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建筑结构构造与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古建筑概述

——建筑结构、构造与材料

目录:

建筑结构类型

一、建筑结构

混合式体系特征

大木作

二、建筑构造小木作

瓦作

室内材料

三、建筑材料

室外材料

四、总结

一、建筑结构:

(一)、抬梁式构架

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后在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通过枋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lǐn)。檩(lǐn)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同时还可以形成美观的造型和宏伟的气势。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结构复杂。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大型、富丽的住宅,用抬梁式梁架。

(二)、穿斗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lǐn),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枋(fāng)承托挑檐。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牵子、斗枋(fāng)和檩(lǐn)作横向连接。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局促。小型住宅多使用穿斗式梁架,或者是局部使用双步梁架。

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三)混合式

徽州建筑多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即在中部厅堂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

混合式结构体系特征:

兼收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之长。徽州祠堂,需要获得威

严的气度和肃穆的氛围,以抬梁式为主,仅在山墙处施以

穿斗式;宅第,则仅在厅堂处用抬梁式,生活起居部分,

尤其是楼层,用穿斗式。

适应性很强。首先表现在对复杂地形和特殊功能的适

应,如地势低洼处,常用木柱架空,过街楼因功能需要而

架空。其次是对不规则建筑平面的适应,这主要得益于穿

斗式。最后,还体现在上下层结构的相对独立。徽州宅第

的楼上和楼下分间不一致时,就会导致楼上分间立柱点下

层无柱支撑,而立于梁上。这种结构能够允许存在,很大

程度上是因为下层梁柱的硕材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遵循斗拱制度。由于两种结构体系都分别用到了斗拱,

所以在徽州木构中,既有抬梁式惯用的成组的斗拱,又有

穿斗式使用的撑拱和插拱。

二、建筑构造:

(一)大木作(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一切骨干木构件均称为大木):

1、柱、柱础和櫍(zhì)

按柱的外形分有直柱、梭柱之别。直柱即无卷杀的柱,梭柱是将柱卷

杀成梭形,来源于宋代,明代徽州建筑保留了梭柱。明代外墙柱子多与

外墙脱离,清代边柱角柱半嵌入外墙内。柱子的高细比约在1:9到1:10,

两端略细,中间略粗。

为使柱子外轮廓线挺拔、优美、富有张力,宋《营造法式》中规定,

在柱头以下1∕3柱高处做成弧形,每1∕9柱高收进1分,1∕3柱高

共收进3分,加上柱肩处收1分,实收进4分,使柱子外形称为梭柱,

这种做法叫做“卷杀”。有的在柱子下段也有卷杀。

柱础是柱脚下面垫的一块石头,用以保护柱脚。柱础有各种形式,花

式丰富。简单的仅用方形石块,大型住宅用圆形和八角形础石。复杂的

也有由基座、础身。盆唇三部分组合而成,并可雕上多种花纹和图案,

花式则是越到清末越繁复。

櫍(zhì)是一块圆木板,垫在柱脚之下,柱础之上。櫍(zhì)的木纹一般与柱身的木纹方向成正交,有利于防阻水分上升。柱与柱础间通过摩擦阻力固定,因此当櫍(zhì)开始腐朽时,可以更换,可使柱身不受影响,不致“感染”而腐朽。后来清代取消了櫍(zhì),通常是在柱脚下打一小孔洞来排除湿气。

2、枋、雀替

枋(fāng),在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构件,它往往是随着梁或檩(lǐn)而设置。枋以其位置之不同而名称不同,在檐柱上的称为额枋,在脊瓜柱上的称为脊枋。

一般来说,枋都是沿面阔方向水平放置,而梁是沿进深方向水平放置。枋的断面多为矩形,而梁的断面为矩形或圆形。

额枋,明清徽州建筑不仅将梁栿(fú)加工成月梁,还将阑额等额枋加工成月梁状,月梁的形式几乎在任何一座徽州建筑中都随处可见,十分盛行。明中叶前,月梁状额枋下刻一新月形长弧线,俗称“剥腮线”,后逐步变短变圆,清代蜕变为圆,也可以由此作为推断建筑年代的佐证。

雀替,指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有用在柱间的落挂下,则是纯装饰性的。一般认为,雀替就是宋《营造法式》中的绰(chuò)幕枋。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由丁头拱演变而来的,后面将详述。

替木,设置于栌斗或令拱斗口上(也有直接设在柱头上的),与枋平行,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即增加了构件连接的强度,又可缩短构件跨距。明代徽州建筑的令拱上多使用替木承托梁枋。

1、梁架

徽州建筑的梁架多为彻上露明造,匠师在适当装饰的原则下,把结构与美观融为一体,下面则要论述:

(1)蜀柱,为梁上矮柱,又称侏儒柱,用于垫高,使构件达到所需高度。当其自身的高度小于其宽度时,清代称之为柁(tuó)墩,宋代木构一般无此构件。明清徽州木构中,常于蜀柱之下垫一柁墩,并常雕饰成仰莲状,当不用柁墩时,蜀柱下端多收杀成鹰嘴形式,称鹰嘴。

(2)叉手,宋代建筑各榑(bó)都用斜杆支撑固定,一般雕刻成奔浪、卷云状,其中支撑脊榑的人字形斜杆称为叉手,其余为托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