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做一个有良心的记者
用心捕捉新闻写作中的细节
《 中国青年报 》 表 的通讯 《 发 四季如 春的雕 像》在描 写电பைடு நூலகம்售票员王桂荣时
《 中国青年报》 著名记者刘畅曾经说
有关 这一客体 的选题社 会意 义就 不大 , 甚 至产生负面作用。 因此 , 对事物发展变
化 的趋 势 及 其 可 能 带 来 的后 果 进 行 分 析
等。相关性信息 的开发 ,使新 闻事件与
个性特征展示其精神境界 、 描摹现场 、 深 化主题 有很强 的作用 。 一部优 秀的 、 可以 流传的新 闻作 品,其问必定会有精 妙恰
当 的细 节 描 写 。
用来观察事物的 , 需要 明察秋毫 , 需要超
越事物的表象。
一
摔倒 , 我们等着你呢 。” 上 车时 ,桂荣见满车乘客因误时多 有不悦之色 , 但在桂荣的巧妙 动员下 , 仍
用 心捕 捉 细 节
细 节是 构成 人 物 性 格 、 物 形 象 、 人 故 事情 节和环 境特征 的最小 组成 单位 , 也 是 表现事 物 各种 感性 特征 的最 小 的材
《 泰晤士报》 总编辑每 当召见新来的记者 时 ,都要 问他到总编办公室来共爬 了多
少级楼梯 , 答不 上来 的要 下楼 重 新 走 过 。 这 种注 意培 养记 者 细致 入微 地观 察事
的是 , 任何报道结构 的选择和设计 , 都应 该 以客观地 、公正全面地传播新 闻信息
为基 本 准 则 , 报 道 结 构 和 方 法 的 设 计 。 对
预测也是选题决策的一个依据 ,并且是
深 化 报 道 的 又 一项 重 要 内容 。这 些 信 息
比平面化地报道新 闻本身更能满足读者
三是相关性信息的开发。相关性信 息是与报道 客体之 间有相互联系的其他
“80后”刘畅:首富女儿的接班路
“80后”刘畅:首富女儿的接班路1中国企业界“富二代”代表人物、“80后”的刘畅正走向新希望集团的台前。
固然留学海外,但她从来都是一个备受庇护的小姑娘,父母为她保驾护航,甚至帮她“定制”人生道路。
刘畅和母亲李巍现均是新希望集团董事。
(东方IC/图)中国企业界富二代代表人物、80后的刘畅正走向新希望集团的台前。
固然留学海外,但她从来都是一个备受庇护的小姑娘,父母为她保驾护航,甚至帮她定制人生道路。
刘畅把咖啡端在嘴边,嘟囔一声:这个我不想说什么。
坐在一旁的新希望集团行政中心主任杜鹃连忙揽过刘畅的胳膊,打圆场道:你这么问会给她很大压力的。
话题是不久前坊间关注的焦点人物卢星宇,卢是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的秘书长,而刘畅是这一富二代俱乐部的主席。
在俱乐部的很多活动中,这两位年轻姑娘常肩并肩站在一起。
相比于卢星宇的父亲卢俊卿,刘畅的父亲刘永好及几兄弟早在1995年就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中国首富,其家族企业希望集团是彼时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
5年后,他们再次问鼎首富。
此时刘畅20岁,不过,刘永好为其定下十年内不见媒体的规矩。
2011年,十年期限已满,刘永好果然把刘畅推向前台。
继全国两会时带上刘畅,且主动向媒体推介她之外,6月中旬,刘永好又一手将其推至新希望集团董事兼团委书记的位置在任职仪式上,刘永好说调侃称自己只是来打酱油的。
刘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接班路的?读个硕士,给家里一个交待在1995年景首富时,刘永好兄弟普通的桑塔纳轿车、朴素的穿着常被形容为不像个有钱人。
而刘畅则被描述成一个穿迷你裙、喜欢比萨、炸鸡和汉堡的小姑娘,是一个被美国消费文化改变了的小姑娘。
刘畅是于1994年被父母送到纽约的。
刘永好的考虑有二出于人身安全考虑和美国有亲戚。
我打小就是比较听话的孩子,父母给出建议,我条件反射般地会顺从。
刘畅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转学到西雅图一个小镇的女子学校后,刘畅开始觉得很闷,收到国内同学的来信成为她当时最开心的事。
如何做好新闻的现场报道
如何做好新闻的现场报道摘要新闻的现场报道对新闻记者有着极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较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反应驾驭能力外,还需要较多的素质要求。
本文就如何做好新闻的现场报道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现场报道;出镜如今,很多记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想让自己的报道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太难。
的确,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加,报道多样化的出现,观众对新闻的认知有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不再喜欢单纯的消息,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播报,他们需要的是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和新闻就在眼前的视觉冲击。
当下,随着各大媒体间编辑制作、技术包装水平和信息渠道优势的逐渐缩小,想发“独家报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竞争的方向开始有了变化。
新闻事件发生,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利用自身的新闻敏感去判断新闻价值,一旦事件的新闻价值被确定,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战争就打响了。
倘若此时记者能做出精彩的现场报道,往往会在发布时间和视觉效果上占得先机。
如何能完成精彩的现场报道呢?1 细致的新闻信息采集在现场,记者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肢体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
现场呈现出来的新闻信息往往很多,但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就需要记者仔细的甄别了。
正真考验记者功力的并不是表面信息的采集,而是你能否挖掘出隐藏在表面信息背后的真相。
例如在著名的“山西繁峙矿难”发生后,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和许多同行一起在事发现场进行采访。
事故报告、善后赔偿,一切看似按部就班,但刘畅从深夜矿场周围出现的黑色客货车中嗅出异味,在遇难者家属恐惧的眼神中看出端倪,他没有选择同别人一样的采访途径,而是在另一条隐蔽的路线上开始了不懈的追击,终于挖掘出矿主极力隐藏的真相,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最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 多样化的现场报道形式有的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语言和形式都过于单一,几乎是为了出镜而出镜,通常是在新闻的开篇做导语式现场报道:各位观众,我现在在……现场,……事件正在发生,然后就从镜头中消失,完全起不到现场捕捉“新闻点”的作用,观众看着枯燥乏味。
苏菲亚:我的祖母是中国人
她·视野V i e wSTRAIT SISTER26苏菲亚我的祖母是中国人文/陈佳莉2024年1月30日,在众多王室成员和内阁的见证下,马来西亚第17任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伊斯干达正式签署文件,宣誓 就职。
与他一同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元首夫人苏菲亚,被称为马来西亚的“红心王后”,她精通5国语言,还曾在牛津大学深耕中国文学研究,祖母是中国人。
夫妻两人不仅财富充沛、学识精进,社交媒体也玩得很溜。
在社交平台INS上,他们的共同主页拥有95万粉丝。
研究中国文学的学霸易卜拉欣就职当天,氛围感拉满。
他一大早从家中出发前往机场乘坐私人飞机,沿路有上万名民众前来为他送行,到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后,他又坐上一辆粉色劳斯莱斯前去就职。
据彭博“亿万富翁实时指数”,易卜拉欣的身家预估为4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11亿元),且该榜单提到,“全部财富估计还远远不止这个数”。
这些财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易卜拉欣祖辈经商,按照马来西亚媒体报道,“家族产业遍布马来西亚房地产、发电以及电信等领域”。
易卜拉欣曾在美国波士顿的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求学,思想前卫。
据英国《卫报》报道,他是一位摩托车爱好者,经常开着哈雷摩托车在柔佛州各地旅行,并向穷人发善款。
此外,媒体称,易卜拉欣还拥有多架私人飞机和300多辆豪华老式汽车。
当天的最高元首就职仪式上,一直伴随易卜拉欣左右的妻子苏菲亚也十分抢眼。
苏菲亚来自马来西亚霹雳州的王室,是已故霹雳州苏丹伊德里斯沙的女儿,与易卜拉欣算得上门当户对。
有报道称,两人相识于1982年。
当时,易卜拉欣对苏菲亚一见钟情,此后频繁往苏菲亚家中打电话。
在一次烧烤聚会上,易卜拉欣大胆表白爱意。
第二天,他便坐着私人飞机去到苏菲亚家里,向她的父母提亲。
婚后,苏菲亚先后生下6个孩子,家庭和睦,鲜少有负面新闻。
能俘获个性张扬的易卜拉欣的心,苏菲亚自有其过人之处。
苏菲亚是典型的学霸。
她的学习生涯主要在英国度过。
她中学就读于英国著名的切尔滕纳姆女子学院。
山西繁峙矿难11名记者采访过程中受贿内幕
山西繁峙矿难11名记者采访过程中受贿内幕2002年6月2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0#脉王全全井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
时隔一年多,2003年9月15日,中国最大的官方新闻通讯社———新华社在报道繁峙矿难的进展时却出人意外地宣称:“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存在严重的经济违纪行为。
”消息甫出,社会上一片哗然:到底是哪个记者收受贿赂?收受多少贿赂?面对质疑声浪,9月26日,新华社再次详细公布了11名涉案新闻记者名单。
分别是:新华社驻山西分社的鄯宝红、安小虎、王东平、谭旭,《山西经济日报》的苏勇、《山西法制报》的刘玉柱、白建芳、阎珍寿,《山西生活晨报》的魏停、樊武杰、郭龙。
11名涉案记者受贿金额合计7.46万元人民币。
9月28日,早报特派记者奔赴山西,调查这场新闻权力与地方政治权力、金钱的交易内幕。
令同行震惊的受贿内幕“6·22”繁峙矿难发生后,非法矿主不是设法救人,而是与个别地方党政官员串通一气,隐瞒事故真相。
据有关媒体报道,事发当晚,涉案非法矿主殷三、杨海龙、杨治兴、王建勇等商定统一了“2人死亡、4人受伤”的事故口径,同时几人做了明确分工:王勇负责做繁峙县县长王彦平的工作;杨海龙负责做其他县领导的工作;殷三负责应付领导、记者的调查和遣散民工;杨学兵负责转移、藏匿尸体及与死难矿工家属私了。
同时,殷三、杨学兵指使其它矿井的10名民工冒充逃生工人,向繁峙县调查人员作伪证。
当天晚上11时,矿主将遇难矿工尸体陆续转移、掩埋。
其后几天,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和职能部门置事实于不顾,按照矿主谎报出具了“2死4伤”的事故伤亡材料。
6月27日,陕西《华商报》和》中国青年报》接到举报,并先后赶到矿难现场。
28日、29日,两家媒体先后披露了非法矿主转移、掩埋、焚烧死难矿工尸体和地方官员隐瞒真相的内幕。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其实早在6月24日,新华社山西分社的鄯宝红、安小虎、王东平、谭旭4名记者,已在接到繁峙死难矿工家属举报后赶到繁峙。
成为好记者,需要养成好习惯——如何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
成为好记者,需要养成好习惯——如何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
一、养成好的信息获取渠道和筛选信息能力一名好的记者首先需要拥有敏锐的新闻嗅觉,能够及时发现新闻事件,并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到丰富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记者面临的信息量非常大,因此,舍弃无用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能力也是一名优秀记者不可或缺的能力。
拥有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是非常必要的。
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记者需要了解到多方面的信息,比如通过采访、各类社交媒体、信件、研究报告等来获取信息。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信息的整理和归纳工作,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件的全貌以及新闻的价值。
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作为一名记者,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坚守媒体职业操守,维护媒体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要想成为一名好记者,就必须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准则。
一名好记者要遵循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秉持新闻的人文主义精神,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维护媒体公信力和社会正义。
三、注重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对于一些复杂矛盾的新闻事件,记者需要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发掘细节和问题,识别事实,把握新闻主题。
在处理新闻事件时,我们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并且不能以片面或主观的态度去了解新闻事件,要避免与新闻事件相关者存在太过亲近的态度,否则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力;同时,也要时刻警惕消息来源的真假性和可靠性,以便及时处置违规行为和误解。
四、仔细准确地采访、记录和报道记者是事件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呵护记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要准确地突显事件主旨,详细描述事件过程,列举相关事实,时更要对不同可能的因素做出全面而准确的分析,才能将事件真实地呈现给公众。
对于有关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过程,需要仔细记录,以便后期更好地整合和深入分析。
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对一名记者的要求,但对于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更是必要的优势。
刘畅接班新希望:谦逊和质朴去思考财富
刘畅接班新希望:谦逊和质朴去思考财富 2012年09月03日 12:06 新浪财经微博资料图片凌晨才抵达成都,但对面的刘畅没有丝毫倦意,午后的阳光映得她神采奕奕。
她一袭兰花旗袍,侃侃而谈,娴雅平和。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家最忙最头疼的就是三件事:经营企业,应酬政府,教育子女。
多数出身富裕之家的子嗣并不让含辛茹苦的父辈得以轻松。
作为新希望(13.72,-0.18,-1.29%)集团刘永好的掌上明珠,刘畅的人生似乎天生被注定。
当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家族事业、家族传承这些宏大而内涵丰富的概念就成为她生活里挥之不去的难解之题。
就像每个都曾经历过叛逆期的孩子一样,刘畅也曾为此困扰,并尝试挣脱这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 叛逆是因为困惑,以前最困惑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刘畅在其韶华之年也曾经历过几次重大转折,成长的烦恼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1998 年从国外读书回来,刘畅面临了人生的一个转折,也内含了潜在的中西文化交锋,当时刘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刚从国外回来,家里开了很多条件给我,比如不能和小伙伴待在成都,必须去北京或上海,当时很郁闷的。
”刘畅选择去了北京,当时新希望在北京的各项事务也正处在起步阶段。
父亲有意让其在集团外的公司历练,刘畅为此曾在北京金锣广告公司工作接近两年时间,公司内有一个和其年龄相仿的女孩,两个年轻女孩工作起来特别卖劲儿。
在此期间,她们参与了汇源果汁、伊利、完达山集团等市场营销项目,刘畅建立了对品牌的最初认识。
1997-2002 年这五年,是新希望集团腾飞的前夜,这期间集团第一家上市公司新希望农业股份(000876.SZ)登陆深圳交易所,发起成立民生银行(5.67,-0.05,-0.87%)成为创始股东之一,集团开始多元投资。
在此基础上,2002 年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刘畅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公司最初的筹建和运营当中。
在成立初期,新希望乳业进行了一系列资本收购,先后将四川阳坪、重庆天友、昆明雪兰、云南蝶泉等11家乳品企业收编。
刘畅:“万花筒”里看世界
刘畅:“万花筒”里看世界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1期本刊记者陈璐还记得童年时玩过的万花筒吗?小小光学玩具里那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承载着多少少年在物理世界里遨游的梦想。
多年前,当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A R P E S)里反映原始数据的那一幅幅漂亮的花朵图案第一次展现在刘畅面前的时候,自嘲“向来对漂亮的东西零忍耐度”的他立马就被这一“像万花筒一样的东西”吸引住,从此笃定要将它与自己的工作“快乐地联系在一起”。
多年过去,当年的懵懂少年已然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
凭着自己的努力,他先后走过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国际物理研究科学殿堂,收获了满满的“快乐探寻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万花筒”下的铁基超导和拓扑绝缘体研究至今,刘畅依然对那天的场景记忆犹新:时值2008年铁基超导体刚被发现并迅速成为爆炸性研究热点的头一个月,他还是爱荷华州立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一名在读博士生。
有一天,他的导师——Adam Kaminski教授推门而至,让他放下手头的工作,立马参与到学校铁基超导体相关研究的进展工作中来,而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利用 A R P E S,完成国际上对铁基超导体能带结构及超导能隙的最初测量。
于是,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通过日夜奋战,刘畅完成了世界上用A R P E S研究铁基超导体的第一份文献。
由于实验的高难度,这一工作也是迄今为止用A R P E S研究超导转变温度大于50K的“1111”族铁基超导体的少数几个工作之一。
“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做得早。
”刘畅笑言自己获得开创性研究成果的原因。
在日新月异的科学界,只有抓住契机站在国际前沿,并一直保持领先的态势,才会一直居于前列。
身处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刘畅非常幸运地把握住“风向”站在了科技浪潮的前端,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并没有放松丝毫,而是继续“趁胜追击”,收获了“满园硕果”:他用A R P E S揭示了电荷与空穴掺杂下铁基超导体能带的准刚性变化,并在国际上首次突出了铁基超导体和经典的铜氧高温超导体的本质区别;作为第一作者,他对电荷掺杂122体系的能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次指出铁基超导体的超导相只在动量空间M点出现电子型费米面时才有可能存在……这一系列创新成果发表的论文成为铁基超导领域具有奠基性影响的重要引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7篇,至今共获得544个引用,单篇最高引用215次;合作发表文章单篇最高引用258次),其中多篇文章被权威的总结性评论文章引用和赞誉。
暗访是还原新闻现场的必要手段——我的隐性采访体验与思考
定 暗访 ,扮成喜欢古董的富商去跟 文物贩子接触 。
在 没 有 举 报 人 提 供 的 确 凿 证据 、 切 只 能 靠 调查 获 一
实, 二是即使掌握 , 一般来说往往选择 “ 家丑不可外
扬”
髓 蟊灞0 辩将 0 1 _
多棱聚焦 魏r 隐性采访j
于是 , 我将真实的采访意图掩藏在表面性 的采 访 中,向当地公安局了解侦破文物贩卖案件 的情 况。 这是宣传政绩的正面采访 , 想必会认真介绍 , 但 出乎意料的是 , 公安局领导竟然十分 明白地否定了 当地文物贩卖 的情况 : 没立案 , 记录, 没 也没有收缴 上来的文物。 在向文物部门询问时, 回答一致 : 近年
警≮ 誊 r 隐性采访_ I
暗 访是 还 原 新 闻现 场 的必 要手 段
— —
我 的 隐性 采 访 体 验 与 思考
口 王俊 秀
▲
王 俊 秀
在没有举报人提供 的确 凿证据 、一切只能靠记者调 查获取 时,暗访成为一种必要 的手
段 。 有 时候 就 不得 不 采 用一 些 以 “ 但 明访 ” 名 的 迂 回策 略 。而隐 性 采 访 的 最 大优 势在 于 , 为 可 以将 新 闻现 场进 行 真 实还 原 。 隐 性 采 访 的 记 者 , 作 类 似 于 警 察 的 “ 底 ”但 在合 法性 上 又 工 卧 ,
私藏贩卖文物 的肆无忌惮 。
以“ 明访” 为名 的暗访
原来对方也是盗墓者 , 被警察抓获过 。但一个偶然 的发现 , 让他心绪难平 : 那被罚没 的文物竟然 在市
场 上 堂 而皇 之 地 出售 !他 认 为 只 有 一个 可能 , 是 就 警 察变 成 文 物 贩 , 且是 无 本 生 意 。 而
浅谈如何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
浅谈如何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一坚持新闻理想不动摇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理想,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具有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新闻理想,则是指导一个记者做出公正客观报道的行为指南,崇高的新闻理想,是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提供有益的新闻资讯。
作为一个合格的记者,要把自己的个人情感抛弃,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名词最为重要,那就是人民,怀揣着对人民负责,人民服务的新闻理想。
才能在新闻记者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一个好记者,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在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真正做到用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新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这体现出的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素质,这也是每个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三部委艰难的勇敢本色作为一个记者,要有勇气面对不公正,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要用意志去筑起新闻长城。
意志是人民治理活动的强化剂,凭借他的威力,人们得以反作用于环境并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变革,正式这样的精神力量才能在新闻工作的第一线绽放出采访的智慧。
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就必须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那么什么是记者的职业道德?对新闻事实的绝对尊重、伸张正义、主持正义。
可以说,良心和正义,应该是每一个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
”这是名记者范长江的谆谆告诫。
作为一个讲良心和具有正义感的记者,就要关注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声音。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百姓或多或少地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例如、有的可能因为强制征地而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有的可能因为生病而拿不出钱来治病、有的可能因为缺钱而无法上学、当有百姓上门找记者反映困难的时候,即使记者明明知道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或者自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面对上门的百姓,记者也不能事不关己,而应该以礼相待,让百姓说出自己的难处。
然后,把百姓所讲的困难记个清楚、弄个明白,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信息,希望引起重视和关注,促使百姓的困难得到一定的解决。
刘畅:新闻界的丑如何揭
刘畅:新闻界的丑如何揭“新闻界的丑能揭吗?”20世纪80年代,一位率先在国内揭发有偿新闻问题的知名记者曾经这样问自己。
新闻机构收些版面费、宣传费,记者个人收点车马费,并在地方享受免费接待,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有偿新闻”,引起了具有知识分子良知、责任和情怀的新闻人抵制和反思。
其后,反有偿新闻之风不时吹来,静静燃烧的新闻理想之火伴随着市场意识、专业精神、自律态度的萌芽,映照着新闻人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如今,“丑能不能揭”已经不再是问题。
只是,新闻时时更新,社会沧桑巨变,“丑”已经不再仅仅是“有偿新闻”。
收取一方的钱去批判揭露另一方,这是“有偿监督”。
抓住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短处”,将其写成态度鲜明、性质严重的“批评稿”,再以“核实”的名义给被监督对象“送审”,等到对方吓出一身冷汗、急于上门说情时,再以“不卑不亢”、“公事公办”、“铁面柔情”的态度,暗示或者直接要挟对方支付订报费、广告费、宣传费、好处费等名义大笔资金,这就是屡禁不绝、名声渐大的“新闻敲诈”。
其实,新闻敲诈不是新生事物,近代报纸兴起以来,“收买舆论”并不鲜见,而“经营压力”之下以刊发负面新闻要挟进而获取“广告费”也是若隐若现。
近年来,一些计划色彩浓厚、没能取得市场成功的媒体,在经营困难、举步维艰的现实面前,将采编部门、记者站乃至版面“对外承包”,下达经营指标,要求上交管理费、版面费。
而取得“承包资格”的人员进一步“扩大”队伍,以查找问题、新闻曝光为借口,向一些地方部门和社会单位收取费用,形成了新闻敲诈的利益链。
据央视报道,曾有《中国特产报》记者找到陕西彬县某镇政府,出示了“中央媒体发稿告知函”,对镇领导表示:“看你很为难,也不反面报道了”,要求对方“买版面”,最低4万元。
给了钱之后,镇领导“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向警方报案”,随后,以舆论监督之名涉嫌敲诈勒索的记者被抓获。
据了解,此事发生在2013年8月,而早在2013年4月,《中国特产报》就因为“违规行为”被停刊整顿。
采访 Ι 中国青年报记者来我校演讲
中国青年报记者来我校演讲2008290247崔智雅在2009年6月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心副主任刘畅记者来人民大学讲座。
他是被安徽卫视《记者档案》、中华新闻报、搜狐网评选的“我心中的好记者”,这个称呼令人感觉特别暖和,好期待他跟将来的记者们讲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畅记者首先将关于职业伦理,他想记者的职业伦理是平衡,客观,理性。
记者职责是向公众转达事实,强调这三个的价值在这儿。
他还告诉学生们提问的三个要素。
对记者来说采访是写新闻的时候重要的新闻源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所以刘畅记者教这些技术,可以看出他为这批学生们着想的一面。
反正,提问的三个要素是,第一,尽量指出问题(背景)中包含着矛盾与冲突。
第二,又针对外性的进一步追问公众关心的话题。
第三,可能被掩盖或者遮蔽的信息。
刘畅记者师揭破过假记者们的不法行为,就是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
这事件是在令世人震惊的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收受贿赂、隐瞒事实的事件。
刘畅记者后来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这应有人身的危险,外边的压力,但是刘畅记者自己对中国社会是抱有信心的,无论发生什么危险,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然后他说自己想的好记者。
就是写真实的新闻的人,老关注问题的人,最后记者是关怀社会,超过关怀自己的人。
他还引用了另一记者的话——很活泼的人应该严谨地写新闻,炽热的人应该冷静地写新闻,还有浪漫的人应该艰辛地写新闻。
这就是刘畅记者想的作为记者,应当具有的态度。
刘畅记者讲完以后教室里有掌声,立刻几个学生很快地举起了手。
刘畅记者诚恳地回答每个学生的提问,他多说好记者,有良心的记者应该怎么面临各种各样的事件,应该有怎样的心态而想法。
刘畅记者自始至终宏大的声音来让听众认认真真地听,笑得有哈哈声音,给学生们对自己的梦想有充满的自豪感。
下午5点钟,中国青年报刘畅记者的演讲回结束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者:丁柏铨来源:《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11期【摘要】责任意识强、敢担当,这是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
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记者“铁肩担道义”。
这是因为:第一,社会生活中违背公平正义原则的事情屡有发生。
第二,媒体和记者面临着巨大的利益诱惑。
第三,当下舆论和舆情相当复杂,准确地进行研判难度极大。
而很强的业务能力,是好记者必须具备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具体是指:新闻采访不舍难求易;力求对生活有所发现;对新闻事实能出色地展示和评论。
【关键词】记者;责任意识;业务能力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这是每年记者节都要讨论的话题。
在陈永洲出事、21世纪网出事、沈灏出事以后,这个话题显得极为严峻而沉重。
笔者认为,一名好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很强的业务能力。
有道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前一句说的是有担当、负责任,后一句说的是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两个方面不可或缺。
上篇先说“铁肩担道义”。
在任何历史条件下,责任意识强、敢担当,这是好记者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
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将责任付诸行动,方才可能成为好记者;反过来说,缺乏责任意识、不能将责任意识落实到行动上的记者肯定成不了好记者。
当今时代,社会处于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社会观念使意识形态中增加了以前所没有的内容,传播科技的发展与发达和其他因素一起共同改变了原有的社会舆论格局。
在这一方面,与以前相比,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然而尽管如此,记者仍然需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铁肩担道义”精神,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铁肩担道义”。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新闻工作者要有一种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用新闻来影响更多的人,号召大家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尤其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将大家拧成一股绳,推动国家的强大,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思索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VIP专享]新闻学习——中国揭黑记者
中国揭黑记者:为揭真相面对暴力和官司 王克勤(微博)、简光洲(微博)、刘畅……这些名字,乍看之下可能你会觉得很陌生,但那些被他们揭开的黑幕,你必定相当熟悉——山西疫苗黑幕、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山西繁峙矿难黑幕……每一次,他们的报道都让我们能够直面那些被掩盖的触目惊心,那些血与泪交织的真实;每一次,他们的报道都极有力地推动着这个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离阳光、安全的生活更近。
他们,就是中国的新闻“扒粪工”,就是中国的揭黑记者,他们是社会的良心,也是权利的守望者。
11月29日的《江淮晨报》报道了该报记者采访一起医疗纠纷时遭院方多人殴打的新闻,一名男子更是恐吓道:“想怎么给你弄死就弄死。
”这样不可预知的风险,正是调查记者们时时需要面对的。
揭露真相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调查记者们不仅要面对各种暴力伤害,还要面对数不尽的官司,甚至,他们的家人,也会接到各种各样的恐吓电话。
但凭着对新闻理想的坚守,凭着对真相近乎本能的渴求,他们坚持了下来,为了一个梦,他们继续前行。
在《南方周末》 “2010年度完美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中,被誉为“中国第一揭黑记者”的王克勤与吴敬琏、吴宇森等人一起,获得“中国梦践行者”的称号。
当王克勤作为传媒界代表站在北大百年讲堂的舞台上接受致敬时,媒体的中国梦已经悄然浮现——让权力更规矩,让这个社会更纯净。
而以王克勤、简光洲、刘畅等人为代表的调查记者,无疑正是媒体中国梦的先行者。
他们的生存状态,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
第一揭黑记者王克勤: 拳脚相向就当锻炼身体了 联系王克勤比想象中的艰难,陌生来电不接,已经是多年风险意识积累下来的下意识。
经王克勤的同事介绍后,才终于接通了他的电话。
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但电话那头的声音却很疲惫。
用王克勤的话说,做调查记者这么多年,作息时间不固定已经是习惯了,所以在任何时候,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赶紧睡上一会。
“一忙起来,经常几十个小时睡不到觉”。
这个已经46岁的中年男人,被称为中国第一揭黑记者,更被媒体同行誉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上世纪初新闻界“扒粪运动”中最著名的揭黑记者)。
做有良心好记者
做有良心好记者作者:郭鹏来源:《民生周刊》2018年第16期今年53岁的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之声记者王晓革,自1997年由工程师转行做记者已经22年,始终活跃在社会新闻一线。
他笃信良知,“没良心有知识做不了记者,有知识没有良心做不了好记者。
”有了这个信条做指引,由他监制的辽宁之声《民生热线》栏目成了辽宁广播收听率最高的节目。
10多年来,他平均每天至少接听10多个热线电话。
这些电话主要是百姓投诉和咨询,比如家中暖气温度不达标、楼道电灯长时间没人修理,或者是农民迟迟领不到应得补助、职工退休金没有按时发放等。
面对电话那头焦急迫切的声音,王晓革都会耐心记录解答。
在他眼里,“民生无小事”,听众也不分对象。
时间长了,王晓革“久病成医”,掌握处理问题的经验后,“良心”与“知识”有机融合,他总能在问题里找到政策和法律切入点,告诉听众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记者,要有耐心倾听,这是很重要的思维。
”2016年4月22日,辽宁省朝阳市某村听众打来电话说,村民动迁5年了,回遷安置楼也已建成,可仍然有40多户村民无法搬入新居,动迁安置款也未拿到。
王晓革觉得这事很蹊跷,他马上与该村所在的行政区动迁办联系。
工作人员回答,村民没有回迁,是因为动迁办的前任领导刚调离,后任领导不了解情况,一时无法解决。
面对主管部门的态度,他深切感受到村民的无奈。
他提醒自己,记者的工作不仅是报道新闻,更重要的是促进问题解决。
于是,按照《民生热线》工作程序,他把事情反映到当地宣传部,同时表明立场,第一,政府动迁回迁工程项目资金应该专款专用,而开发商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政府部门有失监管;第二,回迁安置补偿款是专项资金,应该按月发放,不应拖欠。
他告诉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希望重视此事,别让当初配合动迁工作的村民寒了心。
数日后,王晓革专程前往朝阳落实此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48户村民回迁安置得到落实,248万元动迁补偿款发放到他们手中。
至此,让村民纠结了近两年的问题得到解决,而这48户村民至今不知道记者的模样。
说真话是记者的天职——访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
说真话是记者的天职——访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
方仁
【期刊名称】《传媒观察》
【年(卷),期】2007()12
【摘要】15年来刘畅几乎走遍了中国,从西藏的珠峰大本营到东海的苍茫海岛,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到新疆的边防,刘畅进行了很多的调查性报道。
刘畅将新闻理解为是一种精神和生命的追求,作为一个记者说真话是一种天职。
不欺骗公众、勇于揭示真相.是记者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报道真相是履行记者责任的起码要求,他认为新闻人应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永葆一颗纯洁的心灵,尊重事实、还原事实,揭露对国家、民族有意义的真相。
记者的精神气质是:诗人般的激情、作家般的叙事能力、史学家般的客观理性、法学家般的公正公平及哲学家般的思考思辨。
通过报道事实让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进步,是一种发自职业本能的崇高信仰。
【总页数】3页(P15-17)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记者责任;刘畅;天职;真话;精神气质;调查性报道;历史责任感【作者】方仁
【作者单位】《传媒观察》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记者史官说真话之难 [J], 刘野
2.记者职业,是我人生最美的选择——访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内蒙古日报首席记者刘少华 [J], 胡达古拉;
3.与战地记者说战地记者--访新华社记者聂云、袁炳忠 [J], 赵雪波
4.说真话──记者操行之要──县市报队伍建设的一孔之见 [J], 张昌俊
5.藉着相机守望中国——访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 [J], 方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一盏明亮的心灯照亮新闻之路
有一盏明亮的心灯照亮新闻之路
刘畅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做一个有悟性的记者,就要成为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留意身边的新知识、新观点,接受各种信息的同时,逐渐强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刘畅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
【相关文献】
1.点亮一盏心灯,照亮人生旅程 [J], 卢静燕
2.点一盏心灯照亮学生前行路——“标签效应”的启示 [J], 魏秀华;董芳妤;
3.陶思璇:点一盏心灯照亮别人 [J], 秦迪;木子
4.有一盏明亮的心灯照亮新闻之路 [J], 刘畅
5.陶思璇:点一盏心灯照亮别人 [J], 秦迪; 木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无心插柳到有意栽花——驻站记者策划运作漫议
从无心插柳到有意栽花——驻站记者策划运作漫议
刘畅
【期刊名称】《新闻前哨》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2002年4月至5月,《湖北日报》组织策划的“沙市奶农倒奶事件”系列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的反响,先后获得《湖北日报》“头条新闻竞赛”和“中南六省党报好新闻竞赛”一等奖。
此报道在编辑部的统一指导下,部站结合,成功运用策划引导新闻事件的发展,解读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为新闻人物指明解困方向。
作为“倒奶事件”报道的全程参与者,我从中感受到新闻策划的动人魅力。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刘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6.2
【相关文献】
1.有意栽花巧预设,无心插柳妙生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案例 [J], 王晓张
2.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妙生成 [J], 曹彩云
3.“有意栽花”与“无心插柳”的引导思路——探索班主任工作中管理艺术的一些思考 [J], 吴爱明
4.有意栽花巧预设,无心插柳妙生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案例 [J], 王晓张
5.心愿树:从“无心插柳”到“有意栽花” [J], 古琼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畅:做一个有良心的记者[ 2007-11-06 17:13 ]6月7日下午14时,由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华新闻传媒网联合主办的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系列访谈邀请到了第六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中国青年报》记者部副主任刘畅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中华新闻传媒网对访谈进行了直播。
6月7日,中华新闻传媒网对第六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心副主任刘畅进行在线访谈。
图为刘畅做客中华新闻传媒网。
中华新闻传媒网姚勇摄山西繁峙矿难报道与记者的良心[主持人]“刘畅”这个名字被社会大众广泛熟悉,是因为在令世人震惊的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收受贿赂、隐瞒事实。
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刘畅却冒着生命危险揭露了事实的真相,为案件突破提供了宝贵线索,体现了一名记者高尚的职业操守。
2003年10月,刘畅因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9月获得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
[刘畅]当时接到线索以后,没有任何方面的禁止或者其他类似的情况。
我和当时给我们提供线索的人联系,去的时候《中国青年报》除了我还有一位摄影记者。
当时的情况非常复杂,提供线索的当地司机打出了不要出声的手势,我们就到了路边店后面的小屋里,为了能够更多的证实这件事情,我们就同意了他再找几个相关的知情人,于是我们就在加油站门口见面。
这四个人里面有幸存者、目击者和遇难者的家属,当时我们采访这四个人的时候感觉非常的震惊,因为他们问我:你们是真记者吗?我们不想见到假记者。
曾经有过一些记者利用见遇难者亲属的机会向矿主施压,谋取不正当利益,这确实是让我们记者非常蒙羞的行为。
记者首先是要学会置疑,当天晚上我拿到了一个遇难者家属的死亡名单。
我的意识里想,既然是一次被隐瞒的矿难,政府又是怎么说的呢。
当时公安部很重视这件事情,他们也接到了举报,想要到山西来。
随后,山西省公安厅还嘱咐我随时电话联系。
我又给所有各方打电话,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当时有一个当地的领导跟我说,只是一个小的事故,并没有发生矿难。
但是随后,遇难者的家属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仍然在向我求救,希望我能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主持人]这个是否会影响到您的人身安全呢?[刘畅]曾经有人跟我提醒过,但是我对中国社会是抱有信心的,无论发生什么危险,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后来,以前控制这些遇难者家属的打手全跑了,但是还没有人管这些遇难者的家属吃饭。
当时我问一个四岁小孩:你爸爸呢?他说:我爸爸死了。
当时我感觉太悲惨了,作为记者有一个责任,就是要让世界更加清晰的知道这一切。
山西繁峙矿难其实就是一次考验场,就是考验记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地方。
我首先很感谢《中国青年报》能够给我提供一种报道方式,就是一种超然独立和廉洁不贪的品格,保持相对独立的一种工作方式。
我们其实也曾经被某些人请到宾馆等地方吃饭的机会,但是我们都跑掉了。
因为我们的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责任,对很多的人群也有一种道义责任。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种稍微独立的工作方式和清醒的认识。
另外在个人的品质和工作精神上也确实有一个廉洁不贪的品质。
因为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自己这么坚持,如果其他的新闻工作者有不好的行为的时候,会让更多的人对记者这个行业产生一定的置疑。
其实我们发回的报道和后来的评奖也让我感到比较意外。
有一个评委说,之所以你能够被评上,是因为你的“还原能力”。
一般的记者只会写见闻,而你的文章是对事情真相的还原,这种还原是我们记者应该做的。
它会告诉后人当时发生了什么,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所以我们有非常大的责任把它完成好。
[主持人]当时您打算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可能也会受到和其他前面几位记者同样的诱惑,比如金元宝事件等等。
[刘畅]当采访到了非常真实的情况以后,可能当地会有人找你。
当然,我当时想的是绝不能给对方机会,也不能给自己机会,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非常清醒的认识。
我其实有一种歉疚,就是在我们长达一年多的追问真相里也有一种对同行的追问,这对新闻界来说是一个丑闻,而且影响也比较大。
可能有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拿红包,但是在山西繁峙矿难这种非常严重的灾情之下居然还有人这么干,非常的令人深思。
在后来的报道追踪里,我也经受了这些煎熬。
比如说我如何面对我的同行,可能有的人认为新闻媒体是可以互相揭露同行之间的偏差。
在我们这个行业里一旦发生丑闻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也非常的忧虑。
我很看重记者的职业操守,我也希望老百姓能够看到记者好的一面,记者应该成为让人尊敬的行业。
虽然当时整个记者行业受到了一定的置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但是从长远来看,我相信对记者在国家、社会、普通百姓心中的形象是有好处的。
开展三项教育增加职业道德感对记者来说是有好处的。
记者有对社会的责任,记者这个行业应该是被人们尊敬的。
由于这件事情获得了一等奖,我确实心里也感到特别的沉重,即便是在事情过去了五年以后,我的心情还是沉重的。
做舆论监督的记者没有生命危险[主持人]您做过大量的调查性报道,繁峙矿难系列报道只是其中之一。
让您难忘的报道还有哪次呢?[刘畅]其实在和平时期记者也要经历一定的风险,比如说有的时候被威胁,没有人保证你的安全等等。
我觉得在中国做舆论监督的记者,我非常负责任的说,并没有生命危险。
因为中国的社会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媒体大部分都是党政机关办报,《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的机关报,中国的媒体基本上是在某种程度上被理解成了党政声音的延伸。
比如说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常常被认为是中央的声音。
我不愿意把这个舆论监督说得很悲情,其实在中国做舆论监督我们有一种非常大的优势,因为中国现在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逐渐的有了舆论的力量。
我们如实的报道事情是能够引起社会各方重视的,所以我有这方面的信心。
另外,在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的采访中,记者在逐渐的寻找自己的职业价值,不管是矿难、火灾等等情况。
即便是面临死亡的危险,记者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还在报道,当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还在守望。
这就体现了记者对社会独特的贡献。
我觉得记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把自己的理想、情感和生命在从业中得到升华是最重要的。
我的同事很多人去过西藏,采访过登山活动,大部分都是跟着团队和科考队去的,整个的路线、装备等等都是准备的非常充分的,一切都不需要自己担心。
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中国青年报》派我只身一人前往珠穆朗玛峰地区采访韩国登山队攀登珠峰遇险的事情,当时有一种生命边缘的感觉,意识里就开始出现自己亲人的影子,也开始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包括一些很鲜明的往事。
很快就感觉到意识开始有点问题了,等到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醒来的时候,又有了一种还活着的惊喜。
记者现在其实是占据了目前社会转型期间的体制优势,你现在不是记者本身一个人,你代表的是一个媒体,一个背后有党政部门支持的非常强大的新闻机构。
在这样情况下,我自己一般不希望同行们过分的渲染记者担负的风险这一点。
在某种程度上记者还是受到了一定的社会保护的,因为你的社会身份还是会比较让人羡慕的。
理想主义+ 简单纯净[主持人]现在有些人感觉记者谈理想主义是不是太虚了?[刘畅]记者为什么还要强调理想色彩呢?我说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中国有两方面的精神来源。
一方面是文人办报的传统,我们是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对这个国家有非常深厚的情感。
中国的知识分子把“家”和“国”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非常深厚的传统的土壤里,对国家深厚的这种感情是永远不变的。
所以我们抱有这种追求,就是希望国家更加进步、社会更加美好,希望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就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我们是带有传统情怀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是以新闻来贡献社会的记者。
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工作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服务国家和人民。
这两方面决定了我们应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有精神追求的新闻职业者。
作为一个职业记者,我们会经历一些非常的场面。
比如说1998年的抗洪,2003年的淮河洪水,内蒙古雪灾以及密云踩踏事件等等。
作为记者要勇敢无畏的冲到最前面去,除了勇敢之外,我觉得还应该有一种职业意识,这种职业意识就是一种历史感。
尤其是在重大灾难来临的时候,比如说2003年的非典,我们要记录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在说明为什么会发生。
这两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记者来告诉后人的,因为后来的人在看历史的时候,如果没有记者在记录历史,这段历史是需要重写的。
2003年我连续的追踪华北第一例非典患者的发病情况,我试图在向读者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实事上,这篇报道公布之后我并没有遇到什么压力。
我觉得在中国有的时候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说一点压力也没有并不真实,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有些在别人看似特别敏感的题材,我们没有任何的压力。
我们记者只要如实的报道事实,应该会获得大家的理解。
在采访河北白沟苯中毒的打工妹的时候,我是和她们一起流泪的。
在很多很多这样的采访里,记者会有一种普遍的良知,你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在你落笔的时候,你要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不能太感情用事了,落笔的时候要知道公众想知道的是历史事实。
我们是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追求着这方面的境界,然后把它记录下来,让公众去做评价和判断,我们不能误导公众,这是我们记者的职责责任。
平衡是一种采访手段和方式,你要给所有的人说话的机会。
“平衡”就是无偏见,也就是要尽量的客观。
有人曾经反驳过我:你能保证你的每篇报道都是客观理性的吗?客观和理性既然是一种职业追求,他就是我们的职业理想状态,可能我们是达不到的。
但是我们不能用难以达到来否定它。
我们要把它作为一个职业原则放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要达到客观、理性、具有公信力等等。
如果达不到的话,我们就要进行反思。
在某一篇报道里,我更多的是反省自己。
所以我觉得现在应该有一种自省的精神,自己能够反省自己,这样对我们记者更好的从事这个职业有好处。
记者要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来书写大社会的主题。
所以新闻记者要心里装着社会生活不太好的人,装着容易被人忽视的这么一群人,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内心多了一份惦记,甚至是一份煎熬,我们希望生活不太好的人能够尽快的好起来。
我总是在告诉自己要简单起来、纯净起来、善良起来,这样反而让我的心灵获得了一份温暖,你会感觉自己简单起来、纯净起来、善良起来是那样的美好。
我没有觉得多了一份沉重,虽然心里沉甸甸的,但是也让我的人生多了一种丰厚的感情和经历。
“简单起来、纯净起来”对我来说只是一种内心的要求。
外界事物的扑朔和复杂,我们是能够突破它和战胜它的。
中国舆论监督和调查性报道前景光明[主持人]早期的调查性报道和现在的调查性报道有没有一些新的变化,调查性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刘畅]我们会发现社会对新闻工作者越来越多的认可,在这个情况下,我对舆论监督和调查性报道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