
孔子:首创“大一统”思想“大一统”的概念及所蕴含的思想,虽然是由后代儒家阐发而成,但的确符合儒家创始人孔子本人的意向。
秦汉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文化
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变革及其影响――以秦汉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文化为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有曲折的峡路,也有江波平阔之处。
作为中国史上的英雄时代,秦汉史的整体风貌“闳放”而“雄大”。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先秦时期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为秦汉时期的文化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固的上升阶梯。
秦汉时期全面发展的社会状况,又使先秦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有些成就得到发展,有的学科领域得到拓宽,有些经过改造、发挥,更加完善、系统,更加理论化。
秦汉文化与先秦文化,一脉相承,又有创新。
海内六合大一统,封建经济大发展,秦汉封建国家影响深入边远地区,中外交往又有突破性的进展,以及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对文化的崇尚,这些既是秦汉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又铸就了秦汉文化的特有风采。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变革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是他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项空前的措施。
首先,改“王”为“皇帝”。
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为“王”,但秦统一中国以后,秦始皇觉得自己是“德迈三皇,功过五帝”,于是秦始皇单取一个“皇”字,同时又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国历史了第一位皇帝。
第二,加强中央政权组织。
秦王朝的中央政权是秦国原来的中央政权的延续和扩大,但官职的名称和权力有许多变化: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
秦始皇统治时期,中央集权的重要特点是军政大权独揽于皇帝一人手中。
为使大权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军和监察大权,互不统属。
由于三公互不统属,所以最后决断只能归皇帝一人。
第三,调整地方政权组织。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一统”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结合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阐述“大一统”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以及它是如何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文章还将分析“大一统”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推动作用,以及这种共同体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二、“大一统”思想的历史演变“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其历史演变跨越了数千年的时光。
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深受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农耕生产方式的影响,也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早在先秦时期,“大一统”思想的萌芽就已出现。
孔子提出的“天下为公”的理念,以及孟子所倡导的“定于一”的观念,都体现了对于统一秩序的向往。
这一时期的“大一统”思想,更多地是对于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的追求。
随着秦朝的统一,以及随后汉朝的建立,“大一统”思想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实践。
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等举措,以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都体现了对于“大一统”思想的强化和推广。
这一时期的“大一统”,不仅意味着领土的统一,更包括了文化、思想、制度等多个方面的整合与统一。
到了隋唐时期,“大一统”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唐朝的统一和繁荣,不仅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一时期的“大一统”,不仅体现在领土的辽阔,更体现在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宋元明清时期,“大一统”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元朝的统一,虽然带来了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但也促进了“大一统”思想的传播与深化。
明清两朝,更是将“大一统”思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康乾盛世,都是“大一统”思想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文化:指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于自然和社会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
(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一切活动)。
广义: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利用、适应、改造自然和社会客体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狭义:特指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
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
一是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
二是,中国文化根深叶茂,有着异乎寻常的文化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历代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把选官和教育相结合。
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选拔、使用的社会性管理制度。
科举制有隋朝创立,完备兴盛于唐朝,衰落于明清。
民俗民俗是民间的风俗习惯。
民俗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维类型和价值观念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
体现在衣饰、饮食、节庆和婚姻家庭方面的民俗文化。
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1.文化的特征(1)同一性(2)时代性(3)民族性(4)地域性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源流和环境(一)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1.多态的地形、地貌2.多样的气候环境3.辽阔的地域4.多民族的融合(1).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2)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交融(一枝独秀、自成一体、具有很长的生命力(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社会政治环境1.社会政治环境特征(1)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2)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3)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2.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宗法: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宗法制度系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
从文化角度谈中国大一统
李零:说中国大一统“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孔子在其中描绘了版图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大一统”状态。
“大一统”理念从此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地理范围和人文范围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一统”?中国历史进程中有哪些大一统,又是怎样实现的?除了版图之外,是否也实现了其他领域的大统一?2010年3月27日,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人文与社会”系列跨学科讲座的邀请,北大中文系李零教授发表了题为“说中国大一统”的演讲,为听众们阐释了他对以上问题的观点。
李零教授认为,中国有两次大一统: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
他以这两次大一统为例,阐述了实现大一统的文明要素和大一统国家的地理、物产、发明等。
并通过梳理西周族氏,深入探讨西周封建的意义,认为西周以下血缘与地缘分立,家、国已经分离,继而才有秦始皇及汉武帝的大一统国家出现。
然而在汉武帝最终实现了学术大一统后,宗教却一直未能统一,而是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李零教授最后指出,中国小说很好体现了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写照。
“大一统”概念中国是一个两千多年的连续大帝国,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拥有这样悠久的延续性。
中国有两次大一统:周克商和秦灭六国。
而“大一统”这个概念真正提出是在春秋时期。
当时处于四分五裂之乱世,十分怀念西周的大一统。
孔子便提出“大一统”的概念,以此描绘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周公之梦。
司马迁写道:“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
”东方所生的庄稼,由西北人来收割。
这是因为中国的西北地区依托广大的欧亚大陆草原,其间族群众多,且都在往东南方向挺进。
而中国的东南方向则如同一个巨大的历史漩涡,吸纳与淘汰着一批批的族群。
因此从地理上来讲,西北一直是中国的王气所在。
中国的两次大一统都是从陕西出发征服东南,原来的三代王都也都在北纬30度左右,沿着黄河、渭河一线分布。
中国“大一统”的准备中国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得追溯到石器时代——人类起源并开始建立家园的时代。
中华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
中华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作者:何兹全来源:《月读》2016年第09期夏商周三代,大约正在由部落向早期王国过渡,最多是个早期王国,还说不上后世所理解的统一王国。
古代传说和文献把夏商周从前的部落时代区别出来,除了禹传子家天下之外,还是有些意义的。
意义在于夏商周都已是许多部落的共主。
这以前,部落还是互不相属。
传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左传》哀公七年)武王伐纣,“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史记·周本纪》)。
夏、周大约是他们拥戴的共主,但他们仍都是独立的邦国。
周武王伐纣,称同盟各邦首领为“友邦冢君”(《尚书·牧誓》)。
是友邦,不是“属邦”。
周公东征武庚,仍称各诸侯为“友邦君”(《尚书·大诰》)。
夏尚在传说时期,共主和各邦关系不得而知。
商对外有征服,卜辞里有“征犬方”的记录。
商没有封邦建国,封邦建国自周开始。
周灭商后,大举“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立七十七国,姬姓国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篇》)。
殷商时期,共主和各邦国是拥戴的关系、征服的关系,周时多了一个分封。
分封,就向统一走近一步。
商人信天,信天命,还没有“天下”意识。
周人始有“天下”意识。
《周书》《易》《左传》《礼记》《论语》都有“天下”的记载,“天下”的意识逐渐普遍。
周人所能想象的天下,大约就是当时的文明世界,包括周王和诸侯国的国和野。
天下是大于诸侯国家的一个领域。
春秋战国时代的天下,实体的味道渐浓。
《大学》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已是大于国家居国家之上的实体了,孟子“天下定于一”已是大一统,天下一统。
诸侯国间的战争、兼并,使人产生了“定于一”的思想和希望。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不仅是政治上的统一,还包括文化的统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或宗族,骨子里有一种排外感情。
“鬼神非我族类,不歆其祀。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四章 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二、西汉: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 西汉:
“黄老”思想 黄老” 黄老 西汉初期一整套政策的指导思想,被后世学者称之为为“黄老”思想。黄老”思想是战国 时期道家思想的主流。“黄”指“黄帝”,“老”指“老子”。所谓“黄老”思想,指的 是依托黄帝而发挥老子思想的一种思想流派。“黄老”思想及其流派在战国中后期得到了 较大的发展。该流派主要讨论社会政治问题,也兼及“治身”问题。他们的主要文献有 《黄帝四经》和《管子》等书。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也是阐发“黄老”思想的重要 典籍。 “黄老”思想的核心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黄老”之学针对秦王朝奉行的 极端法家思想,在“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中所强调的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君主不直接处理具体的政治事务,而把它交给臣子去负责。之所以如此,一 方面是因为君主一个人不可能正确地解决所有问题,勉其所难必然会产生偏差;另一方面, 君主过分劳累也使得其“生命”处于“紧张”的过程中,不合于道家所倡导的“贵生”原 则。而对臣子如何处理国家事务,“黄老”学说则用其“刑名学说”来规范:君主依据臣 子的能力分配给他合适的职务;到了一定时期后再来考察其履行职务职责的状况;分别根 据其履行职责的好坏,给与奖赏或惩罚。可见,“黄老”学说所倡导的“虚无”、“因循” 的实际贡献,就在于它提出了一套可以在现实社会中操作的政治原则。可见“黄老”学说 所提倡的“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纪纲道德,经纬人事”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已经同先秦时期的“老、庄之学”迥然有别了。可见,“黄老”之学是以道家学说为基础, 吸收了“儒、墨、名、法”之“要旨”而形成的一种形新的思想流派。故学界一些人又将 “黄老学派”称之为“新道家”。
加快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西汉和东汉时期西域都护的设置不仅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空间而且加快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多元一体的宏大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文化的大一统
中国文化史讲义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大一统一、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二、大一统帝国思想意识形态的确立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四、帝国文化的对外拓展五、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一、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1、秦帝国的建立基础: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1.1 皇帝制度1.2 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1.3 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2、秦朝的文化变革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修秦律3、帝国经略边疆3.1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3.2 南征越族,统一岭南3.3开发西南,略通“五尺道”4、阿房宫和秦陵的修建5、汉对秦、楚文化的继承汉代文化的特点是对秦、楚文化的双重继承,是北方黄河流域文化与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又一次大整合。
汉代文化中,在治国制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继承关系,在乐舞及文学方面则有着一脉相承的楚文化遗风。
二、大一统帝国思想意识形态的确立秦始皇——法家主张:暴力方针,利用严酷的刑罚来限制人民的言行。
汉高祖——道家主张:黄老道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同时也倡导儒家的仁政。
汉武帝——儒家主张:仁政,法治相配合,儒法兼施。
1、焚书2、坑儒3、霸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时期,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罴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结论: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儒家“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仁义、谦让、讲孝道、讲信用等,也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道德理论观念。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今文经”,指战国以来通过口传心授,传诵下来的,以当时通行隶书抄录的儒家著作定本。
◆“古文经”,指先秦时期用六国文字书写的儒家典籍。
◆经学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汉武帝时有“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东汉时增加《孝经》《论语》,合称“七经”◆唐文宗时,并入由《春秋》分出的“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gu梁传》,以及由《礼》分出的“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加上《尔雅》,成为“十二经”◆宋代时,增加《孟子》,“十三经”正式形成区别:古文经◆强调“经世致用”,认为孔子是古代文化的保存者◆视角是政治的,把经书的“义”与政治联系起来,尊崇孔子,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汉武帝至西汉末年居官学正统地位今文经❝以六经为史料,注重考据❝视角是历史的,讲究文字训诂,着重探讨经文本义,主张复古❝古文经学尊崇周公❝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东汉至东汉末年“古文经学”占上风四、帝国文化的对外拓展1、张蓦通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沟通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汉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秦汉大一统推动了文化共同体论述
秦汉大一统推动了文化共同体论述“大一统”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亦是一种国家形态结构。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国家始于秦朝,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史记·秦本纪》说:“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
”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复合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
这样,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的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减少、融化族群之间的差异;郡县控制了地方,郡县制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交通和文字,同时还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这些统一措施与郡县制一起,对此后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国家的维护发展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承秦制,汉初实行郡(国)县二级制。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对郡国守相的监督,设立司隶校尉与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州部为监察区。
东汉开始把州变为行政区,成为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秦汉之后,尽管在地方行政管理的层级上,各个朝代互有差异,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把它们统称为“郡县制”。
“郡县制”这样的体制机制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国家形态结构,是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回顾从秦汉到近代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包含汉族和其他众多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其最基本的条件就在于以郡县制为机制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结构。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结构内,才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既是多源的又是统一的,是“多源合流”,其统一性是由国家的统一而规定的。
应该说,郡县制解决了二千多年帝制王朝直接管辖地区的行政管理,也在结构上维护了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形态。
在这样的行政区内,汉族是主体民族,也包含少数民族,也就是说,郡县之内已有不少地方民族杂处,这种由郡县制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以及由作为国家文化的汉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则可以逐渐消融郡县制行政区域内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并进而走向民族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史讲义
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大一统
一、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
二、大一统帝国思想意识形态的确立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四、帝国文化的对外拓展
五、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
一、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
1、秦帝国的建立
基础: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1.1 皇帝制度
1.2 三公、九卿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1.3 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
2、秦朝的文化变革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修秦律
3、帝国经略边疆
3.1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3.2 南征越族,统一岭南
3.3开发西南,略通“五尺道”
4、阿房宫和秦陵的修建
5、汉对秦、楚文化的继承
汉代文化的特点是对秦、楚文化的双重继承,是北方黄河流域文化与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又一次大整合。
汉代文化中,在治国制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继承关系,在乐舞及文学方面则有着一脉相承的楚文化遗风。
二、大一统帝国思想意识形态的确立
秦始皇——法家主张:暴力方针,利用严酷的刑罚来限制人民的言行。
汉高祖——道家主张:黄老道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同时也倡导儒家的仁政。
汉武帝——儒家主张:仁政,法治相配合,儒法兼施。
1、焚书
2、坑儒
3、霸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时期,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罴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结论:
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儒家“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仁义、谦让、讲孝道、讲信用等,也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道德理论观念。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今文经”,指战国以来通过口传心授,传诵下来的,以当时通行隶书抄录的儒家著作定本。
◆“古文经”,指先秦时期用六国文字书写的儒家典籍。
◆经学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
◆汉武帝时有“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东汉时增加《孝经》《论语》,合称“七经”
◆唐文宗时,并入由《春秋》分出的“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gu梁传》,以及
由《礼》分出的“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加上《尔雅》,成为“十二经”
◆宋代时,增加《孟子》,“十三经”正式形成
区别:
古文经
◆强调“经世致用”,认为孔子是古代文化的保存者
◆视角是政治的,把经书的“义”与政治联系起来,尊崇孔子,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素王”
◆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
◆汉武帝至西汉末年居官学正统地位
今文经
❝以六经为史料,注重考据
❝视角是历史的,讲究文字训诂,着重探讨经文本义,主张复古
❝古文经学尊崇周公
❝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
❝东汉至东汉末年“古文经学”占上风
四、帝国文化的对外拓展
1、张蓦通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沟通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汉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进攻匈奴公元前119年打通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交通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丝绸之路
西方: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
东方: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3、丝绸之路线路
北路:
阳关(今甘敦肃敦煌西南)——鄯善(今新疆罗布泊附近)——南山(今昆仑山)北面——莎车(今新疆莎车)——葱岭(今帕米尔)——大月氏(今中亚阿姆河)——安息(今伊朗)
南路:
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车师前国(今新疆吐鲁番)——北山(今天山)南面——疏勒(今新疆喀什)——葱岭——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东端费尔干纳)——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以西至咸海一带)——奄蔡(今咸海至里海一带)
五、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
1、佛教的传入
宗教是一种主观意识对希望的执着而诞生的一种强大的精神依靠,是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历史现象,包括信仰、宗教组织、祭礼、文化(宗教的建筑、绘画、音乐)等方面的内容,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可分为自发宗教(原始的宗教)和人为宗教(现代宗教)两大类。
佛教产生于六世纪的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信徒尊称其“释伽牟尼”或“佛”,所建立的宗教即佛教。
2、佛教的传播
北传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大乘佛教为主,追求“普度众生”)
南传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小乘佛教为主,追求“自我解脱”)
白马寺传说: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刘庄夜寐南宫,梦见一身长丈六、来自西方的金人,在殿庭里飞绕。
翌日,以问群臣,奏对此为西方神佛。
于是,帝“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
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洛阳伽蓝记》)。
白马驮经,任重而道远,功不可没,立寺为念,这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白马负经”的传说。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明帝派蔡愔、秦景到印度访求佛法,并从大月氏带来印度僧人。
次年,又在洛阳建中国第一座佛教院白马寺(“祖庭”)。
3、佛教的教义
“缘起说”:认为世间万物均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万事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并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即“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
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
一切众生随着自己的善恶行为,永远升沉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六道中,犹如车轮没有始终地轮回。
4、佛教与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求智慧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求平安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求品行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求发展
5、道教的创立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
道教的渊源:
◆中国古代鬼魂崇拜,特别是殷商时代的巫术祭祀鬼神。
◆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主要是战国秦汉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练丹术。
◆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
◆阴阳家哲学。
主要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和邹衍的阴阳五行术。
道教的创立:
巴蜀道(五斗米道)____ 张陵____ 老子为教主____《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为经典
太平道____ 张角____ 黄老道____ 《太平经》
6、道教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出自老子《道德经》,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宇宙、阴阳、四时、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
“道”与“德”并提,故要“修道养德”,得道即成仙。
7、道教信奉的诸神
❝“三清尊神”
●“玉清元始天尊”,即天宝君
●“上清灵宝天尊”,即太上道君
●“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子)
❝玉皇大帝等帝王,风雨雷电、土地、灶君、门神、财神等众神
历史上的圣哲贤才和忠孝英烈,如关羽、岳飞等
思考题:
1、名词解释:“焚书坑儒”、“霸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思想、十三经
2、简述秦朝的文化变革
3、简述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4、简述张蓦通西域
5、简述丝绸之路的线路及历史意义
6、简述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
7、你对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