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历史课件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1).ppt
1848年欧洲革命的原因
1.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
——根本原因
2.被压迫的东南欧国家希望赢得民族独立
3.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
1848年欧洲革命的过程
开始Biblioteka 意大利高潮奥地利、普鲁士、匈牙利、 捷克、罗马尼亚
法国二月革命
六月起义
1848年欧洲革命的意义
1.规模:欧洲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革命
2.范围:遍及了俄国以外的欧洲大陆的 大部分地区
3.性质: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4.意义: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维 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也
——正统主义原则
纳
会 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
议 的
——遏制原则
主 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
要
内
容 继续维持德意的分裂
维也纳体系:在会上形成的19世纪 前半期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
1848年3月 13日,奥地 利首都维也 纳的工人、 大学生和小 资产阶级掀 起武装起义。 欧洲著名反 动人物、奥 地利首相梅 特涅男扮女 装仓皇出逃。 奥地利革命
取得了胜利。
各操纵国的主要意图
英:保持欧洲大陆诸国的优势 扩大海外殖民地,加强海上霸权地位
俄:扩张领土,建立欧洲霸权;
普:扩张领土,以便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的 领导权
——1815年2月维也纳会议秘书长的报告
材料二、缔约三国的君主……无论何时、何地,均将互相救援; 他们把自己看作臣民与士兵之父,又将以本身所赋有的同样的 手足精神来引导他们,去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
——神圣同盟议定书
(1)材料一声称”重建社会秩序“、”恢复欧洲政治制度是指什么 在“公平的力量配备”的基础上 建立“持久和平”的实质是什么? (2)神圣同盟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也纳体系的本质。
历史教案: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历史教案: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了解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内容,评价维也纳体系;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1848年欧洲革命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通过对维也纳体系建立、破坏、瓦解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历史的xxx和倒退;19世纪二、三十年代改革和革命中资产阶级发挥重要作用,沉重打击封建势力;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前期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大决战时期,最终资本主义在斗争中占据上风,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源,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专政,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但与此同时,欧洲的封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并在19世纪前期居于主导地位。
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欧洲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拿破仑帝国被镇压,欧洲恢复“正统秩序”,建立起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维也纳体系”,这一时期欧洲政治上表现为逆流横行。
但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生产力的发展,这股逆流很快被遏制,欧洲爆发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和1848年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历史车轮的前进。
教学总体建议阅读课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为主,可以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进行阅读分析,再分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教师从中要起到引导作用。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点明教材三个目录的内在联系(也可放在后面总结处):第一目: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确立);第二目: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维也纳体系受到冲击);第三目: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关于导入的教学建议可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回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消亡的内容,说明在此之后,欧洲大国重划欧洲政治版图。
第三章 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决定;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希腊、比利时独立和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的背景、概况。
2.能力方面:(1)通过讲述和引导学生分析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体系下的矛盾冲突以及体系从动摇到彻底瓦解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矛盾的能力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1848年欧洲革命中各国的情况,分析出这次革命的性质,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维也纳会议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维也纳会议是俄、英、普、奥的分赃会议,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同时也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培养学生形成进步的、合理的历史观。
(2)通过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它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列出《19世纪20~30年代欧洲重要的革命、改革和独立运动》表格,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列表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1815年2月维也纳秘书长的报告”和“神圣同盟议定书”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维也纳会议的内容是重点。
这次会议是一次影响19世纪欧洲局势的会议,在会后的一段时期里,欧洲的国际关系常常是围绕着维护或打破这次会议所确定的维也纳体系而展开。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巩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一节所学的内容,又可以加深对本节“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和“1848年欧洲革命”两个问题的理解。
(2)1848年欧洲革命的原因和意义是重点。
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次革命性质的认识。
第四节1848年欧洲革命
第四节1848年欧洲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藉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力量以及崇尚稳健的民族传统,以改革的方式化解冲突,向工业化更高的程度上发展,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能力。
而在欧洲大陆,一方面由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还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势力和金融资产阶级的势力相对更强大一些,而且对自由主义运动和民主运动以及被压迫民族的斗争采取了高压政策,故而社会矛盾愈演愈烈。
在矛盾激化的基础上,终于在1848年爆发了几乎遍及整个大陆的革命。
一、1848年革命的任务三类:法,德,东南欧。
总的说来,都是力求建立起包括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内的更加全面的资产阶级统治,其客观内容,均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二、1848年法国革命在“七月王朝”统治下,法国政权掌握在金融贵族手里。
根据规定,只有交纳直接税200法郎以上的人才有选举权,交纳500法郎的人才有被选举权。
当时法国的3 600万人口中,有选举权的只有20万人。
很多工业资本家也没有选举权。
金融贵族的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基佐掌握法国政府时期(1840~1848年),法国政治更加黑暗。
基佐顽固反对任何改革,对内镇压革命运动,维护金融贵族的利益;对外讨好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法国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1847年以后,对政局不满的资产阶级到处以举办“宴会”为名,进行政治宣传,要求改革。
七月王朝对共和派的活动采取了完全敌视的态度,顽固坚持对选举权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
首相基佐甚至公开声言:“要得到选举权吗?就请发财吧”!1848年初基佐颁布的严禁举行宴会活动的法令,成了二月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在巴黎,原定2月22日举行大规模宴会活动并进行示威游行。
因遭禁止,以工人为主体的巴黎群众于当天上街示威。
在与军警发生冲突后,示威于次日演变为武装起义。
群众高呼“打倒路易〃菲力浦”!和“共和国万岁”!的口号。
24日起义者攻下王宫,路易〃菲力浦出逃英国。
高中历史人教版:3.2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一、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现行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一目中这样表述:“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了更多的权利。
”中学历史教材对1832年议会改革叙述非常简单。
因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改革,它开始改变了英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成为英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起点,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这次改革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1)改革的背景英国虽然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封建贵族的保守势力仍然很大,英国议会长期为少数封建贵族和保守势力掌握。
英国议会分上、下两院,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的贵族和教士担任,下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在农村,只有拥有大量土地的人,才有选举权;在城市,也只有极少数特别富有的人才有选举权;同时规定每个郡和城市一律可以派两名议员进入议会。
随着工业革命的胜利开展,英国人口日趋城市化。
18世纪60年代后,英国经济重心迅速转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
一系列的新兴工业中心相继崛起,其中最重要的有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
与此同时,大批农村人口也纷纷流向工业城市。
随着英国的人口分布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原有的许多城市和郡已经衰败,人口寥寥无几,但按旧有规定,它们仍占据着议会席位,当地的贵族和大地主可以很容易使自己和亲信进入议会。
而工业资产阶级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等,虽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在议会中却没有席位。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不满于自己在政治上的无权地位,他们要求进一步取消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种种限制,取得更多的参与政治的权利。
在这种背景下,由激进派领导的有广大工人参加的民主运动迅速发展。
1829年工业家阿特伍创立了“伯明翰政治同盟”。
同盟明确提出,只有使工业家和贸易家的代表入选国会,才能“恰当地维护和保障工业阶级的权利和利益”。
1830年3月伦敦工业资产阶级组织了“首都政治联盟”。
第七章 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
2、过程 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的财产 资格限制,凡城市年收入十镑以上的房主, 农村年收入十镑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年付十 镑以上的长期佃农和年付五十镑以上租金的 短期佃农都获得了选举权。取消了居民不满 二千人的五十六个“袖珍选区的议席,居民 在二千至四千人之间的三十个“衰败选区”, 只保留了一个议席,从减少的议席中得到一 百四十三个议席,分别分配给了新兴城市、 英格兰的大郡以及苏格兰和爱尔兰。
3、结果 1831年起义后,里昂工人在互助会等组织的领 导下,继续同包买商进行斗争。1834年2月,政 府逮捕了领导罢工的互助会领袖,3月又颁布了 禁止结社的法令。4月9日,当法庭审判被捕的工 人领袖时,工人们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军 队竟然动用大炮轰击示威群众。于是里昂发生了 起义。起义工人在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口 号下与政府军血战了五个昼夜,才最后被镇压下 去。里昂工人的这次起义,曾经得到圣亚田、马 赛等城市的响应。
2、主要思潮 这时期,在法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 其中以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影响最大。 此外,还有布朗基、普鲁东以及路易· 勃朗等人 及其思想。
第三节 19世纪前半期的德意志
一、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1、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德意志境内的封建割据 势力,迫使奥地利帝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的称号(1806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意志 统一的客观条件。
3、意义 这次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对于土地贵族的一 次重大胜利。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由于工 业革命所造成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加政权的机 会,从而成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道 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宪章运动
1、背景 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英国已经基 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迅猛的发 展,工人队伍迅速壮大。但是,他们的生活 水平却没任何提高。1837年和1847年的两 次经济危机,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突难, 推动了工人阶级走上新的斗争道路。
19世纪前期的欧洲PPT课件
维护------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严重动摇-----19世纪二三十年代
的革命、 改革和独立运动
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
维
时间: 1814年9月-1815年6月
也
地点: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纳
操纵者: 俄 英 普 奥四国领 导
会
目的: 瓜分赃物,以满足自己的领士野心;恢复法国 革命前的旧统治秩序,使旧王朝复辟。
(1)是历史的反动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 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 民族的利益,是一个以五大国均势为基础、以君主制为核心、试 图维护欧洲秩序和欧洲统治地位的国际关系体系。
(2)客观上促进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 直到19世纪中叶,列强之间长期没有爆发大的战争,这说明,维 也纳体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国之间战争的频繁程度,客观上促 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结果如何?
阶级矛盾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英国议会制改革(1832) 西班牙革命(1820)
民族矛盾 内部矛盾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 法国七月革命(1830)
希腊独立(1821)
民族解放运动
比利时革命(1830)
意大利革命(1820)
1848年欧洲革命
1.革命爆发的背景
• 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力量的发展而日益强大。 他们要求更多的权利,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强大 2、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成熟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4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第六章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欧洲和1848年欧洲革命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战胜国从1814年10月1日至1815年6月9日在维也 纳召开的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欧洲各国的216名代表。英、俄、 普、奥四国操纵会议,瓜分赃物,以满足本国的领土野心;打着“正统主义”的 招牌,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旧秩序,使旧封建王朝复辟;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经过激烈争吵,1815年6月9日签署“最后总决议”。决议表现了大国重新瓜分欧 洲的野心,为了几个大国的利益,任意处置欧洲及海外领土。规定比利时和荷兰 组成王国,瑞士为永久中立国,波兰遭到第四次瓜分,俄国得到华沙大公国的大 部分领土,继续占有芬兰和比萨拉比亚,挪威划归瑞典,普鲁士得到萨克森北部 和波兹南,马尔他岛归英国所有,奥地利在意大利的东北部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并重新控制许多小公国;建立德意志联邦,由34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奥地利 代表主持联邦会议,使德意志继续保持分裂状态;将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 东北边境由反法联军占领5年,恢复欧洲许多国家封建王朝的统治。维也纳会议 恢复了被革命推翻了的封建君主的统治,把从拿破仑统治下获解放的民族,又置 于战胜诸国的压迫之下。
六月起义
法兰西第二共国时期巴黎无产阶级发动的起义。 法兰西第二共国时期巴黎无产阶级发动的起义。1848年二月革命 推翻七月王朝,建立共和国后,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实行反工 推翻七月王朝,建立共和国后, 人的政策, 国家工厂”的法令。次日, 人的政策,于6月22日颁布解散 “国家工厂”的法令。次日,巴黎工 人举行起义,并提出“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 人举行起义,并提出“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五万余名工人进 了持续四天的顽强斗争, 行 了持续四天的顽强斗争,26日在军政部长卡芬雅克的残酷镇压下 失败,一万一千人被枪杀,两万五千余人遭逮捕和判刑。 失败,一万一千人被枪杀,两万五千余人遭逮捕和判刑。六月起义要 求推翻的是资产阶级社会,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直接斗争,马克 求推翻的是资产阶级社会,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直接斗争, 思称这次起义为“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思称这次起义为“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这 是为保存或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战斗” 是为保存或消灭资产阶级制度而进行的战斗”。六月起义由于无产阶 级在政治上尚未成熟,没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级在政治上尚未成熟,没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农民和小 资产阶级支持,孤军奋战导致失败。 资产阶级支持,孤军奋战导致失败。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及其解体。
第二,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原因、简单经过和历史意义。
一、“维也纳会议”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问题:1.维也纳会议的召开。
1814年10月到1815年6月,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216人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
操纵会议的是俄、英、普、奥四大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普鲁士国王腓烈特·威廉三世和他的首相哈登堡、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和他的首相梅特涅、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出席了会议。
上述四大国参加会议的目的是进行分赃,同时要恢复法国大革命以前欧洲的旧秩序,并且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会议经过激烈的争吵,于1815年6月签署了“最后总决议”。
2.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决定。
教材上把维也纳会议“最后总决议”分为四点:第一,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恢复波旁王朝,葡萄牙恢复布拉冈扎王朝。
另外,德意志、意大利各邦的王朝也都复辟。
第二,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图重新划分欧洲版图。
总决议把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东北边境的17个城堡和要塞由反法联军占领3~5年,还规定法国于5年内分15次付清7亿法郎赔款。
为了防范法国东山再起,又决定把荷兰与比利时合并,成立尼德兰王国。
根据总决议,波兰遭到第四次瓜分(由俄、普、奥瓜分)。
此外,普鲁士得到了萨克森的大片领土。
第三,重新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得到了马耳他岛,原来属于法国的殖民地如多巴哥、圣卢西亚、毛里求斯等地都转入英国手中。
另外,英国还从荷兰手中夺取了南非开普殖民地和锡兰岛(今斯里兰卡)。
英国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第四,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德意志虽在名义上建立了联邦,但仍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各邦享有独立的主权。
而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被奥地利控制。
维也纳会议的决策者逆时代潮流而动。
他们推行“正统主义”原则,一味维护封建君主和贵族的统治权力。
高二历史第三章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历史第三章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三章: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二. 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难点:对巴黎公社的准确掌握三. 课堂教学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一)维也纳会议1.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分赃,同时要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的1日秩序。
并且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经过激烈的争吵,形成一系列决议。
2. 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内容首先,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维也纳会议以后,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失去王位的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封建君主纷纷复辟。
德意志的三十多个邦国和自由市虽然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但各邦国和自由市都是独立的。
意大利依然四分五裂,大部分地区处在奥地利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之下。
其次,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
法国被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1790年以后扩张的领土全部被剥夺。
为了防范法国东山再起,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如把比利时并入荷兰,成立由荷兰国王统治的尼德兰王国;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第三,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
波兰被再次瓜分,俄国得到了波兰的大部分和芬兰等地,普鲁士的领土进一步扩大。
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得到巩固。
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它使欧洲恢复了均势局面。
在世界范围内,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进一步巩固,在欧洲大陆,俄国取代法国成为霸主,欧洲被拿破仑推翻的封建政权的复辟。
3.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为了维护维也纳体系,共同镇压欧洲革命,1815年9月,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
为了把“神圣同盟”维护反动秩序的手段具体化、英、俄、普、奥又组成四国同盟,决心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体系。
第一节1848年革命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欧洲革命一、维也纳体系的确立1.维也纳会议①召开:1814年—1815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开会,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
②内容:a.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b.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c.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d.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2.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二、维也纳体系的维护1.神圣同盟:1815年秋,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普、奥三国组成(后来除英、奥斯曼帝国、意大利的教皇国外,欧洲各国相继加入)。
其目的是联合欧洲各国的专制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
2.四国同盟:英、俄、普、奥四国组成。
(1818年法国加入,变为五国同盟),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规定定期召开会议,解决争端。
3.维也纳体系的历史作用:维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
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维也纳体系的动摇1.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的各种矛盾①各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②被压迫民族同欧洲大国压迫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③神圣同盟内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19世纪早期欧洲各国的革命、改革和独立运动①首先在西班牙,随后在意大利、俄国和法国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
1830年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
②1832年,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③1821—1829年希腊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获得独立。
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首次被改动,同时也使神圣同盟开始分裂、瓦解。
1830年,比利时摆脱荷兰控制而独立,使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再次被改动,也使神圣同盟最终破裂。
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各国革命
第二阶段(1816—1826年)特点: 与第一阶段恰好相反,不仅普遍发动了群众, 而且形成了普遍的团结,最后赢得了独立。
南美北部
核心地区:委内瑞拉 弗兰西斯科
• 米兰达(1750-1816)
(右图) 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1810-1812)
南美北部(续)
西蒙·波利瓦尔(1783-1830) 1813 年建立第二共和国; 1814 年西班牙纠集 力量实施反攻,革命又暂告失败 1816年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波利瓦尔当选总 统并实行一系列民主改革
C 、起义的爆发和过程
一、 20-30年代的革命运动
1、 20年代的革命运动
(1)西班牙革命 意大利革命 (2)希腊民族解放起义
(3)神圣同盟对革命的镇压
A、 镇压西班牙革命和意大利革命 B、 列强与希腊民族解放起义
一、 20-30年代的革命运动
1、 20年代的革命运动 (1)西班牙革命 意大利革命 (2)希腊民族解放起义
(1)法国的“七月革命”
(2)比利时革命
(3)波兰民族起义
一、 20~30年代的革命运动
二、1848年欧洲革命
二、 1848年欧洲革命
(1)对革命的总体认识 革命的背景 欧洲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1848年欧洲革命
(1)对革命的总体认识 革命的背景
欧洲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的主要任务
基本任务
具体的任务-国家和地区
1808-1814年资产阶级革命 1812年宪法
加的斯起义
B、 意大利革命
烧炭党 (Carbonari) 那不勒斯的革命 撒丁王国的革命
一、 20-30年代的革命运动
1、 20年代的革命运动 (1)西班牙革命 意大利革命 (2)希腊民族解放起义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教学目标了解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内容,评价维也纳体系;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1848年欧洲革命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通过对维也纳体系建立、破坏、瓦解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历史的反动和倒退;19世纪二、三十年代改革和革命中资产阶级发挥重要作用,沉重打击封建势力;1848年欧洲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前期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大决战时期,最终资本主义在斗争中占据上风,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源,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专政,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但与此同时,欧洲的封建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并在19世纪前期居于主导地位。
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欧洲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拿破仑帝国被镇压,欧洲恢复“正统秩序”,建立起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维也纳体系”,这一时期欧洲政治上表现为逆流横行。
但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生产力的发展,这股逆流很快被遏制,欧洲爆发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和1848年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历史车轮的前进。
教学总体建议阅读课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为主,可以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进行阅读分析,再分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教师从中要起到引导作用。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点明教材三个目录的内在联系(也可放在后面总结处):第一目: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确立);第二目: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维也纳体系受到冲击);第三目: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关于导入的教学建议可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回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消亡的内容,说明在此之后,欧洲大国重划欧洲政治版图。
另外可以直接点题:题目是,本节课讲述的是关于19世纪前期欧洲的情况,1848年革命是其中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前期的欧洲 和1848年革命
2020/8/1
1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
(1814-1815)
历 大国操纵(决英定、俄:、普、奥)
1.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史
的 2.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
重划欧洲版图;
反
3.分割海外殖民地;
动
4.维持德意志、意大利分裂
常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
革命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提高工业资产 阶级的地位
维也国
矛盾 2020/8/1
5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民 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的矛盾
族 广大人民改善生活的斗争
民 被压迫民族同大国奴役的矛盾 主
意 识
2020/8/1
欧洲大国间的争霸斗争
封建 专制
6
推翻下了战,复争发辟取动王得革朝胜命利摆。脱
1832年英国 建1立.反荷君第专兰主一制统立次斗治宪改争,制动:宣了西告维意独俄法 议会改革 的2“.民立七也族。月纳解再王会放次朝议斗改”确争动定:维的希也、比
欧洲版图。 3.资纳产会阶议级确改定革的:版英图国等
3
1848年欧洲革命
2020/8/1
4
2020/8/1 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
法国1830年革命 工 业 革 命 的 继续发展 西 意希 俄法 比 英
维也纳
体系
神 圣
会议
同
恢复欧洲封建秩序
盟
大国宰割弱小民族
四
国
历史的反动
同 盟
开创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先例
2020/8/1
1821-1829年希腊
18各302国在年108反、革3法法0土年国国3命0耳比革革年有其利命命代三的时的,种独人影欧情立民响洲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