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
中考名著《昆虫记》文学常识与考点内容梳理
中考名著《昆⾍记》⽂学常识与考点内容梳理作者简介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1823年⽣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鸟⼀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学,⼀⽣中先后取得了业⼠学位、数学学⼠学位、⾃然科学学⼠学位和⾃然科学博⼠学位。
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遇到了影响了他⼈⽣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研究昆⾍。
1857年,他发表了处⼥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修正了当时的昆⾍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理学奖。
达尔⽂也给了他很⾼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与伦⽐的观察家”。
1879年,《昆⾍记》第⼀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间实验室,⼀块荒芜不⽑但却是⽮车菊和膜翅⽬昆⾍钟爱的⼟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园”。
在余⽣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园,⼀边进⾏观察和实验,⼀边整理前半⽣研究昆⾍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
内容简介《昆⾍记》是⼀本讲昆⾍⽣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等100多种昆⾍。
在这个世界上,⼈类现在已知的昆⾍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百万的未知晓的昆⾍仍待⼈类去发现和认知。
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的孩⼦⼀起在⽥野间观察各类昆⾍,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昆⾍记》分⼗卷,每⼀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种或⼏种昆⾍的⽣活,同时收⼊⼀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章。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的昆⾍恪守⾃然规则,为了⽣存和繁衍进⾏着不懈的努⼒。
作者依据其毕⽣从事昆⾍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性化观照⾍性,以⾍性反映社会⼈⽣,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的外部形态、⽣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种常见昆⾍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名著《朝花夕拾》文学常识知识点重点考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名著《朝花夕拾》文学常识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含名著)
八年级下文学常识1、《社戏》是一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药》,《阿q正传》,《祝福》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是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3、《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4、《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是竺可桢,他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5、《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获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极地》《新疆域》,他是公认的当代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
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7、《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柳宗元,河东人士,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和韩愈并称韩柳,他们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柳宗元与刘禹锡并称为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为王孟韦柳。
8、《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选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9、《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完整版)《公输》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一)
《公输》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一)一、文学常识 :《墨子》及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为宋国大夫。
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
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
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语音:1、生字:械(xiè) 轩(xuān) 舆(yǔ) 犀兕(xīsì) 鼋(yuán) 罨(tuó)鲋(fù) 梓(zi3)褊楠(piánán)2、多音字:请说之(shuō)长木(zhàng) 公输盘(bān)见我于王(xiàn) 禽滑厘(gǔ)3、重点词语解释为:替,给之:这种以:用闻:听说起:出发,动身于:从行:走至于:到焉为:呢侮:欺侮子:你说:通”悦”请:请允许我义:善良坚持道义固:坚决说:解说余:多余于:在而:但是谓:称为忠:忠诚得:能够服:被屈服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既已:已经见:引见诺:好的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敝舆:破车舍:丢下短褐:粗布短衣梁肉:好饭好菜若:像必:一定为:是荆:楚国地:土地方:方圆江汉:长江汉水无:没有雉:野鸡长:多余以:认为之:无义攻:攻打为:是类:类别虽然:虽然如此见:召见为:当作以:用牒:木片九:多次距:通"拒”抵挡械:器械圉:通"御”诎:通”屈”所以:用来……的办法亦:也故:缘故莫:不能寇:入侵虽:即使三、课文内容理解:(一)课文研讨:1、整体把握: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蒲松龄《狼》
从本文所写的故事 中,我们可以得到怎 样的启示?
狼
蒲松龄
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 2、文言常识: 3、文章内容理解:
第一大块:文学常识
• 《狼》这篇课文节选自 , 作者 蒲松龄 , 字 剑臣 ,又字留仙 , 号 柳泉居士 , 清 朝人。其著名作品为 《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斋 名称,"志"是 记述 的意思,"异" 指 奇异 的故事。郭沫若对《聊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志异》的评价:——————,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
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古义:罢了 打洞 今义:耳朵
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活动二:翻译词句,解文意
• 敌: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 意:意黠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也 • 止:一狼得骨止 止增笑耳 • 前: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动词,胁迫,攻击 名词,敌人,此指屠户 神情,态度 动词,想,打算
屠 遇 狼 惧 户
狼 御 狼 杀 狼
3、“狼亦黠矣,而起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议论,起点明主题的作用。我 们对待狼和像狼一样凶恶的敌 人,必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战胜他们,取 得胜利。
狼
凶恶贪婪 阴险狡诈
迁就退让 果断抉择 屠户 勇敢警觉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
《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一、文章内容、译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痒,南朝梁代文学家。
吴兴故章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三、重点词语解释1、风烟俱净风烟:指风和烟雾。
俱:都净:消散,净尽。
2、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
3、从流飘荡从:顺、随。
4、一百许里许:表示大约的数量,相当于“光景”“左右”。
5、天下独绝独绝:独一无二。
6、水皆缥碧缥碧:青绿色。
缥,本义是青白色丝织品。
7、急湍甚箭湍:急流的水甚:胜过 8、皆生寒树寒树:耐寒常绿的树。
9、负势竞上负:凭借竞:争着。
10、互相轩邈轩邈:高远。
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11、争高直指指:向 12、泠泠作响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3、嘤嘤成韵韵:和谐之声 14、鸢飞戾天者鸢:老鹰戾:至15、望峰息心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6、经纶世务者经伦:筹划、治理。
17、窥欲忘反反:同“返”,归,还。
18、横柯上蔽柯:树枝 19、在昼犹昏犹:好像,如同。
20、疏条交映交映:互相掩映。
四、重点语句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净尽,晴空和青山共同表现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船随着水流漂浮移动,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彼此比高远。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在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持续。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专题13 课文理解+文学常识-语文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题13课文理解+文学常识(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22·湖南邵阳·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蜜蜂》一文选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昆虫记》。
B.萧红的《火烧云》中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
C.写通知和寻物启事的格式大致相同,包括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
【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A.《蜜蜂》选自法国法布尔的《昆虫记》。
所以答案选择A。
2.(2022·湖南邵阳·三年级统考期末)《童年的水墨画》一课中,“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和“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中的“斗笠”分别指()A.孩子们帽子B.帽子孩子们C.小蘑菇的菌盖孩子们【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中的“斗笠”指的是:小蘑菇的菌盖。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中把戴斗笠的孩子比作蘑菇。
所以这里的“斗笠”指的是:孩子们。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C。
3.(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词句跟春天无关的一项是()A.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理解。
A.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诗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高满地芦芽短,也就是说刚刚发芽生长,而河豚在春季返回产卵,所以可以判定是春天。
B.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原诗为: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指的是初夏,“梅子黄时”指的是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是夏季。
C.《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原诗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语文文学常识
一、文学常识(1)《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属于国别体杂史著作,约成书于秦代,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
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散文集,风格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2)王禹偁,字元之,北宋著名文学家,散文风格简雅古淡,语言平易流畅,以“传道而明心”自励,继承了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精神,其诗多学白居易,多反映民生疾苦之作,自编诗文为《小畜集》,后人辑轶文为《小畜外集》。
(3)张洁,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只有一个太阳》《沉重的翅膀》等。
(4)史铁生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5)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他继承孔子的学说,把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宋代《四书》为《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6)庄子,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后世与老子并称“老庄”。
他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提出“心斋”“坐忘”等理论,既有合理因素,也有消极成分。
《庄子》亦称《华南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文章大都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连类比喻,富有浪漫色彩,对后人的人生观、文艺观和文艺创作都产生深远影响。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原名《诗》,分为“风”“雅”“颂”。
“风”有《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160篇,多为民歌;“雅”有《大雅》《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艺术上,《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意蕴丰赡含蓄;赋比兴等艺术表现手法灵活运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4)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2017·北京)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小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笔的“ (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
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答案】(1)楷体;7(2)C【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
陈情表课文注释内容理解[整理]
陈情表一、文学常识1.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文选》。
《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世称《昭明文选》。
共三十卷,文体分赋、诗等。
收录先秦至南朝梁一百多个作家作品。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2.李密,字令伯,一名虔。
蜀汉灭亡后,以父亡母嫁祖母无所依倚,上表陈情辞却晋武太子洗马之征。
祖母死后,至京师洛阳,任太子洗马、温县令、汉中太守等。
3.陈,陈述。
4.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
《出师表》二、老毕说1.课文所“陈”陈“情况”:陈孤苦至身也陈“衷情”:孝情,忠情——狼狈之情、苦情陈“情理”:辞不赴命,愿乞修养——忠孝之理2.文学艺术角度①骈句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②寓理于情,情理交融③借事喻理,化抽象为具体三、课文注释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开头先写明上表人的姓名,师表文的开头格式。
当时的书信也是这样。
以:因为|灾难祸患。
指命运不济。
险,坎坷。
衅,罪过|夙:早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出生六个月,已能发出笑声的时候。
孩,婴儿的笑声|见背:背弃我(指死去)|见,我年纪到了四岁。
行年:经历的年岁。
行,经|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意志(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以事说情寓理于情舅夺母志:舅舅强行改变母亲想要守节的志愿。
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悯:悲痛,怜悯|躬、亲:亲自不能行走。
意思是柔弱通“伶仃”,孤独的样子|成人自立终于没有。
终:又|鲜:本指少,这里指“无”家门衰微,福分浅薄。
门,家门。
祚(zuò):福分很晚才有儿子。
息:子。
没有什么近亲。
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功:服丧九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
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应门:照应门户。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二、字词解释:1、通假字:“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三、内容理解:1、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公将战”表现其轻率;前两次答语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表现其目光短浅。
战争中:“将鼓”“将驰”表现其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战争后:“问其故”表现其胜不知因,平庸。
3、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他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他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他善于总结经验。
4、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
5、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6、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浅陋;曹有远谋战时:鲁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详察敌情,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好处是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
7、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8、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B 二、名著阅读 5.(2016·柳州)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语言的妙用”这一章里,作者斯威夫特以愤慨的心情谈到了妇女怎样和俗人、文盲联合起 来反对取消日常的语言。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好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与所有的英雄好汉都有不同之处,金圣 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C.《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江苏淮安人,出生在明代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 D.《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 ,等等。 【解析】 “鲁智深”改为“林冲”。
使时迁盗甲、巧用双掌连环计、赚金铃吊挂、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四斗五方旗(任答其一即可)、智取文安县等。
②“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这个婚姻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存在!” 牧师抬起头来看看说话的人,哑口无言地站着。罗切斯特先生微微动了一下,仿佛他脚下发生 了地震似的…… ——《简·爱》 这是罗切斯特和简·爱在教堂举行婚礼时出现的一场风波,从国外赶回英国阻止这场婚礼举行 的人是_________,选段中“不可逾越的障碍梅”森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3】(2016·来宾)名著阅读。 《水浒》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鲁智深
、武松、林冲三人尤具神采。请简述与其中一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概述故事情节。首先,要了解与鲁智深、林冲、武松有关的故事情节,比 如,与鲁智深有关的是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和大闹 野猪林;与武松有关的是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与林冲有关的是误入白虎堂、 风雪山神庙。其次,叙述故事情节,注意语言表述要有条理,不能颠倒顺序,语言要简洁。最后 ,注意这三个人物不要混淆,人物与故事情节要准确对应,不要张冠李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杂文 《二心集》,小说 《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朝花夕拾》,该散文集最初在《莽草》上发表时名为《旧事重提》。
2. 《朝花夕拾》概述《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写于1926年,共12篇文章,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该书通过第一人称叙事,回忆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二、课文内容理解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旨: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重要词句:确凿:确实。
轻捷:轻快敏捷。
缠络:缠绕。
攒:凑在一块儿。
无妨:没有妨碍;没有关系。
鉴赏:鉴定和欣赏。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关键情节:百草园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充满了乐景 (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鸟的乐趣)。
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枯燥无味,但也能学习文章,增长知识,并且其中也有乐趣,如课间休息时的各种活动。
2. 其他课文简述《狗·猫·鼠》:清算猫的罪行,通过猫和鼠的秉性、行为来比喻某些人。
《阿长与 〈山海经〉》: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怀念。
《二十四孝图》: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感受。
三、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1. 修辞手法拟人:如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悦耳。
语文的高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语文的高考重要知识点总结随着高考的临近,各科目的备考也进入了紧张的阶段。
其中,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掌握。
在考试中,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
今天,本文就带大家来总结一下语文高考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课文理解类语文高考中的大题型之一是阅读理解,这一题型往往需要考生对课文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对课文的理解。
1.寓言类寓言类作品是高考中比较常见的考试内容。
寓言作品通常都有一个明显的寓意,并且这个寓意往往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在阅读这类作品时,我们需要理解作者的寓意,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2.古诗文类古诗文是语文高考中必备的考试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古诗文的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诗文的结构、体裁、意境等方面。
另外,我们还需要能够独立完成古文翻译、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等内容,这些内容非常重要。
二、语言表达类除了课文理解类的知识点,语言表达类的知识点也是语文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将其分为以下方面进行学习。
1.修辞修辞是语言表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使用场景以及使用方法。
另外,我们还要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来改进自己的文章,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2.文体文体是指文章的类型和结构。
我们需要能够区分不同的文体类型,并且掌握每种文体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
在考试中,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的文体类型,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3.写作写作是语文高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文章的结构、思路和写作方法。
另外,我们还要注重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尽量避免用词不当、语法错误、句子不流畅等问题。
三、文化常识类文化常识也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点。
1.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我们需要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重要历史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梳理与文学常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梳理与文学常识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2.《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贺敬之。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3.《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
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4.《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作者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
散文家,教育家。
5.《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
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
7.《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
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8.《时间的脚印》作者陶世龙。
科普作家。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10.《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1.《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朝代)嘉善人。
12.《<诗经>二首》包括《关雎》和《蒹葭》。
《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13.《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
作者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语文课外名著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下面将介绍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名著的知识点。
《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入佛、道、民间信仰等多种文化成分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本书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与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阅读《西游记》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人物形象:主要包括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师徒四人的形象特点,以及一些其他重要角色如牛魔王、红孩儿等的形象塑造。
2. 神话传说:《西游记》中涉及了许多神话传说,如牛魔王、龙王、蜘蛛精等,通过阅读可以了解这些传说的故事以及文化内涵。
3. 佛教与道教:《西游记》中融入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如唐僧师徒行走在佛教的熏陶中,孙悟空修炼成佛放下屠刀的情节等,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佛教与道教的基本知识。
《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一部文学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书主要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家族的兴衰史,以及贾府的生活场景。
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家族兴衰:《红楼梦》主要以贾府家族为背景,通过对贾府历史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世族的兴衰过程。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封建社会家族的兴盛和衰败原因。
2. 人物形象:《红楼梦》塑造了许多具有丰富个性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等,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这些人物的了解。
3. 爱情观:《红楼梦》中涉及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爱情,如贾宝玉对黛玉和宝钗的情感纠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到作者对爱情的思考与书写。
《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通过讲述宋江等梁山好汉的故事来揭示封建社会黑暗现象,并通过对好汉生活的描写表达民间对正义与压迫的思考。
《海伦·凯勒》课文主要内容、分段、词语理解文学常识资料
《海伦·凯勒》课文主要内容、分段、词语理解文学常识资料人物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87岁。
凯勒小姐在出生后18个月的时候就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
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
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
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
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
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
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
部编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出自该书。
B.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祥子第一次买车,攒了三年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二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
第三次买车后好景不长,祥子把车卖掉去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
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A.正确;B.有误,应该是祥子第一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的新车被孙侦探敲诈去了;C.正确;D.正确。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2.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儿子想踢足球,张华要他学钢琴,几番争执后,张华摇摇头说:“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B. 人难免会遭受挫折,用刘桢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来激励人们,面对逆境,志向坚贞,顽强不屈,是恰当不过了。
C. 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
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
D.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要植根于历史与现实,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指不要因为失去而伤心,要珍惜得到的东西,前后内容不对应。
故选A。
故答案为: A.【点评】大家在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与文学名著(附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与文学名著(附答案解析)一、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诗人李白借《次北固山下》描绘了青山绿水、旭日东升的江南早春景色,表达了身在异乡的羁旅之情。
B.《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望梅止渴”“三省吾身”“七步成诗”等成语都出自于此。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作者是鲁迅先生,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D.《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叙事散文,都记叙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故事,都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与,北京人,代表作《骆驼祥子》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四世同堂》等。
C.《观沧海》是一首古体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被称为“诗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B.冰心的代表作是《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C.《罗摩衍那》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叙事诗。
罗摩是诗中的主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系列练习
名著、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
一、在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西游记》,请依据其内容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最喜欢:孙悟空理由:因为孙悟空经常帮唐僧解决困难,总能让身在险境的唐憎化险为夷!
最不喜欢:猪八戒理由:因为猪八戒的修行是最不到位的,他
太懒,太笨,也太没主见.需要多加磨难.
2.列举两个《西游记》中你喜欢的情节,并说说理由。
情节:孙悟空得知弼马温是最小的官,愤而下界当齐天大
圣。
理由:不愿甘为小官,屈居人下,想要得到自由,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情节:三打白骨精后,悟空被唐僧无情的赶走,后来唐僧被星君变为老虎,八戒、悟净、白龙马在没有办法之时去请他们的‘大师兄’回来,悟空虽然在花果山享乐、心中对唐僧有恨但仍不忘自己是取经人,听说唐僧有难便毫不犹豫的回去搭救自己的‘师傅’。
理由:身处安乐之中不忘自己的任务,不计前嫌,义无反顾
3.填空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4.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大闹天宫形象: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武艺高强,勇敢机智,嫉恶如仇.敢于反抗
目的: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无能;表达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痛恨
5.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
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昏庸无能,不辨忠愚。
6.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很多小说都把他塑造为一个昏君,法力没其他仙人高深,却
总是喜欢捏着手里的大权命令其他仙人做这做那,虚伪、无
能,总之是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
在《西游记》里,是用玉皇大帝象征了人间的皇帝,用来讽
刺的。
二、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
1.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A. 《贝多芬传》选自《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法国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
B.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体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人格。
C. 《赵普》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现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2.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 《一面》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回忆了作者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
一面的情景,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应删去)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德,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B. 《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
其小说《长恨歌》获矛盾文学奖。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3.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C )
A.《巍巍中山陵》按照由外向内、由总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展开说明,先说明中山陵园的地理环境,后说到陵园的总体设计,再说明陵墓。
B.唐人阎伯理写的《黄鹤楼》,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此文选自《文苑英华·黄鹤楼记》,它以“仙”字贯穿全文,多用对偶句式。
C.《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周定舫。
副标题(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纪念碑的主题,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提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
D. 《于园》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这篇园林小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清新空灵,兼雅趣与谐趣于一身。
4.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松树金龟子》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
它在写作上最明显的特点在于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对所要说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因而生动活泼、风趣形象。
B.《国宝——大熊猫》选自《国宝——大熊猫》,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C.《三个太阳》作者黄传会,这是一篇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通讯。
D.《松鼠》选自《布丰文选》,作者布丰,法国作家,著有《自然史》等。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 新闻这种文体,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
B.《沁园春·雪》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下阙评论历史上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是这首词的显著特点。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北朝的一首民歌。
这首长篇抒情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D.《观刈麦》选自《白居易集笺jiān校》,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6.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破阵子》选自《稼轩长短句》,破阵子,词牌名,辛弃疾在这首词中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伟大抱负,
B.《中国的土地》选自《新诗鉴赏辞典》。
作者刘湛秋,诗人。
C.标题“三个太阳”,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暗,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象、深入思考的余地。
D.《录音新闻》这是一篇录音广播稿。
它和一般广播稿不同的是,它是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比一般的广播稿更全面、更具体生动地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使人犹如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