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第2模块-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语文-(福建专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2模块■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语文■(福建
专用)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第二模块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燧S W 却>权短二w





4
<1
6

真题体验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

刘备不忍
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

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

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

(《三国演义》)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
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
是一对。

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的字“不离不弃,
芳龄永续”。

(《红楼梦》)
C.就在吴赫甫等待眼前的公债市场的斗争传来一个好消
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背叛了自己。

吴蒜甫对着电话,大声的叫道:“我们的大势已去了呀!”(《子夜》)
D.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
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取,又无力挽救女儿。

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 死了。

(《巴黎圣母院》)
一夙]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E.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
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

欧也妮没有火取暖,
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

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

(《欧也妮•葛朗台》)
【解析】BE本题考查识记名著主要内容。

五个
选项共涉及五部名著,考查面较广;选项大都以命题人
的概括叙述为主,内容都涉及该部名著重要、经典的情
节。

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难度,每个选项都设置了两个明显的、属于知识性错误的错误点。

B项“黛玉”应为“宝钗”,“晴雯”应为“莺儿”。

E项“母亲”应
“查
应为“拿侬”理”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节。

2・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孙女的相关情
(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

答()题
【答案】示例:(1)冯乐山提出要将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

(1分)正在与琴热恋的觉民不同意,高老太爷于是大怒。

(1分)无奈之下,觉民便离家躲了起来, 高老太爷逼觉慧说出觉民的下落,否则便要觉慧顶替觉民成亲。

觉慧坚决不说,高老太爷也坚持不取消觉民的婚事,(2分)直到临死前,高老太爷才同意取消冯家的婚事。

(1分)
(2)桑乔当总督的第七天晚上,管家等人谎称外敌入侵, 让桑乔去指挥战斗,(1分)他们用盾牌夹住桑乔的身体,让桑乔冲到前面,结果桑乔一下子跌倒在地上,被人们乱踩一通,直到“战斗”胜利了,桑乔才被人们扶起来。

(3分)浑身疼痛的桑乔意识到担任总督只是一种捉弄,便不顾大家的挽留,骑上驴子离开了。

(1分)(由于版本不同,外国文学的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解析】第(1)题,根据题目的要求,重点应在于答出
“逼”的具体过程,至于“抗”的过程,就自然包括在答案之中了。

考生应至少写出“冯乐山要把侄女许配给觉民”“老太爷答应婚事”“觉民逃婚”“老太爷大怒” “老太爷让觉慧替婚”“老太爷死前才同意取消婚事” 这六个要点中的4个。

第(2)题,桑丘到海岛担任总督的过程在原著中包括4 章,题目显
然不可能要求考生回答如此众多的内容,因此, 答题的重点应放在辞职当天发生的事件上,尤其应回答出
“狼狈”的具体内容。

考生应写出“叫桑丘去指挥打仗” “种种狼狈相(用盾牌夹住身体、被人踩来踩去、晕过去等)”“假总督身份暴
露”“医师让他走”等要点中的任意4个。

二、[2009-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
兵又到了。

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


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糜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

(《三国演义》)
B.吴茹甫雄心勃勃,总想扩大自己的事业。

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
益中信托公司,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几个小厂,并准备加以扩充。

他希望自己生产的灯泡、肥皂等日用品将来能销往乡村。

(《子夜》)
C・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
祭天之后,申是捉鬼。

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

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觉慧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

(《家》)
D.玛丝洛娃被判去西伯利亚做苦工。

为了替被诬告的玛丝洛娃申
冤,聂赫留朵夫四处奔走。

上诉失败后,聂赫留朵夫决定陪她去西伯利亚,并再次向她求婚。

但是,玛丝洛娃拒绝了他,决定与西蒙松结婚。

(《复活》)
E.老葛朗台的葡萄园这一年收成非常好,他十分高兴,于是从太太的衣柜里挑了一件十分漂亮的衣服,送给了一直为主人效忠的拿侬。

这是老葛朗台送给拿侬的许多礼物中最贵重的一件。

(《欧也妮•葛朗台》)
穂]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解析】AE本题考查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识记。

五个选项
都涉及了该部名著主要、经典的情节,符合考纲的要求。

但每个选项的叙述都比较“细”,所对应的是经典情节中的某一细节, 因此题目有一定难度。

A项,“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和“就拔剑自杀了”错,此情节应为“糜夫人受了重伤,赵云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不肯,此时追兵又至,夫人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E 项,“挑了一件十分漂亮的衣服”和“送给拿侬的许多礼物”错,老葛朗台送的应该是“旧怀表”,而且“二十多年了只送了这一件”,题干中“ 十分漂亮” “许多礼物”的叙述,显然违背了老葛朗台爱财如命的吝啬个性。

.夙]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答()题
【答案】示例:(1)儿媳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可偏偏此时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

(2分)这时,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于是贾珍便向邢夫人和王夫人提出请求,王熙凤也表示愿意到宁国府协理丧事。

(3分)
(2)甘果瓦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舞姿吸引,一路跟随她,误入乞丐王国。

如果没有乞丐王国的人嫁给他,他就要被处死。

(3分)出于对甘果瓦的同情,爱斯梅拉达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与甘果瓦结成名义夫妻。

(2分)
【解析】第(1)题,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本来也属于《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考生应当比较熟悉。

但题干有意做了一定限制,死记硬背的考生有可能会吃亏。

题干的主语是“贾珍”,因此考生必须答出“贾珍”“如何请”的原因和过程,才算是准确理解了题意。

组织答案时应有两个重点,一是贾珍为什么要请王熙凤的原因,包括客观(尤氏犯病)和主观(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两方面;二是贾珍请王熙凤的经过,即向长辈要求。

第(2)题,出自《巴黎圣母院》第一卷第六节“摔破的瓦罐”。

答题的重点内容是“结为名义夫妻”的具体过程,包括起因(甘果瓦误入乞丐王国)、经过(将被处死、女乞丐都不愿意嫁给他)、结果(爱斯梅拉达与甘果瓦结为名义夫妻)。

.
福建高考从2007年开始将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目前考查
范围主要包括8部中外名著,即《三国演义》《红楼梦》《家》《子夜》《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欧也妮•葛朗台》《复活》;考试的题型有选择、填空、简述,分值10分,以识记(A)为基本能力要求。

关于名著考查,《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重在检测“学生课外
阅读量的积累和课外阅读的效率”。

所谓“课外”,即名著考题涉及的内容,要么是高中语文教材
(包括必修、选修)之外的内容,要么应回避课本选段内容。

所谓“量的积累”,意思是说,名著的考查首先追求
的是内容的覆盖面,力求涉及数量更多的名著,体现在试
题上,即选择题每个选项涉及一部名著,选择题或填空题已考查的名著,就不在简述题中重复。

所谓“阅读的效率”,主要指阅读的效果,即阅读后
记忆、复述的情况,体现在试题上,就是要求能准确记忆并判断、书写名著中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经典场面、经典对白等内容。

《考试说明》中,文学名著包括两个考点:
1・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
这一考点的考查内容包括“识记主要故事情节、经典细节和
精彩对白”,考查形式主要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 O
由于高考考查的文学名著都是长篇小说,因此,《考试说明》中所指的“主要故事情节、经典细节和精彩对白”可以进一步细化为: 小说主要人物姓名、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包括地点或建筑物名)、小说中能表现主要人物(主人公)典型性格的重要情节、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结构作用的重要情节或后世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小说中人物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等。

一夙]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2.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
这一考点的考查内容主要是“主要故事情节”,考查形式则
明确规定是“简答题”。

对比前一考点“覆盖面”和“量”的要求,本考点更加强调的是“效率”和“表达”能力。

《考试说
明》用“复述” 一词来作为本考点的能力要求,所谓“复述”,
强调的是既要忠实原著,特别是所涉及的关键名词必须与原著保
持高度一致;又要高度概括,不能将原著中细碎的描写照搬到考
.夙]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上。

简而言之,“复述”就是要求考生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将原著中具体的描写,转化为叙述的语言答入考卷。

同时,考生还应当注意到,前一考点考查的是“主要内容”,可以是考查一些相对零碎而又重要的内容,而本考点考查的却是“主要故事情节”,考查的只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具有事件构成要素(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的故事。

I技点拨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结合题型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名著复习,下面逐一介绍各题型的解题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
1.考查重点
选择题考查的是名著的“主要内容”,能进入考题的,
往往是一部名著中既经典又重要的细节, “经典”指的是名著内容的知晓度、流传面,“重要”指的是该内容在整部名著中
的地位,凡在情节关联、表现主要人物、表现主题等方面具有
显著作用的都应当属于这个类型。

考生复习时,应力争做到
场景要细致阅读原著;“粗”就是要对名著中只涉及一般人物 的故事及无关情节的描写说明,要敢于大胆舍弃。

“粗”并举。

”就是要求对表现主要人物的经典

2.应试方法
选择题是一种给出命题概括叙述,要求考生判断正
误的题型。

或采用命题概括叙述的形式,或釆用引述原
文再加解说的形式。

为了提高选择题的答题正确率,考生应全面了解名著选择题的几个设错技巧:
①人物与情节张冠李戴;
②体现人物性格或表现主题的关键细节无中生有;
③具有关联作用的重要情节颠倒或混杂;
④两个重要情节之间强加因果。

.夙]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1张鲁欲兴兵取西川,益州别驾张松亲往许都说曹操兴兵取汉中,以图张鲁。

曹操听说张松到来,于是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携手共入,先拜于地,张松便把暗藏的西川地理图本献给了曹操。

一一《三国演义》
扩步糸统调音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情节与人物张冠李戴。

①“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携手共入,先拜于地”错,这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时曹操的表现,曹操始终没有善待张松;
②“张松便把暗藏的西川地理图本献给了曹操”错,张松并没
有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而是献给了刘备。

【例2]爱斯梅拉达被判处绞刑,刑前关在漆黑
的地牢里,她正准备逃走。

这天夜晚,穿着黑袈裟的副主教秘密来到地牢。

他毫不掩饰地向爱斯梅拉达表达了他的爱意和内心的痛苦,想带她一起逃走。

少女答应了。

《巴黎圣母院》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关键细节无中生有。

以爱斯梅拉达的个性和对副主教的态度,是不可能“答应”“一起逃走”的要求的。

【例31吴老太爷死后,吴府大办丧事。

各界客人纷至沓来, 名为吊丧实则各怀鬼胎,或是打听战况,或是谈生意搞社交。

这时,吴茹甫也与赵伯韬商谈筹办“益中信托公司”。

他拿着“益中公司”的草案,踌躇满志,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不禁微微地笑了。

《子夜》
穂]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解析】本题的设错采用的是情节混杂的手法。

“益中信托公司”是吴、赵斗法的关键,不可能是两人共同创办,而且'‘吴府大办丧事”应是小说的开篇部分,此时的吴、赵还没有开始竞争。

因此,①“与赵伯韬商谈筹办” 有误,吴蒜甫是与杜竹斋等人一同筹办“益中信托公司” 的,后来,赵、吴还围绕“益中”进行过激烈的斗法;② 筹办“益中信托公司”是在双桥镇暴动之后而不是在
“这时"0
【例4】葛朗台活到82岁,患了疯瘫症,不得不让女儿参加管理田产的事情。

他不能走动,坐在轮椅上指挥女儿把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一袋袋金币藏好,将贮藏室钥匙也交给欧也妮保管。

临死前,神甫来做临终法事,葛朗台伸出手想接受神父的祝福,但这一下的努力最终使他送了命。

《欧也妮•葛朗台》
扩步糸统调音
【解析】本题设错手法是“重要情节之间强加因果”。

“葛
朗台伸出手想接受神父的祝福”错,以葛朗台“从不相信报应”的个性,他不可能想要接受祝福,他伸出手的目的是为了抢夺“镀金的十字架”,而这样的描写也才符合“守财奴”的性格。

应试时,考生除了注意以上设错技巧外,还应注意到,为了降低选择题的难度,每个选项设错的点往往会有两个,而且至少有一个属于知识性的错误,只要细心辨别,是不难判断的;另外,对于一些考得很细的选项,考生也不必惊慌,因为这些选项,往往是由一些明显违背主要人物个性的无中生有的细节组成,只要注意选
项表述的逻辑,也不难发现其不合理的地方。

二、填空题
1.考查重点
考查的重点大致与选择题的考查内容一样,但由于填空题考查的覆盖面较小,考题更会注意体现情节内容的经典性
和重要性。

考生复习时,可以围绕主要人物这一核心,关注
人名、地名、物品名、重要事件、主要人物的口头禅或具有个性特征的经典对白,对于一些书写容易混淆的字眼要反复练习。

2・应试方法
填空题具有客观题的明显特点,其答案往往具有唯一性、
标准性和简明性。

考生作答时,应当关注这一特点,准确无误地填写,并做到言语简练。

其在名著考查中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①补全命题人对名著内容的概述空缺。

这一形式的考査不但能考核考生识记名著内容的准确性,而且要求考生应关注前后语境的连贯、流畅,是难度较高的一种考查,如果评分标准制定从严的话,许多考生会因此而失分。

.夙]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例5】根据原著内容填空。

关羽斩完颜良后,曹操大为赞叹,关羽却说“吾弟
___________ ,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曹操闻言大惊,赶紧令军士写于衣袍以记之。

扩步糸统调音
【解析】正确答案应填写“张翼德”,假如考生填写“张飞”,严格讲,只能算错误答案。

题干采用的是引述原著人物对白的形式来命题,根据古人的礼仪,平辈之间一般不能称名,而只能称字,更何况,说这句话的人是素有“武圣”之称的关羽。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②以填空的形式回答命题人的设问。

这一形式的考查相对简单一点, 常常要求准确答出一些专有名词。

【例61根据《三国演义》有关情节,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张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


张飞口中的“你”是 __________ 此人投靠刘备时,刘备让其暂住___________ (地名),后因刘备出征袁术,不在徐州, 留守徐州的张飞酒后痛打此人岳父. 以致失了徐州城。

扩步糸统调音
【解析】考题选择了一句具有情节关联意义的人物对白来作为命题的引文,其中“夺你马”“夺我哥哥的徐州”都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根据引文而设置的问答,则留出一些关键专有名词的位置,要求考生正确填写。

其答案应是“吕布,小沛,曹豹” O
另外,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一处空格只能填写
一项内容,如需在一处空格上填写多项内容,就要高度怀疑自己是否将情节张冠李戴了。

三、简答题
1.考查重点
简答题在能力要求上虽然与选择题、填空题一样都属于“识
记”,但在实际考査时,命题人往往把该题型作为比选择、填空更高一级的考题看待。

因此,细过偏。

为了确保应当识记的重要
内容不会遗漏,考生应当以主要人物为原点,或按名著写作的顺
序,将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事件逐一罗列出来,形成一个严密的人物故事框架,以便进行全面细致的强化记忆。

同时,由于这一题型还涉及概括、表达的能力,考生复习时还应有意识地通过书写来检测自己复述、概括故事情节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

2・应试方法
简述题是一种给出叙述指向,要求考生本着忠实于原著的原则概括叙述的题型。

应对文学名著简答题,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审清题干。

随着文学名著考查的延续,各种复习用书对适
合考试的经典情节的发掘也会不断扩大和深入,高考要完全避开
复习用书的押题已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今后的高考命题,应当
不会刻意规避经典而又出现在复习资料中的情节,但为了保证高
考的公平性,命题人会有意在题干上设置一定的答题限制,以区
分高考题与平时练习题的不同。

考生在答题前务必仔细阅读题
干,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的重点和起止。

【例7]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故事, 请简述刘备第三次寻访诸葛亮的经过。

【解析】本题涉及的“三顾茅庐”故事,应当说是家喻户晓的,考
生不可能一点印象都没有,但是命题人为了规避熟题,却只要求答出“第三顾”的情节,考生如果审题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当然要吃力不讨好。

本题的答题应起于“刘备第三次前往卧龙岗”,止于“诸葛亮出山”,具体答案如下:
第二年春天,刘备第三次来请诸葛亮,张飞、关羽都心怀不满,经刘备劝导才一同前往。

到卧龙岗时,诸葛亮就寝未起,刘备阻止书僮的叫醒,喝退张飞,在院子里站立了两个时辰,直到诸葛亮醒来才入内请教,最后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②注意完整。

考生答题时,应认真回忆答题情节的起止和记
叙要素的分布,并在考虑清楚了字数的大概分配之后,再动笔答题。

组织答案时,考生要做到:把握好详略,既不简单地复述原著内容,也不对情节分
析鉴赏、感悟评价,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细节概括成几句话,并尽可能保留原著中重要的关键词。

要随时注意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在答案中的体现,尤其是后三个要素,以确保情节的完整性。

【例8】(刘姥姥)及出厕来,酒被风禁,且年迈之人蹲了半天,忽一起身,只觉得眼花头眩,辨不出路径。

《红楼梦》第四卄
随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気第9
章扩步糸统调音
【解析】本题涉及的内容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中最重要 的情节之
一,考生答题时应注意“随后”的要求,从“刘姥 姥迷路,误入怡红院”答起,并重点答出袭人的寻找和应对, 最后情节止于“刘姥姥回去见众人” O
具体答案如下: 刘姥姥出厕后,辨不岀路径,便一路走到怡红院,并带
了七八分醉意,睡熟在宝玉床上。

袭人怀疑刘姥姥误入怡红
院,便赶了回来,见刘姥姥醉卧宝玉床上,大吃一惊,慌忙 推醒她,悄悄地带岀来,刘姥姥得知自己醉倒在宝玉的卧室,
吓得不敢作声。

袭人嘱咐一番后才带她去见众人。

!1! !1!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③重视细节。

要注意书写,特别要保证重要人名、地名、关键物品名书写的准确性,在名著考查中犯该项错误属于不可原谅的“硬伤”,看似细小,扣分会很重。

【例9】孔明曰:“恐魏兵袭其后也。

主上若有失,当投
白帝城避之。

吾入川时,已伏下十万兵在鱼腹浦矣。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
陆逊追到“鱼腹浦”时遇见诸葛亮布下的什么阵?结果如
何?请简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