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影子的秘密》教案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影子的秘密》教案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3课《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课题影子的秘密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知道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3.通过光和影的实验,耐心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的手影的方法。

4.乐于参与活动,对探索“影子的秘密”有一定的兴趣。

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 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5.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重点了解产生影子的条件和过程,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产生影子的要素光源和阻挡物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难点理解在模拟实验中控制一个变量不变,改变其他变量的方法,例如保持阻挡物摆放位置不变,改变光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介绍“皮影戏”,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观看“皮影戏”视频资料。

学生集体观看视频资料。

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新知。

讲授新课聚焦:我们己经观察到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发现一天中的影子方向、长短都会随着太阳的改变而改变。

生活中,除了阳光下的影子,开灯后房间中的影子,打开手电筒后产生的影子,都是常见的现象。

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探索:产生影子。

利用下面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拟实验。

想一想,不同的材料模拟学生总结交流前面学过的知识,小组代表回答。

影子的长短不同,方向不同,是太阳位置不同导致的。

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手电筒木圆柱生1:手电筒为木圆柱影子的产生提供了光源,光源要找到,木圆柱上才会有影子的出现!生2:用手电筒照射到木圆柱上,就能在桌面上看到影子啦!手电筒模拟的是光源、木圆柱模拟的是遮挡物、桌面模拟的是投影面,它们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冰融化了》(3)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冰融化了》(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冰融化了一、教材简析:学生听、说、操作、分工、合作等学习习惯的质量对本课能否顺利实施有直接影响。

关注、有效并坚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就是促进他们科学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部分。

本课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处理到位,如器材的有效性、学生明确测量任务、掌握方法,会正确测量温度及技能的熟练程度等。

本节课有两个重心:1是测量出冰融化时的4个相关数据;2是分析这些数据,形成认识。

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正确测量得出冰融化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热量”是贯穿本单元的重要概念,是解释水温度发生变化的关键词,而恰好又是学生的薄弱点,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难点定为“理解冰融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第一部分:观察冰的融化液态的水在0 ℃以下就会凝固成冰,固体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冰会不会融化,什么条件下融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

当然还必须让学生们再做一次细致的观察。

因为,很少会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块融化的全过程,更不会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个观察过程。

教科书在这部分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观察、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进行观察、记录活动。

让学生测量记录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时,还希望学生观测周围空气的温度,包括盛有冰块的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

通过上述的观察、交流活动,相信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 ℃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第二部分:加快冰的融化教科书这部分内容首先向学生们提出了怎样加快冰融化速度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冰融化过程的观察认识,他们应该能够想到,把冰块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等方法能够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全套教案(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3.1《仰望天空》教案暗的部分是平原。

环形山主要是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形成的。

(5)月球昼夜温差大,没有空气和液态水,也没有生物。

3.太阳概述。

恒星----本身发光发热的天体行星----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绕着行星运转的天体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太阳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

播放视频《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模拟》太阳是一个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表面经常有变化,这就是太阳活动。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

观看视频了解并认识太阳太阳的体积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也比地球大的多。

太阳黑子就是太阳表面的黑斑,实际上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探索二: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观察几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照片,你有什么发现?在维恩图上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探索三:模拟实验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为什么看上去大小差不多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找一找原因。

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纸片。

播放视频《比较太阳和月球的不同》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保持观察纸筒的位置不变。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保持不变。

(3)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现象: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纸筒较远时,才能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分析: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近,看起来越大,自由描述发现。

学生回答距离远等原因观看视频学生在维恩图中已经写下很多自己了解的信息,他们积极地展示自己的“知识渊博”。

教师需组织好“科学分享会”,提醒学生,科学家们在工作时也会像这样分享和交换信息。

模拟实验是科学家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该环节是学生首次接触模拟实验,教师需要和学生交流模拟材料所模拟的对象以及模拟实验证明猜想的过程,结合实验结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模拟实验是在做什么,才教学反思这一节课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内的知识,对三年教学反思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他们缺乏一定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第3、4课-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第3、4课-教科版

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

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相关的,还可以为后续的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冰的观察,教材首先明确观察对象与观察要求“取一些冰仔细观察,”然后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自身感觉器官对冰展开观察。

第二部分是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这一部分主要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水结冰的温度,这个实验比较清楚地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和温度的变化。

因此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水如何结冰这一自然现象的直接认识。

【教学背景】: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水的固体和液体形态。

学生对固态和液态水非常熟悉,但对水与冰之间的变化条件并不十分清楚。

本节课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水来认识物体的存在形态。

以及使物体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的冰,对冰有一定的程度上的感性认识。

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也知道冰在“温暖”的情况下变成水。

因此,学生理解冰的特点并不难,而且,学生渴望探究自然界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种现象,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但学生对于冰与水之间转化的温度还不是很确定的,通过本课的科学探究,将使学生对本部分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必须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冰的特点和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水在什么温度结成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珠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珠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珠从哪⾥来》教案教学设计《⽔珠从哪⾥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的变化”单元的第五课。

通过前⼏节课的学习,学⽣知道了“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温度计进⾏测量;对⼀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并且探究了⽔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

本节课主要分为2个部分,第⼀部分:⽔珠是冰化成的⽔吗?第⼆部分:⽔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在前⼀课中,学⽣们观察了冰块的融化过程,他们不仅发现了冰从固态变成了液态的⽔,同时还发现了盛冰的玻璃杯外壁,塑料袋外壁上也有许多⼩⽔珠。

对语⾔这些⼩⽔珠是从哪⾥来的呢?本课就是由这⼀问题引发学⽣的思考,⿎励学⽣作出尽可能多得解释(或假设),并寻求证据以检验假设。

学⽣们通过分析,检验假设的过程,将会获得更多新的证据,从⽽作出新的解释,再实验验证,最后拓展形成概念。

学情分析⼀般特征:三年级的学⽣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初始能⼒:学⽣已经知道了⽔会融化成冰,有初步的观察分析和猜想能⼒,有初步的动⼿能⼒,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法。

教学⽬标科学概念:⽔蒸⽓遇冷会凝结成⽔。

过程与⽅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珠,思考⼩⽔珠是从哪⾥来的,并尝试做出⾃⼰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珠从哪⾥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第6课《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第6课《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中第6课《水和水蒸气》。

课程原始实验内容是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让学生推测水蒸发过程是温度降低进而推理出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那么本节课我决定借助数据采集器开展实验,实验设备能准确地记录并读取温度的变化。

学生不仅能直观地观察温度曲线的变化而且还能通过数据变化分析得出蒸发过程中吸收剩余物体的热量使物体达到降温的效果。

【学情分析】处于小学低年级学段,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科学的兴趣较浓厚,能够借助教师的引导进行抽象思维,并喜欢把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大部分学生热爱科学,善于动手操作、观察和动脑,但有个别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需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引导进行渗透。

【教学目标】我要了解: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3.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我要观察:1.观察黑板上的“水”字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我要培养: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水蒸发快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水到哪里去了1、师:下雨之后我们常常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些积水。

天晴了,这些积水就会很快干掉的,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2、学生推测。

(预设:可能到泥土里去了;可能被太阳晒干了,也许学生会说水蒸发了,那教师也可以问一句:如果验证你的说法呢?)师:这些水去哪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如何做呢?(学生思考后汇报)(预设:浅碟子中加好水,然后不盖盖子,看看水会不会减少等类似的方法。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一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践活动,适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宇宙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乐于探究。

但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尚不牢固,对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逐步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关系的理解,宇宙观念的建立。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直观教学:运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太阳、月球和地球。

3.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观察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三个模型,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太阳、月球和地球吗?”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和视频,说一说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太阳、月球和地球模型,并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3.3 影子的秘密 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3.3 影子的秘密 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3秋)科学三年级下册 3.3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 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2. 光源、阻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 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4. 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长短、形状、大小的变化。

(二)科学探究目标1. 能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秘密。

2. 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阻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手影的方法。

(三)科学态度目标1. 分工合作,乐于参与,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

2. 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 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能总结影子的形成条件和变化条件。

难点: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活动,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的变化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黑暗的环境、手电筒、水杯、乒乓球、A4纸。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聚焦1. 呈现视频导入。

让学生观看关于影子的动画视频。

2. 谈话1:同学们,视频中绿咕力说的那个东西真的是坏蛋吗?学生回答:不是。

3.谈话2:教材的聚焦问题是“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同学们清楚吗?学生回答:不清楚。

既然我们都不清楚,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秘密”(板书“影子的秘密”)。

(二)探索活动一想办法制造影子1. 呈现材料。

手电筒、水杯、乒乓球、A4纸。

2. 公布任务。

利用上面这些材料制造影子,并思考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3. 体验制造影子。

4. 汇报实验结果以及自己的思考。

设计意图: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产生影子需要三个要素——光源、阻挡物、屏,以及三者形成影子的过程。

在该环节中,加入了水杯和乒乓球。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观察、实验、推理、总结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还相对较少,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来逐步建立和丰富。

此外,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总结等。

2.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表达和倾听他人观点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科学实验器材、课件等。

2.材料: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材料。

3.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魔术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呈现(10分钟)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总结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自己在探究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分享。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课堂讨论。

第3课《水结冰了》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3课《水结冰了》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水结冰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冰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也有过接触冰块的经历。

这节课,学生们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有什么特点,例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确定体积的。

学生还可能会注意到水结冰以后体积增大了,在冰块托盘中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他们还将观察到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亲身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水,刚刚我们量了水的温度,上个学期我们也专门观察过水,水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水)2.板书水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3.如果我们把水放到冰箱冷冻,会怎样?水结冰了。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冰的观察1.出示冰,液体的水冷冻后结成了冰,冰又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想不想观察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冰?2.学生活动:领取冰块,用看、闻、摸的方法观察冰。

3.交流,冰有哪些特征?板书:无色、无味、透明、固体。

4.刚刚我们观察了水和冰,比较一下水和冰,它们有哪些相同特征?我们可以把水和冰的特征整理在维恩图中,把相同的特征填在重叠的区域。

5.学生整理并填写维恩图,6.交流:水和冰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得出冰是固体形态概念。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谈话:水放到冰箱冷冻会结成冰,同学们,水在其它什么情况下也会结成冰?水在温度较低时会结成冰,那水在什么温度(多少摄氏度)时会结成冰呢?2.估计:请根据你的经验估计一下?(根据温度计模型)3.谈话:光是估计还不行,我们要通过科学实验来寻找答案,(出示水)这根试管中的水我们刚刚测量过,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摄氏度?你有办法让这杯水结冰吗?(放冰箱中可以让水结冰,但我们很难观察到水是什么时候结冰的)老师知道一个能让水结冰的方法,想知道吗?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冰加盐的方法来制造低温环境,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获得低于零摄氏度的低温,然后将试管插入碎冰中,让试管中的水结冰。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天空》这一单元,对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但是,对于太阳和月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建立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

2.实验材料: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

2.呈现(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征。

实验一: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实验二:用手电筒照射月球仪,观察月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4.巩固(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亮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亮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教材分析《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2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从这一课起,学生将开始探究光与影的相关知识。

本课通过制作和使用简易日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光与影的兴趣,从而归纳总结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认识太阳位置的变化,了解太阳对地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课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从提出问题、观察记录、制作日晷、研讨分享等过程,充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关于光影的知识,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日食、月食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对地球上物体的影子变化产生影响。

但影子变化的具体规律,即当太阳的位置发生改变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就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认识是比较模糊的,他们并不能准确表达出这些规律。

本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天的时间去观察、测量并在观察记录纸上画出小短杆的影子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讨论,了解影子的变化包括长短变化和方向变化,光源变化包括高低变化和方向变化两个方面,以及影子的变化与太阳位置变化的关系。

三、科学概念及解读日晷是一种视太阳位置而告知每天时间的装置。

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下物体影子的规律,制作了测量时间的仪器,这就是日晷,又称“日规”。

这种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按晷面的摆放角度,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赤道式。

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2.结合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冰融化了》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冰融化了》教案教学设计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冰融化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

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使用温度计,掌握了测量温度的方法,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了解了当水温降到0℃以下时,液态的水可以变成固态的冰。

本课《冰融化了》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的观察。

本课内容分为观察冰的融化和加快冰的融化两部分。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道了水在0℃的时候开始结冰。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等办法解决一些探究中的问题。

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对他们来说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等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明确操作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在学生实验时密切注意,随时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难点:使冰快速融化成水的实验设计。

评价任务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各1份,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小河边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视频。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复习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复习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复习【教材简析】太阳、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天体的正常运作是地球上一切物质正常运作的基础。

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3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

在本单元,学生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认识了三个天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单元共8课,前3课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

第4到第7课,学生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了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者关系。

第8课,学生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形式,对地球展开深入探索。

但对于三个天体整体联系的梳理还不够。

因此,本课作为单元整理课,先引导学生梳理重点内容,然后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帮助三年级学生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异同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还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知识点比较分散。

因此借助单元整理课,能让学生再次回忆整个单元的学习历程,通过小组合作绘制单元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三个天体之间的联系,并产生继续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梳理,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科学思维]回顾单元内容,通过交流、分析、比较等方法,构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联系的思维导图。

[探究实践]围绕本单元有关太阳、地球和月球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记录,能用文字、图画、语言等多种方式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责任态度]愿意和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能利用思维导图有说服力地、完整地表达自己对于三个天体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复习本单元内容,整体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

[难点]通过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为知识的熟练运用打下基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和水蒸气》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水和水蒸气》教案教学设计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和水蒸气》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第六课的教学内容。

学生之前已经经历了“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由于温度变化,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及“杯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的探究学习。

本节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

通过“水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然后再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活动,帮助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变为气态。

水会从气态再回到液态吗?当水蒸气变冷后会再变成水,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凝结。

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很快变冷时,凝结便可能发生。

为了观察这一变化,引导学生将一个大而空的杯子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当杯子里的水蒸发时,水蒸气会凝结出现在大杯子内表面上(杯壁有许多小水珠)。

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由于冰使盛冰容器的外壁变冷,于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停留在盛冰容器的外壁上,以及对“空气中的水”探究,让学生理解水和水蒸气是如何互相转化的这个物质变化过程。

为下节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关于“水”和“水蒸气”,学生已有许多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比如地上的水会干,湿头发用电吹风吹风后干得快,烧开水……。

由此,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水蒸气”、“蒸发”已经有了模糊的初步认识。

比如夏天衣服晾在太阳下很快会干、软的物质会变硬,对于诸如此类现象,有些学生可能会用“水蒸发了”去解释。

但是在他们的科学前概念中有着许多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最典型的便是对于热水中冒出的“白汽”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白汽”便是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这个错误的前概念中隐含着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学生认为“白汽”是“气态”,其实“白汽”是“液态”;二是学生认为“白汽”是蒸发现象,其实“白汽”是凝结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将使学生对蒸发和凝结产生正确的认识,且能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作出解释。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教案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课题月相变化的规律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发现与描述月相变化规律。

2.能对图片信息进行正确处理。

3.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整。

4.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乐于征求小组组员意见,尝试多种方法调整月相图片排列顺序。

5.了解月相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通过对月相图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学生对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难点根据一个月里月相变化的顺序给月相图片排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述嫦娥奔月故事,嫦娥奔月,中国神话传说中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后羿为求得长生不老向西王母求长生不死药。

他的妻子嫦娥因歹人夺药,无奈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月宫,成为广寒宫宫主。

观看视频并出示月相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是我们在二年级学习时收集到的月相图片,你们还认识吗?学生观看视频资料。

小组代表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聚焦: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以前我们已经知道月相会变化,那么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有时弯,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虽然变化,但是隔一段时间又变成圆圆的、再逐渐变成弯月,月相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并且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是太阳照亮月球的某一侧面。

由于月球反射太阳光,月球无论转到相对地球的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

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球亮面大小的不同而出现要求学生认识月相,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每天不一样)。

我们要用排序的方法来观察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6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6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案

.倾听不同的观点,收集证据,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

一、教材分析学生知道地球是球体,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概过程,让学生体会人类探索未知的艰难,以及科技力量的发展对人们认识带来的影响。

本课有以下活动:1. 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2. 模拟常见的生活现象(航船行驶和月食现象)3. 了解麦哲伦环球航海探索研讨? -)霜想如果我们是古人,当我们站在大地上 时,你能霜测出地球可能是什么形状吗?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致的人认为天是I ■的.地是方的.这和人Q 观察到的现S10本相同.二、课堂反思活动1:了解古人对地球的认识1 .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古人,猜测地球的形状。

学生的猜测可谓是五花A 地球的形状JI 是方的吗? I一,• 人们还提出猜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八门,有说地球是平面的、也有说方的,还有人说地球是不规则的,不论学生说出什么形状,都可以要求他们说出这一猜测的原因。

2.当学生知道古人对于地球形状的猜想,可以追问学生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让学生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说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不支持“天圆地方”的猜测,可以让学生试着解释为什么帆船的航行和月食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方的,为后续模拟实验做好铺垫。

.帆船航行这一现象学生很容易理解,月食这一现象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有难度。

课上我是先给学生介绍什么是月食,当学生理解后,就能分析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活动2:模拟实验(1)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1.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白地球仪和桌面分别模拟圆形的地球和方形的地球,当帆船进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出港先消失的是船身,后消失是船帆这一现象就说明地球是球体。

只要明白这一关系,学生活动就比较轻松。

2.不论帆船在地球仪还是桌面上航行,要让学生明白观察的位置:如帆船进港学生要在帆船对面观察,出港则在帆船后面观察。

活动中总是有小组不注意观察位置,需要老师提醒。

分别找材料做模拟实验.手电周模拟太阳光,乒乓球/小木块模拟地球,白色平板模拟月球表面.(2)模拟月食现象1.前面的活动学生理解了月食的含义,那这一活动学生对学生而言就比较轻松;没有理解的话,就有一定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过程与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

2、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3、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4、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求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5、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6、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3、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

4、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主要材料清单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20℃--110℃)、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单元课时安排每课1课时,机动、整理1课时,合计8课时。

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体温计、气温计、水温计、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在-20℃——110℃)【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二、观察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

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

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5、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

再观察。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量程;刻度)6、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

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

汇报交流。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2、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例:“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置温度,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

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1、现在请每个同学观察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

2、交流: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什么会不同呢?(参考P44图)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板书设计】 1、温度和温度计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通常用℃来表示。

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

【教学后记】2、测量水的温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准备】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4支水温计,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二、测量水的温度1、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

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P46的表格中,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

2、学生测量后汇报。

(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引起的,教师再做适当讲解。

)3、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下,现在要求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P47,在等的过程中思考: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化?4、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5、汇报交流。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也就是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6、带领学生阅读P47: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三、推测水温的变化1、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放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吗?(预设:把水放在冰箱冷冻槽里,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3、师:这个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今天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板书设计】 2、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后记】3、水结冰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 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冰的观察1、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师: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

板书:水结冰了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P48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

(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

)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6、学生比较后汇报。

(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7、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8、通过争论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师:我们知道了把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指导学生阅读书P49,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预设:(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