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比较
保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来源于保险理赔的不确定性 1.极强的偶然性(雪灾、地震、暴雨、台风) 2.与保险资金的运用密切相关 3.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4.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2.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方法
指标体系分析法 缺口分析法 期限结构分析法 市场信息指标
衡量流动性风险的缺口分析法
流动性缺口(liquidity gap):组合资产-组合负债 动态衡量流动性风险的方法 正缺口;流动性不足,存在流动性风险 负缺口;流动性过剩,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1.静态缺口(static gap):产生于当前的资产和负债 2.动态缺口(dynamic gap):随时间的变化,新资产和新负债之 间的差额 3.边际缺口(marginal gap):一段时间内,资产的变化值和负债 的变化值之间的差额 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 1.资产余额和负债余额不匹配 2.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时间不一致,变化速度不一致,变动量不一致
衡量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比率指标
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流动性资产/总资产 该比率越大,流动性越强,流动性风险越小
衡量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比率指标
流动性资产与易变性负债的比率: 流动性资产/易变性负债 比率越大,流动性越强,反之反是 易变性负债的稳定性较差
衡量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比率指标
存款变动额与存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该比率越大,流动性风险越大
衡量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比率指标
流动性资产和可用头寸与未履约贷款承诺 的比率 该比率越大,流动性越强;反之反是
衡量流动性风险的财务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标
美联储的10个流动性指标: 1.现金头寸:(现金+同业存放)/资产总额。指标值越大,流动性越强 2.流动性证券:政府证券/资产总额。指标值越大,流动性越强 3.净联邦基金头寸:(售出的联邦基金—购入的联邦基金)/资产总额。 指标值越大,流动性越强 4.能力比率:(净贷款+租赁)/资产总额。指标值越小,流动性越强 5.担保证券比率:担保证券/所持证券总额。指标越大,流动性越强 6.热钱比率:货币市场资产/货币市场证券。指标值越大,流动性越强 7.短期投资比率:短期投资/敏感性负债。指标值越大,流动性越强 8.中介存款比率:中介存款/总存款。指标值越小,流动性越强 9.核心存款比率:核心存款/总资产。指标值越大,流动性越强 10.存款构成比率: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指标值越小,流动性越强
流动性风险管理知识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第9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概述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的衡量 第三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 第四节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方法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概述
一、流动性概念 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 三、流动性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银行保持适当流动性的职能
200 -200 -300 100 200
4 650
400
250 -50 -100 50 250
5 500
350
150 -150 -50 -100 150
6 300
100
200 -200 -250
50 200
(二)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既可以是现金资产与银行总 资产的比率,也可以是现金资产与银 行存款的比率。
二、衡量流动性风险的市场信息指标
公众信心 银行发行存款证或其他借款风险加价的高低 资产出售的损失 满足资信好的客户资金需求的能力 与央行融资关系 贴现与再贴现 信用评级 中间业务
第三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The Asset Management) 二、负债管理理论(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四、资产负债表内外统一管理理论(In Balance-Sheet and Off Balance-Sheet Management)
为安。
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会造成银行的 清偿问题。商业银行流动性表现在两个方 面,其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主要指银行资 产在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 力,资产变现能力越强,所付成本越低, 则流动性越强;其二是负债的流动性,指 银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 力,筹资的能力越强,所付的成本越低, 流动性越强。银行的流动性一旦出现不确 定性,则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元史·张桢传》就金融机构而言,所谓流动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拥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或者能以合理的成本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
这里的流动性概念涉及三个要素:即资金数量、成本和时间。
金融机构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意义重大:可以保证其债权人得到偿付;可以兑现对客户的贷款承诺;可以及时把握任何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推而及之,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应付客户兑现的要求,或者不能以合理的成本筹集到所需的资金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它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形成了期限敞口。
流动性风险成因一般认为,金融机构产生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是信用风险、利率变动以及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往往是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的诱因。
由于借款人经营不善,导致信用风险,形成贷款坏账,使银行盈利下滑。
为了应付客户提现,银行不得不通过低价变卖资产,以解燃眉之急,最终甚至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
2.利率变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头寸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很高,当利率上升时,客户就会提出现金,转向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或者推迟新贷款的申请,加速使用成本较低的信用额度。
所以,利率变动对客户的存款需求和贷款需求都会产生影响。
3.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商业银行的核心技能是期限的转换,即将短期负债转换成长期的盈利资产。
这种存短贷长的行为,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换句话说,就是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与由负债产生的现金流出不吻合,从而导致银行用于应急的资金来源不够充足。
流动性风险度量度量流动性风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简单比例法;另一种是动态衡量法。
一简单比例法简单比例法侧重于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项目及各项目之间联系所产生的财务比率,具有静态特征。
相关的财务比率有:1.资产流动性比率资产流动性是指一项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
资产流动性比率通常表示为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1-流动性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1流动性风险管理1. 引言2. 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金无法按时流入或流出,导致企业无法满足短期债务偿还或应急资金需求的风险。
它可能产生于多个方面,包括市场流动性风险、资产负债表流动性风险、债务流动性风险等。
对于企业而言,流动性风险管理是确保企业能够持续运营和发展的关键。
3. 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3.1 流动性风险评估流动性风险评估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对企业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流动性风险的程度。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现金流量分析、债务偿还能力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指标和方法。
3.2 流动性风险监控流动性风险监控是指定期对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确保企业及时了解流动性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和应对。
监控包括监测资金流入流出情况、资金占用和可用性情况等。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监控机制,并定期进行报告和分析。
3.3 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当企业面临流动性风险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解决。
对于短期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调整资金运作方式、加大贷款额度等方式来解决。
而对于长期流动性风险,企业可以考虑增加资本金、进行资产处置等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
企业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并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
4.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4.1 分散风险企业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应注意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领域和产品上,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特定领域或产品。
分散风险可以减少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性。
4.2 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团队企业应建立一支专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团队,该团队应具备风险管理和金融知识,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流动性风险事件。
流动性风险管理团队应与公司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4.3 定期风险评估和回顾企业应定期进行流动性风险评估,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
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或机构在面临现金不足或资产无法变现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履行付款义务或满足资本市场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所引发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企业或机构的关键任务之一,尤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到一个机构的资金筹集能力、现金流预测与监控、债务与还款能力以及应急计划的制定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管理需要机构在平时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可能的危机情况。
为了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机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预测与监控现金流:机构应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预测和监控。
这可以帮助机构及时发现现金流不足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机构应努力开拓各种不同的资金筹集渠道,以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
这样,即使某个渠道出现问题,机构仍能够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3. 灵活的资产配置:机构可以通过灵活地配置资产,将一部分资产转换为现金,以提高流动性。
这包括对市场上的资产进行适时变现或交易。
4. 建立应急计划:机构应制定并实施应急计划,以应对可能的流动性危机。
这包括预先确定应对策略、设立应急基金等。
5. 合理管理债务:机构应合理管理债务,确保及时偿还借款。
这可以减少金融机构因为无法履行债务而造成的流动性风险。
总之,流动性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或机构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预测和监控现金流、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灵活的资产配置、建立应急计划和合理管理债务等策略,机构可以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确保资金的稳定和流动性的充裕。
这些策略需要机构在平时就做好准备工作,并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为了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企业或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和策略。
首先,机构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明确责任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这意味着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到组织的整体风险管理活动当中,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与其他风险管理活动相结合。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企业面临的资金流动性不足或无法及时兑付债务的风险。
为了管理流动性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流动性压力测试:通过对金融机构或企业的流动性状况进行压力测试,模拟不同的市场情景,评估在压力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2. 流动性缓冲区管理:建立一定规模的流动性缓冲区,以应对突发的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缓冲区可以包括现金、政府债券、可变现证券等高流动性的资产。
3. 多元化资金来源:确保金融机构或企业不依赖于单一的资金来源,并保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如通过发行债券、股票或者吸收存款等方式增加资金的多样性。
4. 流动性管理政策:建立流动性管理政策,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策略和限制。
包括设定流动性监测指标、控制流动性风险暴露度等。
5. 短期融资管理:管理和控制短期融资筹集的规模和成本。
可以通过灵活运用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工具等方式来满足临时的流动性需求。
6. 流动性监测和报告:建立有效的流动性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金融机构或企业的流动性状况。
可以通过流动性指标、流动性报告等方式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监测和报告。
7. 紧急流动性机制:建立应急流动性机制,以应对突发的流动性危机。
包括建立紧急借贷设施、参与流动性支持方案等措施。
在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金融机构或企业的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确保流动性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 资产负债损失,导致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下降或资本充足 率下降 • 信誉受损,导致融资成本上升或融资渠道受限 • 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破产或重组,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02
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
流动性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流动性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
• 通过衡量金融机构在特定时间段内,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出售资产或获得资金的能力,评估 其流动性风险水平。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与工具的评估:
• 评估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如降低流动性风险水平、提高流动性风险抵御能力等 • 评估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的效果,如提高资产变现能力、降低融资成本等 • 评估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与工具的成本效益,如实施成本、潜在收益等
金04融市场中的流动性风险
管理实践
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
• 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债务违约或资金链断裂 • 资产变现困难,导致资产损失或资金紧张 • 融资成本上升,导致财务负担加重或盈利能力下降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与机构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市场波动加剧,导致资产价格波动加大 • 信用收缩,导致金融市场整体资金供应减少 • 金融市场稳定性下降,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01动性风险的基本概念与
重要性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及成因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参与者由于无法及时获得 充足的资金或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出售资产,导 致资金链断裂或无法履行到期支付义务的风险。
• 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资产难以迅速 变现 • 融资渠道受限,无法及时获得充足的 资金 •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 暴露
流动性风险管理(精选5篇)
流动性风险管理(精选5篇)流动性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构建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方法》依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中外资银行监管要求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旨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流动性风险监管本领,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
依照定性与定量监管要求相结合的思路,《方法》对我国分散在不同法规制度中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定性和定量要求进行了梳理、整合。
一方面,充实完善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定性要求,以更好地引导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另一方面,在引入《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新指标的同时,对现行的流动性风险指标进行梳理,将其区分为合规性的监管指标和用于分析、评估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工具。
依照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视角相结合的思路,《方法》在连续强调单体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同时,引入宏观审慎视角,要求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紧密跟踪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更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监测分析市场整体流动性情形,并在压力测试中充足考虑市场流动性情形发生重点不利变更等因素,以尽早发觉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本钱提高等迹象,适时实行应对措施。
另外,依照逆周期监管理念,为了防止在实际显现压力情形时,实施监管标准、实行监管措施可能对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流动性压力,甚至对实体经济运行造成负面影响,《方法》参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规定,允许银行在压力情况下,可以动用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流动性需求,即允许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短时间降至最低监管标准以下,以便银行有适当的时间实行措施恢复流动性水平。
这也体现了要求银行持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的初衷。
依照中外资银行监管要求相结合的思路,《方法》统一了对中外资银行具有共性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建立起覆盖中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完整制度框架,同时也针对外资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特别性做出了相关规定。
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一、前言流动性是指金融机构在支付短期债务和应对持有头寸需求的能力。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支付短期债务和满足持有头寸需求时,由于无法及时有效融资或变现,而导致损失或风险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为规避流动性风险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手段。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1. 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是指金融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活动所处的环境、目标和原则进行了规范和概述。
在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时,金融机构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业务范围、资产结构等因素,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进行规范。
基于这些考虑,金融机构可以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并将其上升到全公司管理层面进行审议和批准。
2.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是指金融机构为规范流动性风险管理活动所制定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定。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包括流动性风险的认识与评估、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流动性风险量化与控制、流动性风险监控和报告等内容。
金融机构应该依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特点,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并将其纳入公司制度建设,并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
3. 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指金融机构为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活动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和岗位。
一般来说,流动性风险管理机构包括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和各营业网点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岗位。
在组织架构中,应该明晰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各级管理者之间的协作机制和监督责任。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该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机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并建立健全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以促进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 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是指金融机构为规范流动性风险管理活动所设计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
5 流动性风险的度量与管理
市商设定了买卖报价价差。
➢ 信息模型:解释信息不对称成本的理论( Grossman & Stiglitz 1980)
市场上存在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知情交易者比非知情 交易者拥有更多的信息;
知情交易者从他们的信息中获益,非知情交易者却受到损失;
非知情交易者知道知情交易者的存在,但是不知道他们所知道 的确切信息;
导致金融资产流动性差的原因既可能是金融资产本身的 因素,也可能是市场流动性因素。 2、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通常具有负债经营的特点。当 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储备来随时应付到期负债的支付 时,就会导致出现信誉丧失或挤兑风潮的可能,被称为金融 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资产的流动性指标
2)负债的流动性指标
1)资产的流动性指标 A. 现金状况比率
现金状况比率= 现金资产 总资产
现金资产:以银行为例,包括现金、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应收现金、同业存放和托收资金等。
该比率越高,意味着金融机构可动用的付现资产 比率越高,流动性状况就越好。
B.流动性证券比率
流动性证券比率:金融机构持有的短期(一年期以内)政府 债券及政府机构债券与总资产的比率。
I
w i
(
Pi
/
Pi*
)
wi:第i项资产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
Pi:即时出售资产的价格;
Pi*:资产公平的市场价格。
该指数越小,出售价格越低于公平价格,说明金融机
构资产流动性也就越缺乏。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支付能力方面面临的风险,即无法按时履行债务或应付客户的要求。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在任何时刻满足支付和资金需求,并且能够避免相关的金融损失。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有效管理资金流动性,并确保金融机构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应对各种风险情况。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流动性的预测和规划,二是应对各种风险情况的应急措施。
在预测和规划资金流动性方面,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和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预测模型和规划方案。
预测模型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建模,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需求。
规划方案则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区间,以及灵活的融资和资金投放机制,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
应对各种风险情况的应急措施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流动性应急预案、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应急资金来源等。
在面临流动性压力时,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来应对,比如向中央银行借款、卖出可流动性的资产、调整资本结构等。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对外部市场和内部业务风险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因素。
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金融机构充分认识流动性风险的本质,并加强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能力。
首先,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模型,对各项业务进行流动性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内部流动性风险监测和控制的能力,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最后,金融机构需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人员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流动性风险情况。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注重综合运用不同的风险控制工具和手段。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来平衡不同期限的资金流入和流出,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001.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十三章流动性风险管理本章框架第一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第一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流动性风险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考点1:流动性风险概述一、流动性风险的含义1、流动性不是指银行的某项资产,而是银行具备充分的储备以应对需求的能力2、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资金需求的风险3、流动性风险具有内生性,是与银行金融中介功能相伴而生的固有风险二、流动性风险的特征1、流动性风险属于次生风险流动性风险可以由流动性冲击直接导致,但严重的流动性风险通常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造成的2、流动性风险具有隐蔽性和爆发性(1)隐蔽性: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往往由市场中某个环节的变化所引发(2)爆发性:流动性风险具有高冲击和快速蔓延的特性3、流动性风险属于低频高损事件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1、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2、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内生动力不足3、金融危机暴露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不足4、金融市场化和技术进步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精选习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银行流动性风险特征的是( )。
A.流动性风险属于次生风险B.流动性风险具有隐蔽性C.流动性风险具有爆发性D.流动性风险属于高频高损事件【答案】D【解析】【解析】流动性风险属于低频高损事件。
第二节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第二节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流动性风险监管改革国际公认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定性标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定量标准信息披露要求考点1: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定量监管标准的推出,旨在增加全球银行体系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水平,鼓励银行减少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防止银行在市场繁荣、流动性充裕时期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减少流动性危机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负面冲击一、流动性覆盖率的含义1、首个国际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定量指标二、压力情景流动性覆盖率所设定的压力情景包括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特定冲击以及影响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冲击,具体包括1、一定比例的零售存款流失2、无抵(质)押批发融资能力下降3、以特定抵(质)押品或与特定交易对手进行短期抵(质)押融资的能力下降4、银行信用评级下调1~3个档次,导致额外契约性现金流出或被要求追加抵(质)押品5、市场波动造成抵(质)押品质量下降、衍生产品的潜在远期风险暴露增加,导致抵(质)押品扣减比例上升和追加抵(质)押品等流动性需求6、银行向客户承诺的信用便利和流动性便利在计划外被提取7、为防范声誉风险,银行可能需要回购债务或履行非契约性义务三、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1、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基本特征(1)属于无变现障碍资产(2)风险低,且与高风险资产的相关性低(3)易于定价且价值稳定(4)在广泛认可、活跃且具有广度、深度和规模的成熟市场中交易,市场波动性低,历史数据表明在压力时期的价格和成交量仍然比较稳定(5)市场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存在多元化的买方,市场集中度低(6)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系统性危机时,市场参与者倾向于持有这类资产2、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应满足的操作性要求(1)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由商业银行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控制(2)商业银行应当具有相关政策和程序,能够获得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所在地域和机构、托管账户和币种等信息,并且每天能够确定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构成(3)商业银行应当定期测试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并避免在压力情景下出售资产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4)商业银行变现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不应当导致其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3、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构成包括一级资产按100%计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①现金;②存放于央行且在压力情景下可以提取的准备金;③由主权实体、中央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多边开发银行发行或担保的,可在市场上交易且满足评级(风险权重为0)、交易等条件的证券二级资产AA级资产按85%计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①主权实体、中央银行、公共部门实体或多边开发银行发行或担保的,可在市场上交易且满足评级(风险权重为20%)、交易条件的证券;②满足评级(AA-级以上)、交易等特定条件的公司债券和担保债券BB级资产按50%计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满足特定条件的公司债券、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和股票等【注意】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中二级资产占比不得超过40%,BB级资产中占比不得超过15%四、现金净流出量计算1、=预期现金流出总量-预期现金流入总量2、流动性覆盖率只考虑未来30天内的契约性现金流入,非契约性现金流入一律不纳入计算3、可计入的预期现金流入总量不得超过预期现金流出总量的75%精选习题【单选题】商业银行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当是( )。
金融风险管理第7章 流动性风险
© 2019-2025
本章目录
1
流动性风险概述
2
流动性风险分类
3
流动性风险来源
4
流动性风险度量
5
流动性风险管理
© 2019-2025
一、流动性风险概述
❖流动性的概念
筹资流动性(Fund Liquidity)或负债流动性 主要描述金融机构满足资金流动需要的能力。
市场流动性(Market Liquidity) 或资产流动性 主要指金融资产在市场上的变现能力,即市场上金融 资产与现金之间转换的难易程度。
传统的资产流动性风险是头寸限额来控制的。头寸限额 的目的是限制单个投资工具的风险,这样可避免被迫清 算而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 2019-2025
二、流动性风险分类
❖融资流动性风险
指一家金融机构缺乏资金而没有能力筹集新资金来偿还 到期债务而产生的风险,多来源于杠杆的运用。
考虑资产方面,资金资源的潜在要求依赖于:
有时又称为市场/产品流动性风险,这是由于一笔交易头 寸的规模相对于正常交易量而言很大,而笔交易不能以 当前的市场价格来完成而产生的。
资产流动性能用价格——数量函数来衡量,它也被称为 市场冲击,它描述了价格如何受交易量所影响。
高流动性的资产具有交易活跃市场,其头寸交易对价格 的影响很小;交易清淡市场的任何交易对价格的影响都 很快。
存货持有成本:为了保持开放式头寸的成本。
© 2019-2025
价格-数量函数
© 2019-2025
典型价差和波动率
资产
货币 主要货币(欧元、日元等) 新货币(浮动) 债券 流通国库券 非流通国库券 公司债券 短期国库券 股票 美国股票 纽约股票交易所平均数 所有国家平均数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金融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对金融机构或投资者所持有的资产能够迅速转换为现金的能力进行评估和监控。
流动性风险是指当金融机构或投资者需要大量现金时,却无法及时以合理的价格转化资产为现金的风险。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流动性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一方面,金融机构通常会借款或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如果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或信用紧缩,金融机构可能无法及时融资,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出现;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所拥有的资产也可能在市场上变得不流动,或者被低估,这也是一种流动性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充分的现金流量预测模型,以评估自己的现金流量,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其次,金融机构需要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来应对潜在的流动性需求,这样可以防止在紧急情况下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
另外,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降低流动性风险,以便在某些资产流动性降低时,其他资产仍然可以变现。
此外,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更容易地获得额外的流动性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流动性风险管理同样是关键。
投资者应该评估自身的流动性需求,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定期评估自己所持有的资产的流动性,并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在选择投资产品时,投资者还应该仔细研究产品的流动性特征,以免在需要变现时遇到困难。
总之,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金融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需要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以保证自身能够在需要时迅速获得足够的现金。
通过建立充分的现金流量预测模型,储备足够的现金储备,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地减轻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影响。
同时,投资者也应该定期评估自己所持有的资产的流动性,并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产品。
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流动性风险,保持金融安全。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1. 简介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未预期的现金流出时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支付义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确保机构能够持续满足其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需求,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导致的支付违约或倒闭。
2. 流动性风险的来源流动性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市场流动性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改变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和时间将资产转化为现金。
例如,在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时,金融机构可能面临大量赎回申请,但无法及时出售其持有的资产以满足赎回要求。
2.2 信用流动性风险信用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无法获得其需要的信贷或融资,导致无法满足支出或债务需求。
信用流动性风险可能来自于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错误评估,或者是市场信用条件的突然变化。
2.3 结构流动性风险结构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由于其资产和负债结构不匹配而无法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
例如,如果金融机构依赖于短期融资来购买长期资产,当短期融资无法再续借时,就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3.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流动性风险管理对金融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可以帮助机构在面临流动性挑战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损失和负面影响。
以下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因:3.1 避免支付违约通过管理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可以确保能够按时履行其支付义务,避免支付违约,维护声誉并获得客户信任。
3.2 降低财务损失流动性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减少因资金不足而导致的财务损失。
及时预测和识别流动性风险,以及采取适当的对策,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构的损失。
3.3 符合监管要求许多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并定期报告其流动性风险状况。
一个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可以帮助机构符合监管要求,并确保其业务的合规性。
4.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以下是金融机构可以采取的一些常见措施来管理流动性风险:4.1 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金融机构应该针对其特定情况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包括设定流动性指标、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衡量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增加资产的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数量。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直接反映了其从宏观到微观的所有层面的运营状况及市场声誉。
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状况能够对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营产生积极作用:(1)增进市场信心,向外界表明银行有能力偿还借款,是值得信赖的;(2)确保银行有能力履行贷款承诺,稳固客户关系;(3)避免银行资产廉价出售,损害股东利益;(4)降低银行借入资金时所需支付的风险溢价。
第一节流动性风险识别资产流动性: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可以随时得到偿付或者在不贬值的情况下进行出售,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无损失或微小损失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资产变现能力越强,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越佳,其流动性风险也相应越低。
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估算所持有的可迅速变现资产量,将其与预期的流动性需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流动性适宜度。
背景知识: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产按流动性高低分为四类:(1)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如现金及在中央银行的市场操作中可用于抵押的政府债券,这类资产可用于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或者在市场上出售、回购或抵押融资;(2)其他可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如股票和同业借款,这些证券是可以出售的,但在不利情况下可能会丧失流动性;(3)商业银行可出售的贷款组合,一些贷款组合虽然有可供交易的市场,但在流动性分析的框架内却可能被视为不能出售;(4)流动性最差的资产包括实质上无法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如无法出售的贷款、银行的房产和在子公司的投资、存在严重问题的信贷资产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资产流动性时,抵押给第三方的资产均应从上述各类资产中扣除。
负债流动性:商业银行能够随时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客户存款或从市场获得需要的资金,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合理的时间、成本条件下迅速获取资金的能力。
如果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能力较弱,则容易导致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欠佳,其流动性风险也相应较高。
由于零售客户和公司/机构客户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负债流动性还应当从零售负债和公司/机构负债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零售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缺乏敏感度,其存款意愿通常取决于自身的金融知识和经验、银行的地理位置、产品种类、服务质量等感性因素。
因此,从商业银行负债流动性的角度来看,零售存款相对稳定,通常被看做是核心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司/机构客户可以便利地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
例如,根据监测和分析商业银行所发行的债券和票据在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能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作出判断,进而决定存款的额度和去向。
因此,公司/机构存款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高度敏感,通常不够稳定,很容易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较大影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额公司/机构存款的变动对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冲击尤为显著,积极开拓中小企业客户存款,有助于显著分散和降低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尽可能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稳定性,并在两者之间寻求的最佳风险-收益平衡点。
一、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定义:在未来特定的时段内,到期资产(现金流入)与到期负债(现金流出)的构成状况。
商业银行为了获取盈利而在正常范围内建立的“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或持有期缺口),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可控性较强的流动性风险。
在实践操作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借入流动性是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的“最具风险”的方法,因为商业银行在借入资金时,不得不在资金成本和可获得性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
商业银行通常选择在真正需要资金的时候借入资金。
因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流动性状况也随之改变。
除了每日客户存取款、贷款发放/归还、资金交易等会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外,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会导致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发生变化。
其他诸如股票市场投资收益率上升时,存款人倾向于将资金从银行转到股票市场,而借款人可能会推进新的贷款请求或加速提取那些支付低利率的信贷额度,也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造成影响。
二、资产负债币种结构重点:商业银行可根据其国际业务需要及外币流动性管理能力,采用百分比方式或绝对方式来管理外币和负债。
对于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多币种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增加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复杂程度。
在本国或国际市场出现异常状况时,外币债权方通常因为对债务方缺乏足够了解并且无法对市场发展作出正确判断,而要求债务方提前偿付债务。
在这种不利的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如果不能迅速满足外币债务的偿付需求,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外币流动性危机,并严重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因此,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各主要币种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对其经常使用的主要币种的流动性状况进行计量、监测和控制。
商业银行除结合本币承诺来评价总的外汇流动性需求以及可接受的错配情况外,还应对所持有的各币种的流动性进行单独分析。
对于持有的外汇总额及重要币种,应制定并定期回顾检查一定时期内对错配情况的限制条件。
为保持安全的外币流动性状况,商业银行可根据其外币债务结构,选择以百分比方式匹配外币债务组合,即将所持有的外币资产尽可能地一一对应其外币债务。
例如,商业银行的债务主要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则其持有的外币资产也参照美元、欧元和日元债务的比率。
如果商业银行认为某种外币是其最重要的对外支付和结算工具,占有绝对比例,则可以选择以绝对方式匹配其外币债务组合,即完全持有该重要货币用来匹配所有外币债务,不持有或尽可能少持有其他外币资产,以降低外币流动性管理的复杂程度。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商业银行都应当参照本币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管理方式,严格控制外币资产负债的错配期限。
三、资产负债分布结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领会限额管理的真正内涵,尽可能降低其资金来源(负债)和使用(资产)的同质性,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分布结构,以获得稳定的、多样化的现金流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各类资金来源的合理比例,并适度分散客户种类和资金到期日;在日常经营中持有足够水平的流动资金,并根据本行的业务特点持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组合,作为应付紧急融资的储备;制定适当的债务组合以及与主要资金提供者建立稳健持久的关系,以维持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及稳定性,避免资金来源过度集中于个别对手、产品或市场;同时制定风险集中限额,并监测日常遵守的情况。
通常,零售性质的资金(如居民储蓄)因为其资金来源更加分散、同质性更低,相比批发性质的资金(如同业拆借、公司存款)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因此,以零售资金来源为主的商业银行,其流动性风险相对较低。
知识要点虽然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但实质上,流动性风险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及战略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
如果这些与流动性密切相关的风险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将以流动性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
表6-1 流动性风险与各类主要风险的关系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关系承担过高的信用风险可能导致不良贷款及违约损失大幅上升,贷款收益显著下降,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如越来越多的贷款发放给高风险人群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关系承担过高的市场风险(投机行为)可能因错误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导致投资组合价值严重受损,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如超限额持有/投机次级金融产品流动性风险与操作风险的关系操作风险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而对流动性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如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违规交易衍生产品造成巨额损失,不得不接受政府救助流动性风险与声誉风险的关系任何涉及商业银行的负面消息都可能危及其声誉,进而削弱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并造成存款资金大量流失,最终使商业银行被动陷入流动性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刻警示商业银行随时面临着流动性风险,特别是个别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迅速恶化,如出现挤兑、股价暴跌、破产倒闭等情形,可能引发存款人及社会公众普遍担忧同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管理能力。
如果出现流动性危机的金融机构在整体经济环境中举足轻重,将不可避免地引发系统性风险,危及本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利益与金融安全。
因此,不论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监管的角度来讲,流动性一直被我国银行业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之一。
第二节流动性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实现更高收益,通常会持有期限较长、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资产;另一方面由于负债的不稳定性,不得不持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以满足日常经营和支付/结算的需求。
因此,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准确评估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状况、负债的稳定性状况,以及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状况,有助于深入理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并采取恰当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流动性比率/指标法(1)同类金融机构之间横向比较各项流动性比率/指标。
商业银行可以首先选取行业中具备良好流动性状况的同类金融机构并计算其各项资产、负债及错配期限的比率/指标,然后计算商业银行自身所对应的各项比率/指标,最后将自身指标与行业良好标准进行横向比较,并据此对自身的流动性风险水平作出客观评价。
(2)商业银行内部纵向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各项流动性比率/指标。
为保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持续性和一致性,商业银行应当定期对自身不同历史时期的各项资产、负债及错配期限的比率/指标进行比较,以正确认识流动性风险状况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以及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
表6-2流动性风险评估常用的比率/指标比率/指标公式比率/指标内涵现金头寸指标=(现金头寸+应收存款)/总资产该指标越高意味着商业银行满足即时现金需要的能力越强核心存款指标=核心存款/总资产对同类商业银行而言,比率高的商业银行流动性也相对较好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贷款总额/总资产比率较高暗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较差,而比率较低则反映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贷款增长潜力。
尽管资产证券化已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流动增强,但传统观念仍然认为贷款是商业银行的盈利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资产。
一般来说,该比率随商业银行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大银行的比率高于中小银行。
但是,由于该比率忽略了其他资产,特别是流动资产,因此该指标无法准确地衡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贷款总额/核心存款比率越小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流动性风险也相对越小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总资产比率越高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应付流动性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