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腹腔镜解剖要点及手术步骤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腹股沟区域解剖:腹股沟是位于腹部和大腿之间的一个区域,由腹直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形成,还有外侧韧带、腹股沟静脉等结构。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就是要熟悉这些结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2. 疝囊解剖:疝囊是疝气病变时肌腱缺陷部位对腹腔压力的嵌入,并进一步在腹壁缺陷处引起肠管和网膜等腹腔脏器的穿出。
因此,在进行腹股沟疝解剖时,要准确定位疝囊,避免误伤。
3. 疝门解剖:疝门是疝囊进入腹壁的通道,由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之间的腹股沟环形革肌形成。
手术时需要找到疝门,将疝囊缩回腹腔。
4. 疝鞘解剖:疝鞘是一层腹膜型成的袋状结构,包裹着疝囊和附近腹腔脏器。
手术时,需要准确识别疝鞘,以便缩回疝囊,修补腹股沟缺陷。
5. 腹股沟静脉及神经解剖:要注意保护腹股沟静脉及神经,避免损伤。
以上是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的一些关键内容,手术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建议在进行手术前进行充分的解剖学学习和手术技巧训练。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TEP、TAPP)的解剖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TEP、TAPP)的解剖•俗称的“小肠串气”是怎么回事?(解剖篇)•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斜疝比左侧多!?原因竟然是它!•大腿根突然出来个包是怎么回事?有可能是股疝,谈谈股疝的外科解剖随着腹腔镜的普及,借助腹腔镜的腹股沟疝手术的开展日益普及,由于观察角度和手术操作的方式与传统的前方入路手术差异很大,有必要重新以新的角度认识该区域。
对于TEP和TAPP,无论是何种术式,目的都是在腹膜前间隙游离出一定范围,放置补片,以强化腹横筋膜,即覆盖肌耻骨孔。
补片应与周围的骨性和肌性组织重合。
补片的上方要覆盖联合肌腱3cm,外侧达髂前上棘,内侧覆盖腹直肌和耻骨结节并越过中线,下方的内侧要置入Retzius间隙。
精索需“腹壁化”。
因此,精准掌握该区域解剖非常重要。
目录⊙腹股沟区层次⊙腹横筋膜家及其衍生结构⊙髂耻束⊙腹膜皱襞和凹陷⊙Retzius间隙⊙Bogros间隙⊙死亡冠⊙疼痛三角⊙危险三角1腹股沟区层次腹股沟区是腹前外侧壁的特殊区域,它连接腹部、盆部和下肢,其解剖层次与腹前壁基本相同,由深至浅可分为:①腹膜壁层、②腹膜外筋膜(腹膜外脂肪)、③腹横筋膜(浅、深层)、④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⑤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⑥浅筋膜浅层(Camper's筋膜)、⑦皮肤。
盆腔上面观(男性)2腹膜形成的皱襞和凹陷脐正中襞:1条,位于中央正中线,脐正中襞是胚胎时期脐管闭锁形成的脐正中韧带。
脐内侧襞:2条,位于脐正中襞两侧,内含有闭锁的脐动脉的远侧段。
脐外侧襞:2条,位于脐内侧襞两侧,内含腹壁下动脉,故又名腹壁下动脉襞。
这5条皱襞将该部位的腹膜前区域分成三个陷窝:1、膀胱上窝:2个,位于脐正中襞和脐内侧襞之间,深面有膀胱,前方有腹直肌保护;2、腹股沟内侧窝:2个,位于脐内侧襞与脐外侧襞之间,和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位置相当,与腹股沟管浅环(外环、皮下环)相对,是腹股沟直疝突出的部位;3、腹股沟外侧窝:2个,与腹股沟管深环(内环、腹环)相对,位于脐外侧襞的外侧,是腹股沟斜疝突出的部位。
(插图)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
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2012年6月29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七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年会上,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共同合作,成立了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
学院的目的是推广最新的腔镜疝修补理念,培训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流程、推动学术学科发展。
此后,学院根据各位专家的经验、并结合最新的国内外文献,制定了《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经过反复的专题讨论,于2013年4月29日在济南召开的第一次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工作会议上完成全面修订,现公布如下。
一、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术前准备与开放式手术相同麻醉和体位建议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头低脚高10~15度平卧位。
术者位于患侧的对侧进行操作,助手位于患侧或头侧持镜。
监视器置于手术台下方正中(图1-1a,图1-1b)。
手术步骤一、套管穿刺脐孔穿刺,建立CO2气腹至15mmHg。
常规置入三个套管:脐孔置10-12mm套管放置30度腹腔镜头,患侧腹直肌外侧平脐水平和对侧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分别置入5mm套管作为操作孔(图1-2)。
双侧疝时两侧的套管应置于对称的位置。
二、腹腔探查进入腹腔后,首先要辨认5条皱襞和3个陷窝:位于中央的是脐中皱襞,这是中线的标志。
脐中皱襞的两侧是脐内侧皱襞,脐内侧皱襞的外侧是脐外侧皱襞,其后方是腹壁下动静脉。
这5条皱襞将该部位的腹膜前区域分成三个陷窝:①膀胱上窝:位于两条脐内侧皱襞之间,后方有膀胱,前方有腹直肌保护;②内侧陷窝:位于脐内侧皱襞与脐外侧皱襞之间,是腹股沟直疝突出的部位;③外侧陷窝:位于脐外侧皱襞的外侧,是腹股沟斜疝突出的部位(图1-3)。
其次观察疝的部位、大小、内容物等以及有无对侧“隐匿疝”,并记录疝的类型和分型。
三、腹膜切开在疝缺损上缘自脐内侧皱襞至髂前上嵴切开腹膜,游离上、下缘的腹膜瓣,进入腹膜前间隙,所有的操作均在腹横筋膜后方进行,不切开腹横筋膜。
开放疝与腔镜疝的手术操作规范
开放疝与腔镜疝的手术操作规范一、腹股沟疝开放手术七步法手术护理保障流程开放腹股沟疝手术方式繁多,但基本手术步骤类似,笔者以腹股沟疝最经典的Lichtenstein手术为例介绍七步法手术护理保障流程。
(一)手术器械通常选择阑尾手术器械包,如考虑术中可能触及到腹腔内脏操作可改用剖腹器械包。
预备2块细纱布用于腹膜前间隙的钝性游离,备唐氏疝拉钩1把,便于组织暴露。
其他消毒铺巾及电刀、吸引装置的安装同其他普通外科手术,并无特殊。
术中注意病人的保温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必要时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
(二)开放疝七步法手术流程1. 切开皮肤、皮下,显露外环:切开皮肤(斜切口)前,准备纱布放于切口左右处各1块,刀和电刀放置于主刀医师右手一侧。
用刀或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同时传递血管钳给主刀医师、一助各1把,并将剪线剪刀和吸引器传递给二助。
如遇需要结扎的血管,给予可吸收线结扎血管。
用唐式疝拉钩牵开切口,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口。
2. 切开外环、腹外斜肌腱膜,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第一间隙):按医师手术习惯,传递组织剪或电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给予剥离子,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或用电刀游离,这期间视情况保护或切断髂腹下神经,提供血管钳和可吸收缝线切除神经。
协助主刀医师重新安放唐式疝拉钩,同时将阑尾拉钩传递给二助,辅助主刀医师充分暴露腹股沟区域。
3. 游离精索找出疝囊:将无损伤长镊传递到主刀医师左手,电刀或剥离子给到其右手,在外环开口内上,电热或钝性游离精索,完全游离精索后,传递长血管钳给主刀医师,同时将橡胶牵引管和艾丽斯钳传给一助,由二助牵引提起精索。
将无损伤长镊传递到主刀医师左手,电刀传递到右手,切开部分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并寻找疝囊,主刀医师继续使用无损伤镊和电刀高位游离疝囊,分离过程中团队给予密切配合。
如为直疝,当精索游离后即完成了疝囊游离,此时需要传递镊和血管钳协助探查是否存在斜疝疝囊,如同时存在斜疝疝囊,则同前描述步骤分离斜疝疝囊。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与疝修补术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腹股沟疝的手术并不是简单的小手术。
它需要精细的解剖与分离,需要术者对这一区域有深刻的了解与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和修补。
因此,为了学好腹股沟疝手术必须首先掌握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这是做好疝外科的基础。
第1节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腹股沟区是连接腹部和下肢的过度区域,它的解剖层次与腹前壁基本分相同,由浅入深可分为7层:①皮肤、②浅筋膜(camper's筋膜)、③深筋膜(Scarpa筋膜)、④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⑤腹横筋膜、⑥腹膜外脂肪和⑦腹膜(壁层)。
作为术者,首先要清楚手术操作在哪个层面进行。
TEP手术主要是在腹横筋膜下方的腹膜外脂肪和腹膜之间进行。
一、腹外斜肌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在腹股沟区域,已无肌肉,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external oblique aponeurosis)。
腹外斜肌腱膜在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之间,反折、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或称股浅弓femoral arch)。
腹股沟韧带内侧部有一小部分纤维,继续向后向下向外反折成陷窝韧带(lacunar ligament,又称为Gimbernat氏韧带),附着于耻骨梳上,边缘呈弧形。
陷窝韧带的游离内缘组成了股环的内界。
陷窝韧带继续向外延续,附于耻骨疏韧带(pectineal ligament,又称为Cooper韧带)。
上述各韧带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是重要的解剖标志(图3-1)。
腹外斜肌腱膜的纤维自外上方向下方行走,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分为上、下二脚,二脚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裂隙,即为腹股沟管的外环(exterior ring)。
正常人的外环口可容一食指尖。
在腹外斜肌腱膜深面,有两条呈平行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于腹内斜肌表面行走,两条神经纤维可相互交叉相连,在手术中应注意保护,谨防误伤。
图3-1:腹股沟区主要韧带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腹内斜肌(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和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在腹股沟管中,两者的肌纤维都向内下行走,下缘构成弓状,越过精索前、上方,止于耻骨结节。
腹股沟疝的腹腔镜TEP和TAPP的外科解剖和手术技巧
腹股沟疝的腹腔镜TEP和TAPP的外科解剖和手术技巧1.简史腹腔镜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在1982年就有了报道,不过当时Ger医生是直接钳闭疝囊,没有用补片加强腹膜前。
目前我们所用的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的。
1991年,Arregui首次报道了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
公元1992年,Fitzgibbongs首次实施了腹腔内网片修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IPOM)。
公元1993年,Phillips、Mckernan及Law各自实施了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 TEP)。
2. 腹腔镜疝修补术出现的意义腹腔镜疝修补术到目前还是有争议的,但争议的声音好像越来越小。
越来越多的RCT显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疝修补术相比,有更快的术后恢复,更低的复发率,更低的疼痛不适率,同时兼有切口小、美观和探查对侧疝、隐匿疝和股疝的优点。
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开展也使得腹膜前修补得到了迅猛的推广。
因为在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前,“外科医生对于腹股沟管后壁几乎一无所知,它隐藏在医生的视野之外”(W. J. LYTLE,1945)。
大部分医生很难相像PHS补片或者Kugel补片放在腹膜前是个什么情形,所以就觉得腹膜前技术很难。
但自从有了腹腔镜技术,大家何以很清楚的看到腹膜前的结构,进而对其解剖有了一个直观的正确的认识。
即使大部分医生不做腹腔镜疝修补术,这种对腹膜前解剖的认识,对于他们做开放式后入路腹膜前修补术也有莫大的帮助。
目前,国内外也出现了机器人做TAPP的报道,除了费用昂贵外,机器人手术彰显了很多优势,如三维立体画面、操作杆可以关节样弯曲而灵活异常等。
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怎么做?
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怎么做?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是什么?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怎么做?接下来,就带你来了解一下吧!TAPP术前准备与开放式手术相同。
建议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头低脚高10%- 158平卧位。
术者位于病人患侧的对侧进行操作,助手位于患侧或头侧持镜。
监视器置于手术台下方正中(图1-①)。
手术步骤如下。
1.1套管穿刺脐孔穿刺,建立C0222 腹至2.0 kPa。
常规置入3个套管:脐孔置10〜12 mn套管放置30°腹腔镜头,患侧腹直肌外侧平脐水平和对侧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分别置入5mm套管作为操作孔(图1-②)。
双侧疝时两侧的套管应置于对称位置。
1.2腹腔探査进入腹腔后,首先要辨认 5 条皱襞和2 个陷窝,位于中央的是脐中皱襞,这是中线的标志。
脐中皱襞的两侧是脐内侧皱襞,脐内侧皱襞的外侧是脐外侧皱襞,其后方是腹壁下动静脉。
这5 条皱襞将该部位的腹膜前区域分成3 个陷窝:(1)膀胱上窝:位于两条脐内侧皱襞之间,后方有膀胱,前方有腹直肌保护。
(2)内侧陷窝:位于脐内侧皱襞与脐外侧皱襞之间,是腹股沟直疝突出的部位。
(3)外侧陷窝:位于脐外侧皱襞的外侧,是腹股沟斜疝突出的部位(图1-③)。
其次观察疝的部位、大小、内容物等以及有无对侧“隐匿疝”并记录疝的类型和分型。
1.3腹膜切开在疝缺损上缘自脐内侧皱襞至髂前上嵴切开腹膜,游离上、下缘的腹膜瓣,进人腹膜前间隙,所有的操作均在腹横筋膜后方进行,不切开腹横筋膜。
有两点需注意:(1 )内侧不能超过脐内侧皱襞,以免损伤膀胱。
(2)切开中间的腹膜时应避免损伤腹壁下动静脉。
1.4疝囊的处理1.4.1斜疝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由内环口进入腹股沟管,其后方有输精管和精索血管,疝囊外如有“脂肪瘤”应该切除,否则“脂肪瘤”会滑人腹股沟管,引起类似“腹膜外滑疝”的复发。
将斜疝疝囊从腹股沟管内拉回并向腹腔内高位回纳,回纳后的疝囊无需高位结扎(图1-④)。
将疝囊自内环口水平与其后方的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分离5〜6 cm,这种“超高位”游离疝囊的方法称为“精索腹壁化”,“腹壁化”的目的是保证足够大的补片能够平铺在精索上而不会蜷曲(图1-⑤)。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复手术操作指南(最全版)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复手术操作指南(最全版)介绍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官通过腹股沟区域的腹股沟环进入阴囊或区域的异常现象。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指南将介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复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 麻醉在手术开始前,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
- 体位将患者摆放在仰卧位,双下肢自然分开。
- 术区准备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和覆盖无菌巾。
2. 手术入路- 选择手术入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疝修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如经脐入路、经腹股沟入路等。
- 创建工作通道在选定的手术入路上建立工作通道,为器械和相机的进入提供便利。
3. 腹腔探查- 引入相机将相机导入腹腔,进行腹腔探查和评估疝的大小和类型。
- 处理肠管如有需要,对暴露的肠管进行处理,并将其移至适当位置。
4. 疝修复- 膝撑法或张力法根据疝的类型和大小,选择膝撑法或张力法进行疝修复。
在腹膜和腹股沟环之间植入网片,并固定在适当位置。
- 注意事项在进行疝修复时,需要注意保护神经、血管和脏器,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5. 结束手术- 清点器械结束手术前,清点手术器械,确保无遗漏。
- 切口处理对手术切口进行处理和缝合。
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患者的疝类型、大小和手术适应症。
- 手术中注意保护神经、血管和脏器,避免损伤。
- 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和指导。
以上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复手术操作指南的简要介绍,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请参考相关专业文献和指南。
(注意:本文档为指南性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解剖系列--超普平片的裁剪及置放固定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解剖系列--超普平片的裁剪及
置放固定
相对于李金斯坦手术,TAPP手术的优势之一就是补片对于缺损的肌间隙修补范围广,能覆盖直疝、斜疝、股疝以及闭孔疝的区域,这就要在腹膜外Retzius和Brogros间隙分离出足够的空间。
内侧需显露耻骨联合过中线2cm,内下方超过耻骨梳韧带2cm。
外侧显露髂耻束达髂前上棘,亦即常规补片覆盖范围。
补片一般采用15cm*15cm 超普平片,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裁剪后大小约10cm*15cm,置入修补区尽量展平。
如果是斜疝,那么外侧要尽量留宽弧度,内侧留窄弧度,同时保证补片大小约10cm*15cm。
先将平片的内下角置入耻骨膀胱间隙,接着展平内上角,再沿着去腹膜化下边缘依次展平至外下角,最后展平外上角,这时要特别注意补片上缘要盖住疝环的上方边界。
展平顺序总图如下
补片展平后,生物胶首先牢靠固定疝环上缘补片,再依次固定髂耻束、耻骨梳等处。
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规范化操作指南
巴德公司3D MAX补片放置
标志性定位结构帮助补片轻松放置
1.M标记指向中线 2.隆起部分贴合于腹股沟韧带 3.凹口与髂血管贴合 4.尖端外侧缘指向髂前上棘 5.闭合的边缘条帮助补片展开
之间的间隙,而不是在腹横筋膜浅深两层之间。
腹膜前间隙的分离步骤ຫໍສະໝຸດ ➢分离耻骨膀胱前间隙 ➢分离髂窝间隙 ➢分离疝囊
斜疝疝囊的分离
➢处理也与TAPP 相同; ➢如疝囊较大不能完全回纳,在横断疝囊前或后一定要结扎关闭近端腹膜,以免
补片外露与肠管发生粘连。 ➢如腹膜破损“漏气”时会影响手术视野,可于脐孔或右季肋区插入气腹针,以
结构可能来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的腹横筋膜深层
精索腹壁化
腹膜反折
疝囊的处理——直疝
➢ 直疝疝囊都能完全回纳,无需横断。 ➢ 直疝缺损处的腹横筋膜明显增厚,称为“假性疝囊”,不要误认为是疝囊而
强行剥离。 ➢ 较大的直疝缺损在术后会留有一个空腔,可将“假性疝囊”拉出后与陷窝韧
带或耻骨梳韧带钉合固定,既可将松弛的腹横筋膜拉紧,又可以降低术后血 清肿发生率。
➢ 可使医生的治疗手段多样化,利于为病人提供个体化服务,满足病人多样 化的需求。
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
术前准备
➢TAPP术前准备与开放式手术相同。 ➢建议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头低脚高10~15̊,平卧位。 ➢术者位于病人患侧的对侧进行操作,助手位于患侧或头侧持镜。 ➢监视器置于手术台下方正中。
➢ 耻骨后静脉丛:在耻骨膀胱间隙的深面,耻骨后静脉丛向会阴方向汇集成 阴茎背侧静脉丛,这是一些横行粗壮密集的静脉血管支。不能过于深入分 离耻骨膀胱间隙,如果超过了耻骨支的纵轴面,就可能损伤耻骨后静脉丛。 一旦损伤,止血非常困难,必须引起重视。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ppt课件
绞窄性等类型。
-
11
临床表现
病人在站立、咳嗽、用力时,在腹股沟部有肿块 隆起,平卧位或用手推挤可消失。
斜疝包块呈梨形,可进入阴囊。 疝还纳后,用指压内环,肿块不出现,外环口扩
大,可及咳嗽击感。 疝嵌顿后有肠梗阻表现或不能还纳。 应与腹股沟直疝,股疝,交通性鞘膜积液等鉴别。
-
12
相关检查
绝大多数的腹股沟疝可以根据患者的临 床症状及查体确诊。如果疝气比较小, 表现不典型,可以通过B超检查就基本可 以确诊。
-
13
腹股沟疝的平面与解剖图
-
14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传 统 手 术
腹 腔 镜 手 术
完经全腹腹膜腹外膜修补前术疝(T修EP) 腹术膜(疝内T补A修补P术补片P)术植入
(IPOM)
疝 托疝
带
中 医 中 药
-
15
腹腔镜手术治疗
优点
1、切口小、疼痛轻、美观 2、避免了由于切口所致的组织损伤,神经
损伤和切口感染
3、局部的紧张感,异物感轻微 4、空间大,视野清晰,解剖标志明显,疝
片易于放置到位,展开。
-
16
5、术中可探查是否有隐匿疝,并得到及时 的治疗。
6、治疗双侧疝、符合疝与复发疝具有一定 的优势。
-
4
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 腹股沟韧带。管的内口为内环,是腹横筋膜 的卵园形的孔隙,外口为外环(又称皮下环) 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一个三 角形缺损。管内有精索,子宫园韧带及髂腹 沟神经通过。
-
5
ì
-
腹腔镜全内脏囊分离技术治疗腹壁疝的解剖基础与技术细节
腹腔镜全内脏囊分离技术治疗腹壁疝的解剖基础与技术细节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腹腔镜全内脏囊分离技术治疗腹壁疝的解剖基础与技术细节1. 引言腹壁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手册(最全版)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手册(最全版)简介本手册提供了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操作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可用于治疗腹股沟疝。
本手册旨在为医生提供全面且准确的手术操作指南,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准备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准备妥当。
2. 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应的准备,包括禁食和排空膀胱等。
3. 准备必要的消毒和无菌手术环境。
确保手术台和手术器械都符合无菌条件。
手术步骤1. 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的麻醉状态。
2. 定位:通过腹腔镜技术,定位腹股沟疝部位。
3. 切口: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小切口,将腹腔镜导入体内。
4. 视觉:通过腹腔镜,观察和评估疝部位的情况。
5. 疝修补:根据疝的类型和大小,采取适当的修补方法。
可能包括使用网片进行疝修补。
6. 完善手术:确保疝修补完善,并清理手术区域。
7. 关闭切口:在手术完成后,将切口关闭,并进行特殊处理,以防止感染。
8. 结束手术:确认手术完成并结束麻醉。
注意事项在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时,医生需注意以下事项:1.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手术区域清洁,避免感染。
2. 患者麻醉后需要进行密切监测,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3.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疝部位的情况,确保修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注意术中出血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止血。
5. 手术结束后,需对切口进行适当处理,并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总结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和快速恢复的特点。
医生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手术。
同时,需注意手术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和患者的安全。
本手册提供了最全面的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帮助医生顺利进行手术,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来修补腹股沟疝的手
术方法。
以下是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1.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腹腔镜手术需要对腹股沟区域的解
剖结构有清晰的了解。
腹股沟区域包括腹部肌肉、腹膜、血管、神经
等结构,需要找到疝孔的位置。
2. 腹股沟疝的解剖特点: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股
沟区域的薄弱点突出。
腹腔镜手术需要准确找到疝孔的位置,通过修
补疝孔来解决腹股沟疝。
3. 腹腔镜手术入路选择:腹腔镜手术可以选择腹腔镜直视入路,通过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或者选择TAPP(经腹腔镜股沟开窗术)入路,通过在腹腔镜下进行股沟区域的手术。
4. 脏器解剖: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要解剖腹腔内的脏器,
使其暴露出来,以便进行修补疝孔。
这包括膀胱、肠管等脏器的解剖。
5. 疝孔修补:在找到疝孔的位置后,需要采用适当的修补材料
来修补疝孔,防止再次膨出。
常用的修补材料包括网片、缝合线等。
6. 避免并发症: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小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腹腔积液、血肿、神经损伤等。
术中需注意对各个解剖结构的
辨认和保护,避免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一般解剖要点,具体操作还需根据
具体情况进行。
术前需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
术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术后需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腹膜前间隙的建立
• 镜推法由于操作简单, • 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 镜头是沿着腹直肌后鞘 向前推进的,所进入的层次 是在腹横筋膜深层的前方, 需要在此间隙继续分离剪开 腹横筋膜深层,才能到达真 正的腹膜前间隙操作空间。
斜疝疝囊的处理
疝囊后方有输精管和精 索血管,疝囊周围有一些 蔓状静脉丛、腹横筋膜衍 生的精索内筋膜、以及来 源于腹内斜肌和精索外筋 膜的提睾肌纤维等各种成 份,在分离回纳时要注意 保护这些结构 疝囊外如有脂肪瘤应切除
27
死亡冠 (Corona Mortis )(Circle of death)
28
TAPP
死亡冠 (Corona Mortis )(Circle of death)
29
TEP
危险三角区(Triangle of Doom)
— 1991年由Spaw提出,又称Doom三角。 — 位于输精管和精索血管之间。 — 髂外动静、脉通过。
— 腹横筋膜增厚的部分
— 起于髂前上棘,止于耻骨上支
— 全程伴行于腹股沟韧带的深面
— 开放式手术中较难看到
— 后进路修补术或腔镜修补术中可以看到,直疝更为明显
16
髂耻束( Ilopubic tract)
17
(Cooper’s
耻骨梳韧带
Ligment)
— 覆盖于耻骨上支有光泽的纤维结构 — 由骨膜、髂耻束反折的纤维和腹股沟韧带组成,并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韧带。
30
危险三角区(Triangle of Doom) 输精管,精索血管
31
腹膜前间隙的神经
生殖股神经: — 来自腰丛(L1-3神经) — 进入腹股沟管内环前分出股支和生殖支 — 股支:进入股鞘,支配大腿近端前方皮肤的感觉,损伤会引
起股三角区的感觉过敏。
— 生殖支:穿过腹股沟管,提供提睾肌、阴囊和大腿内侧感觉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建立操作孔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疝环
剪开腹膜 放置补片
完成修补 缝合腹膜
腔镜视野下腹股沟区的 解剖结构
5条韧带
脐中韧带
脐内侧韧带 脐外侧韧带
①脐中韧带:位于中线,是脐尿管闭塞后的残留痕 迹; ②脐内侧韧带:是覆盖在闭塞的脐动脉表面的腹膜 皱褶,位于脐中韧带的两侧,膀胧位于两条脐内 侧韧带之间; ③脐外侧韧带:是覆盖在腹壁下动脉表面的腹膜皱 褶,位于脐内侧韧带的外侧。
腹膜前间隙的分离
• 腹膜前间隙的分离范围大致为:内侧至耻骨联合, 外侧至腰大肌和髂前上棘上方至联合肌腱上至少 3cm,内下方至 耻骨梳韧带和闭孔水平, 外下方至精索成分腹壁 化
补片的覆盖范围
• 内界为腹直肌,外界为髂腰肌,上界为联合肌腱, 下界为耻骨支和耻骨梳韧带,这个被肌肉和耻骨 围成的区域称为肌耻骨孔。肌耻骨孔内没有肌层 结构,只有一层腹横筋膜抵挡腹腔内全部的压力。 补片修复的 原则就是要代替腹横筋膜 来覆盖住整个肌耻骨孔并 与周围的肌性和骨性组织 有一定的重叠。
补片的固定
• 补片是否需要固定有不同的看法,目前较为普遍 的观点是除了较大的直疝以外(大于3cm)都可 以不固定补片,条件是选用足够大的补片 (10~15cm)。 • 补片的固定可采用缝合、疝固定器、纤维蛋白胶 等各种方法。如果采用前两种方法,必须注意只 有四个结构是可以用来固定补片的:联合肌腱、 腹直肌、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 • 严禁在危险三角、死亡冠、神经区域内钉合补片。
— 是用于固定补片的主要结构。
18
内环(Deep ring)
— 腹横筋膜上的卵圆形裂隙 — 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 — 精索和子宫圆韧带经内环穿出盆腔 — 内环附近的部分腹横筋膜延伸为精索内筋膜
— 精索内筋膜、睾丸、精索(包括输精管、生殖股神经、蔓
状静脉丛、睾丸动脉以及来源于腹内斜肌和精索外筋膜的
提睾肌纤维)从内环穿过。
手术要点
伤。
• • • • • 疝囊较大或粘连时,不要强行分离,可横断疝囊,远端旷置。近端的裂口需要 关闭。 “死亡冠”、“危险三角”和“疼痛三角”区域不能用疝钉固定,以免引起出 血或慢性神经痛。 双侧疝时应充分解剖耻骨膀胱间隙,使两侧的腹膜前间隙相通,补片的内侧在 耻骨联合处交叉重叠。 补片尽可能展平。蜷曲的补片更容易孪缩,引起术后复发。 腹膜应充分的关闭,避免补片与腹腔内容物接触,否则可能引起术后肠梗阻, 甚至肠瘘。
11
腹膜前间隙 Preperitoneal space
TAPP
12
Hale Waihona Puke 腹膜前间隙 Preperitoneal space
TEP
13
①耻骨梳韧带 ②腹直肌 ③腹壁下动静 脉 ④内环 ⑤髂耻束 ⑥疼痛三角 ⑦危险三角 ⑧返折的腹膜 ⑨绿色区域示 耻骨肌孔
髂耻束:伴行于腹股沟韧带深面,是腹横筋膜增厚的部分,
7
应用解剖
• 腹膜前间隙:壁层腹膜和腹横筋膜浅层之间的间 隙。 • Retzius间隙:即耻骨膀胱间隙,位于正中线,前 方是腹直肌、腹横筋膜、耻骨,后方是膀胱。上 达脐平面,下达盆底肌,外至腹壁下动脉,基本 为无血管区。 • Bogros间隙: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
腹横筋膜
Transversalis fascia
通常在疝缺损上缘3cm弧形切开腹膜,内侧不能 超过脐内侧韧带,以免损伤膀胧,切开中间的腹 膜时应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
陷窝 (Fosse)
— 膀胱上窝:位于两条脐内侧韧带之间,是膀胱的位置,前方
有腹直肌保护。不能打开此处的腹膜。
— 内侧陷窝:位于脐内侧韧带与脐外侧韧带之间,是腹股沟
直疝突出的部位。 — 外侧陷窝:位于脐外侧韧带的外侧,是腹股沟斜疝突出的 部位。
34
腹膜前间隙的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 — 位于腹膜前间隙的浅层 — 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很少伤及 — 损伤时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和下腹部的疼痛。
35
疼痛三角(Triangle of pain)
疼痛三角: — 位于精索血管的外侧、髂耻束的下方 — 有腰丛神经的分支(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和股支、股神 经、股外侧皮神经)穿过 — 比较容易损伤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 — 不能在该区域内钉合补片。
21
肌耻骨孔(Myopectineal Orifice )
由Fruchaud提出: — 内界:腹直肌的外缘
— 外界:髂腰肌
— 上界:腹横筋膜和腹内斜肌 — 下界:骨盆的骨性边缘。 此间隙被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直疝和斜 疝穿过前面的部分,而股疝穿过后面的部分。
22
腹膜前间隙的血管
— 腹壁下动脉 — 死亡冠 (Corona Mortis)或(Circle of Death) — 危险三角 (Doom triangle)
起于髂嵴内侧和髂前上棘,止于耻骨上支。
危险三角:又称Doom三角。输精管和精索血管围成的三角间 隙,此处有髂外动静脉。 疼痛三角:即精索血管外侧,髂耻束下方的三角,此处有生 殖股神经的生殖支和股支,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穿过。 死亡冠:或死亡环。腹壁下动脉与闭孔动脉吻合支所在区域。
髂耻束( Ilopubic tract)
23
24
腹壁下动脉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 进入腹膜前间隙的
重要标志
— 兰色纵行结构,有 搏动 — 直疝和斜疝的定位
26
死亡冠 (Corona Mortis )(Circle of death)
— 为异常的闭孔动脉 — 跨过耻骨梳韧带 — 与腹壁下动脉和闭孔动 脉相连
斜疝疝囊的处理
精索成分的腹壁化 尽可能将疝囊完整剥离, 但对于某些较大、病程较 长的斜疝疝囊,可横断疝 囊,远端旷置 横断疝囊口必须关闭
直疝疝囊处理
• 直疝患者直疝三角处的腹横筋膜明显增厚,称为 “假性疝囊”,不要误认为是疝囊而强行剥离。 较大的直疝在将疝囊从直疝三角内剥离后会留有 一个空腔,可将 “假性疝囊”拉出后与耻 骨结节骨膜或耻骨梳韧带 钉合固定,既可将松弛的 腹横筋膜拉紧,又可以降 低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
的神经支配。损伤会引起射精障碍、射精疼痛感。
32
腹膜前间隙的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 来自腰丛
— 在髂耻束的下方通过髂肌的前面
— 提供大腿外侧皮肤感觉的神经支配
— 位置较表浅,较其他神经相比最容易损伤。
33
腹膜前间隙的神经
股神经: — 腰丛最大的分支 — 主要支配大腿前方皮肤和伸肌。 — 位于比较深的平面,通常不易损伤。
36
疼痛三角 (Triangle of pain)
37
打开腹膜
• 在疝缺损上缘自脐内侧韧 带至髂前上棘切开腹膜,游 离上、下缘的腹膜瓣,进入 腹膜前间隙、。切开腹膜时 有两点需注意:①内侧不能 超过脐内侧韧带,以免损伤 膀胱;②切开中间的腹膜时 应避免损伤腹壁下动静脉
套管植入(TEP)
• 第一套管的置入部位与方法:开放式方法:于脐孔下约0.5~1.0cm 处行 1.0cm 左右的小切口,直至白线。将皮肤和皮下组织用皮肤拉钩向 两侧牵拉,显露腹直肌前鞘。切开白线,暴露两侧腹直肌,用皮肤拉钩 将腹直肌向两侧牵开,进入到腹直肌背侧与腹直肌后鞘之间的间隙,伸 入剪刀或弯钳,扩大此间隙,将 10-12mm 第一套管置入腹膜前间隙 (图 )。
19
直疝三角(Hasselbach triangle)
外侧:腹壁下动脉
内侧:腹直肌外侧缘 下界:髂耻束
20
股环(Femoral ring)
股鞘:由腹横筋膜衍生而来的,是腹横筋膜纤维向下延伸而 成的管状通道。 股环:
— 前界:髂耻束
— 后界:Cooper’s韧带 — 内界:陷窝韧带(既髂耻束的反折纤维) — 外侧:股静脉
补片的覆盖范围
• 具体来说,上方要覆盖联合肌腱至少 3cm ,外侧 要至髂前上棘,内侧必须覆盖腹直肌和耻骨结节 并超过中线,下方的内侧要插入耻骨膀胱间隙而 不能直接覆盖在膀胱上,下方的外侧必须做到精 索成份的 “腹壁化”。 • 通常需要使用10cm ~15cm 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