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设计相关要点探讨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多样化的需求,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结构转换层是指在建筑物的某一层,通过结构形式的改变,实现上部和下部不同结构体系的转换。

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一、结构转换层的类型及特点1、梁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它通过大梁将上部剪力墙或柱的荷载传递到下部的柱或剪力墙。

梁式转换层的优点是传力直接、明确,结构分析相对简单。

但其缺点是梁的截面尺寸较大,会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

2、板式转换层板式转换层的厚度较大,通常在 20m 以上。

它能够提供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上下部结构差异较大的情况。

但板式转换层的自重较大,材料用量较多,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大。

3、箱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是由上、下层较厚的楼板与纵横双向的大梁共同组成的一个箱型结构。

它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

然而,箱式转换层的施工复杂,造价较高。

二、结构转换层的位置选择结构转换层的位置选择对建筑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转换层位置越低,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越不利。

因为下部结构需要承担更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容易导致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但转换层位置过高,又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要求、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高度等因素,选择一个合理的转换层位置。

在抗震设计中,对于 7 度及 7 度以下抗震设防地区,转换层位置不宜超过 5 层;对于 8 度抗震设防地区,转换层位置不宜超过 3 层。

同时,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协调。

三、结构转换层的设计要点1、竖向荷载的传递在设计结构转换层时,需要确保竖向荷载能够有效地从上部结构传递到下部结构。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转换层是指位于底层商业或办公空间与居住空间之间的功能转换层,通常位于大楼底部,用于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需求。

转换层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空间布局。

转换层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因素,包括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空间利用率等。

转换层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物整体规划,并与建筑外立面相协调,以保持建筑的整体性。

转换层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载荷特点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在商业区域,需要考虑货物运输和大量人员流动,因此需考虑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而在居住区域,则可以采用较为轻型的结构形式。

转换层的设计还需考虑空间利用率。

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合理地安排功能区域,使其达到最佳效果,是转换层设计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通行畅通,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商业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开放的空间设计,便于展示商品和吸引消费者;而在居住区域,则需注重私密性和居住质量,采用合理的隔断和隔音措施。

转换层的设计还需考虑人员疏散和安全性。

转换层作为承上启下的功能区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提供合适的疏散通道和安全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适当设置逃生楼梯和紧急出口,设置灭火器和消防设施等,提高转换层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空间利用率以及人员疏散和安全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转换层设计,既能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又能提高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空间布局,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合理、实用。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几点思考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几点思考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几点思考【摘要】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也关乎居住者的舒适度。

本文主要讨论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稳定性考虑、功能性和舒适性的平衡、结构材料选择等。

在创新方面,还探讨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重要因素的思考和分析,可以为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更具创新性的设计理念,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建筑需求和环境挑战。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实现建筑设计的全面优化和提升。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稳定性,功能性,舒适性,结构材料,创新,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高层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更是为了展现城市的现代化与繁荣。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转换层结构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起到连接上下楼层的作用,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功能空间和视觉效果。

随着人们对于高层建筑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也变得愈发重要。

专业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物的功能性和舒适性以及结构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也在不断推动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挖掘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潜力,为城市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1.2 研究意义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转换层作为连接建筑不同部分的关键部位,其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在遇到外部环境扰动时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住宅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论述

住宅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论述

住宅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论述摘要:文章主要通过某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层住宅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主要从高层住宅的转换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及结构构件几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有效地提高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及使结构更加合理化。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转换层构件设计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近年来,根据高层建筑的需要,上部需要较多的堵体来分隔空间以满足住宅户型的需要;而下部则希望有较大的自由灵活空间,大柱网、少墙体,以满足公共使用要求。

按照这样的建筑形式进行结构布置时,上部墙体多而密,下部柱网少而稀,即刚度上大下小,这与常规的结构竖向布置的原则正好是相反的。

为了满足建筑要求就必须在上下不同结构体系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

于是,带转换层的建筑结构孕育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结合某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实例,着重探讨了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要点。

1 工程概况某高层住宅工程,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15300.18㎡,住宅首层架空,转换层以上为25层、27层、28层住宅。

有两层人防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210.9㎡,建筑类别为一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裙房为乙类,主楼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场地类别为ii类。

2 转换层型式的选择各种形式转换层的优缺点详见表 l结合工程实际建筑布局情况,并考虑经济指标及施工难易程度,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决定采用梁式转换层结构型式,也可称为梁式框支剪力墙结构。

3 转换层结构设计3.1确定抗震等级本工程转换层以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以上为纯剪力墙结构,是多层结构高层建筑,从而不能以单纯的框架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形式来确定抗震等级,而应该严格按照现行规范的不同章节,分别针对性地确定结构体系各部位不同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

该工程属“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上高度79.8m,转换层设在三层楼面(属高位转换),其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探讨

2 转换 层的主 要结构 形式 . 2
目前 在 结 构 设 计 中 应 用 较 多 的转 换 层 主 要 结 构 形 式 有 : 梁
式( 墙梁式) 空腹析架式、 、 斜杆精架式、 箱形和板式等。 其中梁式 转换层应用最为广泛 , 它设计和施工简单 , 受力明确, 一般 应用 于底部大空问剪力墙结构体系中 。转换梁可沿纵 向或横 向平行 布置: 当需要纵 、 向同时设 置时, 横 可采 用双 向梁 的形式进 行结 构布 置。 向托梁 、 单 双向托梁连 同上、 下层较厚的楼板共同工作 , 可以形成刚度很大的箱形转换层。当上、 下柱网轴 线错 开较多 , 难 以用 梁 直 接 承托 上 下 结 构 布 置 的 转 换 时 ,则 需 将 楼 板 做 成 厚
布 置 , 应 地 , 求 不 同 的 结 构形 式 , 相 要 如何 将 他 们 之 间 通 过 合 理 地 转 换 过渡 , 沿竖 向组 合 在 一起 , 成 为 多 功 能综 合 性 高层 建 筑 就 结构体系 的关键技术 。为此,必须在结构转换 的楼层设置转换 层 , 结 构转 换 层 。结 构 上 的转 换 层 概 念 , 要 是指 在 整 个 建 筑 称 主
上 到 下不 需作 什 么 变化 , 要进 行 结 构 布 置 转 换 的 主要 是外 筒 。 需 外框 简为 了布 置 大 的入 尸 ,常 常 要求 在 下 部 楼 层 布 置 水 平 转 换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 。 在同一座建筑中, 沿房屋高度方 向 建筑功能要发生变化 , 上部楼层布置旅馆 、 住宅 , 中部楼层用作
施 工 技术
建材 与 装饰 2转换层结构 的探讨 于高
栾 坤
摘 要: 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 , 形成了建筑上层 的结构形式与下层 的结构形式不一样 ; 或上下层结构形式一样 , 但上下层 结构 的柱 网 的尺寸不一样 。为解决这一矛盾 , 就采用 了转换层 结构 , 本文对不同几种转换层进行 阐述 以及布置受力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 词 : 换 层 结 构 ; 转 高层 建 筑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是指地上高度不小于24米的建筑,为保证其结构抗震性能和舒适性,一般在建筑高度的1/3处设置一个转换层,其功能是将楼层从低层转移至高层。

在结构设计上,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对其设计应用进行进一步探讨。

1. 转换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承受各种静、动力荷载的重要结构部位。

它位于地上高度的1/3处,通常为一个空心的框架结构,前端连接上部结构,后端连接普通层结构。

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如下:(1)抗震性能:转换层能够将上部结构所受的地震力传递到下部结构中,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2)舒适性:高层建筑所面临的风振问题对居住者的舒适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设置转换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风振效应,提高居住舒适度。

(3)灯光和空调:在高层建筑中,照明和空调是非常重要的,转换层可以为高层建筑上下部提供控制空调和灯光的分线器,不仅方便,也节能。

2. 转换层的设计原则转换层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1)刚度:转换层的刚度应较高,以便承担大部分地震荷载。

(2)强度:转换层的强度应符合高层建筑的要求,尤其是在风荷载和重量荷载方面。

(3)稳定性:转换层的稳定性也很重要,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转换层的自身稳定性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稳定性。

(4)空间和功能性:转换层的设计也需要满足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性。

3. 转换层的结构类型转换层的结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框架式结构:框架式结构实用性较强,可以灵活地组装各种形态的楼层间隔,同时坚固耐用,抗震性能也比较好。

(2)筒体式结构:筒体式结构设计相对复杂,但可有效地减小转换层的应力集中,减少应力峰值的产生。

(3)剪力墙:剪力墙式结构通常采用相对均匀的布置方式,使得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均得到充分的保证。

4. 转换层的实际应用转换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国贸大厦、广州中信广场等高端商务楼都采用了转换层结构。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的地标性建筑物,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

对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分析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设计原则、常见形式和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设计内容。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满足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

由于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较大,因此转换层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抗风和抗震能力,能够有效地分担和传递外部荷载。

其次是满足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的要求。

转换层结构需要能够为建筑提供合理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保证建筑内部的灵活性和舒适性。

最后是满足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的要求。

转换层结构设计应该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并简化施工工艺,从而提高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设计中,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框架-筒体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负责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同时通过筒体结构来提高整个建筑的刚度和稳定性,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

二是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采用核心筒负责承受垂直荷载和大部分水平荷载,外框架结构只承担少量水平荷载,适用于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和局部框架结构。

三是框支墙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是将框架结构和支墙结构相结合,框架结构负责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支墙结构负责承受局部水平荷载和提高整体刚度,适用于高层建筑转换层和部分非转换层。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建筑的高度和形状、外部荷载、地基状况、材料特性、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等。

建筑的高度和形状直接影响转换层结构的尺寸和布置,不同形式的高层建筑对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外部荷载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这些荷载会直接作用于转换层结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

转换层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

转换层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

转换层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转换层,也称为加强层,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将不同类型网络或协议之间进行转换和互联的一种网络层。

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和数据的传输。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网络环境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转换层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网关模式:网关模式是最常见的转换层结构形式,它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在一起,通过转换数据格式和协议来实现网络之间的互通。

网关模式通常包括硬件网关和软件网关两种形式。

硬件网关一般由专门的硬件设备实现,它具有高性能和稳定性,但成本较高。

软件网关则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安装特定的软件来实现,成本相对较低,但性能可能会受到限制。

2.中间件模式:中间件模式是一种将转换层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层实现的形式。

中间件模式通常基于消息队列和RPC(远程过程调用)等技术,通过将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消息格式,实现网络之间的互通。

中间件模式的优点是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较高,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

但相应地,中间件模式的实现和配置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维护成本。

设计转换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数据格式转换:不同类型的网络通常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协议,转换层需要能够将这些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和适配。

该转换可以包括数据编码、解码、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等操作。

2.协议转换:不同类型的网络通常使用不同的协议进行通信,转换层需要能够将这些不同协议之间进行转换和映射。

该转换可以包括协议解析、协议封装、协议转发和路由等操作。

3.安全性保障:转换层需要能够保障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安全传输。

这包括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

4.性能优化:转换层需要具备高性能和低延迟的特点,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快速传输。

该优化可以包括数据压缩、并行处理、流控制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手段。

总之,转换层的设计要考虑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换、协议映射、安全保障和性能优化等方面。

转换层复杂高层结构设计探讨

转换层复杂高层结构设计探讨

轴压 比及 上下 层 剪切 刚 度 比的要 求 . 一般 常 为 大截 面柱 。某工 程大 圆柱 直径 为 1 而层 高仅 401 .m 8 .1 l 转换层 柱下 净高 只有 2 l“ 柱 ” 可避 免 。此工 . I,短 7l 不 程柱 净 高与 直径 之 比还 不 到 20 .,所 以必须 作深 入
分析 。与 大 圆柱相 比 , 楼层 梁 刚度很 小 , 设计 时 应尽
因此 设 计 时应 从 结 构体 系方 面 、构 件 布置 方 面、 结构 计算 方 面及配 筋构 造方 面 采取 一定 的抗 震
措施 才 能保证 这种结 构形 式 的抗 震性 能 。
1结 构 体 系方 面
由于该种 型式 的建 筑 物属 于竖 向不 规则 体 系 ,
杂时 应进行 局部 应力 分析 以校核 配筋结 果 。B级高
刚 度 的差异 也会 使上 部楼 层 的震 害加 重 , 别 是 与 特
转换 层相 邻 的楼层震 害也 较 为严重 。 于等 强度结 对 构 , 楼 层 的屈 服 强 度 系数 大 致 相 同 , 各 因此 地震 作
用 下 的各楼 层层 间侧 移 大致相 等 , 吸收 的地 震 能 所 量 沿 高度分 布 比较 均匀 , 各层 的输 人 能量 和 吸收 能
底 层 的刚度 和 强度均 较 低 。 层 的屈服 强度 系数 比 底 上 面各 层小 得 多 , 因而地 震作 用下 房屋 的侧 移 大部
分 集 中于 底 层 , 面 各层 的侧 移 减 小 , 该 由上 面 上 本
各层 吸收 的地 震 能量 ,很大 一 部分 转 移 到底 层 , 以
致 底 层需 要 吸 收 的 能量 超 过 其 最 大允 许 变 形所 能 吸 收 的能量 结果 是底 层严重 破坏甚 至倒 塌 。 其

谈谈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设计的相关要点

谈谈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设计的相关要点

谈谈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设计的相关要点发表时间:2018-08-22T11:03:23.0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作者:周小燕[导读] 从根本上保障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摘要: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综合化、多功能化发展,在同一竖直直线上,不同的楼层开始有不同的用途。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作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必须根据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布置、要求,再结合抗震设计以及配合比原则,从根本上保障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引言: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上下层内力比较集中,并且地震力集中,设计起来非常困难,这也逐渐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设计的舒适安全,必须要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变化处设置转换层,因此,本文对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转换层结构的定义及其布置原则1.1定义建筑物某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层。

1.2布置原则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正常的结构布置应是下部刚度大,墙体多、柱网密,到上部渐渐减少墙、柱的数量,以扩大柱网。

这样,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正好相反。

因此,为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进行“反常规设计”,即将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

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计水平转换构件,即转换层结构。

2.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类型及特点2.1梁式转换层一般运用于底部大空间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它是将上部剪力墙落在框支梁上,再由框支柱支撑框支梁的结构体系。

当需要纵横向同时转换时,则采用双向梁布置。

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均较为简单,传力较为明确,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转换型式。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高层建筑是都市的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高层建筑的数目和高度不断增加,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设计是其结构安全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分析,探讨其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转换层是连接不同结构体系的关键部位,也是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的结构部件之一。

其设计需符合大跨度、大荷载、大变形的要求,并兼顾节约材料、减少成本的经济性。

由于高层建筑常常面临地震、风荷载等自然灾害,转换层的设计更需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可谓毋庸置疑。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一些常见要点包括:结构形式的选择、材料的选用、连接设计、荷载传递等。

在结构形式的选择上,往往会根据转换层上下楼层的布置情况、承载荷载的大小、建筑空间的限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目前,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框架结构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材料的选用上,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韧性、耐久性、施工方便性等因素。

常见的转换层结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复合材料等。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连接设计也是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连接部位通常是结构的薄弱部分,也是易发生脆断、裂缝等问题的关键部位。

在连接设计上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采取合适的加强措施,确保连接部位的安全可靠。

荷载传递也是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由于转换层处于建筑的上下部分,需要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

在荷载传递设计上需要兼顾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设计时需要进行合理的静动力分析和计算,确保转换层的荷载传递行为符合要求。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是其结构安全的重要部分,也是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环节。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要点摘要: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其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质量及使用性能,设计人员必须要做好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工作。

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非常的复杂,在进行平面布置时要保证他的规则性以及布置的简洁性,按照对称的原则进行布置,可以更加直观。

进行立面布置时要保持上部和下部的刚度相差比较小。

根据柱和梁的特殊性进行特殊布置,由于转换层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比较大的工程量,在进行设计时要格外注意设计的概念。

通过不断地调整最终得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抗震;剪力墙引言: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大空间的需求,促进建筑网状的扩大而降低墙体的修建规模,且为在建筑结构的上层开设小空间,就必须利用多层墙体来实现。

但实际设计时,竖向杆件难以贯通接地,导致很难达到高层建筑结构与功能的衔接,以此满足高层建筑对各种功能的需要,这种结构称为转换层结构。

但由于转换层的竖向构件的不连续性,导致结构设计难度加大,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保障结构转换层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1、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要求高层建筑为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趋向于多功能和多种用途的发展。

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效益。

为了使高层建筑功能的要求得到满足,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如果上层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的话,就需要考虑转换层的设置,将转换层结构构件合理的布置在转换层中。

高层建筑中转换梁层是当前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实现垂直转换的结构形式。

其受力路径呈墙→转换梁→框架柱的形式,因此具有直接特性。

梁的转换层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和设计,成本相对较低,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

转换梁有多种结构形式。

就作用而言,平移梁可分为承重柱和支撑柱。

根据透射光束的形状,可以分为加和不加。

转换梁结构的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转换梁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受力性能主要表现在竖向荷载应力规律上。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

浅析高层建筑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定义、作用、设计原则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一、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的定义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是指在高层建筑中设置的用于承担从上部结构(主体结构)传递到下部结构(基础结构)的横向荷载的结构层。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高度较大,受到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设置结构转换层来承担这些荷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构转换层通常设置在建筑的上部,一般位于建筑高度的1/3处或者建筑高度的1/2处,具体位置取决于建筑的具体设计要求和风荷载分布情况。

在结构转换层的设计中,主要包括水平荷载传递、垂直荷载传递和剪力墙的设置等内容,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具有多种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承担风荷载和地震荷载2. 调整结构刚度结构转换层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能够有一定的变形和位移,减小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3. 提高建筑的稳定性结构转换层能够通过合理设计和设置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使建筑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小建筑的振动和位移,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 合理确定位置结构转换层的位置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设计要求和荷载分布情况来确定,一般应该位于建筑高度的1/3处或者建筑高度的1/2处,具体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2. 设置合理的横向构件结构转换层需要设置合理的横向构件来承担荷载传递,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设置合适的横向构件来承担这些荷载。

3. 加强结构连接结构转换层与主体结构之间需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连接,以保证结构转换层能够有效地承担荷载传递,并且能够与主体结构协同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研究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研究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研究摘要: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高层建筑各部分结构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充分掌握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主要类型及设计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转换层结构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1.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定义结构转换层,顾名思义就是对结构可以起到转换作用的楼层。

因建筑物功能的需要,上部分民用住房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需要较多的墙体,而下部分的商业用房则需要较大的空间,柱网要尽可能大,墙体也要尽可能少。

因而,上部部分的竖向杆不可以直接连续贯通落地。

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部分的竖向杆连接,这样构成的高层建筑称为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

2.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类型及设计方法2.1梁式转换层特点:梁式转换层分为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和托墙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这两者是按功能不同来进行划分的。

2.1.1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普通式截面配筋计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尤其是当普通框架作为转化梁的施重者时,这种计算方式能够精准的将转换梁的承载力计算出来。

而且,上述的情况中转换梁承载普通框架所受的力等同于普通梁此时的受力状况,但是,当转换梁承受的是上部斜杆框架时,就应该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截面尺寸设计,因为,此时的转换面承受的是轴向拉力。

2.1.2托墙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由于本身是技术施工要求较高的工作,所以必须重视力学上的问题。

当上层的墙体作为转换梁的施重者且满跨不开洞时,转换梁应采取的截面设计方法是深梁截面设计方法,它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表现为深梁,不过此时的转换梁跨中较大范围的内力较大,所以其纵向的钢筋就不应该弯曲或者截断了。

2.2箱式转换结构箱式转换结构的本质是单箱托梁和双向托梁与上层及下层较厚楼板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整体,并具有较高刚度的转换层,其优势在于结构完整,受力点均匀。

当高层建筑的上层结构的构建较多较繁杂时,其垂直向的组成构件对外力传递较为有效,但是缺点在于其在布置时,挤占了楼层的使用空间,导致该楼层功能单一,无法作为他用,只能作为设备层。

浅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要点

浅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要点
Com m u c i 交 流 ni aton
浅析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ຫໍສະໝຸດ 构设计的要感 ◎ 上饶市城 乡 划建筑设计院 规 郑黄 鹤
【 要 J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发展趋势 ,重点探讨 了梁式转换 摘 层结构设计的要点 ,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 【 关键词】高层建筑 梁式转换层 结构设计
蠢 Cm ui t 流 o m n a c i
为保证设计 的安全性 , 规定部分框
支 剪 力 墙 结 构转 换 层 的位 置 设 置 在 3层
不宜有接头 , 转换梁上部主筋至少应有
5 % 沿 梁 全 长 贯 通 , 部 主 筋 应 全 部 贯 0 下 通伸入柱 内。 32框 支柱 的设 计 与 构 造 要 求 . 框 支柱截 面尺 寸一般 系 由其轴压
也 可 作 技术 设 备 层 , 应 保 证 转 换层 有 但
及厚板等形式。由于转换厚板在地震区
使 用 经 较 少 ,可在 非 地 震 区和 6度抗
腹析架等叠合组成 的结构形成 “ 叠层析 架结构” ,由多根截面尺寸较 大的弦杆
梁 共 同承 担 上 部 竖 向荷 载 的 工 作机 制 , 设置 斜腹 杆 改 变了竖 向荷载 的 传 力方 向
底部带转换层结构 , 转换层上部的
部 分 竖 向 构 件 不 能直 接 连 续 贯 通 落 地 , 因 此 ,必 须设 置安 全 可 靠 的 转 换 构 件 。
担等等 。因此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常 适合于建造承重荷载 的大跨度转换层 , 且 有 自重轻 ,节省钢 材和混凝土 等优
下 内 力 传 递 途 径 的 突 变 就 越 加 剧 :此
面宽度 , 不宜小于其上墙体截面厚度的
2倍 ,且 不 易小 于 4 0 m ;当梁 上 托 柱 0r a 时 , 尚不 应 小 于 梁 宽 方 向 的柱 截 面 宽 度 。进 行抗 震设 计 时 转换 梁 高 不 小 于 其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几点思考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几点思考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几点思考【摘要】现代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设计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建筑结构的重要性、转换层设计的作用、设计考虑因素、新技术和材料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而转换层在提升建筑整体性能和效果上起着关键作用。

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高度、荷载传递、结构材料等,使用新技术和材料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性能和效率。

未来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关注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未来应该注重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建筑需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新技术、材料、发展方向、思考、未来发展、重要性、考虑因素、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楼大厦不仅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城市发展的标志。

高层建筑的设计和结构对于城市的美观、实用性以及安全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连接着不同功能层之间的空间,承受着来自建筑本身以及外部环境的各种力。

一个合理设计的转换层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还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人员的舒适度。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虑因素。

如何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最大程度地减少结构对于建筑空间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转换层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影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各种因素,并探讨使用新技术和材料对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影响和优势。

通过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为今后的建筑工程设计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总结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总结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总结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总结梁式转换层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的要点出发,总结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关键点。

1. 结构选择:梁式转换层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和楼顶部位。

在设计中,要选择适当的转换层高度和结构类型。

转换层高度一般在15-20层之间,结构类型可以采用框架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需要考虑到结构的承重能力、整体稳定性和经济性。

2. 梁柱布置:梁柱布置是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转换层上部的柱子要与下方的柱子合理连接,形成适当的承载路径和力传递机制。

需要考虑梁柱节点的强度、刚度、抗震性能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转换层的柱子要比下方的柱子更加粗大,以增加承载能力。

3. 梁的设计:梁的设计是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梁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楼板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柱子上。

设计时需要考虑梁的强度、刚度和变形等因素。

在梁的选型和尺寸确定时,要综合考虑荷载特点、工艺要求和施工方便性。

4. 楼板的设计:楼板的设计是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楼板的主要作用是分散荷载并传递到梁上。

设计时需要考虑楼板的强度、刚度、自重和挠度等因素。

在楼板的选型和厚度确定时,要综合考虑荷载特点、使用功能和施工要求。

5. 梁柱连接:梁柱连接是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梁柱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在梁柱节点设计中,要考虑受力传递、刚度连接和变形控制等因素。

常用的梁柱连接方式有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槽钢连接等。

6. 抗震设计:抗震设计是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设计时要符合相应的抗震设计规范和要求。

采用适当的抗震设计措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

常用的抗震设计措施包括剪力墙、加劲柱、土木防护层等。

7. 施工方便性:施工方便性是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和安装工艺。

关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相关要点探讨 张俊文

关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相关要点探讨 张俊文

关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相关要点探讨张俊文发表时间:2018-04-09T16:43:11.6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作者:张俊文[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梁式转换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梁式转换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则,并针对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相关要点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抗震等级、结构布置、结构构件设计、构造加强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布置;结构计算;结构构件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功能得到了不断优化,不同的功能,其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单一的结构形式,将会难以满足现代建筑的使用要求。

而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转换层结构形式由于具有具有底部空间大,空间使用灵活等优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众多的问题,如结构刚度容易发生突变、竖向构件出现不连续等问题,这样将不利于整个结构传力路线和结构抗震。

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相关要点进行探讨。

1 工程概述某商业综合楼,地上28层,地下2层,总用地面积约为4600㎡,总建筑面积约8万㎡。

1~3层为商场,3~28层为办公,地下2层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

3层以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3层以上采用剪力墙结构。

2 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则在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过程中,建筑竖向刚度时常会发生突变,在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易形成薄弱环节,这样将不利于结构抗震措施,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在整体结构设计中,应满足规范要求,不断加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如采用增设剪力墙、增大竖向构件截面等措施,同时,还要减弱上部结构刚度,实现下部分的剪切刚度的协调。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代高层建筑结构 中。结构转换层在 结构 上的作用 是利用 大断面 同 时 又 承 受 部 分 竖 向荷 载 , 因 此 要 求 楼 板 要 有 足 够 的强 度 和 刚 梁将上部结构传递来的荷载传递到其下部柱或剪力墙, 从而实现 度。转换层大梁是承托上部剪力墙或柱传下来竖 向荷 载的重要 上下层结构形式变化 的过渡 。高层建筑 设计中,梁 式转换层结 构件, 本 身受力很大 , 它是整个结构抗震安全的关键部位。转换 构 设计 是 难 点 。 大梁 的设计至关重要 。 1 . 转换结层 的主要结构形式和特点 性能等存在明显差异。
平 面有 限元 等 结构 软 件 加 以计 算 。 外, 其余剪力墙布置分散、 均匀 ; 且 尽 量 沿周 边布 置 , 以增 强 抗 扭

效果。查阅计算结果, 扭转为主 的第一 白振周期与平动为主 的第 白振 周 期 之 比为 0 . 8 5 , 各 层 最 大 水平 位 移 与层 间位 移 比值 不 大 整体计算后对转换层本 身应采用平 面有限元计算软件做局 . 3 , 均满 足平面布置及控制扭转 的要求 。可见工程平面布局 部应力 的补充计算 。分析局部应考 虑转换结构上下楼层是否进 于 1 2 . 2 转换层分析计算
设置外, 让两侧各有一片剪力墙落地。这些都增强了底部刚度 。 加大底部剪力墙厚度 。转换层 以下剪力墙 中, 核心筒部分的 厚度取为6 0 0 m m , 其余部分的厚度取为4 0 0 m m 。 底部剪力墙尽量不开洞或开小洞 , 以免刚度削弱太大 。 提高底部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 采用 C 4 5混凝土 ( 框支柱采
减小框支梁承受的荷载; 增大结构 自振周 分析 内力前, 必须先对整个结构做整体计算分析。可分别按 还可减轻建筑物重量 , 空 间协 同工 作 分 析 方 法和 三 维 空 间 分 析 方 法 进 行 整 体 内力 与 位 期 ,减小地震作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住宅楼转换层结构设计相关要点探讨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高速发展,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

文章主要结合某工程实例,针对高层住宅的转换结构设计、结构计算等几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从中不断地提升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耐久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上部结构;框支柱设计
1 项目概述
某高层商业住宅楼,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33层,建筑高度为99.70m。

地下室作为停车库,1~3层为商场;第4层为设备转换层;5层及以上为住宅楼。

当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土为类ⅱ;按100年重现期计算的基本风压值0.35kn/㎡,地面粗糙度c类。

2 上部结构设计
2.1抗震等级的确定
根据建筑平面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形式。

转换形式为梁式转换,转换梁板位于4层顶,为高位转换层建筑。

抗震等级为框支框架一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一级,剪力墙非底部加强部位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基准期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框支柱和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地下2层~8层c55,8层~34层由c50递减至c30。

2.2 上部与下部结构的调整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特点在于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设置的设备层层高仅为3m,使得转换层的侧向刚度均较大于相邻以下三层和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从而在结构计算分析中需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使高位转换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满足《高规》附录e的要求;
(2)一层~三层的各层侧刚度比(本层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需满足《高规》第5.1.14条规定;
(3)经计算分析,最大转换梁截面为1300x2500,最小为1000x2000,形成框支柱的剪跨比小于1.5。

根据《高规》第6.4.2条注3,剪跨比小于1.5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由于本工程的一层~三层作为商场,业主要求尽可能的减少上部住宅的落地剪力墙数量,以保证使用空间,给结构设计增大难度。

为保证主体结构竖向刚度均匀,使转换层上下刚度接近,避免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并且满足《高规》附录e第e.0.2条和公式规定,抗震设计时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接近1.0且≤1.3。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上述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换层上部在剪力墙满足《高规》规定的各项控制参数前提下,尽量减少数量,增大结构洞口,降低连梁高度,以减少上部楼层的侧向刚度。

(2)与业主和建筑专业协商降低一~三层的层高,由原层高
5.1m,4.2m,4.2m改为4.8m,3.9m,3.9m;以增大转换层下部各层的侧向刚度。

(3)增大转换层以下各层墙体厚度。

转换层以下各层均按一层厚度取值为350~450mm厚,转换层减小为30mm厚,上部为200~250mm厚,避免刚度突变;在一~三层周边将部分砖墙改为剪力墙(新增,与上部剪力墙不对应)以提高剪力墙的数量并增大侧向刚度。

经调整后,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均满足《高规》附录e的要求;一~三层的各层侧刚度比亦满足《高规》第5.1.14条规定。

2.3设备转换层的设置
为避免出现剪跨比小于1.5的框支柱,对设备转换层的设置提出多个结构方案进行比较:
设备转换层采用轻钢结构体系,在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施工;不考虑该层参与主楼的整体计算分析。

则转换层的实际层高为6.9m。

经计算分析,转换层的侧向高度在保证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无法满足《高规》附录e第e.0.2条中“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楼层抗侧刚度尚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60%”。

直接加高设备层层高为4.6m以满足框支柱剪跨比大于等于1.5。

这样,建筑总高度大于100m,无法实现。

确定设备转换层层高为3m。

对剪跨比小于1.5的框支柱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这样,最终采用方案。

由于目前国内并没有对剪跨比小于1.5的框支柱进行专门研究的规范和资料,因此结构设计时采用几点措施来提高框支柱的抗震性能和延性:(1)轴压比限值降0.1,对于一级抗震的框支柱取0.5;(2)框支柱截面中部设置芯柱;(3)在框支柱内增设交叉斜筋;(4)增大框支柱的配筋率和配箍率。

3 结构计算分析
通过采用satwe和pmsap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分析,计算时按结构不规则且同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和平扭藕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

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根据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了两组记录地
震波和一组人工模拟地震波进行计算对比。

各项计算参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1)周期
则tt/tl=2.763/3.332=0.83<0.9。

见表1
t1(第一平动)t2 t3(第一扭动) t4 t5
3.332 2.985 2.763 0.967 0.780
(2)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4。

见表2
荷载工况顶点位移(mm)最大层间位移角
x向风荷载18.3 1.10
y向风荷载29 1.06
x向地震37.5 1.36
y向地震32.3 1.36
(3)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γe:x向γe=0.42,y向γ
e=0.40。

(4)x向刚重比ejd/gh2=3.25;y向刚重比ejd/gh2=4.04
刚重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第5.4.4条的整体稳定验算;刚重比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计算结果正常,各项参数均满足《高规》条文要求,结构设计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4 框支柱设计
框支柱截面尺寸主要由轴压比控制并满足剪压比要求。

为保证框支柱具有足够延性,对其轴压比应严格控制。

(1)该工程框支柱抗震等级为一级,轴压比不得大于0.6,对于部分因截面尺寸较大而形成的短柱,不得大于0.5。

柱截面延性还与配箍率有密切关系,因而框支柱的配箍率也比一般框架柱大得多。

箍筋不得小于φ10@100,全长加密,且配箍率不得小于1.5%。

(2)在工程中,个别框支柱还兼作剪力墙端柱,所以还应满足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不小于0.2的要求,折算成配箍率(c55混凝土)即为1.82%。

框支柱为非常重要的构件,为增大安全性,对柱端剪力及柱端弯矩均要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每层框支柱承受剪力之和应取基底剪力的30%。

因为程序计算时,一般假定楼板刚度无限大,水平剪力按竖向构件的刚度分配,底部剪力墙刚度远大
于框支柱,使得框支柱分配的剪力非常小。

然而考虑到实际工程中楼板的变形以及剪力墙出现裂缝后刚度的下降,框支柱剪力会增加,因而对框支柱的剪力增大作了单独规定。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尽可能地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要使结构体系更加合理化,应从建筑功能、结构受力、设备使用、经济合理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结构的选型和柱网布置,不断地提升住宅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从而满足建筑结构合理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覃文胜.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探讨[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10.
[2]李中军,徐茂江,李龙.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