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 教案
诗歌意象意境鉴赏学习教案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要清晰、准确,语速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听懂;
2.在阐述意象与意境的美时,适当提高语调,以传达诗歌的情感;
3.鼓励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二、时间分配
1.确保新课内容、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
2.在讲解难点和重点时,适当增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难点应集中在意象与意境关系的理解上,重点则应放在意象的分类和意境的赏析方法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实践情景的引入要贴近学生实际,如通过画作、音乐、自然景观等,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进入诗歌的世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意象和意境的感知力。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需要增加更多实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需要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拓展性,学生完成情况如何;
5.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如何避免课堂进度过快或过慢;
6.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及时、准确,如何更好地鼓励学生;
2.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诗歌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5.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
6.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
7.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
8.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a.意象概念:通过具体诗歌实例,让学生理解意象的含义;
诗歌意象意境鉴赏学习教案
诗歌意象意境鉴赏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诗歌鉴赏》第四章“诗歌意象与意境”,详细内容涉及意象的概念、分类及意境的营造,重点分析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和意境创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意象、意境的概念及分类。
2. 学会分析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及其对意境营造的作用。
3.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意境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意象的分类及意境的营造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的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诗歌鉴赏》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自然景物的诗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意象,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诗歌意象与意境鉴赏。
2. 新课内容:讲解意象的概念、分类及意境的营造,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a. 意象概念:以物寓情,借物抒怀。
b. 意象分类: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心理意象。
c. 意境营造:运用意象、色彩、动静、虚实等手法。
3. 例题讲解: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运用及意境营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登鹳雀楼》中的意象和意境,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诗歌意象与意境鉴赏2. 板书内容:a. 意象概念b. 意象分类c. 意境营造d. 《静夜思》意象分析e. 《登鹳雀楼》意境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江雪》中的意象运用和意境营造。
2. 答案要点:a. 意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 意境:营造了一种宁静、孤独、清冷的氛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意象、意境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诗歌作品,进行意象与意境的鉴赏练习,提高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创作诗歌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意象的分类及意境的营造方法。
2. 例题讲解中《静夜思》的意象运用及意境营造分析。
初中诗歌意象意境教案
初中诗歌意象意境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概念。
2.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 能够创作具有丰富意象和意境的诗歌。
教学重点:1.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概念。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的创造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诗歌素材:选取一些具有丰富意象和意境的诗歌,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意象和意境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讲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概念。
解释:意象是指诗歌中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意境是指诗歌中通过意象营造出的氛围和情感。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示例:《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分析:本诗中的意象有“明月光”、“地上霜”、“明月”等,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宁静、寂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引导学生思考意象和意境的创造和运用。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和意境。
2.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具有丰富意象和意境的诗歌。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意象和意境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诗歌,培养对诗歌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诗歌,进一步体会意象和意境的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概念,并学会了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提高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意象和意境的内涵,避免仅仅停留在表面理解。
此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诗歌创作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探究《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二)
探究《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二)。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利用《古诗四首》中的意象进行教学。
这种思考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在教学目标上,可以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多媒体展示、语言模拟等。
二、教学素材素材是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素材上,应该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内涵性的诗句,对于诗中的词语、形象要加以注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同时,教师也应该制订一些任务,并且给予学生相应的质问,让学生在任务中不断加深对于意象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模拟人物的想法、情感,进而感受到诗歌中的意象,学会用意象进行写作的方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效果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制订相应的教学反馈措施,让学生在教育中有更多的收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考试或者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实现教育的升华。
五、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的动力。
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性的教学策略,例如侧重讲解、借助场景描述、引导学生模拟等,以更加深入的体验意象并加深对于意象的理解程度。
《古诗四首》中的意象教学教案对于教师的思考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遵循科学、理性的科研思路,并且有计划、有序地探究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于意象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凭借这些特质进行更好地创作,从而使学生在教育中取得有效的提升。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主要涉及诗歌的意象。
具体内容包括:1. 意象的定义与特点;2.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3. 如何欣赏诗歌中的意象;4. 举例分析经典诗歌的意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2. 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提升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意象的定义与特点,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分析经典诗歌的意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学生熟悉的诗歌《静夜思》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意象的定义与特点,介绍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教授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
4. 练习巩固: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定义与特点;2. 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3. 欣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月”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要求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答案:月儿弯弯照九州,的家欢乐满人间。
2.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诗歌《登高》的意象,体会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
答案:《登高》一诗中的意象有“落叶”、“江水”、“浮云”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代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拓展延伸课堂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1. 意象的定义:意象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基本元素,是指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现代诗歌》第二单元第五课,主题为“诗歌鉴赏之意象”。
教材中选取了五首诗歌,分别是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和李清照的《如梦令》。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并能够分析、欣赏诗中的意象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意象创作诗歌,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意象的概念,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欣赏意象美。
难点:深入理解诗歌意象所蕴含的情感,运用意象进行诗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欣赏(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五首诗歌,注意体会诗中的意象。
教师选取其中一首诗歌,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及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3. 意象分析(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首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并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分析教材中未讲解的诗歌,填写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诗歌创作(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意象进行诗歌创作。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意象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欣赏诗歌意象。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意象,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并附上创作心得。
2. 分析教材中未讲解的诗歌,填写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如何?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诗歌单元,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诗歌的意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
详细内容涉及《静夜思》、《钱塘湖春行》等经典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和作用;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类、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静夜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新课内容:讲解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结合《钱塘湖春行》等诗歌进行分析;3. 例题讲解: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诗歌中的意象,巩固所学知识;6.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意象,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定义、分类、作用;2. 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3. 经典诗歌意象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书面分析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意象的分类、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2. 例题讲解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如何提高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意象的分类、作用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1. 意象的分类: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抽象意象。
自然意象如山水、花鸟等;社会意象如战争、爱情等;抽象意象如时间、命运等。
2. 意象的作用: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寓情、象征、暗示等功能。
通过意象,诗人可以表达情感、渲染氛围、塑造形象、深化主题等。
古代诗歌意象例析教案
古代诗歌意象例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鉴赏》第三章“意象与意境”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二节“古代诗歌意象例析”。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及其寓意,掌握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及其寓意,学会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意象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寓意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及其艺术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含有丰富意象的古诗,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知识讲解:(1)意象的定义和分类。
(2)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及其寓意。
(3)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4. 实例分析:(1)展示一首古诗,让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
(2)分析这些意象的寓意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一首古诗中的意象,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首古诗中的意象,并写出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意象例析2. 内容:(1)意象的定义和分类(2)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及其寓意(3)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艺术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并写出你的感悟。
2. 答案示例:《静夜思》中的意象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感悟: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和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些意象使诗歌更具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意象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诗歌意象意境教案
诗歌意象意境教案第一章:诗歌意象与意境概述1.1 诗歌意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诗歌意象的含义探讨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分析意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2 诗歌意境的内涵与特点阐述意境的定义与特点探讨意境与意象的区别与联系分析意境在诗歌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意象的创造与表达2.1 选取与运用意象教授如何选择具有表现力的意象指导如何运用意象进行创作分析优秀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实例2.2 创造独特的意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独特意象教授如何通过细节描绘加深意象的表现力分析著名诗人如何创造独特意象的技巧第三章:诗歌意境的营造与传达3.1 运用修辞手法营造意境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指导如何通过修辞手法营造意境分析经典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3.2 传达诗歌意境的语言选择探讨诗歌语言的特殊性与美感教授如何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意境分析优秀诗歌中语言选择对意境传达的影响第四章:诗歌意象与意境的欣赏与解析4.1 欣赏诗歌意象与意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如何引发读者共鸣讨论如何评价一首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优劣4.2 解析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创作技巧指导如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教授如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诗歌创作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创作技巧的实例第五章:诗歌创作实践5.1 创作指导与练习提供诗歌创作的指导与建议安排实际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学生作品的反馈与指导5.2 诗歌创作分享与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引导讨论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的运用与改进鼓励学生互相欣赏与学习,提升创作技巧第六章:古代诗歌意象与意境的特点6.1 古代诗歌意象的特点分析古代诗歌中意象的选取特点探讨古代诗歌意象的表现手法举例说明古代诗歌意象的独特性6.2 古代诗歌意境的特点阐述古代诗歌意境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古代诗歌意境的表现手法探讨古代诗歌意境的独特性第七章:近现代诗歌意象与意境的特点7.1 近现代诗歌意象的特点分析近现代诗歌中意象的选取特点探讨近现代诗歌意象的表现手法举例说明近现代诗歌意象的独特性7.2 近现代诗歌意境的特点阐述近现代诗歌意境的内涵与特点分析近现代诗歌意境的表现手法探讨近现代诗歌意境的独特性第八章:当代诗歌意象与意境的特点8.1 当代诗歌意象的特点分析当代诗歌中意象的选取特点探讨当代诗歌意象的表现手法举例说明当代诗歌意象的独特性8.2 当代诗歌意境的特点阐述当代诗歌意境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当代诗歌意境的表现手法探讨当代诗歌意境的独特性第九章: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创作策略9.1 诗歌意象的创作策略介绍如何创造独特的意象探讨如何运用多种手法表现意象分析优秀诗歌中意象创作策略的实例9.2 诗歌意境的创作策略介绍如何营造独特的意境探讨如何运用多种手法传达意境分析优秀诗歌中意境创作策略的实例第十章: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综合实践10.1 诗歌创作的尝试与修改提供诗歌创作的素材与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组织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鉴赏与修改10.2 诗歌鉴赏的技巧与实践教授诗歌鉴赏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讨论诗歌意象与意境在鉴赏中的重要性10.3 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与鉴赏分析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相互关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诗歌意象与意境进行思考与表达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古代诗歌意象的特点解析古代诗歌意象的选取特点,如重视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等。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分析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分析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诗歌单元,主要针对教材中第四章“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进行深入学习。
详细内容包括:意象的识别与解析、意境的领悟与体会,以及如何运用意象与意境进行诗歌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学会识别和解析诗歌中的意象。
2. 培养学生领悟和体会诗歌意境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丰富意象和意境的诗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意境的领悟与体会。
重点:意象的识别与解析,以及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元素,从而引出意象的概念。
2. 新课内容:讲解意象的识别与解析,结合教材中的诗歌实例进行分析。
a. 识别意象: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加以解释。
b. 解析意象: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表达情感。
3. 意境领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的方式,提高意境领悟能力。
4. 诗歌鉴赏: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未知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其中的意象与意境。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有关意象与意境分析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分析2. 内容:a. 意象:识别、解析b. 意境:领悟、体会c. 诗歌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a. 意象:夕阳、落叶、孤舟b. 意境:萧瑟、孤寂、凄美c. 鉴赏短文:此诗描绘了一幅萧瑟凄美的秋日景象,夕阳映照着落叶,孤舟漂泊在江面上。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内心孤独、无助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意象与意境的掌握程度,以及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具有丰富意象与意境的诗歌,让学生课后阅读,提高鉴赏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所选教材为《高中语文》第三册,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诗歌欣赏”中的《春望》、《登高》、《静夜思》三首诗。
详细内容包括对每首诗中意象的提取、分析、理解,以及对意象在古代诗歌中作用和意义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品味诗歌之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意象的含义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诗歌中提炼出意象,并理解其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诗歌鉴赏》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进而引入《春望》一诗。
2. 意象分析:a)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春望》,提取诗中的意象(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
b) 分析意象的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c)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登高》和《静夜思》进行意象分析。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如“《春望》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b) 教师示范解答,并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分析《登高》和《静夜思》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b)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c) 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2. 内容:a) 《春望》意象分析b) 《登高》意象分析c) 《静夜思》意象分析d) 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意象分析。
2. 答案:a)春风、江南岸、明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意象意境教案
一、诗歌意象意境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诗歌意象意境的基本概念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意象意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诗歌意象意境的创造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诗歌意象意境的定义:通过诗歌中的具体形象和情感氛围,传达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2. 诗歌意象意境的创造方法:a) 运用具体的形象描绘,传达诗人的感受和认识。
b) 运用情感氛围,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c) 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增加诗歌的意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发学生对诗歌意象意境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意象意境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诗歌,讲解其中的意象意境创造方法。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运用所学的意象意境创造方法。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诗歌意象意境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七、教学资源:诗歌素材、教学PPT、相关参考书籍。
八、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注重学生的诗歌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九、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一些经典的诗歌,深入理解其中的意象意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诗歌意象意境教案七、章节名称:第二章诗歌意象的捕捉与表达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捕捉诗歌意象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表达诗歌意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技巧。
九、教学内容:1. 捕捉诗歌意象的方法:a)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b) 从自然景观中提炼意象。
c) 从内心情感出发,挖掘深层意象。
2. 表达诗歌意象的技巧:a)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b) 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
c) 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
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诗歌意象的捕捉与表达。
课堂教案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课堂教案理解诗歌中的意象预备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是如何表现的。
2. 掌握常见的意象表达手法。
3.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意象的敏感度和欣赏力。
教学准备:1. 选取一些富含意象的诗歌材料。
2. 准备课堂展示用的图片或视频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意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意象”二字,并请学生讲解对意象的理解。
引导学生了解意象属于修辞手法的一种,旨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二、诗歌欣赏(10分钟)选择一首具有明显意象的诗歌,朗读给学生听,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感受。
教师可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来辅助学生的理解。
三、意象解读(15分钟)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针对每个意象,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这个意象是通过什么感官来描绘的?”、“意象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等等。
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逐渐领会意象的表现力和魅力。
四、意象分类(15分钟)让学生围绕不同的感官分类诗歌中的意象。
可以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提议进行适当的调整。
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并分类出更多意象。
五、意象的作用(15分钟)和学生一起探讨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引导他们思考意象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让学生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六、诗歌创作(20分钟)让学生分组,自由创作一首诗歌。
鼓励他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意象表达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诗歌中。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关键词,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
七、分享与总结(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朗读他们创作的诗歌,并解读其中的意象。
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在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意象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五节《诗歌的意象》。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1. 理解诗歌意象的概念;2. 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3. 欣赏诗歌意象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基本概念,认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2. 通过分析意象的特点,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3.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意象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意象的界定和分析;2. 教学重点:欣赏诗歌意象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幅山水画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画面中的意象,引发对诗歌意象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诗歌意象的基本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3.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组分析课本中的诗歌,找出其中的意象,并讨论意象的特点。
4. 例题讲解:以一首具体的诗歌为例,详细讲解如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首未知诗歌中的意象,并进行交流分享。
6. 欣赏与感悟:让学生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意象的美。
7. 板书设计:板书诗歌意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方便学生复习巩固。
8. 作业设计:题目1:请分析课本中的一首诗歌,找出其中的意象,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案:略题目2:请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意象的美。
答案:略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课堂教学,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诗歌,提高对诗歌意象的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教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五节《诗歌的意象》。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分析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分析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诗歌鉴赏》第二章“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具体内容包括:意象的概念与分类、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意境的构建与解析、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意象的概念,掌握意象的分类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2.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意境的美感。
3. 掌握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的构建与解析。
重点:意象的分类及作用,诗歌意境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进而引出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2. 新课内容:(1)讲解意象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分析诗歌中的意境,举例说明意境的构建与解析。
(3)探讨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意象的概念、分类与作用2. 意境的构建与解析3.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并阐述你的感受。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语言通顺,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诗歌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运用意象与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意象的分类及作用2. 意境的构建与解析3.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一、意象的分类及作用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的重要元素。
分类如下:1. 自然意象:如山水、草木、花鸟等,用以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诗人的情感。
2. 人物意象:如英雄、美人、隐士等,通过人物形象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优质教案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意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诗歌鉴赏》章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意象的辨识与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意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学会辨识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意象的深层含义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意象的辨识、分析和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具有意象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象美。
2. 讲解:讲解意象的概念、作用以及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结合教材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诗歌,引导学生从意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意象分析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2. 板书内容:意象概念意象作用意象辨识与分析方法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从意象角度进行解读。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列出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其作用和深层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积累更多意象素材,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开展诗歌鉴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意象的辨识与分析是诗歌鉴赏的教学难点与重点。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理解意象的深层含义对于解读整首诗歌至关重要。
1. 意象辨识:要求学生能够识别诗歌中的具体意象,如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等。
诗歌意象模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掌握诗歌意象的基本特征。
2.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诗歌意象的定义和特征。
2. 诗歌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象。
2. 如何将诗歌意象应用于学生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作品若干篇,包括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诗歌意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二、诗歌意象的定义与特征1. 教师讲解诗歌意象的定义,强调意象是诗歌中的形象、色彩、声音等元素。
2. 分析诗歌意象的特征,如具体性、生动性、情感性等。
3. 学生举例说明诗歌意象在具体诗歌中的体现。
三、诗歌意象分析1. 教师选取一首诗歌,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意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强调诗歌意象的运用。
四、诗歌意象在写作中的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诗歌意象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2. 学生尝试运用诗歌意象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意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意象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象的定义和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
2. 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中的意象,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意象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诗歌意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诗歌意象意境教案
诗歌意象意境教案第一章:诗歌意象概述1.1 诗歌意象的定义1.2 诗歌意象的作用1.3 诗歌意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第二章:诗歌意象的创造与表达2.1 诗歌意象的创造方法2.2 诗歌意象的表达技巧2.3 诗歌意象的创新与突破第三章:诗歌意境的营造与解读3.1 诗歌意境的定义与特点3.2 诗歌意境的营造方法3.3 诗歌意境的解读与欣赏第四章: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4.1 意象与意境的内在联系4.2 意象与意境的相互作用4.3 意象与意境的创作实践第五章: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与应用5.1 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方法5.2 诗歌意象意境的应用领域5.3 诗歌意象意境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价值第六章: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运用6.1 古典诗词意象的特点6.2 古典诗词中意象的典型例子6.3 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第七章: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创新7.1 现代诗歌意象的创新趋势7.2 现代诗歌中意象的新颖表达7.3 现代诗歌意象创新的意义与影响第八章:意象与意境在散文中的运用8.1 散文中意象与意境的特点8.2 意象与意境在散文中的创作技巧8.3 散文中意象与意境的鉴赏与评价第九章:诗歌意象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9.1 诗歌意象意境在绘画中的运用9.2 诗歌意象意境在音乐中的运用9.3 诗歌意象意境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运用第十章:诗歌意象意境的教学与实践10.1 诗歌意象意境的教学目标与方法10.2 诗歌意象意境的教学实践案例10.3 诗歌意象意境教学的评估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意象概述难点解析:诗歌意象不仅是诗歌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工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寓意。
理解诗歌意象的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其与诗歌主题、形式、情感等方面的联系。
二、诗歌意象的创造与表达难点解析:诗歌意象的创新与突破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方向,要求诗人打破传统意象的束缚,创造新颖独特的意象,以表达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与思想。
这需要诗人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诗歌意象模板教案设计理念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意象的基本概念,掌握诗歌意象的运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意象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提取与分析。
三、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首诗歌,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这首诗歌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2. 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特点,引出诗歌意象这一概念。
(二)讲授新课1. 解释诗歌意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
2. 分析诗歌意象的构成要素,如:色彩、形状、声音、气味等。
3. 举例说明诗歌意象的运用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并总结其特点。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拓展1.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运用所学的意象运用方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意象的重要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诗歌意象,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评价其运用诗歌意象的能力。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收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鉴赏指导之意象意境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意象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与联系;
2、完整清晰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1、对诗词语言和情感的理解;
2、提问方式的灵活多变。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小组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大家是新时代的高中学生,不提倡大家看破红尘去参禅,但是我们在鉴赏诗词时候也经常有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时候。
二、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照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2分)
★意象作用
①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以送别诗、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
如“枫叶荻花秋瑟瑟”;“青海长云暗雪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②奠定情感基调。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③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④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银杏)、金风玉露(秋风秋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三、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情境氛围)。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意境(氛围):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思想感情: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
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忧国忧民闲适恬淡之情等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下课了!老师别拖堂!
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4、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6分)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注:【折桂令】一曲写苏昆生重访秦淮。
秦淮河横贯南京市,河两岸为景胜、繁华之地,但现在苏昆生见到的是一片残败。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
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
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