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西师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表格式】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经历乘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理解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一些
简便运算。
3、在具体情境中,探求乘法运算中的简单规律。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5、在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
课时安排:19课时
机动课时:2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探索规律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整理复习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
三单元:确定位置
第四单元三角形认识三角形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K12学习】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教案(XX年修订版)一、四则混合运算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三、确定位置四、三角形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八、统计九、总复习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教案(XX年修订版)一、四则混合运算第一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8-26+7318÷9×8200-17×724×+12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8-(1+49)3×(107-79)819÷(108-99)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教师:这节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题)。
二、进行新1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西师版下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一、四则混合运算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三、确定位置四、三角形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八、统计九、总复习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一、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计算下面各题85-26+7318÷9×8200-17×724×5+12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 计算下面各题185-(51+49)35×(107-79)819÷(108-99)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1 教学例1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西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四则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例1,第2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习题引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18 27÷9×6 100-15×6 200÷8+10学生反馈时,要求学生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点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学习基础,教师找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1)情境导入。
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20×7)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
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
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做?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材概述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是按照《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的教育部课程标准》编写的,适合四年级学生使用。
本教材共分为8个单元,涵盖了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知识内容。
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四则运算、分数、面积和容积等数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和应用;2.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分数的加减运算;3.了解面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5.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本教材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安排如下:1. 单元一:数的认识和运算•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学习数的加减运算;•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
2. 单元二:倍数和约数•学习倍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学习约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进行倍数和约数的相关练习。
3. 单元三:形状与位置•学习几何图形的分类和特点;•学习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相关的几何图形练习。
4. 单元四:单位换算•学习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基本单位;•学习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进行相关的单位换算练习。
5. 单元五:分数的认识•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习分数的简化和扩展方法;•进行分数的认识练习。
6. 单元六:分数的加减•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应用;•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练习。
7. 单元七:面积的认识•学习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习面积的计算规则;•进行面积的认识和计算练习。
8. 单元八:容积的认识•学习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习容积的计算规则;•进行容积的认识和计算练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讲授与练习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相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独立学习能力;4.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包括教材、习题册、电子课件等,提供多种学习资源供学生使用。
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和应用四年级下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的所有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 1. 第一章:数与数的运算 2. 第二章:数字之间的关系和数量关系 3. 第三章:图形与图形的关系 4. 第四章:长度、时间、质量和容量 5. 第五章:简便的计算方法 6. 第六章:数的应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数与数的运算1.学习目标: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学习内容:–了解整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步骤:–导入新知识,引出整数的概念;–讲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通过示例演示运算过程;–练习题的讲解和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下节课作业。
第二课:数字之间的关系和数量关系1.学习目标: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和数量关系。
2.学习内容:–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了解数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运用数的大小比较和整体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步骤:–导入新知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讲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数字的整体关系;–练习题的讲解和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下节课作业。
第三课:图形与图形的关系1.学习目标:认识和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
2.学习内容:–了解基本图形的属性和分类;–掌握图形的相似性和关系的方法;–运用图形的相似性和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步骤:–导入新知识,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图形;–讲解图形的属性和相似性;–练习题的讲解和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下节课作业。
第四课:长度、时间、质量和容量1.学习目标:学习长度、时间、质量和容量的测量和比较方法。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课:顺时针和逆时针教学目标:•能够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能够使用逆时针和顺时针描述方向;•能够根据图形判断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白板、笔和橡皮;•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通过一个小游戏或问题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顺时针和逆时针是什么吗?可以举例说明吗?”2. 讲解新知识:•通过PPT或黑板,教师向学生讲解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和方向,并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
教师可以使用箭头图示和实物模型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和音频,来增加学生的理解度。
3. 示范操作:•教师示范如何根据图形判断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并鼓励学生跟随操作。
教师可以通过黑板或PPT上的图形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练习和巩固:•在学生已经掌握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后,教师可进行练习巩固。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判断方向,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拓展延伸:•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请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呢?”第二课:半个圆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半个圆的概念;•能够绘制半个圆的形状;•能够利用半个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白板、笔和橡皮;•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或问题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半个圆吗?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一下。
”2. 讲解新知识:•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讲解半个圆的概念和形状,并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
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或几何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3. 示范操作:•教师示范如何绘制一个半个圆的形状,并鼓励学生跟随操作。
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书写100以内的整数和小数,认识千分之一的概念。
2.具有运用简便方法求加减法情况的能力。
3.能用图形模型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4.能够简单地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等。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节|课时|主要内容| |—-|—-|——–| |第一章|2节|运算习惯和运算法则| |第二章|4节|一二位数加减法和有理数的拓展| |第三章|3节|三位数的加减法和规律| |第四章|3节|三角形的认识、分类及特性,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第五章|3节|矩形的认识、分类及特性,正方形的认识| |第六章|3节|时间的认识,calendar的使用| |第七章|3节|百分数和“十分某”的理解及乘除应用| |第八章|3节|长度测量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第九章|3节|容积测量及容积单位的换算| |第十章|3节|质量测量及质量单位的换算| |第十一章|3节|乘法口诀,部分分配率,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第十二章|2节|简单分数的认识、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 总计26节三、教学方法本教材的教学方法包括: 1. 讲解法:通过教材上的文字和随堂演示的图等形式,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讨论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实验等方式去描述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3. 实践应用法: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 情境体验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四、教材重点1.运算法则的掌握。
2.百分数和“十分某”的认识及乘除应用。
3.长度、容积、质量的测量及其相关单位的换算。
4.三角形、矩形及正方形的认识及其特性。
五、教师的工作要求1.要充分准备教材、辅助材料等教学资料。
2.重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应用能力,注重拓展学科内涉及的各方面知识。
3.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环境,推动优质数学教育。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展开的,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学习单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
教材可分两个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背景下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以及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只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然后让学生认识中括号,体会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学会正确运算。
教材力求将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把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难点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
3.关键(1)让学生联系实际或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含有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顺序。
(2)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
(3)适当安排对比练习,促进学生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建议1.教学例1时,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例1的教学情境图,从中获取信息,通过图中的信息来理解题意;然后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出综合算式;最后让学生想一想: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应该先算什么运算,再算什么运算?2.教学例2时,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尝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算法:(1)例2与例1有什么不同之处?(2)算式里有小括号,应怎样算?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括号外面的运算,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或除。
[实用参考]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徒弟的对话框合起来改为“我们 30。
俩每时一共可以做 30 个”。要求 根据情景图的要求,我
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 们 应 该 先 算 剩 下 的 个
成任务?该怎么想呢?
数,再用剩下的个数除
剩下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怎么 以师徒二人每时做的个
求呢?
数。
教师:你能根据这种想法写出算 学生根据运算顺序算出
教 学 重难 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学 一、复习引入
过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
程 18÷9×8 200-17×7 24 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
×5+12
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
学生解答,重点就运算
二、进行新课
顺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
1、教学例 1
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出示教科书例 1 的情景图,将图 学 生 分 析 出 解 答 过
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 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
200 个灯笼”,“每天做 20 个, 合运算算式。
照这样计算,做了 7 天,还剩多
少个”。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该怎样算?
里,按运算顺序,应该
教师:能应用前面掌握的知识分 先乘除,后加减。
析出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什么吗?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
教师:能说说为什么要先算除和 的计算过程。
减,再算加的理由吗?
教师:为什么要先算除再算减
呢?
三、课堂小结(略)
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一、课程简介本教案为新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程的教学设计。
该课程主要分为五个单元,包括数字通关、面积与体积、数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图形的认识。
本教案将根据不同单元的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实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学习数字通关的基本算法,如加、减、乘、除;•掌握计算面积、体积的方法;•熟悉千以内的数的概念,掌握数的数位表示,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及其运算;•引导学生培养数据的收集方法、整理方法以及阅读并图解常见的图形等技能;三、教学内容单元一:数字通关1. 自然数和正整数学习自然数和正整数的概念,并通过举例介绍0~100的自然数和正整数。
2. 数的大小的比较学习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包括用尺子比较、用画图比较、用计算比较等。
3. 加减法的计算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列式计算、心算方法等。
通过举例分析应用场景。
4. 乘除法的计算学习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列式计算、心算方法等。
通过举例分析应用场景。
单元二:面积与体积1. 面积的认识学习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包括平面图形的面积、奇怪图形面积的计算等。
2. 体积的认识介绍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包括正方体、长方体、立方体体积的计算等。
3. 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面积和体积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如装箱子、装水果等。
单元三:数的认识1. 千以内的数介绍千以内的数的概念,包括千以内的整数、数位的表示、奇偶性表示等。
2. 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学习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包括加减法、乘法、整除等。
通过实例分析应用场景。
3. 分数的认识介绍分数的概念,包括分数的表示、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通过实例分析应用场景。
单元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现场观察、调查问卷、网络搜索等。
2.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介绍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成表、制作统计图表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新西师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并能熟练运用。
2.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3.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分数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加减法4. 分数的乘除法第二单元:小数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加减法第三单元:平面图形的面积1. 长方形的面积2. 正方形的面积3. 三角形的面积4. 梯形的面积第四单元:统计1. 统计表的认识2. 条形统计图3. 折线统计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2. 小数的概念及加减法运算3.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4. 统计方法的应用(二)教学难点1. 分数的乘除法运算2.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3.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4. 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计划安排18周完成。
第一单元:分数(4周)第二单元:小数(4周)第三单元:平面图形的面积(6周)第四单元:统计(4周)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完成质量等。
3. 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第 1 课时数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3 页例 1~例 3,第 4 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 100 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
对于比 100 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点评:既让学生感知生活中万以内的数,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又让学生体验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1 / 3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 100 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回顾旧知出示小棒,单独 1 根, 1 捆 10 根, 1 捆 100 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 10 根 1 捆里有多少个一, 100 根 1 捆里有多少个十。
板书: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探索新知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西师版下册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
西师版下册四年级数学教案5篇西师版下册四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垂线的距离。
(课文第66页的例2、练习十一中的地3、4的相应小题,第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二、探究新知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
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2.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1、68页4题画一画。
2、69页5题。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绷废岸�十二第1,3题先独立尝试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及其趋势,再全班交流。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06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蹦芙岷暇咛迩榫常�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小数加法的意义。
2�痹谔教帧⒐鄄臁⒈冉现校�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总结出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蓖ü�说一说、议一议、算一算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教师:我们以前学过小数加法,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回忆一下它的计算方法。
1�彼阋凰�2��2+1��4=19��4+0��6=3��5+2��8=17��6+9��2= 让学生以竞赛形式完成。
2��说一说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有什么异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法。
(教师板书课题)对于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或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知识,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惑。
二、创设情景,探究算法1��投影仪出示第106页例1的情景图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准备怎样解决例1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讨论,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2��探究算法(1)观察分析,引发思考。
教师:同学们对题意理解得非常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到位!要知道李伯伯家应付水费和天然气费共多少元,就需要把他家这个月所交的两项费用合并起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列式:24��83 + 51��6 =教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说出该题是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 +18 27÷9×6 100-15×6 200÷8+10反馈时,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
齐读。
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1)情境导入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200-20×7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3)列综合算式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解题思路是什么呢?(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怎样才能求出7天做的个数呢?(先求每天做多少个?再求7天做了多少个?)要求还剩多少个没有做?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80÷4×7(4)尝试解答在200-80÷4×7这个算式中,按照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除法、乘法、减法)为什么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呢?(因为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出每天做的个数,再算7天做的个数,最后才能求剩下的个数。
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按照这样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用递等式计算在草稿本上。
请一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5)反馈教师讲评,提示没有参加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6)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小结: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只有两步运算,今天学习的有三步运算。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种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三步)相同点都是以前学习的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对于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同样适用。
2.完成试一试:说运算顺序,再计算50+75×4-90 360÷40+13×8订正答案时,让学生板演出第2小题的两种书写格式,并引导学生比较得出,用第一种书写格式比较简洁。
(1)360÷40+13×8 (2) 360÷40+13×8=90+104 =90+13×8=194 =90+104=194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与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四、巩固练习下面,我们就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做练习。
1.课堂活动1题。
说出运算顺序:76+42×2÷14 100-62+540÷18,15×40-360÷12 10+(120-96)2.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反馈。
3.练习一第2题(1)认真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求大象比狮子大的多少岁,先要算到大象的年龄,再与狮子进行比较。
(3)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4)反馈计算结果。
4.独立练习:练习一第3题。
第2课时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重要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其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准备】课件,展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下面请同学们来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65×4-80 320÷80+16×4先指名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如果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2,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出示:70×(91-715÷65)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2)自主学习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有两步计算,又该先算什么呢?那就请同学们尝试完成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书写。
(3)交流算法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有两步,应该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师强调:当括号里还没有算完时,括号就要照抄下来,不能丢掉。
70×(91-715÷65)=70×(91-11)=70×80=5600(4)即时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第二列,说一说运算顺序100-(62+540÷18)(288-24×5)÷28(5)讨论: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小结: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议一议,怎样添括号。
240-40×2÷5(1)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请同学们先按要求添好括号后,再认真检查,你添好小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是否与题目要求一致?(240-40)×2÷5(240-40×2)÷5(2)集体订正完后,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3)讨论:为什么两个算式中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都相同,而计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呢?学生交流得出: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3.数学文化:括号的由来和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教科书第7页内容: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1)学生自学内容,你知道了些什么?(2)你还有什么问题?预设1:最早的小括号出现在哪年?(1544年)预设2:最早的大括号出现在哪年?(1953年)(3)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括号?了解这些括号有什么作用?预设:在语文或其他书上见过括号,表示多音字注音用中括号,表示生字注音用小括号等。
三、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2.练习一第5题。
先判断,再说出错的理由,然后把错的改正过来。
3.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按要求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4.独立练习,练习一第7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呢?第3课时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3,课堂活动1题,练习二第1、2、5题。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掌握含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投影展台、扑克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请同学们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再计算。
60-80÷16×3 15×40-360÷12 247-(17+180÷6)说一说,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小结:在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里,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括号里的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1)创设情境师傅和徒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2)理解题意(出示例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师傅做了27个后剩下的个数,师徒合作还要多少天?)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必须先求出什么?(先求出剩下的个数,和师徒两人每时合做的个数)(3)尝试列综合算式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反馈:(147-27)÷(12+18)这个算式为什么要加两个小小括号?引导学生得出:要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的个数,用减法;再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用加法;最后算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用除法。
在有加减、除法的算式里,要想先算加法、减法,所以要添小括号。
(4)尝试计算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你们会算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尝试计算在草稿本上。
反馈:将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做法板演在黑板上(147-27)÷(12+18)(147-27)÷(12+18)=120÷(12+18) =120÷30=120÷30 =4(时)=4(时)根据学生的板书,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