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是什么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4ad75443b3567ec112d8a05.png)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是什么最佳答案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价值观:精益思想认为产品的价值需由最终的用户来确定,价值只有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才有存在的意义。
2、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到成品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
识别价值流是精益生产的起步点,并按照最终用户立场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状态。
3、流动:精益生产强调要求各个创造价值的活动需要流动起来,强调的是动。
4、拉动:拉动生产亦即按用户需求拉动生产,而不是把产品强行推给用户。
5、尽善尽美:用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
第二种回答:原则1:消除八大浪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八大浪费涉及: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
原则2: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管理大师戴明说过:"员工只须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归咎于制度流程".什么样的流程就产生什么样的绩效。
改进流程要注意目标是提高总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为了企业的总体效益即使牺牲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也在所不惜。
原则3:建立无间断流程以快速应变建立无间断流程,将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压缩以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从而快速应变顾客的需要。
原则4:降低库存需指出的是,降低库存只是精益生产的其中一个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降低成本,而且低库存需要高效的流程、稳定可靠的品质来保证。
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时,以为精益生产就是零库存,不先去改造流程、提高品质,就一味要求下面降低库存,结果可想而知,成本不但没降低反而急剧上升,于是就得出结论,精益生产不适合我的行业、我的企业。
这种误解是需要极力避免的。
原则5:全过程的高质量,一次做对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
因此,应将品质内建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一次做对。
精益生产要求做到低库存、无间断流程,试想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的将全部停止,所以精益生产必须以全过程的高质量为基础,否则,精益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
精益小常识
![精益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01c3bf1a37f111f1855b71.png)
精益小常识1.精益生产的思想基础是:彻底的消除浪费,降低成本,获得企业整体利润的增加。
2.精益思想包括五个方面: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尽善尽美。
3.丰田倡导的三现主义分别是:现地、现物、现时。
4.丰田生产方式提倡现场解决问题,深入现场,反复问5W。
其中5W指:五个为什么。
5.精益生产所说的七大浪费:过量生产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过多库存的浪费、加工本身的浪费、动作的浪费、产品缺陷的浪费。
6.七大浪费之中,过量生产浪费被称为浪费的根源,是最根本的浪费。
7.七大浪费改善的顺序:先寻找是否存在过量生产浪费,再看是否存在加工本身浪费并予以取消,接着着眼库存浪费进行削减以暴露问题,然后对物流进行改善减少搬运浪费,再寻找现场的作业者和设备是否存在等待浪费,针对作业者进行深入分析以发现动作浪费,最后针对返工返修浪费寻求改善方法。
8.丰田生产方式制造过程中的四个层次的浪费指:第一层是指存在过剩的生产要素,如过多的人员,过多的设备,过多的库存等;第二层次是指制造产品过多或提前生产;第三层次是指在制品过多;第四层次是指多余的搬运,多余的库存管理和多余的质量维持,多余的作业工作。
9.精益生产所追求的七个“零”目标:零切换、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停滞、零事故。
10.T.P.S中“5定”指:定标识、定数量、定容器、定位置、定时间。
11.T.P.S中“5 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2.整理的含义: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物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物品。
其目的:腾出空间,防止误用。
13.整顿的含义:将必需物品放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的状态——即寻找时间为零。
其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14.清扫的含义: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得光亮完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其目的: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稳定品质,达到零故障、零损耗。
15.清洁的含义: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49e4d1db50e2524de5187efe.png)
精益生产管理中的七大浪费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是企业在适应社会生产模式由简单生产方式――大生产方式――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在贴近客户需求及企业生产效益两方面同时达成最优化的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是一种彻底追求生产过程合理性、高效性和灵活性;通过“彻底消除浪费”来达到这一目标的的新型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认为一般企业都存在七大浪费:一、精益生产管理中等待的浪费主要表现为: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待料、品质不良等。
二、精益生产管理中搬运的浪费主要表现为:车间布置采用批量生产,依工作站为区别的集中的水平式布置所致。
(也就是分工艺流程批量生产),无流线生产的观念。
三、精益生产管理中不良品的浪费主要表现为:工序生产无标准确认或有标准确认未对照标准作业,管理不严密、松懈所导致。
四、精益生产管理中动作的浪费主要表现为:生产场地不规划,生产模式设计不周全,生产动作不规范统一。
五、精益生产管理中加工的浪费主要表现为:制造过程中作业加工程序动作不优化,可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未及时检查。
六、精益生产管理中库存的浪费主要表现为: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或本区域生产量化控制一次性批量下单生产,而不结合主生产计划需求流线生产所导致局部大批量库存。
精益生产管理中库存的损害表现有:(1):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2):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
(3):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4):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
(5):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的工场、仓库建设投资的浪费。
(6):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
(7):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七、精益生产管理中制造过多(早)的浪费主要表现为:管理者认为制造过多与过早能够提高效率或减少产能的损失和平衡车间生产力。
制造过多(早)的损害表现有:(1):提早用掉费用(材料费、人工费),不能创造利润。
(2):把“等待的浪费”隐藏起来,使管理人员漠视等待的发生和存在。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a9dbbd4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a.png)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消除七大浪费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之一,七大浪费可用“TIM WOOD”表示(分别取7种浪费之英文首字母:运输、库存、动作、等待、过量生产、多余的工序、缺陷),以下对七大浪费作简要介绍。
一、七大浪费介绍第一种:运输的浪费主要表现为:车间布置采用批量生产,依工作站为区别的集中的水平式布置所致,无流线生产的观念。
第二种:库存的浪费主要表现为: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或本区域生产量化控制一次性批量下单生产,而不结合主生产计划需求流线生产所导致局部大批量库存.库存的损害表现有:(1):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2):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3):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4):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
(5):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的工场、仓库建设投资的浪费.(6):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7):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第三种:动作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生产场地不规划,生产模式设计不周全,生产动作不规范统一。
第四种:等待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待料等。
第五种:过量生产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认为制造过多与过早能够提高效率或减少产能的损失和平衡车间生产力。
制造过多(早)的损害表现有:(1):提早用掉费用(材料费、人工费),不能创造利润。
(2):把“等待的浪费"隐藏起来,使管理人员漠视等待的发生和存在。
(3):自然而然地积压在制品,其结果不但会使制程的时间变长(无形的),而且会使现场工作的空间变大,机器间距离因此加大,逐渐地吞蚀利润。
(4):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使得先进先出的作业产生困难。
第六种:多余的工序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制造过程中作业加工程序动作不优化,可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未及时检查.第七种:缺陷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工序生产无标准确认或有标准确认未对照标准作业,管理不严密、松懈所导致。
二、以制造业为例,消除浪费之优先顺序优先级#1 过量生产这是7种浪费中最严重的一种,因为:a)它衍生出了另外的6种浪费b)它掩盖了真正的生产能力,从而导致你做出诸如转包工作或是在不必要的方面投资这样错误的决定。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95ee23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0.png)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简介精益生产是一种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引入的生产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满足客户需求。
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消除浪费,并着重于价值创造的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
五大原则1.价值观念(Value)价值观念是精益生产的核心。
它强调只有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所有的活动和决策都应围绕价值创造展开,同时减少或消除对于客户价值无意义的活动。
2.价值流(Value Stream)价值流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步骤和流程,从原材料采购直到产品交付给客户。
精益生产强调识别和优化价值流的各个环节,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和质量。
3.流程改善(Flow)流程改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在价值流中流动顺畅的关键。
通过优化和简化流程,减少等待时间和物料的运输,可以加快生产时间并降低成本。
4.拉动生产(Pull)拉动生产是一种以需求为驱动的生产方式。
它意味着只在真正需要时才开始生产产品,以防止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拉动生产可以通过实施Just-in-Time(JIT)生产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来实现。
5.追求完美(Perfection)精益生产提倡不断追求完美和持续改进的精神。
它鼓励员工参与到问题解决和改进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七大浪费1.运输浪费运输浪费是指物料、产品或信息在生产过程中被频繁搬运、转移或传输的现象。
它会导致生产周期延长、运营成本增加,并容易造成损坏或丢失。
2.库存浪费库存浪费是指过多的库存造成的资源浪费。
过多的库存会占用资金,增加仓储成本,而且容易导致过期、损坏或过时的产品。
3.动作浪费动作浪费是指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动作或额外的劳动。
例如,多次处理、重复操作、不必要的检查等,都会增加成本和生产时间。
4.等待浪费等待浪费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前一道工序的延迟导致的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周期和成本。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及改善方法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及改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63a3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6.png)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及改善方法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及改善方法如下:1. 运输浪费:表现包括人员走动过多、需要专门运输来实现工序间的衔接、过多的运输。
原因可能包括低效的车间布局、过于庞大的设备、不流畅的生产等。
对此,应杜绝孤岛式生产,合理紧凑安排工序,让作业流动起来,形成节拍,从而无需过多运输。
2. 动作浪费:表现如作业动作不连贯、幅度过大、转身角度大、弯腰、动作重复或多余等。
这会对生产效率、质量以及人员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应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合理运用工业工程手法来进行作业台布局优化以及作业动作标准化。
3. 加工浪费:表现如加工余量过大、无谓的加工精度、多余的产品功能、重复检验包装等。
原因可能是自以为是的作业,而不是以客户价值为导向。
应对现有工序进行审视,用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方法,同时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优化作业标准以及工序间的衔接。
4. 不良浪费:表现如生产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原因包括人工操作不当、工艺设置不当、材料使用不当、质量标准不清等。
应确保作业指导以及检验标准符合产品特性以及客户需求,通过首样检验、巡检、自检互检方式第一时间发现不良,制定极限样品以及将检验标准可视化,适度运用防呆法进行防错设置。
5. 等待浪费:表现如人员(以及设备)在等待,或者有时忙、有时闲的不均衡现象。
原因如生产线品种切换、工作量少、时常缺料、设备闲置等。
应实施生产均衡化,快速换模技术的运用,全员生产性防护,多技能工,消除不良浪费,提升供应商水准。
6. 过量生产:这是常被视为最大的浪费。
其结果导致库存、资金的占用以及潜在的报废风险。
应形成一个流、节拍化生产。
“一个流生产”是指从毛坯投入成品产出的整个制造加工过程,零件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的状态。
每道工序加工完一个制件后立即流到下一工序;工序间的在制品数量不超过前工序的装夹数量。
零件的运动不间断、不超越、不落地。
只有合格的产品才允许往下一道工序流。
节拍化生产要求是需求节拍与生产节拍平衡。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598f25283169a4517723a3d6.png)
一、精确的确定产品的价值
• 产品的价值通常由功效和价格等组成。功 产品的价值通常由功效和价格等组成。 效又可分为功能和质量, 效又可分为功能和质量,功能可进一步细 分为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 分为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产品的价值构 成如下图所示: 成如下图所示:
产 品 价 值
1、产品的价值是由顾客定义 产品的价值构成中,如果产品的价格过高, 产品的价值构成中,如果产品的价格过高,超 过顾客的承受能力, 过顾客的承受能力,尽管产品的功效能够满足顾客 的要求,但是这样的产品经常会被顾客舍弃。 的要求,但是这样的产品经常会被顾客舍弃。 GE总裁杰克 总裁杰克·韦尔奇先生在他的自传中曾经写 前GE总裁杰克 韦尔奇先生在他的自传中曾经写 GE公司曾经开发出一种电灯泡 公司曾经开发出一种电灯泡, 道,GE公司曾经开发出一种电灯泡,这种电灯泡虽 然寿命较一般的电灯泡长很多, 然寿命较一般的电灯泡长很多,但是价格是市场上 一般灯泡的几倍,最终没能获得较好的市场表现。 一般灯泡的几倍,最终没能获得较好的市场表现。 产品价值的其他构成部分中的辅助功能, 产品价值的其他构成部分中的辅助功能,虽然 也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但一般不会成为顾客购买 也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产品的真正动机之所在,如装饰, 产品的真正动机之所在,如装饰,对于整个产品来 言仅仅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买椟还珠” 言仅仅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买椟还珠”只是 个例。正确认识产品价值的各组成部分, 个例。正确认识产品价值的各组成部分,可以对顾 客的产品开发、成本控制等起到重大的作用。 客的产品开发、成本控制等起到重大的作用。
精益生产五大基本原则 和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方式是继单件生产方式和大 量生产方式之后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诞生 的全新生产方式。 的全新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与传统的 生产方式相比,具有非常卓越的模式, 生产方式相比,具有非常卓越的模式,是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工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 革。同时精益生产的思想又被广泛的应用 于传统制造业之外的行业,如服务业、 于传统制造业之外的行业,如服务业、物 流运输业、饮食业等,并且推行十分成功。 流运输业、饮食业等,并且推行十分成功。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321946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1.png)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引言精益生产是一种以高效运作为目标的生产管理理念,来源于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
通过消除浪费、提高价值流动和优化生产流程,精益生产旨在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和快速交付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精益生产理念。
一、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1. 定义价值精益生产的第一个原则是明确和定义价值。
这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应该明确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描述。
通过定义价值,生产过程可以更加关注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 价值流图精益生产的第二个原则是创建价值流图。
价值流图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找出其中的浪费和瓶颈。
通过绘制价值流图,企业可以识别出浪费的环节,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 流程化精益生产的第三个原则是实现流程化。
流程化是为了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通过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可以减少变异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拉动生产精益生产的第四个原则是拉动生产。
拉动生产是指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来调整生产速度和生产数量。
相对于推动生产,拉动生产可以减少库存和减少浪费,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和交付效率的提高。
5. 持续改进精益生产的第五个原则是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一种不断寻求优化的精神。
通过不断地改进流程、提升质量和降低成本,企业可以不断提高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七大浪费精益生产理念中,七大浪费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
下面将对七大浪费进行详细介绍:1. 过度生产过度生产是指生产超出实际需求的产品数量。
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造成库存积压,增加了资金和仓储成本,并且可能导致产品报废和降低产品价值。
2. 无用的运输无用的运输是指在生产流程中不必要的物料运输和搬运。
这种浪费会增加生产时间和成本,并且容易导致物料损坏和浪费。
3. 库存积压库存积压是指存储在生产过程中的未完成产品或物料的过多积累。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与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与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50e468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4.png)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与七大浪费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技术和方法,旨在通过最小化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持续改进。
它包括五大原则和七大浪费,下面将分别介绍。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是:1. 建立价值:了解客户需求,仅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无用的产品。
2. 建立价值流:分析价值流程,消除不必要的步骤和操作,确保产品或服务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3. 实现流程流畅:通过减少排队、延迟和等待时间来优化生产过程,确保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4. 追求完美:不断追求高质量和卓越,通过标准化工作和持续改进来达到完美。
5. 尊重员工:尊重和信任员工,让员工参与决策和持续改进过程,以提高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精益生产还强调七大浪费的避免,这些浪费包括:1. 运输浪费:指的是产品或材料的不必要移动,如多次搬动或长距离搬运。
2. 库存浪费:指的是过多的库存,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浪费了存储空间和资金。
3. 过程浪费:指的是不必要的步骤、操作或暂停,导致生产过程低效。
4. 等待浪费:指的是工人、设备或信息的等待时间,导致生产延迟和资源浪费。
5. 过度加工浪费:指的是超出客户需求的过度处理和加工,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6. 缺陷浪费:指的是产品或服务的缺陷造成的修复、返工或废弃,浪费了资源和人力。
7. 运动浪费:指的是工人的不必要移动、伸展或追踪物品,增加了工作的困难和耗时。
通过遵循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和避免七大浪费,企业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改进和创新。
这将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精益生产是一种全面优化企业运作流程的管理方法。
它的目标是通过最大限度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追求卓越,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
以下将详细介绍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以及七大浪费。
1. 建立价值这一原则强调企业应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满足其期望。
精益生产中的八大浪费和五大原则
![精益生产中的八大浪费和五大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c32ac8550e2524de5187e8e.png)
精益生产中的八大浪费和五大原则2014-7-31 16:13:05 互联网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的浪费现象,这些浪费严重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丰田公司对这些浪费定义为精益生产中的八大浪费。
分别是:1、生产过剩。
过早或过多地生产出产品,这通常会造成其他的浪费,例如人员过多、因存货过多而导致储存与输送成本。
存货可能指的是实物存货,或是排队等候的大批信息。
2、在现场等候的时间。
员工只是在一旁监视自动化机器,还是必须站在一旁等候下一个处理步骤、工具、供应、零部件等,或是因为存货用完、整批处理延迟、机器设备停工、生产力停滞不前等因素造成员工暂时没有工作可做。
3、不必要的运输。
在流程中把在制品从一地搬运到另一地(即便只是短距离);或是必须进出仓库或在流程之间搬运原材料、零部件或最终成品。
4、过度处理或不正确的处理。
采取不必要的步骤以处理零部件;因为工具与产品设计不良,导致不必要的动作及产生瑕疵而造成缺乏效率的处理;当产品超出必要的质量时,也会造成浪费。
有时,必须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以填补多出的时间,避免无所事事地等候。
5、存货过剩。
过多的原材料、在制品或者最终的成品,导致较长的提前期,堆积过时品、毁损品、较高的运输与储存成本及延迟。
此外,过多的存货还造成其他的隐性问题,例如生产不均衡、供应者延迟递送、瑕疵品、机器设备停工、拉长准备期等。
6、不必要的移动搬运。
员工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做一些不必要、不能创造价值的动作,例如寻找、前往取得或堆放零部件和工具等等。
此外,走动也是浪费。
7、瑕疵。
生产出瑕疵品或必须修改的东西。
修理或重做、报废、更换、检验等都代表浪费的处理、时间和精力。
8、未被使用的员工创造力。
由于未使员工参与未能倾听员工意见而造成未能善用员工的时间、构想、技能,从而使员工失去改进和学习的机会。
精益生产的五个原则:1、价值观:精益生产认为产品的价值需由最终的用户来确定,价值只有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才有存在的意义。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与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与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b8596203fc4ffe473368ab4a.png)
2、产品的价值是生产者创造的 产品的价值是由顾客定义的,但是由生产者 创造的。来自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大多数企业的 高层管理者通常持有此种想法,认为产品的价值 是生产者创造的,生产者的劳动是产品价值形成 的原因,也是生产者之存在的理由,所以他们热 衷于提高他们产品的性能和生产工艺的水平,然 后向他们的顾客去介绍和推销自己的产品,虽然 他们的产品功能在用户看来并不实用。生产者创 造了产品的价值,但并不是定义了产品的价值, 德国企业的这种想法是供小于求、以产定销时代 的缩影。 因此,精益思想从一种自觉的尝试开始,通 过与用户的对话,为具有特定功能以特定价格提 供的产品精确定义价值;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精益生产的第一步。
当员工开始从产品开发接单和生产流动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能够看到顾客满意时传统管理中大部分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也就不必要以上是精益生产方式的五大基本原则此五项原则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即后一原则必须依业没有全面深入掌握此五项原则对精益生产方式的追求和推行只能是形式上的貌合至于精神早已经离开不合格品干扰了生产活动也耗费昂贵的重修费用
运 输
加 工
制造周期 交付周期
精益生产方式依存于五大基本原则: • 价值 • 价值流 • 价值流动 • 需求拉动 • 尽善尽美
一、精确的确定产品的价值
• 产品的价值通常由功效和价格等组成。功 效又可分为功能和质量,功能可进一步细 分为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产品的价值构 成如下图所示:
产 品 价 值
二、识别价值流
价值流是使一个特定产品通过任何一项 商务活动的三项关键性管理任务时所必须的 一组特定活动。此三项关键性管理任务为: 1、从接受订单到执行生产计划发货的信息 流; 2、从原材料到转化为产成品的物流; 3、从概念到正式发布的产品设计流程。 这是精益生产的第二大步。
精益生产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d2b88c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1.png)
1.直接的财务问题。说明库存和在制品增加,资金周转率低,制造时间变长,资金和利息被占用, 会造成库存空间的浪费,这在现金流量表中是很明显的。
2.产生次要问题。搬运和堆积会产生废物;先进先出的工作造成困难;产品积压导致不良品的发生, 物流阻断过程时间变长,现场工作空间变小,存在滞留仓库的风险和不良品的风险。
1. 优化工艺流程,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的瓶颈和不必要的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 采用更高效的加工方法和设备,减少加工时间和工序。 2. 减少调整时间,通过标准化作业、快速换模等技术手段,减少设备调整和准备时间,提高设备的 利用率。 3. 提高加工精度,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废品和返工,降低加工成本。 4. 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 降低加工误差和浪费。 5. 加强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质 量符合标准,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加工浪费。 6. 培训员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加工工艺和操 作方法,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浪费。 7.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
5.建立持续改进文化
建立持续改进文化是实现精益生产的关键之一。通过建立持续改进文化,可以使员工充分认识到 浪费的危害和价值,从而积极参与到消除浪费的行动中来。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交流和 分享经验,以提高员工对精益生产的认识和实践水平。
(三)不良品的浪费
(1)不良品浪费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2)成本增加:不良品的产生会增加原材料、人力、设备等资源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的 增加。 (3)产能降低:不良品的产生会导致生产线停机、返工时间增加,进而降低了企业的产能。 (4)产品质量下降:不良品的产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顾客满意度下降:不良品的产生会导致交货延迟、产品质量问题等,降低了顾客的满 意度。
精益生产五大基本原则和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五大基本原则和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807a78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4.png)
精益生产五大基本原则和七大浪费精益生产的概念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和提高价值创造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它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系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消除浪费,实现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生产过程。
它注重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提供最高质量、最短交货时间和最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在精益生产中,有五个基本原则和七大浪费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概念。
精益生产的五大基本原则1.价值识别(Value Identification):确定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将所有的活动和过程与此价值进行比较。
2.价值流分析(Value Stream Analysis):分析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交付给客户的整个价值链,识别其中的浪费和无效步骤。
3.流程改进(Flow Optimization):通过重组和优化流程,消除浪费并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或服务能够按照客户需求快速流动。
4.拉动生产(Pull Production):根据客户需求来驱动生产,只在实际需要时才生产产品,减少库存和过剩生产带来的浪费。
5.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不断地寻找改进的机会和方法,通过学习和分享经验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七大浪费在精益生产中,有七大浪费是需要避免的。
这些浪费包括:1.过度生产(Overproduction):生产超过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提供超过客户需求的服务,导致资源的浪费。
2.在等待中浪费(Waiting):生产中存在的停顿和等待时间,包括机器停机、员工等待原材料等情况。
3.运输浪费(Transportation):不必要的物料和产品搬运活动,增加了时间和资源成本。
4.过度加工(Over-processing):超出产品或服务所需的加工步骤,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5.库存浪费(Inventory):过多的库存,占用了空间并增加了资金成本。
6.动作浪费(Motion):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必要移动和低效动作,增加了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精益生产五大基本原则和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五大基本原则和七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f55e69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a.png)
精益生产五大基本原则和七大浪费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理念,旨在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它有五个基本原则,即价值、价值流、流程、拉动和追求卓越。
第一个原则是价值,它强调要明确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价值。
只有为顾客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二个原则是价值流,它指的是要识别和理解产品或服务从原料采购到最终交付给顾客的整个流程。
这有助于消除冗余和非价值增加的环节,实现生产过程的流畅化。
第三个原则是流程,它强调要优化生产流程,确保每个工序都能够高效地完成,并且不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进行。
通过减少停滞和拖延,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和快速响应顾客需求。
第四个原则是拉动,它指的是按需生产,即根据订单需求决定生产数量和时间。
这有助于避免库存积压和过度生产,减少资金占用和资源浪费。
最后一个原则是追求卓越,这意味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不断寻求更高的质量、效率和满意度。
企业应当培养员工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
此外,精益生产还强调通过减少浪费来提高效率。
七大浪费包括:1. 过度生产:生产过多的产品,导致库存积压和资金浪费。
2. 库存过多:过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库存,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和资金。
3. 缺陷品: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返工或报废,浪费了时间和资源。
4. 运输等待:物料或产品在生产流程中长时间等待,导致时间浪费和效率降低。
5. 不必要的运动:工人不必要的移动、寻找工具或材料等,浪费了时间和能源。
6. 过度加工:对产品进行不必要的加工,增加了成本和时间。
7. 等待:等待前一环节工序完成,浪费了时间和效率。
通过遵循精益生产的五大基本原则和减少七大浪费,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增强竞争力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作为一种高效的生产管理方法,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精益生产管理3大特征,5大步骤、7大浪费
![精益生产管理3大特征,5大步骤、7大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a35089fea8956bec0875e363.png)
精益生产管理3大特征,5大步骤、7大浪费
一、精益生产管理3大特征:
这3个特征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精益生产管理的内涵,也对如何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拉动式生产
2、消除浪费
3、自働化
二、精益生产管理5个步骤:
我们要如何以精益五步骤落地精益生产管理呢?彻底杜绝浪费,以最小缓冲成本,根据系统状态投料,限制在制品数量,由客户拉动价值,畅流价值流,交付价值。
1、定义/识别价值
2、识别价值流
3、流动
4、拉动
5、尽善尽美
三、精益生产管理7大浪费:
七大浪费的总结,可以让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快速消除生产现场的浪费,从而让生产过程更加有价值、更加顺畅:
1、搬运的浪费
2、动作的浪费
3、加工的浪费
4、不良的浪费
5、等待的浪费
6、制造过多的浪费
7、库存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 输
加 工
制造周期 交付周期
精益生产方式依存于五大基本原则: • 价值 • 价值流 • 价值流动 • 需求拉动 • 尽善尽美
一、精确的确定产品的价值
• 产品的价值通常由功效和价格等组成。功 效又可分为功能和质量,功能可进一步细 分为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产品的价值构 成如下图所示:
产 品 价 值
价值流分析 以单个产品为例,进行价值流的分析, 我们可以分为三步: 一、了解当前工艺流程是怎么运作的; 二、设计一个精益价值流; 三、制定未来状态的实施计划。 企业内进行价值流分析,在实施未来 状态的计划时通常需要企业的许多部门的 协作,甚至需要供方的配合,一起联合检 验每一个创造价值的步骤,并且持续到产 品的最后。
二、识别价值流
价值流是使一个特定产品通过任何一项 商务活动的三项关键性管理任务时所必须的 一组特定活动。此三项关键性管理任务为: 1、从接受订单到执行生产计划发货的信息 流; 2、从原材料到转化为产成品的物流; 3、从概念到正式发布的产品设计流程。 这是精益生产的第二大步。
识别是否增值的活动 活动可以分为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明确的创造价值的活动; 第二类:不创造价值但是在现阶段不可 避免的活动,通常称之为一型浪费; 第三种:不创造价值,可立即去除的活 动,通常称之为二型浪费。 如果按照是否增值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 产品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我们习以 为常的方式存在着太多的浪费,这些浪费 使得企业在满足用户的要求方面总是力不 从心。
供应商经常抱怨与顾客交易时,有太多 的文书及设计变更的工作。就广义而言,此 两种问题也是浪费。减少官僚作风、作业流 线化、剔除不必要的流程及加速决策制订时 间,是可以剔除文书作业的浪费。过多的设 计变更,产生重修的浪费。如果人员第一次 就把工作做对—假如他们对顾客、供应商及 自己的现场有较佳的了解,就可以消除设计 变更的浪费。改善可以有效地实用于工程项 目上,就如同在现场的工作改善一样。
不幸的是,我们都知道管理人员若没 有“足够的库存”,夜晚就难以入眠。存 货有时被比作为隐藏问题的水库。当库存 的水位高涨时,管理者就感受不到问题的 严重性,像质量的问题、机器故障、及员 工缺勤,也因此而失去了改善的机会。 存货水位降低时,有助于发掘需要关 注的地方,以及迫使要去面对处理的问题。 此即是及时生产体系所追求的目标:当存 货的水位持续下降至“一个流”的生产线 时,“改善”就成为每日必行的活动。
2、产品的价值是生产者创造的 产品的价值是由顾客定义的,但是由生产者 创造的。来自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大多数企业的 高层管理者通常持有此种想法,认为产品的价值 是生产者创造的,生产者的劳动是产品价值形成 的原因,也是生产者之存在的理由,所以他们热 衷于提高他们产品的性能和生产工艺的水平,然 后向他们的顾客去介绍和推销自己的产品,虽然 他们的产品功能在用户看来并不实用。生产者创 造了产品的价值,但并不是定义了产品的价值, 德国企业的这种想法是供小于求、以产定销时代 的缩影。 因此,精益思想从一种自觉的尝试开始,通 过与用户的对话,为具有特定功能以特定价格提 供的产品精确定义价值;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精益生产的第一步。
四、顾客拉动
从“部门”和“批量”转化到“生产 团队”和“流动”,可见的效果是: 从概念投产、销售到送货以及原材料 到用户所需的时间大大的减少了,可能提 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引进了流动以后,需 要几年才能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几个月内 就可以完成;需要若干天才能办完的订货 手续,几小时就可以办完。而且精益系统 现在可以使正在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任意 组合,所以变了的需求可以及时得到满足。
过量生产产生的浪费,是生产线督导 人员的心理作用造成的,他担心机器会出 故障、不合格品会产生,以及员工会缺席, 而被迫生产比需要数更多的产品,以策安 全。此种形式的浪费,是由于提早生产造 成的,尤其是对昂贵的机器,为了有效地 运用而生产超过需要的数量。
然而,在及时生产体系里,提早生产 被视为比延后生产更不好。生产过多产生 巨大的浪费:提早耗用原材料、浪费人力 及设施、增加了机器负荷、增加利息负担 及额外的空间以储存多余的存货,及增加 搬运和管理成本。在所有的浪费中,制造 过多是最严重的浪费,它带给人们一个安 心的错觉,掩盖了各种问题,以及隐藏了 现场中可供改善的线索。要把制造过多当 做犯罪看待。
任何人体的动作,若是没有直接产生附加价 值,就是没有生产力。例如,人在走路时,他并 没有增加价值。特别是,如提起或持着一个重物, 需用到作业员身体一部分的特别体力的动作,应 予以避免。这不只是因为工作困难,也是因为这 代表着浪费。可以借由工作地点的重新安排,来 剔除作业员手持重物走路的动作,仅花了数秒而 已。其余的动作代表着没有附加价值,例如拿起 或放下工作物。经常可看到同一件工作物,先由 右手拿起然后再由左手持着。举例来说,操作缝 衣机的作业员,先从供料箱中拿出几块衣料,然 后放在机器上,最后才取一件衣料放进缝衣机缝 制,这就是动作的浪费。供料箱应重新摆置,使 作业员能拿起一块衣料,直接放进缝衣机缝制。 要认定动作的浪费,需详细观察作业员手脚使用 的方式。然后,必须重新安排物料放置的方式以 及开发适当的工具及夹具。
1、产品的价值是由顾客定义 产品的价值构成中,如果产品的价格过高,超 过顾客的承受能力,尽管产品的功效能够满足顾客 的要求,但是这样的产品经常会被顾客舍弃。 前GE总裁杰克· 韦尔奇先生在他的自传中曾经写 道,GE公司曾经开发出一种电灯泡,这种电灯泡虽 然寿命较一般的电灯泡长很多,但是价格是市场上 一般灯泡的几倍,最终没能获得较好的市场表现。 产品价值的其他构成部分中的辅助功能,虽然 也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但一般不会成为顾客购买 产品的真正动机之所在,如装饰,对于整个产品来 言仅仅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买椟还珠”只是 个例。正确认识产品价值的各组成部分,可以对顾 客的产品开发、成本控制等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价值流 价值流为精益生产中最精彩的部分。经过第 二步的价值流分析,对于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 活动和一型浪费活动应策划使其流动起来。 传统的观点认为应该将各种活动按类型分组 而利于管理,比如在生产现场将所有的车床布置 在一起,将所有的刨床布置在一起,从事相同工 作的人形成一个班组,如车床班、刨床组。这种 观点在传统的职能制组织结构下表现为分工明确 的几个部门:财务部、设计部、采购部、检验部 等。
福特将轿车总装生产转变为连续流动 生产,使福特的T型车的总装工作量减少了 90%,同样,将产品从接到订单到发货中 的活动按照流水线的原理设计也将大大提 高效率,保证按期向顾客交货。
精益生产方式的价值流动原则要求企 业重新定义职能、部门和企业的作用,使 他们能对创造价值做出积极的贡献;说明 价值流上每一点的员工的真正需要,因此, 使价值流动起来才真正符合员工的利益。 这不仅要求为每种产品建立精益企业,还 应该重新思考传统的企业、职能、职业, 重新考虑精益战略的发展。
成品、半成品、零件及物料的存货, 是不会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反而增加了 营运的成本;因为占用了空间,需要额外 的机器及设施,例如:仓库、堆高机以及 电脑自动搬运系统。此处,仓库又需要额 外的人员来操作及管理。 多余的库存品又积满灰尘,是没有附 加价值的,其质量随着时间而腐化。更糟 的是,会因遭逢火灾或其他灾难而化为灰 烬。如果没有存货的浪费,就可以避免许 多浪费。存货是由生产过多所造成的。如 果说制造过多是罪恶的话,那么存货就要 视为被击毙的个人。
五、尽善尽美 当企业精确的定义产品的价值,识别 出整个价值路,并且使创造产品价值的活 动连续流动起来,并且让顾客从企业的拉 动价值开始时,奇迹就出现了。具体表现 为,当企业为真正满足用户的要求并且全 心全力的为之努力,付出时间、资金、场 地、成本和错误时,尽善尽美的原则就不 是那么虚无缥缈了。
为什么如此呢?企业满足上述四个原则后,愈 想真正的满足用户的要求,让价值流动的更快一些, 就越能暴露出价值流过程中的瓶颈和障碍,企业就 会不断的改善这些瓶颈,去除障碍,满足用户的要 求。 追求尽善尽美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就是透明度。 在精益系统中的每个人,从分包商、组装厂、批发 商、用户到员工,都可以看到所有的事情,因而易 于发现创造价值的较好方法。而且,员工做出的改 进几乎立刻就可以得到积极的反馈。这正是精益工 作的关键特征,也是不断努力寻求改进的强有力促 动。当员工开始从产品开发、接单和生产流动中能 够得到及时的反馈,能够看到顾客满意时,传统管 理中大部分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也就不必要 了。
以上是精益生 产方式的五大基本 原则,此五项原则 是环环相扣的关系, 即后一原则必须依 存于前一原则;企 业没有全面深入掌 握此五项原则,对 精益生产方式的追 求和推行只能是形 式上的貌合,至于 精神,早已经离开 了。
不合格品干扰了生产活动,也耗费昂 贵的重修费用。不合格品通常被丢掉,是 资源及设备的最大浪费。在今日大量生产 的环境中,一部出差错的高速度性能自动 机器在问题被发现之前,就已吐出了巨量 的不合格品了。不合格品有时也可能伤害 了昂贵的机器设备。因此必须指派人员站 在一旁监视这种高速度的机器,一看到不 正常的情况时,立即停止机器。为了拥有 一部高速度的机器,就必须指定专人为其 服务。像这样的设计,至少应装设有不合 格品一旦产生时,就能立即停止下来的机 构。
精益生产: 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 动,来达到降低成本程
企业的生产流程包括:订单处理、物料计划、采购下单、 供应商备料、运输、来料检验、存储、搬运、加工、检验 和返工、过程等待、成品库存、发运、货款回收等环节
订 单 处 理 采 购 下 单 供 应 商 备 料 来 料 检 验 原 料 存 储 搬 运 和 等 待 检 验 及 返 工 成 品 存 储 成 品 发 运 货 款 回 收
有时不适当的科技或设计,会衍生加 工工作本身的浪费。机器加工作行程过长 或过份加工、冲床没有生产力的冲击时, 以及去毛边的动作,都是加工浪费的例子, 这都可以避免的。在每一道加工步骤时, 我们将价值加入被加工的工作物或信息, 然后送至下一个流程。在此,加工是指在 调制一个工作物或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