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语文实践活动与初中生语感培养
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关键的就是训练语感,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怎么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本文就谈谈培养学生语感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语感培养最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经讲过: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以此得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语感”是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和突破口,更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据此,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那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谈谈培养学生语感的措施。
一、优化初中语文阅读训练的方式认真阅读是学生获得一切知识的良好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直观的对于语文知识、课文内容进行探究与感悟,加深关键内容的记忆、领悟,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和素养,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语感水平,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持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让学生们反复接触文本中的语言,感受文本中的语言,要让学生在有效的朗读训练中感知文字,在读中培养语感。
因此,我们应该改进语文阅读训练的方式,对固有的阅读训练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感水平,增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以此达到训练目的。
如采用朗读式,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感悟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朗读,顾名思义是一种“发声”的阅读方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增强他们的阅读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培养语感,陶冶情感,熟读成诵。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语文学习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语感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具备良好的语文语感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语感成为了教师和家长们共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语文语感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语言是我们沟通的工具,对语言的敏感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多接触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感和力量。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二、注重课内外语文活动除了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阅历。
比如组织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文学作品欣赏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语感。
家长也可以在课外陪伴孩子阅读好书,共同探讨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激发孩子对语文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语文语感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让学生感受语言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对语文的感悟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语文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语文写作训练语文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地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写作,多总结,通过修改作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五、关注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的语文语感都是独特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注重个性化培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水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的魅力的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培养语文语感。
初中语文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是一种能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能力。
语感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以下是一些方法:
1. 阅读。
阅读是培养语感的最好途径。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好书,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并感受语言中的美感。
2. 写作。
写作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反复琢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而提高语感。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写一些作文,同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3. 讲解。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语感,引导学生体会语言之美。
4. 模仿。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一些好的文章、好的句子来提高语感。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经典的句子,让学生模仿,并从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5. 表演。
学生可以通过朗诵、演讲等方式,将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提高语感。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语感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练习。
老师可以通过
以上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感,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试析初中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试析初中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初中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中一个核心部分便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什么是语感?语感简单来说,就是对语言的灵敏度和敏锐度,是一种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语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阅读经验阅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文字,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等。
通过不断阅读,学生的语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有很多优秀的阅读材料,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都是极具文学价值的著作,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名著,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等。
这些材料虽然轻松,但是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学生鉴赏力也可以通过分析名著中的完整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寻找些具体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语言的独特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用一定的方式创造情境、音乐、音效等,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感。
在课程设计中,老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小练习,例如在课堂上进行语句改错,让学生辨析句子中的错误,增强语言敏感度。
同时语文老师还可以通过朗读或背诵,在启迪学生语感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和倾听技能的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到语文角内形成一致的语言环境,比如利用学生讲解课文、交流学习总结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和表达情感。
知识梳理语感的培养不仅需要方法和方式,还需要有系统的知识储备,放在初中语文学科中,主要是一些讲究表达方式的语言技能或者文学技能,例如词汇、语法、修辞、鉴赏、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张光禹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蕴含的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心理体验。
语感直接影響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以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从阅读中积淀语感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是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
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别儿子的背影,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语段,朴实无华的语言,缓慢而深沉的朗读,把全体学生带入了那个感人的场景,在忧伤悲凉的氛围下,大家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片父子深情。
看来,只有多读、熟读、烂读,才能对文章的内涵心领神会,才能触发语感。
二、从字词中培养语感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字词,也有一定的文字和语言功底。
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就不会正确地运用。
古有一字之师,可见字的重要性,而词又是由字构成,句又是由词构成。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内容中的字词进行揣摩,加以理解,弄清字词在文本中具体的含义和作用,从字词中揣摩语感,注意语感的积累。
一个词,一句话,什么含义,什么作用,应经常加以揣摩,不要轻易放过。
这是语感训练最基本的方式。
例如《孔乙己》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教学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仔细琢磨,这些词是怎样组织起来表达孔乙己的社会地位。
“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受到与“做工的人”相同的待遇,“穿长衫”表明他还是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在“站着喝酒”与“穿长衫”之间用了个连词“而”表示转折关系,“唯一的”说明酒店里只有他一个人是这样。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感。
一、多读好书,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应该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诗歌,通过阅读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引导他们阅读,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分析作品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
二、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大量的词汇积累和语法知识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熟练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运用,如写作、朗读、演讲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语活动,如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准确用法和语义差异。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读优秀的作文,分析作文结构和语言表达,向学生展示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写作创意和题材,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和讨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感。
四、多听和模仿优秀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听和模仿来提高。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演讲和广播节目,引导他们学习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通过语音训练和朗读练习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和语速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
五、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语感的培养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训练,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微小说、诗歌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境,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意识。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语言是一种极其丰富的媒介,它可以表达出千百种情感和思想。
而一个具备良好语感的学生,是能够在各种不同情境下敏感地去捕捉语言的细微变化,并灵活应用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在朗读中,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语调、节奏和情感来表达文章的意境,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在背诵中,学生可以在反复背诵中品味古诗词的美妙,感受语言的凝练和简练之美;在默写中,学生可以通过重新书写课文来领悟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感性的有效手段。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
阅读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感受到各种文学作品带来的情感冲击。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文章和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领悟语言的魅力和丰富性。
在阅读诗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揣摩诗意、品味诗文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在阅读小说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赏析人物塑造、情节推进等来感受小说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到语言的魅力,他们才能够拥有良好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感的培养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欣赏语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可以从日记、作文、议论文等多个角度入手,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作指导,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技巧,让他们在写作中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只有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写作表达出清晰的思想和情感,他们才能够全面提高语感。
建立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语感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来进一步加强。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语文游戏、文学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语感是指我们对语言的把握和感觉,是我们能否准确、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语言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能够在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自如地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
一、阅读方面的语感培养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阅读各种文学和非文学作品,在阅读中锻炼语感。
阅读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文本的情感色彩。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因此,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情绪。
比如,在阅读一个故事时,学生需要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体验角色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进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2.注意文本的情节结构。
语感包括对语言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敏感性,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需要注意文本的情节结构,掌握文本中的主线和分支,理解人物关系和情节推进过程,从而建立起对语言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敏感性。
3.注意文本的语言风格。
文学作品有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激情洋溢的热血、清新淡雅的文艺、苍凉悲壮的离骚等等,不同的语言风格会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熟悉不同的语言风格,从而培养对语言风格的敏感性。
1.注意情感表达。
写作是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因此,学生需要在写作中注重情感表达,通过鲜明的情感和形象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受。
2.注意语言结构。
语感也包括对语言结构的敏感和把握能力。
在写作中,学生需要注意语言结构的合理使用,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避免语法错误和词语搭配不当等问题。
3.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学生需要在写作中注意使用正确、规范的语言,不仅避免错别字和语病,还要注意词语搭配和语言的得体性。
1.注意语调和语速。
语调和语速是影响口语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训练,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语速,避免语调单调和语速过快或过慢引起的不良效果。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本课程之一,而语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感是指对于语言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它是通过不断接触和积累,形成的一种直觉和感性认识,是我们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语感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和锻炼,以下是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大量阅读阅读是培养语感最好的方式之一,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体和文化熏陶,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感。
建议学生可以有计划地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等。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例如郁达夫、茅盾、鲁迅等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等等。
二、多写作文写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对文字的选择,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掌握。
建议学生可以先从模仿开始,仿写一些经典的散文或文章,逐渐掌握语言和文字的运用技巧。
同时,写作文也需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按照教师的安排,写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文章,例如讲课笔记、读书笔记等等。
三、学好基础知识想要培养好语感,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语言知识,例如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基础知识牢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建议学生可以在课内外增加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例如词语的基本义项、词性、语法句子的成分、修辞手法等等。
四、加强语感训练语感的培养需要不断的训练和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增强自己的语感,例如语文填空、改错、阅读理解等等。
同时,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一些语言细节,例如标点符号的使用、词语搭配、语言风格等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加深自己的语感认识和运用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语感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多写作文、学好基础知识和加强语感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感。
同时,学生也需要有一种对于语言的敏感度和洞察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感认识和运用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感觉、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学习中,语感对于提高阅读理解、写作水平、口头表达、思维语言化等方面都很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感呢?首先,读书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大量的阅读,初中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了解到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在读书过程中,初中生也可以通过把握篇章结构、语言节奏、逻辑关系等方面,逐渐形成语感。
此外,在阅读中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为以后的写作和表达提供素材和灵感。
其次,写作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写作时,初中生需要对表达的语言进行选择、排列和组织,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初中生可以反复修改和润色自己的文字,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华度,让自己逐步熟悉和懂得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其次,广泛的口语练习也是培养语感的关键。
口语是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
初中生可以通过参加班级或学校的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进行口语训练,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每天与同学、家人或老师进行交流,也可以加强自己的语感,提高自己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
最后,通过多听多看多感受,提高自己的语感。
初中生可以通过看电影、听音乐以及观看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提高自己的感官敏锐度和语感。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多留意语言表达的细节,注意语言节奏和音调等因素,逐渐培养自己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学习不仅仅要注重语法规则和语言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只有通过多读多写、多听多看多感受,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精髓和美妙,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职场中发挥更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摘要: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只有学好这一学科,才能为学好其它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为了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教学实效,同时也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我发现,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因而,我把培养初中生的语感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本文就我是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做了具体而详尽的阐述,现分享给大家,以期共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感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
对于语言类学科而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培养起学生的语感,才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
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介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培养学生语感的方式和方法,其具体表现如下:一、“咬文嚼字”,揣摩语感虽然初中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字词,同时也拥有了一些文字与语言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是不会正确运用的。
古时候经常有“一字之师”之说,而字又组成词,词又构成句,由此可见“字”是多么重要。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则需要语文教师对其进行具体的揣摩文本内容里的字词,让他们能够理解字词,弄清这些字词在文本里的具体含义与作用,就可以从字词里揣摩出语感,并将语感积累起来。
如,在《祝福》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祥林嫂的话,其中有几个词语教师需要在讲解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生集中分析,比如作者用“分明”、“纯乎”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不敢相信又不能不相信的心态,而“间或一轮”则表现祥林嫂现在的情况,已经是没有任何生命力了。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中具体段落中的词语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领悟语感,从而加深自己的对文章的印象,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
二、广泛阅读,积淀语感多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初中生真切体会人生五味,初中生广泛阅读书籍,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素养,而且能够使自己的见解丰富起来,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使其从中积淀语感,当然语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只有学生通过长期不断的阅读,才能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为了帮初中生早日达成目标,帮他们在课堂上设立读书广角亦或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语言的声音、语调、音韵、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和把握能力。
只有拥有良好的语感,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有效的措施。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官体验。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工具,具有丰富的感官特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声音的变化、音韵的组合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和体验。
讲解古文时可以配上古琴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味;讲解诗歌时可以模仿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体验诗歌的美妙。
注重词语的教学和积累。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语感培养的重要对象。
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要注重发音、词义和用法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词语的各个方面。
我们还可以通过词语的分类、归纳整理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和记忆词汇。
有了丰富的词汇积累,学生在阅读、写作和表达时才能准确地运用词语,增强语感。
强化句式的训练和运用。
句子是语言思维的基本表达单位,也是语感培养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奥妙和变化。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运用,提高他们的句子构建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的开头或结尾,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补充完整,从而培养语感。
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朗读和背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加深对语音、语调和韵律的感受,提高语言流畅性和语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文或文章,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
我们可以进行朗读比赛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不断的锻炼和训练,学生的语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精选1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1常言道“三分文章七分读”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语文教师的极大重视。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也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故,读书是如今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
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丰富语言性质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深刻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朗读”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就初中语文诵读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诵读是初中语文的灵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语文朗读,主要是指将书面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以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来表达书面语言,可以改善和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朗读中学生可尽情沉浸在读的海洋,用生动的语言展示自己,表达自己,愉悦自己,陶冶身心。
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通过“语言的中介”把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广阔的生活沟通起来,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情感的陶冶。
因而,教师要根据文学的审美特性,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一种沁人肺腑的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感的培养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所谓语感,其实是一种语言的修养。
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与感受之中形成的一种能够迅速、直接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带有强烈的经验色彩。
语感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发扬创新精神,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本文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几个方法。
一、在背诵与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始终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应该多读书、多背书。
学生背诵的过程中,能够完成对语言材料的整理与积累,并能产生对文字整体的感性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别人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而且随着知识的不断累积,学生会融会贯通,日积月累,语感就形成了。
所以,在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每节课至少拿出十分钟作为阅读时间。
阅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阅读为学生做出示范,或者播朗诵录音,或者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或者进行分角色朗读。
在学生朗读时,对其语调、节奏、重音、语速、停顿和感情等方面进行指导,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除了朗读,还应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背诵。
通过对学生背诵状况的考察能够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背诵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训练,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获得大量的、记忆深刻的语言材料,从而使学生的语感增强。
二、在语言赏析、语言品味中培养语感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赏析和品味,领悟语言文字的具体含义。
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含义进行正确的理解,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推敲。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用心去体会,然后通过联系上下文,体味、感悟作者的用词语造句,琢磨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行文思路,从而理解语言文字的具体内涵。
只有准确把握了语言的内涵、情感和色彩,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运用。
语文教学论文:语文实践活动与初中生语感培养
语文实践活动与初中生语感培养语感是人们后天习得的一种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基本能力,是人们对于语言信号的直接感悟和应激反馈的基本能力的总和。
是感性渗透理性的悟性,是经过长期直接和间接训练后作出的直觉反映。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它凸现了语感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新课标还有一段非常深刻的论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情趣。
”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个体的实践和感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语感培养提供了条件。
一、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感的依据语文实践活动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它得“生活”之源,扬“活动”之波,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正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初中生生理、心理发育成熟期的不断提前和文化环境不断变化,初中阶段是学生对语言的需要从感知、理解向感受、体悟的方面发展的过程,是从纯客观的过程上升到伴随丰富感情色彩的整体性感悟的审美需要的过程。
要顺利完成这个转型则需要大量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学生对于语言的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在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感性实践的活动中得来的。
“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言,体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关于言语的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上升到伴随着丰富情感的理性认识,使他们对于语言的感悟和反馈能力,亦即语感能力在深刻性、宽广性和情感性等方面得到延展和拓宽。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
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体验生活,培养语感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
在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
要求语感的敏锐,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的所得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真切。
必须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培养自己的语感。
1、从优秀篇章中感知、积累,培养语感。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2、在语文实践中领悟、分析,培养语感。
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
因此,笔者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3、对积累的语文素材吸收、加工、运用,培养语感。
这是培养语感的高级层次,它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的知识来获得。
除此之外,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鉴赏,能够惬意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二、朗读背诵,积淀语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意蕴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上、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于是在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
1、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口语交际和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
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
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
当然,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写”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心得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心得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是人们对语言的鉴别、感受、感知、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提升阅读水平、拓宽知识面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学生的语感培养存在一些困难。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和经验,希望对广大教师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有所帮助。
要重视课文的选择和指导。
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课文。
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阅读背景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喜欢那些与自己生活有关的课文。
我在课文选择上注重挖掘农村生活和农民文化的内容,选取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动有趣的课文。
要对课文进行详细的指导。
在课前,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内涵,设计相关的提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和理解。
在课堂上,我通过讲解、讨论、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语感和文学素养。
要注重词语、句子的训练。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子是语言的组织形式。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掌握好词语和句子的使用和表达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为此,我采取了一些策略和方法来进行词语、句子的训练。
我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记忆。
在课堂上,我经常布置词语的背诵和运用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我注重句子的分析和体会。
在课堂上,我通过课文分析、课文背诵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不同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我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语文是一门涉及情感的学科,情感体验和表达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情感丰富,但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语感培养随着教育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这种发展变化在初中语文这一学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语文教育由重视基础知识逐渐向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转变,初中生的语感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学生汉字的储备量,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培养语文学科的思维意识。
标签:初中语文;语感;培养1 引言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进步,语文学习成绩已不再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判断学生语文理解能力高低唯一标准。
语感教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开始走进初中语文课堂,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有利于学生日常人际关系。
而这些能力的养成,离不开语感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使语感教育落到實处。
2 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感培养的重要意义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才能学好语文这门独特的学科。
而语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及任务,是语文教学地重要支点,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让学生养成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句式的构成规律,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目前而言,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常常提笔忘字,现代碎片化的阅读内容通常较为浅显,学生阅读这些没有内涵和深度的文字内容,只能获得社会上发生的基本事件信息,而不能从根本上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这种现象使得语感教育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项紧要任务。
除此之外,语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减少学生错误表达的概率。
现阶段,一些中学生的作文常常出现错别字、错误句式、语法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但是,如果学生的语感水平得到提高,便会使学生检查作文时发现这些问题,使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论文之语文实践活动与初中生语感培养
语感是人们后天习得的一种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基本能力,是人们对于语言信号的直接感悟和应激反馈的基本能力的总和。
是感性渗透理性的悟性,是经过长期直接和间接训练后作出的直觉反映。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它凸现了语感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新课标还有一段非常深刻的论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情趣。
”
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个体的实践和感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语感培养提供了条件。
一、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感的依据
语文实践活动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它得“生活”之源,扬“活动”之波,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正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初中生生理、心理发育成熟期的不断提前和文化环境不断变化,初中阶段是学生对语言的需要从感知、理解向感受、体悟的方面发展的过程,是从纯客观的过程上升到伴随丰富感情色彩的整体性感悟的审美需要的过程。
要顺利完成这个转型则需要大量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学生对于语言的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在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感性实践的活动中得来的。
“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言,体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关于言语的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上升到伴随着丰富情感的理性认识,使他们对于语言的感悟和反馈能力,亦即语感能力在深刻性、宽广性和情感性等方面得到延展和拓宽。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
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的实践。
语感能力的形成当然也不例外。
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
既然“语感是人们后天习得的一种使用语言的基本能力”,要培养它,就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进行训练,语文实践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活动和自我感受、体悟,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语言应用实践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
积累,把已有的言语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语感能力。
习得,应该是语感培养的主要方式,而语文实践活动为语感的习得创造了条件。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感的探索
长期以来,我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做法是:
1、诗词诵读竞赛,积累语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就已经认识到学诗同发展语言的关系,在当时,《诗》也曾是必读的教科书。
今天,多读诗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中国的诗词通过凝炼的文字,和谐的节奏,深邃的意境来抒写灵性,充分展现汉语之美。
为引导学生多读诗,好读诗,充实学生的言语储备,为培养语感固基,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诗词诵读竞赛活动。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至8人,先在课外广泛涉猎,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今中外的诗词作品,熟读成诵。
然后在小组内展开竞赛,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竞赛,这是“诗词泛读活动”。
在泛读的基础上,推出了“诗词精读活动”。
引导学生品味和感受诗歌语言音韵之美,深入体悟,反复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活动中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范读;并讲解朗读的节奏,重音,说明自己这样处理的理由,老师、同学如有不同的意见可以随时跟他交流,及时修正,现场生成新的朗读方案;最后再由这个学生领读。
其他同学和老师都是评委,从对诗词的理解,声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语气的缓急,诵读时的情感,发展的等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决定胜负。
竞赛的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的。
每个人的意见都应得到重视,大家的智慧得以发挥,情感得到充分的沟通。
朗读时,台上台下互相应和,同声共气,在诗意的语言所营造的美好意境中,加深了对诗歌语言的体验、理解、感悟,培养学生对美的语言的敏锐的洞察力。
通过自主选择,自我设计的“泛读”“精读”竞赛,引发了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开展“诗词美读竞赛”,要求有创意地表现诗歌的美。
形式是多样的,在配乐朗诵,为诗词谱曲,以流行音乐演绎古诗等活动时,学生有的手弹古筝,口诵诗词;有的边唱边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更有兴之所致,现场挥毫泼墨,为同学所诵的诗配上插图。
开展这样“集视听之娱”的活动,引导学生透过文字,驱遣想象,深入领会诗歌的内涵,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契合,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情趣。
总之,诗词竞赛活动过程,是学生“仿其声调,索其语气,思其画面,寻其意味,察其情致”,的过程,是“阅而有味,读而致乐”的过程。
在琅琅书声中,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学生语言的积累越来越多,语言的体验越来越深,语感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每到用时,便能厚积薄发,其感悟的直接性、爆发性,反馈的应激性、速效性就能表现出来了。
2、生活热点讨论,深化语感。
要具有准确而高级的语感,仅有感性的积累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运用思维。
有了理性思维的参与,学习者的语感过程就能摆脱纯感性的模糊状态和狭隘经验的羁绊。
语感能力也将向广阔性,深刻性方向升华。
因此在训练语感时,贴近生活,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及学生关注的焦点,设计语文活动。
如就“我眼中的新课程”,“能力与分数”,“我看网络游戏”等话题展开讨论。
让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效信息,深入生活,留心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同时开设网络论坛,引导学生全员参与。
组织“青少年网上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进行“习作大家评”的活动。
配合初二年级新闻单元的学习内容,我们举行了“热点新闻你说我评”活动;模拟苏州电视台“新闻正反辩”的形式,让学生对国际、国内新闻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既引导学生客观地、辩证看待现实世界,又锻炼了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
总之,想方设法把语文实践活动变为思辨、研讨、创新的过程。
这样的活动开展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渐趋活跃,对事物的本质的把握逐步准确,对事理的认识逐渐全面,久而久之,他们的语感能力就能不断地变浅薄为深刻,变浮泛为缜密。
3、听说读写综合实践,巩固语感。
吸收的目的在于养成和创造。
诗词诵读竞赛与热点探讨活动充
实了学生的言语储备,锻炼了学生的思辩能力,为语言内化,语感培养奠定了基础。
我们还根据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以训练学生的表达为目标,开展了新一轮的听说读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与书的故事”,“答记者问”,“毕业赠言”,“学写对联”,“题一中校园”,“网络作文大赛”,“家乡名人报告会”,“学生个人主页制作大赛”等等。
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应用语言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一个学期,在个人主页上上传自己制作的小报十多张,习作二十多篇。
初二学生在“题一中校园”活动中这样写:启窗绿入帘,鸟雀飞上檐。
紫藤架下学生言,书香满校园;《题市一中吟诗亭》:幽幽篁竹荷塘边,古色亭柱八角檐。
遥看无暇白玉兰,枝头粉霞抹一片。
虽然在我们看来,这些习作还很幼稚,但是,初二学生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证明了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当然,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感,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梯度、规范化地展开。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生活积累、知识状况、学习能力、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组织活动。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感的思考
依托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感的探索,之所以有较大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激发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与探索的原动力。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鲜活,形式生动,切合了初中学生生理和
心理的特点。
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了,其主体性得以确立,从被动到主动学习,语感培养就能落到实处。
第二,拓展了空间。
要搞好一次活动,需作充分准备,所谓“功夫在课外”。
语文实践活动把学生学习语言从文本延伸到现实,从课上延伸到课外,从生活延伸到网络,学生学习语言的渠道多了,空间广了,与社会的联系也密切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也多了,语感能力就在广泛的实践中不断增强。
第三,提高了效率。
语文活动将现实生活和语感养成联系起来,语感能力的训练便有了生活基础,在生活情境中习得的语言,在真实情景中交流过的语言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逐渐形成强烈的语感,这样的语感培养也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活动需要竞争,需要协调,需要沟通,需要合作,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就是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都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如果说,课堂是学生习得语言的主要阵地,语文实践活动,则为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插上了双翼,其效果是多元的,滚动发展的。
因此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课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