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解题能力测试(怀柔化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
乙
丙
实验分以下两步进行: (所选的试剂均用序号表示)
⑴ 关闭 b、 c,打开 a、 d,则甲中试剂为
,丙中试剂为
。若乙装置中的现象是
______
,说明甲装置中反应是充分的。 此步实验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⑵ 在甲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试剂②或④, 关闭活塞
(填写序号, 下同),打开活塞
,
再经过丙装 置后 即可收 集到 另一种气体。此步实验中发生 的反 应方程 式为
金属 铁 铜 镁
实验现象记录表
空气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
√
√
—
—
√
√
√
√
2
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
。
⑵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
五、教材分析
15. ( 5 分)“元素”是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 溶液的体积、 溶质量分数以外, 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
密①银白色的金属; ②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③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
④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
⑤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
校
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
⑥Fra Baidu bibliotek实验室里,金属钠通常存放于煤油中。
学
依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母)
导致 C 中鸡蛋没入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
①
;
②
。
A. 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⑤ C. 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23.1mL+10mL水
5
35mL稀盐酸 2.5gNaHCO3 固体
6
35mL稀盐酸 3.2gNa 2CO3 固体
200C 200C
16.2 0C 25.1 0C
①该实验报告的题目是《 ②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
》 V 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
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 ③写出老师设计实验
某位老师在进行《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
革实验教材》下册第十章《盐》的教学时,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时,将两气球内的 NaHCO3 和 Na2CO3 同时倒入试管中。 已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 10%)是足量的,且整套装 置气密性良好。 (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 2)当甲同学用手触摸上述试管时,意外发现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溶液”
封
名 姓
学情 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学科方 法基础
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密
校 学
第Ⅱ卷:教学能力 (共 60 分)
六、试题命制
3
17. (6 分)江苏省某食品加工厂在生产面粉增白剂时加入了
30%的石灰粉,被媒体指责: “可是要
出人命的”。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再一次关注。以下是相关两段材料:
A 试管变冷,而 B试管发热,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老
师,并由此得出结论: NaHCO3 和 HCl 反应为吸热反应,而 Na2CO3 和 HCl 反应为放热反应。可是很多
4
同学对此结论持怀疑的态度。为此,老师又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报告(每次实验各
做 3 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
序号 1 2 3 4
( 2)完成一种表示置换反应的通式:单质( I) +化合物( I ) = 单质(Ⅱ) +
。
根据已学知识填表: 单质( I) 单质(Ⅱ)
相应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
A
金属
非金属
B
金属( I) 金属(Ⅱ)
C
非金属
D
金属
高温 电炉
SiO 2 +2C
Si + 2CO↑
三、实验题 (本题包含 2 道小题,共 13 分)
【所用试剂】 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
步骤Ⅰ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与点燃的酒精灯外焰接触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 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 “ —”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 。 ⑴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
]
小;Ⅲ . 向盐酸中加入碳酸钙,溶液的密度增大。
如下图所示, 将鸡蛋放在三种液体中进行实验,
A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 .可用
表 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最终鸡蛋下沉的是
。( 填烧杯下的字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5.钠是一种金属单质,如右图所示,有关信息如下。
现场检验与产品测试,未发现氧化钙与氢氧化钙。
根据材料命制一组包含 3 个或 3 个以上问题、涉及 3 个 或 3 个以上知识点的综合性试题,要求所命制的试题具
有明显的梯度,且符合 2011 年北京市《中考说明》所
规定的考查范围和难度要求。
18. (6 分)以下是学生在学习书写化学式时经常出现的错误: 氧化铁【 FeO】 碳酸钠【 NaCO 3】 氧化锌【 Zn 2O】 氧化镁【 Mg 2O2】 氢氧化钾【 K(OH) 】 氢氧化铝【 AlOH 3】 请简述在作业讲评时你讲解的主要方法和思路。
和
。
“ 1”和“ 2”的实验目的。
21. ( 10 分)以下是“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片断的四种方案: ① 教师讲授:“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 ② 教师演示“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稍后又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③ 学生进行“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稍后又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观察溶液在此 过程中的变化 ④ 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号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考
[
]
A .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B . x 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 y 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 若利用上述试剂、用右图装置制取氢气,小明认 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 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
绩
成
线酸反应,他的理由是
;
。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们对“元素”的学习是有着阶段性的。初中阶段,学生们通过直观感受元素、
应用元素对物质进行分类、以及从元素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逐步形成“元素观”
试剂 1 35mL水 35mL水 35mL稀盐酸 35mL稀盐酸
试剂 2 2.5gNaHCO3 固体 3.2gNa 2CO3 固体 含 3.2gNaHCO3 的饱和溶液 32.5mL 含 3.2gNa 2CO3 的 饱 和 溶 液
混合前温度 200C 200C 200C 200C
混合后温度 18.5 0C 24.3 0C 190C 24.2 0C
19. ( 8 分)以表格形式呈现的计算题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形式,请你简述这类题的特点,学生 在解决这类题时的主要困难,以及在讲解这类题时采用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七、习题点评
八、课例分析
20. ( 9 分)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
展水平,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
①资料链接:新磨的面粉颜色微黄、发暗,要改进其
外观,可按国家现有标准每公斤小麦粉添加
0.2 克以过
氧化苯甲酰为有效成分的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含
量最高为 28%),该增白剂是通过添加磷酸钙、碳酸钙、
淀粉等辅料对过氧化苯甲酰进行稀释而制得的。
②相关报道: ……石灰粉学名为氧化钙,加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吃碳酸钙等于把石头吃入肚子里……经
11. ( 7 分)光导纤维通信,最新的现代通信手段,而硅( 英砂(含 SiO 2)按以下方法制得纯硅:
。 Si)是生产光导纤维的关键材料。常用石
石英砂
①
焦炭、高温
粗硅
②
Cl2、加热
SiCl 4
③
H2、高温
纯硅
( 1) 图中①、③发生了置换反应,②发生了化合反应。写出②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
;③
。
[
]
A .71︰ 75
B .71︰ 79
C. 80︰ 79
D. 81︰ 79
名
A. 钠盐
姓
B.钾盐
C.钙盐
D. 铁盐
二、填空题(本题包含 3 道小题,共 16 分) 9. (4 分 ) 已知:Ⅰ . 向水中加入固体氯化钠,溶液的密度增大;Ⅱ
. 向水中加入乙醇,溶液的密度减
4.对于图示
理解错误的是 [
,那么高中阶段的
“必修课程”又要求学生对“元素”有哪些进一步的认识呢?
请简要加以概述 :
。
四、计算题 (本题包含 1 道小题,共 1 分)
14. ( 3 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
号 考
已知: Na2CO 3+ CaCl 2=CaCO3↓+ 2NaCl
16. (6 分)“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奥苏贝尔” 这句话充分揭示了在备课前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全面认识的重要性。 现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上册第八章《溶液》的教学为例,完成以下有关学情分 析的表格:
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此反应属于
。 (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
(填一级主题的名称)部分。课标中要求初三
学生主要认识 。
(填元素名称)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四种元素。在授课时,为了让学
生联系身边生活,在实际情景中感受元素、应用元素的概念,可以开展哪些教学活动?(试举两例)
(步骤 2 分,图 1 分)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①浓硫酸 ②稀硫酸 ③浓盐酸 ④稀盐酸 ⑤澄清的石灰水 ⑥氢氧化钠溶液
a 混合气体→
b
c
d
→接气体回 收装置
( 3)经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晶体在加热时生成的产物中可能以 方程式表示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另一种可能情况。
+3、 +4 等多种价态存在,请用化学
第Ⅰ卷:学科知识(共 40 分)
绩
可能用到的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l-35.5, Na-23, Ca-40, Mn-55, K-39
成
线一、选择题(单选题,本题包含 8 道小题,每题 1 分,共 8 分)
1.上海建成了我 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
2011 年怀柔区教师解题能力测试 初中化学试卷
A .甲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B .甲变质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C .甲变质可能是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D .甲变质一定与空气中的水分没有关系
7.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试卷总分 100 分
B. 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③④ D. 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是比煤油密度大
推测: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由内陆河进入海洋时,没入水中的体积将
6.甲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 长期敞口放置会发生变质, 将盐酸滴到变质后的物质中有气泡出
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填增大或减小)
1
10. (5 分)有实验测知,将 3.5 克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到 220℃,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比理论计算的 体积多,超过理论量为( 308-248 )毫升 =60 毫升。试回答:
[
]
封D . y 点和 z 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3.某些地区的水中可能含有少量下列盐类。 黑色,据此可以判断此地区的水中含有
当用新买来的铝锅或铝壶烧水时,
[
]
遇到水的地方会变成
8.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内加热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
质量的 10%,则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比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任意一个)
13. ( 6 分)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
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
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
你一起探究。
【实验目的】 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 Y 2Ba4Cu 6O13)是以 Y mOn、BaO 和 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 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 均
不变,则高温超导物质( Y 2Ba4Cu6O13)中 Y 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2
B. + 3
C. +4
D. +5
2.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
pH 变化如右图所示,
12. (7 分)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 CO 2 和 CO 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的
a、 b、 c、 d
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
( 1)超过理论量氧气的来源是:
;
实验。(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
( 2)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画出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