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组织实验指导书参考资料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
实 验 次 数
设定参数
p
待测参数 q
( L / min)
P 电
(kW )
计算结果 n (r/min)
(MPa)
η pv
η pm
ηp
Pi
( kW )
Po
( kW )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1、根据测试数据和计算数据,在实验报告中画出以下特征曲线。 1) p —q 曲线; 3) p —η 总 曲线; 2) p —η pv 曲线; 4) p — Pi 曲线。
1、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液阻特性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1-电动机 2-液压泵 3-溢流阀 4-节流阀1 5、8、9-压力表 7-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0-流量传感器 11-节流阀 212-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
1)启动计算机,进入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薄壁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2)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1)启动计算机,进入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细长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室内气流组织测定
室内气流组织测定实验指导书2008年3月实验:室内气流组织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空调房间的温度、湿度、风速的测定,检查空气处理设备的实际工作能力及空调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理解空调房间的舒适度的概念。
2.通过对空调房间的各项指标的测试,了解空调房间的送风、回风口的配置。
3.学会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红液温度计(0~150℃、±℃)、湿度计、QDF热球风速仪,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组、玻璃钢冷却塔。
三、实验内容1.空气状态参数测定当空调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后,在室内工作区里选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点(一般不少于5个),所选的测定点应尽可能位于气流比较稳定而且空气混合比较均匀的断面上。
测定点高度应离地面1.5~2m,离外墙不少于0.5~1m,且须远离冷热源表面和不受阳光直射。
再选取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中心作为固定测点。
选定测定点后,将温度计安装在测定点位置,经3~5分钟后,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才能读数记录。
测量湿度时,湿度计的安装方法和温度计相同,读数步骤也相同。
测定数据每隔0.5~1小时进行一次。
.风量的测定2.在稳定的空调房间内,我们可以通过对风口风速测定得到风量,进出风口的风速可直接用风速仪器测量,测量进出口风速时,风速仪要尽可能的靠近进出风口的中心位置,以减少误差。
每隔0.5~1小时测量一次。
3.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空气气流速度是指在工作区内的气流速度,一般要求普通空调房间工作区的风速不超过0.5m/s,这项测定可以选定用于测定室内空气状态的测定点位置同时进行。
四、数据处理1.湿度室内工作区的湿度可简化计算为各个测定点的湿度的算术平均值。
2.风速室内工作区的风速可简化计算为各个测定点的风速的算术平均值。
3.温度室内温度的计算:?t i?t n式中,——各测定点多次测定的温度的算术平均值;ti ——测定点数量。
n4.送风口风量的测定计算送风口风量测定的计算L=CVF——修正系数,对于送风口C=0.96~1.0;C——风口断面的平均速度;V——风口的轮廓面积。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郭广思王连琪沈阳理工大学2006年10月一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三大基本方程之一,反映了水流在流动时,位能、压能、动能之间的关系。
1.了解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在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处的变化规律;2.了解总水头线在不同管径段的下降坡度,即水力坡度J的变化规律;3.了解总水头线沿程下降和测压管水头线升降都有可能的原理;4.用实例流量计算流速水头去核对测压板上两线的正确性;不同管径流速水头的变化规律(二)设备简图本实验台由高位水箱、供水箱、水泵、测压板、有机玻璃管道、铁架、量筒等部件组成,可直观地演示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上述三种能量之间的复杂变化关系。
(三)实验原理过水断面的能量由位能、压能、动能三部分组成。
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三种能量不断地相互转化,在实验管道各断面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即可演示出三种能量沿程变化的实际情况。
测压管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和压能之和,即伯努利方程中之前两项:gp Z ρ+,测速管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压能和动能之和。
即伯努利方程中三项之和:gv g p Z 22++ρ。
将测压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测压管水头线,反映势能沿程的变化;将测速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总水头线,反映总能量沿程的变化,两线的距离即为流速水头g v 2/2。
本实验台在有机玻璃实验管道的关键部位处,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适当的调节流量就可把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于测压板上。
注:计算所的流速水头值是采用断面平均流速求得,而实测流速水头值是根据断面最大速度得出,显然实测值大于计算值,两者相差约为1.3倍。
(四)实验步骤1.开动水泵,将供水箱内之水箱至高位水箱;2.高位水箱开始溢流后,调节实验管道阀门,使测压管,测速管中水位和测压板上红、黄两线一致;3.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微小溢流;4.如水位和红黄两线不符,有两种可能:一是连接橡皮管中有气泡,可不断用手挤捏橡皮管,使气泡排出;二是测速管测头上挂有杂物,可转动测头使水流将杂物冲掉。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通过测量静止液体点的静水压强,加深理解位臵水头、压强水头、及测管水头的基本概念;观察真空现象,加深对真空度的理解;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测量油的重度二、实验装臵本实验装臵如图1.1所示4.真空测压管5.U 型测压管6.通气阀7.加压打气球8.截止阀9.油柱10. 水柱11.减压放水阀说明: 1. 所有测压管液面标高均以标尺(测压管2)零度数为基准;2.仪器铭牌所注^B 、▽D 系测点B 、C 、D 标高;若同时取标尺零点作为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基准,则^B 、▽C .▽D 亦为Z B 、Z C 、Z D3. 本仪器中所有阀门旋柄顺管轴线为开。
4. 测压管读数据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读凹液面最低点对应的数据。
三、实验原理1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pz +=constY或p =+y h式中:z —被测点在基准面以上的位置高度;1.测压管2.带标尺测压管3.连通管 I2367485D图1.1流体静力学综合性实验装臵图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o—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Y—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上式表明,在连通的同种静止液体中各点对于同一基准面的测压管水头相等。
利用液体的平衡规律,可测量和计算出连通的静止液体中任意一点的压强,这就是测压管测量静水压强的原理。
压强水头£和位置水头z之间的互相转换,决定了夜柱高和压差的对应关系:Ap二yKh Y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侧管,在压差相同的情况下,利用互相连通的同种液体的等压面原理可得油的比重So有下列关系:Y h0=1—Y h+hw12图1.2图1.3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o。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搞清仪器组成及其用法。
包括:1)各阀门的开关;2)加压方法关闭所有阀门(包括截止阀),然后用打气球充气;3)减压方法开启筒底阀11放水4)检查仪器是否密封加压后检查测管1、2、5液面高程是否恒定。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和研究气流现象,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气流流动特性以及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装置与材料- 电风扇- 烟雾机- 烟雾液- 温度计3. 实验原理气流是指空气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
通过电风扇产生的气流,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气流的特性。
4. 实验步骤1. 将电风扇放置于实验室中央位置,确保没有障碍物阻挡气流。
2. 预热电风扇,使其正常运转。
3. 开启烟雾机,并注入适量的烟雾液。
4. 观察电风扇吹扫后的烟雾分布情况,并记录。
5. 改变电风扇运转模式或角度,观察气流变化。
6. 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在电风扇吹扫下,烟雾呈现出向上升腾的形态,形成了一个扇形状的气流区域。
2. 更改电风扇的运转模式和角度会导致气流的方向和范围发生变化。
3. 室内温度的变化对气流的流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风扇通过产生气流,可以改变空气的分布,提供室内空气的循环。
2. 不同电风扇运转模式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形状和方向的气流,触发局部感知和气温调节效果。
3.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气流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室内温度的分布。
6. 实验应用与意义气流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广泛:1. 电风扇在夏季可以通过产生气流进行风降温,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和舒适度。
2. 在空调空气循环中,通过研究气流现象,可以实现更节能、更舒适的空气调节。
3. 在工业生产中,研究气流的分布和流速,可以优化设备的散热和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
7.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气流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气流的形成和运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风扇的运转模式和角度,室内温度的变化等。
不同的气流现象研究和应用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包括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节能减排等。
因此,继续深入研究气流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气流组织设计
第一章气流组织设计7.4.1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应根据空调区的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温度梯度以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等要求,结合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具布置等确定;复杂空间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宜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
7.4.2空调区的送风方式及送风口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百叶、条缝型等风口贴附侧送;当侧送气流有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的风速要求严格时,不应采用侧送;2 设有吊顶时,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及对气流的要求,采用散流器或孔板送风。
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内的风速或区域温差要求较小时,应采用孔板送风;3 高大空间宜采用喷口送风、旋流风口送风或下部送风;4 变风量末端装置,应保证在风量改变时,气流组织满足空调区环境的基本要求;5 送风口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时,应采用低温风口。
7.4.3采用贴附侧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送风口上缘与顶棚的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2 送风口内宜设置防止射流偏斜的导流片;3 射流流程中应无阻挡物。
7.4.4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且净高不应小于0.2m;2 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 m/s~5m/s。
除送风射流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
稳压层的送风口处,宜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3 孔板布置应与局部热源分布相适应。
7.4.5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员活动区宜位于回流区;2 喷口安装高度,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和回流区分布等确定;3 兼作热风供暖时,宜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功能。
7.4.6采用散流器送风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 风口布置应有利于送风气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风口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m;2 采用平送方式时,贴附射流区无阻挡物;3 兼作热风供暖,且风口安装高度较高时,宜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功能。
第六章气流组织标准版资料
根侧据送房 侧间回跨的度室大内小气,流可分以布布(C置) 成单侧送、单侧回和双侧送、双侧回。
这种形式的排风温度也接近室内工作区平均温度。
上送下回的室内气流分布(a)
上送下回的室内气流分布(b)
上送下回的室内气流分布(c)
3. 中送下、上回
• 对于高大房间,送风量往往很大,房间上 部和下部的温差也比较大,采用中部送风, 下部和上部同时排风,形成两个气流区, 保证下部工作区达到空调设计要求,而上 部气流区负担排走非空调区的余热量。 (上部不需要空调,节能)
②(工上作 部区不处需于要回空流调区,,节故能排)风温度等于室内工作区温度。
下孔部板气 送流风区和的散气流流器组送织风就,是可侧以送形侧成回平。行流流型,涡流少,断面速度场均匀的气流 。
因侧各送种 侧原回因的不室能内在气房流间分下布部(b)布置风口的场合。
注意 侧送风口布置在房间的侧墙上部,空气横向送出,吹到对面墙上后转折下落,以较低速度流过工作区,再由布置在侧墙下部的回风口
部排工出作 。区达到空调设计要求,而上部气流区负担排走非空调区的余热量。
根②据工房 作间区跨处度于大回小流,区可,以故布排置风成温单度侧等送于、室单内侧工回作和区双温侧度送。、双侧回。
Hale Waihona Puke 适用场合 ①下速部度 气场流和区温的度气场流都组趋织于就均是匀侧和送稳侧定回,。因此能保证工作区气流速度和温度的均匀性。
显然
下部气流区的气流组织就是侧送侧回。
气动实验指导书.(DOC)
气动实验指导书.(DOC)广东省核工业华南高级技工学校气动实习指导书机械综合教研组目录课题一单双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 (4)课题二单作用气缸的速度调节回路 (6)课题三单作用气缸的速度调节回路 (10)课题四速度换接回路和互锁回路 (13)课题五双缸顺序动作回路 (16)课题六三缸联动回路 (18)课题七计数回路 (20)课题八逻辑阀的运用回路 (22)课题九双手操作回路 (24)气压传动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稳拿轻放防止碰撞。
2、做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元器件的工作的原理和动作的条件;掌握快速组合的方法,禁止强行拆卸,禁止强行旋扭各种元件的手柄,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3、实验中的行程开关为感应式,开关头部离开感应金属约4mm 即可感应发出信号。
4、禁止带负载启动(三联件上的旋钮旋松),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5、实验时不应将压力调的太高(一般压力约0.3 —0.6Mpa左右)。
6、使用本实验系统之前一定要了解气动实验准则,了解本实验系统的操作规程,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7、实验过程中,发现回路中任何一处有问题,此时应立即关闭泵,只有当回路释压后才能重新进行实验。
8、实验台的电器控制部分为PLC控制,充分理解与掌握电路原理(见附录图),才可以对电路进行相关联的连接。
9、验完毕后,要清理好元器件;注意好元件的保养和实验台的整洁。
课题一单双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实验目的:了解单向节流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分析单双作用气缸换向气动回路图独立动手搭建回路并进行动作过程的操作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法教学设备:气动实验台、单双作用气缸、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二位五通单电磁换向阀、节流阀实习场所:气动实验室教学内容:单作用气缸的换向回路1、实验原理图:①依据本实验的要求选择所需的气动无件(单作用气缸[弹簧回位]、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三联件、长度合适的连接软管);并检验元器件的实用性能是否正常。
《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
喷管压力流量变化规律实验一、实验目的1、巩固和验证气流在喷管中流动的基本原理,熟悉不同形式喷管的机理。
2、了解气流在喷管中流速、压力、流量的变化规律及测试方法。
3、加深对临界状态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喷管中气体流动的基本规律在亚音速等熵流动中,气体在渐缩管里,速度增加,而压力、密度降低;在渐扩管里,速度减小而压力、密度增大。
在超音速等熵流动中,情况正好与亚音速流动的特点相反,气体在渐缩管中速度减小而压力、密度增大,在渐扩管中速度增加,压力、密度减小。
因此要想获得超音速气流,就必要使亚音速气流首先在渐缩管中加速,当气流被加速到音速,即达到临界状态时,就要改用渐扩管,以使气流继续加速到超音速。
2、喷管中流量的计算根据气体一元稳定等熵流动的连续方程、能量方程、绝热气体状态方程、等熵过程方程,得到气流在喷管中流量m 的表达式为:由式(1)可以看出:当P 2=P 0时,m=0;因此,只有在0<P 2≤P c ,渐缩喷管的出口压力或缩放喷管的喉部压力达到临界压力时,喷管中的流量m 将存在最大值m max ,计算如下:很显然,满足式(2)的P 2即为临界值P c 。
对应于该截面上的气流速度W 2将达到音速a 。
将k=1.4代入(2)式得:P 2=P c =0.528P 0 (3) 将式(2)代入(1)式得m max 的表达式为:)(1/12102202002222s kg p p p p v p k k f v w f m k k k ⎥⎥⎥⎦⎤⎢⎢⎢⎣⎡⎪⎪⎭⎫ ⎝⎛-⎪⎪⎭⎫ ⎝⎛⋅-==+)(,得令21201022-⎪⎭⎫⎝⎛+==k kk p p dp dm喷管中的实际流量前面(1)(4)式给出理想流动的流量表达式,实际上,由于气流与管壁的摩擦所产生的边界层,减少了流动截面积。
因此,实际流量是小于理论流量的。
二者之比称为流量系数。
本实验台是采用锥形入口孔板流量计来测量喷管的实际流量。
根据孔板流量计上所测量的压差△P (在U 形管压差计上读出),求得流量m 与压差△P 的关系表达式:)(510373.14εβγ⨯∆⨯=-P m 式中:γ几何修正系数(标定值,本实验条件下可取为1)△P 为U 形压差计读数(mmH 2O ),Pa 为大气压,ta 为大气温度。
实验一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室内气流组织模拟
实验⼀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实验⽬的通过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实验⽬的通过室内⽓流组织模拟实验,掌握常⽤风⼝、常见室内送回风⼝布置对室内⽓流分布、⼯作区温度速度均匀性的影响;掌握室内⼯作区温度和速度的测量⽅法、⽓流演⽰实验⽅法。
⼆、实验原理室内⽓流组织的优劣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和空调设计的实现,同时也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量。
通常室内⼯作区由余热⽽形成的负荷只占全室总负荷的⼀部分。
另⼀部分产⽣于⼯作区之上。
良好⽽经济的⽓流组织形式,应在保证⼯作区满⾜空调参数要求的前提下,使空调送风有效地排出⼯作区的余热,⽽不使⼯作区以外的余热带⼊⼯作区,从⽽达到不增加送风量且提⾼排风温度的效果,直接排除这部分热量,以提⾼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为此引⼊评价室内⽓流组织经济性指标——能量利⽤系数η:on op t t t t --=η式中,t n 、t o 、t p 分别为室内⼯作区空⽓平均温度、送风温度及排(回)风温度。
通过实测获得能量利⽤系数η,以评价室内⽓流组织的经济性。
三、实验⽅法1.⽓流组织测量⽅法 (1).烟雾法将棉球蘸上发烟剂(如四氯化钦、四氯化锡等)放在送风⼝处,烟雾随⽓流在室内流动。
仔细观察烟雾的流动⽅向和范围,在记录图上描绘出射流边界线、回漩涡流区和回流区的轮廓,或者采⽤摄影法直接记录⽓流形态。
由于从风⼝射出的烟雾不⼤⽽且扩散较快,不易看清楚流动情况,可将蘸上发烟剂的棉花球绑在测杆上,放到需要测定的部位,以观察⽓流流型。
这种⽅法⽐较快,但准确性差,只在粗测时采⽤。
(2).逐点描绘法将很细的合成纤维丝线或点燃的⾹绑在测杆上,放在测定断⾯各测点位置上,观察丝线或烟的流动⽅向,并在记录图上逐点描绘出⽓流流型,或者采⽤摄影法直接记录⽓流形态。
这种测试⽅法⽐较接近于实际情况。
应注意上述⽤于记录⽓流形态的摄影法对拍摄焦距、烟雾与背景的对⽐度等要求较⾼。
2.能量利⽤系数测量⽅法分别在室内⼯作区、送回风⼝处布置温度测点,温度测量仪器采⽤热电偶测量,⼯作区温度应采⽤多点布置取其平均值,计算求得能量利⽤系数。
关于气流的科学实验
关于气流的科学实验气流这东西啊,就像一个调皮的小精灵,看不见摸不着,可它就在我们身边跑来跑去呢。
那怎么才能把这个小精灵给逮住,好好研究研究呢?这就得来一场超有趣的关于气流的科学实验啦。
咱先得找些简单的材料,就像做饭得先准备食材一样。
找个小纸条就行,这小纸条就好比是气流的小跟班,气流去哪儿它就得跟着去哪儿。
再找个吹风机,吹风机一打开,那吹出的风就是气流啊,就像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是水流一样。
把小纸条拿在手里,纸条软趴趴地垂着。
这时候打开吹风机,你就会发现,纸条一下子就飞起来啦。
这是为啥呢?因为吹风机吹出的气流就像一个大力士,把轻巧的纸条给举起来了。
这就跟咱们放风筝似的,风筝那么重,可风一吹,就把它送上天了,气流就是那个把风筝送上天的幕后英雄。
咱们再玩儿个更有意思的。
找个塑料瓶,把瓶盖钻个小孔。
这时候啊,你要是往瓶子里吹气,你猜怎么着?气流就从那个小孔里挤出来了。
这就像一群人都想从一个小门口出去一样,挤来挤去的。
你能感觉到有一股小小的力量从那个小孔里喷出来,这就是气流的力量啊。
如果在这个小孔前面再放个小风车,小风车就会呼呼地转起来。
你看,气流多神奇,它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人,不停地推动着小风车转动。
还有个好玩的实验呢。
拿两个一样大小的气球,一个吹得大一点,一个吹得小一点。
然后用一根管子把这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是不是觉得大气球会把气都给小气球呢?嘿嘿,事实可相反呢。
这是因为啊,气球里面的气流有自己的脾气。
大气球里的气流压力小,小气球里的气流压力大,就像两个小阵营一样,压力大的一方不会轻易向压力小的一方低头。
这就好比是两个小朋友在拔河,看起来大的那个不一定能赢呢。
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啊,可得注意安全。
吹风机可别对着眼睛吹,那可就糟糕啦。
就像走在路上要注意看车一样,做实验也要注意这些小细节。
通过这些实验啊,咱们就能发现气流这个小精灵其实有很多秘密呢。
它虽然看不见,但是能让纸条飞起来,能让小风车转动,还能在气球里搞出那么多花样。
洁净室气流组织.docx
洁净室气流组织摘要:洁净室为了达到其所要求的洁净度级别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性能良好的高效过滤器,二是足够的送风量,三是合理的气流流型;而使用合理的气流流型能够有效地减少送风量。
本文主要叙述洁净室涉及到的气流组织,以及矢流洁净室用于医院洁净病房空调的可行性,并阐述了空态下矢流洁净室内洁净度的测量结果、矢流洁净病房静态下气流场的测量结果和矢流洁净病房点污染源散发实验结果。
关键词:洁净室、气流组织、矢流洁净室洁净室就其控制的对象来说,分工业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两大类。
各类洁净室控制微粒污染的途径是相同的,这类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有效地阻止室外的污染侵入室内或有效地防止室内污染物扩散至室外。
这是洁净室控制污染的最主要途径,主要涉及空气净化处理的方法、室内的正压等。
2、迅速有效地排除室内已经发生的污染,这主要涉及室内的气流组织,也是体现洁净室功能的关键。
3、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发生量,这主要涉及发生污染的设备的设置与管理和进入洁净室的人与物的净化。
洁净室气流组织的类型按其气流状态来区分,主要分为非单向流洁净室、单向流洁净室和矢流洁净室(也称辐流洁净室)[2]。
1、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工作原理(也称乱流洁净室原理)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主要特点是从来流到出流从送风口到回风口之间气流的流通截面是变化的,洁净室截面比送风口截面大得多,因而不能在全室截面或者在全室工作区截面形成匀速气流。
所以,送风口以后的流线彼此有很大或者越来越大的夹角,曲率半径很小,气流在室内不可能以单一方向流动,将会彼此撞击,将有回流、涡旋产生。
这就决定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流态实质是突变流非均匀流。
所以,概括地说,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作用原理是当一股干净气流从送风口送入室内时,迅速向四周扩散、混合,同时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气流从回风口排走,这股干净气流稀释着室内污染的空气,把原来含尘浓度很高的室内空气冲淡了,一直达到平衡。
所以,气流扩散得越快,越均匀,稀释的效果就越好。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DOC)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与报告(第二集)动量定律实验毕托管测速实验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局部阻力实验孔口与管嘴实验静压传递自动扬水演示实验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
如有违犯,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基实验。
二、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作好实验预习,根据不同科目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课上必须专心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正确读数,不得草率敷衍,拼凑数据。
四、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独自完成,不得互相抄袭。
五、因故缺课的学生,可向指导教师申请一次补做机会,不补做的,该试验以零分计算,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累计三次者,该课实验以不及格论处,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六、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七、爱护仪器设备,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要节约水、电、试剂药品、元器件、材料等。
如发生仪器、设备损坏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属责任事故的,应按有关文件规定赔偿。
八、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重大事故要同时保护好现场,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后尽快写出书面报告交上级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九、试验完毕要做好整理工作,将试剂、药品、工具、材料及公用仪器等放回原处。
洗刷器皿,清扫试验场地,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十、各类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守则,报经系(院)主管领导同意后执行,并送实验室管理科备案。
1984年5月制定2014年4月再修订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动量定律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验证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的动量方程;2. 通过对流速、流量、出射角度、动量与动量矩等因素相关性的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流体力学的动量守恒定理;3. 了解活塞式动量实验仪原理、构造,进一步启发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气流组织解决方案(3篇)
第1篇摘要:气流组织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气流组织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旨在优化气流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引言气流组织是指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分布、速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气流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行效率、能源消耗和产品质量。
因此,优化气流组织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二、气流组织现状及问题1. 气流组织现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气流组织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气流组织仍存在以下问题:(1)气流分布不均:部分设备存在气流分布不均的现象,导致局部区域气流速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设备运行和产品质量。
(2)能耗过高:部分设备气流组织不合理,导致气流速度过快,能耗过高。
(3)噪音污染:气流组织不合理,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影响生产环境和员工身心健康。
2. 气流组织问题分析(1)设计不合理:部分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对气流组织的考虑不足,导致设备运行时气流分布不均。
(2)设备老化:部分设备因长时间运行,气流组织性能下降,导致能耗增加。
(3)操作不当:部分员工对设备操作不规范,导致气流组织恶化。
三、气流组织解决方案1. 设计优化(1)采用先进的气流组织设计方法:在设备设计阶段,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对气流组织进行优化设计。
(2)提高设备结构强度:优化设备结构设计,提高设备强度,降低气流阻力。
2. 设备改造(1)更新老旧设备: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气流组织性能。
(2)增加辅助设备:根据实际需求,增加辅助设备,如通风设备、加热设备等,以优化气流组织。
3. 操作培训(1)加强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气流组织操作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操作的认识和技能。
(2)制定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气流组织稳定。
4. 能耗优化(1)采用节能设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耗。
气流干燥实验数据处理参考资料
干燥实验数据处理表纸壳: 以第五组为例,绝干纸壳重量:150.0g ,开始总共重173.1g ,则水重为23.1g ,湿物料的干基湿含量X=0.0231/0.1500=0. 1540kg 干燥面积约为0.0252m 干燥速率为U=τAd dx G c -=0.15*0.1540/(0.025*30)=0.0308)(2s m kg ⋅木料:以第五组为例,绝干木料重量:248.0g ,开始总共重274.58g ,则水重为26.58g ,湿物料的干基湿含量X=0.02658/0.2480=0.1072kg 干燥面积约为0.0252m干燥速率为U=τAd dx G c -=0.248*0.1072/(0.025*30)=0.035447)(2s m kg ⋅纸壳木板序号湿物料重量 (g )干基湿含量(kg 水/kg 绝干物料 )干燥速率 (kg/m 2⋅s )湿物料重量(g)干基湿含量(kg 水/kg 绝干物料 )干燥速率 (kg/m 2⋅s)1 172.5(30s) 0.1500 0.030000 277.95(30s) 0.1208 0.0399332 173.1 0.1540 0.030800 276.68 0.1156 0.0382413 173.2 0.1547 0.030933 275.68 0.1116 0.0369074 173.2 0.1547 0.030933 275.44 0.1106 0.0365075 173.1 0.1540 0.030800 274.58 0.1072 0.0354476 172.8 0.1520 0.030400 274.36 0.1063 0.035147 7 172.7 0.1513 0.030267 274.28 0.1060 0.035042 8 172.5 0.1500 0.030000 274.20 0.1056 0.0349339 172.3 0.1487 0.029733 273.65 0.1034 0.034200 10 172.1 0.1473 0.029467 273.55 0.1030 0.034067 11 172.0 0.1467 0.029333 273.40 0.1024 0.033867 12 171.8 0.1453 0.029067 273.08 0.1011 0.033443 13 171.6 0.1440 0.028800 272.90 0.1004 0.033204 14 171.5 0.1433 0.028667 272.45 0.0986 0.032600 15 171.3 0.1420 0.028400 272.35 0.0982 0.032467 16 170.8 0.1387 0.027733 272.30 0.0980 0.032400 17 170.5 0.1367 0.027333 271.65 0.0954 0.031533 18 170.0 0.1333 0.026667 270.98 0.0927 0.030640 19 169.5 0.1300 0.026000 270.44 0.0905 0.029923 20 169.1 0.1273 0.025467 270.12 0.0892 0.029493 21 168.9 0.1240 0.024800 269.60 0.0871 0.028805 22 168.2 0.1213 0.024267 269.25 0.0857 0.028333 23 168.0 0.1200 0.024000 269.05 0.0849 0.028067 24 167.7 0.1180 0.023600 269.12 0.0852 0.028164 25 167.3 0.1153 0.023067 268.89 0.0842 0.027853 26166.90.11270.022533 268.340.08200.02785327 166.7 0.1113 0.022267 268.25 0.0817 0.02700028 166.3 0.1087 0.021733 267.99 0.0806 0.02665329 166.0 0.1067 0.021333 266.98 0.0765 0.02530730 165.8 0.1053 0.021067 265.86 0.0720 0.02381331 165.5 0.1033 0.020667265.34 0.0699 0.02312032 165.4 0.1027 0.020533 265.15 0.0692 0.02286733 164.4 0.0960 0.019200 265.05 0.0688 0.02773334 164.0 0.0933 0.018667 264.65(60s) 0.0671 0.01111135 163.9 0.0927 0.018533 264.34 0.0659 0.01099336 163.7 0.0913 0.018267 263.78 0.0636 0.01052037 163.5 0.0900 0.018000 262.97 0.0604 0.00998038 163.0 (60s) 0.0867 0.008667 262.20 0.0573 0.00946739 162.9 0.0860 0.008600 261.50 0.0544 0.00900040 162.1 0.0807 0.008067 260.85 0.0518 0.00856741 161.5 0.0767 0.007667260.34 0.0498 0.00822742 160.9 0.0727 0.007267 260.10 0.0488 0.00806743 160.3 0.0687 0.006867 258.80 0.0435 0.00720044 159.8 0.0653 0.006533 257.71 0.0392 0.00647345 159.1 0.0607 0.006067257.43 0.0380 0.00628746 158.7 0.0580 0.005800 257.32 0.0376 0.00621347 158.1 0.0540 0.005400256.60 0.0347 0.00573348 157.6 0.0507 0.005067 255.88 0.0318 0.00525349 157.1 0.0473 0.004733 255.65 0.0308 0.00510050 156.7 0.0447 0.004467255.05 0.0284 0.00470051 156.4 0.0427 0.004267 254.85 0.0276 0.00456752 156.0 0.0400 0.004000 254.75 0.0272 0.00450053 155.6 0.0373 0.003733 254.06 0.0244 0.00403354 155.5 0.0367 0.003667 253.80 0.0234 0.00386755 155.3 0.0353 0.003533 253.45 0.0220 0.00363356 155.1 0.0340 0.003400 252.85 0.0196 0.00323357 154.9 0.0327 0.003267 251.99 0.0161 0.00266058 154.7 0.0313 0.003133251.30 0.0133 0.00220059 154.3 0.0287 0.002867 250.75 0.0111 0.00183360 153.9 0.0260 0.002600 250.30 0.0093 0.00153361 153.7 0.0247 0.002467 249.76 0.0071 0.00117362 153.3 0.0220 0.002200 249.35 0.0054 0.00090063 153.1 0.0207 0.002067 249.20 0.0048 0.00080064 152.8 0.0187 0.001867 248.65 0.0026 0.00043365 152.3 0.0153 0.001533 248.42 0.0017 0.00028066 151.7 0.0113 0.00113367 151.5 0.0100 0.00100068 151.1 0.0073 0.00073369 150.9 0.0060 0.00060070 150.7 0.0047 0.000467积累时间:3090s 积累时间:2910s纸壳干燥曲线木板干燥曲线纸壳干燥速率曲线木板干燥速率曲线。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流现象的基本原理;2. 分析不同条件下气流现象的特点;3. 掌握气流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气流现象是指流体(气体或液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流动现象。
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气体在容器中的流动现象。
三、实验材料1. 容器(如塑料瓶、玻璃瓶等);2. 空气泵;3. 透明胶带;4. 量筒;5. 计时器;6. 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将空气泵连接至容器,确保容器口与空气泵出口紧密贴合;2. 在容器口处贴上透明胶带,防止气体泄漏;3. 使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容器中;4. 启动空气泵,观察容器内气体流动现象;5. 记录气体流动速度、流动方向及容器内水位变化;6. 改变实验条件(如改变空气泵压力、容器形状等),重复步骤4-5;7. 分析不同条件下气流现象的特点。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 气体流动速度与空气泵压力成正比。
当空气泵压力增大时,气体流动速度加快;反之,当空气泵压力减小时,气体流动速度减慢。
2. 气体流动方向受容器形状影响。
当容器形状不规则时,气体流动方向会发生改变,形成复杂的流动现象。
3. 容器内水位变化与气体流动速度成正比。
当气体流动速度加快时,容器内水位下降速度加快;反之,当气体流动速度减慢时,容器内水位下降速度减慢。
4. 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流动会形成涡流。
涡流是由于气体流动速度差异引起的,当气体流动速度由快变慢时,会产生向心力的作用,使气体形成涡流。
六、实验结论1. 气流现象的基本原理是流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流动现象。
2. 气体流动速度与空气泵压力成正比,受容器形状影响。
3. 容器内水位变化与气体流动速度成正比。
4. 气体流动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涡流。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气流现象,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气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改变实验条件,观察和分析不同条件下气流现象的变化。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气流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气流法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气流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气体的物理性质。
二、实验原理气流法是一种利用气体流动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收集的方法。
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度等),将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分离出来。
本实验主要验证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的物理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集气瓶、玻璃管、铁夹、酒精灯、导管、水槽、计时器。
2. 药品: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
四、实验步骤1. 氧气实验:(1)将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导管一端插入瓶底。
(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氧气的玻璃管,观察气体进入集气瓶的情况。
(3)记录氧气进入集气瓶所需时间。
2. 二氧化碳实验:(1)将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导管一端插入瓶底。
(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二氧化碳的玻璃管,观察气体进入集气瓶的情况。
(3)记录二氧化碳进入集气瓶所需时间。
3. 氢气实验:(1)将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导管一端插入瓶底。
(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氢气的玻璃管,观察气体进入集气瓶的情况。
(3)记录氢气进入集气瓶所需时间。
4. 氮气实验:(1)将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导管一端插入瓶底。
(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氮气的玻璃管,观察气体进入集气瓶的情况。
(3)记录氮气进入集气瓶所需时间。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氧气实验:氧气进入集气瓶所需时间为10秒。
2. 二氧化碳实验:二氧化碳进入集气瓶所需时间为15秒。
3. 氢气实验:氢气进入集气瓶所需时间为5秒。
4. 氮气实验:氮气进入集气瓶所需时间为20秒。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氧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氧气进入集气瓶的时间最短。
2.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氮气,但小于氧气和氢气,因此二氧化碳进入集气瓶的时间较长。
3. 氢气的密度最小,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氢气进入集气瓶的时间最短。
4. 氮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碳,但小于氧气和氢气,因此氮气进入集气瓶的时间较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气流组织测定
实验指导书
2008年3月
实验:室内气流组织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调房间的温度、湿度、风速的测定,检查空气处理设备的实际工作能力及空调房间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理解空调房间的舒适度的概念。
2.通过对空调房间的各项指标的测试,了解空调房间的送风、回风口的配置。
3.学会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红液温度计(0~150℃、±℃)、湿度计、QDF热球风速仪,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组、玻璃钢冷却塔。
三、实验内容
1.空气状态参数测定
当空调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后,在室内工作区里选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点(一般不少于5个),所选的测定点应尽可能位于气流比较稳定而且空气混合比较均匀的断面上。
测定点高度应离地面 1.5~2m,离外墙不少于0.5~1m,且须远离冷热源表面和不受阳光直射。
再选取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中心作为固定测点。
选定测定点后,将温度计安
装在测定点位置,经3~5分钟后,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才能读数记录。
测量湿度时,湿度计的安装方法和温度计相同,读数步骤也相同。
测定数据每隔0.5~1小时进行一次。
2.风量的测定
在稳定的空调房间内,我们可以通过对风口风速测定得到风量,进出风口的风速可直接用风速仪器测量,测量进出口风速时,风速仪要尽可能的靠近进出风口的中心位置,以减少误差。
每隔0.5~1小时测量一次。
3.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
空气气流速度是指在工作区内的气流速度,一般要求普通空调房间工作区的风速不超过0.5m/s,这项测定可以选定用于测定室内空气状态的测定点位置同时进行。
四、数据处理
1.湿度
室内工作区的湿度可简化计算为各个测定点的湿度的算术平均值。
2.风速
室内工作区的风速可简化计算为各个测定点的风速的算术平均值。
3.温度
室内温度的计算:
式中,
ti——各测定点多次测定的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n——测定点数量。
4.送风口风量的测定计算
送风口风量测定的计算
L=CVF
C——修正系数,对于送风口C=0.96~1.0;
V——风口断面的平均速度;
F——风口的轮廓面积。
五、实验要求
1.讨论为什么要将测定点选在高度为1.5~2m的位置。
2.计算出空调房间的温度、湿度和风速。
3.利用所得的数据计算空调机的总送风量。
4.综述空调房间的空气环境情况和气流组织分布情况。
六、数据记录
七、实验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