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朗读和语调

合集下载

语调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语调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语调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指现代中国人使用的语言形式。

它作为官方语言被广泛使用,在中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等地被主要使用。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基础,具有标准化的语法、词汇和发音。

语调是指语言中的声调和声调变化。

在现代汉语中,语调对于词义的区别非常重要。

汉语拥有四个基本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是指发音时声调平稳,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上声是指声调上升;去声是指声调先上升后下降;入声是指声调先下降后上升。

这些声调的运用可以改变词义,因此在学习汉语时,掌握正确的语调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基本声调外,现代汉语还存在语调变化。

在口语中,常常出现音调的升降以及高低变化。

例如,当表达疑问或感叹的时候,会有语调上升;而在陈述句中,语调相对平稳。

这些语调变化可以传达情感和语气,使语言更加生动。

对于非母语者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语调可能是一个挑战。

然而,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听力训练,学习者可以逐渐熟悉并掌握正确的语调。

现代汉语的语调特点丰富多样,不仅仅限于声调的变化,还包括语速、语气、停顿等方面的变化。

因此,学习者需要注重整体的语言表达,而不仅仅是声调的准确性。

总之,语调在现代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准确使用语调不仅可以传达准确的词义,还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
语调是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的关键之一。

《现代汉语》(周一民版)简答题汇总

《现代汉语》(周一民版)简答题汇总

《现代汉语》(周一民版)简答题汇总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引论1.语言是什么?语言和文字是一回事吗?2.口语和书面语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3.语言符号具有哪些性质?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什么现象?4.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哪些语系?我国的语言分为哪些语系?汉语属于什么语系?5.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有哪些门类?6.汉语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和汉语有同源关系的有哪些语族?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7.汉语的历史可以分成哪几个时期?8.汉语对世界语言产生过哪些影响?为什么说汉语是一种具有很强适应性和包容性的语言?9.有人说“21世纪是汉语的世纪”,谈谈你的看法。

10.传统的汉语言文字学分为哪三门学问?今天的汉语言文字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11.现代汉语有哪两种含义?12.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解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第二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1.什么是共同语?什么是方言?共同语和方言二者是什么关系?2.汉语在历史上出现过哪几种共同语?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两个来源是什么?4.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怎样形成的。

5.现代汉语有哪些方言,各方言以什么话为代表?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6.兰州话、蚌埠话、杭州话、建瓯话、海口话各属于哪一种方言?7.举例说明什么是方言岛现象。

第三节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范化1.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规范化?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3.现代汉语为什么要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4.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个标准?5.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消除哪些不必要的顾虑?6.20世纪50年代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是什么?7.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有什么意义?9.国家在普及提高普通话方面有什么重大的措施?10.什么是规范汉字?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什么?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表现?第一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1.什么是语音?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语音的四要素?他们各是由什么决定的?在普通话中起什么作用?3.声音的音色是有哪几个方面决定的?4.画一个发音器官示意图,在上面标出发音器官各个部位的名称。

黄廖版《现代汉语》语音章节总结

黄廖版《现代汉语》语音章节总结

语音一、概说1.性质: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物理属性:物体振动产生音波➢音高:(声调)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2)生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活动发出➢呼吸器官:气流是语音的动力➢喉头和声带(嗓子):声带振动,控制音调➢咽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扩大声音(3)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2.语音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因素,又叫字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辅音vs元音①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③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2)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音的基本单位,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3)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4)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5)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6)音位: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

3.记音符号:用汉字记音用“注音符号”记音用罗马字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语音二、辅音与声母1.辅音(22个)(1)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①双唇音:b、p、m由上下唇阻塞气流形成②唇齿音:f 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形成③舌尖前音:z、c、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现代汉语笔记(语音)

现代汉语笔记(语音)

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具有三种属性:(1)物理属性(2)生理属性(3)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一)语音的物理属性音波产生于物体的振动,语音产生于人体声带的振动。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一切声音都可以从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方面去分析,语音自然也不例外。

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音强指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体所受外力作用的大小。

3、音长音长指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的长短。

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振动时间短,声音就短。

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是指声音特色。

它决定于物体振动所产生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三个: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的作用。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发出的,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1、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是由肺、气管、胸腔、横膈膜构成的。

能呼出气流,气流是语音的动力。

2、喉头和声带3、咽腔、鼻腔和口腔(三者都能起共鸣器的扩大声音的作用)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口腔闭塞,气流只能从鼻腔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鼻化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三)语音的社会属性1、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2、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3、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第七节朗读和语调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第七节朗读和语调

• 2.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 在领会作品内容的同时,正确使用语言技巧,是搞好朗读的必要 手段。 (1)读音正确,应该用普通话。 应发标准音,按照普通话的声、韵、调去读,不读错字。在朗读 以前,要按普通话的要求检查一下,每个字都能把它的声、韵、调念 准。首先不要把字音读错,不能有方音,如荫弊yìn bì不读yīn bì。 佛晓fú xiǎo不读fó xiǎo。刽子手guì zì shǒu不读kuài zì shǒu。 此外,还要防止漏读,误读,添读等,这都会把一个完整的句子读得 不连贯,都会影响朗读的效果。 • (2)运用重音和语调 在朗读中,恰当运用重音和语调,加强感情,使之生动,使听者 感到亲切,才会唤起听者的共鸣。 (3)注意停顿和速度。 朗读要吐字清楚,分得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不能太快,使人 听不清,也不宜太慢,力争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增强朗读 的效果。 (4)口语化,切忌矫揉造作。 朗读时,不能脱离生活语言的基础,拿腔捏调,使人听了不自然, 不亲切,这样非但不能引起共鸣,反面使人觉得刺耳。
• 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所谓 正确,就是用普通话标准音朗读,不能用方言,不掉字,不添字,不 改字,不读错字音。流利,就是要读得连贯自然,不结结巴巴,不颠 三倒四,不重复。有感情是要在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根据感 情线索的发展变化,恰当地运用语速,重音,停顿和语调等因素,准 确地表现爱慕、憎恨、激动、感激、厌恶、欣喜、悲伤等不同的感情。 • 要达到上述要求,朗读好作品,应把握以下几点。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深入体会作品的内容,是搞好朗读的前提。要朗读好一篇文章, 就等于是对别人的作品进行再创造,朗读的作品应该与原作品合拍。 因此,要先弄清作品的思想,对作品的字、词、句、篇仔细揣摩,激 发自己的真挚感情,使朗读出来的词句有血有肉有感情,从而引起听 者的共鸣。如果离开了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技巧就失去了灵魂。要 朗读的作品,如果是小说,其中有人物,就要揣摩人物的形象、个性; 如果是论文,就要抓住重要的论点论据。文章是什么形式,语言有什 么特点,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这些全弄清楚了,朗读起来才有把握。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振动的次数多,即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

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就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4.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有的语音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振动的次数多,即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

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就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4.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有的语音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现代汉语第一章第七节朗读与语调

现代汉语第一章第七节朗读与语调
严肃?4曲调?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句子语势有低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句子语势有低高低的曲折变化或者句末一二个音节语音曲折并且拖长低的曲折变化或者句末一二个音节语音曲折并且拖长
第七节 朗读和语调
《吕氏春秋·音初》中说的很好: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 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 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 观其志而知其德。”
“要不要学、学什么、怎样学,这些都是 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这个句子里,根据句子的结构安排了三种 停顿,由点号表示出停顿的长短不同,基本情 形如下: 。〉,〉、
• (4)逻辑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表 达某种感情,对语法停顿的长短位置作改动, 这种停顿叫逻辑停顿,也叫强调停顿。

一般把停顿放在需要强调的词语后 面。如: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昨天下雨了。 第三,述宾短语中,包括介词短语,宾语通常读 重音。
我们高兴极了。 第四,中补短语中,补语通常读重音。 这不对。 第五,表示疑问、特指或活用的代词往往读重音。
• B、逻辑重音 • 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 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叫逻辑重音,又叫 强调重音或感情重音。 • 逻辑重音往往是语义的焦点部分,它能 提示出话语的前提,所以逻辑重音位置 不同,就是由于前提的改变。
•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2)生理性停顿 由于语噎、哽咽、气喘吁吁、欲 言又止等形成的停顿叫生理性停顿。 他颤动着嘴唇低低地说: “你……怎么……又来了?……不 要……为我……耽误工作!”
• (3)结构停顿(语法停顿) 由整个语句的结构形成的停顿叫结构 停顿。结构停顿可以由标点符号表示。
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 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短声促,冷 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 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现代汉语的语音和语调

现代汉语的语音和语调

现代汉语的语音和语调汉语是一门声调语言,主要由汉语音节和声调构成。

而语音和语调则是汉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以及语调变调规律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一、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 韵母丰富多样:汉语的韵母有多种组合,常见的有单元音和复元音,如/a/、/e/、/i/、/o/、/u/等。

另外还有鼻化韵母,如/an/、/en/、/in/等等。

这种丰富的韵母组合使得现代汉语的音节更加多样化。

2. 声母变化较少:相比于韵母,现代汉语的声母相对来说较为稳定,常见的有/b/、/p/、/m/、/f/、/d/、/t/、/n/、/l/、/g/、/k/、/h/等。

不同的声母配以韵母组合可以产生丰富的汉语音节。

3. 声调变化明显:汉语是一门声调语言,具有四个基本的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它们分别用平仄、升降、降升和降调来表示。

声调变化对汉语词义的区分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4. 声调 Sandhi 现象:声调 Sandhi 是指在相邻的音节之间,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声调 Sandhi 的存在,许多汉字的声调会发生变化,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具体的声调。

二、现代汉语的语调变调规律除了基本的四个声调外,现代汉语的语调变调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1. 一声和三声变调:如果一个一声或三声的字后面跟着一个全读、全闭或半闭的字,那么这个字就会变调。

一声变为二声,三声变为四声。

2. 去声变调:如果一个去声的字后面跟着一个阳平声的字,那么这个字就会变调。

去声变为阳平声。

3. 入声变调:如果一个入声的字后面跟着一个非阳平声的字,那么这个字就会变调。

入声变为该字原本的声调。

这些语调变调规律需要我们在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加以重视和掌握,以便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结语:通过对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和语调变调规律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上》专业名词解释汇总

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上》专业名词解释汇总

★★1、语言: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

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

★★2、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基础方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6、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7、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8、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9、现代汉语规范化:语言规范化就是确立并推行某一语言应用的统一标准。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10、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11、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12、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音节整齐简洁(4)有声调2、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3、语法方面(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0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2章 语音 第七、八、九节

0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课件_第2章 语音 第七、八、九节

[ɑ] 出现在韵尾[-u]或[-ŋ]之前
熬[ɑu]
昂[ɑŋ]
[ɛ] 出现在韵头[i-]和韵尾[-n]之间 烟[iɛn]
2./o/
主要音位变体有[o]、[oc]。
3./ə/ 主要音位变体有[e]、[ɛ]。
4./e/ 主要音位变体有[e]、[ɛ]。
5./i/ 主要音位变体有[i]、[I]、[j]。
6./u/ 主要音位变体有[u]、[ω]、[w]、[v]。
(2)区别于音素 区别—— 音素是从音质(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语音单位。是从语音的物理和生理属性上划分出 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从区别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 音单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划分出的语音单 位。
联系—— 一个音位常常包含几个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 音素,音位正是由这些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 归纳出来的。(注意:①由音素归纳出来≠由音 素构成;②音位不一定都是由音素归纳出来的, 还可以由一组不区别意义的声调或其他语音成分 归纳出来)
2.句调 (1)含义: 句调是语调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整句话的音 高升降的格式,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
(2)句调≠声调(字调) 句调与声调都是音高变化形成的格式,但句 调是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形式,而声调只指一个 音节(字)的音高格式,所以又叫“字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语音的规范化,主要是根据语音发展的规律 来确立和推广标准音。这里,主要包含了两方面 的内容:第一,确立正音标准;第二,推广标准 音。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 是北京方言的一些口语土音是不能进入普通话 的。 推广标准音是语言规范化的另一方面的任 务,要求我们发音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
2.归纳音位的基本方法与音位的种类 归纳音位的基本方法,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 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 区别意义,凡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 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 其中由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 位”,由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 位”,由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 位”,简称“调位”。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641667420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英文名称: 专业必修总学时: 72 学分: 4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 1年级学生先修课程: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现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注重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品质。

强化师范生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升师范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

绪论部分(4课时)要求:明确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热爱祖国语言。

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有关重要政策。

了解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和方法。

语音部分(18课时),要求:掌握普通话语音的系统知识。

全面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标准音,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拼读、拼写等,并对方案中有关的语音问题能作解释说明。

正确分析普通话音节结构。

依据读音标准辨别、纠正错误读音。

能担负中小学的语音教学任务。

文字部分(10课时)要求:认识汉字的性质、特点,认识汉字发展的趋势。

掌握《简化汉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掌握常用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并能自觉纠正错别字,掌握现行汉字正字法,正确使用汉字。

能担负中小学的汉字教学任务。

词汇部分(14课时),要求: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词语的特点。

借助工具书等能正确理解和解释一般词语,借助工具书等能正确辨析同义词,能识别和评改运用词语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现象。

能担负中小学的词语教学任务。

语法部分(26课时)要求: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能划分词和短语,对复杂短语作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1)、(2)》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1)、(2)》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1)、(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31003课程名称:《现代汉语》(1)、(2)总学时数:96(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开设,每学期48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修辞研究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也是体现素质教育特色的一个窗口。

作为“龙头型”课程,本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其他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分两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讲授绪论、语音、文字、词汇四部分,第二学期讲授语法和修辞两部分。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及将来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或进一步从事语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章。

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绪论部分讲授“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现代汉语概况,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要求学生能熟练的掌握现代汉语的特点和概况,明确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有关重要政策,了解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以及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和方法。

语音部分讲授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语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等,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牢固地掌握有关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分析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的方法及朗读的技巧,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概述,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使用规范汉字五部分。

本章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汉字性质,了解汉字的形体演变,掌握汉字的结构(笔画、部件、造字法),认识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必要性,正确使用规范汉字,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

黃廖本、张本《现代汉语》语音部分比较

黃廖本、张本《现代汉语》语音部分比较

黃廖本、张本《现代汉语》语音部分比较摘要:“现代汉语”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 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语音教学作为现代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 现代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应受到广泛重视。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和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都是现代汉语教材中的优秀著作。

两套教材在语音章节的编排上各具特色, 本文将对两套教材的语音部分进行比较,并提出个人的观点,以期对今后的教学科研和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音;比较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共分为上、下两册,本文中使用的教材为2017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以下简称黄廖本)。

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21世纪出版的一部影响很大的普通高校现代汉语教材。

本文中使用的教材为2008年2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以下简称张本)。

一、语音部分结构体系比较黄廖本作为一部经典教材在编排上更具实用价值。

首先,从目录上看,除了章、节介绍之外,还会列举每一节的小标题及附录名字,使学习者在查找内容时更具针对性;第二,每节开篇都设有目的要求一栏,对该节内容作简要概括,凸显重难点,提出建议与要求;第三,对于某些文中难以说明或需要辨证的地方会做页下小注,这样既能减少正文的拖沓,又帮助读者理解吸收难点;第四,在主体内容之后又附有大量与该节有关的文字或表格;第五,在文末展现该节的思考练习题;第六,在书中设置星星、三角、雪花符号。

张本的编排框架相较于黄本较为简洁,主要分为主体内容和思考题两部分。

两本书各成特色,但从高校教材选用方面考虑,黄廖本优于张本。

两本教材遵循的编写标准十分相似,都是从传统的声韵调系统入手,并将元音、辅音这些现代语音学的概念与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依次阐述,这更符合汉语的语音特点。

但也有两点不同:一是小节数量不同,黄廖本共九节、张本共八节, 黄廖本比张本多出“朗读和语调”一节, 在该节中,黄廖本重点展现如何利用日常说话和文本朗读中的要素传递情感;二是小节标题不同,黄廖本第五节为“音节”,张本第五节为“音节结构”,在该节下列的具体内容中二者不只说明了与音节结构相关的问题,还说明了音节拼写的问题。

现代汉语朗读与语调

现代汉语朗读与语调
调某一事物,强调某一观点,表达感情, 而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做适当的停顿。
说话、朗读时吐字的快慢
语速
语速快,停顿少;语速慢,停顿多。
表达不同感情
重音
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
按照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重读
原因
语法重音
主要情况
谓语中主要动词 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 表示状态或程度的补语 表示疑问和指示的代词
朗读
语调
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用普通话
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
语言必须在生活的语言的 基础上进行加工
应注意句中的停顿,声音的 快慢、轻重、高低得变化
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声音间歇。
意群
从意义上的联系看,词与词结合在一起,构 成的一个意义整体。
节拍群(诗歌中称为“音步”)
停顿
逻辑停顿
字调降升 字调更低 字调平降
逻辑重音
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 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
句调
整句话的声音搞丢升降的格式。语句音高运动模式。
贯串整句,句末特别明显
升调
反问、疑问、惊异、号召
四种形式
降调 平调
陈述、感叹、请求 严肃、冷淡、叙述
曲调
含蓄、讽刺、意在言外
字调上升
字调更高
句调上升
字调平
字调后部升高
对字调的影响
句调下降
字调下降 字调下降 字调平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明天坐火车去上海。
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
一、朗读

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要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

使用普通话 朗读语言必须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加工 朗读应注意句中的停顿、轻重以及高低的变 化
二、语调

朗读时,句子的停顿、声音的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 变化,总称语调。 (一)停顿

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

生理和句子结构的需要 表达思想感情和便于听者领会

已结婚的和尚未结婚的青年

意群——节拍群 标点表示停顿时间的长短

逻辑停顿

不同情感与语速
二、语调

(二)重音: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 来特别清晰地音叫做重音


特点:扩大音域和延续时间,增加强度,听 感上清晰完整 语法重音 逻辑重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