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
初三化学中“无现象”反应的教学探究
初三化学中“无现象”反应的教学探究作者:吕秀丽来源:《化学教学》2008年第08期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以一些化学反应过程无明显现象为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设置新情景的方式来达到验证反应发生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探究;新情景;实验设计;验证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8-0011-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化学反应实际发生了,但没有明显的现象,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来验证反应的发生,这不仅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可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好奇心更强了。
下面笔者通过几个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案例1:CO2和NaOH反应的实验我们知道CO2和Ca(OH)2溶液反应时,可显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反应发生了。
可CO2和NaOH反应了,却没有明显的现象,如何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呢?CO2+2NaOH=Na2CO3+H2O(引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高)设计思路是:可通过设置新情景的方式来间接说明反应发生了。
方法1:可通过验证生成物是Na2CO3来证明。
a.加入HCl,因CO32-有一特性:加入HCl溶液等酸溶液,会产生大量气泡。
先加入HCl,刚开始无现象,是与过量的NaOH反应,继续加入HCl溶液,才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生成物中的确有CO32-;b.还可加入Ca(OH)2、 CaCl2、 Ba(OH)2、 BaCl2溶液中任何一种来鉴定。
因CO32-会与Ca2+、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BaCO3↓。
如有白色沉淀,也可证明有CO32-。
方法2:通过在一个密闭体系中由反应物状态的变化引起气压的变化来检测。
a.在软塑料瓶中充满CO2,并用带胶头滴管的胶塞密闭,胶头滴管内装有NaOH,挤压滴管,让NaOH滴入瓶中,发现瓶子变扁,可证明反应的确发生了。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6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专题6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一、思路分析1.常见无明显现象的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稀盐酸或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角度1:验证有新物质生成;角度2: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二、实验设计考向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015.12A)角度:验证有新物质生成例1小明取4朵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进行如图1实验来验证CO2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图1实验中观察到Ⅰ中纸花变红,Ⅰ、Ⅰ中纸花均不变色,Ⅰ中纸花变红。
对比实验Ⅰ、Ⅰ可知,________可使紫色石蕊变红;经分析可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____(填“酸”“碱”或“中”)性物质,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考向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014.7A)例2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大试管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角度1:验证有新物质生成第1步:明确反应原理。
通入CO2后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步:确定需要检验的物质。
若要证明NaOH和CO2发生反应,需要检验生成物________(填化学式)是否存在。
第3步:设计方案检验生成物。
向反应后的大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角度2: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图2另一组同学设计如图2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A、B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立即拧紧瓶塞,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考向3稀盐酸或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0年2考)例3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无明显现象。
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同学们设计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角度1:验证NaOH、HCl的减少或消失(1)验证______的消失:Ⅰ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为无色,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初中化学“无明显现象”实验的教学研究-教育文档
初中化学“无明显现象”实验的教学研究1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无明显现象”实验探究试题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此类试题设计难度大,考生失分率较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下面就将课本中的“无明显现象”实验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新物质生成,实验根本未发生的;另一类是有新物质生成,实验确实发生了的。
那么验证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依据是什么呢?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如果酸碱盐溶液中任意两种物质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该如何知道反应是否发生了呢?下面将这两类“无明显现象”实验的教学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2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实验根本未发生如果酸碱盐溶液中的几种离子混合后,离子的数目、离子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那么证明反应的确没有发生。
案例1:怎样验证碳酸钾和硫酸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反应探究方案见表1。
反应原理:K2CO3+2HCl=2KCl+H2O+CO2↑;CO2+Ca(OH)2=CaCO3↓+H2O;Na2SO4+Ba(NO3)2=BaSO4↓+2NaNO3。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碳酸钾和硫酸钠溶液混合前后,离子的数目、离子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证明反应没有发生。
3 化?W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实验确实发生了如果溶液中的几种离子混合后使其离子数目减少、离子浓度降低,那么反应就沿着离子数目减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则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
3.1 案例2:如何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1)密闭体系中反应物状态的变化引起压强差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设计原理:由于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减少,造成密闭体系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的气压。
无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的研究
b
c
7 NaOH溶液的量 V1 V2
O
V3
NaOH溶液
NaCl a点处溶质有_________ NaCl ab之间溶质有_________ NaCl,NaOH c点溶质有_________
HCl,NaCl Oa之间溶质有_________ B点 V2对应的点为_________ (在左图中选择)
讨论 4.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5.怎样用实验证明CO2和H2O发生了反应?
HCl和CuCl2
沉 淀 量 PH值
O
NaOH溶液的量
O
NaOH溶液的量
3.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的反应
请描述反应现象?
NaOH
如在试管中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有何不同? 请在下面画出产生沉淀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沉 淀 量 PH值
HCl和CuCl2
a O
中考专题复习
无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的研究
1.HCl与NaOH的反应
如何证明发生了反应?
混合
方法一:在混合后的物质中加入AgNO3溶液 不行 方法二:在混合后的液体中加入铁粉 不一定 方法三:在混合后的液体中加入CuSO4溶液不一定 方法四:测混合后有没有热量放出 不行 方法五:在加有无色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 行 中滴入盐酸
1.HCl与NaOH的反应
如何证明发生了反应?
混合
方法二:在混合后的液体中加入铁粉无气泡产生行 方法三:在混合后的液体中加入CuSO4溶液 无沉淀产生 行
小结: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反应物是否消耗。
2.CO2与NaOH的反应
CO2
如何证明发生了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说课设计 无中生有——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
“无”中生“有”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碱及其性质》中第2课时的内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
在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学习中,同学们已掌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和基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类比于CO2与Ca(OH)2反应原理可以得出,但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学生对该反应是否发生产生了疑问。
基于此,我设计了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下面我将从实验目标、实验设计、实验内容、实验创新、实验总结和实验反思六个方面进行一一阐述。
【实验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验过程,掌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创新实验装置,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实验设计】教学中设计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引出本节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CO2气体在密闭体系中与碱溶液反应,体积减少产生压强差”的原理,让学生讨论得出倒吸实验、瓶吞蛋实验、软塑料瓶实验,帮助学生分析这些常规实验的不足,以缺点为突破口,逐步对实验进行改进,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及盛满二氧化碳带有气球的瓶子这套装置能否可以进行探究呢?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然后实验。
【实验内容】本节课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与实施,主要分为以下4个环节。
环节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分别向盛有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的试管中吹气,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吗?同学们讨论提出猜想。
环节2——思考讨论,设计方案。
《反应发生了吗》教学设计 ——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探究
《反应发生了吗》教学设计——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探究刘清慧1 学生分析经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于化学的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物质之间反应及实验现象也颇为熟悉。
借助发光、放热、气体、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反应的发生,但也有一些反应发生时,根本就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产生,这对于初中生而言,如何判断反应发生,乃至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反应发生,无疑是个难点。
2 教材分析本节源于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以“CO2与NaOH溶液”和“稀盐酸和NaOH溶液”两个反应为载体,从生成物的产生和反应物的减少两方面归纳演绎出验证无明显现象反应的一般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学者的误区“没有现象,反应就没有发生”,从而为学生在该方面知识的探究上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本节复习课源于教材由高于教材。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和常伴随的现象;现象不是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根本依据。
(2)熟练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尝试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3.2 过程和方法:(1)学会运用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
(2)学会用对比对照、归纳演绎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会评价实验方案。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自身的实验探究能力。
4 教材重、难点分析【重点】学生自主探究,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并总结方法。
【难点】实验的方案设计。
5 教学思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化学教学越来越侧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学生思维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据此,不管是在新知识学习阶段,还是在中考复习阶段,我们都应本着“锻炼思维,培养能力”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知识内化的目的。
本节课以教材知识为依据,新课标思想为指导,以““CO2与NaOH溶液”和“稀盐酸和NaOH溶液”两个反应为载体,探究了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并归纳出探究该命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确实发生的实验探究
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确实发生的实验探究作者:张竹君来源:《新课程·中学》2011年第09期摘要:有一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发光、不变色、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无沉淀、无气体生成,导致人们不易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可以借助其他试剂和仪器来证明:一、证明参加反应的某种物质没有了或减少了;二、证明生成物的存在;三、创设情境,呈现现象。
关键词:无明显现象;无色酚酞;确实发生;干扰;中和反应;体系压强自然界的物质有两种变化形式,一种是物理变化,一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一些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但是,有一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发光、不变色、无明显的热量变化、无沉淀、无气体生成,导致我们不易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这类反应需要借助其他试剂和仪器才能感知反应是否确实发生了。
一、证明参加反应的某种物质没有了或减少了通过实验证明反应物没有了或减少了,反应物被消耗了,那当然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用此方法时必须排除生成物对反应物鉴别的干扰。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中和反应,我们既可以通过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没有了,也可以证明盐酸没有了。
方法一是用无色的酚酞试液,用试管取2 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两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到红色褪去。
无色酚酞变红是氢氧化钠存在的标志,无色酚酞不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没有了,反应确实发生了。
方法二是用pH试纸,氢氧化钠的pH大于7,滴加盐酸的过程pH逐渐减小直到pH等于7,说明氢氧化钠不存在了,确实参加了反应。
方法三是用锌粒,(1)给试管中取2 mL稀盐酸,加入锌粒,现象是有气泡产生;(2)给试管中取2 mL稀盐酸,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锌粒,现象是无气泡产生。
这组对比实验说明稀盐酸被消耗掉了,从而说明盐酸参加了反应。
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探究
操作
现象
方 法
1
在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由红色
滴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l
变成无色
方 用pH试纸测NaOH溶液的pH,
法 再逐渐滴加HCl,并不断振荡 pH逐渐变小
2 ,多次测混合液的pH
最终≤7
方 法
3
在HCl中加入少量的NaOH 溶液,然后加入CuSO4溶液
方 法
4
在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HCl ,然后加入Na2CO3溶液
无现象 无现象
结论
HCl和NaOH 发生反应
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小结
证明HCl和NaOH发生反应的方法有: ①检验某种反应物(H+或OH-)不存在
②测温度(反应放热)
课后练习
1、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 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 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 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
烧杯中的溶液倒流入 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
小结
证明NaOH溶液和CO2发生反应的方法: ①利用特殊装置作对比实验验证气体被消耗
(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②证明生成物Na2CO3的存在 稀盐酸(过量);氯化钙溶液
练习: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
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初中化学 无明显反应现象的化学反应探究 精华知识点总结
(二)验证生成物的存在 1. 二氧化碳与水(指示剂法) 取4朵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做如下图实验。
(1)可观察到Ⅰ中纸花变红,Ⅱ、Ⅲ纸花均不变色,Ⅳ中纸花变为红色。 (2)对比实验Ⅰ、Ⅱ可知,__稀___醋__酸___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对比实验Ⅲ、Ⅳ可知,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__酸____性物质,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 该实验通过检验___生__成__物___验证了反应的发生。
二
氧化钡溶液
__N_a_2_C_O__3_+__H_2_O_____
3.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实验过程中没有明显现象。 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 【提出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吗? 【作出猜想】猜想一: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发生反应; 猜想二: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 后再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溶__液__由__红__色__变__为__无__色__,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猜想 二正确。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稀盐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 入碳酸钠粉末,观察到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_,猜想一正确。
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 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Ⅰ
A
A
实验Ⅱ
B
B
【探究与结论】(1)实验Ⅰ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 的现象是__有__气__泡__生__成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C__a_C_l_2+__N__a_2C__O_3_=_=_=__C_a_C__O_3_↓_+__2_N__a_C_l_。 (3)在实验Ⅰ、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 显的现象,原因是_C__O_2_和__N__a_O_H__溶__液__反__应__生__成__了__易__溶__于__水__的__N_a_2_C_O__3_。
初中化学无现象化学反应的探究证明
1例1: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以下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①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 ≥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②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后,为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二:此时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为此,还需要选择 (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解:(1)①只有p H≥7才能说明硫酸已经反应掉了,从而排除了因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引起稀硫酸被稀释而引起pH 变大的情况; ②HCl+NaOH=NaCl+H 2O(2)有蓝色沉淀产生;因为当稀硫酸过量时,滴加硫酸铜也没有明显现象。
锌粒或碳酸钠粉末等。
总结:一般,对于这类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的问题,证明思路为:一、证明反应物的消失或减少用此法时,必须排除生成物对反应物鉴别的干扰。
二、证明生成物的存在用此法时,要注意生成物应具有反应物没有的性质。
三、证明反应过程中有明显的能量变化通常借助于测量体系的温度变化来反映能量变化情况。
四、创设对比实验,使本无现象的化学变化之呈现出明显的现象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例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学通过图1所示的实验,证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23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小明同学通过图2所示的实验,也证明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无现象实验的教学思路探究
初中化学无现象实验的教学思路探究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在无现象实验的探究中思绪混乱、不能理解分析探究实验的问题,帮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捋清实验思路,分析具体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迁移实验原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无现象实验探究方法体系。
关键词:初中化学;无现象实验;实验探究;教学思路一、研究背景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要求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互动、多交流、多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化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近年来国家“双减”政策要求课堂教学追求高效课堂,缩减学生课后写作业的时间,但教学内容并未减少,这就要求学生要在知识上不能迁移,形成完整的学习思路,才能化繁为简,攻克实验探究难题。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很多知识的拓展和理解上学生仍然只能从单一角度去复述和理解,没有形成学习思路。
对学过的单一实验的原理不能形成迁移,对某个实验反应的探究没有思路,仅仅的机械记忆。
在近几年的中考探究题中,常常出现关于无现象实验的探究,但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无现象实验的教学思路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关于无现象实验的探究一共有3个:第6单元课题3探究CO2与水反应实验,第10单元课题2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第10单元课题1探究CO2和NaOH溶液反应。
关于探究无现象实验验证的思路比较少且不系统,但是在中考当中关于无现象实验的考点较多。
而且在教材中很多实验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或其探究的目的不同,但其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迁移到无现象实验的当中。
对初中化学无现象实验的验证思路如下(一)化学反应反应物会减少,可通过验证反应物消失证明反应发生。
1、有气体参与反应,可通过验证压强减小证明气体减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本质上是利用可观察的实验现象证明无现象的压强变化(如图1),学生了解通过实验现象测压强变化的实验方法。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14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微专题14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返回目录
角度2:验证反应物的消失或减少 例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观 察到明显现象,为探究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甲、乙两位同学设计如下 实验: (1)甲同学:将稀盐酸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并不断搅拌,溶 液颜色的变化是_由__红__色__逐__渐__变__为__无__色__。
微专题14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返回目录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O2, 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当观察到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现象时,也 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微专题14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返回目录
6. [跨物理学科]小乐在验证“CO2能与NaOH 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 实验:
微专题14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返回目录
(2)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将3 mL浓NaOH溶液注入试管后,观察到注射 器自动向左移动,最终注射器中剩余5 mL酒精,试管内出现白色沉淀物 。出现白色沉淀物的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在酒 _精__中__难__溶__而__析__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图乙
钠反应。
微专题14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返回目录
4. [数字化实验——温度、pH变化]兴趣小组同学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 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三颈烧瓶中盛放X 溶液,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微专题14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
返回目录
(1)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2,判断溶液X 是_稀__盐__酸__,实验进行到60 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N_a_C__l、__N_a_O__H__(填化 学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教学案
编写人:翟红艳
一、激励引领:情境导入(导)(3分钟)
1.课堂激励性语言:课堂因我而精彩,我因课堂而自信
2.情境导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现象引入新课
3.展示实验探究知识树(展)
二、目标定向,明确任务
1、教学目标:
1)知道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两个角度
2)会用特殊装置验证反应物的减少
3)会用PH试纸和酸碱指示剂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
2、教学重点: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两个角度
3、教学难点:利用特殊装置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探究
4、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5、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探究
【一】预习案
三、预习检测,反馈信息(测)(5分钟)
(做对一个得一分,组长评判,副组长统计进行第一轮积分)
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酸铜溶液与烧碱溶液
2、纯碱溶液与石灰水
3、纯碱溶液与稀盐酸
4、火碱溶液与稀盐酸
5、火碱溶液与二氧化碳
【二】合作探究案
四、自主合作,展示点拨(展、点)
(共25分钟,例1 10分钟,例2 15分钟)
操作方法:每空1分(自由回答,组长统计进行第二轮积分)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
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
验报告.
同
学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甲溶液由红色变成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U型玻璃管中边的
红墨水液面下降(所加稀
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丙用测定氢氧化钠
溶液的pH,向其中滴加足
量稀盐酸,再测定溶液的
pH
最后溶液的pH
(填“≥7”、“≤7”、“不变”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理由是。
互助合作学习探究(探)
例2.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合理说法均可)(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三】检测案
五、达标检测,巩固提高(测)(7分钟)
小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酸、碱的化学性
质。
【实验一】同学们将稀盐酸与刚配制好的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实验二】小芳改进了实验,向氢氧化钠
溶液中加入镁,没有现象,说明。
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实验二)。
(1)开始时没有气泡,持续滴加后产生气泡,说明盐酸确实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请你帮他们再设计一个实验,(写出操作及现象)也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实验二给你提供的信息是:。
【实验三】小芳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黄,证明发生了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为:。
【表达交流】
有些反应伴随固体消失、变色等现象,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可以通过将无现象实验显性化,获得结论。
【反思应用】
根据大家的交流,若继续向实验三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刚开始没有沉淀,过一会儿有红褐色沉淀出现,说明。
【拓展延伸】
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六、反思总结,回扣目标(5分钟)(展、总)
出示本课知识树
操作方法:每一知识点1分(抢答,组长统计进行第三轮积分,最后分出冠军、亚军、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