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陈其升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陈其升,来自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估算》。
[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9页的教学内容,包括例2以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例1,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后续内容是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乘法、估算乘法以后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课,还为笔算除法等知识做好准备。
本课以情景图片导入,提供给学生几条数学信息:阶梯教室有18排,每排有22个座位,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再出示学生的三种估算方法,接着通过估算“一页书大约有多少个字”等相关练习来进行巩固。
在修订版第七册的教材里也有这个内容,只要求学生估算出“大约能坐多少人”就可以了。而本实验教科书的这个内容不仅让学生估算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逻辑推理来判断:三种估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能确定“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否坐得下?”的实际问题,这种方法的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将它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来处理。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能力目标: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法学法整合]
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绝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
探究。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本节课我把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直观演示法有机整合,构建了“选择算法——尝试估算——解决问题——形成策略”的认知主线,精心安排了猜“春晚”时间、估座位数、比较“谁家离学校近”、给同学订餐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估算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采用合作交流、分析推理、尝试解决、自学阅读等学习方法,力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比较、判断、推理的数学思维过程,使教法与学法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上实现和谐统一。
具体的教法学法将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共有四个环节。
[说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课的开始部分,我让学生欣赏视频,然后谈话:“同学们,200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喜欢吗?如果你是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总导演,按照每个节目7分钟来演出,要演38个节目,300分钟够用吗?”
先让学生选择用精算还是用估算?说出使用估算的理由,同学之间再交流估算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用乘法估算解决这类问题既方便又快捷。
通过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复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还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觉选择估算的意识。
二、接着进入本课的第二环节“经历探究建构新知”,它分为五步,第一步是“1、收集信息选择算法”
课件先出示阶梯教室的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上收集数学信息。
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每排有22个座位,一共有18排,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板书):350
老师再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白要解决“够不够坐”的实际问题,只要知道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座位数的精确结果,因此老师鼓励同学们尝试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并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列出算式。
(板书):22×18 350
2、接下来让学生“尝试估算多法并举”
老师首先问:你准备怎样估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估算,然后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答题卡上。老师有选择地
2
广东省第三届小学数学说课比赛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陈其升
让学生把这三种估算方法贴在黑板上。
(1)18≈20 (2)22≈20 18≈20 (3)22≈20
22×20=440 20×20=400 20×18=36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20是怎么来的?每个估算的结果与精确结果比较:是大了还是小了?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估计会这样回答:我把18排看成20排,多算了2排,
因此就估大了;把每排22个座位看成20个,每排少算了两个座位,因此就估小
了……
(板书):估小了估大了
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探寻和交流估算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
分析,为进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推理环节做好了准备。
3、本环节的第三步是“引导推理解决问题”
教师先肯定这几种方法都能比较快捷地算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接着进一步
引发学生思考:哪一种方法最有把握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选出自己认为能解决问题的估算方法,在组内交流、分析
辩论,再请有代表性的几个同学到讲台前交流算法并说出理由,在辩论和交流中
让学生明白:在这里只有第三种方法可以判断“350人能坐下”,接着通过课件
演示让学生理解:每排少算了两个座位,得到的估算结果是360,够350人坐,
而实际的座位数比360还要多,所以这种方法一定能解决“够坐下”的问题,从
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推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板书):能坐下!
接着让学生组内交流这种估算方法的学习体会。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利用估算都能较快地解决,其中把一个因数
估小一些可以解决座位等“够不够”的问题。
这一步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于受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三年级的学生很
难直接进行推理,老师让学生进行分析辩论,然后借助课件的演示,图文结合,
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新知,估算方法实现从“多样化”到“最优化”
过渡。
4、教师问:那另外的两种估算方法有用吗?进入下一步“依据情景体验应用”
教师出示与例题相匹配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另两种估算方法在其它问题情景
中的作用。这两题都用“12×28”来列式,然后估算,第一题选择估法B,第二
题A、B、C三种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
(1)陈老师给12名三好学生购买钢笔,每支28元,带365元够买吗?解
决这个问题用(B)方法最合理。
说课材料第3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